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1

[关键词] 安全应急; 管理; 信息系统;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p39;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9- 03

1 引 言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测预警、信息报送、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应急管理工作,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安全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从应急业务本身特点来看,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指挥需要上级机关、国家主管部门参与决策。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应急管理平台,使参与应急救援指挥的各部门都能够基于该平台开展救援任务下达、作战指挥部署、救援分析决策、指挥意图展示等工作,从而为实现快速的应急救援指挥提供保障。

从应急管理现状来看,突发事件情况下现场灾情、事故发展态势、周边信息难以获取。企业需要将生产环境和实际状况真实再现,基于此真实场景进行灾情的模拟,将获取的灾情信息直观展示,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定位到现场场景,为人员快速疏散提供帮助。

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还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都需要一个基础可视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直观展示和有效管理,为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 需求分析

应急管理需解决平时针对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的有效性,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速效性,并验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信息综合管理,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提供支持。

需要将装置区域、设备设施以及管线清晰直观展示,并关联查询详细属性信息。

需要建立一套隐患动态管理机制,将厂区内各隐患从排查、整改到消除全过程管理起来,及时有效消除装置存在的隐患。

需要将日常设备检修维护信息统一储存管理,便于直观查询调阅。

3 系统建设

3.1 系统设计策略

系统设计策略参见图1。

3.2 系统总体架构

三维应急管理系统是安全应急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系统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是建立在三维gis平台基础之上的,将厂区设备、设施管线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与植入,包括基础地理要素、设计施工数据、厂区运营数据、周边社会经济信息等。完成三维gis平台建设和基础的数据整合后,就可根据业务需求建设三维应急管理系统,开发其上的各个应用模块。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扩展其他业务,如设备完整性管理、相关外系统的信息集成。

该层次结构充分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未来的扩展性,无论是扩展更多的地理场景、业务数据、专业模型,还是开发更多的应用系统,都能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来方便快速地完成。

3.3 系?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呒仄松杓?

拥有web服务器,3d-gi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的描述为:

3.3.1 web服务器

以web的形式数据、进行数据交互。web程序操作快捷、方便,集成支持系统功能和集成其他服务器功能灵活,可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成支持系统web服务器,也可以com组件、网络等形式集成应用服务器、3d-g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功能。

3.3.2 3d-gis服务器

存放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场景数据、各种模型等。为空间量计算等gis操作功能提供支持。

3.3.3 应用服务器

进行用户登录的认证管理,可根据负载来自动调整用户使用的服务器。提供系统的自动升级功能,当系统的版本改变时,可以进行客户端的自动升级功能,不用每个客户端进行重新安装。

3.3.4 数据库服务器

安装数据库软件,存放除地理信息数据以外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源、应急预案、历史灾情、系统配置等,并

对所存数据进行同步管理操作。

3.4 数据库设计方案

各业务系统通过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中间层)访问数据层,实现信息的共享、交互、集成。数据层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备监控数据库、动态业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各类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周边社会环境数据。业务数据是指各业务部门日常工作流程所产生的数据。

三维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一方面需要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加入中间层,从技术层面上进行信息采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输出,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融合;另一方面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数据组织标准、数据维护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保证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中间层还需要提供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性能监控、均衡网络负载、标准数据交换等功能,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可靠的“访问通道”。使用sql server 2005标准版,可满足系统对数据库的安全性、高性能、可靠性的要求,且实施性价比高。后期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4 系统功能及要求

4.1 地理信息及场景全息化展示

4.1.1 三维地理信息构建

三维场景中的厂区建筑、设施设备等均采用实体建模,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关注实体的地理位置,并可以编辑和拖放,便于用户根据生产规划调整和改扩建项目情况自行更新场景信息,提高系统使用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系统支持实时地理信息查询、标绘等功能,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进行道路、建筑物、区域等信息的标绘。

4.1.2 工艺流程信息管理

系统提供工艺流程可视化制作工具,不仅可以显示整个工艺流程的线路、流经设备的名称和属性参数,而且可以通过对工艺流程动态演示的方式实现对员工的生产工艺培训。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的查看功能,了解介质名称、流向等信息。

当突发事故发生时,可以通过工艺流程的动态演示查看与事发设备相关联的设备、管线、阀门等,以便于应急指挥人员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关断受影响的工艺过程,避免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1.3 设备设施可视化管理

