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文化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文化发展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1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2

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培养创造性表现能力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表现活动中容易渗进自己的自已觉和想象,他们的行为没有象成人那样多的理性思考,往往爱加上自己的主观想象,喜欢夸张新奇的事物。而创造有时可能是非理性的,有悖常规的。幼儿的思维方式却正具有那有的特征。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具有不从众性。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学龄前期的孩子什么都急于去尝试,非常愿意表现,没有束手束脚民,怕这怕那的顾虑。

分析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一是对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缺乏清晰的全面的认识,轻视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常把艺术教育作为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二是虽然意识到艺术教育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但是目标含混,操作性不强,以致在实践中又落到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上。三是在培养创造性表现能力方面缺少系统与科学的培养方法。四是艺术教育中艺术形式未被充分开发应用。如舞蹈、美术等教育中品种少、技法也较单一等。由此认识到,要把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真正定位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还需要一套适宜的,恰发的,可行的目标体系和指导策略,作为切实的保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创造性表现能力的研究甚少,即使有些研究也只涉及到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杠架和内容,但对艺术教育中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目标、指导策略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基于以上种种理性思考和现状分析,幼儿艺术教育要向人文化发展及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

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幼儿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发展。

一、体验性,艺术即情感的表现,因为艺术表现的东西(作品)是演示一种感受或情感过程的形象化的反射,是内心直接体现出的东西的一种发挥,它不受人类理性的束缚。孩子们在利用某种艺术形式表现时,是通过感知、体验、想象再由实践操作而表现,他们往往是反映或传达披露自己看某一事物时对它的独特感受。

二、互动性,通过互动,即相互学习,相互推动。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互动是和整个活动过程紧密相连的,可以说互动无所不在。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的主导和幼儿教主体间的互相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发、引导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而幼儿的每个回答或每点稚拙的创造,又会激发、触动教师的灵感,推动教师的教学。生生互动。指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以达到交流互学的效果。一个幼儿的点滴创新就会使其他幼儿点燃创造的火花,使得创造的火花不断的闪烁。儿童与集体、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良好,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物质环境能推动,影响幼儿的创造。

三、融合性,邓是交融、整合。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成年人,他的思想感情已与儿童的思想感情有着质的不同。如果教师强行把自己成年人的“世界观”(或世界形象,对世界的理解)强加到儿童身上,这无疑对儿童是一种压制和打击,甚至给他们造成痛苦的经验。正如西方美学家罗恩菲尔德所说:“艺术对儿童来说与成年人太不一样,它对儿童来说纯粹是表现自己的手段。由于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的思维,他的表现就与成人不同。”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3

    摄影艺术在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纪录性,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直观性。

    一、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性

    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摄影就宣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纪录性。绘画再细致逼真,也比不得摄影更真实。尽管起初拍一张肖像照片,需要几分钟才能拍成,被拍照的人必须在摄影机前保持一动不动。但与绘画相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摄影从诞生那天起,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视摄影,都延续着它的根本特性:纪录性。没有那个技术或艺术的形式,比摄影的纪录性更直接更方便。而和摄影的纪录性直接对接的摄影门类就是纪实摄影。并不是其他摄影门类就没有纪录性,而是纪实摄影是尤其以纪录性为特征的一个摄影门类。说起纪实摄影就自然要提到布列松,这个拿着相机在街头闲逛的法国老头,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而且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纪律性很强的精彩照片。

    摄影的纪录性也包括“光学无意识”的特点,它可以把人眼看到的任何事物,任何角落,通过光学镜头,准确无误的纪录各种细节和信息。这将保存大量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数码时代,摄影机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拍摄纪录生活中的图像,而且成本很低,不用支付高额的冲洗胶卷的费用。可见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在其纪录性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纪录性而言摄影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无可匹比的优越性。

    二、摄影发明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

    摄影术从发明时的专利技术,经历了韦奇伍德的实验、日光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火棉胶摄影、干版的发明等等,从起初的大箱子相机到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莱卡”单反照相机、“哈苏”单反照相机到尼康FM相机、佳能EOS专业相机。摄影术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和完善。这就把摄影和科学捆绑在了一起。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反过来,摄影也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和摄影文化的繁荣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达的程度。

