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1
关键字: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日益变得狭小,东西方的综合,不仅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口号,而且目前在处在稳步而顺利的实现过程当中。为了求得人类文化的共识和相互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得到的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一、中西方文化在饮食结构上的差异
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即五谷为主食,以蔬菜及少量鱼、肉、蛋奶、果品副食 。汉族的传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汉族一般采用一日三餐制,城市居民多将晚餐、农村居民多将午餐作为三餐中的重点,饭菜比其两餐丰盛。汉族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共餐制,它体现了汉族传统伦理副道德中的群体精神。然而,对于西方的国家,膳食多数是一日四餐,即早饭、午饭、茶点和晚饭。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人们常吃的主菜是烤肉。此外,常见的菜肴是罐焖肉、炸鱼薯片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还酷爱饮酒,如威士忌酒就驰名世界。
二、中西方文化在姓名与称谓上的差异
汉族人的姓氏一般随父系,从字数上看,汉族之姓氏以单字为多,汉族人大多有小名和大名。汉族人的名绝不能和父亲等长辈相同,汉族人比较注重大名,不论是几个字,在字形、字音、特别是字义上有许多讲究。例如,字形搭配要匀称、协调,字音要清晰、响亮而且悦耳,字义力求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从字义表达上,主要有情景名、教诲名、期望名、祝愿名、志愿名等几大类型。对于西方的国家来说,姓名的排列既是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 中间名 姓。本人名也称教名,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姓名。中间名的选择范围主要限于父母长辈或父母的亲朋好友的姓名,可以是母亲的姓,也可以是父亲或祖父的名,或者是父辈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妇女在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在西方国家,由于姓名太长,书写起来麻烦,所以常常将姓前的名缩写。例如JohnStuartSmith,可缩写为J.S.SmithJohn S.Smith.
汉族人相见现有握手、问候等礼节。一般说来,男性相见时是彼此趋前握手,女性则多习惯于点头或微笑。男性与女性相见若行握手礼,则应由女性先伸出手来。若是初次见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晚辈对长辈还要行鞠躬礼。在行相见的同时,双方互致问候。现在最流行、最简单的问候语是“你好” 或“早上好”、“晚上好”等。此外,有些词语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说出来不吉利,因而也属于禁忌话。例如:大年初一禁说“病”“穷”“霉”“败”“死”等。坐在船上禁说“翻”“沉”等。在西方的国家,在介绍两人相识时,应首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较低者介绍给地位较高者,将男子介绍给女子,不能将次序颠倒。介绍完毕,双手往往以握手表示愿意相识,但握手亦有讲究。一般是年长者、位高者和女子先握手,年轻者。位低者和男子即伸手相握,如果前者不先握手,后者不应冒昧强求。而应点头微笑致意。握手应用右手且要摘去手套,握手时应注视对方,与女士握手时使劲不能太大。在社交过程中处处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拜访他人时,一定要事先预约,预约应当提前一定的时间,以便对方作出安排。一旦约定之后,必须准时赴约,迟到早到都是不礼貌的。
四、中西方文化在服饰上的差异
汉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是传统服饰。汉族传统服饰有三个总的特点长期得到传承。其一是等级区分。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们的服饰不同。其二是常服和礼服之分。各种礼仪活动多有专用的礼服与日常生活所穿的常服明显不同。其三是服装样式宽大,裹衣博带,袖长腿宽。汉族的首饰:女性有各种簪子、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足链等,而男性首饰多以 戒指为主。对于西方的国家的人来说,衣服要力求美观,如男要平肩,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既要突出优美的线条,又要掩盖身体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西方国家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服饰。例如,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戴上假发,身穿法官黑袍;教堂做礼拜时,有的牧师要披上长袍等等。
五、中西方在传统节日上的差异
汉族的传统节日约有150个,但最为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是中国最历史、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以辞旧迎新、庆祝祝福为主题的综合性大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此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得名。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是秋季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此夜月亮明倍于常时,成了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名重九节。古以九为阳数,重九故称重阳。而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圣灵降临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耶稣诞生的日子,是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重大的节日。2月4日为情人节,4月1日为愚人节、母亲节为5月的第二个星期、父亲节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
六、中西方文化在上的差异
汉族没有全民族一致信仰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汉代以后,儒学曾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为汉族社会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和信奉。但儒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宗教。当前,从的情况来看,是道教、佛教、天主教、新教诸教并立,各有一部分汉族信徒。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道教外,汉族还有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外来的宗教。西方国家的公民均享有的自由,所以西方国家的复杂多样,世界各大宗教,各种教派应有尽有。各种享有大致平等的地位,基本不存在宗教歧视。但总体上看,英语诸民族最主要的信仰仍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圣公会不仅是英国的国教,而且也是基督教新教三大派别之一。其中两派为路德教和加尔文教。
七、中西方文化在迷信与禁忌方面上的差异
