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投资行为;投资效率

企业的投资活动既是公司权益价值创造的驱动力(Modigliani & Miller,1958),也是我国经济整体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其投资效率的高低既关乎企业的成败,也关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的投资效率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内部环境。例如公司治理水平、公司特征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巨大发展,对于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国民经济的“调节器”,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宏观经济政策更是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不是很多,出现了一定的割裂现象。本文基于国内外的文献,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国家采取的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手段,是政府为了协调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有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等。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以及实现充分就业。为应对2008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缓和惨淡的经济局面,我国当局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我国经济逐渐实现复苏。自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逐渐回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时期,宏观经济政策正逐渐引领中国经济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不断刺激需求,调整经济结构。

二、企业投资效率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的投资取决于投资项目的边际价值,只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的投资活动才是有效率的。在Modigliani等的完美市场假设中,投资机会是企业投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抓住好的投资机会可以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我国并不存在完美的市场机制,现实中的投资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机会,企业中的非效率投资即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现象也广泛存在,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从长远利益上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资本成本的锚定效应,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应以资本成本为取舍率,只有企业的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投资才是有效率的,才应被管理层采纳。改善投资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所以投资效率问题至关重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一)企业投资效率的衡量

投资效率的衡量是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数学、计量经济学等原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的衡量方法和测度模型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主要有:(1)Fazzari等(1988)从融资约束角度提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测量模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源融资成本大于内源融资成本。模型中的敏感性程度可以反映企业所受的外部融资约束情况。(2)Vogt(1994)在Fazzari等的测量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现金流与投资机会交互项测量模型,通过该模型中交互项的符号可以判断企业是受融资约束出现了投资不足还是由于问题出现了过度投资情况。(3)Richardson(2006)基于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提出的残差项度量模型,通过模型中残差项的符号可以判断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类型。(4)Biddle等(2009)提出的无条件测试模型,首先通过模型测度企业的预期投资水平,然后分行业逐年进行回归,再把残差项按照小到大的顺序分成四组,第一组是投资不足,中间两组为正常的基准组,最后一组为投资多度,再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来测度企业投资出现在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组的概率,以此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效率。

(二)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两部分。

对于内部环境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公司信息披露状况、会计稳健性、董事会以及管理者特征、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异质性等方面。国内外学者比较注重企业内部对于其投资效率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割裂现象,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得到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的重视。外部宏观环境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有环境不确定性、外部治理水平、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因素。

三、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

(一)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传导路径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两条:(1)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作用改变企业对国家经济、行业经济的整体判断和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机会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2)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利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资本成本来以及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实施调控,但是这对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到底如何,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该部分依据划分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两条传导路径分别进行了梳理。

1.路径一: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改变企业对国家经济、行业经济的整体判断和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机会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加大企业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机会的发现,加大企业对未来经济活动状况以及信息的判断的难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经济周期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一般我们可把它划分为扩张和紧缩两个阶段。在经济危机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会比较差,国家就会相应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需求,缓解投资不足。在经济繁荣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前景预期会比较乐观,国家也会相应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抑制盲目以及过度投资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此外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融资能力等因素来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机会。

Bloom 等(2007)研究认为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信息的判断能力,会更加保守和谨慎,从而影响投资。应惟伟(2008)通过研究证实了经济周期与企业投资的相关关系,不同阶段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融资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陈艳(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支出与经济危机负相关,而宽松的宏观货币政策会增加企业投资机会以及投资支出从而起到正的调节作用。邱静(2014)实证研究证实了当货币政策比较宽松时,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进而企业投资效率也会比较高。张超等(2015)研究了经济增长平稳时期,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与非效率投资的相关关系,货币政策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刘放等(2015)实证检验了投资效率的顺周期效应,并且国有企业和处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的顺周期效应更强。

2.路径二: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对利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资本成本来以及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投资时所考虑的必须要达到的最低报酬率,也是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必须应该达到的价值创造能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来影响投资。而且企业投资与其外部融资能力密切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影响投资效率,其中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企业的货币渠道(又称利率渠道或资本成本渠道)和信用渠道来发挥作用,这两种渠道都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融资规模来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

