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传播理论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1

摘要:目前,加强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

1.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领域是一块重要的理论阵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媒体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在新闻阅读日益碎片化的今天,互联网,特别是手机互联网成为当今民众获得资讯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正因如此,互联网领域有着一片广泛而又极端重要的文化阵地。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低门槛地准入的互联网自媒体的数量有着爆炸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文化建设。这意味着互联网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可能会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最后,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文化事件开始向主流思想宣传阵地渗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思想宣传阵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引导互联网思想文化的全进方向,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

2.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领域优秀文化产品的缺失,降低了主流思想在互联网文化阵地中的竞争力。在当前,我国互联网领域文化传播存在着种种乱象,各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文化产品在互联网上屡屡出现。而代表着主流思想的文化产品供给却相对疲软,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短板,与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主流思想在互联网阵地中的竞争力。因此,繁荣发展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任务迫在眉睫。

(2)对互联网文化领域关注较少,阵地建设意识较弱。最近一段时期,互联网舆情导致矛盾激化,引发的情况屡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信息源头与传播渠道相当广泛。某些事件一旦在互联网领域引发一定程度的关注,就有可能爆发互联网舆情事件,进而向社会实体层面发展。目前,互联网领域可谓硝烟弥漫。从意识形态角度讲,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渗透于反渗透的重要战场。但遗憾的是,对于互联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政策和技术还不够完善。有关部门对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的关注度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尚未认识到建设互联网文化阵地的极端重要性。

(3)对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方法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误区。有些管理者对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网络环境的相对宽松性,导致了部分并不真实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有些虚假信息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刻意的渲染和放大。而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一禁了之。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的努力。最近由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等联合组织的“净网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的决心。另一方面,有些管理者对于互联网舆情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互联网舆情反应出的网民意见,有可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也有可能只代表了一部分群众的利益诉求,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如果盲目追求对互联网舆情事件的平息,进行错误的引导,很有可能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引发更大规模的问题。由此可见,部分管理者对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方法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区。这是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3、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对策建议

(1)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为先。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互联网领域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保证互联网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不断增强用占领互联网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真正的将互联网这一平台为我所用,将其建设成为传播理论和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其次,应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不断营造较为和谐、正面的网络舆论氛围,以增强广大网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最后,要坚持在互联网领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弘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占领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

(2)不断发展先进互联网文化。目前,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竞争十分激烈。这需要我们充分重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内涵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要不断树立用优秀文化成果占领互联网文化阵地的观念,以市场和人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供应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引领互联网文化产业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前进。

(3)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文化管理。面对互联网文化领域中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符的方面,我们要绝不姑息。一方面,我们要规范互联网企业的行为,使它们在互联网文化传播中不断加强自律,杜绝不良文化在互联网领域的传播。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法律层面对互联网文化进行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使网络文化传播合法合规。在日常监管中,有关部门要充分负起责任,对互联网文化传播中的违法行为加以制止和处罚。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人们自觉树立起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不断巩固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学院)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立项学科“理论”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MKSCXY201202)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2014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R].人民网舆情监测时,2014,(6).

[2] 程旋.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报,2007,(5).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2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科技传播;传播模型;科普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08-02

1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①。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

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物质是本源的存在,能量是运动的存在,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总结他们的看法,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缺失模型认为,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与日常生活无关,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科学普及读物中,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即科学里比多(科学欲望)。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

模糊。

2.3 对话模型(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随着传播的开展,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在对话模型中,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支持集体利益,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科技的双刃剑问题,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但其实在某些局部,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无论哪种模型中,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还在开发的过程中,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人人都成为表达者,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1995(1):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2007(10):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2):10-18.

