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1
一、电视经济报道应该改变内容枯燥形式乏味现象
在目前一些电视媒体,特别是县级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还都是老套套,内容枯燥形式乏味,报道手法雷同,平时多为唱唱“四季歌”。解说词是罗列些产量、产值、税利数字对比一下;画面则是厂房、车间、机器、生产线。存在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是不少电视记者错误地认为,报道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产值多少、数字多少、增长多少,以及取得这些产值、数字的几点做法。只有摒弃这种老套套,把市场、消费、产品、企业效益等与观众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电视经济报道的现状才能改观。这是因为广大观众关心的并不只是哪家企业的产值、利润如何,而更关心的是它的产品在商品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使是较大的经济事件,如果只作一般性报道,也不太可能引起观众关注,但如果把这些事件和普通百姓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人们关心的程度就会加大。当然,数字在表现经济成就、探讨经济问题时,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文字无法替代的,在经济报道中,运用数据对比的方法,很容易让观众直观了解到新闻所要传递的观点。但报道时,不能只有干巴巴的数字,要将数字与经济现象与人联系在一起,以增强经济报道的可看性。
当前县级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有两大误区:一是直接把中央全局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拿来,移花接木,傍上全局经济工作,再加上当地经济工作的数字、做法、经验,硬与地方经济工作相拼接;二是“炒剩饭”,就是抓住地方特色经济中的“闪光点”,年复一年、连篇累牍、反复地报道。长期以来,电视经济报道由于专业性强而常常被业内视为“窄播”节目,观众被定位于知识层次高、收入水平高、社会地位高的高端人群,然而这正好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特点产生了矛盾。对于县级电视媒体来说,其有限的信号覆盖面决定了经济报道未必有足够的专业受众群,要将电视经济报道的观众宽泛化,县级电视媒体就必须结合当地受众实际,使经济报道面向民生,贴近民生。
要使电视经济报道有深度,电视记者还必须深入到经济生活中去,剖析市场现象,准确回答好观众关注的经济问题,而不能只看到经济生活的表层。实际上,任何经济活动,总是直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往往在市场风云中显现,从事经济报道的电视记者,只要留心一下社会生活,群众话题,就不难找到经济报道的最佳切入点,丰富经济报道的内容与形式。
二、电视经济报道的可看性来自于贴近性与亲和力
从目标受众角度考虑,电视经济报道应该是为观众提供财富和创造财富的有用信息,内容就要本土化、实用化、社会化,突出地方特色。一条经济报道,特别是深度经济报道要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县级电视媒体就要认真分析观众群及其收视心理,并与其他电视台同类报道作差异化采制,县级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只有关注本地经济新闻事件、经济新闻人物,对与本地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及外部经济热点事件作本土化解读,才能削减经济报道在专业上的晦涩性,增强贴近性与亲和力,从而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以百姓视角去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本地人和本地事,是电视经济报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贴近群众实际、贴近群众利益的落脚点。县级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更应该关注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致富、物价涨跌、百姓就业等情况。
县级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经济报道必须贴近观众,增强亲和力,这样才能增强可看性与指导性,更好地传达、贯彻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报道时,一是要从小处切入,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家企业等等细微之处的变化入手,写细写活,通过解剖麻雀,反映重大题材,窥一斑而知全豹地反映整体情况;二是语言要通俗,不但要以平民视角去采访,以平民角度看待经济现象,反映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语言也要通俗,要避免新闻腔和官腔,把观众不太懂的、深奥的经济问题以通俗的语言报道出来;三是形式要新颖,要综合运用电视媒介多种视听元素,不拘一格地表现电视经济报道所要表达的主题;四是要以人为本,把人摆在经济报道的主体地位,让人成为经济报道的主角,以人见情,缘情叙事,因事明理,人情事理和谐共生,从而开拓经济报道空间,增加其人文内涵;五是要寻找关联性,如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宏观经济报道能在本地找到切口,区域性的经济报道能找到宏观的背景,行业性经济报道能与老百姓的关注点紧密结合,企业经济报道能挖掘出经济规律,在老百姓的生活新闻中都能挖掘出经济学问,那么,这类经济报道的收视群体就会越来越大。
电视经济报道,不仅要报道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更要报道其间发生的精彩故事。所谓经济报道故事化,就是以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经济新闻事件。通过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吸引观众注意,然后再切入经济报道主题。比如,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绍兴县台记者不但深入集贸市场与大型超市调查采访,并找了几个普通百姓算生活账,还采访了当地的一位养猪大户,帮他算成本,随后又采访相关部门,向观众交待了猪肉价格走势的背景和原因。这样做,不但使经济报道贴近民生,还很有说服力。如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关心经济报道的收视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帮助百姓释疑解惑,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国家经济政策,也是电视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
三、电视经济报道的指导性在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电视经济报道对当地经济建设起好服务、推进、促进的作用。经济报道的指导性,说明任何新闻传播媒介都不可能是无目的、无选择的活动,尤其像绍兴县台这样的当地主流媒体,不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就更要注重经济报道的指导性。作为县级电视媒体的记者,在从事经济报道时,既要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吸引观众眼球,也要更好地发挥经济报道的社会功能。县级电视媒体经济报道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当好参谋助手等方面,一是要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二是要当好公众的参谋,三是要当好经济行业领域的参谋。2011年,绍兴县广播电视台为了配合县里的经济建设,围绕“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主题,加大了经济报道容量。分别以《绍兴县新闻》、《纺城直通车》、《亚红热线》、《民生360》等为主要平台,对全县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先后推出了《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大力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展望“十二五”》、《美丽乡村行》、《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评星晋级,创先争优》、《和谐榜》等方面00余条(篇)重点报道,为县委县政府各项经济决策的落实到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电视经济报道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就要充分反映最新经济动态,培养受众理性分析经济形势的能力,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导功能。作为一个电视记者,必须掌握国家的经济政策,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县级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更要利用当地经济的地域特点,抓住其新特色、新经验、新做法,因为从当地特色经济入手,观众的关注度就会更高。首先,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公众,对当地特色经济都十分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GDP的增加、地方知名度的提高。