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财务目标;企业价值;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10.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0-47-02

企业财务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应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一、目前普遍认同的财务目标

1、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收益,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的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他们认为,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

2、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

3、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经济增加值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或者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资本成本。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财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时提出了满足以上4个财务目标特征的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优选择――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金之比的最大化。

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目标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创造价值的现金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经济增加值还能够直接与股东财富相联系,创造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目标能够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报酬激励结合起来。但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目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属于一个财务指标,未能全面反映企业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而且没有考虑长期现金流量的问题,另外,计算经济增加值对资本成本测算的相关参数也很难取得。

4、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目标:企业创立的目的是盈利,盈利是反映一个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赚取的利润越多表明企业财富越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资本可持续盈利能力是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资本持续盈利能力可通过上述财务指标体系来体现。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或财务管理的水平如何

5、资本配置最优化:有的人提出,新经济的出现对企业财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指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他们认为,财务本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不仅为实现财务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也将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资本配置最优化能集中体现各相关人的利益。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

二、影响财务目标的因素

1、股利决策。股利决策一方面能够影响融资计划和资本预算;另一方面也因为留存盈余影响债务和权益的比例。企业鼓励政策既要满足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又要保证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当企业获利能力较强时,一般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政策,当企业的收益率高于投资者投资于其他所获得的收益时,企业一般会采取保留盈余不分配,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2、法律环境。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条件下,法律手段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经济活动将受到法律制度的规范,无论是企业的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与企业外部发生一定的经济关系。目前与企业财务目标相关联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并且熟练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可依,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理财的职能,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3、经济环境。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经济体制的相关措施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目标产生影响。企业应当正确地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对财务目标决策大有好处,国家对企业的优惠、鼓励和有利倾斜,企业如果认真进行研究,合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就能趋利除弊。另外,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一些外部因素,也将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存货库存、设备添置、债券投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适应经济政策,以迅速提高自我应变能力。正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实现资本大众化,分散经营风险。企业要尽最大可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要争取公开发行股票的机会,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使企业价值有市价可循,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

三、财务目标还应考虑的问题

1、紧密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财务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子系统,既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性。财务目标要体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投放;企业战略的选择是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主,企业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财务目标首先要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认真做好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加有利机会带来的收益。财务目标确定后,要将财务计划具体化,进行财务预算,进一步细化各种收入和支出、长期资金筹措、短期资金信贷等预算,使财务预算成为企业财务目标的控制标准和依据,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发挥作用。

2、促使企业提高投资报酬率。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根本途径,但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只局限于降低本身成本,不足以改变风险。因此,企业在投资、流动资金、证券、筹资等经济活动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以便使企业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另一方面还要以利润换效率,充分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以寻求股东投资报酬率最大。

3、进一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企业的资产并不是无限的,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不仅仅表现在降低成本和降低资产消耗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产利用率。适度改变资产用途,利用有限的资产生产盈利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现实的不错选择,对于存在闲置资产的企业,提高资产利用率是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盘活闲置资产、增加现有产量、合理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来增加数量收益,不仅是一种市场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成本利润策略,从企业战略意义上讲,提高资产利用率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4、正确进行财务指标分析。为改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往往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进行有效分析,用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企业发展趋势,帮助企业进一步改善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做出正确评价,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提高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促使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5、理顺财务关系。股东、经理层、债权人构成了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关系,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财务目标就是股东的目标。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综合统计:经济:经营

企业统计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企业综合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正确使用决策方法,已成为引导企业工作实践的关键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企业综合统计工作质量,优化企业经济决策的策略:

一、明确企业经济环境,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

综合统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重要指标和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统计模式,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因此,新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综合统计行为能明确企业经济环境,把握企业综合统计重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使综合统计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与监督。

一是以企业经济运行动态为指导,建立综合统计指标。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新型业务时,应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营状况的前提下,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指标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如资产负债、营运发展、生产成本、获利水平和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问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态势。

二是以现代科技技术为依托,规范综合统计数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进入各个行业。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也应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规范企业综合统计数据。一方面,立足于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作,深入实际去了解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了解数据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把握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避免企业经营决策的片面性。

二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前提,拓展综合统计内涵。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综合统计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要围绕企业的行政方针,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内涵。不仅需要以企业内部信息,如:劳动成果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该算以及投入产出等为统计内容,更需要扩展到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统计。

