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唐诗宋词课程 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唐诗宋词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重视,原因在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和韵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的唐诗宋词课程,不仅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二本院校的相同课程。

唐宋时期是诗词发展的顶峰阶段,它的生动情韵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唐诗宋词的内在特质,诗意、境、味,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现,结合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情,学生有一定的直观感受。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来推进中文课程的教学。

一、巧借唐诗如画之景色,体会大自然之情趣。

当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山洪暴发、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老师应结合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引入唐诗宋词的意境进行教学,如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南江水如蓝,能不忆江南?”引起学生想象:在清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水边盛开的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像火一样红艳。春天来了,江水清澈见底,各种动物尽情在水里嬉戏、玩耍,鸡啼狗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风景如画,江南好风光,多么美的大自然。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对照唐诗宋词意境,结合现实的感受,因身临其境,心里自然会升起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拓展民族地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本土化居多,不如大城市学生那样富有创造想象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教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学生深刻领略唐诗宋词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在课件中编排优美的图片,并配上动听的音乐,使用三维动画效果,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激发浓厚的兴趣。而汹涌澎湃的大潮场面,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中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到诗意的独特魅力,理解文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到美的熏陶。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激活民族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落后,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学生生源素质整体相对偏低,在鉴赏诗歌作品时,我们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美德。一方面,我们要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营造课堂氛围。生生互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习想要学到的东西,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能达到激励和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少说多听,减少知识认识冲突,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和延伸学习的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学生也会在以后的课堂中,发现疑问,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为课堂上知识的构筑,兴趣的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以及课堂高效率的实现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保障。

四、借助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力现象的描述,培养民族地区学生不服输的美德。

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不是很明显,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难免会有一些惰性或安于现状。身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有培养其敢于争先的品德的责任。例如: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所描写的野草一年一度盛衰,无情的火苗是烧不尽的,春天到来之时,它又重现了。通过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告诫民族地区的学生,我们虽处于民族地区,但是,只要坚韧不拔,终究会战胜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勇于奋斗拼搏,追求生命之美。我们不会落后,我们只不过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会用行动证实自己的生命能力。

五、结语

唐诗宋词的巧妙应用,为民族地区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要求我们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及创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好的教材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民族地区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素质的差异,对高职院校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以后的唐诗宋词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才能使高职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小军.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作用[J].教改聚焦,2011,(9).

[2]麻俊.他国文学中的“诗仙”剪影[J].教育广角,2011,(10).

[3]张莉娟.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J].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2011,(9).

[4]韩建立.高职院校唐诗欣赏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2).

[5]郑玉春.浅谈唐诗在生物教学中的妙用[J].教育创新,2011,(7).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 教学模式 支柱产业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71-02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及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是当前高职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要求。杭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之都等称号于一体的城市,拥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物联网基础产业基地等,物联网产业已形成为区域经济中支柱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更需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去适应其发展需求,例如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其中通过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是途径之一。

一、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及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杭州市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在产业基础、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网络资源等方面已形成一定领先优势,特点是企业起步早,产业发展基础好,当前物联网产业已发展为地方支柱产业。

1.1 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物联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40家,拥有物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20余家。如大华股份、银江股份、三维通信、聚光科技、汉鼎股份等上市重点企业也都保持了快较的增长速度。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应用也从交通、环保、安防、医疗等领域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力太科技公司合作,对车间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也在日趋加大,浙大网新、维尔科技、聚光科技等企业的3个项目分别获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助。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它们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网监测、智慧校园管理、工程车监管、工厂物联网、智能停车、芯片研发等多个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对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物联网技术涉及范围很大,形成庞大的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方面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涉及物联网技术的各类企业,物联网产业发展壮大必须储备物联网专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当年温总理提出物联网概念后,无锡以国内的感知中心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龙头。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省份都把物联网作为自己的产业支柱之一,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可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必然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杭州市政府同样对物联网技术发展给予极大的扶持和政策支撑,如杭州滨江高新产业区以软件产业和芯片制造业为核心。

