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1

EMS两年考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实施能源管理系统的情况是否乐观?

程小矛:2010年,我国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的钢铁企业达到了总数的60%~70%。如果用钢产量来分析,国内现在有5~6亿吨钢,那2010年至少有3亿吨钢实现了自动化的能源管理。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两年对钢铁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引导密不可分。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我国针对能源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如何?

程小矛:这个技术进步是非常快的。我国第一套能源管理系统出自宝钢,这个项目一期是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技术,此后二期能源管理中心的扩展等都是在一期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的。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能源管理中心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程小矛:能源管理中心它最大的作用是经济合理、规模有效地利用资源。比如,能源管理中心从物料进厂就开始采集信息(煤的有效成分、物理化验指标等),通过系统随时能知道料场里有多少煤在支撑着生产,知道损失情况怎么样了,这就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把好了采购关。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能源管理对企业节能量的贡献有多少呢?

程小矛:一般认为,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这种自动化管理减少物料损耗和经济运行,可以节省4%的能源量。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ERP与能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程小矛:ERP是综合性管理,能源管理是专业化管理,两个性质不一样。前者主要是企业管理_生的,后者是对能源的每一个介质的消耗情况进行精确管理。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能源管理中心在钢企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程小矛:原来的钢铁企业生产是分成几个层次的,包括生产总调的一级调度、各个分厂的二级调度。现在能源管理中心仅次于生产的一级调度,被称为“1.5级调度”。它必须执行生产总调的命令来统筹安排生产,剩下的就都交给能源管理系统了。

路径抉择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在建设能源管理系统时,大体有自主研发、成套引进、自主研发加引进三种模式,您怎么看钢企的路径选择问题?

程小矛:实际上,建设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就是自主研发,也就是参观别人的做法,接受别人的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来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系统。这种做法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需要开发者既要懂软件开发,又要积累大量的生产经验。另一种做法是运用服务提供商现成的能源管理中心方案,并且请他们做技术集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这两种模式看来各有优劣势,那么在您看来,如果一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能源管理中心应该如何抉择?

程小矛: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模式是请服务商和钢铁企业共同来开发。这也是宝钢的模式,宝钢一期都是由日方设计单位来做,宝钢生产自动化人员和能源管理中心人员只是参与。最后他们把这些全部融合作为自己的技术,所以二期、三期走得比较顺。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2

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控制为手段,管理为目的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的优化,具体来说,系统可帮助企业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能源监测计量,可从现场的二次仪表直接采集数据(包括RS485串口协议和标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信号传输途径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数据最终上传到上位机DCS监测系统。高信数据采集二次仪表选型标准为“一表多用”,即同一块二次仪表可同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多种信号,为客户大大节约了成本。

能源统计分析,系统在现场监测计量的基础上,用一整套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并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资源,流转、消费以及能源系统运动过程及其数量关系,完成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能源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能源生产、供应动态平衡系统动态调度、能源消耗计划、核算管理、监测和计量自动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源管理和考核、能源供需实绩分析、能源质量管理、报警管理、事故预案与分析、能源审计、运行优化及闭环控制等。

对标预警,帮助节能管理部门乃至企业实现能耗数据的对标分析和同比分析,实现标准预警和历史对比预警,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充分实现高效节能、高效发展的目的。

预测优化,系统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耗的统计分析数据,采用一些现代新的预测理论及技术来对企业未来能耗状况进行较精确的预测,对不合理的能耗状况进行优化,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用能状况,为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掌握、分析信息和研究节能改造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平台。

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的王敏在参观此套系统后说道,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节能监控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和产品积淀,而且他们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展现的敬业精神和技术水平也确实令我们满意,希望他们能够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带去节能福音。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3

能源管理系统(EMS)是一套自动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系统,是能源中心行使管控职能的载体和平台。能源管理中心系统,是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集成企业能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能源管理等功能,降低重要能源介质放散,提高能源介质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水平,实现多能源介质协同平衡与优化利用的企业能源管控系统。

