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1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5-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都是主要病变的部位。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更好的护理这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特点
本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咽干,头痛,鼻塞同时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以为然,但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风湿病、肾炎等。另外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感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是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警惕。
1.2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感染、过敏或理化刺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痛、头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3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很快升至39到40℃、寒战并发热。多伴有头痛、胸痛、全身痛咳嗽、有粘痰、带血或呈铁锈色、气急发绀等症状。
1.4气胸及其特点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患者非外伤的情况下,肺组织连同其表面的脏层胸膜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X线检查无其它明显病变的气胸则称特发性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多数有咳嗽、摒气或用力过度等明显诱因。
1.5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1.6哮喘及其特点
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很常见。
2对以上疾病的临床护理
2.1对患者的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病人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多食蔬菜、水果等,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饮食不节;对于一些患有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来说,消除空气中的污染和烟尘是很重要的环节;如伴有发热的症状则可用冰袋敷前额,用酒精擦身,注意卧床休息。原发性治疗,即治疗气胸的原发病,抗感染,一般治疗,保持安静、镇咳、避免对于气胸患者,用力、呼吸困难者吸氧,胸腔排气。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少于30%,症状轻者不必抽气。肺压缩超过30%,伴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用胸腔排气治疗。 此外,无论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应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病情好转的前提。
2.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科室与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对法律、法规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容进行筛选,开展有预见性的教育活动,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讲解医患双方义务与权利方面界定和护理工作法律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教育,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完善本科室的监督制度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病情反复、体质虚弱、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症状、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心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应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语: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数量在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上涨的趋势。由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病患个体情况的不同,护理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护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多变的学科,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挑选组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呼吸系统相关医护人员,也是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的挑战。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出发,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疗方案,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2
一、概述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3. 注意防寒保暖、防贼风,协调通风保暖之间的关系。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3
对慢性呼吸疾病关注不足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一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相较于其他三大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这5个指标上都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2012年的统计数据,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城市死亡人数的12.32%,占农村死亡人数的15.75%。
“当很多重要疾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出现下降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五个指标同时急剧上升的情况非常罕见。”在王辰看来,我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度偏低是导致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我们一直呼吁对各类疾病都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是大家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度始终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为例对此进行解释,“由于大家缺乏对慢阻肺的认知,所以人们通常是在咳嗽得很厉害,出现严重气喘等症状后才去医院就医,而这个时候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下降了接近50%,治疗难度也大了很多。”
钟南山告诉本刊记者,他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只有三分之一的慢阻肺患者会主动去医院诊断,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
除了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有限之外,王辰认为,政府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投入与关注也存在不足。“现在高血压、糖尿病都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呼吸系统疾病却始终未能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王辰说,“目前老百姓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也都知道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和血糖来关注相关指数,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阻肺应被纳入大病医保
为改善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状况,近日国际非营利性健康培训组织――世界健康基金会携手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和组织共同宣布成立中国呼吸疾病联盟。
世界健康基金会全球执行副总裁琳达・海兹曼(Linda Heitzman)对本刊记者表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在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上的防治意识还有待提高。
早在15年前,欧美国家就开始加大对于相关疾病的防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意识则相对欠缺。钟南山介绍,“我们必须把医学医护专家,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专家p公共卫生政策专家、卫生经济学专家和生产企业团结在一起,从研究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p普及肺功能检测等方面入手,在政府的支持下,提高对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王辰表示,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慢阻肺、哮喘等相关疾病缺乏科学的诊断与治疗,且医保体系也未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纳入最重要的覆盖范围。
“以慢阻肺为例,政府在医保政策上也应该对慢阻肺的诊断、治疗和用药给予一定保障。我几年前就大力呼吁慢阻肺应该纳入到大病保障里面来,这种高发疾病如果没有医保报销,老百姓是很难承担的。”王辰说。
吸烟与污染也是祸因
除了在预防和保健体系上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管理之外,在社会环境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区别。
王辰表示,对于吸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盛行的重要原因。
“我国不但吸烟率极高,而且在吸烟的行为方式上也有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抽烟会造成大量被动吸二手烟的人群;另外我们在无烟区的设置上也有一些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是只要建筑里有人抽烟就是有烟区,而我们只是简单划一个有烟区或无烟区的范围。”王辰指出,要想有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就必须对控烟加以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表示,美国加州大学曾经作过香烟与疾病对国家收支状况的计算,结果发现,尽管香烟会为国家带来一定收入,但是吸烟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是高于这项收入的。“我们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作过一项研究,由于我国的烟草消费量巨大,所以一包烟在当时每增加一毛钱的税,这笔钱就可以建立起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办法现在仍然适用。”