Mojon 等(2002)通过对欧盟中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研究发现利率政策会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我国的彭方平等(2007)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改变政策利率和国债到期收益率等来影响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来影响投资,进而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但是对于我国的资本成本与投资行为敏感性的问题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其投资行为与资本成本的敏感性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徐明东等(2012)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成本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的作用比较微弱,而国有企业对资本成本不敏感。喻坤等(2014)揭示了我国的投资效率之谜,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加大了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同,从而非国有企业的信贷资源被国有企业挤出,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而降低。贺京同等(2015)通过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要取决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投资机会。

四、评述与展望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还是基于微观层面,从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割裂现象,但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效应也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路径内分为两条分别进行了梳理。未来对企业行为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并且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传导路径方面应该更加明确与深化。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衡量模型方面,目前大多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测量模型,投资-投资机会敏感度模型以及Richardson的残差项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都各有利弊,能否真正测度企业的投资效率,其合理性和准确性都有待于探讨,期待能够建立更加科学的测量模型。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成本是其投资决策时必定要考虑的与其将担负的风险相对应的必要报酬率率,其投资支出对资本成本的敏感性可以检验货币政策的资本成本传导路径是否顺畅。资本成本在公司财务决策中具有锚定作用,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国有企业中,资本成本敏感性并不高。因此要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加强我国宏观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落实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政策要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同时要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投资率。在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同时,企业的投资效率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所以在研究时也应注意投资效率的反作用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或刺激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不同类型的行业、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现实宏观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应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而是应更加细化。同时中央和地方更应该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更好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更好融合以及协调运转。

参考文献:

[1]Steven M.Fazzari,R.G.Hubbard and B.C.Petersen.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19(1):141-206.

[2]Stephen C. Vogt.The Cash Flow /Investment Relationship:Evidence from U.S.Manufacturing Firms[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3(2):3-20.

[3]Scott Richardson.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2):159-189.

[4]Gary C. Biddle,Gilles Hilary and Rodrigo S. 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2009,48(2):112-131.

[5]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9-18.

[6]应惟伟.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视角[J].财政研究,2008(5):30-34.

[7]陈艳.宏观经济环境、投资机会与公司投资效率[J].宏观经济研究,2013(8):66-72.

[8]邱静.货币政策与我国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 (5):34-39.

[9]张超,刘星,田梦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宏观经济增长与企业投资效率[J].当代财经,2015(8):108-119.

[10]刘放,杨峥,杨曦.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金融危机的自然实验[J].财会通讯,2014(7):85-88.

[11]彭方平,王少平.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4-29.

[12]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分析[J].经济研究,2012(3):40-52.

[13]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 经济研究,2014(5):106-120.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2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3

[关 键 词] 经济周期 稳定化 外部冲击 传导机制

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其经济波动对全球其他国家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势一直为全世界所关注。按照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划分方法,从1857年到2001年美国共经历了31次经济周期,其中每次周期波动的特点都有所变化。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指标来看,美国的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稳定,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持续20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或通货膨胀,因此这一时期被美国经济学界一度称为“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时期。那么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稳定化的趋势是否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争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总结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势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表现出了“微波化”的趋势,因此这种讨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美国这一领域最新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比较;第二部分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献,这一时期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谓“大稳定”问题;第三部分从跨国比较、公司等角度进行补充和丰富;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早期研究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文献

......

三、基于国别层面和公司角度的研究

......

四、结论与启示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文献,可以看出与早期的研究相比,最新的文献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去纯粹的凯恩斯主义的框架,各种新兴的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手段被广泛采用。各个派别都试图找出导致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主导性原因。但是结果只有一个,原因可能有很多,各种原因之间还可能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要确定各种原因的相对重要性是很困难的,相信这场争论在将来还会继续下去。

通过评述以上文献,可以对美国经济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相信经济周期稳定化是外部冲击减弱带来的,那么当相对温和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新的外部冲击来临的时候美国经济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如果相信产业结构、信息技术、金融创新等因素的作用,那么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如果将经济周期稳定化归功于沃尔克和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那么无疑对将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场争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也表现出的稳定化问题,国内学者亦有所探讨。刘树成(1996)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由过去的“大起大落”型转化为“高位一平缓”型,“高位”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力”增强,“平缓”说明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增强。张立群(2006)将中国经济波动的“微波化”归因于经济短缺现象消失、市场机制完善、宏观调控水平提高三大因素。但是一般来讲,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等有密切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周期波动和稳定性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自有其本身的不同特点,需认真加以研究。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特征 波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已经经历了数次周期,相应的有着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对于把握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阶段性特点及难点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一、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发展模式的转换,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传统“谷一谷”划分法,参考各种文献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摘要2008》、中经网数据库及世界发展银行数据库数据,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周期进行分析,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5个周期,具体的周期划分及GDP增长率波动情况见表1和图1。

