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比较

人类的饮食与生存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吃”的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社会生活样式而有所不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礼仪也受到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冲击。掌握中西方礼仪的区别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跨出国门,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的树立中国人的形象,也能更好地交流与学习。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渊源

(1)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2)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二、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

1.中西方就坐和离席

中国的就坐与离席礼仪一般是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主人一般坐在圆桌的正对着门的位置上,而主要宴请的宾客则分别就坐与主人的两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是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坐。通常遵循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优先于熟识的客人或家人入坐。离席时长者女士优先离开。

2.中西方的就餐衣着

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的隆重一些。在西方国家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3.中西的餐具使用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4.中西餐饮对象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中国的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且注重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营养调和和理性认识指导烹饪。而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生,如带血丝的牛排;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甜,无餐不甜。西餐主要追求快捷方便,比较大众化。

5.中西餐上菜次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次序先冷后热。热菜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的次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水果。冷菜和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6.中西方就餐时使用手机的差异

在吃西餐的时候,西方国家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一定要接的话,要向同桌的就餐者道歉,然后起身出去接电话。而这一条在吃中餐的时候很少适用,但在用餐的时候接电话,同桌的就餐者同样会感到焦虑。

7.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两者都变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立统一价值观,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他们自己的风俗和价值观。餐桌礼仪的发展需要在结合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对外来的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发展的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2]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 6]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J],双语学习,2007(5)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 礼仪 道德修养 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Etiquette

HU Yun

(Guangdong Foshan Sanshui Experimental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528100)

Abstract Etiquette training is one of the basic quality of teachers, teachers' impact on students, not only always throughout the students education process, and will affect the student's life. The etiquette is the outward manifes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a measure of a person suffered the scale of the level of education, etiquet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tiquette; moral cultivation; code of conduct

人民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更细致。而礼仪修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规范的教师礼仪,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渗透及其影响力是难以估量。

1 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不管是最原始的敬神之仪式,还是与社会进步发展紧密相连的道德规范,以及当代社会一直在强调的“敬”,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仪”在春秋战国时期初为仪式、仪文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其中包括外貌形象、各种礼节仪式以及贵贱、尊卑区分的准则等含义;发展到当今社会,“仪”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2 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礼仪体现要做到对学生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中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一般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等。其中,教师平时和课堂上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抓教师素质建设 ,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如何把教师礼仪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之更好的发挥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动听的语言、得体的表达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优秀的美德、高尚的人格是语言美的基石和源泉。现代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它是拉近师生和同事之间距离的法宝。教师要期待取得正向效应,语言表达方面就应该从自尊需要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入手。那么,教师在语言方面如何表达才得体呢?

①课堂教学的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师优美语言产生的基石。文化修养的高低及视野的开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开阔度。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习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接受和吸收外界新的、有用的信息和思想,多参加对自身有所提高、感兴趣的活动,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事或学生分享,那么在沟通的过程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近,在增加自我的人格魅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和同事们的尊重。

②尊重学生,讲究批评和表达方式和策略。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保持学生或他人个人的尊严和自觉。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从而保护了双方的尊严。在充满对自己能力信任的氛围之中接受建议,启发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威信和学生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 在针对中学生自尊敏感性以及学生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特点,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尤其是在学生犯一些小错误,则更要“不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点到为止。

③讲究语言艺术,确定批评目标,切忌纠缠旧帐,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老师最温和的批评,对学生来说也是否定性的评价,所以教师在批评的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得体的服装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①教师的着装与教学效果是相互相承的关系。教师的衣着及言谈举止都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着装礼仪,就不能看做是简单的率性而为的行为,而是具有教育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衣着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衣着体现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而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又感染着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心理状态。因此,衣着不仅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差异,而且衣着本身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②教师服装礼仪规范原则是整洁大方、文雅端庄,符合礼仪服饰的“TOP”原则,即着装要符合时间、地点及场合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着装要庄重、整洁、符合场合、季节、身体以及年龄特征等;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符合时间、场合、和身份等要求。身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特别在校园和教室的工作氛围中,着装要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避免在学生面前呈现不恰当的职业形象。在校园内尤其是讲台上,教师着装要端庄整洁,符合教师身份切忌随便休闲,例如:女教师的服装忌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则不能脏、乱、破。因此,教师服装礼仪是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服装是人外在形象和自身的审美观的体现。作为教师,男士应该不留长发、衣服整洁,上班时间不能穿拖鞋、短裤、上课不带通讯工具、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等等,女士则服装得体、不能染发、涂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可以化妆但不能浓妆艳抹,尽可能不要佩带首饰等等。再则,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也很有学问的,应该从儿童及青少年成长年龄出发。因此,活泼亮丽、温暖的颜色对青少年儿童特别有吸引力。因此,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等颜色作为教师服装首选颜色,可以大大增强老师的亲和力。

