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大众化 网络 传播 机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是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大众化对网络传播现状的回应,不仅是将其视作当代中国大众化途径的拓展,而且要把网络传播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系统化研究。

大众化网络传播的话语转换机制

指出:“做好网络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因此,大众化传播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建立网络传播话语的转化机制。

话语转化机制是指建立在网络受众需求满足基础上的话语体系创新。网络阵地与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区别。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网络主体在对待理论传播的过程中更易于反映其真实的理论态度。因此,网络传播首要的任务是对网络主体行为情感需求的准确把握。

政治宣传与情感需求的对接。政治宣传与情感需求对接的首要问题是大众化进程中话语未及时转化。大多数受众对的理解仍集中在将其视作“革命话语”。长期以来,大众化效果并不突出的症结也正集中在宣传教育中“革命话语”与“建设话语”的衔接,这两者的衔接归根到底涉及到的是政治宣传与情感需求对接的问题。

大众化无论是虚拟网络传播还是现实社会传播都面临着“文本”与“现实”、“预存立场”与“大众传播场”的契合问题。所谓“预存立场”主要包括接受者已有的“个人对自身、自己的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①。接收者“预存立场”中已有的价值观等若能与所要求的价值观一致,那么,后者所意欲实现改变接收者的其他方面才有可能实现。反之,如若“大众传播场”和“预存立场”不相契合,就需要开展“个性化”的传播模式的探索。“大众传播场”与“预存立场”的契合衔接点就体现在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②理论传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拉近客体与理论本身的距离,使客体对理论形成亲近感。语言便成为培育亲近感的重要桥梁。

当代中国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高度理论概括。要将学术化、专业化的理论转变为受众日常的行为自觉,沟通的桥梁在于“实践”。理论传播需要转变“文不达题”的尴尬境地,增强理论与受众生活实践的“对话”。而双方“对话”的切入点必须以受众自身的价值体系和日常生活逻辑为基础,分析受众现实生活的问题,揭示对其生活的改造力。

信息编码的特殊化。在传播体系中,每个人进入传播的目标是不同的。传播双方共享的是符号,而不是符号的语义。符号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相同的信息可以借助不同的符号实现意义的表达,它所代表的意义总是因人而异。

大众化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传播语言的突破性发展。网络传播具有明显的“字符化”特色,在网络社会里,语言使用呈现出明显的“符号化”。这种“符号化”或是简化,或是创造新的词汇。网络用语更新频率高,话语群简洁凝练。因此,大众化网络传播必须首先解决“学术语言”的“字符化”问题。

在网络中,任何信息对受众的冲击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因此,长篇大论式的“满堂灌”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网络传播。针对网络传播的特性,可以遴选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网络理论宣传。需要注意传播人员的层次(年龄、学历)必须具有鲜明的阶梯性。在实际传播中,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与其具有共同知识背景、思想观念的传播者所传播的观点。由熟悉网络环境、网络用语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播活动。理论传播者可以通过设计简单的理论表情、语言传达需要大量受众了解的理论内容。

信息编码的特殊化要求寻找理论与大众之间的契合点。理论传播者要注意在话语方式上由控制式向劝导式转变,增强话语内蕴的情感。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情感得到了隐匿,成为理论传播者面临的困境。因此,在大众化网络传播中,要注意受众对于网络表情使用情况的反馈,以此更好地把握受众对理论的情感释放。

信息编码的处理实质上是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语言转化的问题。话语转化并非要求完全摒弃话语体系,而是在坚持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实现转化。在通俗化的过程中避免庸俗化。要科学地把握话语转换的界限。理论教育扎根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学术话语不可能完全实现大众化,必须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大众化网络传播的动力机制

厘清受众范围。“大众”和“受众”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前者适用于社会学,后者适用于传播学。新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播途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从相反的方向解构受众。一方面受众逐渐细化,出现了依赖新媒介产品的专业性受众;另一方面基于媒介集中所引发的受众群应运而生。受众成员因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缺乏自我认同意识,不受制约,彼此之间逐渐形成一种非人格关系。私密性和公共性兼备的处境促使受众表现出松散的、原子化的大众特征和受众群集体特征合二为一的状态,这就促使大众化传播中受众“范围”的锁定成为首要问题。

传统的“大众”划分主要依据阶级划分法和阶层划分法。革命年代,工农群众因其经济地位产生了强大的理论需求,因此他们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但是,这一“大众”群体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其理论宣传主要是通过灌输。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外面灌输给工人。”③但即便是通过“灌输”,列宁仍非常重视“大众”主体性的发挥,强调要充分发挥“大众”的积极性,通过工农群众办报来加强其对理论的传播。“在我们工人中流行着一种把他们自己写的通讯寄给社会主义报纸的良好习惯,这又可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材料。”④

