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经济状况 学习行为
1999年我国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以来,1998至2011年的13年间,中国大学生招生年人数激增六倍多,从108.4万增加到681.5万,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8.5万①。伴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差异也日趋扩大,由此而带来的学习行为差异,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3500余份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调查问卷的分析,剖析在校大学生不同经济状况对学习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力求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客观评价。
1 研究背景及调查的组织实施
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笔者在2012年9月组建了由12名在校大学生所组成的调研小组。调研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当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本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经济状况,学习行为,以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等内容。2012年10月至11月间,针对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网络电子调查问卷与纸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以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在校学生经济状况与学习行为的有关信息。调查问卷回收3512余份,有效问卷3092份,有效率88%,符合统计要求。
2 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
2.1 大学生经济状况分组 为了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的经济行为差异进行分析,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类,富裕大学生。界定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为富裕大学生。第二类,贫困大学生。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参考洛阳市所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平均家庭人数的换算,我们界定年均家庭总收入减去年家庭最低生活成本小于5200元(河南各高校平均学生缴纳的费用)为贫困大学生。第三类,一般大学生。我们将介于富裕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界定为一般大学生。
2.2 大学生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总支出平均为10580元,其中富裕学生人均15393元,一般学生人均10598元,贫困生人均8362元。我们采用大学生在学校每年的总支出与家庭的平均年总收入的比例(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来表征家庭负担情况,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为0.74,其中富裕、一般、贫困学生家庭负担比分别为0.11、0.51和2.01(图1),支持子女上大学成为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父母,而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明显呈现多元化,除了来自父母的支持,还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等。
2012年一般家庭和贫困大学生人均借贷分别为1339.7元和3774.3元。目前,河南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基本上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受访贫困大学生中48.6%的主要借款渠道为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问题。但是,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能够贷款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不是真正需要贷款的学生,至少有12.3%的富裕学生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
为了开源节流,贫困大学生中有约60.8%的人做过兼职,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经济来源,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减轻负担。而富裕大学生做兼职的比例相对低一些,但也有约44.7%的学生也做过兼职。
2.3 大学生经济状况差距 本文用基尼系数测算大学生的收入状况,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很多,鉴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特点,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协方差计算方法(习明,洪兴建;2007)。其原理如下:
3 大学生经济状况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3.1 学习动力与动机 我们对不同分组大学生学习努力程度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了“两极趋同”的特征(表1),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整体较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更为努力。
在对未来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未来的看法与其个人家庭经济情况有明显关系,总体看,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对未来表现比较乐观,这一点也与他们的自身经济条件有关,毕竟他们较少忧虑当前生活,这也使得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此在学习上普遍表现出有比较强的动力。相对贫困的大学生他们中则有更多的会对未来感到渺茫,认为前途暗淡。但是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他们也有更强的学习动力。
我们对大学大学生意志品质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自制及自理能力是高过其他两个级别的同学的,表明贫困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的促进一个人学会独立生活。家庭收入低的学生有56.9%的人非常关心集体,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分组,表明贫困大学生更多关心集体,更有责任心,这是生活的历练形成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积极性更强。并且,在大学期间,他们对自身的行为的约束力也较强,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从家庭富裕的同学中看,尽管大多数自认为自理、自制能力还行,但较贫困学生还有一定差距,富裕的学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影响了对学校学习的专注。
3.2 学习成绩与成效 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成绩问题我们进行了重点调查,在统计结果中,我们按照“优、良、中、差”的等级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依然是各类学生中最努力的,获得“优”的学生比例在各类学生中也是最高的,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整体看成绩也是较好的。在对是否获得过奖学金问题的调查中,仍然出现了“两极趋同”的现象,较之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整体成绩和获得奖学金的情况都较好,显然与前文所述的学习努力程度是匹配的。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总体贫富差距较大,贫困大学生存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往往通过自己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再加之在消费上有计划的节制、节约来解决。综合来看,大学生的经济状态对学习行为是有影响的,呈现出“两极趋同”的特征,富裕大学生具有较好学习条件,有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成效,而贫困大学生意志品质受到生活磨练,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4.1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贫困”在合理引导下会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而在错误感知中又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从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一方面,要从生活上给以帮助,通过提供多渠道的勤工助学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由于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4.2 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生观,倡导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效;培养大学生协调好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精神追求,树立远大目标。同时,学校应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努力发展自己,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应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②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便很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参考文献:
[1]黄安.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7).
