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肝素;ⅱ型呼吸衰竭;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的特征是患者的气流受到一定限制,受限制之后其气流的可逆性是不完全的,且病发的进度很快,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后续引发患者心律失常,导致了肺性脑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危害生命。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提高了其死亡率。其常常并发的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本研究对发生该类疾病的86例患者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方式,研究其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的86例经过确诊为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从47岁到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2岁,病程平均为17年;而观察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从45岁到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岁,病程平均为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抗生素药物、祛痰以及扩张支气管的药物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这两种药物进行静脉滴注。首先将五十毫克的低分子肝素和二百五十毫升的生理盐水混合在一起,进行静脉滴注,每一天滴注一次,一个疗程为半个月。采用静脉推注给纳洛酮,首次0.5毫克,后续的量逐渐增加到1.5毫克,将其和二百五十毫升的生理盐水混合推注。

1.3 评价标准 将疗效判定分为3各方面,如下:无效:症状没有出现好转,甚至恶化,采用气管插管方法,有的患者的消化道出现出血现象。患者有效:临床症状已经消失,肺部体征都明显好转。显效:患者的各项特征都完全消失,其神志恢复清醒,呼吸顺畅,气促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心跳以及呼吸的频率都得到改善。其中评价低氧血症的指标pa02在显效和有效中均在六十毫米汞及以上,但是在无效评价中,则低于该量。而pac02在显效时,其为五十五毫米汞以下,有效时则为五十六至五十九之间,无效时期值在六十以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作为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χ±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肝素以及纳洛酮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气喘消失、啰音消失等)以及住院等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显著(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两组患者中都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n=43)19(44.2%)22(51.2%)2(4.6%)95.4%

对照组(n=43)8(18.6%)20(46.5%)15(34.9%)65.1%

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血气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血气结果比较

组别phpaco2(千帕)pao2(千帕)sao2(%)

治疗组(n=43)

治疗之前7.12±0.035.8±1.19.5±1.859.5

10.4

治疗之后7.47±0.0312.2±1.77.1±1.389.2±11.4

对照组(n=43)

治疗之前7.12±0.025.9±1.39.4±1.758.4±12.1

治疗之后7.25±0.0110.0±2.19.3±1.277.5±12.4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症状缓解的时间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的时间比对

组别症状缓解时间(小时)住院的时间(天)

治疗组(n=43)12.4±1.615.9±2.4

观察组(n=43)32.4±7.719.9±2.2

p<0.05

2.4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没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copd疾病发生的时候,患者体内会因为慢性缺氧而产生很多的继发性红细胞,这些红细胞会提高血液的黏稠度,另外,由于血细胞的比容高于正常比容,增加了血流的阻力,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另外,患病者因为激活其中一些凝血酶原的时间变短了,所以红细胞的压积以及其他的指标都会呈现出一定的上升比例。患者呼吸衰竭的逐渐加重,会加快这些指标的变化速度,患者很容易出现肺血栓栓塞。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由于病程都在十年以上,因此虽然经过一定的治疗,其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是其疗效不佳,生活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经常会伴随着呼吸衰竭的现象,其中ⅱ型呼吸衰竭的表现一般是低氧血症严重,且潴留较多的二氧化碳,患者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阻力,呼吸动力不平衡。如果是轻度缺氧的患者,由于其脑中的血容量会增加,因此其脑部的供氧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如果是重度缺氧的患者,会形成脑细胞水肿,在这种情况下,其血管的通透性大大提高,会增加脑间质水肿的危险,同时,也会由于颅内压的上升而加重了症状,这样下去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肝素是一种葡聚糖片段,是从普通的肝素中提取出来的,其主要组成结构是硫酸氨基。这种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且不会对纤溶系统以及抗凝血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使用时,很小的计量就有利于避免血小板的凝集,从而大大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肝素能够对支气管痉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血管舒张,能降低痰液的稠度。另外,肝素由于具有消除炎症和过敏症状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控制气管发生炎症,且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功能的提高,改善了肺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状况,对于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症状有很大作用。