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经济周期

周期序号 起止年份 峰值增长率(%) 谷值增长率(%) 峰谷落差(%) 持续年数 上升阶段年数

1 1977―1981 1978年11.7 1981年5.2 6.5 4 2

2 1982―1986 1984年15.2 1986年8.8 6.4 4 2

3 1987―1990 1987年11.6 1990年3.8 7.8 3 1

4 1991―2001 1992年14.2 1999年7.6 6.6 10 2

5 2002―今 2007年13.0 2002年8.3 4.7 8 6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5个周期,经济运行时段划分为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2001年、2002―今。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经济周期在运行过程当中,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动荡、政策转变、技术革新等各种外部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首先呈现出周期的不规则性,周期发生频率高,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周期的波长、峰(谷)值差异、峰谷落差,5轮周期都极不均衡;其次,从图1可以清晰得出结论,经济周期波长拉大,上升阶段延长;再次,波动幅度减小,呈现微波化。通过图1看出, 20世纪90年代后的经济波动比90年代前的更加缓和,特别是进人21世纪以来经济波动呈现出微波化特征,宏观经济更趋于平缓增长,经济周期也更加平稳 。

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首先,我们从内因入手分析,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有制的转变。经济增长和周期的变动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实现的,制度是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并决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所有制,分配制度都发生了变化,转变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体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供求能够较快做出反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和收缩阶段具有较强的增长型和抗跌性,而使经济波动的幅度大大减小。其次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后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趋向协调合理发展。产业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缩小,稳定性不断提高。第三是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模式开始适应现代信贷制度,消费结构向着享受型消费发展,购买力增强 。完善的体制改革和理性的消费模式可以有效地减缓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就是宏观政策的转变。我国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从以计划和财政调控为主,向以金融货币调控为主的转变,计划的直接调控功能已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调控功能 。我国的宏观政策的这种转变也使经济周期波动更平稳健康。而从外因上看,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比如1990年的谷底(谷值)与“八波”后西方对我国的制裁不无关系;1999年的谷底(谷值)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密不可分。同样,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拐点甚至快速下滑,也是深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可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高速上升状态,并且经济的波动越来越呈现微波化。这是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国际经济影响的双重结果。掌握规律使经济发展向着快速稳健的方向发展是未来宏观经济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9》

[2]孙小英,陈杰,杨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2009,(2).

[3]王立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的制度因素分析[J].前沿.2008,(12).

[4]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5]黄赜琳.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J]. 财经研究,2008(11).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5

报告还预计,今年三大产业、三大需求增速同时回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11.8%、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净出口分别名义增长25.1%、19.0%和下降34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2008年我国GDP增速回落并非短期性的临时性调整,而是步入周期下行区间的开始,中国经济很可能重蹈以往下行区间的调整模式――“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

针对中国经济将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通胀压力抬头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研所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中给出了实施中期统筹、实施灵活的价格管理措施等三项建议。

第一,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胀抬头并不单纯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我国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建议决策部门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全面调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战略定位和工具选择。

第二,建议2008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其中财政政策可以考虑采取中性、积极操作的定位,改变年初从紧的政策取向,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货币政策则继续坚持以数量型格局调整为主的策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启用要根据国际利率的变动以及世界汇率结构性调整状况进行相机决策。

第三,传统的价格治理模式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解除通胀压力的威胁。建议决策部门在加大国际协调、对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必要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国内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治理。目前的价格上涨存在一定合理性、国际性和多元性因素,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无法对目前的价格上涨带来直接效果,建议决策部门将货币政策的紧缩定位在预期引导的作用上,不宜进行持续紧缩。

相关链接:专家视点

李稻葵:防止资金倒流把好“外流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近期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前后我国应当密切关注资金的反向流动,资金倒流一旦形成其影响将远高过大量热钱涌入。他认为应当把住资金的“外流关”,并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涌入。

他认为,目前我国境内聚集了相当规模的热钱,热钱涌入会造成短期资产价格和产品价格的上升,但“热钱涌入以后还要会考虑怎么出去”,一旦形成大规模资金倒流,对资本市场和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都将较大。