当前,随着客观环境载体的变化,大众化进程中“受众”的确定成为非确定性的问题。一般而言,理论宣传的受众类似于“枣弧”的中间部分。“枣弧”的两端分别代表了理论掌握的两个极端层次:一极是理论的精英团队,他们是当代中国理论创新与宣传的主体;一极是理论的“安全层”,这部分人群对于理论并不抗拒,也不接近,这一理论对他们来说尚未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网络传播的重点在于“枣弧”的中间部分,这一部分人群对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并不深刻,他们有理论接收的欲望也有被理论成功“化”的可能。只是这种“理论”可以是也可以是其它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理论,因此,当代中国大众化网络传播的重点就在于这一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能够确定受众群体,划定的受众范围仍需进一步细化。这一群体中既有理论的掌握程度较低的群体,也有理论程度较低但觉悟较高的群体。因此,对受众群中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传播成为重点。这一传播中,并不是单向度的施与,而应是多维度的展开。受众群体不仅要作为传播客体接收理论本身,也需要作为传播主体加强对理论进行人际传播。

理论传播内容的精准化。网络传播表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特征。的大众化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传播的优势避开其缺点成为在理论内容选取方面的首要问题。大众化传播过程因此也表现出由内容确定“受众”的特点。理论传播者可以选取具体的内容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实现咨询型和对话型受众的灵活转换。因此,理论传播者应选取某一时期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展开短小精悍的传播,对受众的思想认识形成有力的刺激,从而使其现有的认识发生动摇,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奠定基础。

要避免网络传播中的蜻蜓点水。多数情况下对理论的不接纳缘自对理论本身不系统的了解。网络传播中,要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传播,首先要把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最切实的现实关怀等问题传播清楚。在实现情感接近的基础上,引导受众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内容。同时,大众化的过程必然要与国家现行政策紧密联系。政策与理论不能各圆其说,要加强理论对政策的解释力,才能促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理论,提升理论的说服力。

传播途径的逐级深化。依据受众的不同态度和目的,在传播途径方面可以实现逐级深化。首先,作为观看者的受众。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大众化可以突破理论宣传的严肃性,选择性地通过链接实现理论内容与其他内容的结合,扩大理论的关注度和受众接受的主动性。这一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传播者对理论的讲授为主。其次,作为参与者的受众。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目标在于增加理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共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社会交往媒体的出现,推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私密化。大众化网络传播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拓展传播,比如理论QQ空间,理论微信等不失为一个新的探索。这一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讨论为主要方式。最后,作为目标的受众。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实现的是讯息传递的连续性,目标是要通过讯息影响受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拓宽了大众化的途径,而不是取代已有的模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更强调在锁定受众目标群之后,让传统和新兴传播方式更替使用,主要是以目标受众自身对理论探究式的学习为主。

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评价角度多元化。大众化网络传播是一个虚实相兼的过程。实是指传播的环境、对象、方式等都可以通过某种途径确定;虚是指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所进行的思想交流是无法实现准确测量的。

第一,大众化网络传播理论工作者和媒体传播者,是这一传播过程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他们对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的正确评价和分析是更好地开展传播活动的经验源泉。理论的传播者是整个理论传播过程的掌舵者,理论传播效果的检验并非仅仅通过最终的效果来体现,在整个理论传播过程中,受众所传递出的各种信号需要传播者密切关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对传播过程、传播内容的亲近与否。因此,需要传播者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此增强对整个传播过程的掌控。第二,大众化网络传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受众是衡量大众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选定特定的受众个体对其在一段时期内的思想发展展开研究,找准其理论接收中的发展脉络,重点突击。通过受教育前后思想状况发展的对比,衡量整个宣传教育过程实效性。第三,大众化传播的其他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可以通过与非网络传播效果的对比得到展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传播工作,提高网络传播的效果。

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标准是对当代中国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衡量,通过设置具体的衡量标准,更好地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实施引导。

第一,评价标准的设立者。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效果评价,须由实施这一传播过程的理论工作者予以设定。主要衡量理论传播行为实施前后受众在各个指标体系内发生的变化。第二,对受众的评价。对受众的评价主要通过质和量两方面得以测定。量的方面,考量受众的范围及数量。质的方面是指受众能自觉接受理论并外化为行动自觉,但是质的方面需要建立追踪式的衡量体系。第三,对理论本身的评价。要真正成为受众行为的自觉,必须充分重视通过网络传播建立理论自尊。理论本身并不能实现自证,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是通过外在载体实现向现实的转变。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影响,比如,新自由主义、等。要增强大众化传播效果,就要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积极揭示这一类思潮的实质所在,使受众能够厘清孰是孰非。

当然,理论自信的达成来源于经济基础的支撑,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发展现状是对理论指导下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最好的佐证。因此,在网络传播中,可以通过系列短片、数据分析等形式展现国家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凸显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增强国民对本国文化及本国发展指导理论的认可,继而推动其树立理论自信,最终达成理论自觉。

评价效果反馈链。反馈是指信息从目的地传回发射地的过程。它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交流过程,可以帮助理论传播者更好地调节之后的信息输出。

传统的大众化传播已经重视到了反馈这一环节。但是,长久以来传播效果并不良好的原因在于反馈与再反馈之间的效率偏低。理论传播者企图在接收到某一受众的传播效果反馈之后做出较为系统、完善的调整,殊不知,这种调整可能会造成传播效果的延误。因此,大众化网络传播效果主要依赖于传播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和再反馈的速度。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理论传播者要加强反馈的主动性。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传播的过程中“植入”可衡量的指标及时收到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综上所述,新的时代境遇催生了大众化新的传播载体。从话语转化机制、动力机制到评价机制,整个传播过程呈现了一种共生共享的状态。连贯三种机制主要是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只有在此衔接下,三者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升整个传播效果。