    摄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摄影科研、摄影理论以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电视摄影等应用领域,无不体现着摄影的科学精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纪实,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态的制约,对于艺术摄影创作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充分尊重拍摄客体、真实表现创作主休,不搞哗众取宠或献媚邀宠的伪艺术,如此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文化中,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的。这一点是与其它文化圈截然不同的。在摄影中,每一种捕捉光线的新器具,每一种再现影像的新程序,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如全息摄影、航空摄影、立体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在摄影文化里,发现就是创作,创作也即在发现,发现与创造是一对亲兄弟,互相争先,彼此有着血缘关系。

    三、摄影文化的开放性

    没有一种技术和文化像摄影具有这么广阔的胸怀,横跨了科学、技术、理论思辨、新闻、艺术、商业服务、历史、哲学、美学、司法、心理学等种种领域。可以说摄影从发明那天起,先天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摄影艺术是“平民的艺术”,摄影不断的发展,相机操作越来越方便,冲印越来越快捷,摄影向着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开放。

    婚礼摄影、儿童摄影、毕业摄影、生日摄影、会议摄影等等,具体从事摄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绘画等。可以说摄影是创作应用最为庞大的文化活动。

    对摄影来说,没有技术的界限,买了相机就可以拍;也没有观赏的禁地,一切感受,一切领会,如人的眼睛,只要能看见,那么摄影就为你敞开,随意的去看,去想。

    摄影文化开放与普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国家的界限、民族的隔膜。摄影艺术沟通了人类的视觉直观感受和心灵的交流。实际上摄影没有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整个世界共通的语言。一如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被领会。因此,摄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摄影的活力也正式在于它没有禁区,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努力开拓的精神。

    四、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特别是数码相机操作方便、即时回看、直接拷贝,摄影文化已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亲戚朋友在一起合影留念,外出旅游考察拍照留念。尤其是现在手机上集成了照相功能,拍照就像说话一样轻松方便,从彩信到现在的微信,从博客到微博,看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摄影能够将任何感光的空间形象纪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可以说物质借助摄影超越了其时空的确定性,变得超越了时空。而人类的视觉也超越了时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随意观看“过去的”和“遥远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人类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地球上的人们同时感知着世界上的各种变化。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手机,人们使用着各种在线视频,观看各种即时图像。人类的感知范围空前地拓展了,这种拓展所具有的超越属性和未来属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

    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让人类的视觉无限延伸,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前广大的层次上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感性体验。

    五、摄影的客体决定了摄影艺术的直观性

    肖像绘画可以看着模特,但没有模特也可以画得逼真。而肖像摄影是肯定要有模特在场。摄影艺术是必须有客体在现场的。摄影艺术的直观性意味着摄影对象的物质存在,这是摄影文化的根本,没有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法摄影,离[ lunwen.1KEJIAN.COM]开了被摄体,摄影自然就中断了。可见,摄影艺术是一种客体必须参与的文化,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塑等。这就在摄影美学和摄影社会学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客体,没有对客体的认真研究,必然是摄影理念上的不完整。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也决定了摄影者必须亲眼目睹、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不管是高山还草原,无论有路的还是没路的地方,获得照片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影者到达现场。这是其他艺术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摄影者创作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摄影艺术是一种创作主题实感化的文化。无论拍摄内容是具象的还是抽象,都是摄影者自身的真切感受,对题材的追求、灵感的出现、以及在具体的影调、色调、色彩反面的处理,都是摄影者的直观体现。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还表现在对摄影作品的观赏。无论是冲印的还是数码的摄影作品,都是供人直接用视觉加以感知的。摄影的主体不仅仅是摄影者,而且也包含观赏者。观赏者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同样的摄影作品,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六、结语

    摄影文化就是指一切与摄影相关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带有整体性、宏观性、不可分解性。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通过一副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形象的特征。而摄影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的深厚,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家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所以追求文化根基,应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根本选择。人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文化能力又是得到文化理性认识的必然过程,最终理解、认识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哲学,为摄影的瞬间选择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气质;文化素养;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17-04