铜陵有色公司能源以外供为主,二次能源较少,主要能源管理工作在能源供应质量的管理、平衡管理、设备的能耗管理和能效管理,以及能耗指标的管理。

计量仪表的不完善导致管理工作缺少三级能源数据来源、现有数据的统计不及时,各分子公司的一级计量基本完备,电的二级计量相对完备,但是电计量仪表并未全部接入能源系统;蒸汽、天然气的二级计量相对不太完备,计量仪表也未都接入了自控系统,部分用量不大的支管被忽视,三级计量仪表较少。

已配备的计量仪表中很多都不具备数据远传功能,计量数据需要人工采集。没有实时能源监控平台,能源管理工作以电话沟通为主,看不到实时数据,无法实现实时管理,能源的汇总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针对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只能依靠Excel等较为简单的方式,不方便进行分析和比对,无法通过历史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措施和效果的比对来优化现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措施

1 总体体方案

1.1 总体架构说明

从铜陵有色公司整体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出发,结合金隆铜业公司、金冠铜业公司、金威铜业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冬瓜山铜矿、安庆铜矿、动力厂7个单位和其它20余个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在整体满足工业能耗监管技术前提下,建设集团公司能源集中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一个平台、两级应用的功能要求。

集团调度中心可根据上传的能源数据,通过SCADA组态编程,绘制各单位能源使用网络图,直观查看各单位的能源实时使用情况以及通过能源管理软件实现集团层面的能源管理功能。

成员单位利用SCADA系统组态编程,绘制能源使用网络图,显示电、水、气等能源消耗的瞬时值和累计值,在本单位调度中心能直观看到单位能源使用情况,并通过能源管理软件实现本单位能源管理功能。

1.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三种方式:

一是,现场仪表为智能型仪表,具备RS485接口,可以采用协议转换网关,通过MODBUS/RTU、MODBUS/TCP协议将数据传送给能源管理中心。

二是,现场仪表已经接入PLC/DCS控制系统的,可以通过OPC等方式将相关能源数据传送给能演管理中心。

三是,现场仪表没有通讯接口,一段时期内不能更换的,采用手工录入方式将能源数据录入系统。

1.3 能源数据传输

集团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是数据集中式应用模式,服务器部署在集团公司。

各成员单位安装具备通讯功能的智能仪表,将能耗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各单位网络中心以及集团能源管理中心,建立SCADA系统。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传输网络,数据传输到各单位能源监控中心和集团能源管理平台。

传输网络利用各单位现有的可管理的局域网平台,完善单位自身网络,在各单位局域网平台划分单独VLAN给能源数据传输专用,通过数据隔离网关与集团能源管理中心连接,保障能源数据传输安全。同时建立完善与集团网络的双链路连接,保障能源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4 节能相关的工艺改造和自动化控制改造

为实现节能降耗有多种方式,包括节能设备材料使用、工艺改善节能、生产管理节能等。

经过对二级单位的生产和用能状况的详细调研,本次建设将对如下试点单位的相关区域进行相应的配套生产自动化系统改造。

矿山的通风、压风、井下给排水用电量较大,如果能对这边设备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变频控制以及根据电价峰谷平进行合理安排生产,可能会有较好的节电效果;

冶炼厂可以对不需要恒定工作的电机进行变频控制,以及热能、蒸汽等进行二次利用,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好的节能增效。

1.5 与其它系统接口

集团公司2012年开始使用ERP,ERP的下一级就是生产信息化MES,能源的计划、采购、外销等与ERP的财务和供应链管理等模块要进行数据交互。同时能源管理作为生产管理一部分,要与集团生产管理系统相集成。还有一些管理的流程要通过OA里的工作流来实现。因此能源管理系统要提供与上述系统的接口。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4

