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1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风险分析的EMC运作模式比较与选择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5日

一、概述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目前欧美国家广泛采用的、基于市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节能新机制,并于1997年引入中国。节能服务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确认等一系列综合,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实现滚动式发展。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是合同能源管理运作的三种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又出现了改造工程施工模式、能源管理服务模式,以及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节能量保证型相结合、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能源费用托管型相结合、租赁业务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型相结合等复合型模式。

二、EMC项目的风险

作为发展历史短暂的新生事物,EMC项目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风险,尤其在体制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这种风险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一般情况下,一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论节能服务公司采用何种EMC运作模式,可能具有的风险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客户风险和项目自身风险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客户信用风险和客户经营风险,后者主要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运行管理风险、节能效果风险。

(一)客户的信用风险。我国目前的信用机制尚不完善,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常见的信用风险有:客户是否会按合同如期付款;客户从一开始就存在恶意隐瞒行为,目的是诱使EMCo对其投资;合同执行过程中,客户通过各种手段来转移项目的节能收益;投资市场竞争加剧,其他节能公司给予更优惠的条件,客户违约而与其他节能公司合作;客户单位改制或更换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不愿履行合同等。

(二)客户的经营风险。一旦客户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若无其他更好的措施,势必会压缩生产规模,这样节能改造后的设备就达不到预定负荷,能耗就会减少,预计的节能量及效益就会下降,从而导致EMCo的利润下降。另外,客户还有可能由于卷入法律纠纷而发生风险。如客户由于从事非法经营、或其他重大问题而导致停业或关闭,致使EMCo遭受损失。

(三)设计及技术风险。节能技术是整个EMC项目的核心价值,可以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经营成本和节能效果,主要包括:技术选择、技术购买、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成熟度。

(四)公司财务风险。由于EMC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数额较大,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财务风险将是EMCo无法避免的重要风险,主要包括项目融资风险;合同期内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金融风险;设备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风险。

(五)运营管理风险。这里主要是指EMC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风险和改造完工后的业务正常经营管理风险。

(六)节能效果风险。在整个EMC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从技术方案的设计、采购、施工到后期的经营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控制好坏都将影响到最后节能效果的实现。这里的节能效果风险主要是专指能源价格风险和节能量评估产生纠纷的风险。

三、EMC各种运作模式风险分析

目前,EMC各种运作模式是根据客户与EMC公司的资金投入方式或收益分享方式来划分的,而资金的投入方式或收益分享方式是可以影响风险分配的。下面,站在EMCo立场的角度,并假设其他条件都是稳定不变的,仅考虑模式选择这一单一因素的影响,对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三种EMC运作模式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

(一)节能量保证模式。在项目合同期内,客户分期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MCo提供全过程服务并在合同中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量,且节能量效益能够弥补所有项目还款额和一切为EMCo提供的检测、检验、运行与维修服务费用。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按照合同约定,由EMCo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经济损失。如果实现的节能量效益超过项目还款额,客户和EMCo可以共享超额收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客户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客户企业享受。

在该模式中:首先,客户会分期提供节能改造项目的资金,节能服务公司无需承担项目的资金筹措工作,所以能大大降低EMCo的财务风险,减轻节能服务公司的现金流压力,有助于节能服务公司投资于更多的其他项目;其次,由于客户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自身形成了压力和约束,会使客户更加专注于自身公司的经营,更加看重节能效果的实现,这时,对于EMCo来说,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能得到大幅度地降低。但该模式也存在缺点,首先是由于客户控制资金的投入,容易造成客户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过多干预,比如其通过资金的投入时间来控制项目进展,甚至对项目的配合出现不积极的状况;其次,由于EMCo需要承诺一定节能量,因此对其节能技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和生产运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承担的技术风险、运营管理风险也较大。另外,由于该模式中存在一个界限的节能量水平,当双方监测实际节能量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即EMCo公司监测的效果略大于承诺节能量,而客户自身监测的节能效果稍小于承诺节能量,因为涉及到EMCo赔偿责任,发生纠纷的可能性很大,此时的节能效果风险就会大大加大。但在实际项目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会太大。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

(二)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由节能公司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收益;合同期满后,项目节能效益和节能项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

在这种模式中,因为客户无需投入资金,只需要配合项目实施并按节能效果来给EMCo支付收益,几乎是承担了节能改造项目的“零风险、零投资”,是各大耗能企业比较热衷的模式,比较适用于诚信度很高、节能欲望较强但资金压力较大的企业。