若从技术层面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感知控制环节需要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当物的信息被感知到,就要求进行数据的传输,需要掌握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技术人员;数据处理环节需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涉及到系统分析,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故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

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由于物联网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复杂的工程技术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应用各种教学模式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和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

2.1 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调整培养方案

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特别是对地方支柱产业的深入调研,把握社会、经济及学生发展三者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坚持专业调研,关注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杭州经济发展重点,物联网专业也属紧缺人才。

依托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专业团队积极探索,明确专业设置调整其培养方案,以利于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其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特点围绕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知识面拓展、专业延伸和学生后继发展,构建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根据现状确立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实践平台和专业模块,三年的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实施“双循环提升式”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2 深度校企合作加强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

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支撑。专业建设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物联网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得物联网知识又拥有物联网相应技术的综合人才,物联网专业建设应当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专业交叉调整,因为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产业资源来实施物联网专业的建设, 同时也可以边发展专业, 边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导向,不断更新专业内涵。

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将强化物联网专业建设。构建特色实训基地是高职办学方向之一,学院的基础实践教学部分采用了无锡江南大学“无线龙”开发实验箱。比较突出的是与利尔达科技集团共同研发的智能家居实训室,它既有实际项目可展示,同时含有多媒体传感节点、温度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以及多种传感器节点,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又培养动手能力。另有智能车库、物联网通信等实训室建设。利尔达科技集团等多个企业的工程师,参与专业建设活动,提供企业岗位需求,与学院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共同开发的教材强调“职业”又突出“能力”,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作为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成员与不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来弥补学校没有相应领域实训条件的不足。

2.3 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高职物联网专业培养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及物联网系统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由于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物联网产业特征,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感知设备或芯片设计、IT网络管理和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等岗位。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根据岗位目标定位,选择方向性培养。学院培养目标主要以感知层为主,涉及感知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包括各种传感器应用,以及芯片的应用技术,如射频标签以及嵌入式芯片开发应用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模数电知识、传感器、无射频线及嵌入式开发等内容。

目前专业采用以典型物联网应用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模式为主,如《嵌入式系统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及《无射频线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密切杭州物联网发展趋势,收集地方企业典型车联网技术、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解细化工作,形成与课程相匹配的工作任务或大小项目,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采用“多次交替”通过两次及以上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次实习内容及要求均不同,即“双循环提升式”,是逐步提高的过程,更有利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更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进一步依托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走产学研道路,积极争取各类课题,加入各类学会及行业协会并参加活动,承担研究任务;对教研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培育高职研究氛围;脱产进入企业锻炼,参加各类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保证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三、结语

基于物联网专业固有的庞大知识体系造就了其产业覆盖面广,且专业方向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物联网专业,但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方向,以深化校企合作来实现与产业发展同步, 并不断加深专业的实用性,延续性。当前物联网学科的课程未形成完善体系,师资力量缺乏,实验室建设标准等相关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高职院校应面对现状积极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及时跟踪物联网可能发展的就业空间,找准物联网行业企业动向,更多地从物联网基础模块方向着手,改革教学模式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以应用型、维护型, 具备二次辅助开发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更符合高职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戴勇.办好高职紧缺专业服务地方支柱产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5(8) .

[2] 谢华.高职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 (6).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引言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弊[1]。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在人类生活和生产部门的需求下不断发展,学科体系逐渐健全,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生活或者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相关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在方法上和理论上加以解决,随着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深入的问题得到解决,水文地质学这门学科也逐步发展。水文地质学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始,围绕实际发展需要,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然而在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其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化,原有概念、理论及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2]。