[2]孟祥伟.新时期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 2011(3).
[3]翟成羽.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4]周志东.大学生学习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经济视角,2011(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机制及对策研究”(12YJA790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2
学生需要写贫困证明,那么应该怎么写贫困证明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学生贫困证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生贫困证明1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___(父母亲姓名)之子(女)___(学生姓名),于__年__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___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___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___居委会等(公章)
__年__月__日
学生贫困证明2证明兹证明某学生是我们县某村的学生,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把工资收入之类的介绍一下)如常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比如在上学,年龄小,都介绍一下。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年月日
盖公章
学生贫困证明3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样本)兹有我镇(县)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之子(女)___在________大学就读。该生家庭________(家庭主要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
_________(年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乡(镇)人民____(或县民政局)
学生贫困证明4__-__(学校):
贵校学生__-_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学生贫困证明5尊敬的各位校领导:
我是____级__本科_班的学生,家住在农村,父母是农民,知识水平不高,我们家是村上的贫困户,重点扶助对象,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均来自那几分微薄的农田收入,平日生活拮据,家里房屋破旧,里面那仅有的`几件家具都还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厨房还是搭建在家里的过道上,在雨下得特别大的天气里,炉火都升不起来,更不用说要想在该吃饭的时间里吃饭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些年来,我读书的费用都还是问亲戚朋友借和靠他人的帮扶,即使是现在我所穿的很多的衣服都还是同学或朋友那些不穿了的衣服送我的.
从开学到现在,由于多种原因,我不知道"饱"是什么滋味,"饱"是什么,或许它已不存在了,于我来说.物价的上涨,让我必须在那原已微薄得可怜的生活费里必须在精打细算,否则,失去的将更多,不知道的也将更多.
鉴于上述的多种原因和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特申请生活补贴金,望个位校领导能够批准.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3
关键词:中职;助学金;精准资助;贫困生;资助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54-01
调查表明,当前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共政策公平性,导致资助工作中出现一些矛盾现象。主要是认定方法比较模糊,无法精准认定受助对象,存在轮流受助现象;资助分配比例平均分配到班级,忽视贫困生地区分布差异,存在平均分配现象;资助金额忽视贫困程度差异,存在平均资助现象。通过调研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中职助学资助政策,提高资助工作精准度。
一、分类认定,受助对象更精准
目前中职贫困生认定方法比较模糊,主要依据镇级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而民政部门缺乏对贫困生家庭情况审核政策规定,难以准确核定贫困生家庭收入状况。实现贫困生精准认定,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贫困生认定标准,加强对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审核,进一步健全贫困生档案材料分类管理。另一方面要健全贫困生资助法规,提供虚假材料一经发现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家庭经济状况是贫困生助学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从各国调查表看,家庭经济分析方法主要采取“经济需求分析法”,指标有“家庭人口”“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需要供养的子女数”“非工资性收入”“财产(房产、土地、交通工具等)”及“特殊情况(失业、重大疾病、孤残等)”。学生资助中心依据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结果,实施贫困生分类认定,区分一般低收入家庭贫困生和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家庭贫困生,建立不同类别贫困生材料档案。完善贫困生资格认定审核机制,所有贫困生资格审核要到家庭所在地核查家庭财产、父母职业、收入等信息。特殊贫困家庭学生需要核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因病因残致困贫困生申请资助可要求提供家庭主要成员患病医院病历、医疗费用、残疾定级等证明材料;家庭离异单亲家庭贫困生可要求提供父母离婚证明、抚养协议书;父母一方亡故单亲家庭、多孩家庭提供户口证明;下岗失业应提供下岗失业证明。
二、分级发放,资助力度更精准
目前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是每生每年2000元,忽视贫困生贫困程度差异,存在平均资助现象。大多数国家对贫困生认定采取分级认定方法,如美国佩尔助学金共设八级。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取分级认定方法,出台相应认定标准,困难学生标准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可借鉴高校贫困生分级认定方法。除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可根据不同受助类型学生贫困程度分为三级,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可借鉴各国分级认定方法,依据贫困程度认定贫困生贫困等级,分级发放资助资金,一级可发1000元,二级可发2000元,三级可发3000元。分级认定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同时完善建档立卡配套措施,避免“平均资助”现象。
