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新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新经济 产业发展 结构 西部地区
自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首次使用“新经济”一词用以表述社会经济发展不同于传统经济增长特点的现象以来,就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卷进这个全球通行的主流经济模式。新经济意味着对原有资源和优势的重新定义,原有的资源有可能成为包袱,原有的优势有可能变成劣势。新经济给我们带来新市场、新规则、新环境和重新洗牌的机会。这是一场全新的格局,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会出现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西部地区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新经济的基础和条件,能否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在新世纪和新经济的竞争中,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努力赶超,将关系到西部地区能否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一、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新经济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是新经济形态的最重要标志,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科技、教育和产业基础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进建设西部地区“建强创佳”的步伐。
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科技教育发达,学科体系完整,前沿科学技术众多,高科技人才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制造加工业较发达,军工科技与产业居全国前列;区位优势明显,商贸流通较发达、信息网络比较先进。但是,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新的战略与对策,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快发展。
(一)制定和实施建设西部地区创新科技城的战略
建设西部地区创新科技城对于西部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优势,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的合理配置使用,迎接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挑战;另一方面,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二)突出原始创新,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高新科技发展必须加快实现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从“以市场换技术”向突出原始创新、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转变,并运用专利战略,保护知识产权,抢占技术独占优势和市场垄断优势。
(三)大力改善创业与发展的环境,支持科技型企业创业发展
随着加入WTO,创业与发展环境的改善、优化和建设,必须提出新的要求与运行规则。一是进一步切实转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到“十五”期末,要将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基本构筑起满足西部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的框架格局,到2010年,建成完善的符合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二、积极利用新经济改造传统产业
由于传统产业在西部地区经济中所占有的主体地位,而且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加快改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飞跃的必由之路。但传统产业的改造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路,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是装备工业方面要重点发展输变电设备、工业用压缩机、农业机械和节水灌溉设备。二是轻工业要重点扶持缝制设备制造业、皮革制造业、食品工业和旅游产品。三是纺织工业改造的重点是提高企业设备装备水平,以市场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适销纺织产品。四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建筑市场容量扩大的机遇,大力发展建筑业和装修行业。
对应于传统产业改造的思路,其改造和提升的策略主要有:
(一)制度创新策略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推进竞争性产业的民营化。大力培育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国家有关市场经济政策在地方的实施力度。制定有关促进市场环境发育、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合理流动等方面的地方性政策。
(二)结构优化策略,主要是产业组织合理化对策的实施
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产业组织的演进,创造具备活力的微观基础。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消除产业政策中的所有制歧视,给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三)技术进步策略
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若干个技术水平高、管理素质高,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技术改造,吸引科技人才进入传统产业参与改造工作。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科技经济中介服务机构。
(四)财税金融支持策略
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资金,集中投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作用,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资和技改投资。在资产运营中,还应当培养传统产业中的企业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拓宽融资渠道。
(五)市场创新策略
注重市场调研。强化市场营销。
(六)开放改造策略
传统产业发展同样具有国际化趋势。因此,必须把握国际产业结构变化的大趋势,调整的途径也要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摆脱封闭式的自我调整,力图构建开放型的产业结构。
三、以新经济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提升
目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产出增长与结构升级缓慢;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关联度低,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速度快,但其内部结构失调,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组织不合理,企业规模结构失衡,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第三,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素质低,传统产业竞争力差,新的支撑产业尚未形成。