(作者分别为天津师范大学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页。

③《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3页。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挑战;弱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2日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也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大众传播行列。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已经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互联网拥有的实时性、多媒体性、交互性、全球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信息内容海量性等特征已经使互联网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大众传播形式。我们在尽情享受着新的传播形式给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思考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又是否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本文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该理论发生的新变化。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况

“沉默的螺旋”现象是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65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时注意到的,并且在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在某一特定时期,大众传媒所持有的观点在社会中占据强势地位,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大众传播营造出来的“意见环境”,以一种群体压力的无形力量作用于个人身上。受众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寻求自己与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是否一致,当发现自己属于大多数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反之,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便会趋向保持沉默或放弃原有的观点,因为人的社会天性都是害怕被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反过来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或改变意见,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形成一方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过程。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它所认为的社会规范去有取舍地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当媒介以议程设置式的方式把社会议题植入大众的头脑,在受众的头脑里形成的反映和现实情况又有着区别。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网上形成的舆论一方面是网上媒体设置的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在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频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网上的“舆论”并不等于现实中的民意,可是网络的渗透性使得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错误地把网上舆论与民意等同起来。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社会大部分人的意见”,而自己不能与众不同,这种“意见环境”带来的群体压力容易使得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附和对方,或者保持沉默不说话。

二、“沉默的螺旋”遭遇双重挑战

“沉默的螺旋”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新阐述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理论也受到了理论界和时展这两方面的挑战。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所以,“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就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正在慢慢改变。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传播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信息,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无论是多是少,这种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慢慢减少。更进一步说,如果观点的持有者是比较权威的个人或专家,那么这个观点依旧能起到影响作用。所以,这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有条件的。

网络的发展,使得任何一个社会的话题一经网络传播就有放大的效果。“小悦悦”事件中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引发了关于人性冷漠的深层次批判的道德大讨论,矛头也指向那18位视而不见的冷漠路人。所以,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或者行为规范的问题上,“意见环境”的压力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譬如科学自然来说,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意见环境”带来的压力就显得没那么有效了。所以,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少数人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更大程度的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空间。人们可以浏览海量的信息,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可以建立自己的联系网,运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博,可以进入各大论坛贴吧,可以在网上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网络这个平台所提供的只是一个“虚拟环境”,任何人,不论年龄、职业、性别、国籍都可以在这个网上搭建与他人沟通的平台,所以网络传播就有了一个新的特点——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这就使得个人表达意见更为大胆,极少顾及社会规范约束,因为在网上无需对自己的言行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否认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舆论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的重要理论前提。因为在网上人们往往容易袒露真实的自我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无需惧怕来自群体的压力。但是,社会孤立的动机在网上就不存在了吗?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是因为可以匿名,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所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作为社会中的人一旦跑到了虚拟的世界,还是会把现实世界中潜在的意识带来虚拟环境中,这恰恰反映了人还是害怕被孤立的心理机制,正因为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如果别人知道了,恐怕就不会这么随心所欲去发表意见了。所以说,在网络中人们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动机还是存在的。

再者,有些人说由于“匿名性”的特点,个人不再有被孤立的恐惧,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不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理论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匿名性”只能说可以营造宽松自由而没有群体压力的平等交流空间。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那么你就会喜欢在各大贴吧、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表达自己意见,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善于,只是一个比较没有立场的人,那么当你在浏览别人博客或者论坛时,有可能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在上面发表意见的习惯。郭美美事件为什么能短时间内形成社会热点呢?那是因为网上骂声一片。其实认真一想,被认为“多数意见”的一方无非就是那几个观点,言辞激烈,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想法的人,要么受影响后也开始加入批判阵营,要么继续保持沉默,这样就造成“多数意见”一方的增势,而另一方继续保持沉默或者附和。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还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功能弱化了。

三、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网络的发展使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得沉默者不再沉默。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沉默的螺旋”消失,只是弱化了它的这种功能。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对传统媒介和理论造成一定的冲击,就如同网络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报纸、广播、电视一样,“沉默的螺旋”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继续旋转,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3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新闻 写作主体 写作客体 写作载体 写作受体 写作活动

随着网络技术研究与使用的不断扩展深化,互联网的影响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新闻传播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新闻表达和传递的渠道、形式日益丰富,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巨大改变。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新闻在2009年网络应用使用率(80.1%)排名第二,主要用户已经超过网民的八成”。网络媒体已然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如何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强网络新闻传播效率,成为当前新闻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规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作是以创造性为标志的活动,网络新闻写作研究的对象是有别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新闻的网络原创新闻,即“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体现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专门制作的新闻报道”。

从写作学和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新闻写作是一个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四大要素,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动态、开放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了新闻文本制作、信息流动、新闻文本再制作、信息再流动等几个阶段。系统地研究网络新闻写作就要研究构成活动体系四大要素的特点,以及网络新闻写作活动的运行特点。