[7] 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2010(2):

18-23.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3

关键词:FFMPEG:协同:视频转换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545-02

1 系统平台服务构架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视频分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企业的电子商务中的展示也迫切需要多元化的视频展示,但是由于流媒体播放受目前带宽等硬件环境的影响,需要把视频转换成了适合于在网络上传播的格式。在互联网传播的环境中,视频这种大文件的上传和视频格式的转换,成了视频传播发展的瓶颈,目前互联网视频传播应用的整个处理流程繁琐而不同步,处理过程中通常要加入人工手动处理,极大地影响了互联网视频传播的发展。

该文主要讨论的视频转换系统就是采用C#语言在.net的框架下,利用FFMPEG视频转换功能,将互联网视频传播应用中的视频上传、视频格式转换及视频这一系列流程,进行了服务器端的框架集成,实现无人值守的互联网视频传播流程,解决了上述视频在互联网传播中的种种问题。

2 系统平台服务架构的模型与功能结构

系统服务要实现无人值守的互联网视频传播应用,根据这一需求,本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理论,研究了将适合群体协同、交互信息的CSCW应用于互联网视频传播的应用,构造了基于FFMPEG的视频转换协同平台。本系统最终目的就是把互联网视频传播应用中的一系列的流程,采用CSCW的模型协同工作达到无人值守的互联网视频传播目标。

基于FFMPEG的视频转换系统是一个支持互联网视频传播分享的软件支撑环境,其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网络协同服务平台,网络协同服务平台是基于FFMPEG的视频转换系统服务环境建设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构建一个支持多种视频格式转换、视频处理的平台,并采用同步的方式,使用多种协同共享工具对视频传播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提供对互联网视频分享的文件格式转换及数据系列化等各种支撑功能。以满足需求的应用形式,支持RMVB、AVI、WMV等语音视频格式。使用的协同共享工具包括FFMPEG、IIS、网页等。

2) 计算机对视频数据转换处理的子系统,此模块为视频数据提供格式转换服务,返回的视频数据按照序列存放到网络协同的服务环境中。凡是符合本系统兼容的视频(视频格式主要是:RMVB、RM、AVI、WMV、ASF、DATA、MPEG)数据或者音频数据,都可以按照系统规范的要求进行上传转换,从而为互联网视频传播的视频文件提供统一的格式规范。视频数据经过转换后,和其他图片文字等系列化后,以实时的方式,将处理好的数据在网络协同研究应用服务平台上传播,并由该平台转发给互联网的用户。

3) 网络协同集成的操作系统服务,基于FFMPEG的视频转换系统服务器端的集成是采用可以与Windows系统无缝结合的方式,将整个系统中协同的部分用可安装的Windows服务的形式集成实现。例如将数据的状态扫描、调用FFMPEG、数据序列化整理都集中在各个协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启动服务中处理。

3 FFMPEG视频转换的研究

FFMPEG是一个开源的项目,它提供了录制、转换以及流化音视频的完整解决方案。它包含了非常先进的音频/视频编解码库libavcodec,为了保证质量和性能,libavcodec里很多codec都是从头开发的。FFMPEG在Linux平台下开发,在Linux环境中编译运行十分稳定。

本系统主要研究FFMPEG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中编译运行,同时对FFMPEG所支持的格式上做深入的探讨,通过对FFMPEG的二次开发,增加FFMPEG对视频格式的支持范围;提升视频转换后的视频文件的品质,提高FFMPEG转换后视频的清晰度;同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重新定义的良好的编程接口(API),方便的调用FFMPEG的各种业务对象进行视频文件的转换、截图和打水印操作。FFMPEG视频转换技术主要包括Windows下FFMPEG的重新编译、文件格式支持的扩充、视频品质的提升和重新定义编程接口等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4 系统服务器端集成技术研究

互联网视频的传播,必须具有时效性和易操作性,所以视频分享网站必然是一个能及时有效的提供视频采集、视频格式转换和视频的整体系统,而不是站对某一个环节的独立应用。服务环境集成框架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系统的基础上,它提供了一个同步CSCW系统的服务器的框架,适合支持具有同步通信要求的CSCW系统。该集成框架有效地支持CSCW系统的管理和常用工具的集成。它所具有的可扩展性,使得可以很方便地增加对新的视频转换工具和协作方法的支持。

本文的研究将实现基于FFMPEG视频转换系统集成技术框架,实现服务器端对视频文件的采集,同时分发视频转换的任务,开启多个线程同步进行视频转换、传播视频分享文件。

5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视频传播的发展,国内很多视频网站运营商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视频转换和的研究,如土豆、56等大型的视频分享门户网站运营商都逐渐在其视频分享的网站中增加了对各种视频处理功能。但是,由于每个视频分享平台的厂商起步时间不同,采用的技术体系不同,因此缺乏一个整体的视频转换解决方案。