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在创造着人;它与人同在,与人互动,是人的本质的另一种表达。正因为文化与人有着这样的同一关系,所以,它几乎与人同样有着十分丰富与复杂的内涵,与人同样是个“斯芬克斯之谜”。有人考察发现,中外学界对文化的释义已有数百种,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侧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解和应用时如何取舍其义,我们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批判地借鉴,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识。这里,笔者以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其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彼此高度认同、高度内化和高度习惯了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定势,这种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定势包含内在的心理沉淀和外在的物化呈现。

艺术,则是文化形态之一种,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1]艺术教育,是指“以文字、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使受教育者在欣赏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到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2]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学校艺术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进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很好地实现这种价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是:

一、艺术教育文化价值之思考

学校要推进和深化文化建设,借此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就不可不重视艺术教育;所以如此,不只是因为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作为以传承和发展文化为己任的学校,艺术教育更是学校文化价值诉求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价值的实现。我们认为:艺术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艺术教育表达着学校的文化气质

学校,是专业化、制度化教育的产物,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资料丰富到一定程度为适应人类教育需要而产生的。与农耕时代的自在状态的教育形态和文化发展状态相比,以学校为专业机构和专门场所的制度化教育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教育形态和文化发展状态进入了“意识醒悟”和“行为自觉”阶段,更意味着人类作为最高生命形态“生存智慧”的真正呈现和“本质力量”的真正彰显。据此,学校教育作为集中体现并涵养人的“生存智慧”的机构,作为集中体现并壮大人的“本质力量”的场所,无疑应关注人之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啻关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需的科学素养,更要关注人们关爱世界善待世界所需的人文素养,无疑应关注人类文化的全面传承和光大,即不仅要传承作为完整文化中呈现于外与指向于外的元素,更要传承作为完整文化中蕴含于内和指向于内的元素;而艺术教育正是这种呈现于内与指向于内的文化元素。我们曾经,并且正在经历着轻视和忽略艺术教育的不良状况,因受到西方国家远远领先而我们紧随其后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强势助推,“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借力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在人们心目中愈来愈被奉为社会发展的“圭臬”,由此导致学校教育“主知主义”空前繁盛,且惯性滑行难以止步,而艺术教育被“挤”压到了“边缘”地带,变成了锁在素质教育顶层设计者脑海里的“幻想曲”,困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文本中的“乌托邦”,以及挂在潜心教育真谛追寻的学人们嘴上和笔端的“咏叹调”,校园里除了偶尔听到为着“点缀”和“应对”而响起的所谓“艺术之声”,通常是一片沉闷,走进校园感受不到饱含生命活力的艺术气息,感受不到充满心灵愉悦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学校,即使外观再有文化,文本再有文化,话语再有文化,也是徒有其表,虚有其容,因为它只具备文化的“服饰”而不具备文化的气质。由此我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抓到实处,深入师生心灵深处,一所学校才可能具备文化气质。

2.艺术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国的教育学教科书对学校教育(即狭义教育)的定义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人”的活动。[3]尽管,这一“正统”定义明显存在“政治至上”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但它强调的遵循社会要求这一目标诉求,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之一,这是我们早就认同并必须予以重视的,这一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教育对整体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而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中,我们更须特别强调的是被中国特色的“正统”定义所忽略(严格地说是被扼制)了的教育之另一重要目标诉求,亦即回应上世纪中下叶以来全球性人学主题“主体性”理念而派生的“生命至上”、“个性本位”教育价值观,这一“个性本位”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构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辩证统一。从文化的视角看,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培育、发展和提升受教育者个人的文化素养来实现其传承、发展和创新人类文化之价值,教育的过程应该从人类文化宝库中持续不断地筛选出最能满足受教育者身心需求、最为有利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并最为符合受教育者身心规律的内容及方式,去丰富受教育者的整个心灵世界,去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文化素养。这里,整体文化素养是包含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在内的全面素质,是构成积极而健全人格的各种心理因素和谐共振的综合品质。而艺术素养便是这种整体文化素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有了艺术素养,尤其是如果有了构成艺术素养的审美情趣、审美敏感,他(她)就会钟情和沉潜于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一片圣地,一种美好境界,就会不为利欲所役,不为权势所奴,不为功名所困,就会在疲惫、困顿或迷惘中随时找到心灵休憩之所、情感皈依之处和精神安顿之家。培养这样一种艺术素养,作为完整性的学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无疑重任在肩;换个角度看,学校艺术教育不可小觑的重大价值也就在于养育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