纳洛酮具有和吗啡相似的结构,其实际上是羟吗啡醇衍生出来的一种物质,具有拮抗患者身体内部阿片受体的作用,其可以将β-内啡肽阻断,有利于转变患者受抑制的大脑功能,能够提高脑部的血流量,改善脑部缺氧症状,从而大大降低患者发生脑水肿的危险。另外,纳洛酮还能够控制自由基对体内造成的损伤,从而有利于对细胞结构的保护,患者很快能够恢复自主呼吸,改善高碳酸血症。研究证明,纳洛酮对人体并没有副反应作用,在给患者注射十二毫克的纳洛酮之后,一般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而当量增加一倍时,患者只会出现很轻微的犯困现象。

本研究表明,对于发生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文,陈再蓉.低分子肝索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32例[j].新疆医学,2008,38:34-6.

[2] 杨向东,曹振芳,李华.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7,6(1):12-4.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2

关键词: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具有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易合并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重症患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但有创机械通气可增加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易出现呼吸机依赖造成脱机困难。BiPAP是一种经鼻罩或面罩的无创伤性机械通气方法,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肺氧合功能,改善肺通气量,改善缺氧和 CO2潴留,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日趋增多。我院对1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近年来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重并呼吸衰竭20例。根据病史、体征、X线、实验室检查,符合COPDⅡ型呼吸衰竭诊疗标准。常规治疗组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67±8.0)岁。BiPAP呼吸机治疗组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 (68±7.0)岁。COPD病史皆为10~35年。因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均满足下列条件:(1)无明显 NIPPV治疗禁忌证,无严重意识障碍,无大量气道脓性分泌物,无持续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误吸可能性小;(2)具备呼吸衰竭标准:呼吸频率>24次/min,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非吸氧条件下:PaO255 mm Hg, pH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鼻导管吸氧,吸O2量1―2 L/min。治疗组选用S/T模式,设置参数;吸入压力8~25 cm H2O,呼吸压力在3~6 cm H2O,氧流量4~6 L/min,使血氧饱和度在90%,每次通气时间3~6 h,每日2-3次。病情好转下调参数。两组观测4 h后病情及血气分析恶化,及时行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观察无创通气前后4 h、24 h动态血气参数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均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

2.2临床转归治疗组7例患者逐渐好转出院。2例因严重肺部感染,积液不易排出,神志不清,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例因全身衰竭死亡;而对照组中有6例 (60%)需气管插管,死亡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5例胃肠胀气,降低压力支持后缓解;6例口干,饮水后症状消失;3例因面罩皮肤轻度压迫损伤。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讨论

COPD呼吸动力学表现为气道阻力升高,肺泡有效通气减少和功能残气量的升高,因而呼吸做功增大,氧耗量增加,出现Ⅱ型呼吸衰竭。COPD急性发作期,用于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存在呼吸肌疲劳的因素,加重上述病变的发展,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能,排出CO2,提高PaO2。呼吸竭患者因管腔阻塞,气道的高反应,呼吸增快,引起呼吸肌疲劳,BiPAP具有呼吸末正压和压力支持通气作用,可降低吸气肌负荷,减少呼吸功能消耗,有利于呼吸肌休息。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比较 ( ±s)

组别 例数时间 RR(次/min) HR(次/min) PHPaO2( kpa) PaO2(kPa)

治疗组10治疗前32.30±2.9108.00±5.77.28±0.026.93±1.4 10.81±2.1

疗后4h 22.60±3.5*90.00±7.2*7.33±0.05 * 11.49±3.1* 8.66±3.1*

疗后24h20.10±5.8 *86.00±8.2 * 7.44±0.04 * 12.67±2.7 * 7.74±2.7*

对照组10治疗前32.10±2.6106.00±4.27.29±0.047.10±1.1 10.75±1.8

疗后4h 27.30±3.0 98.00±5.77.28±0.06 7.94±2.511.37±2.0

疗后24h 25.40±4.1 93.00±4.27.30±0.09 8.03±2.210.40±2.9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3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有创通气;淹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comparison between NIPPV and IV on the drowned with ARDS

