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规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全科医师;导师制;探索;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体,是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成部分。培养优秀合格的全科医师,带教医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培养仍采取指定专科医师带教科室轮转。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源于14世界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进入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
1.2方法 采取问卷方式调研学生需求及制定导师标准,遴选师资;对2013级在培的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实施11个月的"导师制"培养模式与未实行"导师制"前后对比。即2013年3月~10月对在培学员实施科室指导教师培养模式,2013年11月~2014年9月实施科室指导教师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出科和理论考核。
2 结果
2.1问卷调查情况
2.1.1问卷结果 根据设计问卷对未实施"导师制"的学员和实施"导师制"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份,收回24份,回收率96%,有95.1%的培训学员认为在培训过程中有导师指导是必要的,学员对导师的要求集中表现在掌握全科的理念和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带教经验,有临床工作经验和沟通技巧。
2.1.2问卷结果分析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科室论转时,由科室的带教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学员进入培训后遇到的问题只能在轮转的科室向带教老师请教,不是这个科室或专业的问题就没有解决途径,如培养目标、规划和综合素质的等问题。这就需要配备一个导师来补充,在培训过程中协助学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及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全科导师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全科,指导学生的接诊技巧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2.2导师的遴选及培训情况
2.2.1导师遴选标准 ①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和科研经验和基础;②有全科理念,接受过全科师资培训;③符合带教标准(参见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参与全科授课或带教;④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2.2.2导师组培训 针对教师全科理念较差,邀请三级教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教师对导师进行培训,提升导师的带教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过程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以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一堂课》《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角色要求》等。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及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能力。
2.2.3导师组对学生培训内容 2013年11月成立导师组。10名导师(共分5组,每组5名学员)授课共计41次,其中11次涉及社区常用内容,专科知识介绍20次,进展性内容5次,科研开展内容2次,教学查房3次。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课题开展的上半年。
2.2.4结果分析 自2013年10月~2014年5月,科教科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从导师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活动次数,有科教科督促的阶段较多,没有督促的阶段活动明显减少。活动的内容来看部分教师安排的讲课内容和全科医生的内容不相符合,专科医生过多的讲授专科知识,脱离社区的工作需求。所以,对导师的遴选时要综合评估,同时要加强全科理念和全科知识的培养。学员轮转培训的主管部门的监督能促进导师对学生的管理。
2.2.5学生考核 学生考核的内容包括出科考核和阶段的理论考核。采取同组学员的两种制度前后的对比。即A组实行采取科室指导教师制管理方法,B组实行单纯采取科室指导教师制和采取科室指导教师制度和导师组制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按照相同的大纲和相同的科室指导教师轮转,结果显示出科考核都顺利通过。理论考核的结果见表1。
干预前理论成绩平均分为(84.30±4.20),干预后理论成绩平均分为(84.73±3.56),经统计学检验,干预前后理论成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6结果分析 对于两组的分析显示,虽然两种制度在出科考核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对于学生轮转过程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问题。此外,导师组的建立目的不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辅导,而是从总体上给学生已指导,引领思维。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层医疗,上海在全国率先将全科医师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到2015年,通过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和规范化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15万名全科医师,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均有全科医师[3]。
本研究95.1%调查的学员中认为"导师制"的实施是必要的。尽管对比前后在出科考核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但对于学生轮转过程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为其创造技能操作及临床实践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外出进修、交流,开阔眼界、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导师的遴选,有效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制度,有效地评估机制对于"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飞,周围,王秀丽.专科医师培训导师制度模式的构建[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91-993.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危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
危化企业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接触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因此生产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可以说,安全工作是危化企业的首要工作。在安全工作中,安全教育当属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安全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缓慢,无法立竿见影,使得很多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或者走走过场,形式化,导致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难以有效发挥。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是摆在危化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安全教育培训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能够有效预防危化企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确实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到具体生产过程中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并提高对安全法规以及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同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还能够帮助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和安全应急处理技能,全面提升其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操作技能。此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也能够激发其领导对于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支持安全教育工作,最终确保企业得以安全生产。
2危化企业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方法