在中国,“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寓意为“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二月二剃龙头”寓意为一年中健康,人们生龙活虎。在春节期间,不能说“死”字,如果不慎将碗杯打碎,要说“岁岁平安”等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是黑猫主凶。尽管养猫养狗之风盛行,但一般不养黑猫。而马蹄铁则被认为是吉祥之物,如果谁在路上捡到马蹄铁,就一定会有好运降临。另外,碰撒了盐被认为是恶兆,预示要发生口角或与朋友断交。打破镜子更是凶兆。即使家中不死人起码也要七年不顺。在禁忌方面,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开。星期五同样也被视为不祥的数字,此外,一根火柴或打火机不能一次点燃三支烟,认为这样会给第三人带来不幸。不要打听他人的隐私。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能光注重语言的教授,更应该融入中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对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更全面的领悟。
参考文献:
[1]中外民俗概要 张世满 王守恩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蓝凡著学林出版社 199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2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3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中西文化差异 心理基础 适用范围
一、前言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各语种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是使用语言时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担负着“”交际的重任。在汉语中,委婉语主要是指当人们不愿说出,而又不得不指明某事物时,便使用含蓄隐晦的词语,以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的“eu”(好的)和词根“pheme”(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good speech”(好的说法),它可以避开或减轻直言的刺激作用。因此,英汉委婉语起源于共同的心理基础,有着共同的使用范围。首先,英汉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忌讳”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其次,英汉语言中常用委婉语来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再次,英汉委婉语都满足了人们美化事物的心理需求;最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把严肃的事实寓于幽默中,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
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特殊语言的委婉语也是特定文化的折射。我国语言学家戚雨村先生认为,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所以,英汉委婉语无一例外地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
二、英汉委婉语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委婉语蕴含了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意识,以及其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最典型地表现在对待“死”、“老”、“穷”与称谓的不同态度上。
1.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生理现象。但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基于这种心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关于死的委婉语。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因此很多有关“死亡”的委婉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体现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即生命是上帝赋予的,人在其有生之年注定要经历罪恶、堕落和赎罪,而且只有赎清人的原罪,才能在来世得到拯救,进入天堂,否则将在地狱里永受煎熬。基督教的死亡观是以死后灵魂得到拯救,进入天堂为中心的,于是就有了go to meet one’s maker,be with the god,go to heaven,go to a better land,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go to glory等。比起西方民族来,中国教派众多,其中对中华民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道教、佛教。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也多来自道教和佛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道教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隐化、物化、迁形、遁化、羽化、气散”等。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化仙,升天,升仙,仙逝,驾鹤西游”等委婉语。佛教发源于印度,唐朝时传入中国。佛教追求的是“涅磐”成“佛”,因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寂灭、坐化、解脱、上西天、上天、归天、归真”等。英汉语中“死”的委婉语非常丰富,但各有异同,充分体现了英汉民族的不同。
2.有关“老”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观念
西方文化注重青春、活力与创造的价值观念。在西方文化中,“老”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衰朽残年”、“孤独和凄凉”,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加上西方国家的家庭崇尚结构简单,老人首先是“精简”对象。因此,西方人怕老,对老的惧怕心理已达到忌讳“old”一词的程度。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地借用其他词汇来委婉地表示这一概念,于是便出现了seasoned(经验丰富的),well-preserved(保养得很好的),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the advanced in age,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养老院”也被说成nursing home,home for adults,rest home,adult communities等。相反,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文化传统。在汉文化中,“老”代表了经验、学识、成熟、可靠,年老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体现在语言中就有老当益壮”、“老成持重”、“老成练达”、“老马识途”、“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虽然当代社会已打破了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但父母仍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老人不惧老,社会自然就不忌讳“老”字,还常以“老”互称来表示尊重,如:“您老”、“王老”、“老张”等。我们通常还用“老师傅、老板、老大、老总”这些词来委婉表达“资深历练”之义。