1 概述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补给、排泄、径流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水质和水量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地热能开发等。在不同地质环境或者地质时期,尤其是在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补给、径流、排泄和水化学组成均有一定差异,通过上述各方面差异性的研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利用以及防治地下水提供一定科W依据。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预测、治理以及如何防治是水文地质学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水文地质工作者对水文地质学进行了分支学科的细分以及进行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2 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1]。5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约3000年前中西亚及北非的干旱地带出现的坎儿井(Biswas,1970;Todd等,2005),表明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了地下水的利用,代表了水文地质学的萌芽。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大大增加,人们对井的出水有了量的需求。1856年,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H.Darcy),通过室内水通过沙的控制性实验,得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法国人裘布依(A.Dupuit)、美国人泰斯(C.V.Theis)都先后加入到地下水的定量计算中,并且将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阶段人们已经通过实践得到了水文地质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且将其应用到了地下水的研究之中,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20世纪40~60年代,雅克布(C.E.Jacob)及汉图什(M.S.Hantush)等论述了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越流现象,“含水层思维”受到冲击[3],逐渐产生含水系统的概念。随后英国的博尔顿(N.S.Boulton)和美国的纽曼(Neuman)分别导出了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方程。至此,水文地质学已经完成了从找水型向资源型的转变,各方面理论研究已经构建了较完备的结构框架,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已经初步成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消费需求也急剧升高,因而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环境,大量消耗了包括地下水在内的各种资源,破坏了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进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如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水文地质工作者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水文地质学开始进入了以生态环境为研究核心的阶段,期间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以及在全球信息化大的背景下,原有的思维模式、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加拿大的托特提出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4]。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引入,使得水文地质学越来越系统,概念越来越完善,技术越来越成熟,分支学科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确,其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至此,水文地质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学科。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之中。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人们观察积累各种水文地质现象,研究其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久而久之水文地质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实践对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5]。

3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特点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6]的出现,意味着水文地质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从整体角度,综合考察地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变化,为分析地下水各部分以及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时空有序的理论框架。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从以往的地下水资源向生态环境扩展,由地球浅部向地层深部圈层延伸。并且当代水文地质学,由以往的解决局部的现阶段的生产实际问题,转向长期性、全局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其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为核心框架,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多学科方法及其理论,构建人和自然协调、良性循环的地下水流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工程地质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也成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最终目标[2,7]。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类开始意识到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系统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探索目标系统的作用或者形成过程与内在机理。当代水文地质学已经从传统的实用性学科,演变为兼具应用性与理论性的成熟学科。

4 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常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地热能[8]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地热能主要通过地源热泵形式被利用。目前地源热泵在天津、河北、陕西等地被广泛应用,很多都是通过水源热泵形式利用地下热能[9],由于深层地下热水的高矿化度以及高温,因而有的被用来发展温泉旅游、有的被用来居民供暖。地下热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其量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过渡开发利用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回灌必不可少,然而其回灌[10]问题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温度利用率也偏低,这就需要水文地质工作者对深层地下水进行深入研究。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多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是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方向。水文地质学原本就是地质学和水文学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随着各学科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各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视野不断拓宽、课题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多学科交叉渗透以及多技术方法综合应用是处理复杂课题的唯一途径[11]。

预计今后水文地质研究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机理、四水转化问题、地下水水温度场的分布及其迁移机理、包气带水盐运移机理及其空间分布、地球深层水文地质、水文地质中同位素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与深层地下水相关的数值模型的建立[12]。

5 Y束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自然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就显得意义非凡。当前,我国水文地质学已经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发展阶段[13],构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良性的水文地质生态系统[14]已迫在眉睫,学科的发展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或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学科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根本,科学合理地完成两者之间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张人权,粱杏,靳孟贵,等.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1:51-56.

[3]Engelen G B, Jones G P.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M]. Amsterdam:IAHS Press,1986.

[4]Toth J.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in small drainage basi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63,67(11):4375-4387.

[5]周志芳.创新实践是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地质教育,2015,1:6-9.

[6]梁杏,张人权,牛宏,等.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2,31(5):143-151.

[7]张人权,梁杏,靳孟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1):82-86.

[8]郭森,马致远,李劲彬,等.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J].西北地质,2015,48(4):204-209.

[9]陈鸿羽.水源热泵的适用性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06.