该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研制一个国内领先水平的在线的视频转换系统,并借助FFMPEG对视频转换的强大功能,形成一个服务器端对视频传播流程的智能化处理,减少视频传播中人工操作,提高互联网视频传播的效率,最终大幅度地降低互联网视频传播的成本。通过此平台的研制和应用,基本实现视频传播网站的快速开发,并且使转换服务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史美林,向勇,杨光信.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 Beaucheminz 本质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Onion 基础教程―C#案例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4

但是这个世界毕竟不再是以纸传播为主导的世界,网传播——以数字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传播形态已在传播领域登堂入室,人类传播舞台的聚光灯已逐渐将注意力的光束照耀在网传播上,从而使原先的主角——纸传播逐渐受到冷落,使纸传播运营者在传播世界的历史变迁中感受到了重重压力。

在这个纸传播与网传播共同出演的剧目中,纸报的经营者普遍感受到了无力回天的悲哀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怀。在这个历程中,美国知名报业集团——美国媒体新闻集团(MediaNews Group)也和其他报业集团一样经历着一次被迫转型的痛苦历程。

从纸传播到网传播

2010年1月22日,美国第四大传媒公司媒体新闻集团面临危机,其旗下的附属媒体公司(Affiliated Media Inc)因负债过重,申请破产保护。 2011年9月8日,媒体新闻集团走马换将,任命约翰·帕顿为首席执行官。2011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在题为《报业的“数字信徒”》的报道中称,约翰·帕顿认为,报业需要“不再听从于报纸的人”。2011年12月6日,美国著名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报道,属于美国媒体新闻集团的、位于加州的地区性报纸《瓦卡维尔报道》、《瓦列霍先驱时报》和《尤里卡标准时报》将停止印发周一版报纸。同时,该集团的《奥克兰论坛报》、《弗里蒙特阿格斯报》及《哈沃德每日评论》已停止周一送货上门的服务,但其报纸仍可销售。据悉,此举是该公司为降低成本所做的努力,另外也为了引导读者进行在线阅读。纸传播和网传播的较量在这里交织进行,传播的历史渐渐将纸传播调整到了配角的位置。

从历史角度来看,纸的发明,使新闻有了得以迅速传播的可能。而纸传播的过程中,“洛阳纸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传播现象也令人耳熟能详,可见纸传播对于人类传播的重要意义。

但是,自从互联网大规模商用以来,纸传播的核心地位开始逐步动摇。互联网的发明,使得新闻的传播具有了新的平台,各种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终端以及相关应用和服务的繁荣,使得网传播逐渐成为人类传播世界最为普遍的常态现象。相较而言,纸传播是静态的、单向的、沉寂的,网传播则是动态的、多向的、喧闹的。对于当前人类的传播实践而言,现实传播形态不是一切,虚拟传播形态也不是一切,只有现实传播和虚拟传播的合理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传播世界。

从印刷第一到数字第一

纸传播的时代,纸报是最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形态。而在网传播时代,网络则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形态。这种传播形态角色的转换即决定了传统报业集团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方向。对此,美国媒体新闻集团提出了“数字第一,印刷最后”(Digital First,Print Last)的口号,为其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美国媒体新闻集团CEO约翰·帕顿对传统报业集团所面临的危机有着深刻的警醒。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刷业要花更多的钱,而就其本身价值并不值得花这么多。如果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使其转变方向,那将会把你丢在哪里呢?”因此他的主要做法就是明确报业集团的数字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数字收入的比重,从而使传统报业集团真正成为以数字新闻收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彻底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传统报业集团的转型。

2011年,帕顿担任美国媒体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第一年,该公司的数字收入就增加了200%以上。他认为,随着新闻业收入的大幅下降,应该将数字收入问题作为传统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他提出,只有新闻业愿意“不再听从于报纸”,真正的转换和改革才会发生。帕顿相信,传统报业集团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最终放弃印刷业务,并将印刷新闻收入转变成为数字新闻业务。