网络新闻写作四大要素分析

(一)写作主体

传播形式从最初的单向传播,到逐渐互动的双向传播,再到现在以Web2.0为代表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化传播,网络环境中的新闻写作主体内涵与外延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已经不同:

网络新闻的专业写作主体是“全能”和“全程”型数字化记者。西方学者提出,网络记者应该成为媒体融合下的“全能传播者”,懂得熟练使用数码设备和相应软件,要善于进行多媒体、超文本写作,并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文本,如讲求时效选择文字文本,讲求直观选择图像文本,人物访谈、讲话用声音文本,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采用影像文本……

同时,网络滚动式的平台要求网络记者“全程式写作”。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时效性和海量性,没有传统媒体新闻的截稿时间和版面限制,新闻可以时时、时时更新。网络记者一方面要有“全天候写作意识”,保证第一时间把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呈现在网络上:还要有不间断追踪事态发展的“全程写作意识”,对新闻事件后的发展进程保持持续的后续环节报道。

网络新闻写作主体是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整合传统媒体信息资源,改写、编辑、策划、制作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新闻报道的专业人才。由于财力人力和运营方针等因素,我国新闻网站目前主要还是以转载传统媒体新闻为主,但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特征促使这些信息必须经过重新编辑。随着受众对网络新闻日益强烈的需求,编辑工作早已不是简单的剪剪贴贴,而是以熟练把握网络技术和新闻知识为前提的创造性的专业活动,如新闻网站的网页设计创新,立体化、多媒体式的网络专题构建以及网络新闻专栏策划等。

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外延扩大。写作主体与受体的界限模糊。互联网开放式的信息空间给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通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发帖、博客等网民可以信息或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论。受众能动地参与到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中,否定了传统媒体“你传我受”的单纯灌输模式。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已不限于记者这一特定群体,任何拥有计算机、掌握上网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网络新闻写作主体与受体的界限已变得模糊。由此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网络新闻数量、时效性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传统新闻“把关人”缺失后,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或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网络新闻的写作客体并没有脱离传统新闻的写作范围,即“新近发生的或发现的,被公众广泛关心、感兴趣的,能借助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事实”。但在这一基础上,网络传播时间自由、容量无限、呈现方式多样,又使网络新闻写作客体具有自身的特点。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中受众可以多渠道地获取信息,较之传统新闻传播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主动权,而电脑页面限制与信息海量之间的矛盾又使得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所以网络新闻传播比传统新闻传播更重视传播效率,在选择写作客体时,更注重满足受众需求。在网络环境中,“受众群体需求有三个明显特征: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主动选择实用信息”。由此带来了网络新闻写作客体选择的三个倾向:

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即时动态进程。网络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在反映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时具有即时跟进的特殊能力。新闻受众在高度关注新闻事态发展时,往往更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也因此,网络新闻写作较为注重捕捉重大新闻后续发展的最新动态。

与主体新闻相关的深度报道。网络空间海量的信息储备、数据库检索、信息的长时共存方便了新闻数据的采集、归类和分析,网络媒体拥有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优势。网络新闻的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知晓主体新闻本身,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社会影响、发展趋势等,受众接收网络信息的心理预期逐渐由追求速度向探求深度转变,对于深度报道的需求日益强烈,“围绕主体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成为网络新闻写作的一种内在要求”。

满足特定受众多元化需求的信息。网络受众群体年龄跨度大,社会构成复杂,价值标准多元化,任何一个网站想要兼容并蓄都不太切合实际。如今媒体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的网站或频道都有自己的受众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满足特定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突出个性化和丰富度的新闻信息也是网络新闻写作客体的选择趋势。如受众通过新闻网站的个人定制服务,可以便利地获得“我的报纸”或“我的频道”之类的个性化信息:网络新闻频道建设自己的品牌栏目,为受众提供网站、专业评论家(权威人士)、受众多向交互的信息套餐等众多内容。

(三)写作载体

写作载体即写作的成品,是写作活动成果的物化形式。就网络新闻写作而言,主要考虑的是网络新闻文本的写作符号与写作形式问题。

数字化多媒体符号。网络传播环境中新闻写作的符号与传统意义上静态的文字、图片符号有很大不同。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转化为数据进而压缩、复制、传递,实现了网络新闻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的同期呈现,并借助网络技术加以多种形式的表现,如文字就可以设计为各种字体:变幻字、运动字、渐变字等。网络新闻写作可以说是以文字为核心的数字化多媒体符号的综合表达,“身临其境”式和“重现”式报道带给受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是传统新闻无法比拟的。

层次化写作。传统新闻是文字或文字与图片、影像、音频的简单组合,是按照线性顺序组织的单个篇章。网络新闻写作运用了网络的特有技术――超链接,通过超链接,新闻以层次化排列的篇章组合的方式呈现。所谓层次化有两重含义:其一,受电脑屏幕的页面限制,网络新闻必须通过分层以若干超链接的独立篇章组合呈现:其二,根据重要程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立体化的层次划分,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原则,通过多重超链接页面安排新闻内容。一个完整的网络新闻通常可以划分为下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具有明确的分工:

层次一:标题。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标题是受众阅读的第一航标。“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寓意深刻”的网络新闻标题能够吸引受众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反之则会成为影响受众逐层阅读的障碍。

层次二:内容提要。提要是介于标题与正文之间对新闻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一段文字。它与标题出现在同一页面,可以补充标题的不足,吸引受众注意力;可以揭示新闻精华,满足受众信息量差异化要求:可以调整阅读节奏,缓和受众的视觉疲劳。

层次三:新闻正文。网络新闻的正文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要求基本一致,即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但网络新闻的正文更应注重文字简洁,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长的段落,尽量让完整信息在一个页面上呈现。

层次四:关键词链接。在正文中以关键词提示(下划线、闪烁、字体变化等)。通过超链接引导受众进入深层阅读。包括“新闻要素的解释与描述,支持结论的论据,直接背景资料,统计数据与表格,相关定义,更多的参考资料”等。

层次之五:相关文章。相关文章是与主体新闻有关的文章,通常由网络新闻系统自动添加而成。

互文性写作。所谓互文性是指“文本内部的文字符号、语言系统、情节话语等,与其他文本及情节话语存在着广泛的复杂联系”。网络传播具有强大的交互,受众可以用博客、聊天室、论坛等直接参与新闻传播,也可以在接收信息的同时通过媒体提供的交互平台发表意见。网络新闻的写作充满了互文性,网络新闻载体包括写作主体创作并通过网络媒体的第一文本,以及受众对第一文本介入、压缩、加工、编辑、改写后的第二文本。从第一文本到第二文本就是互文的过程。

(四)写作受体

写作受体是写作行为的接受对象,但网络新闻写作中受体的心理和行为带有网络传播的明显特征,对传统的新闻写作理念提出了极大挑战。

网络新闻受众信息获取趋向于追求速度与深度。据统计,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订阅新闻的受众普遍青睐网络信息即时更新的优势,要求快速获取生存环境变化的最新信息。另外,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储存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新闻受众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只阅读文字和图片或者只观看影像等较单一的信息接收方式,他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要求网络媒体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新闻报道,如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民间测验等,而且寻求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全方位满足感官的信息享受。

网络新闻受众享有信息选择和的自由度和主动权。与传统新闻媒体单向传播和受众被动接受不同,互联网提供的开放空间和互动平台使新闻传播采用“多对多”的组织范式和传播模式。受众不仅在选择信息时拥有主动权和自由度,而且积极地参与到新闻写作和传播活动中,主动发表新闻评论,参与新闻讨论,增强与写作主体和其他写作受体的互动,传统新闻媒体对于信息的单方面掌控完全被颠覆。

网络新闻受众阅读采用快速扫描方式。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信息的海量存储、屏幕阅读的页面限制以及上网费用的消耗,促使受众采用与传统从左到右,逐句阅读方式完全不同的从上到下的扫描式阅读。这一阅读方式意味着受众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乃至跳过大量内容来检索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在网络新闻阅读中,呈现在首屏的新闻标题极为重要,往往成为“受众选择阅读的第一道关口”,多数时候网络新闻就是“读题新闻”。另外,设置醒目的关键词、清晰的提示与标志等细节也成为网络新闻抓住受众眼球的必要策略。

网络新闻写作活动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构成网络新闻写作的四大要素: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有别于传统写作活动要素的特点。而作为写作活动,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正是通过写作要索之间的有机联系,才构成了写作活动体系,如写作主体在文本制作阶段与写作客体的结合产生了写作载体;写作载体在阅读阶段被写作受体接受:写作受体在反馈阶段作用于作者和社会……网络新闻写作活动以网络传播为平台,这一传播媒介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性,既可以单向,也可以双向乃至于多向传播,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线性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的互动性,从而导致网络新闻写作四大要素在写作活动体系中的组合关联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而言,区别于传统写作体系中写作主体为中心,“互动性这一网络传播的根本特征”,让受众摆脱了单纯接受的地位,拥有了自主的选择权和发言权,因此网络新闻写作活动与传统新闻写作活动区别性的特点,集中体现于写作主体与受体地位及关系的变化上。

网络新闻文本制作阶段,写作主体主导地位与写作受体的受导地位不变。原创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记者、制作者、再次写作的受众,在文本写作时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他们的题材意识协调着与写作客体的关系:成品意识决定着写作载体的文本形式;读者意识要求其尊重受众需求,调整写作策略。

网络信息及流动阶段,写作主体丧失主导地位,受众享有选择的极大自由度和主动权。新闻写作主体通过某一渠道在网络上信息后,信息的文本形式通过网络应用技术――转载,在网络空间中流动。对于信息流动的推动或阻止,写作主体不再具有干涉的能力,反而是受众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受众要不要转载?怎样转载'都会对网络新闻的传播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由写作主体的新闻信息,会由于受众的接收选择在传播中出现变形、衰减甚至失真的可能。

在网络新闻再创作中受众取作主体,成为新闻文本的写作者。受众的再次写作与网络信息流动同时发生。互联网强大的互动功能,使网络受众不仅仅满足于信息获取,更争取与媒体平等的话语权。在互联网开放的空间里,甚至可以说写作主体的写作更多时候是为受众的介入提供“话题情境”,受众可以相同情境下其他的信息文本或对于话题的看法和意见,并作为新闻内容的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里传播。从这个意义上看,受众完全摆脱了传统写作活动中的被动接受地位,成为写作活动的主体。