除了吸烟问题之外,在钟南山看来,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4
关键词: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小儿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小儿呼吸衰竭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死亡率极高,一般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和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病变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小儿呼吸衰竭常见病因为严重肺部感染、哮喘持续状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是危及婴幼儿生命的重症疾病之一,所以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具体治疗分析发现,纳洛酮联合氨茶碱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符合《儿科学》(第7版)小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在100例患儿当中,男患儿57例,女患儿43例。年龄在4月~3岁,平均(1.75±0.25)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和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氧气治疗,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并对并发症进行及时积极的处理。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配合治疗。具体方法为纳洛酮0.01~0.04mg/kg,每2~6h重复使用一次;氨茶碱首次剂量为5mg/kg,每8~12h重复使用一次,重复使用时剂量控制在2~3mg/kg,直到患儿病情稳定为止。
1.3 疗效 痊愈:患儿在用药后3~4h内呼吸衰竭症状以及各种并发症明显减轻,血气分析各氧分压达到正常值;好转:在用药48h之后呼吸衰竭症状明显减轻,80mmHg>SaO2>60mmHg:在用药超过48h之后呼吸衰竭症状以及相关指标并没有改善,SaO2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具体疗效来说,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具体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的72.5%高出17.5个百分点(χ2 =4.02 ,P
2.2 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对比根据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紊乱和发绀等症状都比治疗前有明显的疗效(P
表2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3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结构发育不够完善以及呼吸系统代偿功能差是造成小儿呼吸衰竭症状的主要病理因素。呼吸衰竭是小儿常见危重症,多种严重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及意外事故等均可造成呼吸衰竭,小儿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有中枢性及周围性两种。小儿呼吸衰竭症状在3岁以下婴幼儿中属于常见危重疾病之一,死亡率也很高,根据资料统计发现,对于某些特定婴儿(早产儿),小儿呼吸衰竭发生率高达20%―30%,一般在出生后一周或两周出现,也有在一岁到三岁之间出现这种症状的可能。
小儿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发生机制,小儿呼吸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代偿能力较差,在疾病的影响下,易产生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其中小儿呼吸肌容易疲劳,呼吸频率快但效率低,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调节功能差,肺顺应性差,扩张受限是小儿容易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生理基础。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穿过血脑屏障,增加呼吸频率,降低CO2分压,改善通气障碍,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从而改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脑组织的血氧供应。单独使用氨茶碱在治疗小儿呼吸衰竭时效果不佳,虽然氨茶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呼吸中枢受到的抑制,但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恢复兴奋的同时会增大大脑的耗氧量,容易造成更重程度的脑缺氧。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比普通的常规治疗更能显现出治疗效果。本文观察组共50例患儿中,痊愈36例(72.5%),好转9例(17.5%),无效5例(10.0%)。对照组50例患儿中,痊愈26例(52.5%),好转10例(20%),无效14例(27.5%)。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曾静好,陈江龙.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68-69.
[2] 吴婕.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01.
[3] 孙薇薇,逯军,厉广栩等.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干预早产儿呼吸暂停39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22):97-98.
[4] 张惠霞.小儿呼吸衰竭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110-111.
[5] 孟莲花.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案与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方案治疗继发性新生儿呼吸暂停67例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3,33(10):4-5.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5
【关键词】 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39-01
呼吸系统疾病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肿瘤、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因素与真菌感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我院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的123例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的123例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男67例,女56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年龄为(64.2±3.2)岁。病种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肺肿瘤23例,肺炎13例,支气管扩张9例,间质性肺疾病9例,支气管哮喘7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对相关真菌进行培养,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收集患者的痰液,以深咳留取的第一次痰液为样本进行检测,重复数次保证样本符合标准。再对痰液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样本进行重新送检。在确定样本符合标准以后,将痰液中的病菌接种于沙促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时间为1-2天,温度控制在35摄氏度,通过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真菌进行鉴定。
1.3 真菌感染致病评断标准 如果患者痰液真菌重复出现阳性反应,并确认为同一种真菌即可判定为真菌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
2 结 果
不同种呼吸疾病真菌感染占有比例,见表1。
通过上表可以明显的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真菌感染占有比例较高,而支气管哮喘占有比例相对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另外对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病程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收治的123例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为81例(65.8%),60岁以下患者为42例(34.2%);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为92例(74.8%),病程在半年以下的患者为31例(25.2%);使用抗生素超过半个月的患者为100例(81.3%),使用抗生素未超过半个月的患者为23例(18.7%)。以上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呼吸系统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患病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了真菌感染将会使得病情加中,这不仅仅会加大临床治疗的困难,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如下:①人体免疫功能失衡。②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③人体酸碱平衡受到破坏。④呼吸道感染。其中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致病菌种包括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等[3]。
在我院的研究中发现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与年龄、抗生素使用、患者病程以及病种类型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病种类型上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占有比例较高,同时大部分患者都是老年人群体[4]。从抗生素使用情况来看,真菌感染易发生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患者。根据以上情况对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在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5]。部分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对致病菌进行鉴别,对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这样就让患者的生理平衡受到了损害。部分医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仅仅是凭借临床经验,这样就让部分用药出现了误用的情况[6]。另外,部分医生为了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出现了滥用激素治疗的情况,让患者的实际治疗出现了较大的影响。临床医师的细菌培养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进行合理的感染菌谱检查,从而让真菌感染率上升了。
综上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与年龄、抗生素使用、患者病程以及病种类型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规范用药,严格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丽平,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9):123-124.