从纸的历史到网的未来

新闻业的未来是什么?2012年2月,美国媒体新闻集团CEO约翰·帕顿发表演讲认为,印刷版报纸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闻业的未来是数字的、参与性的,这意味着变革并非某种单一媒介的变革。他认为,这些变革意味着传统媒体必须抛弃那些曾经珍视的信条,诸如:我们是信息把关人;我们是议程设置者,我们决定新闻是否成其新闻;我们可以仅仅选择少数和我们相似的人使之进入我们的世界。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把关人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信息的大门将永远开放。新媒体环境下的报业集团的主要作用则在于:为参与性新闻附加新的价值,并围绕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构造新的新闻组织。只有抛弃不适应新传播环境的传统观念,从观念到组织上适应新的变化,传统报业集团的转型才能成功,才能真正告别纸传播的历史,走向网传播的未来。

当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不只传媒集团的运营思维需要调整,传播理论的研究维度也应调整。回顾传播理论的历史,可以发现,诞生于1950年的把关人理论和诞生于1972年的议程设置理论,都是在互联网大规模商用之前的时代所提出的重要传播理论。

传统传播理论的立足点主要在大众媒体传播实践;而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虽然传统的大众媒体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基于互联网传播平台而形成的包括互联网自媒体群落在内的新媒体群落却已成为重要的传播角色。在这种新的传播情境之中,基于传统大众媒体诞生的传播理论在阐释新媒体传播现象时已需要进行新的审视。

记得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曾经记录了在清朝末年重大历史变迁中那一代中国人的应对历程。清军入关后,男人被迫留辫子,于是天津卖炸豆腐的傻二的祖上创出独一无二辫子功,傻二的辫子功当时还被赞为“神鞭”。在洋枪洋炮兴起的年代,傻二毅然割去辫子,转而练成了神枪。他称之为:“鞭没了,神留着。”对于传统报业集团的转型来说也是如此,在纸报衰落、互联网传播形态兴起的年代,只有秉承新闻业的“神”——依照新闻传播规律、为最为需要的人群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服务——才能与时俱进,创新转型,立于不败之地。2012c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出版;流程优化

一、负面效应:互联网对图书出版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信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纸质媒介在文字传播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而这也是互联网给我国图书出版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出版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网民数量快速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7.3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3%。正是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在文字阅读方面的选择更为便利,可以不再依靠传统的纸质媒介进行文字阅读,而是依靠互联网和手机就可以完成文字阅读。由此,图书的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出版社,互联网网站、网民、微信、微博等等,都可以成为图书传播的载体。

在传统出版格局之中,国有出版社一直在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国有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的定价、发行渠道、回款速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图书出版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流程,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中小型民营出版社开始介入图书出版行业,大大增加了图书出版产业的经营主体,这使得出版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二)传播内容可复制性更强,版权和著作权保护困难

传统图书出版是以“纸”作为主要媒介的,纸质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复制性较差,这对于图书版权和著作权的保护较为有利。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不再依赖于纸质媒介,数字化出版逐渐成为了图书出版的重要方式。但在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图书的很多资料都会在互联网上公布,这就给图书内容的复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任何人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对图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复制,这导致各种盗版图书作品泛滥,直接侵害了版权人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导致互联网图书版权和著作权侵权的取证十分困难,这给图书版权和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正面效应:互联网给图书出版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带给给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图书具有内容源头优势

在丹・席勒出版的《传播理论史》一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信息储存、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资源共享,但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并不能带来新的思想”。丹・席勒的观点实际上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其他传统媒介相比,其也有自身的缺陷不不足。图书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形式,其往往是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重要来源。但在互联网环境之下,虽然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但互联网在传播内容过程中却缺少相应的信息筛选和过滤机制,不利于网民把握信息的源头。但就图书出版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多维立体地开发好优质内容资源,将成为业界各大竞争者追求{溢价权的主要手段,对于内容这一重要资源的争夺尤为关键。出版社作为内容源头,可以把握住这一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做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产业领导者。

(二)出版公信力凸显

霍夫兰在其说服论模型中认为:“最可能改变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者在受众也目中的形象。”他将传播分为四类,即:传播者、信息、阅听人、反应。经过实验发现,阅听人对于自认为可信任程度不{的信息,对于其来源往往也认为是非正常和不可信的。他同时还发现,信源对于信息可信任程度的影响能力,与时间成反方向。简单来讲,在短期内,信源的信誉影响信息的信誉;在长期内,信息的可信任程度取决于本身。从这一传播学角度而言,出版社具备了天然优势。这是因为在信息浩若银河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迅速、内容鱼龙混杂,阅听人在短期内将更愿意接受可信任程度高的信源信息,而出版社则具有送样难得的公信力优势。换句话说,拥有社会公信力、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将得到信赖,在网络时代优势凸虽。