其次,由于其对地方经济走势的影响,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直接接触到公众的切身利益的敏感神经。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县级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报道。经济报道的覆盖面之大,渗透性之强,使它不仅对经济工作发挥直接指导作用,对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社会工作也能发挥多层次作用,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电视经济报道的指导性还应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经济改革的报道,要着眼于全局,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特别是涉及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的报道,要格外慎重严谨、不能走样,切忌各取所需、随意曲解,或随心所欲想当然给大局添乱,给党和政府帮倒忙。二是对群众关心的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热点问题报道,务必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该热的东西不能热起来,尤其对一些容易激化民众情绪,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媒体必须采取“冷处理”原则。三是对涉及国家重大科研发明成果、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外经贸谈判、重大商业信息和币制改革、货币发行等经济报道,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规定,防止泄露经济机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四是必须注重经济报道的导向,经济报道也要做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注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各种经济现象,客观、公正,不盲目跟风,不单纯追求“卖点”。因为电视经济报道追求的绝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应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2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指人们通常所强调的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其二,指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即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后,通过技术、组织及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其三,实现经济增长由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由不可持续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精神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以创业型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发展创业型经济对于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最早是“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Petcr Drucker,1985)在他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出的,是指以大量新创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是相对于管理型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传统的大工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基本上属于资源经济,需要耗费大的自然资源、能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创业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的附加值、依靠新的创意以及智慧,形成新的创意经济、知识经济的迅速增长,实现低能耗、无污染、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以科技型、知识型、服务创新型、创意型新兴创业企业为主导的创业经济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对资本等的大量投入,必然推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或者说是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与出口,但现在看来,即使是有效的宏观政策,最多也只是刺激经济增长的诱导因素,本身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从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来看,尽管中国的人口、劳动力资源、市场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间,但却很难自动孕育出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其实,从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构成要素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政府对民营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民间长期被压抑的商业禀赋被激发出来,民营经济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加上FDI的推动,以及在民营、外资企业的效率辐射和竞争下,国有企业本身经营效率的不断增进,共同构成了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的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创业型经济可以通过引导、促进创业活动、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随着新经济时代知识研发与传播方式的更新,创新成为更普遍、更深入的活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业活动中来,更多的现有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活动开拓了新的事业。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际表明,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性远远超过大型企业,在全国112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园)中,有70%的企业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可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适合采取中小企业的形式。虽然说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来降低成本,创造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但许多大型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不得不依靠收购和改善千千万万个充满活力的小企业的科研突破和发明创造来保持自己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保障充分就业、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内部(主要是工业)基本处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使得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但制造业“大”而不“强”;而且由于销路盯死海外市场,往往会因为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受制于人。二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第二产业单兵独进,长期以来农业始终在三大产业中处于劣势地位,服务业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有利于提升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研发与科技服务、设计、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偏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比较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和环境难以为继。创新型经济以创业、创新为龙头,以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为主题,具有高端化、知识化和融合化的特点和趋势,因此,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占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动力。