[10]胡伟伟.地压型热储回灌堵塞机理及其防治研究――以咸阳城区为例[D].长安大学,2009.

[11]张人权.关于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思考[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1-6.

[12]张人权.水文地质学发展的若干趋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2):1-2.

[13]崔淑卿,陈娟,杨苏荣.我国水文地质学发展与现状[J].内蒙古水利,2012,5:6-7.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4

论文关键词:环境地质学 专业特色 启发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论文摘 要:随着环境地质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环境地质学的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环境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地质学研究自然和人为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1]。环境地质学已经成为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涉及灾害地质学、环境工程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农业环境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如何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讲授环境地质学课程,成为一个新的挑战。笔者在环境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环境地质学的课程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和心得,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强调人地和谐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环境地质学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首先要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目前可以生存的唯一场所,地质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是相互制约的,过度地索取必然会引起地质环境的恶化,甚至出现灾难。要达到人地关系的和谐,必须以科学的人地观为指导,培养全球性、长远性和差异性的环境意识,珍视和充分利用环境质量与自净能力,减少环境损失,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培养广义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意识,坚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持续利用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科学的人口意识、合理的生产意识、适宜的消费意识和正确的文化意识同样非常重要[2]。另外,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始终存在,人类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些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和火山活动),尽量避开或降低它们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2 体现专业特色

环境地质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章节都进行非常详细、深入地讲解,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学校的特色,有选择、有侧重地讲授环境地质学的各个章节。对于矿业类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侧重讲解自然灾害、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开发和利用、表生地球化学异常与人体健康、环境地质调查等章节,用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的理论讲解地震和火山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用矿床学理论讲解矿产资源的成矿规律和矿石特征,用地球化学的理论讲解地方病的发病机理和分布规律,将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各章节的讲解中。自然地理学专业要侧重自然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等内容;人文地理专业侧重城市规划、旅游管理等章节。

3 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点的课程,适宜安排在第一学年。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环境地质学有可能被安排在许多专业课之后的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由于某些专业课的内容与环境地质学的部分章节或知识点相同,势必会增加环境地质学的讲授难度。因此,教师在讲授环境地质学课程之前,必须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章节的内容和深度。遇到与前期专业课相同的知识点,教师既可以有针对性地温习之前学过的重要知识点,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相同知识点上增加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为地质工程大三本科生上环境地质学时,环境地质学中的自然灾害章节与学生前期学过地球科学概论中的知识点重复,此时,教师需要增加新的知识点,并增加难度。比如讲到火山灰,不仅要讲火山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点,还可以拓展到火山灰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火山灰具有延展性、瞬时性和等时性的特点,可以构成发育良好的区域等时面,许多含煤地层普遍发育火山灰,可以作为煤层对比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弥补生物带法、常规标志层和沉积旋回法在煤层对比中的不足[3]。在讲到河流类型的时候,可以与能源地质学中的煤炭沉积环境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哪种河流类型能够形成巨厚型的煤田,还有哪些典型的河流地貌非常适宜煤炭的沉积等。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才能将环境地质学课程讲得更生动,并且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机结合起来。

4 启发式教学

环境地质学不仅普及知识、让学生记住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思考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世界人口剧增、城市化不断推进,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不断出现,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对问题不断探索。比如许多化学合成杀虫剂(如DDT)在害虫杀灭、粮食增产和疟疾预防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样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危害人类健康,并毒死了大量鸟类、鱼类和益虫。现代农业到底能否离开化学合成杀虫剂?化学合成杀虫剂到底是毒药还是仙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去探索。

河流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作用,能够导致河流上游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因为河流携带的泥沙会在下游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造福人类,入海口堆积的泥沙还能有效抵御海水入侵。因此,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转贴于