二、明确企业经营特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提出数据、观点和对策,协助领导抓住决策良机,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搞好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深入企业经营特点的实际调查研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一是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使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加强。并利用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二大环节同步进行,缩短统计工作链,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三是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统计台帐是根据社会服务业统计资料整理和企业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积累统计资料的登记帐册。统计人员应全面地收集原始凭证,登好统计台账,正确了解每个技改项目的工作进度等情况。经过半年的实施,起到了很好效果,为事前控制好投资项目用款、为投资项目决策打好了基础。

三、明确企业综合统计结果,优化企业经营决策

企业综合统计不仅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更应该科学的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出决策和评估,将统计信息滞后的现状切实改变,努力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在加强企业综合统计质量的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优化企业经济决策。

一是参与市场预测分析。企业要经营决策,必须弄清楚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全面掌握外部市场环境信息。因此,所以企业统计人员要加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掌握,建立用户信息资料档案,从量和质的方面,以第一手资料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产品市场需求量进行调研分析,统计出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事前分析的预测指导的功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对产品销量的分析,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握“以销定产”的原则,迅速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的研发、节约降耗和节能环保等工作进行系统优化。充分利用数理统计等先进的预测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科学的决策和评估。

二是参与投资效益分析。企业综合统计在投资决策中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供决策选择的方案,包括提供决策分析模型(方法)和决策分析结果。企业一般投资决策分析,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和宏观经济分析。该分析是在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要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来评价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案,即应考虑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就业、环境保护、增加外汇收入、填补某种技术空白、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等等。

二是参与企业价值的分析。企业价值的分析,可建立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如:建立“1年内应收账款,2年内应收账款,3年以上应收账款”指标进行细化管理,加强对不同期限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同时,可建立“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损失、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率”等指标,加强企业对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处置,盘活资产,促进资金流动。

[参考文献]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3

新闻思维是一种职业思维习惯,具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在知识概念上,他能够抽象出受众需要、政治需要、媒介特点、社会效果、记者报道能力等诸多共性问题,并知道新闻报道操作流程上各个环节的规律。在新闻实践上,面对任何一次具体的报道活动,他都能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向盘”,凭借思维习惯就可运用自如。

经济新闻报道更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较高的新闻思维能力。经济新闻报道一般涵盖工业经济、财政金融、商贸市场、交通城建、农业农村、房地产、企业改革等宏观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现象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更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新思维,从“大财经”入手,以“人本化”的视角,实现新闻的创新与,争取大传媒时代竞争的优势。

寻求“思维能力”突破

思维能力的大小是新闻从业者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因素。打好思维能力功底,是成就优秀记者的入门功课。

记者思维具有反应快速、探索求证、求新求异、视野开阔以及思维的整体性和选择性等特点。记者思维是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原则和规律,去发掘新闻信息,表现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它要求记者对事物本身及其相关情况的掌握要尽量详细。同时,记者思维方式不能背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思维的整体性使记者能够掌握大量信息、素材,但这些消息、素材不可能照搬照录。从根本上来说,记者对信息的选材和处理,都不能离开真实这一基本要求。因此记者有责任对掌握的素材和信息进行核实。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记者衡量和选择,即善于选择采访对象和选择合适的主题、题材,善于创造性地独立思考,去辨别是非和评价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找事物的本质,找到新闻点,写出角度新颖的报道。

造就优秀的记者,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实现创造性思维突破是必要的。由于记者工作时间紧,自我学习往往难以持之以恒,因此有组织的在职继续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可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也可与高校合作,共同制定授课计划,让记者再次走进课堂。但需要注意的是,记者的思维培养应讲究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丰富的知识支撑。除了学习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外,还可以进行包括文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其目的就是为自己的思维提供源泉。

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新闻学习也是创造性的,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的需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而进

行的学习。还应注意总结经验,实现经验超越和知识提升的创造性思维,以实现新的发现和突破。

瞄准“人本化”定位

科学是指挥员,实践是战斗员。记者是否具备一定的新闻思维能力,就要看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作为从事经济领域报道的党报记者,怎样从改进和创新经济报道着手,采写出让读者共鸣的经济新闻报道来呢?

毋庸讳言,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当前经济新闻报道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诸如新闻性不强、思想性不足、现代味不浓、鲜活味不够、定位不明确、重物不重人、新闻源狭隘、报道欠平衡、“抢”新闻不力和评论类“短腿”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努力践行“三贴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

首先应从“人本”的角度出发,不妨“大题小做”反映民生。经济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重大经济题材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用平视的目光,去了解百姓的生存状况、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努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的酸甜苦辣,使经济新闻富有人情味,体现出媒体浓浓的人文关怀。