(3)高雅的举止、得体的仪态、端庄大方的形象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①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时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就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自然 。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是他内心世界及生活态度的体现。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习惯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等等,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如何拥有高雅的举止形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端庄大方、自然得体,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挺拔的站姿、亲切坦诚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及同事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的感染力。

②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学生们喜欢上课充满热情、笑口常开,始终把真诚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坦诚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来表情达意,正确地体现教师的态度和评价,让学生从教师热情注视的眼睛里看到启迪和肯定。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它既是一种礼仪,也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例如课堂教学,教师的表情就应该是亲切、富有感染力,目光柔和、有神,平易近人的神态可以大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平时生活中与学生的谈话,目光要坦然亲切地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不要游移不定。注意礼貌,更不要一直盯着学生的眼睛。

③身体语言表达得体、肢体语言要礼貌大方。端正挺拔的身体语言体现了积极向上、精力旺盛的精神状态。肢体语言则是身体语言中自由度最具有表现力度的部分,而手势是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它也是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 ,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因此,教师在讲课、谈话时的手势要自然、舒展、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一般认为,掌心向上表示诚恳、尊重他人;掌心向下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有教训人的意味。因此,无论是平时还是课堂上,教师忌讳无里头的指手划脚、敲击讲台桌子、黑板或用手指指点学生等不礼貌的手势动作。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中日;酒文化;酒德;酒礼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24-04

作者简介:朱玲莉(1974-),女,湖南邵阳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酿酒业的发展普及,饮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日两国都是尚酒好饮之国。由于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同,中日两国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渊源以及两国酒文化的传统民风民俗着手,对两国酒文化的异同进行剖析。

一中日酒文化的源流

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酒”这个字。在《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等诗句,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关于酒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造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中国酒在经历从原始酒过渡到传统酒再发展成为现代酒这一漫长演变后,造酒的工艺技艺更加成熟精湛,口味愈加香醇甘美。

日本人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国古书《东夷传》中就有“倭人好酒”的记载。古代日本把酒称为繁荣之水,日文汉字叫“荣水”。日语中的“酒”字是由“荣水”演变来的。在日本最原始的酒为口嚼酒,即利用人口中的唾液糖化酵素,将造酒原料用口反复咀嚼,使其糖化发酵,酿造出酒。在日本九州南部可以找到口嚼酒的记录。因为用口嚼的方式造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造酒法,它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渐渐地被霉菌酿酒技术替代。奈良时代以后,日本模仿唐朝律令制度设置了造酒司等机构,进行大规模的酿酒生产。到12世纪末的镰仓时代,随着朝廷势力的衰弱,宫廷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间酿酒业逐渐兴起。但是镰仓幕府控制民间饮酒,因此酿酒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到室町时代,室町幕府为了获取税收,下令造酒,寺院造酒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尽管佛教禁止饮酒,寺院理应与酒无缘,但在日本事实上寺院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酿酒。因此这一时期的酒也被称为“僧坊酒”。日本酿酒业在经过室町时代的发展之后,到江户时代酿酒的规模和技术已达空前繁盛。

中国酒种类繁多,其中白酒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酒。日本酒的种类不及中国,其中以享誉日本“国酒”之称的清酒为主。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酒的原料是和那个民族的主食一致的。在中国的白酒的原料主要是大米;日本人的主食也是大米,所以日本的清酒大多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中日两国酒都以谷类为原料,利用霉生产的曲进行糖化。[1]中日酒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水稻传入日本的途径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一般认为日本的稻作农耕源于中国。[2](P9)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日本社会随着稻作文明由大陆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谷物酿酒技术也随之传入日本。在中国成书于3世纪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了当时日本“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3](P379)的风俗。5世纪从新罗、百济、中国来的渡来人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以外,也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在日本的《古事记》(712年)中记载着朝鲜半岛来的渡来人名仁番或是须须许理的酿酒人将美酒献给天皇,天皇吟歌大悦的故事:“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及知酿酒人,名仁番,亦名须须许理等,(自百济)参渡来也。故是须须许理酿大御酒以献,于是天皇宇罗宜是所献大御酒而御歌曰……”[4](P182)