五、着力实现以人为本
就业是当前关注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现实问题。创业型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从微观到宏观形成促进有效创业的推进机制。从微观上看,在多样性、异质性、变动性的市场环境中,创业者为了促进盈利商业模型打造中成功率的提升,不断增强创业中的回应性、适应性、创造性。从宏观上看,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组织能力不断增强,行会组织、商会组织的作用也不断加大、大大提升了创业的组织水平;另外,政府在创业中的推动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也从如何规制转向如何鼓励和推动创业。这样,企业、社会、国家相互协同,形成创业活动有效的促进机制,体现市场自组织性和政府重要作用的创业推进机制已经成长起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靠输血的就业扶持政策难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依靠发展创业型经济,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解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刘昱.论创业型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2).
2、景云祥,卫家稳.创业型经济:改变经济增长逻辑的经济形态[J].学术交流,2006(10).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3
拓宽思路 创新宣传理念
创新经济宣传理念,首要的是正确认知受众需求。我国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呈现新的特点,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宣传必须正视这一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复杂背景。认清形势,面对现实,通过全视野、多维度、多层次的理念创新,使经济宣传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是坚持导向性。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灵魂。经济新闻也必须坚持导向,立足于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优越性和辉煌成果,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宣传要围绕提振信心这个基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危中求机、共克时艰的生动实践,积极营造氛围,主动引导舆论,进一步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把握关联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本身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地方的、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世界的经济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宣传中要切实关注这种关联。报道全国性、世界性的宏观经济新闻,要重视反映其对本地经济的影响,力求在宏观经济新闻中体现本地元素;报道本地的经济新闻时,努力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背景中找准本地经济新闻的位置,更加完整地体现新闻背后可能隐含的深刻意义,着力提高本地经济新闻的层次。
三是抓住时效性。经济政策的出台、经济现象的产生、经济信息的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党委、政府出台的一项新的经济政策,必须及时通过准确的宣传和权威的解读,使之尽快传达到人民群众当中,进而转化为他们自觉行动的迫切需求。经济宣传的时效性还体现在。能够深刻洞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适时准确地作出前瞻性报道。
四是突出贴近性。经济宣传要强化受众意识,找准受众的关注点,从促进受众理解的视角进行报道。要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善于从群众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经济新闻线索。挖掘经济学问和知识,善于找出经济新闻与群众衣食住行之间的联系,并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的经济新闻群众才会觉得好看、耐看、受启发。
积极创新 健全运行机制
经济生活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求经济宣传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搭建多样化的基础平台和载体。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为做好经济宣传,树立安徽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调动各种宣传资源,着力做好内外两种宣传,努力实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对内宣传方面,在日常报道中不断增加经济宣传的力度和份量,积极求新求变,以战役性集中宣传提升经济宣传的水平和声势,创造性地把新闻舆论宣传、理论政策宣讲、群众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上下联动,虚功实做,在融入经济、促进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有力地鼓舞了安徽人民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勇气。2008年,《安徽日报》刊发经济报道稿件约1.6万篇,省电台、省电视台播发经济报道近4千小时,均占发稿总数的50%以上,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对外宣传方面,采用“多方请进来,主动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多批中央和港澳媒体来皖采访;组织了各类论坛、经贸活动、招商活动的宣传;结合全国“两会”宣传,贴近海外受众对安徽经济信息的需求,积极召开新闻会提供报道素材;赴海外举办了“安徽电视周”、“安徽文化周”,把安徽特色、安徽风格、安徽气派传递到海外。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经济宣传要根据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以及经济运行和经济生活的特征,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我省切实加强宏观舆论管理。发挥不同媒体优势,建立健全三级策划机制和激励约束制,推动工作机制创新。近年来,每年策划集中经济宣传40多次,重点宣传10余次。如2007年组织的“奇瑞汽车一百万辆下线”集中宣传。进一步树立我国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形象;2008年组织的“积极融入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集中宣传,展示了安徽人民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加速推动崛起的生动实践:2009年开展的“坚定信心、加、速崛起”集中宣传,反映了安徽各地迎接挑战、危中求机的经验做法,极大地鼓舞激发全省人民战胜危机的士气,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同时。切实加强对经济宣传的阅评工作,健全科学有效的阅评机制。重点开展对重大经济宣传活动和专题的综合阅评,每次抽样选取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宣传战役或新闻单位一段时间的版面和节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评估宣传的质量和效果,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在阅评的基础上,严格奖惩,赏罚分明,及时兑现。
三是创新宣传阵地。着力突出经济新闻在整个新闻宣传中的地位,切实加大了经济报道在头条、头版、头组新闻中的份量,不断巩固宣传主阵地。同时,加大经济宣传的品牌建设,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群众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培育一批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经济宣传名牌栏目。如,安徽日报的《经济周刊》、安徽电台的《财经信息港》、安徽电视台的《财经特快》均是我省知名的经济类品牌栏目,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是创新报道内容。在经济宣传中注意做好四个改变:改变“四季歌”式的成就宣传,注意从宏观上宣传阐释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突出报道整体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改变“一厂一店”式的工作报道,着力从深层次上发掘、剖析经济现象,反映经济发展规律;改变单纯提供实用性经济信息的做法,密切关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动向,敏锐捕捉转型期的经济热点和社会焦点。加强科学分析,进行正确引导,推动干部群众创新思想观念;改变重宏观轻民生的报道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多从民生视角反映百姓关注、感兴趣的经济现象,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对各种影响百姓生活的不良现象或问题。给予适时、适度的批评性报道。