其次,关注民生,聚焦经济生活热点难点,比如,房价居高不下,普通百姓如何安居?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就业再就业难题如何破解?农民能否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低保?大量农民工能否实现病有所医、伤有所治?作为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能把这些民生报道列入议事日程,尤其关注与百姓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正确引导经济发展走向,帮助人们释疑解惑,这样经济报道就会逐步确立在读者中的威望和地位。

第三,从关注人性的角度出发,又不失经济报道的政策高度。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小到一个社区、城市,大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活动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来。经济报道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报道中注意拓宽人文视角。有了这样的视角,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灵魂。

一些人往往认为,经济报道需要的只是理性的思考,不需要“人文关怀”,但事实证明,充满感情的经济报道更容易吸引受众。比如在两会的报道中,报道一件提案的通过,惯常的报道是某某次会议通过了某某提案,内容是什么。但读者更希望了解的是,这件和生活密切相关提案的前因后果,这样富有内涵话题的经济报道形式,更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第四,从社会化的角度,提升经济报道的服务性和针对性。从经济角度报道一些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不仅能满足正日渐细分的读者的多层需求,而且对经济报道的思路也是一大拓展。经济新闻绝不是简单的行业经济和工作报道,还应当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等综合范畴。对涉及读者利益、与经济相关的教育、体育、文化、休闲等领域进行深入报道,并在深度和广度上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起到服务百姓的积极作用。

要以经济视角关注政策措施的变化并加以解读和诠释,用经济眼光分析社会生活领域现象,使经济新闻报道手法丰富多彩。当然,经济新闻社会化的手法也对我们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学会运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调查、透析新闻背后的东西,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才能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和报道。

着眼“大财经”视角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众对经济生活中诸如住房、汽车和股票等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财经新闻报道工作,已成为省级党报等综合类媒体的一项现实课题。

要从关注事件和人物入手,让财经新闻生动化。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改变党报财经新闻的生硬面孔,还需要我们在挖掘经济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力求以情节化的形式提供各种经济信息,阐述各种经济关系。也就是说,财经新闻应当更多地从大众身边的经济生活入手,采用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故事描述手法来讲述新闻内容,尽量拉近与普通读者的距离。

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任何硬性的宏观经济态势或调控措施,都可能对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反过来,财政新闻的报道从微观角度入手,从人们身边的故事入手,阐释宏观的经济态势变化或调控措施产生的影响,既可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又能使问题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甚至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要克服财经新闻“专精深”的弊端,达到通俗解读的目的。作为综合类媒体,其报道定位应当在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之间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对专业问题进行大众化解读,只有让受众“读得明白”,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现实情况却是,许多综合类新闻媒体的财经报道,往往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群众不愿看等现象。比如,报道经济增长不外乎GDP增长多少,比往年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提到企业发展,就是创造了多少利税,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由于缺乏必要的解读,忽视了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使得财经新闻距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在新闻领域中,财经新闻属于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涉及金融保险、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公司新闻等等。如何把专业性较强的财经事实表现得富有说明性,一目了然,符合新闻通俗化的基本要求,就成为财经新闻从业人员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摒弃财经新闻的生硬面孔,增强亲和力。财政新闻要摒弃教条式专业说教,或者简单罗列数字,必须更多地融入民生的因素,走平民化道路。大众关注财经新闻,不只是从专业性的角度,如行业发展等,更重要的是贴近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变化,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财经新闻的报道应当更多地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从读者的需要入手,挖掘事件发展的实质。当前,各大综合性媒体纷纷增加满足普通大众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加强财经新闻的服务性,就是明显例证。

当然,财经新闻的软化,并非走庸俗化的道路,平实不等于媚俗。在报道财经事件和经济政策时,除了从平民的视角着眼,也应当提供业内专家的阐释和意见,补充相关的资料链接,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商业投资 绩效评价 流程 注意事项

商业投资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项目人通过编制多套投资方案以筹集资金,吸引资金持有者参与投资活动。投资人必须注重项目绩效的考评工作,提前分析投资活动潜在的风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商业投资的现状

经济理论界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经济政策逐步开放,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了商业投资事业的稳定发展。据调查,2007-2011年期间,我国商业投资额度平均每年以12.05%的幅度在增长,总投资额度高达21.5亿。其中,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额度的40%-50%,最终创造的经济收益超过本金的1-2倍。由此可见,商业投资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资金需求方、持有方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机会。

二、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营运时间的推移,资金持有者开始认识到项目投资的巨大价值,通过参与商业项目的投资活动,可能获得的经济收益是银行利息的几倍、几十倍。如今,越来越多的资金持有者愿意将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规定周期后收取本金与高额利息。必须强调,商业投资并非百分之百收益,也有至少约30%-50%投资活动是亏损的。国内商业项目投资面临的问题:

1.盲目性。参与商业投资是为了赚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这往往也是投资人追求利益的驱动力。由于投资经验不足,对整个投资市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国内开始出现盲目性地投资活动。无论是什么项目,只要初步判断有利益可赚,投资人便大量地投入资金。这种盲目投资行为造成市场出现“泡沫经济”,这两年“浙商撤资”现象增多就是最好的证明。盲目投资的结果是资金流失、项目失败、借贷危机等。

2.错乱性。投资人不仅要会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还要懂得如何经营、投资该项目,综合保障了资金投入后创造理想的收益。现在市场上投资项目额度大小不一,少则十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利用好每一笔投资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因经济理论、投资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资金持有者会随意性地投入资金,并没有以完整的投资流程为指导,整个投资活动前后显得十分混乱,极易增大项目投资的风险系数。

三、投资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

我国仍然处于经济探索阶段,市场经济还需很长时间才能营运的更加稳定。不可否认,项目投资能够为资金持有者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协调了市场资金流通的有序性。商业项目投资面临着的种种问题,以及投资人对资金操作的失误,通常会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新经济理论提出了“投资绩效评价”的概念,对选定的投资项目实施全面评估,掌握项目投资前后的风险情况,可大大减少投资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的运行程序包括:

1.明确目标。选定确切的投资目标,能够指导投资人合理地调配资金,提高手中持有资金的利用率。不管是对哪一个行业的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先确定商业投资的发展战略,并由此确定本次项目投资活动的具体目标。如:投资人看中某一个项目后,可委托商业理财师对此项目进行考评分析,确定需要投入资金的多少、资金回收周期的长短、风险责任承担的分配,这样才能朝着目标一步步地完成投资计划。

2.制订方案。拟定与投资目标相关的评价计划,指导投资者按照计划履行经济义务,按期交纳项目的投资资金。一般情况下,投资绩效评价方案要遵循市场交易规律及基本原则,从客观角度对本项目投资开展考评。如:在绩效计划阶段,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确定绩效考核的周期,确保周期结束后能准时收回资金与利息。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可以更加周全地考察项目,及时发现本项目是否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3.绩效评价。在绩效周期结束的时候,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投资人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委托机构要对投资人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在整个绩效期间内,都需要经济理财师不断地对投资人进行指导和反馈。通常。投资绩效评价的几个重点标准:投资成本、经济收益、回笼周期、风险系数等,综合考察这些指标便可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

4.绩效反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投资人可以了解商业项目的期望和实际绩效,委托投资机构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在委托机构与投资人双方对绩效评价结果和改进点达成共识后,就需要确定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改进点,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绩效评价周期。

四、商业投资绩效评价的注意事项

我国商业投资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各种项目均创造了预期收益。这是经济改革、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成果,也为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商业投资并非国家参与投资,而是资金持有者资源参与,投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结合这些投资因素,投资绩效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

1.货币风险。投资者参与商业投资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贬值”,将资金存入银行,货币价值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出现“贬值”风险,即便没有利率风险的影响,最终所得利息收入也是很少的。评价某个项目的投资绩效要重点考虑货币风险,以市场货币价值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并且提出大胆地预测。如:本年度选定的投资项目,要考虑项目建设阶段货币价值的变化,以免成本资金额度增加造成的投资失败。

2.借贷风险。近年来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国民经济中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民间借贷”是商业投资的产物,为民间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借贷平台,补足了项目投资资金的空缺。民间借贷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经济危机爆发后会出现“跑路”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时要分析资金是民间借贷或金融借贷,对其资金风险的高低科学评估。

结论

总之,从资金持有者角度考虑,参与投资的根本目标是获得理想的收益,本质上属于一种“有偿投资”活动。但是,并非所有的商业投资都能创造收益,投资越大,投资人需要承担的风险越大,甚至出现全部资金流失的问题。因而,制定全面性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案,有助于解决投资期间产生的风险隐患。实际评价操作中,要深入分析货币风险、借贷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投资绩效考核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邱俊平.谈我国商业投资发展的现状及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2011,18(12):32-34.