在新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和改善个体私营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工作,扩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和空间,严格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其次,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资入股、合资合伙等形式,吸收多方投资兴办企业;引导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股份制,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制和运作,促进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再次,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项目,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首先,大型或超大型企业集团可对地方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国有、集体资产以委托经营、授权经营、股份转让、资产划归等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并负责保值增值;在组建大型和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坚决放开中小型企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实施关、停、并、转。其次,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搞好资本运营,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对企业重组的制约,改革各种政策的所有制界限,建立国有资产统一经营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建立。
(三)依托现有传统产业的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和形成具有西部地区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行业应是:装备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
(四)在新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信息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
所以,目前加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关键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针对西部地区市的产业现实,应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五)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和人力智力资源形成新的推动力量,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3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经济学的初学者,那么大多经济学家不无例外地会向你热忱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几本经典经济学教材,八九不离十。想当年,萨缪尔森这位横空出世的天才式经济学家写出不朽的经济学经典,铺垫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的核心脉络,扭转了经济学的沉闷基调,以至于直至今日的主流经济学仍游走在其框架边缘而无法彻底摆脱之。当然,这位胸怀宏图大志、同时也被萨缪尔森誉为有可能超过其的顶尖经济学家奠定了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声誉,“学而优则教”,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雄心勃勃地进行其另一阶段的学术过程。在第一版《经济学》中,他就已明确提出要“超越马歇尔和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框架。他认为,尽管萨缪尔森的这一奠基性不朽著作铺垫整个经济学这几十年的光辉道路,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即使不考虑不对称信息、博弈论或者制度经济学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足以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经济学教材的论述框架和理论逻辑。他也进一步强调,“虽然与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有不少言过其实之处,但确实出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重要变化”。因此,即使经济学方法和思想不会发生改变,而由此必然会导致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各种微妙的变化。斯蒂格利茨就认为,此书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融合萨缪尔森以来的经济学教科书与现实‘新经济’发展之间所产生的巨大鸿沟。当然,这也是新版《经济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在该书开篇,斯蒂格利茨就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故事”引入经济学的五个核心概念(激励、选择、交换、信息和分配),然后,还在各章的“互联网链接”、“e-观察”和“e-案例”等专栏中大量引用或者分析新经济下的各种经济学案例和经济学原理。这也难怪“北美那些教经济学的教授总是在这本书中寻找新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最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那你不妨读读斯氏的第三版《经济学》,你一定会从斯氏所强调的“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逻辑中感召到经济学的独到魅力所在,你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到公共政策的真实涵义所在。数月前,我在斯切尔泽博士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士所写的管理普及教材:《MBA一日通》的译者前言中指出,要将管理学丛林梳理出几条简单的抽象原理,看来并不可行;而要将皇皇大论的经济学流派中,理出几条简单规则却是可行的。这也就意味着,以简练风格见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加能接受经济学思想熏陶。而斯氏这版企图用‘新经济’重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新版《经济学》应该就是一个绝好的起点。从这一角度来说,斯蒂格利茨是相当成功的:他不仅已经完成了其宏大的理论抱负,而且还必将拓展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决策理念。非常有意思的是,斯切尔泽在其新版的《MBA一日通》也突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理论所产生的整合作用。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要改变经济学的系统框架。而斯蒂格利茨的此版《经济学》显然已经夺得这一革命性步伐的先声。
如果你是政府官员或者职业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会劝解你,让你好好研读一下他的这版《经济学》。从1993年成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再到1997年任世界银行副总裁,这十年期间斯蒂格利茨在其政治风云中大规模地实验其各种经济学抱负,他的经济学思想已经深刻影响着他的那些“新学生”:从总统、首相到议员,从美国、日本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但是,让他深感遗憾的是,“许多参与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员并没有读过本书的前两版……在第一版中,我所强调的一些主题已被证明对于理解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转轨失败都是十分关键的”。尽管这些对于“过度自信”的斯蒂格利茨教授而言,难免会让任产生“言过其实”、“事后不可证伪性”的臆测,但不可否认的是,斯蒂格利茨依然是当今公共政策研究中最优秀经济学家之一。他早期的《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讲义》再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著作,都直接影响着各国公共政策的决策精英们。斯蒂格利茨也承认,在此版《经济学》中,他重新反思了这十年以来的公共政策实践经验和反对者的各种批评建议,并力图高度地浓缩精华思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不读那些有繁琐数学证明的经济学论文或者大部头专业著作,就能从这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教材中理解到斯蒂格利茨对经济政策制定的敏锐洞察。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4
论文摘要: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当今波及世界的企业创新浪潮密切相关。创新不仅涉及到企业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的变革,而且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在新经济时代。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等。美国有线广播网财经新闻把新经济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指所有的科技公司,包括从传统产业改造过来的公司;狭义的新经济则仅指电信、网络和电子商务。联网杂志社《新经济百科全书》认为:“在新经济里,人们靠脑力工作,而不是依赖双手。在新经济里,创新比大量生产更重要。投资人中意的是新观念和产生新观念的方法,不再是机器”。