1.1总体功能框架莱钢能源管理系统在系统功能方面采用了四层结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1)数据采集层。通过数据采集站和数据采集服务器实现能源计量数据采集与集成,包括与电力系统、计量系统、自动化系统、生产指挥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的接口。2)支撑层。由一系列系统开发、运行平台和中间件构成,是整个应用功能实现的基础,用以实现组态化的开发。3)应用层。包含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4)层。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画面、管理表单、平衡报告等,同时提供系统标准、政策、制度等信息的查询服务。

1.2数据和事件处理1)数据基本处理。对现场获取的数据进行流量的温压补偿、累计、合计、差值等处理。2)实时数据归档。对能源计量信号和报警信号进行归档,周期为5s~5min,提供趋势曲线显示以及报警信息查询等功能,以便有效进行故障分析和能源消耗分析。3)历史数据归档。根据工艺特点和信号源,选取必要数据进行归档,通过磁盘阵列可以保存3a的历史数据。4)报警处理。采用分级报警方式对重要现场设备的故障信号、能解系统报警参数超限、与能源生产相关的重要生产单元运行状态变化等进行报警。

1.3实时监控调度1)系统管网监视。集中展示单一能源介质的整体产、供、用情况。2)区域管网监视。对单一区域、分厂的介质管网和生产设备状态做细节展现。3)站所远程操控。对水源井、煤气柜、放散塔等能源站所的设备状态展示,并提供远程控制功能。4)煤气柜位预测。对煤气柜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行状态做预测,并对可能的超限报警时间进行预测。5)管网平衡预测。对能源介质的生产、消耗以及能源转换进行预测,从而提供对能源介质管网平衡状态的预测及调度建议功能。6)多介质平衡。通过高炉煤气—蒸汽—冷风单元能源介质的转换模型,为调度人员提供能源系统优化调整功能,从而实现多介质的综合平衡。

1.4基础能源管理1)计划实绩管理。依据生产计划、设备检修计划、单耗预测等编制能源的供应和需求计划,以及能源指标计划。2)运行支持管理。提供调度人员交接班、停复役以及运方单管理功能。3)能源质量管理。通过分析能源介质的质量数据,进行质量监测和报警,以保证能源介质的高质量供应。4)能源分析支持。对企业的能源供需、实绩、指标、对标、成本、能源监测与平衡等进行分析。5)能源报表系统。提供工序能耗、工序单耗、工序能源平衡、介质能源平衡、分厂能源平衡等报表。6)KPI绩效管理。提供KPI绩效系统,帮助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与竞争对手、行业龙头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

1.5知识管理和信息1)能源信息门户。运用IIS7技术构建信息资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入口,方便用户访问能源管理系统的各个不同子系统。2)知识管理功能。构建文档及知识信息系统,提供对能源管理标准、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制度流程等文档及下载管理功能。3)监控画面。建设监控画面的Web系统,根据用户权限为其相关监控画面。

2系统关键技术

2.1能源预测技术由于不同预测对象与能源介质的相互关系各不相同,使用单一的建模方法不可行。针对钢铁生产工艺以及过程历史数据,建立了以机理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一系列预测模型,提高了模型精度与运算效率。预测模型所用到的预测方法有:1)相关因素模型。结合生产工艺及相关性分析技术,获取影响预测对象能源情况的多项生产工艺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模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调度单元的预测。此类模型适用于产能/耗能数量受多种工艺参数以及操作变化影响的调度单元,如焦炉、转炉、热风炉等。2)自回归模型。预测对象能源情况不仅受工艺参数等变量影响,还与自身序列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自回归建模,此类模型适用于产能/耗能数量相对稳定或者自身序列存在一定规律性的预测对象,如高炉等。该系统中,大量运用了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AR)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建模,对相关工序的煤气产耗量进行预测。