在风险表方面:首先,因为对客户几乎没有任何压力,客户发生信用违约风险较大,其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不会得到任何进一步的削弱;其次,在该模式中,由于全部的投资和服务均由节能公司提供,EMCo要提供初期的启动资金,因为资金一般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存在着较大的融资风险。后期随着项目的节能效益开始显现,客户定期付给EMCo一定收益,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再次,节能技术的选择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节能效果,而节能效果的大小又决定着节能服务公司能够收回的收益,如果节能效果不明显,则会导致项目的亏损,并且这种亏损是由节能服务公司自己负担的;最后,由于双方是按节能效果来共享节能效益的,因此在节能效果量的大小上,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产生纠纷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此时的节能效果风险较低。

此外,由于客户只是参与最后的节能效益的分享,对实现的节能量大小对其产生的边际效用是很低的,因此对于EMCo如何进行节能项目的实施并不是很关心,如此一来,客户的干预程度可以大大减小,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能源费用托管模式。客户委托EMCo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MCo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扣除新增的管理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

在该模式中,与节能量保证型类似,由客户提供合同约定数额的能源托管费用(一般会小于预计的能源费用)。如果在项目中的节能效果不明显,实际发生的能源费用和项目费用之和大于客户托管的费用,则EMCo就出现了亏损,反之则能获得收益。

在风险表现上,因为客户提供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使客户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在信用违约和经营风险上均会得到降低,但降低程度没有节能量保证模式大。与节能量保证模式和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一样,节能技术和经营管理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而直接决定着EMCo能否收回项目投资和实现盈利,所以这两种风险不会得到削弱。在财务风险上,因为客户会支付一笔能源托管费用,减轻EMCo的资金压力,减少了融资风险。最后,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的方式是比模式的最大亮点,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客户无需承担能源费用上涨的风险,而是转到了EMCo公司身上。当能源费用上涨时,必定会抵消一部分的实际节能效果(节能效率没有变,但是节能费用会减少),影响EMCo的盈利。这种模式中,在合同期间客户不参与节能效益的分享,并不会关心节能量的大小,所以几乎不存在节能量评估上的纠纷风险。

此外,与节能量保证模式一样,由于客户投入了费用,会比较关心项目的进展,干预程度可能会比较大,但对比节能量保证模式,其干预的欲望会稍小一些。

(四)小结。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节能量保证型项目迅猛增长,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纷纷涌现。而在分布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宾馆饭店和商业卖场。在时间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的分享期限有延长的趋势,平均超过4.5年,最长超过10年;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的托管期普遍较长,平均超过10年,最长为15年。(表1)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来看,不同的EMC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大小也不同。首先,对于客户风险,仅考虑模式选择对风险影响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客户风险的大小与客户是否投入节能改造资金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于市场信用较差的企业应选择节能量保证型模式为最佳。其次,无论选择何种模式,技术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始终都是较大的,因为节能技术和EMCo都是最直接关系到节能效果的,决定着EMCo能否盈利的,节能服务公司应一直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加以提高。再次,EMC项目具有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对于规模不大的EMCo而言,融资问题无疑是其最大的压力。节能量保证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两种模式都是有客户资金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EMCo的财务风险,适用于融资能力较弱、节能服务水平过硬的EMCo。至于节能效果风险,除节能量保证型较大外,其余两种模式风险均较小,适用于处在节能量评估工作发展欠成熟的市场中的节能服务公司。

在实际EMC项目的运作过程中,EMCo应根据项目和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作模式,采取适当的风险分担和风险回避手段,实现项目的成功盈利。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涛.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0.8.

[2]王腾宁,周靖.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和EMC[J].山东机械,2001.5.

[3]杨振宇等.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及待解决的问题[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6.6.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2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EMC模式;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4-0113-03

节能环保主要包括两大领域:节约能源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前者主要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推进高能效技术和装备来替代低能效技术和装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后者主要是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包括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利用,以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序开发等。本文仅针对第一大领域进行分析。

一、EMC模式运行机制及运行状况

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即合同能源管理,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目标下向用能单位提供服务,用能单位以实现的节能效益偿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并支付合理利的机制(效益分享如图1所示)。

2016年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以重塑能源 服务创新为主题的“2015年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显示: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总数达5 426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近6倍,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有25家,超过5亿元的有142家,超过1亿元的有286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7万人,比“十一五”期末的17.5万人增长了近2.5倍;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836.29亿元增长到3 127.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0.19%;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0年的287.51亿元增长到1 039.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9.31%;“十二五”累计合同能源管理投资3 710.72亿元,其中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超过5亿元的有112家,超过1亿元的有385家,形成年节能能力1.2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亿吨,由此可见,合同能源管理已经成为节能服务产业的主导模式。