酒原本主要用来祭神,但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饮酒逐渐大众化,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在中国杜康由于曹操在《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歌而得名。唐代以后,杜康被奉为酿酒之鼻祖,杜康也因此成为了酒的代名词。现在日本酿酒厂的最高技术指导被称为“杜氏”。古代日本在口嚼酒时代,日本宫中造酒司的技术总监的头衔为“刀自”(音位toji),意为年迈女子。后来在与中国酿酒师进行交流时,得知杜康是酒之鼻祖后便将自己的姓氏“刀自”也改为与自己姓氏发音一样的“杜氏”,以此来表明对中国酿酒技术的憧憬和向往。由此可见中日酒文化的渊源之深。

二中日酒名命名

中国酒类众多,其中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白酒按照香型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5]。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口味甘润清洌。白酒的命名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以产地命名,如以“国酒”之称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江苏的洋河大曲、江苏的双沟大曲、习水大曲等;其次,以酿造原材料命名,如五粮液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成,在古代文学中,酒被称为“玉液琼浆”,因此将它命名为“五粮液”;其三,在中国唐代“酒”称为“春”,许多名酒多冠以“春”字,“春”字的内涵增加了诗意,“春”字开始代替“酒”字用于酒名上,这是唐代诗歌繁荣在酒名上的反应。因此有许多酒以“春”命名,《武林旧事》记载的南宋时冠以“春”字的名酒有皇都春、十洲春、海岳春、秦淮春和谷溪春等十余种。[6](P27)现在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酒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在日本酒的命名也与中国酒命名有相似之处。如以产地命名的酒有天野酒、江川酒、麻地酒等;以酿酒方法命名的有“菊酒”,博多(日本九州)的“练贯”等,但是与中国酒不同的是,日本酒以“松”,“竹”、“梅”、“桂”、“菊”等植物命名的清酒很多,如“松竹梅”、“樱正宗”、“菊正宗”、“寒梅”、“菊水”等;还有的酒以动物名来命名,如“白鹰”、“千岁鹤•吉翔”、“泽之鹤”、“白鹤”等,除此以外还有“雨晴”、“山吹色之酒”等以大自然命名的。从日本酒的命名也反映出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学者芳贺矢一在《日本人》中的“国民性十论”中将“爱草木喜自然”列为日本十大国民性之一。文章在论及自然对日本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的影响时,“植物以及自然界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呢?从饮食角度来看,我们只要一看日式点心的目录就能一目了然。除了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等点心外,还有椿饼、莺饼等植物以外的以自然界事物命名,如洲浜、时雨、越之雪……不仅是点心的名字,就连点心的形状也做成花草的图案……其中酒也大多以自然来命名,如樱正宗、菊正宗、剑菱、山川等白酒。”[7](P16)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酒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在日本酒的种类及数量不及中国,这也是日本相对人口较少,民族单一所使然。日本酒多以自然界来命名这一点也反映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挚爱,与自然共生的自然观。

总之,从中日酒的命名来看,虽然两国各有自己的特色,显示出民族的差异性,但又展现了很多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两者都深深地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都体现出两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作物、自然的依恋与情怀。

三中日酒文化之酒德酒礼

酒是人生的伴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常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作诗、以酒绘画、以酒助兴等。酒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构成色彩斑斓的酒文化,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8]

中日两国都是尚酒好饮的国家。俗语说“敬酒望尽兴,无酒不成礼”。因此,中国古代的礼自然也就渗透到酒文化中,通过饮酒能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伦理道德礼仪。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主人、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并且有敬酒的顺序。中国的饮酒文化深受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现在中国虽然没有古代那么多繁文缛节,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是不自觉地遵守长幼,主客秩序等饮酒礼节。

日本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喝酒也十分注重酒德酒礼。在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日本曾经流行过“酒道”,其目的的是通过饮酒来培养人们的礼仪和教养,以酒来修身养性,培养人们风流儒雅的性格。当然“酒道”没有像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茶道”和“花道”那样能够流传至今,但是饮酒的一些礼仪却保持下来。