WU Liang,GUO Qing,FENG Yiwei.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Gaozhou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525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using NIPPV(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or IV(invasive ventilation)on the drowned with 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Methods63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group A(NIPPV)and group B(IV).The effects of the two ventilations wrer obserred.ResultspH,PaO2,PaCO2 and HR,RR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improved(P

【Key word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 Invasive ventilation(IV); Drown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淹溺是内科急症。溺水后患者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如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患者死亡。对于溺水患者并ARDS,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避免或减少有创正压通气的并发症,如创伤、需要镇静、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使其日益得到重视[2]。本研究就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合并ARDS的疗效进行探讨,以评价两者在治疗淹溺者合并ARDS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淹溺并ARDS患者63例(均为淡水淹溺患者),诊断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ARDS的诊断标准(草案)[1]。排除标准:呼吸骤停,心脏血管功能不稳定,嗜睡、意识障碍、高度不配合者,高度误吸的危险,粘稠大量的气道分泌物,近期有面部或胃食管外外科手术史,颅面的创伤、固定的鼻咽异常,高度肥胖[3]。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入选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两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A组)32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14~72岁,平均(32±4.36)岁;有创通气治疗组(B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3~71岁,平均(31±5.13)岁。

1.2.2治疗方法A组采用经鼻/面罩接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吸氧浓度为40%~60%,起始送气压力(IPAP)为8 cmH2O,起始呼气末正压(PEEP)为4~6 cmH2O。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整压力至外周血氧饱和度达 90%以上。无创通气无效或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则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B组均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模式采用IPPV+PEEP或SIMV+PSV+PEEP,所有患者气管插管时均应用镇静麻醉剂或肌肉松弛剂。

1.3观察指标记录机械通气前、后第0.5 h、1 h、4 h、12 h的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记录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治愈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取双侧检验,P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及HR、RR等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HR、RR指标变化(x±s)

组别通气前通气后0.5 h通气后1 h通气后4 h通气后12 h

pHA组7.41±0.067.39±0.06*7.37±0.06*7.37±0.03*7.37±0.01*

B组7.41±0.097.39±0.04*7.37±0.04*7.37±0.02*7.37±0.01*

PaO2(mm Hg)

A组50.86±5.2665.95±7.56*80.88±7.24*90.86±6.30*95.76±2.32*

B组51.12±6.1866.18±6.45*81.14±6.78*90.92±7.36*96.12±3.16*

PaCO2(mm Hg)

A组28.56±4.6230.45±4.32*34.86±3.65*37.26±5.20*40.16±2.01*

B组29.04±5.0631.02±5.02*33.97±4.21*37.35±4.33*40.03±1.32*

HR(次/min)

A组129.63±10.56120.33±9.36*115.03±8.35*92.35±7.70*90.55±4.67*

B组128.23±11.88112.54±9.47*102.86±7.76*93.32±8.53*90.13±3.78*

RR(次/min)

A组41.3±5.638.1±4.5*28.3±7.6*21.9±6.8*18.3±4.3*

B组40.6±5.836.6±3.7*26.6±4.5*21.5±5.8*18.7±5.5*

注:与通气前比较,*P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基本情况相似,如组别例数、性别、年龄、pH、PaO2、PaCO2及HR、RR等两组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及HR、RR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机械通气0.5 h、1 h、4 h、12 h后两组pH、PaO2、PaCO2及HR、RR均明显改善(P

2.2两组患者疗效的其他相关指标见表2。

A组治疗中2例因病情进行性恶化而进行气管插管,并分别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肺炎死亡,A组治愈率为93.7%(30/32)。B组最终因治疗无效死亡2例,B组治愈率为93.5%(29/31)。