3.艺术教育蕴含着人类的文化精神

学界有人将文化由外而内划为外表、中间、核心三个层次,外表层通常指物质景观,中间层通常指制度规范,核心层通常指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很显然,决定文化品质和标志文化形成的正是内化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深层因素,我们把这种深层因素称为文化精神。对人类文化而言,“文化精神”,是生成之“根脉”,是繁衍之“基因”,“根脉”不失,“基因”不变,文化就不会迷路,就不会消亡,即使文化的符号遗落、文化的物质元素消蚀,还可以借助“根脉”“再造身躯”,依凭“基因”“复原形体”。众所周知,人类自超越自然、脱离动物界以来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尽管遭遇了种种困难、艰难甚至灾难,但人类的“人性”始终没有改变,相反,在种种考验中不断丰盈,不断提升,而没有“兽性”复发,重新沦为动物——这正是因为人类具备“人性根脉”与“文化基因”的缘故。我们知道,当人类获得作为人的本性后,便意味着它能从自然那里获得一般动物无与伦比的自由,意味着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日益强大,意味着它在与其共在并共同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可以更多更轻松地获取资源、享用资源。在这种因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优越意识支配下,在这种以开拓物质“疆域”、谋取物质利益、追求物质幸福为主旨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下,人类难免会在物之所诱、利之所惑中陷于惯性的“亢奋”,导致思想越位、意识脱轨。“亢奋”的情绪需要平静,“浮躁”的心态需要安宁,这样,人类方能在趋鹜外物摄取利益的同时又随时将“目光”收回审视内心,找回自我。艺术,正是人类用以“收敛”自己功利、找回自己迷失的神志的活动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与道德、科学、技术同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截然不同的是在远离尘嚣的心境下以审美感受的方式探寻人类生活的另一种境界,让人类通过“祛魅”而重回自己的本质,从而使得人类文化在不断的扬弃和超越中始终保持精神的“不朽”。教育对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匡正人类文化的外在化、物欲化过失,及时让人类返回心灵的归途,而这种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发展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文化价值之实现

上文的探讨表明,艺术教育是学校责无旁贷所应担负的文化使命,是实现学校教育对促进人类文化发展、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以及形成学校文化气质等多重价值的重要渠道和根本策略。为了无愧学校作为专业文化教育机构的特殊称号,为了不辱历史与社会赋予的伟大文化使命,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人类文化、培养个人文化、提升学校文化的伟大价值,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从“立校”、“兴校”的高度来搞好艺术教育。如何展开这方面的实践呢?我们的探索有以下三方面:

1.以“石韵”为主题,表达学校的文化气质

学校传输人类优秀文化,不仅应保质保量实施国家规定的文化知识课程,还需发现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炼其中蕴含的人类文化精神,创造出校本化的文化表达方式;同样,学校进行艺术教育,不仅应有名有实地完成国家计划的艺术教育内容,还需依托和借助地域文化力量,汲取其中丰富的艺术教育元素,形成校本化的艺术教育形态。近几年来,在各地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我们学校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考,来提炼和确定学校艺术教育主题的,这一主题以“石韵”一词概括,它生发于“万石”地名,镶嵌着我校校名,反映着这里作为全国最大石材市场的产业特征和居民生活特色,隐喻着“一石一景,石石有景,玩赏‘万石’,无穷石韵”的丰富情味,同时还保留着此地从前“万石粮仓”的历史遗闻;将人类文化精神融入这些地域文化元素,我们赋予了“石韵”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即以“磊落”命名的校训,以“坚实厚重,自然有致”概括的校风,以“稳健凝练,灵动启悟”揭示的教风,以“顽强求真,和乐竞秀”指称的学风。这些作为“石韵”中蕴含的人文意义,构成了表达学校文化气质的中心话语,更是学校艺术教育中所贯穿的核心价值。