三、统筹分配,资助比例更精准
目前,国家实施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已经照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客观差异。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仅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县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照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客观差异,没有考虑各省市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地区各省都是按照在校生人数10%分配到各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再按10%比例平均分配到班级,忽视贫困生地区分布差异、班级分布差异,存在平均分配现象。教育部要求根据贫困学生分布状况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区域统筹安排,合理分配资金,避免“平均分配”现象。一是照顾地区差异,合理设置比例。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需要考虑贫困生地区分布差异、班级分布差异。以江苏省为例,长期以来存在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可以考虑依据各县市人均收入水平确定不同县市贫困生分配比例。二是县级统筹,网上申报。改变目前平均分配到各班级的贫困生比例分配方法,可以借鉴大多数国家的网上申报方法。基于我国贫困生人数多、资助工作任务繁重的国情,可以实行县级统筹,贫困生网上申报方法。县级教育部门建立贫困生资助网,贫困生网上进行诚信申报,县级学生资助中心依据贫困生实际申报情况,经实地核实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后认定贫困生资格,确定各职业学校贫困生名单。各职业学校资助工作以资助育人为重点,负责贫困生精神层面励志感恩教育、心理辅导与成长过程档案管理,提高资助工作育人效果。
四、结束语
教育部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方式,努力实现“精准资助”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中职助学金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轮流受助、平均分配、平均资助等现象,本文认为分类认定、受助对象更精准,分级发放、资助力度更精准,统筹分配、资助比例更精准。
参考文献: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4
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养老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人口老龄化等经济社会文化变迁而不断调整,养老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不断增强。城市贫困家庭养老问题凸显出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所受到的风险和冲击,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家庭出身、天生所拥有的资源RT赋不同,一些家庭未能及时充分有效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活动,造成可行能力不足形成贫困。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的角度,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需要以整合思维和协同多元治理的方式回应和解决城市贫困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家庭、个人、政府、社会四方协同为城市贫困家庭养老提供经济支持。这种协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目标统一明确。即为城市贫困家庭养老提供经济支持,以满足其基本养老经济需要。
第二,坚持补缺兜底定位。家庭仍是养老经济支持的主要来源,个人需要通过力所能及地参与劳动力市场,不断利用开发可行性能力,以获取更多的收人报酬,提升养老的自我经济负担能力,不能形成福利依赖或落人“贫困陷阱”。
第三,有效精准衔接不留“空白”。充分发挥多方主体各自的特点优势,对人均可支配收人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在通过低保救助满足其家庭生存延续的同时,及时地对其家庭成员的社会养老权益予以关注,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权利救济保障当期老人的基本养老权益,同时适当关注安排家庭长远养老经济支持。
当前城市贫困家庭养老经济支持的四元供给主体协同尚不充分,整合亚需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资源倾向子代分配
调研数据发现,近40%的城市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位60岁老人,近51%的城市低保家庭至少有一名未成年儿童需要抚养,因病因残需要家庭照顾的城市低保家庭接近80%。因此,城市低保家庭面临“双重”困境,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肢体残疾、照料家庭成员等因素,其从劳动力市场获取的收人非常有限,但同时面临家庭子女教育、吃药看病等刚性支出。调查中79%的城市低保家庭催患各种慢性疾病,每月医疗费用达到全部收人40%以上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67%。在收人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此沉重的医疗支出负担恐怕难以承受。
第二,由政府提供的低保金是按照家庭总人数进行补助,而显然城市低保家庭因家庭人数带来的边际支出成本远大于因人数增加而带来的边际收人效应。因此,城市贫困家庭支出预算必然与家庭总收人存在缺口,所以特别有限的家庭经济资源投向养老的多寡取决于家庭该如何决策。由于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少子化,同时传统孝文化观念受到西方伦理冲击,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城市低保家庭决策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子代需要田,所以更多是父母向子女分配,老人向孩子分配。
(二)个人对自身养老难以聚焦