A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

表2

两组患者疗效相关指标

组别机械通气时间(h)总住院时间(d)平均住院费用(元)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治愈率(%)

A组(n=32)108.56±36.459.46±2.226768.46±578.790%(0/32)93.7%(30/32)

B组(n=31)146.32±42.5511.52±3.608986.75±785.8619.3%(6/31)93.5%(29/31)

P值

3讨论

3.1溺水是引起ARDS常见原因之一。淡水吸入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灭活、肺顺应性下降、肺泡塌陷萎缩、呼吸膜破坏、肺泡容积急剧减小,发生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此外,肺泡内液体也妨碍正常气体交换,使氧合发生障碍[4],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之一,它可以促进氧合,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抑制炎症介质释放[5,6]。传统治疗给予有创机械通气。随着传感技术和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不断改进,经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逐渐增多。Bonten等[7]研究已经证明在几种病情下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有利于防止VAP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其中包括急性肺损伤合并低氧性呼吸衰竭。

3.2本组研究A组与B组治疗前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治疗后A组与B组血气分析、HR、RR情况均明显改善,B组HR、RR在机械通气0.5 h、1 h后下降较A组快,但在机械通气4 h后两组HR、RR变化一致, B组HR、RR在机械通气0.5 h、1 h后下降较A组快,考虑与B组气管插管时应用镇静麻醉剂或肌肉松弛剂有关。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本组研究还表明, A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平均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少于B组。本组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治疗淹溺者合并ARDS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方法优于有创机械通气。

3.3与有创通气比较,无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合并ARDS患者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能随时开始,患者依从性好,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所致的并发症,患者可以自主咳嗽排痰,同时保留了对气道的加温、湿化和过虑功能[8]。如何使无创通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病例是治疗成功的关健。其中患者意识、自主排痰能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配合程度尤为重要。对意识障碍程度选择有创与无创的观点存在一定分歧[9]。笔者认为,只要把握好选择无创或有创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无明显禁忌证的淹溺者合并ARDS患者可以及时合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无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合并ARDS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

[2]蔡柏蔷,肖毅.当代呼吸病学进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65174.

[3]俞森洋.呼吸危重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58569.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0972.

[5]俞森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04207.

[6]邱海波,燕艳丽,杨毅,等.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98301.

[7]Bonten MJ,Kollef MH,Hall JB.Risk factor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from epidemiology to patient management.Clin Infect Dis,2004,38(8):11441149.

[8]姜远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07,12(4):351352.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4

另外,办公室里复印机散发出的臭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香烟烟雾的可吸入颗粒物、地毯吸附的微生物和细菌、甚至办公家具散发出的甲醛等污染物。都成为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

“呼吸”感受

A:在办公室里经常觉得闷

(刘佳,高档大厦内某公司工作人员)

我们办公室是普通的格子间,一个格子间坐4人,复印机等摆在较隐蔽的位置,我觉得应该对人体危害不大。自从中央空调开启后,我就经常觉得闷,有头晕目眩感,我想是缺氧造成的吧。

B:夏天“人肉味儿”更大

(薛江,某写字楼工作人员)

我们办公室里空气非常不好,从外面刚进来时,冬天都能闻到一股“人肉味儿”,夏天味道更大。室内外温差挺大,内部空气干燥、混浊,不通风。而且,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很多。自从中央空调开启后,我就觉的,“人肉味儿”更大了,但总不能因为个人觉得不适就把空调都关了吧?