五是创新报道形式。把改进创新报道形式作为提升经济宣传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鼓励记者深入基层抓
“活鱼”,不断改进新闻表现手法,硬新闻做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做足深度报道,着力在“深、透、精”上下功夫,真正把经济新闻做足、做深、做透。让报道入耳、入脑、入心。切实加强经济新闻评论,克服“短腿”现象,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实指导性。
密切协作 扩大宣传声势
做好经济宣传,必须强化“大宣传”的意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规划和推动工作。构建服务经济宣传的新格局,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与声势。
一是打造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的新格局。各级党政部门切实加强对经济宣传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图书等多媒体协同合作,打好组合拳,理论宣传、政策解读、思想教育、典型指路、舆论引导、文艺配合等多种宣传载体共同运用。声、屏、报、网发挥联动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宣传,跨平台运作,相互贯通,取长补短。同时,省、市、县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上下同热,形成“大合唱”,发挥整体宣传优势。
二是打造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新格局。推进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经济部门积极参与的经济宣传工作机制。各级宣传部门主动跳出“自我循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到各经济部门了解情况,征求对经济宣传的意见和建议。各宣传部门和各经济部门切实加强沟通联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综合运用思想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盘活全社会的宣传资源,共同推进经济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打造内外兼顾、广泛覆盖的新格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由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安徽电台经济台和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等多家专业经济宣传媒体和多个经济宣传专刊、专栏、专版和专题节目组成的庞大经济宣传网络,打造省内经济宣传的主力阵容。积极利用收视人口逾8亿的安徽卫视,在全国和境外都有一定覆盖面的安徽电台,以及我省在海外18个外宣窗口阵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安徽经济建设实践和成果。
培养骨干 打造人才队伍
舆论引导,关键在人。要做好经济宣传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加快建立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切实加强培训教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做好经济宣传人才培养,积极组织他们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定期举行经济形势报告会、经济信息推介会、宣传干部和媒体负贵人培训班,推动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学习经济理论,掌握经济规律,提高驾驭经济宣传的能力,增强做好经济宣传的信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深厚、道德情操高尚、工作本领过硬的经济宣传人才队伍。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4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come to us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everyone has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k, life and so 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undoubtedly played a more profound change and re-positioning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ndividual in a series of problems, including production, operation, competi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 Starting from the abo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or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分析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China's economy;system reform;measur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41-04
0 引言
如今,在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持续影响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为了克服消极的后果,最为根本的途径便是改革和创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实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需要不断创新经济发展制度,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摆脱被动发展的局面,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不在局限于某一国或者某一地区,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发展状态。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经济体的联系紧密,如同“绑在同一只船上”。因为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过于强烈,通常只要在全球化体系中的一部分经济体发生问题,就会迅速且深远地波及到其他相邻的体系亦或是波及“全身”,最终波及至全球化体系下的全部成员。前一些年发生的泰国货币危机迅速的影响到了与其经济有诸多相连之处的日本和韩国,除此之外也包括很多邻近的东南亚地区国家,产生了地域性的经济“地震”。在这之后又快速的蔓延到俄罗斯、南美国家,从而波及全世界。
其次,不同经济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上在全球化中受到严重影响。包括世贸组织减税在的措施内,有些经济体会主动适应全球化,除此之外,另外一些经济体在各种条件的促使作用下改变他们的政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1/3、世界贸易额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都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而它们的战略目标却极少同东道国长远经济规划一致,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政策产生消极作用。极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跨国企业经常进行货币的投机行为,尤其是在货币汇率不稳定的时候。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帮助打开经济的国门,让外国带有其他目的的资金有着可乘之机,这也和经济安全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实现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不断建立和完善发展目标和相关制度,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积极应对挑战,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此,应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特征和影响的了解,以制定更加完善的应对策略,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较为科学和充分的说明应对以上诸多问题的方法及可行性。