2.2调度优化技术莱钢能源管理系统采用调度优化模型技术,通过对能源平衡状态的分析,按照一定的目标确定调度规则和调度策略,以协助调度人员优化能源平衡,实现能源的中长期平衡和多介质动态平衡。能源的中长期平衡是根据生产计划和检修计划预测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供应需求量,并制定相应的能源生产供应计划,从而实现较长时间内(月、年)的能源供需平衡;多介质动态平衡是建立高炉煤气—蒸汽—冷风的转换模型,利用能源系统的实时数据,为调度人员提供调度方案,并在调度人员的经验干预下,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多介质的动态综合平衡。系统采用模型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建模,结合企业多年实际调度经验建立知识库,将得到的调度规则集成到模型算法中使其快速收敛,综合考虑可调单元的调度优先级等因素,实现最优调度,能源调度优化流程见图3。调度方案综合能源预测结果、专家系统以及全局优化算法,既可发挥常规线性规划优化算法的优势,又可结合专家先验知识以及各种约束条件,对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反应,提高调度的适用性。

2.3无人值守技术无人值守是能源中心扁平化管理的最直接体现,调度人员可以直接操作这类站所中的设备,在减少人员占用的同时,赋予了调度员掌控全局的权力和事故快速响应的手段。无人值守监控技术要求现场自动化系统必须满足无人值守(或远程监控)的要求,重要动力设施(如变电站开关、调节阀门、电控设备等)、通信设施运行稳定可靠,或经必要技术改造达到基本的安全条件及自动化水平。无人值守站所应具备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并建立定期巡检机制。煤气柜、混合站、加压站、放散塔、空压站、变电站、水泵站适合采用无人值守方式运行和管理。

2.4基于GIS的综合集成莱钢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基于GIS的综合集成技术,实现了以GIS为中心的生产、能源、环境综合视,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缩放;能够结合莱钢实际地图进行各区域、各工序的实时生产监控;直观地展示能源流方向,以及各工序的能源产出、消耗、转换情况。

2.5数据融合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在多信息源、多平台和多用户系统内起着重要的处理和协调作用,保证了数据处理系统各单元与汇集中心间的连通性与及时通信,并且使人工完成的许多功能均由数据处理系统快速、准确、有效地自动完成。莱钢能源管理系统与多个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数据与应用之间具有复杂的网状关系(见图4)。采用数据标签化技术将异构数据分解,再通过能量流网络技术重新组织(见图5),从而完成数据的融合。

2.6能量流网络技术能量流网络技术采用能介单元、能源介质、能量流等概念描述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对能介单元进行层次划分,依据各种介质管网图进行能源系统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集成、能量流状态监视、能耗指标的统计等功能。该技术从能源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就扮演重要角色,用于统计基表配置率及计量平衡水平。随着数据的不断采集,能量流网络能够将上千计量有机地组织起来,使能源管理系统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差异和相同企业同时期的差异,为实现通用的高级应用奠定了基础。

2.7工作流驱动技术工作流是使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工作环境下的自动化,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莱钢能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采用了工作流驱动的应用开发框架,基于工作流引擎进行页面流量控制、数据流控制和业务逻辑处理的分离。莱钢能源管理系统对40多个业务流程逐一进行了工作流建模,形成标准工作流,通过工作流使各种岗位的人员同心协力,提高效率。

3结语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5

关键词:能源管理中心;建陶企业;节能减排

1 背景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能源消耗总量在全国工业部门中位于电力、冶金、石化之后,居第四位。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和社会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效果日益凸显。建材行业水泥、平板玻璃、石灰制造、建筑陶瓷、砖瓦和轻质建材等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大幅降低。2010年,建材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其中,建筑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明显减少,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t。当前,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陶瓷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加强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并要求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约束性指标),陶瓷产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产业,能源成本往往达到全部成本的50%以上。而据德国节能研究部门的研究结论,通过加强企业的能源管理可为企业减少15%~20%的能源消耗,即节约能源又节约成本,故作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降低高能耗产品的重点行业,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源的有效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实施必要的认证,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逐步淘汰高能耗产品的一种手段。