C:担心中央空调会传染流感

(李勇,某写字楼企业工作人员)

我挺担心中央空调成为传染流感的一个工具,因为我们办公室电脑很多,通风不好,特别是现在气温这么高,办公室里空气很浑浊,让人头晕目眩。有时候会有头晕、胸闷的状况。我现在只能是没事就站起来走动一下,尽量远离传真机打印机这些辐射大的机器。

污染“黑手”

1

建筑装饰污染:如防火或隔音保温材料中的石棉,室内装饰材料(板材、油漆、涂料、石材、水泥等),经过自然分解释放到空气中,产生了甲醛、苯、氨、氡等有毒有害物质;

2 现代办公设施污染: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在给人们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臭氧与辐射等污染;

3 写字楼中使用的办公、清洁用品污染:杀虫剂、清洁荆、涂改液、化妆品等,会产生对人的眼、鼻及呼吸系统刺激的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等物质;

4 中央空调系统因缺乏维修与清理致使室内悬浮物增多:

5 吸烟族:在工作中或会客时无节制地吸烟,不仅对自身危害极大,更加剧了空气污染;

6 地毯:很多写字楼地面都铺有地毯,化纤、纯毛或棉质的。虽然每天用吸尘器等清洁,但很难做到深层清洁,因此地毯的卫生经常不能达到要求,里面会有螨虫、细菌和灰尘。

强身健肺

与其被动等待单位改善通风设施,不如主动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得现实。

下面介绍两套可以改善、提高自身的肺脏功能的捶胸顿足、长吁短叹操,以抗御办公室内混浊的空气等恶劣的工作环境。

动操――捶胸顿足操

即休息时间从办公室里走出去,两手交替拍打自己胸部,原地跺脚或边走路边跺脚,捶胸可以激荡胸腔,刺激肺脏。加强血液循环。顿足是为了加强血液回流。

动操――长吁短叹操

原则是静坐或躺着,进行深吸气、长吐气的腹式呼吸。吸气时间和出气时间比例大约是1:3,即吐气的时间至少要长于吸气的一倍。深吸气,使肚子鼓起来,慢慢往外吐气,将肚子里的气慢慢排出,吐气尽量延长,调动肺脏潜能,使得在正常呼吸时用不上的生理死腔这时被充分调动。此时,不用担心在办公室空气混浊的环境里进行深呼吸会造成危害,这种呼吸能主动健全呼吸道,将肺脏功能提高得越来越强,能有效抵御疾病。

防御保护

空调宜保持在26℃

夏天来临,大家千万不要贪凉,空调温度不宜太低,最好控制在26℃,既可以节能,又对身体有益。因为,在温差较大的环境里出入,会造成皮肤毛孔闭塞。体内毒素、邪气排不出来,夏天稍微出汗有益健康。

午休时间出去散散步

能开窗的办公室要开窗,稀释有害气体。不能开窗的高楼里,白领们要利用休息时间出去散散步,十分钟的透气也能避免一些室内空气污染的侵害。

多吃藕、梨、百合

世界上没有一种普适的药。白领间往往会彼此推荐一些药,这是很危险的,服药得遵医嘱。在遇到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许多人会服用板蓝根等预防感冒。其实板蓝根并不适于脾肾阳虚的人,清热解毒药要慎用。绝大多数人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身体状况,增加抵御力,这个季节应该多吃藕、梨、百合来调理呼吸道健康,喝绿茶、办公室里摆些绿萝、吊兰等绿植来抗电脑等辐射。遇到办公室里有人感冒,除患者自觉隔离外,其他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吃点蒜,室内要进行消毒。

别坐在中央空调排气孔附近

办公人员可从自身做起,不在室内吸烟;注意办公环境内的清洁卫生,打扫时提倡湿式清扫,就是拖地以及擦拭桌面、窗台等处时要用湿的墩布或抹布,定期使用消毒剂清洁地毯;谨慎使用杀虫剂等易造成空气污染的物品;不要坐在中央空调的排气孔附近,那里是脏空气的必经之路。

常用复印机应增加维E摄入

在复印机多、工作量大的房间里应安装除尘设备,以减少粉尘。复印机操作人员应当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以保护细胞生物膜免受氮氧化物的损伤。此外,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失眠、头晕的人和孕妇,最好不要从事复印机的操作。