系统可对厂区内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将设施设备分类管理,可在三维场景中查询设备设施的地理位置、基本属性等信息,通过系统设备编辑器实时动态编辑设备属性信息。可对任意设施或装置提供多种查看方式,包括隐藏外层、透视、超视图浏览等。在三维场景中系统可以显示地下设施的位置,在场景中点击目标对象就会将地表其他覆盖物隐去或半透从而实现直观查看的效果。

4.1.4 地质灾害区域查询

对厂区内容易遭受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地点,可以在系统三维地景中标绘其位置或影响范围,实现逻辑信息可视化。通过录入历史灾情信息和可能引发灾害的气象条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当可能有恶劣天气出现时,系统可根据前期标绘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易发地点、灾害条件,自动筛选排查可能发生的灾害,并可自动锁定报警地点。

4.1.5 空间测量标绘

系统可通过对图进行空间量测等操作,支持地表距离、直线距离、投影距离测量,地表面积、投影面积测量,高度、坡度、北向夹角测量等。

4.1.6 系统设置维护

系统提供丰富的管理维护功能,可以对系统中所有信息进行实时的日常维护,实现数据同步;还可以根据实际角色需要进行设置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当灾情发生时数据能够及时更新。

4.2 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4.2.1 安全设备设施信息管理

通过系统可直观地查看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设施的位置,用户不但可以查询消防水、消防炮等设备的属性信息,还可动态展示消防设备的有效作用半径,为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4.2.2 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

将企业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保存,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定位查看危险源的空间分布,如查看储罐等重大危险源的基本属性信息及图片。在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时,可随时调阅相关联的应急预案。

4.2.3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

系统提供两种风险评估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集成的火灾、爆炸、扩散专业事故后果评价模型,结合厂区的实际天气状况、事发设备类型、事故类型等分析出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后果

。另外一种是根据企业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某些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评价结果进行集成并可视化展现,用户只需选择关注的区域、设备、事故类型等,系统会给出模拟计算的结果,并结合三维场景进行可视化展现。

4.3 全息化应急预案管理

系统可提供专门的全息化预案制作工具,结合真实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可将文本预案进行全息化制作,并将全息化预案进行保存和动态展示。在平时可作为预案培训教材,并在突发事故情况下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正确下达指令,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

企业上级部门或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各自的三维应急平台查看企业已制订的各种预案情况,并可通过预案推演验证预案的合理性。

4.4 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

4.4.1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模块可以对企业内应急人员和机构、应急装备物资、周边应急救援力量、救援专家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等进行管理及可视化查询显示。通过系统分类列表可以定位查询和显示某一类或某一个应急救援机构及应急物资情况,并以着色、闪烁、图标、动态标牌等方式立体展示应急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救援力量的分布和救援路线、道路封闭情况等信息。

4.4.2 现场灾情三维再现

系统可将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全息化制作,并传给不同的人员。通过上报的事故信息以及对应的三维画面,分公司、总公司的领导、专家及其他应急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结合历史类似事故的处置措施及结果,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4.3 救援路线寻优

系统提供路由分析功能,可按时间最短、路程最短等方式规划出最佳的应急疏散及救援路线,同时三维显示需疏散区域及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将所规划路线与事故推演结果进行对比,对可能受到影响的道路会做出警戒提示。

4.4.4 灾情推演与辅助决策

系统可模拟火灾、爆炸、气体泄漏扩散事故,通过集成专业的事故后果分析数学模型,根据事故情况和实际环境参数进行灾情推演,在系统中输入灾情发生的位置、事发物质的特性,结合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出事故的爆炸范围、扩散范围、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安全距离等关键数据,并能够通过三维画面展示模拟分析的结果。根据事故状况,可以提出初步的行动方案,并可对周边的环境、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为事故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4.4.5 救援评估

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系统可以记录现场汇报的事故灾情、应急决策信息、应急资源调配过程、现场应急行动过程、应急决策指令等重要信息和经过,并实时更新伤亡人员数量、财产损失数量、调用应急力量的名称和数量等,在应急救援(或应急演练)结束后可以将上述记录的信息再现为一个完整的事故发展过程,可以为事故救援评估或演习点评提供参考依据。

4.5 无线视频远程监控系统集成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三维应急信息展示平台后,可借助该可视化平台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的可视化查询,在三维场景中调阅相应的视频监控画面,还可控制监控设备的云台参数。通过与平台的全息视频监控画面进行对比显示,可弥补在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情况下真实视频监控画面不清晰,无法快速掌握监控范围内设备设施信息的缺陷,为突发事件的快速救援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4.6 dcs系统集成

通过集成dcs系统的实时数据信息,实时监测相关设备参数的实时数值,可在平台中直观看到实时数据的分布情况及分类,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实时数据,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5 结 语

通过三维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了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适应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应急管理新需求;有机整合现有应急信息资源,建立统一、集成、可控、共享的应急信息化协同平台;基于“平战结合”的理念,利于平时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应急响应; 集成实时数据,使安全应急与生产紧密结合; 提供可扩展应用的三维平台,为建设“数字企业”,促进“两化融合”奠定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永丽. 应急平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0:27-43.