中日两国在酒德酒礼上有着明显的差别:第一,中国人敬酒时喜欢劝酒,而日本人敬酒不劝酒。中国人爱劝酒的习俗体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特点。中国人宴请宾客,讲究宾至如归,总担心对客人招待不周,故会主动为客人倒酒,即使客人有点拒绝,也会认为客人不好意思才拒绝。在敬酒上,“酒满敬,茶满欺。”酒要满才敬酒。敬酒方式有三,一是给在座的每人敬一杯;二是重点敬酒,给长者、主人或重要人物敬酒;三是同辈之间互相敬酒。[9](P66)特别是在“干杯”上要注意。在中国喝干酒杯的习俗,自古就有。古人称“干杯”为“”,它是饮酒时的一种礼数,所谓“先干为敬”。不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就是失礼,按照规矩要接受罚酒。这体现了真正的喝酒人对酒十分珍惜的态度。因为酒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现代意义上的干杯是一杯全部喝光。现在酒宴上还出现了一些劝酒词,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喝酒人只要有适当的理由,人人都可以劝酒让对方多喝酒,以示友好和诚意。而在日本,在正式宴会或就会上饮酒较为随意,不强求对方喝酒。在宴会上,一个人基本上不能为自己酌酒,倒酒的行为通常是客人之间相互完成。因此,每个人在宴会上都十分留意是否有给邻桌倒酒的机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主人会来敬酒,接受酒时,应右手持酒杯,左手托底,一般第一杯必接,第二杯可以婉言谢绝。接受后喝下一些,然后通过给对方斟酒的方式来回敬对方,表达自己的谢意。即便是干杯也是按照喝酒人自己的意愿,随意饮用。

第二,中国人饮酒讲究中国式的大家庭的热闹氛围。为了达到谈笑风生的气氛,各地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酒令。酒令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最早的酒令完全是为了维护酒宴礼法的条规,其目的在于维持饮者的君子风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行酒令原有的礼节渐渐淡化,酒令成为了宴会间游戏助兴的活动。它随着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而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10](P136)传统的酒令内容丰富、诙谐幽默、异彩纷呈,是中国酒文化的生动反映。而在日本,助兴的方式拍手载歌载舞,如卡拉OK等。有的由陪酒女弹三味线,唱歌或跳日本古典舞,也有擂当地日本大鼓或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技艺的习俗。[11]日本人爱喝酒,他们有喝酒换地方的习惯,而这一点在中国却很少见。日本人在一个地方喝完酒后,他们会一个晚上换二、三个地方,有的甚至更多。日本人平常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平时少有时间和外人沟通。下班后,约上几位同事或朋友去酒馆喝酒聊天。通过喝酒聊天,既可以发泄情绪,一天的疲劳和心中的压抑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通过喝酒还可以互通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他们在酒馆里可以尽情的喝酒,不受任何拘束,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日本人对那种喝得酩酊大醉后放肆失态的感情流露则持容忍态度,而在中国酒后胡言乱语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在日本有一个专门供人喝酒的地方,名曰“居酒屋”。它起源于宽政年间(1789-1800)的小酒坊,并伴随着日本的酿酒业兴起而发展。在古代只是专门供人喝酒,后来渐渐发展为类似于饭馆的场所,但主要还是以喝酒为主,菜品不多,酒的种类繁多。传统的“居酒屋”一般晚上营业,在店门前挂有红灯笼。

第三,中日两国的重大传统仪式都离不开酒。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庆功祭奠等民俗活动。尤其在结婚仪式上夫妻双方都喝酒,但是在礼节上中日两国则有所差异。在中国,传统的婚礼夫妻双方都喝“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进行到最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交杯酒”被称“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即夫妇两人各持一瓢,面面相对共饮,意为夫妻双方永结同心。“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12](P125)到唐代出现了“交杯酒”的名称。到宋代,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结成同心结似的彩结,新郎新娘各饮一盏。而后又发展为交臂酒,即为表示夫妻相亲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持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在日本结婚仪式多种多样,虽然婚礼分为“和式”和“洋式”两种类型,但是绝大多数仪式都在神社举办。在结婚仪式上,夫妻双方喝交杯酒,表示相互支持,白头偕老。交杯酒一般是“三三九度”,即用三个酒杯,每杯三次合计九次。“三三九度”来源于中国的数字信仰。在阴阳说中奇数是阳,偶数是阴。奇数中“三”和“九”在《易经》中是有缘的数字。三杯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乘三乃为喜上添喜之意,所得数为阳数中最大数九,喻意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13](P316)在日本,新郎新娘喝“三三九度”交杯酒时所使用的酒壶上一般画有的图案。在中国人们将比喻为兄弟和睦,而在日本则代表着多子多福。在传统的日本婚礼上,夫妻双方喝交杯酒时,还唱“高砂”之歌,意为夫妻二人合家幸福,白头皆老,享受天伦之乐。