[2]武可文.商业项目投资活动面临的多种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6):10-11.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5

一、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

不论何种类型的人才,其质量特征均表现在基本素质(也称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基本素质是根本,它制约着人才规格的形成和人才发展的高度,基本素质特征是不同人才类型均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具有一般性;专业素质要求则具有针对性,它不仅要体现相应的职业特征,而且还要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具有特殊性。因而,专业素质特征会因人才的类型、规格、职业岗位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并存的特点。

(一)基本素质特征

(1)职业道德过硬。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则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根据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方面,这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面向会计实务的,是会计信息和相关会计服务的提供者,在经济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有序市场秩序的重要维护力量。只有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了职业道德过硬这一质量特征,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会计的公共需求,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会计信息,为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保障,才能摒弃因道德缺失给国家、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有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过硬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保持有序、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质量特征。

(2)善于沟通协调。从信息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一个人造信息系统,是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标准将经济交易或事项转换为经济决策有用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数量信息的收集、加工与输出(披露),似乎很少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不涉及对人、财、物的管理,体现的是会计的技术性。然而,会计实务并非纯技术性的,即使在技术层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交易与事项日趋复杂化,尤其是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复杂、新兴的交易事项不断涌现,会计确认、计量更加专业化,会计计量属性也趋于多样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日趋困难、涉及的面也日益广泛。在这一背景下,会计人员难以独立地对某些交易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已经不足为奇,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于其他部门或其他专业人员的工作,这就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沟通技巧与合作能力,否则将不能胜任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从管理控制论的角度,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其管理职能具有间接性和非正面性,是在信息处理与披露过程中自然地、不自觉地发挥着管理与控制功能。而这种间接的、非正面的管理与控制是以会计人员分析、利用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即,只有会计人员能够从会计信息中发现了问题,才能提出管理建议;也只有会计人员具备了沟通与协调能力,才能使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理解并接受建议,会计主体的经济管理政策才能得以落实、控制程序才能发挥作用,会计的管理职能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会计技术层面的确认与计量,还是会计管理与控制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会计人员成功的沟通与协调,善于沟通协调已经成为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的又一重要质量特征。

(3)精于学习研究。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新交易、新事项、新规则、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教育如果不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墨守成规,将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追求。在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校教育必须改革创新,传统的学校教育核心必须发生转变:知识教育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理念与方法、传承与创新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新核心,知识教育必须加以升华。会计教育亦是如此,但会计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认识并遵守。从会计史的角度考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是诱致性的,它总是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被动发展的,因而又具有滞后性。会计发展的诱致性和滞后性特征决定了会计教育改革的诱致性和滞后性,尤其是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这种滞后性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新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加剧,新交易、新事项、新会计技术首先在实务中不断被创新出来,而这些新事物只有经过总结、规范之后才能进入会计教育的视野,真正成为会计教学内容,这就是应用型会计教育滞后性的真正原因。经济发展、金融创新越快,这种滞后性就越显著,应用型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脱节就越严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供需矛盾就越尖锐。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仍然在于重新定位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核心,教育核心应由单纯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和显性技能训练转变为学习研究方法教育。所以,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在专业知识教育与显性技能训练中,使学生认识专业规律,形成专业思维,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精于学习与研究,不仅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本技能特征,也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专业情感强烈。成才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关键,而内因中的关键又在于成才意识。有了成才意识,才能驱动主观努力,成才才有了可能。就专业人才而言,成才意识的形成又以专业情感为基础,缺乏专业上的认同和强烈的专业情感,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成才意识。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还必须具备内在的、主观上的特征——强烈的专业情感。只有在主观上认同会计专业,对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怀有深厚的专业情感,才有可能为之努力、潜心钻研、孜孜追求、不断探索,才会有意识地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能在本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强烈的会计专业情感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必备的主观特征,它将决定其对会计职业发展的态度。

(二)专业素质特征

(1)系统的专业知识。知识是素质与能力形成的基础。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在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存在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那么他就没有成为一名会计人才的可能,专业知识是成才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作为知识,系统性是其基本特征,应用型会计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同样必须具备系统性特征。掌握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的专业素质特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现有文献已从不同层面给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答。如许萍、曲晓辉(2005)认为,会计人才,尤其是是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综合专业知识包括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公司理财、会计与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外语、价值管理、经济学、行为学、统计学、国际商务等;2010年9月,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高级会计人才要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既不是研究型会计人才所特有,也不是高级会计人才的“专利”,同样是应用型会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是他们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形成及其职业发展的最基础性要素。

(2)胜任的专业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一任务或岗位工作的能力,它是相关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综合。任务或岗位的性质不同,其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亦不同。即使是同一任务或岗位,其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会因经济、行业、技术、法律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具有多样性和时代特色。但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变迁,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如何变化,专业胜任能力不仅始终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质量特征,而且还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任何专业领域,专业胜任能力与任务或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相匹配,否则将不能实现该任务或岗位工作的既定目标,也就违背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所以,专业人才是相对于具体任务或岗位,抑或专业领域而言的,必须与具体的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相联系。如果某人缺乏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他就不能算是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如果某人连常规性的、程序性的会计实务都不能胜任,就不能称其为应用型会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是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的核心特征。