最后,再次写作的新闻文本又会历经在网络上再次和再次流动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受众再创作的行为持续进行,该网络新闻的写作活动就会继续下去,和传统写作体系的完整、封闭不同,网络新闻写作活动是动态的、开放的。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5

关于这方面的媒介宣传,多少含有炒作的成份,即使是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论文,也充满了过分的热情和遐想。炒作带来了强大的暗示作用,形成一种舆论,似乎不上网就要被历史淘汰。逼得不少媒介即使没什么条件,特别在缺少软件条件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上网和追求技术的极限,立即大量使用音频视频资料,缺乏对带宽的合理利用。经过了一轮混战,我想,现在需要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们面对的网络新闻传播了。

网络传播必须切实形成市场

网络传播兴起之前,图文电视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也被看好,但是最终失败了。具体原因当然有许多,例如制作和接入成本过高、当时的技术和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持,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也难以带来利润。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审视上网媒介的新闻传播。

网络传播并不是为商业的目的而开发的,但它的火爆却是因商业的应用而兴起的。随着PC机的普及,因特网和Netscape浏览器为规模化的网络传播铺平了道路,电信服务部门、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首先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媒介市场。传统媒介如果不上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和广告资源将被拉走,也许失去的东西会更多。于是各个媒介也纷纷上网,它们同样看中了网络上可能形成的新的新闻和娱乐的消费市场。然而,这种市场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传统媒介不同于那些计算机行业公司和电信服务部门,上网了,不等于网络新闻传播就能成为一种成熟了的新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现在除了印刷媒介外,传统的电子声像媒介也在积极上网,尽管音频视频的播出技术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至少已有百家这类网上媒体因为经营不下去而消失了,当然新的媒体还在源源不断地蜂拥上网。其实,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不解决基本的经济上的投入产出问题,做到有所盈余,其生存始终是危险的。虽然有些关于网络新闻传播赢利的零星消息传来,但是至今传统媒介在网上的新闻传播网站,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赢利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初的"跑马圈地"时期了,需要考虑十分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目前新闻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首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现有上网传统媒介的新闻网站尚没有建立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技术上,因特网原来不是为娱乐而设计的,音像传播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未来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成功,但是何时成熟、成本多大,尚是未知数。即使非传统媒介的商业网站,其生存也处于相当的不确定中,目前尚没有找到最佳利用网络传播赢利的方式,而网络传播对网络商(包括上网媒介)来说,如果不能赢利,找不到挣钱的有效办法,再好的技术也不会有社会化的发展前途。

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直接相关。上网的传统新闻媒介,即使有政治导向的目的,如果不把网络新闻传播同时也视为一种经济形态考虑,网站本身的存在,早晚会成问题。任何网站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损耗为零,它们存在着价值(内容、资本、人才、品牌、赢利能力等等),也存在着消耗(开支、竞争、设备折旧、观念老化、品牌退化、能力下降等等),网站的价值增长必须高于消耗损失。有些损耗是无形的,例如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有了价值。每个新闻网站几乎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结果则是每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作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第二,从用户的情况看,我国的普及率尽管近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底数太小,现在不过1.4%,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即使普及率很高了,网络用户与传统媒介的受众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它的漂移性,很难抓住。去年底,世界网民人口已达到4.14亿。这个迅速增长着的数字,始终是吸引传统媒介和其他行业公司建立网站的动因。而现实却是:网上的用户群已经形成,但是消费市场并没有建立。这对已经建立的网站,特别对那些以新闻传播为主、而非以商业和生活服务为目的的网站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迫于竞争的压力,各个媒介不断地为自己的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容,也许多少建立了一些网上的声誉,但是经济回报的匮乏,成为各传统媒介网站共同的难言之隐。

[page_break]

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网络用户的漂移性,使得各个网站的广告收入很不稳定,上亿网民鼠标的点击声并不能自动变成数钱的声音。因为网民根本用不着依附于固定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在几乎无边际的网络中漫游。只有某些商业服务性网站,例如雅虎,有较为稳定的广告客户。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垄断方面有些相似,美国位居前十位的网站,拥有全部网络广告的三分之二;排名前1300家的网站,控制了95%的广告。而其中新闻传播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

第四,已经形成的网络文化与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存在矛盾。网络最初是由各国政府资助而建立的自由的、免费的信息平台,从而很快培养了一种欣然接受的免费网络文化。现在建立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介的网上新闻传播(个人兴趣型、影响很小的网站除外),如果只是为了宣传而赔钱,恐怕谁也负担不起。但是网上新闻传播要收费,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其次还有技术问题。网络已是一个巨大的免费信息库,4亿网民已经吝啬成性,他们疯狂地使用着各个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下载软件、免费ICQ……,对于与网站性命交关的广告链接,就是懒得点击一下。有些网站动情地劝说使用收费邮件,但响应者寥寥。无论发明动画"旗帜广告",还是最近出现的"网上路演",能够吸引网民眼球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靠向用户收费维持,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到。有的网站企图先让用户免费使用,培养兴趣后再收费;而一旦收费,点击率便迅速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收费。从商业角度看,早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广告传播永远不能期待受者的自觉。但是,上亿的网民这是一种无尽的诱惑,虽然前面已有不少牺牲者,但仍诱惑着更多的新网站扑向网络传播这个耀眼的光点。从长远看,网站早晚会取得成功,但是至少目前,尚没有完全有效的经验。