办公族健康16计

1 每天踏进办公室,先将窗户打开透气,再坐下来工作;

2 如果一天要接听5小时电话,使用无线耳机;

3 复印文件时,与复印机保持至少1米;

4 只在非常必要时才使用滴眼液;

5 不趴在办公桌上午睡;

6 为自己准备小靠垫,放在腰部;

7 不要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使用;

8 在办公桌上养一盆仙人掌,帮助吸收辐射;

9 每30分钟伸一次懒腰;

10 阅读完报纸后,记得清洗掉沾在手上的油墨;

11 办公室地毯定期清洗杀虫;

12 用完电脑后要清洁面部及手部,清除辐射微尘;

13 单肩的短带挎包会加重肩周炎症状;

14 公文包里的口红与签字笔分格存放;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5

【关键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儿科护理; 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54-02

由于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变化,病例分析题占80%,会从多角度来考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要点、健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人际沟通等内容,所以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应试能力,并突出专业能力培养[1]。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 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大纲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作为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减少或删除与护士资格考试联系较少的内容。并且将教材中前后重复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整合,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儿科护理学》第2版[1]。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第一章绪论中的第四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第四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第一节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进行整合,讲完小儿各年龄期的特点后立即根据这些特点提出各期的保健原则和措施,这样可加强同学们对前后相关知识的连贯;将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三节小儿腹泻与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小儿腹泻的对症治疗时根据如何纠正重型腹泻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立即讲解小儿液体疗法,这样使同学们可将抽象的液体疗法的有关知识立即应用到小儿腹泻的具体病例中,从而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肺炎与第十一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时就可前后联系起来,这样就可将有关心力衰竭的急救要点和护理措施及时应用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具体病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第三节病毒性脑膜炎、第十六章结核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四节结核性脑膜炎与第十七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二节急性颅内高压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一张表格将上述三种脑膜炎进行很好的比较和鉴别,同时也可将三种脑膜炎的共同特点即颅内高压的急救护理措施讲解得更加完整和透彻。通过以上前后相关知识的整合,不仅避免了有些知识点的重复讲解从而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将前后相关知识串起来讲解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且这些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对平铺直叙的传统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对要求自己动手的实践教学的热情却很高,基于这些特点,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的理论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中后期涉及到各系统疾病的护理的讲解时,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全部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将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具体措施如下。

课前,教师将一个根据下节课的内容而精心选择的临床典型病例布置给学生,并且根据该病例特点提出相关的问题,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的放矢,这些问题一定是针对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重点内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而提出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先去自学教材及一些教学辅导材料的相关内容,尽量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讲到小儿肺炎时,就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一个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一个典型病例,然后提出几个问题:(1)该患儿的初步临床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儿当前存在的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3)应当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护理问题?(4)在配合医生用药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5)是否需要吸氧?如果需要选择那种吸氧方式?吸氧时注意什么问题?(6)如何保持该患儿的呼吸道通畅?(7)针对该患儿应进行的最重要的健康教育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频考点。并且每次上课前都将全班分为四大组,让各组组长组织大家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或者相互讨论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选派几个同学代表小组做好课堂上角色扮演的准备。

课堂上,老师准备好病床、婴儿模型、听诊器、体温计等用具,将讲台前设置成一个仿真模拟病房,然后让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上台根据该病例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扮演家长怀抱婴儿模型,一个同学扮演护士,护士首先进行健康史的收集,然后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查,最后提出该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再根据这些护理问题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并给患者家属做健康宣教等。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和记录者,学生如果某个地方出现卡壳现象教师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并且记录下四组同学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以便课后总结时用。角色扮演后再次请出每组的代表来回答老师事先针对该病例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表演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组同学打分并评出优胜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病例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4]。