引领新经济发展的美国吸引了众多目光的关注,美国企业在创新上表现出的活力,更是探寻发展之道的企业、组织甚至国家关注的焦点,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不遗余力地鼓励创新、扶植创新,创新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创新也成了出奇制胜的法宝。
这一事实的说服力是毋庸质疑的,创新应该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主题。但是,如果多作一些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单的。例如,同样是发达国家的西欧各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日本在20世纪8年展势头直逼美国,为什么没赶上创新大潮?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什么在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反而出现了金融危机?与这些问题相对应的是,创新在美国是如何成为潮流的呢?它源自何处?为什么创新首先是在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地区)形成气候?美国的企业追求创新是天生的本能,还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一、新经济引发企业生存环境变化
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美国,知识和技术已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品牌、员工的智慧和知识)。伴随着新经济而来的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许是难以用数字表达的。根据统计和测算,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技术进步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1996年的报告中说:“据估计,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到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其中美国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的14%提高到了55%,而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和汽车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分别下降到了只有14%和4%。
(二)“知识”和“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知识和技术贸易”正在加速增长,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1990--1995年间,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为66.2%,大大高于制造业44.8%的增长速度。全球出口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比重由1985年的13%左右提高了近1倍,而同期的低技术产品出口则明显下降。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一般都在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70%,高技术贸易比重增加成为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也大大促进了知识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人工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比较优势,同其他的竞争因素(如开发研究、运筹设计等)相比,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促进了“用脑生产”方式的根本革新,人们“干”得少了,“想”得多了。半导体微型芯片的制造成本大约70%是来自“知识”投入,而劳动力成本只占12%。无形资产开始成为企业重要的资产。
(三)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因素
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新经济的发展正是有赖于一批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资金和资源更是由低成长产业不断流向高成长高科技产业。美国科技股市值由1990年的3000亿美元激增到1999年底的4.5万亿美元。科技股占美国股票总市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10%激升到2000年初的33%。高科技上市公司激增,使得美国经济可以对资源进行大规模重新分配,由传统产业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此外,技术关联在产业关联中作用增加,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由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技术关联,使得新经济中一个产业部门生产技术体系的变化将会引起相关部门相应生产技术体系的变化,从而增强了新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四)激烈的科技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被推向新的环境中。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成本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多,保险系数减少;经营难度加大,成功率变小。加之经济全球化,局部竞争的市场变成全球范围的经营场所,各国的企业都将被逼上同一个擂台,互争高低。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趋势。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中,对企业而言,以前被认为风险最大的创新,相对于按部就班,反而成为企业求得稳定发展的手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在静态中实现或保持,而必须在动态进取中求得。“在信息时代,不是大公司打败小公司,而是增长快的打败发展慢的”。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无情法则。
二、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很广,这里特指的是在企业周围由于共同需求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情况和条件。环境对创新的推动力不容忽视,最为典型的要数我国著名企业——青岛海尔电器集团。1984年它还是一个亏损147万元人民币的集体小厂,经过10余年艰苦奋斗,到现在,海尔成为拥有400亿人民币资产,年全球营业额近50亿美元,产品遍及全球,在世界白色家电领域排名第6位的国际化大企业。它靠的是什么?一靠创新、二靠企业文化、三靠优秀的企业家张瑞敏、四靠地方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可谓是海尔经验的核心和精髓,而扶持和保护这种创新精神则得益于青岛市政府。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青岛市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真正地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和需求出发,而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百姓服务,所以,二者最终不谋而合,目标一致,企业努力开拓市场,政府为企业服务也是尽心竭力。这样,企业处于一个整体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中,经过充分竞争,优胜劣汰,强势企业自然会脱颖而出。所以,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如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诞生于青岛就不足为奇了。创新不仅仅是大企业的专利,随着小型企业在全球地位的逐渐增强,小企业创新日益得到关注。