(三)便于图书检索与互动

互联网出版吸收了多种现代技术,有丰富的检索能力,能进行关键词信息检索,并能进行信息筛选。对信息统计、排序、分析可以出具新的结论。在文化产业领域,己经有利用互联网检索取得巨大成功的先例,这对于提{出版选题效率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

互联网带来的互动功能,在生产端,将会使出版社与作者沟通更加便利;在消费端,将会使出版社与读者沟通更加便利。例如,编辑用手机或电脑软件通过微信等形式输送稿件、关注进度,大大提高了审稿效率;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语音推送和读者群体建立良好关系,做好线上、线下互动工作。@对于提高出版编辑效率、提{书籍营销推广能力是很好的工具。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站、论坛、博客、手机终端上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手机和网络出版物大量增加。手机和网络出版是拉动数字出版业务收入的主力军。新型技术已经在出版领域取得良好发展,况且电子书速很快,这意味着大量出版物将更多的依赖手机和网络得到传播,出版物的传播渠道发生重大改变。移动传播工具的诞生,对于提升出版编辑、营销能力是很好的工具。

三、模式优化:“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的新思路

(一)选题优化

虽然出版行业目前己经基本具备了实现数据出版的资源基础――即海量的各种介质的出版物,它们体现为可供运算数据的价值,但将书籍资源转换成数据的成本还是太高,非一两个出版社能够独立承担。在现阶段,出版商主要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做好出版内容策划工作。出版单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其数据资源进行合理搜集、分析,经过分析用户以往购买书籍的类型、喜欢的作者、喜欢长篇或者短篇、每个地区不同种类图书的发行比例,甚至是购买人数最多的图书价格区间等数据,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读者信息,市场关键信息。主要有:通过互联网调查图书市场情况、查找相关书籍内容设置侧重及编写水平、查询信息时效性等,根据送些信息,能够协助我们分析读者想读什么,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充分论证该选题立项运作的必要性,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版物,确定选题及初版印数,利于准确抓住选题与出版时机的契合度,超前捕捉和挖掘读者潜在需求,使选题策划具备前瞻性,并进行精准投放。

(二)组稿优化

互联网具备的开放属性,使有创作欲望和能力的人都在借互联网来表达,涌现出很多原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很多新作者通过网络作品体现了自身才能和价值,拥有大量读者和粉丝。作为出版社而言,注重利用互联网平台找到好的作家,累计作者资源,为书籍出版寻找源头活水,将是出版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策略的运用,将对提升书籍策划、组稿效率、减少成本起到重要作用。

以往出版组稿工作是预估市场形势,先约好作者,再写作品。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人气、口碑的合理利化给这一传统工作形式带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可以先有市场反应良好的作品、再有作者进巧后续创作。即:通过网络发现人气曰碑好的网络作品或初步作品,再轻松联系到作者约稿,继续进行后续创作。这种反向精准切入市场的形式,缩短了冗长的选题论证期、写作出版周期,减少了市场风险。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送种模式将逐步发展,最终或可形成用网络检验作品市场认可度的新常态。

一是利用网络沟通,提升沟通效率。例如:在现阶段,某些书籍、杂志每年都会组织编委会在某城市举办讨会,对争议较大地问题集中会议讨论,促进沟通和联系,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人为、物力。而通过微信平台成立编辑群,设立沟通制度,每月或每半月进行审稿沟通,汇总意见,便于后期的会议讨论,大大节约了财力成本;同时可将更多的编委声音和建议,以文字、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再以“作品缘起”或者“审稿故事”的形式,推广给读者,形成有效互动,提升品牌效应。

二是运用平台进行组稿进度管理。编辑可策划的形式,邀请专家或作者人群,定期通过平台了解组稿完成程度,协调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建立专题群、多平台管理,时刻关注作品推进进度。

三是时刻保持沟通,拉近作者、编者、读者的距离。微信平台等互联网工具带来的沟通及时性,可大大提{组稿的效率和质量,紧密联系编辑和作者。出版社应注重网络平台的建设,出版社可以使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的策划方案,以集约、高效的途径在网络上实施。例如目前阶段,出版社可利用微信,由编辑主要负责,利用语音推送祝福,利用线上平台活动等形式加强与作者、编者、读者的联系。