综上所述可知,中日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同之点:第一,中日两国酒文化都是农耕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产物。日本酒文化来源于中国,随着酒文化的传播,它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又显示出不同于中国酒文化的特征。第二,酒是人们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酒往往成为一种交际工具,“无酒不成席”,“无酒不酬宾”。邻里把酒讲和睦、夫妻把酒偕白头、老人把酒庆福寿,以酒会友,以酒结谊,以酒叙情。在日本,酒被称赞“酒有十德”,即“百药之首、延年益寿、旅途做伴、御寒代衣、馈赠佳品、解忧消愁、结交贵人、解除疲劳、万人同乐、独居之友。”[11]现代日本人用喝酒来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喝酒常以醉为乐。第三,中日两国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两国酒文化中都十分注重酒德和酒礼。

中日两国酒文化也存在不同之处:第一,酒名和饮酒风俗上不同。中国酒命名方式多种多样,而日本酒名多于大自然有关。另外,在饮酒习惯上,如中国人爱劝酒,日本人则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饮酒;中国人好客热情,有酒令来助兴,而日本却没有等。第二,酒的酒精度有所不同。中国的白酒一般度数较高,在28°~65°之间。日本清酒的度数一般为15°~16°。日本的烧酒酒精度比清酒较高,一般为25°~45°不等。日本人喝酒有喜欢兑水和加冰块的习惯,这在中国较为少见。中国人喜欢饮用酒香浓郁的烈酒,而日本人则喜欢口味清淡的淡酒。这也体现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了解中日两国的酒文化的异同,尊重对方的饮酒礼仪,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日]秋山裕一.日本的酿造研究现状[J].酿酒,29(6),2002(11).

[2] 吴廷.日本史[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寿.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M]//三国志:卷三十.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4] [日]仓野宪司.古事记[M].岩波书店,1963.

[5] 李春玲.中、日烟酒文化之比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6] 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7] 芳贺矢一.日本人[M].新潮社,1971.

[8] 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 天龙.民间酒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0] 何满子.醉乡日月――中国酒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11] 徐少华.中日酒文化比较研究[J].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4).

[12] 天龙.民间酒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3] 宫田登,马兴国.日中文化交流史业书:民俗[M].大修馆书店,1998.

Comparative Study of Wine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ZHU Ling-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中国建筑美学;形式美;中西差异;未来发展

0 引言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然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1 建筑中的形式美

1.1 对称与均衡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采用对称布局的形式,这种现象很难用功能的因素去解释。如故宫所采用的严格对称的布局形式,沿着中轴线两侧成双成对的排列建筑――东边放一个殿,西边也放一个殿;东边设一个门,西边也设一个门,于是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气氛。而功能要求必须采用这种形式?这很难解释。不仅古代的建筑这样,今天的建筑大多亦是如此。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希望获得庄重、雄伟的气氛。这也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体现。

1.2 韵律与节奏

韵律原本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以往一些美学家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和人类本能的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

1.3 调和与对比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认为缺乏对比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单调,但若果过分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只有将对比与调和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达到多样与统一。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

1.4 比例与和谐

在建筑中比例与和谐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没有了比例,整个建筑就失去了美感,在最早的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应该遵循黄金分割比,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很多建筑都遵循黄金分割比。就如凯旋门的建设,整个建筑的体量关系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

2 中国建筑美学特点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1 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

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

2.2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

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

2.3 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

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的明清宫殿,在长达3.5公里的笔直的中轴线上布置了20多座殿宇楼阁,组成10多个不同气氛的空间,通过节奏的变化,取得了雄伟、震慑的浓重气氛。天坛以苍翠的松柏林海为基调,将洁白的圆丘和湛蓝的祈年殿衬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极为圣洁肃穆。为了深化环境意境,还很重视运用象征手法,以布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拟、匾联题字等,激发人的联想。