根据美国小型企业协会(SBA)的数据,全美55%的企业创新是来自于小型企业,这得益于美国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美国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包括技术、行政、管理、金融、诊断、培训、国际化、信息化和计划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以美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服务为例,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TPCC)的作用最为突出,TPCC的措施主要包括:(1)对中小企业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通过对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性质、范围等的调查和认识,弄清中小企业在哪些领域最需要资金,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融资最有效等,然后通过实施简化的、一条龙的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出口商获得出口前的流动资金。(2)政府与私营部门密切配合。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TPCC意识到需要寻找更多的办法去筹集资金来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尤其是应该与私营部门密切配合。(3)成立贸易信息中心,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4)组建出口协助中心,并将其扩展为覆盖全美的出口协助网。这些中心,集中了美国有关部委的服务和计划项目,开展着范围广泛的出口协助活动。从上述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鼓励其开展国际经营,美国政府从资金、人才、信息、机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作法是独具特色和注重实效的,值得我国借鉴。
三、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我国著名经济学者吴敬琏认为:制度高于技术。在此可以将美国与日本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探讨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以及发展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企业、文化界都陶醉在成为经济大国的成功情绪之中,美国经济正陷于困境。现在回过头看,这一时期正是各自的转折点。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另谋出路的Intel、AMD、TI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后重现活力,而日本半导体企业开始陷入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四小龙的综合成本比日本企业更低,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不幸的是,日本的大企业没有如美国企业一样壮士断腕,而是利用自己与银行、政府的密切关系寻求保护。银行降低利率以促进出口,政府想尽各种办法保护本国产业。这种保护短期内有效,但从长期看,问题会越积越多,难免总有掩盖不住的一天。而且日本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无论是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史,还是二战后实现工业化的现展史,都突出地显示了大企业行动的历史性作用,众多中小企业所作出的必不可少的贡献,也是在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系列化框架下完成的。日本的新经济的特点在企业层面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建设以大企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作为高新科技产业和新经济范式典型代表的风险投资,在日本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的子公司承担的,间接融资的性质和场外交易范围较小的特点,限制了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20世纪80年代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美国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日本称之为TSJ。但是,TSJ的数量并不记入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数字,并且TSJ在日本发展也不快,对日本风险投资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绝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是大银行、证券公司的子公司,它们占日本风险投资公司数量的70%以上。由于这些公司的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投资的相当大部分属于融资业务,决定了它们势必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传统企业而不是创新型的高技术小企业。积重难返的制度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企业不仅拿不出像上世纪70、80年代那样顺应时代要求又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实质性升级,而且在近l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生产下降、失业剧增以至企业倒闭。由此可见制度、体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企业创新的法律环境
创新是知识的创新,所以新经济又经常被称为知识经济。探究创新为什么在美国成为一种潮流、如何成为潮流,不可忽视的是美国企业的法律环境。美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做得较好的国家,不仅在立法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创新者的权益,而且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屡屡受到外国公司的,威盛接连遭到英特尔的打压,国内DVD厂商全面妥协,以及最近发生的思科华为侵权案,无一不反映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企业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更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法律途径,对自己知识产权认真保护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势必将面对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争夺知识产权。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技投入也愈来愈大,没有专利的保护,就不能收回科技开发的投入,更不能获得高额回报,也就不能为下一轮技术研究与开发准备资金。企业不仅要有创新意识,更要加强利用法律手段实施自我保护的意识。超级秘书网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5
一、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理论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及其与财政政策理论的相互关系,都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理论特点紧密联系,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目前,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经典经济理论。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总体上看没有明确涉及经济增长的论述,也没有涉及相关财政政策的论述。经典经济理论在供给与需求关系方面采用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认为市场会自动均衡,强调市场自由,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若深入分析,可以注意到经典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作了许多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生产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提出:“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在再生产和积累期内,小的改良日积月累,最终就是生产的整个规模完全改观。这是进行着改良的积累,生产力日积月累地发展。”强调了生产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他还分析了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提出公共基础设施是“为资本提供资本的资本”。亚当。斯密在他所著《国富论》中分析了一国财富增加的途径,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实现财富的增加。亚当·斯密提出,社会财富的增加意味着人均国民产值的提高表现出来的个人财富的增加。在如何实现国民财富增加的途径问题上,他强调了资本积累和资本的正确配置,这实际上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关于资本的内涵,亚当·斯密认为不仅包括机器和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所学到的有用才能,这种才能对个人和个人所属的社会都是财产的一部分。”这实际上隐含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著述中,也包含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思想,并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作用,认为如果没有投资产生的资本积累,经济就不可能增长,增长过程就会停止。总之,经典经济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已经有重要论述,但没有形成经济增长理论,也没有提出财政政策问题,因此没有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关系的论述。这时对财政收支的分析主要是从利益和政治的角度进行。