[2] 李娜. 基于soa架构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与设计[d]. 济南:山东大学,2009:30-57.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2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097-0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 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信息预警是通过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检测,使组织能够提前了解警示信号,在危机事件采取预防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和后果之大不可预测,当网络舆情出现不良或者不可控的情况是,舆情研判及引导部门应该避免与其对抗的行为及措施,而应该在危机中寻求合适的发力点进行形象修复,以缓解舆情危机,避免更大的不良影响。危机处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舆情研判的结果进行网络舆情的议题设置,通过该项危机信息机制的举措来逐步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与不良信息的病毒式速度传播的特点相同,危机处理机构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信息如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也会呈现出非常强的传播速度及效果。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注重在构建通常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危机相关机构、媒体及NGO等组织之间充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3

随着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渐渐脱离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根据调查,美国从2005年电视收视率开始下降,虽然这是否意味着电视开始走下坡路还存在争论,但是传统媒体正面临新媒体的挑战,这点已经毋庸置疑。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形势是电脑屏幕以及手机、IPAID的移动终端抢走了很多电视机前的收视人群。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即使是电视以外的这些终端,其提供给受众的内容,主体还是由专业的电视人直接或者间接制造的。在网上看电视剧也好、新闻也好、体育赛事也好,包括综艺节目也好,流传的大部分还是专业电视人的作品。我们依然是最专业的内容制造商和权威者,这个地位在目前还没有被动摇。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现在不只各种网络媒体加入到采访大军,新闻传播的话题、热点也渐渐受到网络引导。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增加了网络新闻的编辑人员,设立了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但是这种向网络进军的方式还非常简单。二是从网络热点上寻找新闻。这两种方式虽然是传统媒体改革的必要一步,但是走出这步,我们却要力戒三个误区。

三个误区之一:动摇

有了自媒体这个舆论场后,传统主流媒体能否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体现国家责任、坚持冷静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变得更加重要。公众在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时,表面上看,存在抛弃传统媒体的倾向;深层上看,公众对传统主流媒体的依赖更强。他们希望传统媒体能以职业能力为依托,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和梳理出有价值、成系统的信息,从而降低公众的寻找成本。主流媒体一方面要有接地气的姿态、要努力改变语态,另一方面还要把传统媒体的负责态度、客观信息、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能力,带入舆论场。不能把“结合”变成“迎合”,不能把“不保守”变成“不坚守”,不能把“投入”变成“投机”。

即使你没事,还有人在网上去找事,把一些所谓的揭秘或者揭底爆料的情况在网上展开。一旦出现比如青岛的中石化输油管线的爆炸,或者有一些矿难,各种版本的传言就会在网络流传。现在,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被捂住,它总归要捅出来的。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时候,传统媒体的声音也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我们深度融入地方党委、政府宣传工作的天然通道。与当地政府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原来认为可能会有封锁的敏感事件、热点事件的宣传合作,这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机。

三个误区之二:迎合

当下的舆论场上各种声音、诉求、利益交织,谁也不能堵住别人的嘴,大家要做的,都是努力释放自己的声音,最终构建起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中,主流媒体更需要头脑清醒,需要努力构建起系统判断能力,基于本媒体基本属性和掌握的客观事实,来确定和发出自己的态度。态度不只是由评论体现,也由你在诸多事实、信息中所做的取舍和侧重来体现。这种态度可能跟“网上此刻最大声音”吻合,也可能不吻合。

最近《新快报》事件发酵过程中,冲在前面的除了公知大V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影响力的一群媒体人,他们利用手中的各式麦克风――从个人掌控的自媒体,到报社、网站、电视台的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再到正式刊发渠道表态站队、跟着起哄。“保障舆论监督”一时间成了媒体圈的道德高点,大家争先恐后来秀姿态。他们对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并不真正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如何在此刻这个秀场上不缺席。习惯于顺着“网上此刻最大声音”说话。表面上赢得了叫好,但往往起到的是让非理性、误读和情绪化都更加极端化的推波助澜作用。今天的微博上,炮声多、戾气多、浮躁多。传统主流媒体是做什么的?一定要想清楚。