1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在各国如今都是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有诸多可以改善、完善的空间。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为下面几个特征。
1.1 经济全球化体现于贸易自由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贸易自由化,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国家利益和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尽管关贸总协定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对贸易自由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和保护,但是直到八十年代这些措施才真正落实。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它将不同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涵盖在了一个体制之下[1],构建了一个适宜于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经济发展体系,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交流,也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而稳定的发展。
1.2 经济全球化体现于跨国公司业务全球性发展
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和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特征,一些跨国公司借助有力的经济发展制度,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使得影响力和活动范围不断蔓延,它在带动合作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促进了资源、人才和金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够发挥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实现最佳的发展状态。如今,跨国公司已经实现了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经营状态,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应该合理借助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1.3 经济全球化体现于跨国公司规模全球性发展
跨国的全球性公司和企业从规模的单元与企业本身和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体现出规模全球化的重要特征。通常,我们认为“富可敌国”这个成语有夸张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在今日的跨国规模全球性上,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说法并不夸张。例如,壳牌公司的年销售总额基本与伊朗全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而大型连锁超市企业沃尔玛在全球的业务中每年收入约为1600亿美元,这甚至远远超越诸多非洲、南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例证比比皆是。
1.4 经济全球化体现于信息和通讯手段的应用变化
在过去,不同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为了实现贸易交流,只能借助铁路、电报等手段,工作效率很低,因此国际间的贸易发展十分缓慢。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电话、传真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通过简便的通讯和信息手段,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顺利的完成生产、贸易等活动。信息和通讯手段的应用不仅跨越了时间的局限,还超越了空间距离,能够及时传送给人们新鲜的市场变化信息,有利于决策者改变自己的生产要求和价格定位,这对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1.5 经济全球化体现于跨国企业巨头的垄断和全球性质机构的主导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巨头通过资本、技术、管理、规模效益等优势对全球各个市场进行带有优势的占领统治,除此之外,这现象背后的受益者也同样包括全球性金融机构,他们遍布全球的资本控制致使垄断现象愈演愈烈。这使得他们控制了世界上大约80%的各类专利与高精尖技术,大约60%的世界贸易,大约70%的国际直接、间接投资,和30%的国际技术转移。如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和爱克森石油公司都是典型代表。[2]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①推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在局限在某一个空间内,它需要不断开放,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以更好地应对他国企业提出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设计、生产、销售、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化,这就需要我国不断改变经济体制,以适应国家管理和其他合作对象提出的要求,从而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发挥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这对其他领域和行业来说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国也希望借此机会快速的加大力度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转型等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快速且可持续的发展。以2016年为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包括政府职能转变、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十大领域50项重点改革任务。会议强调,要突出问题和目标导向,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②推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引外资。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从资源占有量和人才竞争力上看,我国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资金流动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国家为了实现更高的水平的发展,不得不借助我国的资源进行生产,使得我国外资内投和内资外投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环境下,我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和资本,不断创新本国的企业的发展形态,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更好的引进和走出,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外资依存度从1985年的1.55%,自1995年起维持在在20%左右。另据数据显示,到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58.77亿美元,这非常好的解决了我国早期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③推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从上个世纪开始,很多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相继进行了产业结构和经济核心的调整,这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参考经验。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大中小企业都在不断转型和创新,但是整体水平欠佳,尚存在较多的改革空间。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家和国内市场的要求,企业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产业结构,以提高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资本[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的改革和应用。从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将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2.2 推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①推行经济全球化导致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当然,经济全球化并不全是积极的影响,它还会对弱势产业和民族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如今,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贸易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发达国家掌握着较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它能够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继续“压榨”发展中国家。另外,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经济结构相对还比较脆弱,因此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导致经济持续波动。