鉴于上述情形,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的消费市场,这是保证网上新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

既然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广告的支持,那么,就要研究网上新闻传播吸引用户的特点。单纯强调点击率,如同单纯强调发行量一样,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现在美国每千次的点击率已经从早先的35~50美元降至2~5美元。而这点收入对网站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注意力的质量,即将点击率改变为网页浏览率,许多广告商已经把网页浏览率(包括浏览持续时间)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在时效、可靠、广泛、真实,以及易用、可得、交互和原创性等方面,即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使用质量,全面满足用户。我国的新闻网站大多只看重点击率,一些广告客户也单纯从点击率出发考虑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成熟的商业行为。特别当广告商已经变得精明起来时,我们的新闻网站若没有学会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就可能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于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

网络新闻传播将出现三种转变趋势:一,将大众传播的市场转变为细分的小众市场;二,将限于国内和地方的传播市场,至少部分地转向国际市场;三,从或然率的市场(即提供通用的大路货的市场)转向个性化的用户市场。在媒介经营方面,就媒介与广告客户的关系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媒介将受众出售给了广告客户。但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网站向广告客户组装和批发用户的手段和规模都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对此的研究和思想准备尚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即新闻网站单靠传播新闻,以及依赖网上广告,能否独立经营下去?新闻网站需要多样化经营,或与网外的产业联营与互补,这似乎是最近纳斯达克股市猛烈下跌后人们的一种新思路。与多数网站受到冲击的情形相对照的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拥有网站、杂志、有线电视、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网上社区,在3月8日股市暴跌的时候,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是幸免于难的少数公司之一。

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区别范文6

网络媒介的偏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因特网不仅是一个信息资源、一种通信工具,还是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是完全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传统三大传媒,独立于三大传媒之外的‘第四媒体’,或者说是‘新媒体’‘、网络媒体’。”

在当下这个多种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网络作为新媒介在其中具有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它也成为美剧在我国的传播和流行的一个主要渠道和平台。由于电视台审查程序的复杂繁琐,导致美剧引进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而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特殊魅力,它的时效性、目标性、双向互动性、个体化等特点,不仅弥补了电视台引进程序本身的缺陷,而且更加满足了美剧受众群的大众需求。

就现阶段来说,美剧稳定的受众群一般具有文化程度高、中青年为主、上网时间长、喜欢自主性选择、娱乐渠道多等特点,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令他们感觉舒适自由的网络媒体来观看美剧。首先,央视等台在引进美剧时,考虑到收视率和大众普及等因素,在题材的选择上,会选择适合大众的、具有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社会文化”的美剧播出,而一些流行的带有“小众文化”如玄幻、青春等题材的美剧就受到限制,而这些美剧往往是中青年为主的受众所感兴趣的热捧剧,它们的播映只能通过信息传递强大的网络媒体来进行传播,从而在网络上隐秘流行。其次,受众群体的文化程度较高,加上英语的普及,很多粉丝剧迷对外国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欣赏原汁原味的美式英语,而电视台在引进时由于有配音译制组的加入,他们在情感的把握上会有所欠缺,对于“暴力”、“性”等隐讳话题也会避开不译,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美剧迷更喜欢在网络上寻找中文字幕帮助下带有热情的原声剧集。最后,由于网络具有自由自主的选择性和多平台、多角度、多链接的交互性,这就吸引了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美剧迷们的喜爱和追捧。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业余时间,脱离旧模式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快进快退,就算因为事情耽误了当天的播出收看,也会在随后的时间自主选择。此外,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因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男女主角的爱情命运,和其他观众,甚至是内容供应商、制作商等展开一系列互动讨论,达到舆论引导的同时,发挥网络传播极大的自由评论性。

高额的引进成本

美剧中很多剧集的拍摄,不仅手法上如电影一样讲究,在制作投资上也如电影一般大手笔高投入,呈现美剧“电影化”的趋势。校园歌舞剧《Glee》单集制作费是500万,而艾美奖的热门剧集如《冰与火之歌》第一季10集制作费是5000多万美元,《大西洋帝国》更是高达一集1800万美元……这种制作上的高额投入,成为了各大电视台高额引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没有保证较高稳定的收视率的情况下,如果引进的美剧没有稳定的收视群,没有制造出相关的话题新闻,没有高额的广告投入,电视台一定会慎重选择,择优判断。