三个误区之三:低俗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4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新的选择,即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那么,如何转变呢?笔者认

为,关键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教学目标明确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说,要想使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率,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明确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就必须为学生创立一个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种好的学习环境下,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思想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学政治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课堂导入工作

所谓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如何进行引导,对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关键在于导入,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转到课堂上来,去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令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为导入新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导入新课方式的设计,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另外,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1.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而现代教学媒体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尽量使用情景教学法。所谓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景,使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获得表象,从而自然感悟其中的情与理。传统教学中的老师一味地讲授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目标的统一。例如,笔者在讲初二法律常识时,让学生设立模拟法庭,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高度调动起来,踊跃参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并不是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而是纯粹的政治理论容易使学生厌倦,政治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典型性、时代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起无意注意,促使其去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印度洋发生海啸,伤亡惨重,我在上课时刚把这个新闻抛出,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我随即提出问题,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处理好突发事件。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会精心到备课,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有些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能巧妙利用,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一次政治课,我正在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一学生的饭盆掉到地上,学生哄堂大笑,注意力立即转移过去,这时我不慌不忙地说:饭盆从桌上掉到地上,这正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的问题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5

Abstract: City park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public amusement,recreation and fitness;it also easily leads to instability in the sensitive areas. Especially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the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convenience measures,most of the city park are carrying out the open management. This change will undoubtedly lead to greater difficulty of park management. Also bring about a new subject to the stability work. Stable work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 park opening management. Therefore,only to make it effective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work agenda,to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could ensure put all policies into effect and provide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orderly and natural harmony of the city parks opening management.

关键词:稳定工作;公园管理;重要作用

Key words: stable work;public management;important role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74-01

1公园开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公园是公共服务设施中的精品,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集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按其功能定位,理应对市民开放。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城市公园管理多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这样,不但严重地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源,而且也给市民的游乐、健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通过门票收入补充管理养护费用的不足,也能减少园内设施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耗。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城市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则将弱化,其服务功能便不能充分显现,结果只能是社会效益低下。由此可见,这种违背建园目的的管理,必然要遭淘汰。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传统的城市公园管理方式已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难以协调一致。为此,顺应时代潮流,大多数城市公园纷纷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实行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把维护游客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城市公园的服务功能真正惠及到了全体市民。不仅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园的“公益性”,而且也把建园目的落到了实处。

建造城市公园绿地,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为其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和亲近自然的场所。这一目的指向非常明确,强调的是“公益性”,突显的是服务功能,而非其他。所以说,城市公园对市民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放式公园管理给稳定工作增加了压力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虽合民心、顺民意,但却增加了管理难度。与封闭式公园比较,开放式公园有其游客数量大,成分复杂;人员流动快,便于聚集;矛盾纠纷多,调处困难;活动范围广,难以掌控;设施损耗重,投入增加等特点。

对上述特点作以认真分析,便不难发现产生不稳定因素点项增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说,这是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的难点所在。因为免除公园门票,游客数量便会大量增加,加之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以及各类公益性活动和广告宣传等,极易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由于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各类团体组织活动的管理水平高低不一,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或出现突发变故,很容易造成治安混乱,引发。

城市公园对市民开放,自然加快了人员流动速度,早晨练、晚散步,全天人流不断,同时也便于各类人员的聚集。这既方便了市民,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趁之机。由于公园内活动范围广,加之不法之徒混及于群众之中,所以很难被发现,也不便于对其实施监控。如果长此以往,任其所为,便会危害一方,造成恶劣影响。

由于免费入园,没了门票收入对管理养护费用的补充,加上客流量增加带来的公园设施损耗严重,如果维护费用投入跟不上,自然便会出现设施老化破损,更新无力缓慢,公园的品位降低等问题。由此,也会引发市民或游客的不满情绪。凡此种种,既是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的难点,也是其治安管理和稳定工作的压力所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然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便会越来越大。

3做好稳定工作是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保障

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旨在于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能否把这一利民为民的好事办好,关键在于能否保证这一管理的有序顺畅、和谐自然。有序,即为建立健全公园运营的各项保证措施,顺畅就是要把这些保证措施逐一落到实处。和谐自然的总体要求,既是稳定工作的全部内容,也是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的目的所在。由此,便不难看出稳定工作在城市公园开放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突发事件的基本属性范文6