2.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前文已经提及,人的文化素养是由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两方面构成的,从其他维度考察,还可以将人的文化素养分为道德素养、智力素养和情感(审美)素养等组成部分,艺术素养属于情感(审美)素养,它是人文素养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人生的价值水准和幸福状态。应该说,国家设计的课程体系从理论上说是关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是兼顾了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的,学校只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遵循生理和心理的基本规律来实施教育,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是可以获得基本发展的;然而在课程实践的层面上,却客观地存在着与设计理念及设计宗旨不够相称抑或有所悖谬的情形,因而在效果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这种实践与理念的不相称,效果与意图的不对应,从艺术教育的立场看,有三种表现:其一,“边缘化”,即约定俗成地将艺术课程默认为“副科”,从备课、上课的要求到时间的保证,都被“降格”处理,谁都觉得可以“粗制滥造”,可以“短斤缺两”;其二,“知识化”,即将艺术课程仅仅当作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课程,忽视了它在丰富情趣、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方面的重大作用;其三,“划一化”,即不能超越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习惯于用同一内容、在同一时空、以同一方式去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这样的三化教育,无法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为了弥补艺术教育的这种“单向度”缺陷,我们在“石韵”这一文化主题引领下,发掘与此相关的艺术教育元素,全方位构建了以“社团”为载体的“石文化”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目前,我们组建了石头彩绘、石拓版画、石制盆景、石块篆刻、石娃摄影、石娃演唱、石娃书法、石娃绘画、石娃电视、石娃广播、石娃记者、石娃文学等二十多个艺术社团,社团的成员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自选报名确定,社团活动,均有社团成员自主商议确定每次的场所、内容和形式。这样的艺术教育有效地补充了国家课程的“营养缺乏”,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艺术世界中自由驰骋,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了整体的文化素养。

3.以“熏陶”为方式,弘扬人类的文化精神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在个体意义上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总体意义上传承和弘扬人类的优秀文化,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共识;而培育个人文化素养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都不能忽略一条根本,那就是要将隐含于文化深处、体现人类核心价值和普遍幸福诉求、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相对恒久之感召力量和匡正作用的文化精神矢志不渝地贯穿于文化活动过程之中,在设计和实施各种以发展文化为主旨的教育活动时,坚持既注重外显效果,更注重内隐影响,既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等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更注重情感、审美、个性等人文教育目标的落实——一言以蔽之:既注重让人知晓“何以为生”,更注重让人体悟“为何而生”。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何才能很好地践行这一理念、卓有成效地发挥其在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中走出“知识中心”误区、消除“科学主义”迷惘、激活学生美好情感等重要作用呢?我们的做法是依据艺术自身固有的情感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特征,构建“熏陶式”艺术教育形态,致力于创造一种吻合学生审美需求、足以引发学生心理愉悦之艺术因子的教育,让学生能以“去功利”、“去知识”、“去技术”的“纯净”心态投入艺术活动以及其他学习活动,做到心无旁骛,情有独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陶,内化人类的文化精神。这种“熏陶”式艺术教育形态,一是体现在教学中,即我们大力倡导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性,追求教学态度亲和、教学语言形象、教学情境生动、教学活动快乐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由,不仅知有所得,而且心有所悦,情有所归,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二是体现在环境中,我们悉心营造充满“石韵”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展示众石风采的“石景广场”,体现“万石”的意蕴;有“石景广场”中央矗立的校训巨石,“磊落”二字闪亮夺目,表达师生共同的人生追求;有广场周围错落堆砌的假山,包含石林、石笋等小巧景致;有草坪上依序设置的条石、方石、鹅卵石,石上书有“踏实”、“坚毅”等文字,既揭示石品,也隐喻人品……这样的校园环境,是艺术,处处有美;也是文化,处处有情。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可泛起美的涟漪,漫步其间,随时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这样的熏陶,艺术便无处不在;这样的熏陶,文化便无处不有;这样的熏陶,人类文化精神无声无痕却有情有义地得到弘扬,得到光大。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返本寻根的事业,而艺术教育正是学校文化建设得以枝繁叶茂的重要根脉;以艺术的方式去实施素质教育,以艺术的营养去培植学校“气质”,以艺术的甘霖去滋润师生的心灵,学校文化必将绽放出璀璨夺目的繁花,人类文化精神必将薪火相传,永远闪亮!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74.