(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策理论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使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了系统性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财政政策理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是应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背景而产生的,强调市场失灵,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总量调控中的作用,认为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该经济理论从总量分析入手,以有效需求管理为核心,构建投资储蓄曲线(1S曲线)和货币供求曲线(LM曲线)分析模型(IS-LM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总量分析。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了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等:分析了财政收支规模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对财政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相机抉择等应用理论,其中许多结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在运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凯恩斯经济理论进行财政政策分析时,必须考虑政策产生作用的条件。比如投资(政府支出)的乘数原理成立的条件就包括了5个方面:一是在投资中没有引进进口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经济中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能力、劳动力和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三是总产值中增加值比例保持不变;四是增加值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不变;五是居民消费构成没有变化。当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投资的乘数原理就不能成立,这些条件实际上是短期性的具体表现。总体看,凯思斯经济理论是从流量的角度分析了短期经济波动问题,没有对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所提出的财政政策也都是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短期效果的政策。
(三)新古典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理论是在凯恩斯经济理论面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滞胀”而束手无策的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也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和标志。该理论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理论的前提条件。立足于长期分析,认为在长期中在竞争性领域市场机制总体上就是完备的(即所谓市场出清),信息总是对称的,经济总体能够运用对称的信息对经济变量做出正确的预期,即理性预期。这样的前提假设与经典经济理论关于市场本身是完备的观点相同,因此也被称为新古典经济理论。二是该理论的前提假设导致了政府干预经济无效,即财政政策无效甚至有害的结论,因此该理论唯一的政策建议就是政府不要干预经济。三是该理论使经济学研究致力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并且将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了重大改进,构造出许多数学逻辑严谨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因此,普遍认为虽然由于该理论认为财政经济政策无效而在政策建议中无所作为,但却在发展宏观经济研究工具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四)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同时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主要不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政策建议。该理论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不仅研究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率),而且注重相关的社会问题、生存环境问题等,即所谓发展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综合,往往采取定性分析为主,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或图形进行解释,重点放在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和建议,例如迈克尔·托达罗(MichaelP.Todaro)提出了发展的新经济观点,他认为,发展必须包括经济加速增长、缩小不平等状况和消灭绝对贫困,也包括社会结构、民众态度和国家制度的重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他还提出了发展的三个核心价值:生存、自尊、从奴役中解放出来。此外,他还提出了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增加基本生活必需品数量的可得性,二是提高生活水平,三是扩大对个人和国家可得的经济和社会选择范围。西蒙。库兹涅茨(SimonSmithKuznet,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定义,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位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举措上的”,此外,他还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stein-Rodan)强调了社会基础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指出“要想有任何成功的机会的话,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就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水平。启动一个国家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颇有点像让一架飞机起飞。在飞机起飞之前,有一个超越的地面临界速度……”,此外,他还指出了起飞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本形态、投资所需的储蓄等方面的不可分性。冈纳·米尔达尔(GurmarMyrdal,197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著名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的“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而“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