(三)营销优化

读者在W络留下的信息足迹将为网络分析提供大力支持,对精准定位读者用户信息、区分读者群、做好图书推荐、图书广告工作等提升助推力。互联网为出版社和读者建立了更加快速的链接,方便出版社运用该手段,从而加强与读者的联络。

我们应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积累读者信息,主要是通过这一平台与读者深入互动,从而真正征求到、搜集到读者建议和意见,注重每一个读者体验的改善,在图书出版工作中予以改进。例如,读者认为开本太大,我们应对版本设计予以改良,使读者在旅途中便于携带阅读;年长读者认为字体太小,我们应设计字体适应;多绘画,少文字;家长反应孩子阅读时的安全,我们应当把童书的边角设计成圆弧形。对于这些细节的搜集,以往不可能调查取得,而现在通过在图书中设计二维码,直接使读者链接到出版社平台中,从而迅速取得读者阅读体验的信息反馈,树立这种读者即用户的思维,其效果一定是增强了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互联网传播理论范文6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正式被官方认可。按照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2007年底联合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互联网视听节目作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型传播方式,它符合网络媒体的公共定义,即以网络为传播载体,通过视听节目形式来进行个人、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呈现出了异军突起的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市场整体规模在迅速扩大。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点播/直播市,场营收规模达到8亿元。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预测,201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亿元。

网络视频的传播模式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速度缘何如此迅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这种复合的传播模式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方面。

在媒介形态上,互联网视听节目融合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广电媒体的视听特性,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只要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力。

广播电视作为次于报刊媒体之后出现的电子媒介,第一次将信息传播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广播电视媒体兼具声画结合的视听特征,直观生动的视听传播形式天生具有吸引受众的魔力。

在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中,新媒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旧媒体的既有特性,互联网视听节目从媒介形态的本质上讲,仍属于网络媒体。但它既具备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又融合广电媒体丰富表现形式的视听特性,因此是目前为止最具复合性的媒介形态。

在传播主客体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汇合“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和“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受众群巨大的“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着“面”的不断扩大,而使成本不断降低,收益则随之不断增加。“点对面”的最佳传播效果是“点最小,面最大”,这符合传统媒体所属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长尾理论”取代以往的“二八定律”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规律,长尾上不显眼的传播主体,也能对应数量庞大的传播客体。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在传播信息时,两头都是个性化的独立个体,基本的传播结构是从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到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当很多人关注到同一个事件时,这些独立的点,将自主地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面。

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主客体,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另一方面更多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前者如新浪网的播客,借助于具备强势传播优势的门户网站这个“点”,力图使更多的人能看到播客内容,形成更大的“面”。后者更多表现为垂直网站,例如视频分享网站、各种专业论坛、影视类网站等,受众群为各种小范围的共同爱好者,网络视听节目到受众群的传播过程为典型的“点对点”传播。

在传播方式上,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单向传播的即时特性与互动传播的反馈特性。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而不能即时接收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传统媒体由于“单向传播”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因素导致了反馈渠道的微弱,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壑无法填平。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上的“先天优势”就是互动传播,即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受众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反馈。网络视听节目在上传至互联网后,受众即可在第一时间内看到视听信息,同时即可发帖留言,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电视两者的优势,将互动传播与单向传播的优势结合,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整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个人媒介的原创性。借助于互联网,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空间将大大扩展,任何级别、任何大小的电台、电视台都可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将得到弥补,受众可随时点播,自主选择收听、收看、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具有专业水准的视听节目,将不局限在电台、电视台这样的平台上,受众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能获得。

网络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原创空间,尤其是个人播客的出现,使得网络的原创性优势得到了升级。原创的网络视频需要摄制人员亲自赶赴现场,这更加突出了原创性,同时也增强了其个性化程度。

在传播内容方面,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草根类个人网民短片制作的大量涌现;在平台形态方面,网络视听节目的展现从传统面向用户单向点播平台,转化到用户互动分享为特征的播客形态。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所需要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网络视频的产业价值链

互联网视听节目因其复合传播模式而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在给公众增加通过在线视听形式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还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要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视听节目新产业必须建立新秩序,形成可循环的产业价值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