3 中国建筑美学与西方之差异

3.1 建筑用材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信念。

3.2 建筑造型上的差异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而西方建筑则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 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它们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3.3 表达的伦理意识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重视整体的和谐。

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恐怖、等审美情绪。

4 未来的发展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时尚设计;结合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传统文化日渐吸引了各国服装设计师的眼球。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智慧,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都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服饰作为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产物,也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等,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性: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正是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是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内在原因。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是不可能有什么优秀创意的,所以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了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每个时期都基本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风格。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是在唐代和清朝。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当时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深刻意蕴。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是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总之承袭历代服饰发展,都逃脱不了继承、延续、革新的紧密关系。不仅中国古代各朝服饰如此,中国现代的服饰也延续着这样的步伐。

笔者因为从事服装设计服务,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服装企业,与各个服装行业的设计师交流沟通。在现今世界文化如此频繁的相互影响下,中国的现代服饰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创新性、个性化、商业化、强烈的民族风格等等成了如今服装的代言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国画、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剪纸刺绣等多种表现形式,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若我们把这些元素巧妙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用现代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借助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形象地表述,不仅是对中国,更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也越来越多,在服装中留白的运用,淡墨与浓墨的和谐组合,服装整体造型抑或图案纯粹简洁而又丰富,磅礴大气而又飘逸非凡,大面积的白与或浓或淡不同层次的黑制造出脱俗灵动的意境,将中国画笔墨的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这又为何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经典融合呢?

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剪纸艺术,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更是能为服装设计锦上添花的重要课题。剪纸艺术体现了人类的丰富设计思想,既有直观的图形,又有内涵丰富的特定文化,它与服装设计水融,是物化了的艺术符号,表达了一系列的社会意义,是民族的思维群体同化的艺术符号。我们面对如此丰厚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再认识、再发掘,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审美精神的内涵。

古代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差异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学科制度;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22—02

一、我国教育学科史概述

我国古代的学校有官办和民办之分,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周朝时曾设立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太学设立于汉武帝时,缘起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经史作为太学的主要教材,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隋代设立了国子监,国子监开启了官学的第一次分科,分文武两种,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学生即为秀才。到了唐代,国子监分类更为精细,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不过这种分类并非学术上的需要,而是为了教之有类。其中国子学、四门学、太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书学、算学、律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初步有了文理分科的端倪。宋代时开始增设了画学和武学,考据之学也在这时开始,代表作是黄震《日钞》和王应麟《困学纪闻》。

明朝时整个科举教育的结构基本健全,京师设有国子监作为中央官学,府、州、县皆有学,学术重心是理学。明朝永乐年间,在郑和下西洋后,为配合开启的外交形势,翰林院还开办了外语馆作为我国第一所外国语大学。清代延续了汉人的科举制,汉学开始致用,代表人物前有刘逢录和宋翔风,后有龚自珍和魏源,一直到康有为梁启超。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清政府开设了一系列的近代学堂,理工科初露雏形。清末民国初,国学异常繁荣,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一代代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们执著忘我于学术,问道和争鸣激烈而理智,尽管当时的中西方文化之冲突空前激烈,但不同道者都表现出对彼此的尊重和宽容。章太炎以讲古文经学见长,培育出的弟子钱玄同、刘半农却是“全盘西化”的代表,同台讲学时东西文化碰撞,却师徒相敬,令听者肃然。

官学之外,我国还有着渊远流长的私学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各位集大成者收门徒开讲坛,弟子如云,算是最早的私学,追溯到这个时期,百家争鸣,可以在中国学术史上找到一点学科分类的迹象。不过所谓百家,主要区分还是观点的不同,并不是严格按照学术研究对象来划分的。孔孟之道的重点是治国、礼仪和人生观,倾向于处世哲学;老庄主要讲修身和道,属于世界观哲学范畴;韩非子讲刑罚和制度,可以归为法学,墨子讲非攻,大致算作政治学,等等。总体而言,诸子百家的学说终归不能算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多为意图普度世人的政教之术。