3.有关“穷”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贫穷在西方文化中如何被人们避讳:“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she wrote.“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I was needy.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nd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that 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that I was underprivileged.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that I was disadvantaged.I still don’t have a dime,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由此可见,贫穷在英语中意味着生活困窘,标志着社会地位低下。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将物质财富的拥有与否和拥有多少作为衡量个人生存能力的象征。在金钱万能的西方商品社会里,贫穷为人所不齿,自然要想方设法加以掩盖。而在汉文化中,有关“贫穷”的委婉语,常见的只有“囊中羞涩”、“手头不便”等少数几个。这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贫穷”并不像西方那样讳莫如深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4.有关“名讳”的委婉语体现出不同的等级观念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尊祖敬宗的传统。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地反映了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等。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观世音因此而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现代社会虽已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社会体制,但在人际交往中,仍存在“名讳”情形,即下级对上级不敢直呼其名,往往冠以职位,如某某处长。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也要避开长辈的名字。晚辈也不可直呼长辈之名。而西方人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所以英美文化中没有显著的等级观念,无论地位高低都可以直呼其名,下级可以直呼经理名字,儿子可以直呼父亲名字,并且小孩的名字往往与其祖父或曾祖父重名,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英汉委婉语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但由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宗教背景、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委婉语从产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宁.汉英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文化论坛,2009.
[2]李中.从文化角度谈英汉委婉语的翻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
[3]胡鹏,于江龙.从英汉委婉语解读中西文化差异.科技信息,2008.
[4]翟惠敏.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文教资料,2009.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4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差异;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664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外语教师,要教会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使其达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掌握一门语言,只强调听说读写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一、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受到赞美时往往要习惯性的表示谦逊,而西方人认为接受赞赏和称赞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往往乐于接受赞美,而且还要感谢对方的认同,因此西方人经常用“thank you”回应赞美;相反,中国人通常会表示自己还有欠缺而否定赞美。中国人认为亲戚、好友等关系亲近的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当然也就通常不会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谢意,而西方人对不论谁给予的大小帮助,均要说一声“Thanks”,至亲好友间也不也不例外;中国人收到礼物时通常不会当面打开包装,等送礼物的人走后才会查看,当面查看会被认为是贪婪的表现,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立刻打开来看,以示对对方礼物的看重和对对方的尊重。中国人可以随时随地的拜访他人,甚至在亲戚、好友、邻居间可以叩门而入,而西方人讲究预约,拜访他人之前要事先跟对方约定,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中“老师”这个词既表示教师行业,同时也可以用作称呼语。人们在一个人姓的后面加―匕“老师”表示尊敬,不仅教师可以被称为老师,在某个行业作出成就的人也可被尊称为“老师”,而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行业称为,表示一种职业,不能作称呼语,所以“teacher Zhang”等表达方式是纯粹的中式思维英语;不同语言的词汇也体现不同的文化色彩,显示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汉语中的颜色词“红色”是喜庆的颜色,是成功的标志。中国国旗、护照、人们的婚庆喜筵上等都用红色来表示庄重、喜庆。而西方人用红色表示陈旧、警示、气氛等。如英语中人们用“see red”来表达生气、发怒的意思,用“redalert”表示警告,等等。绿色在汉语中代表着“春天”、“新生”和“希望”,而在西方可能被联想为“缺乏经验(green hand)”或“嫉妒(greed-eyed)”。
(三)价值标准的差异。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中国人询问他人的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政治倾向等是司空见惯的事,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拉近与对方的关系,等等。而西方人却都不愿意谈论年龄,尤其是女性或上了年纪的人,对年龄的话题十分敏感。
二、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培养方法
(一)增加交际文化课程。我国在外语教学上偏重语言语法、词汇的讲解传授,培养出的学生即使在外语听说读写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不能有效的进行交际。关键就在于我国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缺少交际文化相关课程。相反,缺乏外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造成语用失误。