二、供给侧改革政策对EMC模式的影响

采用EMC经营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其主要服务客户为能源消耗量较大或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工矿企业。国务院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要求企业改变之前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经营模式,助推精细化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转变为新兴领域和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一味刺激需求带来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由于那些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规模。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煤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大量限产及关停,使得处在下游从事EMC节能服务的企业其低效无效资产问题不断显现。

三、供给侧改革下的EMC模式困境

本文所剖析的案例――JN公司,主要客户大都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其商业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EMC),主营业务包括电机拖动节能项目、余热发电项目。公司依托自有技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关键资源要素,通过有效的业务流程,形成了完整的运行系统,主要为钢铁、水泥、玻璃、化工等高耗能生产企业制定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节能方案,主要为客户提供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确认和验证,并对节电量或节电率进行统计的一整套节能服务,在合同约定运营期内分享节能收益,运营期满后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资产移交给合作方。项目运营期内,根据合同不同,JN公司与用能单位按8:2、7:3、6:4不等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逐步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收益。

EMC项目中所有技术改造和节能成套设备费用均由乙方免费提供,甲方负责提供场地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和技改过程的协调、配合工作;该成套设备投入使用并产生节电收益后再按约定比例分享5年(一般期限为5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节电收益,5年后该节能技改设备以及产生的收益全部归甲方所有。

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JN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为2016年经济结构化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虽然JN公司本身为节能环保行业,国家大力鼓励其发展,但由于客户集中于供给过剩企业,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政策的影响,这些企业开工不足、经营亏损、现金流紧张,形成账款拖欠,甚至有些项目竣工后还未点火运行就被勒令关停。由于JN节能公司投资的电机拖动、余热发电等节能项目属于主体项目的附属部分,投资较大,一旦主体项目不能开工生产,就会殃及JN节能公司。如JN公司诉四川某特性水泥有限公司一案,余热发电系统总投资2 574万元,2015年1月工程已完工,但由于各种原因至2015年12月底水泥生产设备尚未点火,使得JN节能公司投入的大量资金当年未能取得任何收益。上游企业的不景气、开工不足、回款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到JN节能公司的收益和现金流,增加节能公司持续经营的筹资成本,对盈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

表1列示了JN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趋势。

由图2可以看出JN公司的毛利率走势:2011年至2012年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主营业务收入急速上升,而主营业务成本变化幅度却不是很明显,说明该时期盈利能力比较强;从2013年起,毛利率指标急速下滑,纵观其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走势可以发现,201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升幅度不是很明显,而主营业务成本却大幅飙升,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可知,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受该政策影响,JN公司该年投入的很多项目未能及时开工,所投入的成本不能及时取得相应的收入,导致当年的毛利率急速下滑;2013年至2015年虽然毛利率变化幅度不是很明显,但仍一直呈下滑趋势,说明受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影响,所投资项目的主体设备或设施开工不足,在加大投入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收入,尤其是2015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收入与成本竟呈反方向变动,在主营业务成本增大的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反而下降了,由此导致毛利率的下滑。如果JN公司不采取有力措施,这种走低的态势还将继续。

通过对JN公司的分析发现,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使得采用EMC模式的节能公司不仅产生了大量的低效无效资产,其增量资产的扩大也将受到所服务行业的限制,因此,能环保类企业对低效无效资产不仅要考虑如何进行静态处置,更应把重点放在动态盘活上。

四、供给侧改革下EMC模式的困境应对

对于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EMC模式出现的困境,特别是出现的低效或无效资产问题,可以从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分别应对:

(一)从存量上看,对于供给侧改革下EMC模式形成的低效无效资产,看其所服务的对象是否具有可转换性

(1)若该EMC产品能够转换服务对象,说明该资产的服务对象并不是唯一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转换其服务客户,将原投入的EMC设备无条件收回,并将其转投到其他行业或其他公司,这是节能公司最简单、最直接的措施。