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具备上述人才质量特征,应该成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但在当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影响了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的全面实现。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人才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它是系统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向,需要科学定位、清晰表达。只有明确、清晰、表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具有操作性,才能真正发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但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目标描述笼统、人才质量特征抽象、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弊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发挥统领作用,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这一制约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式选择不当。当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均采用了类似的“人才规格式”,即以人才规格来描述目标,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等作为目标的落脚点。然而,对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又属于“复合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在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别等核心问题均未能明确回答,没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准确描述,从而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二)人才培养逻辑不清 从技能与能力的逻辑关系来看,技能是能力构成要素之一,是显性的,而能力是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综合体,是隐性的。就会计专业而言,其显性技能主要表现为出纳业务办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由于这些技能具备显性特征,因而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最容易为应用型会计教育所接纳,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显性技能训练为核心,却又不自觉地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模式。诚然,每一个应用型会计人才都应当具备上述显性技能,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技能只是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只是能力的外在表现,显性技能培养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部,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核心能力是以下三个能力要素的综合,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理解能力、对会计标准(包括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准确把握与恰当应用能力和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能力。其中,能力要素形成的基础、综合的纽带就是会计专业思维。所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会计专业思维的培养。只有经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借助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会计专业规律,才能真正形成会计专业思维;有了会计专业思维,才能综合三大能力要素,形成专业核心能力;有了专业核心能力,就会轻松掌握上述显性会计技能,通过实践最终形成专业胜任能力。这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逻辑。遗憾的是现行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并没有彻底认清这一逻辑,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本末倒置现象。

(三)教学改革方向迷失 在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及其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还受到质疑,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否定专业知识基础性和系统性的观点,主张“打破学科体系”、“理论够用”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应用型会计教育是片面的和短视的,其直接后果是,培养对象的专业知识不系统,难以形成有效的专业思维。(2)避重就轻,没能准确把握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质,甚至错误地将传统的、已被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技能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并加以机械地训练,重点培养。专业知识教育和显性技能训练没有得到升华,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专业核心能力。(3)人才标准指向不明,从而导致教学评价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的偏差,严重制约了人才质量特征的实现,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4)由谁引领教学改革,观点不一。如有观点认为应以“企业实务引领教学改革”,而有的则认为应以“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指导教学改革”,等等。指导思想上的不统一,必然导致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混乱,最终影响的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会计教学改革方向的迷失,从整体上影响了会计教育教学质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缺陷,不能完全具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质量特征,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差距。

(四)师资成“短板”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核心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逻辑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专业规律、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实现能力目标。在这种既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也不同于研究型会计教育模式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或成“短板”,不能满足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产生这一制约的根源在于:(1)优秀人才的引入困难。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人才工作规划,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对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致使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后续发展乏力。(2)在师资培养中尚存诸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和有效控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师德师风问题、动机问题、进取心不足、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忽视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及纯朴学术氛围的形成,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学负担日益繁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加深,各高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张,师资日趋紧张,由此带来了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学负担繁重、师资队伍年轻化趋势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是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实践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已经成为制约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五)校企互动困难重重 校企互动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其原因在于:一是会计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性质。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其核心是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在会计信息提供与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面向会计实务,是能够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并善于以会计为平台参与经济管理、参与经济决策的实践性专业人才。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校企互动的必要性。二是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客观存在,为缩小应用型会计教育与现行会计实务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及时了解并把握会计实务的发展动态,校企互动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总之,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需要实务界的广泛参与,寻求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以校企互动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但以下两个原因终将导致校企合作与互动困难重重,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难以建立:(1)企业目标与学校目标的不一致。企业目标是寻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高校教育提供的是半公共物品,与企业目标重叠不多,企业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激励。(2)会计实务工作的特殊性。在操作层面,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在该领域的校企合作会给合作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而在客观上也阻碍了紧密型校企合作的实现。

三、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是全面具备人才质量特征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全面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质量特征,而遵循人才培养逻辑、克服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则是全面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基于能力框架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显示,高质量会计人才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这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根据该框架,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即可确立基于能力框架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具备内外部财务因素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会计及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经济政策与形势的分析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种基于能力框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够克服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弊端,目标表达更清晰、明确,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