目前,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前沿问题仍然很受人们关注,如农业中的制度与技术变迁问题、食物(粮食)保障问题、外部(贸易投资、外汇)冲击下的宏观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与劳务问题、发展中国家工业成功的解释等。
(五)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致力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该理论在对经济环境的前提设定方面与新古典理论相同,包括市场出清、信息对称和理性预期等,该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根本不同是否定了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产出和资本积累都具有正反馈效应,经济增长率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因此,经济能够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该理论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再次肯定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因此受到政府部门特别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部门的普遍重视。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财政政策
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里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财政政策理论基础的变化。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问题来源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核算结果,包括对多国从1870年到1995年的100多年经济增长核算和从1960年到1985年的25年经济增长核算,结果发现仅有40%到70%不等的产出增长率来源于资本生产要素和劳动生产要素的投入。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体现了宏观经济理论向使用完备工具发展的趋势,与此前的经济理论形成明显不同。其基本条件假设包括长期中竞争完备的市场、信息对称以及经济实体的理性预期等。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一是从微观机制入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注重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二是进行动态的数量分析,普遍采取构建数量经济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注重经济分析的逻辑严密性和实证性。三是注重用数据检验理论推导结论的正确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普遍采用的框架是:经济活动的目标是追求由消费(或消费为主)产生的效用最大化,但消费和生产行为受到预算约束的限制,或者说受到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在目标和约束条件之间找到最优的消费增长规律、最优的资本积累规律以及最优的经济增长规律;在这个框架下,通过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不同特性,分析财政政策、生产技术、人力资本等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个框架即所谓拉姆奇(Ramsey)模型框架。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理论模型。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对所研究的所有问题,都通过构建数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经济问题,结合不同条件,构建了大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以下介绍的是其典型的并与财政政策密切相关的模型及其经济含义(各模型数学表达式略,可参见文后所列参考文献)。
1.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这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后期出现的模型,虽然严格地说还不属于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但却是第一个出现的动态增长模型。该模型在微观机制上假定企业的生产按照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进行,即资本(K)和劳动(L)不能相互替代,产出由资本或劳动中投入少的量决定(即所谓“水桶原理”,水桶容量由短边决定),宏观上采用凯恩斯的需求决定原理,即储蓄全部用于投资,不考虑折旧,总产出中用于储蓄的比例是固定的,劳动力是自然增长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推导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总产出、消费、生产资本存量和投资都要同比率增长,保持齐步走,其中任何一项产生波动,经济会立即失去平衡,这样的均衡增长被称为“刀锋上的均衡增长”,很难达到。为此,人们认为此模型不宜用来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实践,或者说以需求分析为核心的短期波动理论无法分析解释如何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问题。
2.索洛模型。
这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最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通常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的情况下,重新强调依靠市场本身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但与经典经济理论相比较,对市场的环境条件作了更为全面的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市场机制是竞争性的、完备的,信息是对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理性的。按此假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内普遍重视保持自由,竞争(防止垄断),强调信息透明,注重政府职能主要在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在设定的条件下,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的微观经济机制是:家庭追求由人均消费产生的效用最大化目标,但受到家庭资产积累速度的预算限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但受到人均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无论是资产积累还是资本积累,都服从边际递减的规律。在宏观经济中,家庭向企业按特定价格提供劳动力和资本(储蓄),获得工资和利息向企业购买产品进行消费,企业按特定价格使用劳动力和资本,向家庭提品供家庭消费,并由此构造了人均资本积累等于人均投资减去折旧和新增人口的单位消耗的“人均资本积累方程”,并由此推导出结论,即在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是经济增长率等于零,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和新增人口消耗相等,即经济增长率终将趋于零,停止增长,实践中经济之所以还在增长,是因为人们所不能控制的(即外生的,与产出、资本积累等都无关的)技术进步导致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此项理论推导的结果得出了一系列经济分析结论并解释了人们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经济现象。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对收敛。即不同的经济体人均资本(产出、消费)越低的,增长率应当越高,最终人均实际GDP将趋于一致。按此结论,穷国的人均实际GDP增长应当比富国更快,并最终赶上富国,即实现赶超。但通过对118个国家从1960年到1985年的数据检验表明,不仅没有实现赶超,差距反而有拉大的趋势。因此不同质的经济实际上否定了绝对收敛结论。但是,对最初的20个OECD国家从1980年到1985年的数据检验发现,穷国的人均实际GDP确实增长的更快,明显存在趋于一致的趋势,因此比较同质的经济集团,存在一定程度的绝对收敛趋势,赶超较为容易。对美国各州从1880年到1990年的数据检验发现,较穷的州的长期人均实际GDP趋势高于较富的州,实现了赶超,并趋于一致,表明同质的经济确实存在绝对收敛。