(2)若其所提供的EMC设备对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可转换,则可采取以下措施:由于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并非一次性关停所有的产能过剩企业,也并非所有的产能过剩行业都会限制生产,比如一直热议的钢铁行业,由于建材用钢的盲目生产,造成供需方面严重不配比,而优质钢却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在钢铁总产量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压粗扩精、提高适销对路品种等产品结构调整措施,使得钢铁企业的生产设备不会都出现闲置或关停。此外对于已有的严重过剩行业,国家也不会一次性的全部关停,而是将这些行业的若干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因此,基于上述情况,JN公司应密切关注或积极促成附带本公司EMC设备的主体资产由行业内运行状况较好的企业收购或兼并,再与新的业主公司继续按照EMC运营模式分享收益;同时,还可以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形式将节能环保设备转租给同行业内运行状况较好或兼并重组后的公司,节能公司的收益模式也由EMC收益分享转变为收取设备租金。

(二)在增量资产方面,节能公司必须改变现有经营模式

(1)行业的转换。节能公司可以变换其所服务的行业,既然供给侧改革政策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有所抑制,那么可以转换其他行业来投产EMC,同样的产品,不一样的投资对象,可以将其所服务领域从原来的产能过剩行业转变为节能环保行业、服务业或高科技产业,通过经营转型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2)业务模式的多样化。在传统EMC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并重点关注附属的后续技术服务业务。在努力做好现有节能项目运营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对传统产业节能项目的投资,重点发展后续的技术服务,可以将其所生产设备与“互联网+”行业紧密结合,全部上传至互联网,通过构建客户端这个管理平台来实时关注所服务客户设备的能耗、消耗、工艺等方面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战略体系,实现由当前重资产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向轻资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跨越。

(3)EMC产品或附带EMC产品的资产出售或租赁。首先,对于EMC产品的出售或租赁,节能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EMC产品,并将该产品销售或租赁给所服务客户,由此收取产品收入或租赁收入,并对其后续所提供的项目维护服务按期或按次收取费用;其次,对于附带EMC产品的资产出售或租赁,节能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或市场调研发现的需求来购买所服务下游客户所需要的资产,并对该资产进行改造升级,安装节能公司所产的EMC产品后再转卖或租赁给下游客户,由此赚取收益。

总之,合同能源管理是我国重点关注并大力发展的一项创新经营模式,这些节能环保企业的成长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节能环保企业,都应当积极应对目前由于产业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困难,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EMC节能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元志.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机制[J].改革与战略,2012,28(3):51-53.

[2] 朱汝泓.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以GL公司为例[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补贴;项目

中图分类号:TU2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两大补贴政策并行

从2009年起,财政部明确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最新的光电建筑补贴办法是2011年12月,由财政部与住建部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通知》鼓励公共建筑及民用建筑上连片推广光伏发电,2102年发电示范项目享受每瓦7.5元-9元的投资补贴,每个省的示范项目原则上不超过8个,优先采用用户侧并网,连片推广的示范项目装机容量不小于15MW。

同样在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包括光伏发电项目)的示范应用。目前执行的金太阳工程补贴办法是2012年1月的《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支持用户侧及偏远无电地区居民光伏示范项目的建设。2012年度示范项目享受每瓦7元的投资补贴,示范项目最小规模为2MW。

分析光电建筑补贴与金太阳工程补贴主体,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含性,金太阳工程中包含了光电建筑补贴的对象。分析两种补贴政策,从政策引导性与经济支持性均可以看出:用户侧并网是政策鼓励的关键,也是项目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

二、接受补贴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接受补贴的光伏电站项目,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可行性、安装空间、补贴经费落实、电网接入、项目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作模式。

1.技术方面,所有光伏设备和并网逆变器都是按照IEC、GB及电网公司对光伏系统的相关电能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生产的,只要产品合格,通过相关测试和认证,是不存在电能质量和安全性问题的。

2.安装空间。用户侧并网,多见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根据城乡建设部数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研究测算,我国建筑体可用于光伏发电的面积约为185亿平方米。按照1平方米安装60瓦光伏组件,则可安装11亿千瓦;即使只利用20%的可利用面积,安装量也不少于2亿千瓦,光伏建筑一体安装空间不存在问题。

3.补贴经费落实问题。在2010年12月2日四部委一公司(财政部、能源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说2012年以后金太阳工程每年装机力争不少于1000MW。这部分资金并不受每度电4厘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资金的限制。按照每kW补贴10元(2010年的补贴标准),1000MW需要100亿元,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补贴资金将会逐年减少,财政能够予以支付。