第一,无论是家庭决策者还是老人都倾向于子代分配,这既有父辈的补偿心理作用,也是将家庭未来和脱离贫困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在他们心里,家中孩子的教育费用、家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债务等各项开销已经是沉重的包袱,保障眼下所需已经是燃眉之急,对未来养老是力不从心。这种对子代的资源投人和未来期望一方面“挤占”了当期家庭养老投人,另一方面把未来养老寄希望于家庭状况好转和子代抚养。
第二,调查还发现,87%领取低保的老人在法定退休年龄前都无正式工作单位,基本没有固定养老待遇。对于他们而言,养老不是意味着个人相关福利和权益,更多是等同于领取每月有限的低保金维持家庭开销。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在家庭亲情和传统观念影响下,城市贫困家庭老人在个人养老和延续家庭生存,补贴子展等抉择方面,如果说是“单项选择”,他们自然把个人养老放在了末尾,对于与家庭共同居住的老人这种情况更是普遍,通过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也印证了这点。
(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护不足
政府对城市家庭老人的养老经济支持主要通过制度供给进行分担,当前最主要的是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两种制度具有一定普惠性质,门槛低、覆盖面比较广,前一种制度体现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责任共担,而后一种则是体现政府财政支持和家庭、个人责任分担。二种制度分别针对职工个人和家庭成员,职工本身具有更强的社会属性,具有劳动关系意味着可以获取比较稳定的经济报酬,而这种劳动关系也通过法律为其提供保护。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针对的是家庭成员,需要受到家庭资源总量和家庭内部决策的影响,而由于缺乏外部资源的导人和保护,相对风险较大和不稳定性较强。一旦遇到家庭大额大宗支出就容易陷人中断,出现停缴、断缴等情况,这样会出现即使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因为达不到领取条件而无法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第二,政府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养老经济支持是基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即如果要获取制度对养老的经济支持,那么个人首先应当履行正常的缴费等方面义务,所以先决条件是个人具有相应的缴费经济条件并通过决策愿意缴纳并履行相关义务。
第三,这种政府养老经济支持属于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延时支付,所以不会在当期产生经济利益形成即时激励。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的复杂性,产生个人和家庭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对当期家庭和个人决策产生短视行为和逆向选择。尤其在零和博弈机制和家庭资源约束机制作用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长期效益容易被城市低保家庭因为眼下困难所忽视,导致其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调研数据发现,还不到2%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在正规部门就业,近35%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尽管可以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仅有不到15%参加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而从未断缴的仅占5%。这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中,高达95%的比例选择最低档进行缴费。探究其不愿参保或者难以持续参保的原因是家庭收人来源非常有限,维持当期最低生活支出就显得捉襟见肘,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会进一步挤压家庭生活支出,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延续。以W市中心城区为例,2016年5月份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580元,当期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月缴费标准为606.24元,缴费标准占到低保标准约105%,这对于基本依靠低保维持生存的城市低保家庭来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本太过昂贵。
(四)城市低保制度缺乏考量养老经济需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对家庭人均收人低于低保标准的部分给予补差,因此其补贴水平和保障水平非常有限,尚不能满足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城市低保家庭进行收人补助要经过严格的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对家庭的财产和收人状况有特别严格的门槛限制,一旦家庭人均收人和家庭财产超过救助门槛就不能获取收人补助。因此,如何界定家庭收人及家庭收人水平门槛可以反映出制度的覆盖面和制度目标。
第二,关于界定家庭收人,特别是对家庭成员领取的社会养老金,当前制度也将其纳人家庭收人范畴,本属于个人养老权益的养老金被作为家庭收人进行平均化。因而会将原本非常困难的家庭因为养老金收人而导致收人超标不能获取收人补助,必然会因为整个家庭经济状况差而自身养老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三,家庭其他成员收人不足或缺乏收人来源,从而使养老金功能随意扩大化,实际用来个人养老的部分因为被家庭当期消费挤占而严重不足。本质意义上讲,本身养老金不是当期的家庭收人,而是基于完成履行缴费义务的个人收人延期支付,是基于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总收人分配,恰恰其主要目的就是克服个人短视行为,以及比如家庭内部再分配等其他因素对个人养老资产的挤占。
第四,国家通过财力支持和制度统筹实现对个人养老权益的再分配,由此来支持老年人可以获取基本的养老经济保障。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将个人养老金收人纳人到家庭总收人,不仅稀释分散了这种针对老人的个人经济权益,而且还削弱了国家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老人的经济支援,根本上对老人养老权益产生损害并生成隐性不公平。
针对家庭资产限制,城市低保制度对申请低保救助的家庭有严格的资产限制。比如对家庭房屋数量、银行存款等有价证券均有明确数量和金额限制,超出限制即不符合制度要求不能获取低保补助,因此城市贫困家庭通过资产收人积累为未来养老投资必然会受到政策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纵使受到家庭资源约束,不过在理性预期和低风险偏好下,城市贫困家庭仍有一定的边际储蓄倾向,这样的储蓄投资偏好对家庭形成长远眼光有着积极意义,对未来家庭养老投资也有促进作用。