5 案例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造了经典的案例教学法,之后在法学、企业管理、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环境地质学中也有很多经典的人地危机和人地和谐的案例,也可以借鉴这种成功的教学方式。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能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强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影响范围广、贴近学生生活、绝大多数学生都了解的近期发生的经典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学生对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我国大连漏油事件的分析,更深刻地理解能源开发和运输中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并且深入思考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生态危机。在讲海洋公约中“海域”的定义时,可以对中日领海纠纷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该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概念的真正含义,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公约在解决领海纠纷方面的不足,同时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

6 结合科研动态和学科发展

环境地质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应用掌握的地质信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减少环境的恶化,增加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有利条件[4]。但是,由于撰写时间有限,大多数环境地质学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存在明显的滞后和不足,特别是关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方法的相关内容,而该部分内容又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与环境地质学相关的最新科研动态、热点研究问题和学科发展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和学院其他教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在讲到土壤污染内容时,大多数教材都没有涉及如何治理和修复被污染土壤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查找传统和最新的土壤修复技术,以及各个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这些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土壤污染和修复技术,同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7 多媒体教学

环境地质学中的许多内容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图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性,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实时添加,比如在讲解露天开采对地表的破坏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露天矿了解很少,仅仅用文字讲述露天矿的占地面积等破坏程度,不能让学生体会露天矿的巨大破坏性,如果将世界十大露天矿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地球表面的巨大伤疤”了。

视频也是环境地质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视频能更直观、全面地展示环境地质学内容,但是比较占用课时,所以课前要对平时收集的教学视频进行精挑细选。教学视频要画质清晰、客观全面、贴近生活、震撼心灵、引人思考。教学视频的画质清晰程度直接影响观看者的情绪和兴趣,高清晰的教学视频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视频的内容必须客观全面,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因此必须对视频内容仔细筛选。介绍环境地质问题的教学视频,最好有思想碰撞,学生看后能够震撼心灵,并且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垃圾围城困局”视频就可以作为关于城市垃圾的教学视频,该视频介绍北京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视频可以了解不同立场人(包括主张和反对垃圾焚烧的学者、垃圾焚烧厂附近的居民和城市管理者)的观点和思想,该视频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城市垃圾处理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引发学生对城市垃圾问题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大奎,王颖,陈方.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潘懋,李铁峰.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煤地质学;课程融合;知识体系;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71-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进展,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地质工作的发展急需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型综合地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2]。当代社会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生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3],众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了多学科一体化的教学思想,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9]。“煤地质学”课程作为我校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对本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组织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煤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后期成岩及变质作用后演化而来,这一过程有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与古地理等因素共同参与而成。因此《煤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见图1):(1)成煤作用过程,主要研究由植物转变成煤的这一复杂的作用过程,以及不同成煤阶段的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理解煤的形成演变原因,这是煤地质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2)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学特征,采用岩石学和化学研究方法及手段研究煤的宏微观属性,为煤炭资源的工业利用提供基础。(3)成煤沉积体系的划分,分析成煤盆地水动力机制及不同成煤沉积体系演化对煤的物质组成、煤层、煤系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是煤炭资源预测的理论依据。(4)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中起主导作用大地构造因素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包括聚煤盆地的特征及类型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通过盆地构造演化的分析预测煤层的赋存变化。(5)煤的聚积与分布规律,此部分内容需要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煤盆地分析方法和原理,研究煤在特定地壳中的聚积和分布规律,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理论指导[10]。

从《煤地质学》五大块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讲解与其他多门地质课程紧密相关,讲解过程中需要有先修《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内容。

三、先修基础课程与后继扩展课程之间的关系

1.《煤地质学》先修基础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要先修《岩石学》课程,《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煤地质学》课程才能顺利开展。《煤地质学》课程是地质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先修的课程的学习都是《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讲解的基础。