[2]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97.

[3]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18.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School Art Education

SHEN Ya-nan

(Wanshi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12, China)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5

【关键词】群众文化;内容;发展;意义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代代先辈们的在其劳动活动中创造出了群众文化文明的雏形,这种雏形历经无数岁月的沉淀并被人民不断实践以丰富其形式内容,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群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这一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艺术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其诞生时代的民众寄托美好愿望的凭附物。群众文化艺术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各地的地域特征、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内容和其他绚烂多姿的文化内涵。群众文化艺术指的是人们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有意愿、主动性参与发掘娱乐性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是该文化的具体特点。再拓展的说,群众文化艺术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以自娱自教为形式的、以娱乐身心、怡情养性为本质的艺术文化活动,满足着民众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艺术也具有切实反映出当地社会的实际生活境况的功用。除此之外,人们可以用群众文化艺术表达感情、自娱自乐,立足于群众且充斥在人民大众的劳作生活之中,譬如举办多样的社区活动、全民健身的推广以及发展广场文化等。人们可以在这些文化生活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能陶冶情操、享受艺术审美的喜悦。这对提升群众自身的品位及文化涵养,乃至升华人们的思想境界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群众文化艺术繁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促使文化进步,而文化发展又能发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作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传统艺术和群众文化,正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必不可少的强劲动力。以社区象棋文化活动为例。无论严寒或酷暑,社区的象棋爱好者就会很早聚集起来举办象棋交流赛活动。当地一些小有名气的棋手也受邀来社区与爱好者们下一盘棋,与民间高手切磋棋艺,表演展示。社区管理员还将切磋赛剪辑成短片宣传推广,甚至带动了周边社区,让后者共同参与其中,还同步组织了绘画书法摄影等比赛活动,逐渐地让社区弥漫着浓浓的群众文化艺术气息。一来二去,部分当地的企业主及较为有实力的铺面老板也知悉了该社区象棋赛等艺术活动的盛况,递发广告邀约的人络绎不绝。社区附近象棋商品大卖、小型比赛场所的租赁业也跟着兴起,到后来有外来企业家投资比赛、为象棋赛等群众艺术活动设立奖金,吸引众多民众参与进来。因为一场象棋比赛活动,当地的经济逐步发展了起来,又因经济有所发展,当地政府又颁布了重要的文化发展举措,如定期举办地方性象棋交流大会、书法才艺比拼、设立艺术联合管理项目组等。这里阐述的社区象棋交流赛这一群众文化活动,无疑正是对经济的繁荣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发展、而群众文化的丰富进步又能反过来促使经济的发展取得可观的成果这一点的佐证。

(一)群众文化艺术对市场经济的意义

随着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群众文化已经由原先的教化型转变成了众娱型,人们容易被更多更具花样的文化娱乐项目所吸引,此时,利用群众文化来教化引导人们显得更为重要。政府所设立的文化馆也是传播群众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市场经济中,弘扬群众文化艺术,发扬优秀的群众文化传统,有利于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社会风气。

(二)群众文化艺术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意义

群众文化艺术在彰显现代化的生产与生活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普遍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例如音乐、戏曲、绘画、剪纸、摄影比赛的举办,透过诸多的艺术活动来调动人们对生活文艺化的积极性并助其感悟生活的乐趣,进而升华民众的思想格调,也为没有过多灯红酒绿生活的乡镇,添了一份祥和的文艺情调,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群众文化艺术也对乡镇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群众文化艺术对个人素质修养提升的意义

群众文化生于民间,经艺术素养较好的民间艺术家们的手后发扬光大、不断发展,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大提高了参与进群众活动的每个人的文化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是无形的,且意义重大。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能够开拓个人的艺术眼界以及可培养其艺术兴趣,这一作用的发挥正是群众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寿球.西江流域文化对广西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J].当代广西,2009(18):27.