4.项目经济性。按照三类地区低值辐射量139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城市现行商业较低电价0.836元/千瓦时,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到8%的条件,平铺模式与最佳角度安装模式的能承受的最大投资分别为15.2元/瓦、16.7元/瓦(如表1),单位造价低于该数值的金太阳工程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根据2011年每瓦补贴8元的政策,业主投融资额在最佳角度安装与平铺式安装模式下,保证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能承受的最大投资额分别为8.74元/瓦,7.17元/瓦。随着组件价格的下降,受补贴项目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性。

表1 三类资源地区光伏投资情况表

5.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金太阳示范工程鼓励“用户侧并网”和“自发自用”。如果是自己的建筑,自发自用没有问题,但如果光伏系统开发商和建筑本身不属于同一单位,则会出现如何进行利益分配的问题。对此,“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即光伏系统开发商与建筑所有者签订协议,建筑所有者将省下来的电费按照租赁光伏电源的方式支付给光伏开发商,而光伏开发商以租赁屋顶的方式对建筑所有者给以适当补偿,这种“双赢”的商业化模式,将有效解决众多业主独立开发难以集中成片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降低成本,推动规模化应用进程。

6.电网接入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金太阳工程中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遭到了地方电力公司的质疑。电网接入问题是2009年金太阳工程提出后2010年安装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年11月,电网公司同意金太阳工程用户侧并网,但电网公司提出的条件是: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用户自发自用的电量,不能超过其总用电量的20%。

三、结论与建议

在当前的财政补贴政策下,电网接入是用户侧光伏项目发展的关键,目前,仅在工业园区、学校、商场等商用电较多、屋顶面积较大区域,申请用户侧光伏电站补贴是可行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将从目前的示范工程逐步推广,最后发展至鼓励屋顶安装且自发自用的小型光伏系统。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将电网公司对用户侧光伏电站的接入细则法律化。

2.推行强制电价上网法。在当前阶段,可对居民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给予投资补贴的同时,建立强制电价上网法,核算与安装规模关联的居民屋顶光伏电站上网电价,鼓励居民屋顶光伏项目的发展。

3.简化用户侧并网项目申报程序,减少项目申报手续,实行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备案制。比如取消项目申报中环评、水保、地灾、土地、可行性评审等手续,简化电网接入程序审查等。

参考文献:

[1]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王斯成.光伏发电技术和系统设计,2010-11-23

[3]崔容强,赵春江,吴达成编著.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7-01.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4

【关键词】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采用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用电情况、消耗情况作出全面的检测、分析、评估。不但能为企业提供可靠而准确的决策依据,还能提高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应该对电力信息管理系统被大力的推广。

一、总体框架

(一)系统网络结构

整个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由采集对象、系统主站、通信信道这三部分所组成,采集对象指的是安装在现场的采集设备以及计量设备,它的作用是进行计量,系统主站是单独组网,它由多个部分组成,比如数据库服务、前置采集服务器、接口、web服务器、交换机等等。而通信信道的作用是连接系统主站和采集对象。

(二)远程通信设计

远程通信指的是在连接的系统间,通过使用模拟或者数字信号调制技术,将语音、信息、数据、传真等进行传真。一般的远程通信都选择的是光纤专网,也有PSTN、GPRS等其他的方式,但建议企业采用公网通信的GPRS方式,因为GPRS使用大规模使用,不但传输率高,而且速度也很快。

(三)如何进行组网

如果变压器的容量很大,负荷量也很大,那么就可以使用多功能电表再加上专变终端的方式,这样的组网方案非常适合用电量大的客户。如果用户的用电量、负荷量比较小,那么可以采用网络表,这种方案不但方便简单,而且还能够进行通信,成本也非常的低。

(四)主站硬件

在开发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采用的主站硬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设计结构的时候,可以采用开放式分布式的结构。计量点接入规模慢慢扩大,可以进行扩展和升级。

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后台应用

可以利用计量点以及叠加对象来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析,对测量点的电率、电压、功率等进行查看和分析。另外还可以对电能表的运行情况实现实时的监督。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将过去的用电情况与当前的相比较和分析。

(二)负荷控制

在解除了保电以后,可以通过直接遥控的方式,实现远程拉合闸。在操作之前,必须要对功率定制、电量定制、月购电量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电力使用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率。

(三)基础应用

最基础的应用便是远程抄表,实现对电表的远程抄读,并且传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同时,还可以进行费用统计结算,一旦费用完结,供电的企业可以进行远程停电。这不但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电费的正常回收。

(四)进行预付费

通过这个预付费的应用,电力企业可以对用电的客户实施费用控制管理,同时避免出现难收费的现象,也避免出现因为停电而给用电客户带来不便的问题。要实现这个预付费系统,就必须要将主站、电表、终端、通讯设备等多个部分连接起来。整个系统简单易实现,同时也为双方带来了方便。