课后教师还应做总结性发言,指出各组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再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教材中本章节的内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快速地串讲一遍,并且要求同学用红笔将这些知识点标记下来,以便今后考试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课后还应将这些重要知识点涉及到有关A1、A2、A3、A4型选择题让同学在《儿科护理学笔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步辅导丛书)中勾画下来,课后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去完成,各小组组长还应不定期抽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最后布置下节课所需要的病例让同学去预习和查找资料[5]。

上述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上网或者深入到临床第一线搜集大量的临床典型病例,并且要选择和编写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能突出教材重点内容一些典型病案,这些病案应难易适中[6]。其次针对病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大纲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所以教师一定要熟悉新大纲的要求和经常查阅资料分析历年护士资格考试的考试题目;最后教师还应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归纳总结考试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精确、简练、细致、透彻以便于学生牢记[7]。比如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应总结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超声心动图;出现特异性紫绀的患者应考虑动脉导管未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栓;法洛四联症的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心脏呈“靴型”;法洛四联症出现脑缺氧发作时最应采用的是膝胸卧位等,这些知识点往往会出现在考试中,所以在教学中应加以强化。

当然因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去完成角色扮演和病例的分析是保证该教学方法顺利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来辅助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再现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典型案例视频,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病例讨论的兴趣[8]。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心脏杂音;讲到新生儿黄疸时小儿出现的皮肤黏膜黄疸;讲到缺铁性贫血小儿出现的面色苍白;讲到佝偻病的典型骨骼改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也弥补了护理专业学生儿科临床见习机会有限,临床患者接触较少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的转变

过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是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定。而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笔者要求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考核占20%,这样就迫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要去实验室加强儿科护理操作的训练,为今后顺利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理论考试中期末考试只能占60%,平时成绩占40%。而平时每个月都实行一次月考,几次月考的平均成绩就是该学生的主要平时成绩,另外平时成绩还要参考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是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此外要求无论月考还是期末考试的题型全部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来出,即A1型选择题占20%,A2型选择题占60%,A3/A4型选择题占20%。并且所有考题都紧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来出题,为学生今后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教师注重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笔者所在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金梅,李若琼.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91-92.

[2]叶春香.儿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3]黄丽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内科护理学辅导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3.

[4]范生泉.病理学模块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1):77-78.

[5]张梅珍.儿科护理学笔记[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

[6]陈选朝.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03-104.

[7]赵丽荣.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渗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55-56.

呼吸系统疾病笔记范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教;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讲座;处方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73-02

健康教育工作是全民健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开展好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支持与协作。医院是开展健教工作的第一窗口,要全面系统的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就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1 提高领导认识

首先要对各基层单位健康教育负责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大家更清楚什么是健康教育;什么是医院健康教育;什么是健康促进;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有哪些。

1.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使他们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1.2 医院健康教育:一是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对其及家属所实施的健教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身心康复,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和改变不健康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2]二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各类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

1.3 健康促进定义。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1.4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A、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临床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型的中间环节。

B、是医疗保健服务的组成部分。(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一种治疗方法)

C、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

1.5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针对人群分为以下几类:

1.5.1 院内健康教育对象:

①病人和妇幼的健康教育

A、住院病人;B、出院病人;C、门诊病人;D、体检群众;E、孕、产妇

F、参加儿童保健的0-7岁婴幼儿

②职工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非卫技职工;物业保洁、护工

1.5.2 院外健康教育对象:

①社区居民群众;②学校学生;③慢性病患者;④企业单位职工。

2 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成立健教领导小组、健教科,必要时可设立健教门诊、戒烟门诊,两门诊可同室而用。健教科应了解各部门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考核标准。健教组织成员应由预防保健、妇、儿保、计免、传染病、慢病管理的相关人员组成,由业务领导主要负责。科室要于年初制定健教年度计划,具体时间表,半年一次小结,有健教发展规划,每年底进行健教工作总结。平时工作要统一做好各种健教台账,如《健教讲座资料台账》、《健教处方发放台账》、《健教媒体播放登记台账》、《健教义诊咨询登记台账》、《出院病人回访登记》、《健教组织会议台账》、《健教宣传资料印制台账》等。