②推行经济全球化加速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善。经济全球化虽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但是它默认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成为了承受污染和危机的主要场所。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只能通过“牺牲”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换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将一些污染性的工厂开设在了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加重,环境和生态条件不断恶化,这不仅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情况,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国现阶段极其重视此类问题。以污染形势较为严峻的河南为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6月召开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座谈会,将联合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加强环境资源审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并且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
3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3.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以消耗资源和人力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实现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4]。我国大中小企业应该立足于实际,明确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时,大力扶持民营产业和民族产业,给予其足够的资金支持,制定有利的发展政策,帮助民营和民族产业实现转型[5]。长期以来,受市场变化速度的影响,我国民营资本的累积过程十分缓慢,民营产业受到的发展限制很多,因此,为了改变以上情况,我国应该重新制定经济发展体制,加强对生产要素的保护和建设。另外,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条件。
3.2 主动迎战、积极参与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该改变当前的被动地位,主动接受挑战,通过制定积极的发展策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形态。任何企业、行业,都不能忽视了市场变化的作用,都应该通过创新管理和生产制度,减少冲击和压力,避免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吞没[6]。我国应在改变自身的同时,认真研读全球性贸易规则,根据这些制度和内容修改自身的发展目标,寻找更有利的发展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如果只是一味地躲避和被动接受,只会被世界经济所抛弃,无法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目标。以联想的发展为例,在国内最初的发展情况,联想与海尔的模式非常类似,虽然在国内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但联想的发展仍旧难以走向国际,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联想的发展被传统模式禁锢,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模式,最终势必会走向灭亡。因此,联想也在不断的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最终,在国外,联想收购了IBM手提电脑业务,由此在国际上一举成名,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另外,丰源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也并非一帆风顺,最终丰源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可口可乐的长期供应商,实现与可口可乐的共赢,从而打出了世界知名度。由此可见,要想发展,主动迎战、积极参与才是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之道。
3.3 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经济安全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态,克服不利影响,需要从提高综合国力入手,在发展政治和军事的同时,还要注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7]。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创新产业结构等手段,改善资源利用现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综合国力提供物质基础。从当期的情况来看,我国应该尽量服从大局,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8],促进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避免冲突,营造大国形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应不断调节产业的适应能力,通过创新技术和改革制度的方式,减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实现经济安全[9]。另外,在资源、基础设施和支柱型产业等方面,应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3.4 建立抗风险金融监督机制
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的4年间,金融机构同业资产余额年均增长是32.7%,比同期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快了17.6%。同业往来的负债余额年均增长24.4%,比同期存款余额年均增长快了10%。截至2016年,同业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整合有效资源,增加收益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快速增长的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过去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来看,我国经济受全球化的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制定一个以国家调控为主的抗风险金融监督机制,以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或者其他挑战。首先,国家应该立足于实际,建立以计划调控为主的银行监管系统[10],及时而有效的传递市场和货币政策信息,以帮助其他企业掌握经济政策的变化形式,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市场,注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防止金融危机和其他风险的无序蔓延。最后,应该加强对金融和经济专业人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开发更多的金融管理工具,提高金融行业的决策和经营能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降低金融风险和成本投入量[11]。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这样一方面为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因此,在国家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应该积极转变产业结构,创新经济发展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为了克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我国应该积极应对,以更好地姿态面对挑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安.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研究[J].商,2013(13):190.