2.1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系统规划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同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属于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还应该和企业的人力开发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战略,制定恰当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计划是企业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2.2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针对企业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应重点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则应注重基本安全技术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应重点就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方针政策、行业规范标准、企业制度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全面提升其安全意识,能够科学的进行安全生产指导工作,避免出违规违章问题。对于一般员工则重点做好个人防护和安全作业规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其一是安全思想教育,借助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逐步建立其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并在实践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制度。其二是培训其正确操作技能,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具体方法。通过开展学标准、规程以及安全措施等办法,确保全体员工能够熟练操作具体施工工序,熟知工艺流程,同时针对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采取一定的处置措施,尽量将安全危害降至最低。
2.3制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样式培训教学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危化企业应该制定出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并循序渐进的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应将每次培训的内容整理入档,形成台账,便于后期随时查阅和调取。具体培训内容如下。第一,新入厂员工培训。针对所有新入职的员工,一定要全面讲解化工企业中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包括安全法规、制度、政策、企业生产特点,入厂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术规程、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注意事项等。第二,在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针对国家最新颁布的安全法规、政策、国内外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企业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主要的薄弱环节等。第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依据相关规范要求,所有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做好特种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工作,合格后发放相关证书。
2.4加大安全教育培训软硬件的投入
危化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可以积极构建能够一间现代化的高端的多媒体学习培训室,并配备国内外最新的安全教育书籍、相关文件资料便于广大员工进行学习。此外,为了实现更好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避免教条式的讲述和灌输带来的员工抵抗情绪,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影片,展示国内外相关安全事故的案例,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提升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3加强对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由于外来人员(承包商)对于危化企业的作业现场不太熟悉,使得必须加强外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危化企业中每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承包商在检修过程中的事故就高达了32.8%。因此应做好对承包商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在,严格要求承包商在作业过程中正确识别各种危险因素,进而确保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始终是危化企业亘古不变的主题。安全教育培训则是危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承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因此要求危化企业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促使被动监管变为自主管理,进而塑造一个安全的危化企业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庄昌盛.浅析石油炼化企业施工中的安全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5,20:297.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3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00-03
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门的规定,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这样规定的目的是让持证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但现实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存在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的问题。一些持证人员甚至认为,只要交了培训费,就应盖继续教育合格章,不需要再参加学习和考核。同时,对那些多年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管理部门对其处理无法可依,使得继续教育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以下,结合淮安市淮阴区近年会计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简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结合继续教育网络化培训工作的实践,提出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1.会计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进行的,是“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同时法律法规又缺少相应激励或惩处措施的规定,所以,一些规定只是强调了应该,却没有体现强制,对会计持证人员的约束性并不强。这就造成会计持证人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淮阴区登记的持证人员有2200人左右(包括年纪偏大已经不使用会计证,但仍登记在册的会计持证人员),从2006年度到2008年度,平均每年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维持在1100人左右。
2.会计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县级财政部门每年组织会计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分批集中面授。这种方式下,会计持证人员很难解决工学矛盾,参加培训的时间不易统一;每班次的规模一般偏大,考勤考核都比较困难。为了强化管理,县财政部门采用过会计持证人员签到、点名、考勤卡等方式,效果均不理想,往往是课程上到一半,学员也走了一半。
3.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培训的内容多为新出台的会计准则、新的制度等内容,不分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而作为基层的会计人员,相互间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往往相差较大,且在一些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培训的内容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联系,所以大多数持证人员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听不懂讲课的内容、逃课等现象经常发生。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是造成管理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会计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化实践方法及不足
为了提高会计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从2009年开始,淮阴区采取了全新的网络培训方式:
1.与北京一家专业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该机构通过网络向参培人员提供专家授课视频及学习资料电子文档。培训内容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两类,参培人员可依据自己需要进行学习培训及考试。
2.参加培训的人员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参培会计人员可在划定的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时间,凭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随时随地在线完成规定的24小时学习、单元测试和限时考试。且不限学习和考试次数,直至限时考试合格为止。打破了以往集中培训时间难统一的限制,给会计人员提供了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
3.严格培训成效考核。参培人员在线学习时,必须认真听完每一节课,不能快速播放讲课视频,必须通过每一节课后面的单元测试,才能进行最后的限时考试。不论单元测试还是最后的限时考试都调用题库里的试题,并当场评卷,保证了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客观。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通过管理网络平台进行监督管理。管理部门通过网络服务器后台,即随时查询参培会计人员何时登陆、学习、考试的详细情况,节约了组织培训的成本。
网络化培训深受广大年轻会计人员的欢迎,2009年淮阴区持证会计人员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首次突破1300人,会计管理部门也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得以集中精力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该培训方式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0年在全市进行推广。
通过网络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将原来集中学习变为分散学习,给会计持证人员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给予了自由选择的余地,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并强化了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但没有根本解决调动持证人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一部分会计持证人员在往年的继续教育中习惯于“混日子”,实行网络化培训后对继续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培训授课的方式是专家授课,学员听课考试,仍然是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学员还只能是被动接受。
丁爱华:对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三、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要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切实增强继续教育的效果,应该紧紧抓住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特点,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教育平台,以网络化培训和管理为方向,给会计持证人员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1.建立稳定的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议上级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建立容量大、运行平稳的网络,采购不同层次、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课件及测试题库。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可以尽量丰富,给参加培训人员充分的选择空间。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4
一、指导思想
2013年统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计“四大工程”为中心,着力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统计队伍,全力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全市统计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全市统计干部和统计从业人员的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结合形势需要、岗位需要和工作需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和专题培训;提高在职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统计复合型人才,改善在职人员队伍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统计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培训内容
(一)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报告、新和重要讲话精神。
(二)政策法规。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刻领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统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立法宗旨、统计执法机构的职责和统计检查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统计执法检查的一般规定、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等内容。不断提高对统计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系统内部法制部门和专业部门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增强统计执法力量和统计执法效能。
(三)业务知识。积极开展各项教育培训,致力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开展不同层次,形式灵活多样的统计业务培训,不断推进全员培训。培训形式不拘泥于课堂讲授,开展研讨会、调研、观看录像教学片等多种形式教学,并且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织网上在线学习。
(四)继续教育。市局和各镇(区)统计站、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培训和统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各级统计机构的重要职责,对促进统计科学发展,推动“四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局相关科室作为具体承办部门,要始终把统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统计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确保统计教育培训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社会经济为目标,按照《市统计局“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11-2015)》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统计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市统计干部和广大统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统计干部队伍,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促进统计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统计服务。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能力为原则,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改进方式,整合资源,夯实基础,注重统计干部、统计人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能,提高统计干部、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稳步推进培训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三、主要内容
围绕统计工作大局,加强统计干部政治理论、职业道德、依法行政、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统计工作的源头在基层,“四大工程”的成败关键更在基层。2012年教育培训重点应围绕“企业一套表”正式实施,向基层倾斜,加大对市(区)、镇(街道)、部门、企业,特别是市区、镇级统计部门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统计系统新任统计人员初任培训,提高新任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二是开展在职统计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三是进行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培训,增强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的依法统计意识。四是举办以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统计继续教育为主的全社会统计教育培训,提高全体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具体安排