(二)实施“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专业素质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与训练,并非数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解决。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事先明确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线,并以此为轴,将有助于人才质量特征实现的各种培养要素嵌入到这条轴线之中,构建“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而言,就是以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养成嵌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使培养对象最终具备基本素质特征和专业素质特征。实施“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突出施教主体的全员性,以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功能;(2)强调培养对象的自觉性,要求培养对象能够自觉地将外部施加的各培养因素内化为内在的成才要素,树立成才意识;(3)需要建立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评价是客观、全面评价的有力保证,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监控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三)构建“岗位导向”会计课程体系 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中的会计课程体系单纯而简单地沿袭着传统的学科体系,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会计岗位的对接不够,因而岗位针对性不强。该课程体系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尤其是对各岗位工作的规律性缺乏全面、深入、相互联系的了解,难以形成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思维和整体印象,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岗位适应期才能真正进入岗位角色,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业务事项时不能自主分析并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在专业胜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该问题的应对措施是会计课程岗位化,构建“岗位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即将学科体系下的会计课程与会计岗位实务合理对接、有机结合,依据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与要求整合教学资源,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岗位性和实践性,又要能很好地兼顾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具体说来,即根据会计岗位设置,分别开设出纳岗位实务、会计主管岗位实务、成本会计岗位实务、纳税岗位实务及理财岗位实务等“岗位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均由工作岗位的性质、工作内容、特定的工作规律与要求、需要解决的常规与复杂问题等整合而成,自成体系,各课程之间又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会计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学、做”一体化是应用型会计教学模式的最优选择。通过“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使会计教学与会计实务相衔接,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如图1所示。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基本区别在于研究能力的要求不同。研究型人才的研究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是一种学术性的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能力则表现为对理论与规则的应用能力,主要涉及理论成果的转化问题,是一种实务性的研究能力。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这种实务性的研究能力,应用型会计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这种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于调查、体验、实习、实训、问题讨论与争辩等手段,让学生在对会计实务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并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从而具备“精于学习研究”的特质。

(五)以“双轮驱动”克服师资短板 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素质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师资团队。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应是“双师素质”的教师,会计教学团队应是“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如何满足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需要,克服师资“短板”,其唯一途径是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而这种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的有效模式正是一种以自主培养与企业聘请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如图2所示。

(六)以科研、大赛助推教学改革 引领教学改革的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而不是职业技能大赛,也不是某一特定行业,更不是某一具体企业。科研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于追踪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缩小乃至消除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差距,明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科研,可以加强会计教师的企业实践,深化其对会计实务的研究,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新动向、掌握新技术,并将它们带入课堂,不仅可强化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及其与现行实务的紧密度,而且缓解校企合作的矛盾,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技能大赛所能发挥的作用应当理性认识。技能大赛只能是教学交流的平台,借助于该平台,院校间可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展示教学成果,发现差距,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有助于推动各院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协调好科研、技能大赛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间的关系,准确定位科研与技能大赛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培养中的助推作用,保证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6

关键词:绿色经济;财政政策;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排名从2003年的世界第6位到2010年的世界第2位,排名仅次于美国,在2010年以后,我国的经济仍然保持每年7%的增速,但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资源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30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建立在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费上。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浙江省作为中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状况,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绿色财政政策方面都可以作为中国东部绿色经济的典型案例。通过完善财政政策、提升产业结构、建立金融杠杆等方式解决目前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瓶颈。

一、绿色经济和绿色GDP的内涵阐释

绿色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生态平衡为基础,以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以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将环保技术等多种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就是一种有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且把这些商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使用。很显然,传统经济学是用来研究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它存在最基本的“人是理性的”这样一个假设。如何在市场中生存才是市场参与者所关心的,在囚徒困境等限制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们没有动力更无能力去确保生态效应,因此政府通过实行扶植、规范、调控等政策手段,注重税收、补贴、直接投入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解决“绿色经济”的外部问题。

二、浙江省绿色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浙江省实行绿色经济的现状概况

1.财政支出状况(对比2009, 2010,2011,2012年度)

环境治理投入是目前发达国家衡量绿色GDP的重要指标。浙江省重视环境保护,拨款从环保监管行政方面逐渐偏向从根源抓起的保护、防治方面。

2.产业结构改变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工业以及资源消耗型产业逐渐被第三产业取代。2012年第三产业增幅显著,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624亿元,分别增长2.0%、7.3%和9.3%。

3.补偿性措施与破坏环境的处罚机制简述

浙江省主要征收排污费的项目为废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噪声排污费,危险费用排污费,收费标准单一,没有具体区分排污程度(参见表1)。与OECD国家相比,缺少专门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征收专门的补偿性费用尽快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等排放都将是收费依据的可能选择。