例如先修的《岩石学》课程要求掌握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煤岩特征分析一章就借用了岩石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显微镜分析技术,识别煤的微观显微组分特征,进而可以判断成煤的原始物质来源。此时先修的《古生物地史学》已经学习过各地史时期,古生物的种属分类及繁盛程度,特别是古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演化等知识为本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提供帮助。在岩石学中沉积岩石学的内容对《煤地质学》课程中的成煤过程的讲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层顶底板均为沉积岩层,煤层就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演化发展的。因此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同样经受过各种各样的沉积作用。但煤层作为有机物质来源又与顶底板的无机物质在沉积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煤的变质作用就是鲜明的例子。含煤岩系在经受相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煤经受变质作用转变成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级,而其他无机岩组并没有经过变质作用过程而转变成变质岩,这也表现出煤的特殊性。

先修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构造类型及在地质体中的表现形式,在本课程的聚煤盆地一章就需要利用构造地质理论知识讲解盆地在形成之前、演化过程中发生的构造活动对聚煤过程的控制作用,这类构造称为同沉积构造[10],对煤层形态及厚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断层两侧煤岩层难以对接,因此断层属性的正确判断对分析煤层的赋存环境及后期的正确开采具有重要意;而聚煤作用之后的构造形迹会严重改造煤层的赋存状态,对煤层的后期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构造带的查明有助于解释煤层现今分布规律,可指导矿井实际生产问题。因此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煤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先修的《岩相古地理学》是研究古地理面貌的学科,通过沉积物及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沉积体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变迁。而成煤作用过程中从泥炭沼泽的发育到聚煤盆地的演化,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沉积环境的控制,因此《岩相古地理学》教学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泥炭沼泽的演化与发展、泥炭的堆积理论以及含煤沉积环境类型及沉积体系等内容,是解释煤层富集规律的理论基础。

2.《煤地质学》后继扩展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后,有兴趣和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继专业课程,如《石油地质学》、《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

后继开设的《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石油资源的成因、成藏与分布等相关理论知识,其中成因问题分析石油的原始质料以低等生物为主,而煤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的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通过《煤地质学》课程中学到的煤的成因演化阶段,可以帮助理解石油资源的成因问题。

后继开设的《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学习均需要有一定的《煤地质学》基础知识,其中学习的煤化作用讲述了煤化跃变各阶段均有大量气体释放出来,这正解释了煤成气的来源,其中有一部分气体保存在煤层里面,也是就煤层气,有一部分运移出煤层就构成了天然气的组成部分。而《煤地质学》课程介绍的煤中元素及煤的工艺性质内容也构成了《煤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煤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为《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课程开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另外《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探测煤矿床,正确评价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要想准确地得出评价结果需要了解勘探区煤层的富集规律,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聚煤盆地演化特征及煤层富集规律等知识点在煤田地质勘探内容中得到了应用。

四、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因此在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煤地质学》作为地质专业高年级的基础课,采取以《煤地质学》为核心的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该体系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见图2)。

1.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煤地质学》为核心,先修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同时将先修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煤地质学》课的讲解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2.多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煤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矿产,与普通沉积岩有共性特征;煤作为有机能源之一,与其他有机能源具有相似成因方式,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石学》、《煤层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交叉课程可以很好地进行结合。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地质相关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贯穿多门地质学课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完成任务。

五、结语

“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本课程讲述的煤田地质理论和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出实践的检验,因此本文围绕“煤地质学”课程主要内容阐述了与先修基础课程,如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关联与“煤地质学”相关的扩展课程,如煤化学、煤成气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勘探方法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兴趣,实践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3.

[2]倪师军,邓斌,李明路,等.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0,(4):17-22.

[3]李佳敏.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转型[J].江海学刊,2012,(6):228-233.

[4]吕大炜,王东东,李增学,等.“多学科一体化”地质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岩相古地理”教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12-117.

[5]李增学,刘海燕,刘莹,等.“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69(1):114-117.

[6]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等.实施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以“岩石肉眼鉴定”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2):76-78.

[7]徐艳.多学科融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62-64.