(二)丰富教师自身交际文化知识。作为外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应具有一个普通教师和语言教师所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而且还要有丰富、扎实的交际文化知识和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用交际文化观点指导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始终应有个清楚的认识,熟悉最新的交际文化知识和英语习得理论,能够洞察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对学生本族文化和外语知识有较深的了解,对语言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系统的把握,并能始终以知识和人格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对外语教师的尊敬化为对外语的喜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外语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西方文化意识。外国原版电影是外国现实生活的反映,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经常看外语电影,就好像生活在西方一样,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能使学生对外国语言和社会以及逻辑思维有一个综合、全面地认识;外国名著也是极好的认识西方文化的材料,外国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一定社会环境的缩影,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状况、文化氛围、社交礼仪等文化细节,因此也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5
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这些文化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可能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这些朋友和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 义务: 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 与此相反,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
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餐桌饮食的差异: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服饰礼仪的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任。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隐私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时间观方面的差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交化交际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柯平.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 1988(1).
[3]王德春,王建华.论双语国俗语义的差异模式.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范文6
【关键词】中外社交礼仪;跨文化交际;对外语言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其主要特点是:文化不同,交际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对比
(一)称谓语。在汉语中,姓名称谓是不能乱用的。在亲属之间,称谓是由辈分关系来确定的,这种特殊的称谓文化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历史,又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就形成了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汉民族形成了严格的尊卑有序,上下﹑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所以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是不礼貌的,也是不被允许的。而西方国家大多受到人文主义影响,强调自由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等级之分,所以即使是长幼辈分和上下级关系也可以直呼大名,人们也不足为怪,习以为常,而且认为这样称呼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显亲切。对于陌生人在中国也有具体的称谓,例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称为“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以示亲切和礼貌。而在西方国家大多只是“Mr,Miss或是Man,Woman,Boy,Girl或Kid,Child”等泛泛的称谓。再如“先生”这一称谓,在中国“先生”是用于对大教育家、学者、文人的一种尊称,表达一种爱戴和尊敬之情,不分男女,如“杨绛先生”、“鲁迅先生”等。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先生”只是对一般男性的称谓语,而作为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或教授,应称之为“博士(Dr),教授(Professor)”。
(二)打招呼。打招呼是人们开始谈话最普遍的方法,一是可以自然地引出正式谈话,二是表示礼貌和友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打招呼如果运用不当,常常会造成一些交际障碍或尴尬,英美人打招呼常说:“Howareyou!”“It’sverynicetomeetyou!”而中国人打招呼常常会问“姓名,籍贯,工资,年龄”等,在路上遇到会说:“干啥去”,“在哪儿上班呢”,“结婚了吗”,这些话语其实也是人情味的体现,并没有多事之意,而在外国人眼里会认为你在打听他们的私事,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中外在体态上打招呼的方式也有不同,中国人打招呼从古代的作揖到现代人的握手,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谦卑,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而西方人则不然,由于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规律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更多呈现的是自信,外向,所以他们见面时常常是拍肩,拥抱,贴面,亲吻等肢体较为亲密的方式。
(三)拜访。拜访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拜访中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去朋友家拜访,做客,时间较为随意,有时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去。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去朋友家拜访是要提前预约的,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不好突然去人家拜访,显得不礼貌。告别语的功能之一是维系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告别语来结束谈话,在结束言语交际行为上,中西方人采用的语用策略也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朋友家做客,要离开时,西方人常使用的道别语是:“Goodbye,Seeyou,Goodnight”等,而中国人(主人)常常会委婉地说:“再坐一会儿吧”、“这么着急干嘛”等表示礼貌、客气,当来访者离开时会说“慢走,常来玩啊”,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有时也会说:“开车小心啊”、“保重身体”等寒暄的话。而这些话语在西方人看来,会显得有些突兀或多余。