[2] 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02):145-146.
[3] 刘彦,张爱荣.临床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01):137-138.
[4] 袁彦丽,王静,冯羡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0(01):167-168.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6
【关键词】老年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153-02
呼吸科患者的特点是老年病人占的比例多,且多数长期反复发作而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笔者在呼吸科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6年,通过多方面对老年患者细心周到的护理,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频率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的实践与体会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 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伴随着各系统、组织及器官功能的退化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又反复发作,造成了心理方面的变化,出现焦虑、恐惧、悲衰、沮丧、孤独等心理,表现为顾虑重重,心神不宁,情绪极为不稳定, 稍不如意就发火;悲观失望、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配合治疗,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疾病。
1.2 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搀扶到床边,做疾病知识宣教过程顺便与其交谈,了解患者个性、爱好饮食起居和习惯,心理活动等。关心老年患者,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对老年人的健忘和反复唠叨,要给予谅解,并通过语言、表情显示出对他们的充分理解和同情,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的亲人多陪伴他们,使患者感到亲情的温暖。称呼老人要有尊敬之意,以拉家常的形式专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使他们愿意向护士倾诉内心痛苦,消除或缓解其心理的不良因素。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以适当、合理的语言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 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
2 专科护理
2.1病情观察 老年呼吸道疾病常伴随的症状有反复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要严密观察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症状有无加重,注意痰液、咯血的颜色及量,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1]。
2.2氧疗护理 正确执行吸氧医嘱,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低流量、中流量或高流量吸氧,氧疗期间护士要勤巡视,多观察,经常与患者交流,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氧气管道有无漏气,吸氧导管是否通畅,定期更换吸氧管等。老年患者由于感知和接受能力下降,文化程度较低,医学知识缺乏,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 把氧疗当作一种抢救手段,一旦缺氧症状有所缓解,就会发生拒绝氧疗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做好氧疗前的宣教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疑虑心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氧疗方法,如双孔吸氧管吸氧法,患者对吸氧有异物感时可适当分散其注意力,感觉有异味时,吸氧前用温开水冲洗吸氧管可消除异味。对于鼻腔黏膜干燥的患者或天气寒冷时,可在湿化瓶中加入60~70 ℃的温开水,每天用石蜡油鼻腔,减少由于氧气干燥或寒冷天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引起的不适,想方设法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排痰护理老年人肺功能低下,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痰无力,反应迟钝等,使痰液阻塞呼吸道,严重影响了肺通气功能,排痰护理非常重要[2]。因此加强气道护理, 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肺功能对促进呼吸科老年患者尽早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护士要耐心给患者讲解排痰的意义, 教会其有效的排痰方法, 鼓励、指导并协助患者排痰, 如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 使粘附在肺泡及支气管黏膜壁上的痰液松动脱落, 刺激咳嗽咯出, 同时加强气道湿化, 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有效地畅通气道, 用氨溴索加地塞米松雾化利于痰液分解排出等。对于全身衰竭、危重、或昏迷的患者, 因肺内大量痰液粘稠阻于气道不能自行咯出者,应及时规律吸痰, 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吸出分泌物以免发生窒息。
3 生活护理
3.1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室温最好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50%~60% ,病情较轻或稳定者可适当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 勤漱口、换衣服,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过度疲劳,对吸烟患者劝其戒烟并讲解吸烟的危害[3],以利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
3.2 饮食护理 呼吸科老年患者由于感染、呼吸困难、发热等因素,常导致能量消耗增多,机体处于负氮平衡,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感染不易控制,呼吸肌易疲劳甚至衰竭,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嘱患者要少食多餐, 细嚼慢咽,防止噎食及呛咳;以流质、半流质、软食为主, 忌辛辣、凉热食物,少食产气食品,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瘦肉、鱼、蛋、豆类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4 健康指导
老年人常患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是慢性病,对慢性疾病做好健康指导很重要,教会患者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法、体力训练、耐寒锻炼等,通过缩唇徐徐呼气,可延缓吸气时气流压力的下降,提高气道内压,使肺内残气更易于排出,有助于下一吸气进入更多新鲜的空气,增强肺泡换气,改善缺氧。体力训练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的有氧运动为主, 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 体操分为卧、坐、立位体操,原则先从卧位体操开始锻炼,熟练掌握后按顺序转移到坐位和立位体操。有氧体力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太极拳等[4]。耐寒锻炼需从夏季开始,先用手按摩面部,后用冷水浸毛巾拧干后擦头面部,渐及四肢,冬季最低限度也要用冷水洗鼻部,以提高耐寒能力。嘱患者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彻底治疗。应避免尘埃和煤烟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吸烟嗜好要戒除,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复发,减少住院频率。
参考文献
[1]吴志芳、张碧红,浅议老年病人的护理和护理道德[J],工企医疗,2006,5(19):67268
[2]吕式媛,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