[2]张卫红.论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4):207~208.

[3]王维.群众艺术与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

艺术文化发展范文6

关键词:乡镇文化艺术团;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9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对文化的渴求日益强烈,加之国家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重视,乡镇文化存在的问题逐渐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促进了乡镇文化艺术团的发展,乡镇文化艺术团作为推动乡镇文化发展的主要团体,应该准确把握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方向,进行不断地探索,创造新方法和新思路促进乡镇文化建设,从而努力为农民提供最实惠的文化盛宴,只有如此,乡镇文化艺术团才能为乡镇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作为文化艺术团的成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客观因素,为农民创造绚丽多彩的文艺节目,作乡镇文化建设的领路人,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加快农民精神世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一、乡镇文化艺术团对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乡镇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造,是地方风俗、农民素质、生活质量及社会环境、生产状况的综合性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深入,乡镇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深化,体现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乡镇文化虽然与社会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乡镇文化艺术团新时期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品味逐渐发生转变,由庸俗、低级的文化娱乐节目转向对高质量、高水准文化节目的喜爱,特别是对兼具科技型、艺术性、文艺性的文化节目情有独钟。第二,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现代文化市场受到市场意识的影响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观念发生改变,新兴文化节目得到发展,一方面表现在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再单纯的追求娱乐,更在于实现自己在文化活动中的价值。另一方面,文化经营者加大投入,促进了电竞场所、ktv、健身房的发展。第三,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性。农民对传统的扭秧歌、踩高跷、打扑克等民俗活动不再“感冒”,更加喜爱影视视频、电竞游戏、歌舞晚会等带有“洋派”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带有时代特色的书法、绘画、摄影,推动了乡镇文化艺术团的发展。

乡镇文化艺术团对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乡镇文化艺术团可以作为文化宣传的主体,与农民群众直接接触促进基层文化的发展,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正是乡镇文化艺术团的正确引导,为农民群众创设了和谐文化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促进了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二,乡镇文化艺术团作为先进文化的先行者,将农民群众正确的引导到学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道路上,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另外,乡镇文化艺术团积极开展健康、时尚的文化活动,激发了群众对文化、科学、技术的热爱,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二、乡镇文化艺术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艺术团经费投入有限,文化设施不足

乡镇文化艺术团开展每一项文化活动都需要经费的支持,用于购买和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进而促进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上级政府对文化艺术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往往是参照有关文件的条款,走形式,没有真正将资金落到实处,加之乡镇自身财政的限制,无法给与文化艺术团足够的资金支持,更加剧了文化艺术团的经济紧张。

(二)文化艺术团缺乏文化氛围,认识不足

部分乡镇的文化艺术团的认识不够,对乡镇文化存在片面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部分文化艺术团成员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对改善乡镇精神面貌的重要性,而片面的认为文化活动是政府的面子工程、花架子,不仅不积极支持领导开展工作,还质疑领导的指挥能力,给文化艺术团的工作开展起到消极作用。其二,部分乡镇文化艺术团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导致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并未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多大贡献。其三,部分乡镇文化艺术团的领导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艺术团的经济建设,忽略了文化艺术团的文化建设,更有甚者认为艺术团的文化建设是费力不讨好,对乡镇的发展没有实际作用,还会加重乡镇的财政支出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更不利于乡镇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文化艺术团文化内容单一,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文化艺术团在文化内容建设方面,内容比较单一,对文化的认识不深刻并不认为文化是丰富的。艺术团不能单纯的认为只有跳舞唱歌才能丰富农民群众的休闲活动,还要认识到对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文化艺术团可以通过自己的宣传栏,加强自身的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艺术团的最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当前许多文化艺术团对乡镇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加之受限于客观条件,使文化团在文化内容上表现的较为单一,缺乏创意,无法吸引农民群众的眼球。