[2]李光.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评论,2001(6):121-123.
[3]胡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构想[J].经济视角(下),2011(05):100-102.
[4]赵龙跃.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管理的战略思考――评《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的主导学术理念[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02):127-135.
[5]陈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180-184.
[6]李文.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9):165-166,169.
[7]蓝海林,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08):1107-1114.
[8]魏崇辉.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2):5-6.
[9]李文杰.论经济全球化之下的国家经济原则[J].学理论,2011(35):107-108.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51-03
1.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陕西省利用外资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形成了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为主,借用国外贷款和在国际市场筹集资金为辅,多种渠道并存,多种形式并举的利用外资格局。2005年,全省吸引外商投资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6个,同比增长-5.54%;合同外资额158 237万美元,同比增长50.88%;实际使用外资62 839万美元,同比增长19.32%。截止2005年12月底,陕西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 367个,合同外资108.9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07亿美元。
本文试图在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综合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陕西省的综合情况,定性和定量分析FDI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希望能“以小见大”,通过对陕西省利用外资的效果分析,进而推广至西部其他地区,探索西部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本地区经济更快发展,从而使本文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2. 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以前对陕西省利用FDI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模型定量分析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FDI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常用陕西省年度总产出(GDP)对FDI的弹性来表示,我们假定FDI要素投入与GDP之间满足如下对数模型数量关系:
ln(GDP)=αln(FDI)+β[1]
即GDP与FDI之间存在GDP=eβFDIα的函数关系。在此函数关系中,α表示要素投入的报酬率,即FDI要素投入每增长1%时的产出增长率;eβ作为常数项,表示除了FDI之外其他所有要素投入的影响,主要是劳动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陕西省1985~2004年20年的时间序列资料(表1、表2),对上述回归系数及其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GDP)=0.543611ln(FDI)+5.441875
t-Statistic: (10.13773) (38.11259)
Adjusted R-squared: 0.850961
F-statistic: 102.7736
数据来自陕西统计年鉴,GDP表示总产出,GDPⅠ表示第一产业总产值,GDPⅡ表示第二产业总产值,GDPⅢ表示第三产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GDZC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经检验,方程拟合度较高,参数检验满足要求。该结果表明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报酬率为0.543611,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陕西省的总产出将增长0.543611%,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3)和广东地区的报酬率(0.87)[5],说明陕西省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利用投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改善与提高。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跨国公司及外商来陕西投资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外商不是“扶贫员”,他们的投资是为了实现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安排,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利用外资目标客观上存在冲突,这样的投资不可避免地会给陕西带来一些负效应。
3.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库兹涅兹、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对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证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提升的供给基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经济结构变动。GDP构成中最终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投资份额上升;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将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上升。
在产业结构的这种转变过程中,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国内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大部分外资流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固定投资主要来源之一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二是带动了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
3.1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构成特点
2004年批准的项目中,第一产业项目9个,合同外资额6 430万美元,实际外资9万美元,占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33%,6.13%和0.02%。第二产业项目175个,合同外资额60 724万美元,实际外资29 942万美元,分别占64.57%,57.9%和56.85%。其中制造业项目160个,合同外资49133万美元,实际外资24141万美元,分别占59.04%,46.85%和45.84%。第三产业项目87个,合同外资额37 723万美元,实际外资22 713万美元,分别占32.1%、35.97%和43.13%。
3.1.1在产业分布中,外商在陕西省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原因一是在农业体制方面,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使外商直接投资产业与经营需要的规模经济难以体现;二是从投资来源看,由于陕西省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为港台地区,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经营第一产业的企业很少;三是陕西省目前在第一产业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1.2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最高,不论是项目数还是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都是第一位,约有94%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反映了陕西省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9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占全部外商投资存量的比重一般略高于45%,而陕西省这一比例超过50%。进入21世纪以后,来陕西投资的外商在技术、资金密集行业的投资增长很快,这符合当今世界资本与技术跨国转移的总体趋势。
3.1.3外商在陕西省第三产业中的投资比例约占36%。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有很大差异,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行业,约占27%,而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沿海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多的行业,目前在陕西省吸收外商投资的份额还十分有限。