地区文化差异的限制

除了高额的引进成本外,由于受到异地文化差异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约,央视等电视台更加倾向于引进日、韩、泰、新等亚洲地区的电视剧,而非代表着资本主义电视行业飞速发达、具有美国等异域特色文化的美剧。对于日韩等地电视剧中阐释的文化,中国大部分观众普遍能够接受,因为其表现和蕴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都和中国比较类似和接近,如《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韩国肥皂剧,大多展现的都是女人温柔贤惠,男人有责任懂担当的形象,体现的大都是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状态。而美剧由于是好莱坞模式在电视荧屏的延伸和拓展,所以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如《绯闻女孩》类的时尚校园剧、《别对我说谎》类的科普侦探剧、《越狱》类的犯罪探险剧、《吸血鬼日记》类的青春玄幻剧等等。形式上的多样性为内容表达上的多样,因此美剧无论是从以普通人为视角的平民化角度出发,还是代表着崇拜敬仰的英雄主义,无一例外地表现着美国的人情世故、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这些虽然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群易于理解,但对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年龄层相对较大的大众来说,却难以认同。“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

电视剧作为最通俗的大众艺术,注重传播主流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因此,对于美剧中体现的地区文化差异,在交流与碰撞之后,只能取其能够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部分进行沟通交流,而其他相差太远的则只能限制,这也导致了美剧在很大程度上在网络环境下火爆传播现象的形成。

美剧“重网络、轻电视”存在的问题

(一)版权的问题

高额的引进成本,使得电视台在美剧的版权购买上只能选择一小部分,或者放弃。版权的放弃,也就意味着不能在央视等电视台正常播出,人们只能通过网络、DVD盗版光盘等其他渠道获得观看,而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网络媒介。经过字幕组的再制作,无论是优酷、土豆等在线观看,还是BT、迅雷等下载观看,低成本甚至零投入的同时,获取渠道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个范围内的局部流行。然而,这样在网络上的流行和传播,到底不具备“官方承认权”,即没有明文的版权规定。早在2009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对于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在这之后相继一段时间里,许多相关规定都就网络传播的版权问题对国外电视剧特别是美剧进行了封锁和打压。虽然对网络版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力打击了网络中一些非法传播,但对于美剧仅在网络环境中的广泛传播和美剧迷免费观看美剧的途径,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传播质量得不得保障

“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的同时,一些苍蝇也会飞进来。”任何一项事物的引进,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会夹杂着劣质的、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美剧的引进也不例外。美剧中新鲜新颖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引起国人的兴趣和关注,它们不同于中国的西方文化,往往得到中国剧迷的认同和赞扬。但其中连带的诸如暴力、性、宗教歧视等偏激的、片面的文化也同样会通过网络环境传播过来,这就导致了优秀美剧中夹带一些质量低下的、水准不高的“垃圾”剧集,阻碍剧迷选择优秀剧集的同时,也深受其低下的文化的影响,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有害无益的冲击。

除了文化传播上无法确保稳定的进步文化引进外,在同类型的美剧引进中也存在一定的质量保障。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视剧产业受谍战片《潜伏》的影响,导致电视剧产生了严重的模仿跟风,电视荧屏“谍谍不休”的现象层出不穷,仅仅半年出现了如《风语》、《风声传奇》、《旗袍》等50多部“换汤不换药”的谍战剧,造成了电视小荧屏内容形式的单一,观众在那一时间段也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对于美剧在网络媒介上的隐秘传播也同样如此。随着《越狱》第一季掀起的1800万人次的收视狂潮,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监狱探险片,如《OZ》等。类似的发生场景和故事情节,只是演员上的重新调动,毫无新意的制作技巧和创作内容,使其成为无聊空洞的跟风片。网络新媒介环境下美剧隐秘传播带来的负面性,传播上注重了量而非质,这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在业余娱乐生活中或许由于选择的失误浪费了时间,从而带来视觉上和精神上的审美单一和审美疲劳。

美剧“广泛化传播”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美剧中的文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格局的推演,电视剧文化的多元性也成为一个趋势,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其实也是在倡导电视剧领域各国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受众,他们一部分认为,美剧的网络传播和隐秘流行,是美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侵蚀和诱导,渗透和霸占。其实不然,它并非文化侵略的武器。从早年的启蒙剧《成长的烦恼》,到近几年大热的《越狱》、《迷失》、《绯闻女孩》等,都是在向受众展示一个不同于中国的美国生活方式和人文故事,从而传播了他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文化的差异很正常,而无论是电视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介,亦或者网络这样的新媒介,都需要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性化。在保证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在维护我国民族多彩文化权益的背景下,吸收和借鉴外来剧中优秀的先进文化,补充和丰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再制作的融合,题材的择优筛选

电视作为大众艺术,其广阔的受众群是各个年龄阶层的普通观众,而非只关注于网络传播的美剧粉丝。因此,电视等大众媒介对于美剧的广泛传播,可以借鉴电视和网络的特点,做到“择其优者而从之”。一方面,虽然在译制过程中无法达到“不删减、忠实原句”的理想程度,却可以委婉地改成有趣的译制,加入当下网络流行的元素,如“我晕”、“你老妈喊你回家吃饭”。另一方面,对于美剧题材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得当。虽然在文化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性,但“地球村”却拥有同一片土壤,积极向上、清新的剧集的引进,会为电视小荧屏添彩不少,如《实习医生格蕾》、《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而带有浓重灰暗色彩的,充斥着暴力、性、犯罪等阴暗面的美剧,还是要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