宋时书院开始兴起,这种私人讲学的场所在办学体制上与官学有明显差别,具有相对自主宽松的学术环境。到南宋时,书院教育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白鹿洞等著名书院成为天下学子心向往之的圣地。从明至清,书院云集了众多学术大师,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王阳明、湛若水、钱大昕、王鸣盛等人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讲学于书院,他们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书院讲学过程中大量完成。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历程曾表现为三个节点,宋代的程朱新儒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这三个重要节点都与书院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此后的书院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逐渐嬗变为私办官助、半官半私和完全官办的学校,但明清私学并未因此衰落,以明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为例,不仅是东林学派学术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朝野东林党人政治活动的中心。在学术上它主张自由讲学之风,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时的南菁书院主张“实事求是,莫作调人”,上海龙门书院主张“读书先要会疑,学者须于无疑中寻找疑处,方为有得”,都实为后世治学之楷模。

二、西方教育学科史概述

罗马帝国时期,西方设有少量拉丁学校,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为艺术,包括文法、修辞和逻辑、音乐、算术、几何及天文;以及三大哲学,即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中世纪初,拉丁学校被取缔,类似与我国的官办学校,教会学校成为惟一的教育机构。公元八世纪前期,出于管理国家政事的需要,当时最为强盛的法国对有文化知识的官员形成大量需求,最早的宫廷学校建立,骑士教育制度开始形成。欧洲早期大学也开始出现。西欧第一所大学通常被认为是意大利工商业城市波伦亚在11世纪末建立的波伦亚大学,随后巴黎、牛津和剑桥也相继建立,在法国、英格兰和德国,最初供贫穷学生使用的学舍也开始向规范化、精细化的学术团体转变,到15世纪末,西方大学已达60多所,遍布欧洲各地。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分类可得六门基本学科: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社会学。

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经过三大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科学实证。随着文化基础的积累和社会推广的正当性不断出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波伦亚、佛罗伦萨、比萨等意大利大学等最初仅设有民法、宗教学专业,但受到人文主义影响,修辞学、哲学、医学和天文学等专业慢慢出现了。特别是随着商业的发展,政府性质办理的世俗性学校开始在民间兴起,教育对象主要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子女,通过专人对其教授读、写、算的初步知识,提高商业技能并收取学费。

三、东西方教育学科历史沿袭的有关启示

由于中国人更注重学优为仕,即使是中西方都有官学和私学,本质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说看似私学的古代书院,多是由于政治上的倾轧和社会局势动荡,儒学在传播上不得已向民间转换或让渡,在一定程度上实质是官学组织机构的民间化。中国古代的学术,以文史哲知识为主,关于社会实践方面的理论较少,纳入书本的更是寥寥无几,大多都靠工匠和手艺人代代相传,由于缺乏相应的尊重,也造成了专业技能的匮乏和社会分工的迟滞。而西方中世纪大学则更趋向于民间,倾向于教授应用技能,一方面满足民众社会的职业技术知识需求,另一方面为民众提供反抗宗教压迫、寻求信仰自由的精神生活需求。正是基于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才相继兴起,手工业、商业也在西方各城市繁荣壮大,这些经济上、文化上的事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理工学科开始进入学校。学科分类的精细化对工业革命的产生奠定坚实基础,随后,工业革命结束了纯粹的思辨、研习和考据,科学技术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更倾向于应用,培养技术型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学不再是独立的学术团体,而是和现代工业社会承接起来,科学技术在这个基础上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大学成为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然无论中国也好,西方也好,教育和学校的本来目的是为宰制阶级提供人才,维持社会体制的正常运作。中国文教制度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不断变迁,从汉代博士制的改造和太学的建立,到魏晋佛学开始传播,刺激了书院的形成;再到晚清变革之时,新学也在枪炮声的伴奏下进入中国。然而无论如何嬗变,教育制度都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大学和学科的林立没有改变学问的本质属性,只是将社会分工和知识进一步细化,从客观上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体制与国家建构相应,仍是连接个体学问和国家治道的要津。知识体系首先是国家建立的选拔通道,其主要目的是要为国家利益和统治提供智力资源和专业人才,同时也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各种政治利益诉求和经世主张斑驳杂陈,宰制集团一方面钳制言论,一方面将各种“主义”论述纳入学问制度,社会改革者的活动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了。从表面上看,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和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实质上也通过学科分类的专精化,驯服了个体的思想,使之服从于统治权力的社会分工意愿。

[参考文献]

[1]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社[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孔德.实证哲学教程[M].巴黎,1830~1942.

[3]刘小枫.拣尽寒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