3 完备设施与制订制度职责

应按标准配备规范的健教设施和器材。在医院内有2-4平方米的室内外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专栏。每月根据季节多发病、慢性病、健康卫生日的具体情况,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板块,并留取照片、文稿资料做台账。其次要配备健康教育讲座的常用器材,如笔记本电脑、DVD机、投影仪及投影布、音箱、话筒、功放、激光笔、白板(白板笔、板擦)、健康教育PPT课件和健康教育资料片DVD光碟、录音笔。所有配备的硬件设备要求登记造册,由健教专人负责。

应制定《健教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健教工作职责》、《健教人员岗位职责》、《健教资料档案整理和收存制度》、《病区健教工作制度》、《门诊健教工作制度》《健教医师工作职责》、《医院控制吸烟管理规定》、《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4 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内容

4.1 直接指导。临床直接健康指导,门诊可在导医台、健教门诊、候诊大厅、输液室、就诊室进行。诊室内的医生可根据病人病情的诊断给予初步健康指导。医护人员给病患疑问的解答与健康指导,在工作之余,最好将答疑情况登记在《健康教育咨询登记本》上。

4.2 纸质宣传。在候诊大厅、输液室、各门诊室内可设置健教资料宣传盒,摆放各类健教处方、宣传单页,任群众、患者随手取阅。尤其在一站式服务台和输液室内还可摆放资料报刊架,可订阅一些与健康有关的杂志或报刊供群众和患者取阅。以此来方便大家对健康知识的关注。

4.3 健康讲座。根据不同人特点定期组织健教育讲座。并留图文资料。健康教育课件要求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格式统一用PPT,也可插入一些短片。自行制作的健教课件通常有:《心血管病的防治》、《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防治》、《肿瘤的防治》、《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婴幼儿健康》、《胃肠病的防治》、《肝胆疾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皮肤的保养》、《手纹诊病》、《营养与健康》、《老年健康维护》、《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免疫系统的维护》、《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健康饮食观》、《传染病的防治》、《突出事件卫生应急的基本常识》等。

4.4 媒体宣教。候诊大厅和输液室内可安装电子大屏、电视、健康传媒移动电子屏,定期循环播放一些有关健康话题的宣传教育片。

健教宣传片的选择与制作。最好选择群众喜爱看的、时间简短的、专题性的、常见病、慢性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新技术等方面的卫生常识。可在网上下载《健康之路》、《生命的秘密》《孕妇分娩过程》等系列片,转换格式,再刻录成DVD光碟,发放到各卫生健教点进行定期循环播放。

4.5 义诊活动。结合卫生宣传日开展相关主题义诊咨询活动。要提前一周书面呈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再则要由外协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的物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表明所开展的义诊活动性质为公益性,无涉及产品销售营利的内容。征得许可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人员、横幅、展板、绶带、台签、血压表、血糖仪、台桌椅、健康教育资料等),在义诊当日活动中可提供免费测血压、血糖、免费咨询、免费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单页、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资料备案。

4.6 外联协作。医院健教负责人与社区领导和学校领导应保持密切联系。社区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在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以及学生健教课程前,最好能事先报请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以便属地卫生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和介入其中,使资源共享。避免一些假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不规范产品促销的行为。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健教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近期和中期评价又称效应评价,共六项指标。远期评价又称结局评价,共两大方面指标。

5.1 近期效果评价,因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所以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5.2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如单纯母乳喂养率)、行为改变率(如戒烟率)等。

5.3 远期效果评价(结局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远期效果包括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价的指标有:A、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B、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

针对以上指标内容,健教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合理、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便基层机构好自行评价。但在健教远期效果评价中,需要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对人群健康会产生综合影响作用。所以,不能简单进行结局评价时,须排除众多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客观结论。一般基层医疗单位人力、物力有限,不建议做这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