2 能源管理中心的架构及模式

2.1 能源管理中心组织架构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陶瓷生产特点;利用生产过程能量系统建模技术、能量综合优化方法、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工艺装备优化集成技术等,建立以企业建模与信息系统集成为核心的能量系统优化调度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精确的生产模型,对陶瓷企业的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进行综合、透明、实时的监控与优化调度,旨在实现陶瓷企业的高效生产,提高陶瓷企业的资源利用率,降低陶瓷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水耗。

该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参与,其体系架构的组建大体上由公司、科室部门和车间三级能源管理体系组成。公司决策者(董事长或总经理)任能源管理小组组长,主要统筹全局;生产负责人任能源管理小组副组长,负责全公司节能方案、节能措施的制定,密切联系市、区经贸委等政府部门,传达国家政策和节能要求。科室部门主要指设备科、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研发技术中心、质管部、PMC科等,其中,设备科是主要的能源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各项能源管理工作,而其它科室部门起协调能源管理作用。车间部门主要指各个生产车间及生产辅助车间,主要职责就是执行能源管理制度,尽最大能力完成公司的能源目标与方针。公司的能源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

2.2 能源管理中心监督及运行模式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平台是一项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监测的系统工程。除了对节能设备的监测外,还提供具体的耗能设备数据以便于针对性的管理。陶瓷企业通过对耗能数据的掌握、分析,从而加强节能管理,视不同企业的生产模式预计可减少5%~20%的能源消耗。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在能源管理平台上监测到陶瓷企业最新的耗能数据。

能源管理中心监督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2.3 能源管理中心网络架构

建陶企业的耗能主要为电能、水煤浆、天然气、柴油、水,配电房和用电设备已配置的计量仪表大多为机械式电度表。为建立在线监测系统,须更换为三相多功能电力参数计量仪,配以MiniFC,将MiniFC接入企业内部局域网络,通过本地构建的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自来水的采集通过超声波流量计采集数据,配以无线PCC通讯,将数据传至MiniFC,再将MiniFC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用户可以实现web方式的本地服务器的登录查看实时数据。

本地服务器的建设采用B/S 设计结构与分布式管理。系统服务器由数据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双机热备份组成,并配置正版的服务器软件系统,包括SQL server 数据库,Windows Server 2008 中文企业版,IBM24服务器。能源管理中心平台架构层次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最底层的是基于计量智能传感网络的能源监控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所有能源形式的计量仪表通过通讯设备按照智能传感网络的技术进行组网,对陶瓷企业内部的各站点用能设备、各车间的能源消耗状态进行网络化自动采集,一方面为陶瓷企业内部管理节能提供准实时的信息;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Internet出口,将相关信息递交到相关的管理单位。

第二层为协议转换接口层。智能传感网络将企业内部所有的监测设备的信息与数据采用自定义的通信规约和数据转换形式,设备通过RS-485 总线或者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至MiniFC 现场控制器。由MiniFC实现规约转换和高速数据传输。

第三层为数据管理层。采集的数据在MiniFC层分类管理、保存以提供后台系统实时访问和历史数据的提取。针对不同的智能监测设备在数据管理层提供唯一的数据库链接和实时状态查询访问功能。作为系统监测中心的后台软件,将为用户提供数据的显示、统计、分类管理和建档。对节能措施的方案制定、能源统计、能耗分析与预测、用能质量的评估,以及能源进行审计。能源管理中心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

图4中SCADA、IFIX CLIENT为计算机,HISTORIAN 和PORTAL为服务器。SCADA节点用于采集现场数据,HISTORIAN作为历史数据库服务器,PORTAL服务器用于WEB。

3 能源管理中心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3.1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必要性

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管理增效、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1.1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