关键词: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共享信息

 

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它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地下”二字上。由于设施处在地下,无法通过常规的地上巡视进行观察;设施处在地下,维修、抢修作业就可能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造成其它相关权属管线的变化;设施处在地下,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无从评估。随着地下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的难度也日渐加深。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城市市政管网设施管理与信息共享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特点

1、规模庞大

城市地下管线的种类繁多,有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自来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等等多种具有不同功用的管线。而且随着城市的建设、市政设施的逐渐完善,各种管线的总长也在不断增加。仅以石景山地区为例,2001年至2007年7年间,仅区属雨污水管线就更新了近30公里。由此可见,各类管线在城市的下方已形成了交错密布的管网体系。,地理信息系统。

2、容易由于人为建设因素发生变化

市政设施属于公共设施,因此各种城市市政道路范围内的建设活动都有可能局部的改变市政管网。无

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城市市政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及可视化动态管理系统研究(2006BAJ16B04)资助

论管网的新建、翻建、维修或是紧急抢修工作都会对工作区域中的其它管网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是否管线高程冲突;是否有足够的作业间距;现场情况是否允许进行足够的回填夯实工作;回填夯实的相关作业方法对其它管线是否造成影响。有压管线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破损会出现相关地区压力下降,电信、电力管线如果发生破损会出现电路中断等情况。而雨污水管线如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且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修复而直接回填。那么破损在短期内无法察觉,但随着雨污水不断冲刷道路基础,从长远看有可能会造成道路塌陷等重大事故。

3、其它权属设施核实困难,无主设施管理困难

因为市政设施的权属众多,区域管理部门分辨权属的工作比较困难。例如,同是路灯井盖,权属单位有可能是首发公司也可能是路灯处;同样是电信管线,有可能归属鲁谷电话局也有可能是石景山电话局的管辖范围。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发现相关管线等设施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产权核实工作,既费工又费时。,地理信息系统。

无主设施的管理也很困难。由于工厂搬迁等原因,很多原来有权属、有人维护的管线设施变成无人看管,而区域管理部门也没有关于这些设施的资料,即使发生丢失、损坏等问题也难以发现,造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对市政管网的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

二、信息共享技术平台及难点

1、地理信息平台突出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信息科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为了真正实现对市政设施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拓扑关系的一体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必须充分利用GIS强大的可视化图形管理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并结合实际市政维护管理工作需要,构建市政信息管理系统。

2、信息集成和共享方面的问题

当前国内研究开发的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多是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MIS) 之上的应用系统,一般都是以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以业务管理为主要操作流程,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客户端基本上包含了从业务逻辑处理到数据交换的所有功能。

目前各产权单位进行的信息化开发基本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共享。局限于单位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开发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但是各产权单位地下管线的很多信息涉及到城市运营的安全保障工作,属于保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因此,如何构建信息化平台以及设定各产权单位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了搭建主要的网络体系之外,基础数据库构建以及数据库的浏览机制是这个课题的重中之重。可以利用GIS 技术提供市政行业中以地理空间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行业内各种不同设施相关信息统一在地理空间位置之上,保证统一的管理、规划与决策。

三、共享机制的初步构想

1、构架思路

产权单位进行数据库维护与更新,对于其他权属市政设施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级别浏览不同级别的数据。把数据与用户初步分为一至四级,最高权限的用户为一级,受到最高保护程度的数据也为一级,每一级的用户可以浏览同级或者低等级的数据。在此构架下,把各个权属单位的公共信息进行合并,并把需要相关产权单位进行配合的养护、抢修工程信息进行共享。用户和数据分级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由产权单位进行数据的维护更新工作可以保证信息系统数据的生命力。

2、数据级别

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级别划分,城市道路中的管线位置、权属应该属于最低等级(四级)的数据。因为此类数据基本属于公开数据,在市政道路范围内目测或者进行权属核实的工作即可得到。其它三级数据内容需要根据各市政管网的特点进行划分,基本原则为:

一级数据属于产权单位内部关于市政设施详细描述的数据,比如管径、埋深、服务区域等;

二级数据属于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所需数据,主要包括区域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常用统计数据;

三级数据属于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所需数据;

四级数据属于市政管理系统中的公共数据。

仅就我区污水管网而言,初步进行数据分级如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产权单位内部详细数据 建成年代 长度 产权 流域 流向 图形信息 管线维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