(一)统计部门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市、市区两级统计部门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业务理论及实务知识;统计数据评估方法、统计调查理论、统计分析及统计调研课题写作、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统计职业道德;计算机网络基本技术。
培训形式:市局、各市区统计部门分别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年内完成。
(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市各地统计检查员和统计执法骨干。
培训内容: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统计行政执法制度、统计行政执法检查业务知识、统计职业道德规范。
培训形式:市局组织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2012年10月,时间1天。
(三)镇、街道统计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镇、街道统计机构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法律法规、统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数据应用开发、统计信息写作、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术、当前热点统计问题。
培训形式:市局组织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2012年5—8月,时间2天。
(四)社会统计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市负有经常性统计报表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国家规定的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统计继续教育材: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分析、统计报表制度等。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2012年4—10月,时间2天,期数待定。
(五)专业统计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各主管部门、有关单位专业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专业统计业务知识技能。
培训形式:可根据各专业的要求,结合镇、街道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培训一并进行,或单独组织培训。
培训时间: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年内完成,时间2天。
(六)日常专业培训
培训对象:纳入统计定期报表范围单位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业务理论及实务知识;统计数据评估方法、统计分析及统计调研写作、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等。
培训形式:结合日常统计专业年报、季(月、半年、季节)报工作部署进行。
培训时间:根据专业工作安排及时开展。
(七)企业一套表专项培训
培训对象:各镇、街道统计人员和纳入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单位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程序和数据填报、审核、汇总、上报流程业务知识。
培训形式:按所属区域分别由工业、能源、建筑业、劳资、房地产、贸易等专业组织集中培训。以后随纳入随培训。
培训时间:2012年6月底前完成。
上述专业培训由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培训的具体要求。
五、组织领导
(一)各级统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开展以培训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积极做好参训人员的选送工作,保证培训的参训率。
(二)市局法规科负责全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市局各专业科室负责各自的业务培训授课任务。各市区统计部门负责教育培训的职能科室要加强与专业科室的协调,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展开。专业科室要扎实细致地做好本专业的报名组织工作,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
(三)各市区要注重师资力量建设,既要加强与国家、省局统计专家及高校老师合作,又要培养统计系统内水平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形成统计教育培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合规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教育培训产业;政策环境;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教育培训产业支持政策框架
教育培训产业是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投入少、回报高,非常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具体支持政策可以从以下框架的几个方面得以说明。
(一)宏观层面的支持
法律规定,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努力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二)办学体制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鼓励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三)财政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指出: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人民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也可以采取经费资助的方式,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
(四)税收优惠方面的支持
法律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如果从事教育培训产业的机构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那么它将可以在规定年限内享受15%的优惠税率,不同地方政府还将对该类机构采取“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征收”等优惠税收政策(例如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也就是说,教育培训产业最低可享受7.5%的优惠税率。
(五)师资建设方面的支持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法律地位平等,各级人民政府要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六)设施服务方面的支持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教育建设投资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新建、扩建民办学校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此外,政府要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七)监督管理方面的支持
法律要求各级政府明确教育管理责任,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教育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八)对外交流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或项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当前教育培训产业政策弊端
虽然国家对教育培训产业给予诸多政策支持,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教育培训产业仍面临较多障碍。以新东方为例,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这与国内市场面临的政策环境不无关系。现有政策环境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难以成为上市主体,融资困难
《民办教育促进法暂行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这说明大多数教育培训企业属于非企业法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企业在遭遇资金困境时,其校舍、固定资产等均不能进行抵押贷款,融资遭遇瓶颈。此外,法律还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这两点决定了教育培训企业难以成为上市主体,不能在股票市场上融资。
(二)教育培训产业税收法律障碍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教育培训产业税收优惠的具体法律条款,这给企业造成了一种不确定性。与公办教育相比,现行法律对教育培训企业存在不公:企业需比公办教育多缴纳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这加剧了教育培训企业与公办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三)监管存在盲区,缺少具体处罚措施
法律对教育培训产业监管的内容不够完善,监管缺乏统一标准,部门间管理范围不明确,存在盲区。此外,管理中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对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要求严格,但对教育质量、招生方式、师资来源等方面缺乏监管,致使教育培训市场良莠不齐。另一方面,法律没有规定关于企业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对违法企业缺少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