我国陶瓷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传统陶瓷砖最大生产国(年产量达90亿m2以上)、消费国和出口国。每年要耗用1.7亿t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物原料,耗用能源达5000万t标煤,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污染,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陶瓷行业存在生产资源消耗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大户,因此,是一个存在巨大节能潜力的产业。随着相关生产原料和能源的成本不断上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日益下降,节能减排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1.2践行国家产业政策需要

国家产业政策也鼓励和支持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2009年工信部与财政部在联合下发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中提出,为提高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将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逐步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示范工作。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是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也是推进两化融合的要求。我国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点用能行业中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表现之一,是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

3.1.3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从严从紧的节能减排政策的陆续出台,作为高能耗、高排放和依赖能源资源的建材企业面临着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挑战。建材企业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能源使用管控。

3.2 能源管理中心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能源中心管理技术也突飞猛进,数据库管理、集散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分析决策系统、智能系统和智能管理等已经应用于工业企业,成为企业能源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支撑。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效益,如:

(1) 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可提高企业对用能情况监督管理的能力;

(2) 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立一套有效的自动化能源数据获取系统,对能源供应进行监测,以便企业实时掌握能源状况,为实现能源自动化调控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方便企业的计量和成本核算工作。

(3) 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利用能源数据获取系统,对各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状况实时监控,了解和掌握各重点耗能设备实时能源利用情况。

(4) 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运用数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能效评价,分析各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状况,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设备,降低能源消费,对原有工艺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使能源数据更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时效化,从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3.3 建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目前陶瓷企业的能源系统现状已难于适应新的管理要求,从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角度讲,虽然一些公司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仅限于ERP等生产经营信息化方面。而能源管理的模式以及能源调度和管控自动化水平,仍然落后于生产经营信息化步伐,仅在能源管理的某些专业领域建立了局部的采集、监视和控制自动化系统。就整体而言,陶瓷能源管理的手段、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 能源从输入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使用效率不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2) 能源平衡调度信息缺乏,能源的产生和使用过程综合利用效率低。

(3) 能源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异常情况下的调度手段单一,反应速度慢。

(4) 能源设备装备水平低,与公司所需安全、稳定、快捷的生产格局不相匹配。

(5) 关注局部工艺技术节能,工序间联系较少,没有“系统节能”的科学的技术评价和节能效益评价平台体系,不能达到最终的节能效果。

(6) 综合能耗和可比能耗与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4 能源管理中心的筹建措施

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能源管理提升工程,主要包括“三个系统”,即现场控制系统改造、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能源计划、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监控、能耗分析、数据报送、重点设备能耗管理等功能。

4.1 现场控制系统改造

现场控制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基础。主要是通过企业对能源输送、生产、应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为能源管理中心的采集、传输、调控提供用能现场数据支撑。其中,包括能源输送控制系统改造、能源生产控制系统改造、关键生产环节现场改造等。

4.2 数据采集系统建设

数据采集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保障。企业各能源介质存在于工业现场的不同环境中,因性质不同,计量设备的计量方式差异较大。针对不同介质和不同计量方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采集方式建设数据系统。

4.2.1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对重点用能设备加装或改造能源计量器具,实现用能数据的数字化读取及传输,计量准确度等级应达到GB 17167-2006的要求。钢铁、有色、化工等有国家或省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企业,应根据限额标准中规定的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配备满足测量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

4.2.2定期检定计量仪表

编制检定、校准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校准。根据计量类型不同,分别由质监部门或自行检定,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提高能源管理中心能源供需平衡调度精度。

4.2.3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工作职责,组织能耗限额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等培训,提高能源计量数据基础管理能力,规范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4.3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核心。通过基础软件、控制系统、基础硬件、现场视频监控和能源管理中心大厅建设,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集中控制。

4.3.1基础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能源管理中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基础,是完成系统监控、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加工的先决条件。重点开发网络监管软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软件、备份软件、远程运行维护软件、实时数据库、操作站监控软件、服务器平台软件、服务器驱动、WEB客户端授权、现场操作站软件、实时库客户端授权软件以及与省节能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接口软件等。