二是相对收敛。即一个经济体(一国)距离其自身经济的稳定状态越远,其增长就越快,也就是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存在一个自身的稳定状态,经济如果离此稳定状态较远,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随着趋近此稳定状态,增长速度也会逐渐变慢。同时,不同的经济体具有人均实际GDP不同的稳定状态,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穷国可能永远赶不上富国。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似乎解释了经济增长方面的绝大部分现象,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未停止增长,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还实现了新的较快增长。此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等结论,也明显与经济增长的实践不符,因此产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作出新的分析和解释。
3.区域经济模型。
这是一个分析存在贫富差距的两个地区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平衡的模型,构建于20世纪60年代。此模型虽然是一个静态模型,并不属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但却有利于分析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均衡增长问题。该模型通过推导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果两个地区的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不能互相替代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表明生产力很低)确定的,则两地区收入平等的唯一途径是使富裕地区的人均收入降至贫穷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即只能通过共同贫穷来实现公平。
二是如果两个地区的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能够相互替代的生产函数(如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生产力水平较高)确定的,则两个地区实现总体收入最大化(效率),并使两个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等(公平)的途径,既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也可以通过资本的移动实现。并且认为从短期看,移动劳动力比移动资本的总体成本更低。
4.线性生产技术模型。
此模型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最基本、典型的模型,由巴罗等人1990年构建。该模型与整个新经济增长理论体系一样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最重要的突破是从宏观经济的微观生产机制上否定了边际产出递减的假设,认为产出的增长带来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提高,并将这些内容作为资本积累的内容构建模型(即内生化构建内生增长模型,也称AK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线性生产技术模型的结论是,人均资本的积累如果包含人力资本积累,则产出就与资本积累成正比例关系,按此关系,只要将产出用于保持人均资本积累和人均消费的合适比例,宏观经济就能实现长期稳定增长。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将用于资本积累的一部分用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就能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5.生产型知识资本模型。
此模型也称为边干边学模型,由罗默于1986年构建,属于新增长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认为社会总资本(K)在积累增加的同时,由于专利等封闭手段不可能对技术长期封锁或保密,因此在长期中会增加全社会生产经验,所有的单个劳动力(11)在不断的生产投入中,通过教育、培训等都具备了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效率,使得单个企业的边际产出不仅不递减,而且会保持稳定增长,从而在宏观经济上使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保持稳定或不断提高。该模型比较具体地分析了生产知识和经验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机制,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政府和企业都要重视生产经验和知识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注重加强研发、不断创新,获得社会整体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提高社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资本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引进相关技术和消化吸收相关技术(有关分析认为,当年亚洲四小龙的高增长率与其在引进资本投资过程中消化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密切相关,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这方面的不足并未实现同样的增长);三是政府应当通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等手段进行干预,提高相关行业乃至全社会生产技术标准,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6.生产性公共资本模型。
此模型由阿罗和巴罗在1990年构建,属于新增长理论模型。模型提出了政府提供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动力作用机制,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能够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的一个理论分析。该模型在分析生产性公共资本(如交通、通讯、城市公共设施、教育等能够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上,将生产性公共资本的外溢性纳入微观生产机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政府通过征税用于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并将公共资本无偿或低价格提供于社会生产,就能够提高企业的边际产出和边际利润,防止边际产出递减,从而提高长期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该模型还推导出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最优税率的关系。该模型的实践意义十分重要:一是生产性公共资本的适当规模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必不可少的;二是税收的比重应当适当,过低或过高都不能使长期经济增长率达到最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最优税收比重(税率)应当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相等;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就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因此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应当更加重视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
7.一般拥挤性基础设施模型。