第二,家庭资产形成一定规模,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和自立会产生积极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家庭支付未来养老成本的能力,使得未来家庭养老的经济投人也更有保障,同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弱化家庭资源约束和家庭内部决策对老人养老经济安排的影响。
因此,由于严格的家庭资产限制使得城市贫困边缘家庭因资产超标不能获取政府当期的最低生活补助,会导致家庭当期消费支出能力不足而挤占家庭未来投资。而获取政府最低生活补助的城市贫困家庭由于家庭资产不足容易导致家庭未来发展受限,致使家庭脆弱性加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弱化,使得家庭未来养老经济支持缺乏安全稳定预期。
(五)制度执行缺乏衔接协同
经过对制度执行即从执行过程的准度和执行完成的效果两个方面评价,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其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是制度执行准度和效度的两个关键指标,两个指标集中体现出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2016年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达到8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水平接近230元困。而根据调查仅有5%的城市低保家庭参保对象未中断参保,符合规定但未参保主要是城乡困难家庭,影响其参保的动机和因素较多。
第二,对于家庭资产和家庭收人严重不足的城市低保家庭来说,主要是参保费用占家庭总收人比例太高,同时也难以“挤出”其他维持家庭生存的刚性消费支出。
第三,近年来,为激励城乡居民踊跃参保,一些地方政策增加了缴费档次,提高了最高缴费标准,特别是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越多,而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全部纳人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权益并可以继承。这种激励参保机制体现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政府资源向缴费能力强、缴费标准高的参保群体倾斜,而对于连最低缴费能力都难以保证的城市低保群体,则因为达不到制度最低缴费门槛,不能正常履行缴费义务而无法获取制度红利。
第四,制度的激励机制主要是考虑加强制度的经济规模和支付能力,并对具有一定缴费能力和缴费潜力的参保对象进行激励。但从制度公平性和提高制度覆盖面方面看,城市低保家庭等低收人社会群体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后一块“短板”,将其中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纳人制度保障尤为必要。
从城市低保制度看,尽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等,对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的计算也将赡养、抚养和扶养费包括在内,但是实际执行中却遇到不少困难。主要表现为:
第一,尽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可是赡养扶助本身形式多样,可以是金钱支持,也可以是物质帮助,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一样也是一种赡养扶助形式,因此仅仅以经济支持考量赡养扶助义务履行是否到位就显得过于狭窄。
第二,除了有协议或相关法律文书有规定的赡养、抚养、扶养金额等情况外,其他与这种义务正常履行挂钩的金额标准和计算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而导致约束力不强。对负有赡养、抚养以及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由于与老人不共同生活甚至不在同一个省市,对其收人核查和支付能力的确定实施起来面临诸多困难。
第三,法律规定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调研中发现,城市低保家庭父母较多地存在着对子女的补偿和愧疚心理,本来有限的家庭资源已经侧重于向子代分配,所以向子女追偿赡养费用自身有所顾忌,积极性并不高。
第四,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实践执行比较困难。因为城市贫困家庭的成年子女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其收人水平也比较低而且单亲离异家庭比较常见,向父母支付赡养费用对于他们来讲也存在现实困难。所以对城市低保家庭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援方面的赡养、抚养、扶养义务,既缺乏严格明确的法律条文和制度依据,在实践中也需要付出较大成本而效果并不理想。正是这种双重困境使得赡养、抚养、扶养等费用未能真实有效地纳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而且容易导致城市低保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观念和责任感弱化,从而对家庭养老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城市低保家庭无论是子女还是老人都对制度养老产生过多依赖。
(六)社会参与尚未形成体系
社会化养老不单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在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日趋缩小、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变得十分脆弱,实施家庭养老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而对于城市贫困家庭而言,自身可行能力的n乏迫切需要社会力量参与。这是因为:第一,城市低保对象自身社会资本严重不足,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中断,传统家庭网络和人情文化也受到社会快速转型的冲击,依靠直系亲属、亲密朋友等人际网络支持帮助愈发困难;第二,由于领取低保需要接受严格的收人和财产审查,难免被贴上“低保户”的标签,受到污名化的伤害,加深了低保户的被剥夺感,社会交往和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信心受到削弱,主动参与融人社会网络,争取自立机会的意愿受到影响。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就业困难 影响因素 优势 举措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愈来愈多,而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贫困生入学难、读书难、就业难等现象成为贫困家庭担忧的首要问题。