4.3.2控制系统建设

控制系统是对基础软件功能的开发应用,企业根据行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一是监控系统。对采集的不同能源介质实时数据进行集中监控,呈现实时调配的“人机界面”。二是基础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调度管理、用能过程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能耗数据统计分析、能源指标绩效管理考核、能源成本结算等。三是运行维护系统。能源管理中心的数据采集、网络支撑、软件系统是同步运行的整体,依靠运行维护系统保障整体的持续稳定运行。

4.3.3基础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构筑能源管理中心实时数据采集、交换的平台,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一体化以太网交换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光纤线路以及其它建设安装材料和设备等。

4.3.4现场视频监控建设

视频监控是通过监控装置实现对生产环节和用能环节的现场实景展示,是保证调控可靠性的直接反映。主要是在生产、水电油气(汽)各主要控制点安装视频,通过远程监控实施协调调度,进行扁平化的故障监测及分析处理等。

4.3.5能源管理中心大厅建设

能源管理中心大厅是企业能源调度指挥中心,是实现能源调度、分析、调控的核心组成。包括能源管理中心机房、大屏幕显示系统、空调和电源系统、通信和安防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5 结论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能源平衡调度过程,是将采集的能源工艺系统数据(发生和消耗量等)传送能源管理系统,经系统分析和处理,获得能源平衡及其预测模型需要的信息,并将平衡预测结果以数据和图示方式展示。调度可根据能源平衡预测结果发出调度指令。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采用的基础技术包括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技术、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等。

目前,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的发展已从单纯设备监控转向过程和系统综合监控,并继续向管控一体化方向发展;部分陶瓷企业着手开展优化节能调度和综合平衡方法的研究,在应用功能上,成功引入预测模型和平衡模型等技术。由于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高度关联性,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将逐步与环境监测系统融合,以实现相互促进、协同管理,这将是未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鹏. 建材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的必要性探讨. 中国建材, 2012(03).

[2] 王志蕴,陈丰,潘玉桐,等.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03).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范文6

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公司以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技术进步为宗旨,为用户提供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沉淀,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研发平台,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re-RDB实时数据库平台、Core-MES平台,科威制造执行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物资集中(远程)计量系统解决方案、Lims系统等十几个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用户遍布全国。公司在坚持自主开发的同时,还与美国微软、韩国POSDATA、美国ICL等制造业信息化国际巨头合作,在行业内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视拓科技是一家集制造业信息化规划、设计、实施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IT企业。视拓科技立足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尤其是MES系统、EMS系统极具市场竞争力。

视拓科技在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具备极强的综合实力,既有基于ERP的一体化的MES系统、EMS系统解决方案,也有针对没有实施ERP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实时数据库平台能够与底层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管控一体。

另外,视拓科技在物资远程集中计量系统、实验室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等方面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了相当丰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得到客户单位的一致好评。

视拓科技非常注重对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积累和提升,重视与国际一流公司加强横向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上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国际一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是视拓科技系统解决方案的灵魂,也是视拓科技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提供技术服务的关键。

视拓科技为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成功地提供了各种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精益生产、节能环保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期典型项目有:

(1)株洲冶炼集团EM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所有能源介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管理,对关键能源管理设备实现远程管控。系统提供丰富的能源调度和应用管理功能,支持企业节能降耗。

(2)湖北新冶钢通过物资集中计量系统项目建立了一体化的物资集中计量管控中心,对物流进行了流程梳理和优化,改变了原有分散的计量模式,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全面集中计量。

(3)中盐株化污水处理解决方案。视拓科技SCADA系统负责对污水处理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对分布在各个恶劣环境下的实时参数采集和参数控制由视拓科技RTU过程控制器来完成。

2009年度

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用户反馈

视拓科技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新余钢铁对视拓科技优秀的项目实施团队和良好的服务非常认同,并支持视拓科技长足进步和发展。

――新余钢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