[8]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探讨“煤地质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1,(1):141-142.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工程地质 学科价值 科学发展 分析

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岩土成分、组织结构、性质等,同时研究分析特殊地质队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对工程地质进行研究主要是为了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进行勘察,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为选择合适的场地,解决建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好准备。

一、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及其科学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工程地质学科也不例外。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进行建设。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工程地质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在前期,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进行选址,对地质进行评价,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这个时候对工程地质的要求主要在于发现地质的规律及其对工程的作用以及适应性。

从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一阶段存在于50年代到70年代,在这一阶段,工程地质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全面的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工程选址和设计。这一时期在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中和世界地质工程学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人们也没有认识到工程地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地质工程学到现代地质工程学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在这一阶段工程地质已经慢慢走上正轨,发展很顺利。主要进行工程地质灾害的评价和监测。这个时候逐渐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一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地质问题与这三者息息相关。这个时候需要对工程地质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逐步实现科学现代化。

因为工程地质学的特殊性,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事实上,工程地质学包括工程学、力学、地质学等多个方面。不仅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还可以改造自然。

二、工程地质学科的理论及发展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成因演化论”、“ 结构控制论”和“ 相互作用论”。

成因演化论。这一理论体系是从欧美引入的。强调的是地质体的成因决定工程地质的性质,而演化能改变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是内外动力作用综合的结果。主要任务是查清工程地质的条件以及形成的原因,以此为路径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结构控制论。结构控制论是由中国工程地质学家建立的,强调地质结构控制地质体力学行为。所有的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会改变地质体的结构,从而改变地质力学行为。所以我们要查行处地质结构,然后进行分析,以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相互作用论。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人类活动和地质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来说,地质环境的好坏与适合与否决定了人们对地质区域的选择。人们会经过研究分析后对地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工程环境进行选择。而另一方面,人们的建设活动也在改造者地质环境。前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工程地质的作用就在于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的平衡。

三、新时代工程地质存在问题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时期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建设。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埋藏越来越深,地下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库岸崩塌滑坡的现象、水库诱发地震和动力学问题以及深岩体精密探测和隧道的提前预报等问题。

在能源开发工程中, 峡谷区岸坡(应力场)演化与山体卸荷变形成因, 大规模开挖中高储能岩体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 地表水入渗非线性模型与各向异性岩体水力学规律, 大型土石混杂堆积体的结构、力学与水力学特性, 万年尺度核废料地质处置中水岩热化耦合作用, 深层地热开发利用等。

在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工程中, 含杂质碳酸盐岩溶规律与隧洞岩溶塌陷和涌水, 峡谷区深厚松散层桥基及边坡动力变形破坏机理, 高速铁路软基零沉降控制计算理论, 地下采空区地球物理特性与判别标准, 跨海通道高压突水等工程地质问题。

也就是说,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埋藏深度的增加,地震等作用的风险越来越高。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参与使得地质体成因等理论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在的状况。岩体结构对工程地质过程的控制作用在常温下和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下也是不相同的。原来的经典理论在现在复杂的地质状况下,面临着挑战。

四、工程地质科学发展分析

在现在复杂的情况下,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我们主要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动力学地质环境和灾害地质环境。灾害地质环境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环境、风化、崩滑流破坏等物理地质作用环境。

其次是地质体工程性质研究。这个主要包括结构性质和力学性质。所谓结构性质研究就是对地质的非连续性、随机性等进行研究。而物理学性质则是指对高温、高压等物理特性下的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大体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程地质学进入了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个阶段的背景是: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地球科学向着国际化和统一化方向迅速发展;全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课题;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使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环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从而促进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工程地质学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课题的研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为工程地质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引进和创新,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武装自己,逐步实现学科现代化。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中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说成是“环境工程地质学”阶段。

工程地质学是复杂的,交叉性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地质、工程、物理学等各个方面。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作为分析和参考的依据。同时,研究学家们要将自己纳入世界范围之内,地质研究要与时俱进,与国外的先进团队和机构进行交流探讨,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以为己用。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工程地质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理论上,较之原来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地下建设的深入,我们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的时期,国家的建设依赖于工程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工程地质科学,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傅冰俊;杨志法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世纪成就[M];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思敬;地圈动力学--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研究基础[J];工程地质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