此模型在生产性公共资本模型基础上(该模型假定生产性公共资本是纯公共性的)进一步考虑了生产性公共资本具有一般拥挤性(如道路拥挤会提高运输的时间成本等)的情况下,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通过推导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拥挤性的生产性公共资本能够阻缓增长率的降低,从而提高长期增长率;生产资本的积累终将导致生产性公共资本的拥挤,拥挤度越大,长期经济增长率的衰减速度越快,生产性公共资本为纯公共性时,存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率;存在一个与拥挤度相适应的最优税率,并认为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使用性,因此具有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作用。模型的经济意义除与前一模型类似的外,还包括:生产性公共资本的投资建设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政府征税融资应当保持最优比率,应当保护性地开发和利用具有公共性的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特别是要重视国家总体的环境保护。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还对财政管理体制、各类税收制度、政府债务、社会保障政策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其他大量的增长模型,如贫困陷阱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多级政府转移支付模型、技术变迁模型、人口迁移模型、生育选择模型、劳动闲暇选择模型、具有政府债务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等,上述模型也有大量的变种,在此仅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典型分析。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在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得到运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更加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努力完成新时期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应当重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财政政策影响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新特点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政策实施范围的综合性。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财政政策由过去调节经济总量为重点转为涵盖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所有公共性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和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两大方面。在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包括国防与安全、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政策;在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方面包括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提供公共品与公共支出、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财政政策内容也往往是综合性的,一项具体政策往往是将政策涉及的社会与经济问题综合分析,如财政体制、税收问题、社会保障、劳动力经济学、教育经济与人力资本等。同时将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甚至专门研究全球问题,也是重要特征。
2.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有效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因此在社会生产领域注重技术创新和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在社会经济领域则强调外溢性强的公共资本积累。在此背景下,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丁具,从注重总量短期平衡为重点,转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重点。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注重在加强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改善经济结构、保护环境资源等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因素方面运用财政政策。对于短期波动问题,只是在十分必要时才运用财政政策进行总量调控。即使有些国家(如美国)在评价赤字政策时,着眼点已非调节短期波动,而是通过促进有效资本积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因此,总量上稳健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往往是常态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中的稳定性。宏观经济的短期总量调控更多是运用货币政策,在此过程中注重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赤字规模等)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增加可控性,减少不可控性和风险。比如鲁宾(美国财长)在2005年8月在美联储举办的“格林斯潘时代:对未来的启示”经济论坛年会上就说,债券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包括财政政策走势和未来财政状况的影响,认为务必奉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有利于利率政策能够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还强调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6
短期来看,“安倍经济学”的前两支箭的确起到了刺激经济的作用。201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新增10万亿日元购买日本国债,实施新一轮的放量宽松措施。2013年1月11日,安倍内阁推出《紧急经济对策》,日本财政共计投入10.3万亿日元,如果将地方政府支出和民间投资包括在内,总规模将达到20.2万亿日元。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低落的日本经济注入了强力“兴奋剂”,经济增长效果立竿见影。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13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 改定值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4.1%。同时,消费者信心调查值从4月的44.5跃升至5月的45.7,这说明人们对于经济前景信心在增强。日本股市也显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在截至5月中旬的半年时间里上升70%以上。同时,日元贬值带动了日本企业的出口增长。
尽管如此,“安倍经济学”却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库珀认为,仅凭第一季度的数据,难以断定日本经济复苏,原因在于第一季度的消费很多来自于股票投资者的汽车购入,而实际上财富效应并没有在日本人中平均分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激进的宽松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一味依赖日元贬值来提振国内经济的策略暴露出诸多弊端。为此,安倍内阁射出了“第三支箭”。6月14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推出以推动日本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日本再兴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以产业振兴、刺激民间投资、放宽行政管制、扩大贸易自由化为主要支柱。根据这一战略,日本政府将于2013年秋季提出“产业竞争力强化法案”,通过减税等优惠措施刺激企业加大投资,争取今后三年的民间基础设备投资增长10%;今后十年日本的GDP要年均增长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年均增长要达到3%。
然而,这“第三支箭”不仅没有化解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潜在危机,而且使日本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2013年5月下旬以来,日本股市、汇市和债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震荡。日经225指数从5月末近16000点的历史高位大幅下滑,仅20个交易日就回落至12500点左右,跌幅接近22%;美元兑日元汇率也从1∶103的高位快速回落至1∶94左右。由于日本央行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增加,投资者开始抛售债券转而进行风险类资产投资,从而导致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初0.4%~0.5%的区间一度逼近1%。长期利率的上升势必推高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压缩灵活财政政策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加剧日本债务负担,把日本推向债务危机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