国家对于贫困生问题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帮助贫困生顺利步入学府,完成学业。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体系的助学机制,还为贫困生提供了“绿色通道”,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减缓了贫困生入学压力。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高校贫困生“走进来”的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但是“走出去”系列问题仍是学校、家长、学生担心的大问题。在当今就业难的局势下,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会占一定优势;相比之下,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贫困生在就业时则会遇到种种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久而久之,高校贫困生就业压力愈来愈重,无法顺利就业。如何帮助高校贫困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校贫困生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
造成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包含多个层面,如家庭经济收入低、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亲朋好友的殷切希望等都会给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而社会现实的残酷会让高校贫困生就业雪上加霜,使得贫困生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丧失许多难得的就业机会。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生常有自卑与焦虑心理
几乎每个贫困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对于家庭问题比较敏感。如今,许多大学生远赴他乡求学,远离父母,开始独自生活,而父母由于不能在身边照顾孩子,只能在经济条件上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因此,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乱消费的现象。而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条件像普通大学生一样一起聚会,一同游玩,因此很难交到朋友,生活空间封闭,长期处于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缺乏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和孤僻性格。而在毕业求职面试时,阳光、自信、自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而贫困生身上缺乏的正是这些东西,因而他们面临极大的就业困难。
焦虑心理是困扰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第二大心理问题,贫困生一般遭受着多重压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般不用愁工作问题,还未毕业时,他们的父母就为其安排好了一切。而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还在求学时就不得不照顾父母,照顾家庭。这些都给贫困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使得他们产生了焦虑心理。心情沉重、情绪压抑、失眠多梦等现象往往会发生在大多数贫困生身上。
(二)贫困生喜欢独来独往,缺乏实践锻炼
首先,高校贫困生由于朋友圈子小,交际能力差,丧失了许多发展自我的机会。贫困生在学校常常处于“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中,眼界狭小,目光短浅。
其次,由于经济状况不好,无力承担相应的支出,贫困生不敢参加班聚会,也不愿参加各种社团。由此,贫困生极度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与外界社会缺乏接触,无法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就会成为贫困生未来求职就业的致命弱点,从而导致其被企业淘汰。
(三)贫困生思想观念陈旧,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光宗耀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家庭、农村,甚至乡镇、县区,都对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寄予了深切的期望。父母、乡亲都希望这些大学生能为家庭、为整个村子争光,希望他们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造福乡里。这间接导致多数贫困生在择业时鲁莽,冲动,没有长远打算,他们渴望选高薪酬的福利待遇,结果与很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失之交臂,丧失了许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经济的落后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的落后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落后。
二、高校贫困生在求职就业时所具有的优势
贫困生承受着比常人多的负担与责任,外界的压力通常会转化为他们积极学习、乐观生活的动力。贫困生在逆境中坚强地成长着,他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孜孜不倦,把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当作自己的目标,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因为他们能体验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所以他们更懂得努力,懂得节约,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此外,绝大多数贫困生在大学中会选择勤工俭学,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缓解经济压力,又能提前体验社会竞争的残酷,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社会生存能力。此外,贫困生往往比普通学生更踏实,更坚强。逆境中成长的松柏才能巍然屹立,贫困生就是这样的松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积极进取,这样的心态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也正是各大企业在招聘面试时所看重的。贫困生的这些特质将能为其未来求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发挥贫困生优势,改变贫困生就业难举措