李稻葵建议,当前尤其是奥运会举办前后应当密切关注资金的反向流动,把住资金的“外流关”,一方面防止出现大规模资金倒流;另一方面通过“严出”达到“少进”的目的。

范剑平:没必要对经济预期感到悲观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范文6

曾经的“政策市”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过,在2006年以前,中国股市往往脱离经济周期而特立独行的,不是疯狂地暴涨,就是疯狂地暴跌,这从附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尤其是,2001年到2005年,GDP增幅逐年稳步提高,而上证综指却从2001年6月14日的2245.43点踏上漫漫熊途,一路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股市逆经济周期而动,正是“政策市”的一大特征。

由于政府要利用股市解决不同时期面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所以股市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围着政策的指挥棒转。如1996~1997年,政府因为担心经济泡沫及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热火朝天的股市实行强力打压政策,从人民日报发社论、取消T+O、实施涨跌停板限制、提高印花税税率,到严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炒股,导致了股市的大跌;1999~2001年,为了解决通货紧缩和国有企业三年脱困问题,又通过人民日报发社论、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入市等政策,启动了大牛市行情。有人戏称:“2006年前的股市往往表现为政府改革的‘温度计’,而非经济的‘晴雨表’。”

市场本身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被政府行为所取代,时间一长,投资者便不关心经济走势、行业动态,不关心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而是热衷于打探管理层动向,研读领导讲话。当市场低迷时,不是潜心于挖掘被低估的股票,而是热衷于猜测政府何时救市;当市畅高涨时,不是重新审视股价是否合理,而是与政策进行博弈。

不过,随着股改逐渐完成,股市非市场化的功能减弱,政府得以转换角色,由市场的调控者变身为市场的监管者,利用政策来影响股指涨跌的行为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投资者日渐成熟,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效果越来越差,比如,印花税调整一直是政策的“撒手锏”,但2008年下调印花税之举,对暴跌后的股市所产生的作用几近于无。

如今的“政策市”

由政策直接指挥股指涨跌的“政策市”已渐渐远去,但股市并未能撕去“政策市”的标签,只是不再是证监会的一个电话使市场发抖,而是周小川的一句话改变市场预期。

2008年底至2009年中的一波上涨行情正是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驱动,而2009年下半年至今的一波调整又是由刺激经济政策退出所导致。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海啸爆发、上证综指低见1664点后,中国政府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举措出台,令投资者逐渐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在超充裕流动性的推动下,股指上涨了一倍多。可以说,是政策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间接推升了股指。

而随着2009年中期,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度提出“动态微调”,市场嗅到了政策转向的味道,A股连日出现大幅调整。虽然“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的政策基调屡次被强调,但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新增贷款规模被强行降低、打压房价飞涨的楼市政策接连出台,都明确发出了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信号。在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股市选择了向下调整。可以说,是政策扭转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间接压低了股指。

紧紧跟着政策走

有位业内人士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经济恐怕仍是政策式的经济,而股市也就是政策式的股市。

之所以称中国的经济是政策式的,是因为在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天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我国强调,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能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所以,宏观调控将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全过程。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宏观调控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

在此我们不评论宏观调控的是与非,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然会受这些政策的巨大影响。只要政策还在左右经济,股市也就跳不出“政策市”的窠臼,只不过从前的政策市是制度政策市,政策的目标直接针对股市,现在的政策市则是经济政策市,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基本面。

在这样的市场中,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就应该紧紧跟着政策走,把握政策变化引发的市场波动,而不是一味相信市场的力量。

把握四方面政策

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利率调整。一般来说,利率与股票呈反向关系,即利率降,股市涨;利率升,股市跌。因为利率升导致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价自然下跌。同时,利率的上升也使得资金成本上升,进入股市的钱也会减少。2008年10月以后连续下调利率,最终促成了股市的企稳反弹。如今股市震荡探底的格局也与升息预期有关。

其次是汇率变动。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越大。目前市场非常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理论上说,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我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下降,而进口型企业因成本下降,利润反而会增加。最为受益的企业是使用外币贷款、利润以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如航空公司。如今市场最期待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值上升,能够吸引海外资金流入,从而推升股市。而实际上,欧美国家经济尚在衰退与复苏间徘徊,哪里会有很多闲钱到中国股市捧场?所以对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要客观分析,切忌盲目追捧。

第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上述利率和汇率都属于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来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则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和加强信贷控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股市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使股市下跌,这在2008年-2010年的市场波动中表现得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