(四)文化艺术团队伍不完善,使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文化艺术团队伍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下两方面,其一,部分文化艺术团虽然拥有自己的艺术团队,但是自身的艺术团队整体素养偏低,对乡镇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且相应的文化理论体系老化,难以保持与时俱进,另外,艺术团的成员对参加培训的态度消极,严重阻碍了文化艺术团的文化活动开展工作,难以达到提高文化艺术团整体素养和完善文化艺术团队伍的目标。其二,部分乡镇的文化艺术团缺乏专业领导进行相关工作指导,往往是临时调配部分领导进行指导,使文化艺术团举办的文化活动取得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达到文化艺术团的发展目标。

(五)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运用,阻碍了文化艺术团的发展

虽然近几年乡镇加大对文化艺术团的建设投资,增加了许多文化活动设施,来丰富文化艺术团的资源。但是很多乡镇的文化艺术团并未将乡镇提供的资源充分运用到自身的建设中,而是将资源应用到领导的办公室建设上,甚至许多文化艺术团的成员连最基本的电脑操作都难以掌握,使乡镇的资源投入成为点缀。

三、促进乡镇文化艺术团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艺术团经费投入,健全基础文化设施

虽然乡镇的文化艺术团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援助,但是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长期来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设立文化艺术团专用资金。同时,要加强对资金利用的监督工作,保证资金应用到艺术团的建设之中。另外,各级乡镇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拨发专用资金进行文化建设使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政府部分拨发的专用资金可以用于完善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艺术团需要的广场和影剧院,保证文化艺术团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二)创设文化环境,提高认识水平

文化艺术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明白文化活动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首先,文化艺术团的领导要提高认识水平,加强文化艺术团的文化建设,认识到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养的推动作用和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当地的文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采取相关的文化活动进行积极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水平,进而得到农民群众对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当地的农民群众要通过各种媒介加强对外界的了解,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进而积极响应文化艺术团的文化活动,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奠定基础。再次,文化艺术团要采取积极措施为为当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进而实现当地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丰富文化艺术团内容,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受到传统理念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文化艺术团对内容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艺术团仍要充分认识到乡镇文化的丰富性,改进传统的文化形式实现文化内容的丰富。例如,文化艺术团可以投资建设艺术博物馆,让农民群众了解艺术的历史进而扩展农民群众的文化视野,感受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农民群众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另外,文化艺术团可以在影剧院开展丰富多彩是文艺节目,加强与农民群众的互动进而激发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进行文化开展的过程后中,文化艺术团要树立健康的文化形象和艺术品牌。例如,在某些乡镇进行戏剧巡回表演时,可让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给农民群众创造高质量的戏剧节目。通过艺术品牌的建立,可以增强农民对文化热爱和促进艺术团的发展。

(四)完善艺术团的文化队伍,促进艺术团的全面发展

文化艺术团的领导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落实工作,安排专人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此,相关领导要加强对艺术团成员的了解,进而选拨与文化活动开展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要对参加文化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其产生正确的岗位意识。同时,在人员数量的配置上要满足文化活动开展的需求,使文化活动顺利完成。还要对参与文化建设的艺术团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艺术团的时代意识让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促进艺术团的蓬勃发展

为了加强对乡镇文化资源的利用,乡镇艺术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且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各乡镇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团要认真研究当地的民俗、民风、民情,进行文化活动的探索和创造为农民群众提供属于自己的文化艺术。另外,在进行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艺术团要加强监督,实现资金的充分运用,严厉杜绝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文化艺术团要正确认识乡镇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准确把握乡镇文化发展的方向,努力发展乡镇文化实现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艺术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积极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加强经费的投入、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提高文化艺术团的认识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乡镇文化艺术团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秋晔.遏制乡镇文化发展缓慢防止农村文化出现衰退[J].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0-06-30.

[2]余建华.乡镇文化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03-25.

[3]韦滢.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推进农村乡镇文化建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