当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岗位极度短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问题。而贫困生就业问题是其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贫困生就业难的现状,帮助贫困生成功就业,提升贫困生就业率,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所要考虑的。
(一)开展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贫困生往往没有普通学生那样乐观与积极,他们的自卑心理较重,考虑事情时更多地看到阴暗消极的一面而忽略积极健康的一面。因此,高校要对贫困生开设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并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堂与心理教育培训。还应注重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为他们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优化师资力量,以更好地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治疗。班级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本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或者联系贫困生家长,帮助贫困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完善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就业提供保障
高校应积极落实国家制定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比如可以采取建档立卡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记录每一名贫困生的资料,了解每一名贫困生的经济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高校应合理设置奖助学金的发放人数与金额,严格奖助学金的评定资格与条件,做到不让每一位贫困生错失受助机会,不让每一位优秀生汗水白流。同时,高校应加强资助工作的监督,确保每一环节的透明化、公正化,全体师生明白资助体系的流程,切实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丰富校园文化,为贫困生提供锻炼平台
高校应注重建设集文明、艺术、教学于一体的多彩文化校园,应切实关注与支持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锻炼的平台。对于贫困生,可以建设专门的组织服务平台,实现贫困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此外,高校应鼓励广大贫困生多多参加暑期“三下乡”、回访母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调动贫困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使贫困生增强自信,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贫困生能够很好地提高社会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人际交往圈子狭窄、自卑胆怯焦虑心理严重等因素的影响,贫困生在求职就业中面临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与困难。当今,新媒体技术普及,电子产品琳琅满目。然而贫困生没有能力购买这些电子产品,没有条件接触、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导致他们对于网络世界一无所知。对此,高校可以采取个性化教育,对贫困生进行特殊指导,帮助贫困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他们经营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掌握正确的前进方向,确立明确的就业目标,逐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求职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课题。在当前就业形势日渐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务必及时采取措施,关注贫困生身心健康,帮助贫困生良好就业。教师、父母、同学也应当对贫困生给予鼓励与帮助,让他们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享受大学生活的美好与辉煌。
【参考文献】
[1]闵琰,戴志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17):6,10.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6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困境;规避措施
一、我国的助学贷款概况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以期帮助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而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行,解决了贷款贫困学生在校学费以及相关日常开销费用,使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以保障。同时,助学贷款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贫困生的升学率,对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缩小了城镇和农村、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孩子入读高校的差距。
二、我国助学贷款的相关问题
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的助学贷款,普及时间短,且有其先天的不足,人们的认识也尚不完全。因此,助学贷款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学生毕业还贷违约问题
目前因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困难、流动性大、工资较低、各种消费开支很大,加上有些学生信誉意识较差,已经出现有的学生拖欠贷款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就业难和薪酬过低。很多毕业生并非不想偿还贷款,而是实际的负担能力有限,工资待遇低,生活成本大,使得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偿还贷款。
2、助学贷款的发放缺乏严格的条件审核