(二)瓶颈问题

1.财政政策

浙江省在绿色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实施的重点,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1)税制不完善是造成产业结构改革与生产环保问题反应迟缓的重大原因。我国有关与绿色税收的政策较为不完善,而浙江省的税收政策更是零散,税种分散,数量小,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2)优惠政策较为单一,浙江省目前存在的对于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较为流行的方式是“减税”和“免税”,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加速折旧,延期纳税,投资再退税等方式,浙江省内运用较少。(3)收费政策不尽合理。浙江省的环保类费用的征收依据无法精确,征收机制不完善,征收难度大。

2.环保法律问题

环保立法缺失。浙江省环保立法偏向于原则性和倡导性条款,使立法功能难以具体实现,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大量新情况,环保立法明显滞后,法律空白和漏洞较多。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环保执法。环保执法难成为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有:环境管理权的纵向隶属体制,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环保部门的执法不可避免的收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具有功利性,在有限的任期和地方财政中,环境保护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而环境保护法施行采取横向平衡体制,有权行使环境管理权的机构众多,执法混乱。

3.资金问题

浙江省在环保产业投入的资金较为不足,即使近十年来浙江省环保投入明显增加,但一直没有达到环境治理和规划的要求。资金的缺乏限制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目前,浙江省个市县的城市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几乎仅依靠财政投资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对比很多发展国家的环保产业已经由私人资金进行运作并从中盈利,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缓慢,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私人无法承担环保产业的初期投入。

三、发达国家绿色经济经验借鉴

(一)加州绿色经济的发展

加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新科技作为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不断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方向的深入研究,着力于绿色经济大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高端化的技术创新分层和有机组合螺旋式发展的重要模式。

加州在气候治理方面一直走在美国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前沿,得益于其不断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机构,气候法令,标准化机制,科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州政府于2005 年设立了气候行动小组(Climate Action Team),气候行动小组几乎囊括了加州所有主要的政府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合作成为加州绿色经济机制发展的核心和精髓。加州政府通过低碳经济体系、能源效率体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绿色经济政策体系四大体系编制加州绿色经济创新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科学统计、科学分析和科学监测等信息手段的基础建设和应用。

加州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三大特性:第一,前瞻性。加州气候治理的前瞻性不仅体现在60多年前就开始注意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治理,还体现在加州的多种治理行为都是在危害发生之前就开始展开科学研究。第二,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不仅体现在加州议会内两党在气候问题上存在着共识,政党机制运行良好,也体现在加州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有效协调。第三,明确性。加州减排在目标上十分明确,通过与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通过高校的项目研究取得精确数据,加州政府在大部分的减排目标均设置了量化标准。

(二)加州经验对浙江省的借鉴意义

1.注重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绿色增长的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将各种产品资源消耗、环境和安全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序列的重要参考,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措施促进企业自觉保护环境和安全,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扶持和保护,大力支持绿色产品,并把其列入优先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逐步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2.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使用市场的刺激手段达标,比通过命令和控制产权达标所花的控制成本更少。市场手段主要有:一是征收环境污染附加税。该税使企业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这就把外部效应内部化。二是排污权交易许可。排污权许可证交易减少了政府征收污染税和实行污染管制的成本,使治理环境从行政手段扩展到市场手段。

四、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优化

在发展绿色经济时,应加大积极财政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实施程度,减少标准粗放的消极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做出绿色经济的战略性安排。

(一)财政政策的优化意见

一方面结合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入手研究,加大“绿色支出”力度:采取政策引导和统筹、安排、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等手段,支持节能减排、新能源等低碳技术研发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注重绿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浙江省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在此基础上推进有关的法制建设,为利用金融工具促进节能环保提供必要的法律手段。加大与国际环保金融市场的接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发挥价格信号、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功能,通过实现高成本效益的减排,补助因减排产生的技术成本与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步伐。

(二)产业结构优化意见

绿色经济法发展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稳定型,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即产业结构的比例协调、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基本一致,减少重复建设和加工工业过剩。其次,注重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绿色经济注重对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科学技术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逐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行产业的技术密集化、高附加值化、产品知识化。继续发挥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五、总结

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依旧面临很大的挑战,浙江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均可作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绿色经济的典型案例,如何趋利避害,使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顺畅,只有改善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结合有效的法律监管和激励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环保理念,才能提高浙江省在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严行方.绿色经济[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于俊杰,郝正平,朱玲.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工程学报,2008(09).

[4]Laura Saikku, Aapo Rautiainen. The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 of Meeting Carbon Dioxide Targets in California by 2020[J]. Energy Policy,2008,36(02).

[5]崔晓玲.丹麦:绿色经济风头正劲[J].中国对外贸易,2012(07).

[6]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 经济纵横,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