(四)自谦与尊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的文化从古至今对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反映在谦敬语的使用上,对自己的父母称之“家父,家母”,对他人父母称之“令尊,令堂”,对自己妻子称之为“内人,贱内,糟糠”,对他人妻子称之“令妻、佳配、令室”,自己之子称为“犬子”,对他人之子称之“令郎”,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女、犬女”,他人之女称为“令爱(媛)”等人称的谦敬词。而西方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称呼,只有“你”“我”的区分,没有这些谦敬词。中国人还经常会说一些如“给您添麻烦了”、“讲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人习惯于说“这要归功于上司的领导,同事的配合”这样的客套语。有时候使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谦虚产生误解,认为“太虚伪,不真诚”。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礼貌原则造成的文化冲突。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人最大的美德”,谦逊,含蓄的文化习惯就表现在言语中、行为上,总是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经常考虑别人的反应,注意照顾对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使对方不至于在两个人的对照中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不快。这与西方崇尚的“自我主义”,提倡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念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差异带入到教学中会对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恭维语和道歉语。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恭维语的使用频率中国要远低于美国,使用对象和内容也有一些限制,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和所有物是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恭维其他的任何人,例如一个女性穿了一个新裙子,她的男同事就可以说“Wow,Youlooksohot”,而在中国,当一个男性这样恭维一个女性时,很可能会被认为轻浮无礼,别有用心。如何回应恭维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中国人对恭维语的回应往往是“否认”或“自贬”,如: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以表示被夸赞者的谦虚有礼。西方人则习惯“接受”,习惯用“Thankyou”来表示对恭维者的赞同和谢意。由于受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中外的道歉频率和对象都有所差异,美国人的道歉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在一些像公交车,商场等拥挤的场合,中国人很少会因为自己撞到了别人而道歉,而美国人无论自己有意还是无意冒犯了别人,都会道歉。对于美国人来说道歉可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即使是一些小事他们都会说一句“Sorry”,美国家长会因给孩子带来不便而向孩子道歉,在中国,父母是很少向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典型的家长制为基础的,以伦理为核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等级或差序格局的,这种等级关系影响着人的言语行为,诸如道歉语,恭维,问候语等。在西方文化中,社会结构是倾向平等的,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长或幼,只要冒犯了别人,都是要道歉的。
(六)社交礼仪中的禁忌。何为“禁忌”,东汉学者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到“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下,禁忌方面也有差异。1.数字禁忌。西方普遍禁忌“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和9”。这些数字给人以消极的心理印象,所以很忌讳。2.动物禁忌。在中国,人们习惯把猫头鹰看做“凶鸟”,但在西方人心中,它是智慧,勇猛,刚毅的化身。在汉语中,“狗”有许多贬义意味,常常指坏人和坏事,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西方人把狗看做是家庭成员,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dog”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有亲切的意味,如“luckydog(幸运儿)”。“龙”对于中国人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一种图腾,是权势、高贵、成功的象征,中国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中国人也常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龙”常被视为凶悍的动物,是不祥的。3.词汇禁忌。(1)死。中西方文化都忌讳说“死”这一词汇,所以会用些代替语,在汉语中,代替语会因阶级、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之死分别称为“崩、薨、卒、不禄、死”,还有现代的“逝世、归西、升天、老了、走了”等。西方人也不会直接说“Hedied”会用“passaway”等代替。(2)老。“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典型的词汇。中国人经常在熟人,朋友的姓前冠以“老”字,如“老赵、老白”以显亲切,对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称为“钱老、汪老”以示尊敬。在中国“老”象征着一种权威、资历、尊严,因此与“老”有关的多表达尊敬之意。还有“知识渊博、技能纯熟”等褒义色彩,如“老先生”、“老资历”。在许多西方国家是不喜欢“老”的,在西方文化中“老”有无能、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不能称呼年长者为“oldmen,oldwomen”。
三、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要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也应该掌握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目的语时能够排除母语干扰。(二)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意识到中国文化与他们的母语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对与错,高贵与低贱之分。(三)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要摆脱传统传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弊端,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