发放对象量化尺度的缺失,是我国助学贷款问题迭出的起因。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贷款要发放给那些“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但是,怎样界定“经济确实困难”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而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是具有本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的贫困证明即可,这让贷款银行很难把握经济困难的具体情况。这样,在运行过程中便出现了造假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许多非贫困家庭的学生也一样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因为申请助学贷款最关键的就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的贫困证明。只要稍稍走动,取得这份证明材料并非难事。这样,使得原本就僧多粥少的贷款名额凸显出不公平现象。因此,助学贷款审核条件和程序的规范操作,加以有效风控措施的施行,已然成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进程的重要问题。
3、贷款各主体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良性互动机制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过程中,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在完成助学贷款必备的手续和过程之后,相互之间基本独立,毫无联系。
(1)商业银行深受政府的影响在助学贷款中得以深刻体现,商业银行迫于政府的施压,风控体系形同虚设,并且贷款银行无法对信用等级不同的大学生设定不同的利率。
(2)在当前贷款运行机制中,我国的高校只扮演一个组织、协调的角色,很多工作都停留在政策导向、材料发放、信息记录上,在整个贷款过程中却不承担真正的责任。同时,高校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对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贷后指导和监管不够,对偿还贷款的方式和按时还款的意义宣传不够。
(3)很多学生贷款信用意识淡薄,贷款心态不端正。主要体现在:资金使用不当;学习不踏实;综合素质难以达到要求。
由于贷款各主体相互独立,基本无互动、交换信息环节,这就导致主体之间常常会发生信息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引发许多潜在危机。
三、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路径
1、完善毕业生还贷政策
根据我国国情,将还款期限再延长2―4年。同时采用阶梯式还款模式,即随着毕业生工作年限的延长,以增长下的收入,提取固定的比例,应为各商业银行予以吸收借鉴。
要丰富我国现有单一的偿还贷方式。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并且时间不局限于学生毕业之后,学生在校期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按条件偿还贷款。
2、政府应合理负担风险,填补制度缺陷
完善的制度是国家助学贷款得以运行的根本,政府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导者,为推进助学贷款的合法有序运行,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首先,政府应该合理的负担贷款损失风险。政府与银行分担风险,银行在政府作为后盾的大背景下,银行也更愿意进行贷款。
其次,政府应严格贷款申请条件。在学生申请贷款时,应该加强对学生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办)所出具的证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监督管理。并委派相关工作人员到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走访、调查,保证贷款资金合理发放。
3、银行要实行灵活贷款,加强贷款后续监管
校方单一审查的贷款形式对于困难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真实性难以保证。对此,应增加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实施,以此能够让贷款银行切实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操作管理较便利,并且学生在开学前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资助,也避免了学生入学后冗长的申请程序;同时银行也能够做到适时的催讨贷款。
银行在学生毕业以后要加强对学生经济状况的监督。完备、规范、统一的大学生信用查询体系的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有效监督体系的构建,以此良性的互动机制降低风险。
4、高校主动承担责任,防患于未然
高校应当主动出击,使贷款风险在源头上降到最低。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助学贷款发放后,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严格处分非贫困生套取助学贷款的行为并由银行采取强制措施。第二,学校对于在校的贷款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例如课余兼职。第三,学生对贷款的使用,学校要起到监督作用。同时,银行和学校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状况、成绩、事迹等归入档案,定期的反映给银行,确保银行及时掌握贷款学生的信息。
四、结语
公平和机会均等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保障性措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使政府、银行、高校都能站在未来发展的立场上,合理分配他们之间的风险,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如此,更多渴望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人才能依靠助学贷款制度实现梦想,才能在公平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悦仙,郭桂环.美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风险防范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邢台学院报,2008.12.55-62.
[2] 肖顺武,赵吟.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3] 刘新林.国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J].天津市教科学院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