3.2FDI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
本文认为FDI对固定资产的带动作用可以用模型来衡量,模型方程式假定为:
ln(GDZC)=αon(FDI)+β [1]
其中GDZC指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ln(GDZC)=0.653737ln(FDI)+4.149299
t-Statistic:(9.071733)
(21.62366)
Adjusted R-squared:
0.810561
F-statistic:
82.29634
经检验方程拟合度较高,参数检验合格,该结果表明FDI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具有比较强的带动作用(约为0.65)。这说明外资在本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能力,并不单纯地体现在外资本身规模对三次产业投资规模的影响上,还通过拉动投资规模放大了这种影响。由于近20年来陕西省外资大多流向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而FDI对投资的进一步拉动,又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了第二、第三产业,所以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结构进一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偏移。这种部门结构的变化,带动了三次产业间比例的变化。
3.3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指标,FDI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体现为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其增加值的贡献。为衡量陕西省FDI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本文以ln(GDP)=αln(FDI)+β [1]为回归方程,根据表1、表2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1、2、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FDI对于陕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动的解释能力最弱(0.406839),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解释能力最强(0.617850),可以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陕西省第三产业的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对陕西省服务行业的渗透最为明显。
4.对陕西省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根据陕西省利用FDI的特点和情况,我认为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趋利避害”,发挥FDI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效果,这就需要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4.1改善投资环境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创造一个日臻完善的“软”“硬”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4.1.1在“硬”环境方面。 陕西省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以前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的建设和改造。陕西省可以加大引导外资参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陕西建成我国西部地区公路、铁路、航空和通讯的交汇枢纽。进一步完善现代电子科技手段,特别是高起点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地区信息网络发展步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能力,为陕西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4.1.2在“软”环境方面。 陕西省各级政府转变观念,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经济政策程序要民主科学,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4.1.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践已经证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让“看不见的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经济活动才能富有活力。但是陕西省的计划色彩比较浓厚,市场观念淡薄,政府需要填补市场经济规则尚未建立起来时所形成的规则真空,并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陕西省政府还要完善市场体系的各类主要市场,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对外商来说一个地区市场的完善和开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完善和开放的市场会对外商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反之,封闭的市场只会使外商望而却步。
4.2建立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
无论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大都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开、透明的法制体系对外商投资有着很强的保护作用,相反,若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将会影响外资进入的积极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陕西省按照国际惯例及世贸组织的要求,抓紧清理地方政府制定的不符合要求的法规和规章,初步建立了符合通行的国际规则与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树立了依法办事和宏观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加速了陕西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进程,但是目前许多立法还不完善。今后省政府需要按照WTO规则的要求,以统一、公开、合理的方式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创造一个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并且能安心、放心投资。
5.结论
本文对陕西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时间序列和回归方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陕西省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转变的具体贡献度。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于弥补资本不足、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尽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陕西省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投资仍显不够,资本仍然是稀缺因素。因此,要保证陕西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必须继续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根据对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特点和效用的分析,作者对陕西省利用外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陕西省政府需在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立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合理、有效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勇,张二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2]赵晋平.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M].人民出版社,2001.
[3]桑秀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及对中国数据的验证[J].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12
[4]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曾国军,李硕.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3.
[6]金永军.西部对FDI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及资本需求对策探讨[J].经济前沿,2001,(7).
[作者简介]郭镭(1982-)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