(五)实现远程遥控

远程遥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通过终端可以实现对用户被控开关的远程遥控。在这个部分中,功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了1定值功率控制,以及2定值功率控制。整个控制的过程全部由终端来进行完成,而主站设置则为了记录负荷控制中的数据和信息。另外还有电量控制,电量控制同样是负责系统负荷控制的一个环节,它包括的是购电量的控制,其控制的过程仍然由终端来完成,主站设置也同样是为了记录参数。

(六)分析

最后,其还可以实现分析,并且按照地方、领域、电压、用户实际情况来实现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负荷的统计可以使不同对象之间的,同时还可以将分析和统计的结果用曲线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样就更加的浅显易懂。除了负荷的统计和分析,还有对电能质量的分析,这其中包括功率因数、负载率、电压合格率、谐波等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必须要使电压合格率达到要求,三相呈现平衡的状态。另外,统计的时间段必须要具有规律性,比如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也可以是一年,最后要生成相关的报表,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建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一)有利于供电企业和用电企业

建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供电企业,还是对用电企业,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使供电的企业加强了对用电的监测和管理,为企业的供电技术、供电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其次是对能够促进用电企业掌握自身用电的方式、方法,明确电量的流向,减少对能源的浪费。

(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过去的电力企业都采用的是人工抄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但通过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自动抄表功能,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大大的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同时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能够算出企业的发展潜力

很多的用电企业都对多余能源的回收数量、回收能源的性质、回收期间的具体参数,以及回收能源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潜力。另外,通过对企业节能效果的核算,还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方案等等。

(四)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用电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它通过对整个的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及时的将信息反馈给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电力服务。

四、总结与体会

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已经离不开电力,但电力资源却面临供求紧张的压力。要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在消耗较多的企业内部实施能源控制、能源管理、能源监测,也就是建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萍,王立竹,徐占江.浅谈大用户用电信息管理系统[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50-50.

[2]刘军.基于LINUX平台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01(8):22-22,31.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5

深耕优势资源

清洁能源聚指成拳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贵州风电、生物质能、页岩气等新兴能源迅速发展,能源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贵州省能源开发具有哪些优势?

张应伟:我省能源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水火互济”优势明显。保有煤炭资源量542亿吨,居全国第5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948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煤层气资源储量3.15万亿立方,居全国第2位;页岩气资源量为13.54万亿立方,居全国第3位。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1100万千瓦。同时,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富足省区之一,铀矿资源预计储量10万吨。难得的资源禀赋为推动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撑。

另外,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我省正处于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枢纽位置。黔桂、贵昆、川黔、湘黔线于此交汇,是西南的“铁十字架”。向广西、湖南、重庆、广东等周边省(市、区)输送能源,运距短、成本低。

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将我省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给予了我省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开启了贵州能源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个发展新时代。

:目前贵州省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4年底,全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061.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44%,高出了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我省清洁能源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应伟: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水电得到深度开发。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水电开发取得了巨大成绩,相继建成了洪家渡、乌江渡、构皮滩等大中型水电站28座。

风电发展迅猛。据测算,全省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居全国第七位。目前全省建成风电项目50个,装机232.6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五位。全省核准在建风电项目34个,装机181.7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17个,装机622.95万千瓦。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进展顺利。我省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发展潜力较大。全省规划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28个,总装机容量84万千瓦。目前,松桃县、金沙县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核准在建项目9个,装机27万千瓦。兴义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装机12兆瓦。

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加速。页岩气晋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省加快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黔北习水丁页1、2号勘探井已移交生产经营,日产量10万立方米。松河煤层气地面丛式抽采示范项目压裂成功,已产生工业气流。中石化华东公司5口煤层气钻井获工业气流。

核电开发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贵州水资源丰富、地层稳定,隔离条件好,境内有大江分布,具有发展内陆核电的优良条件。中广核集团已在我省成立了代表处,开展核电站项目规划选址工作。

煤炭清洁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制清洁燃料项目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目前,全省甲醇产能达160万吨左右。毕节2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同意。盘县红果、黔桂天能、盘县宏盛等煤焦化项目进展顺利。此外,黔希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毕节市年产600万吨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取得了国家发改委“路条”,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

坚守“两条底线”

走清洁、高效、安全之路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批复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启动。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未来能源开发将如何进行?

张应伟: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对我省提出的殷切要求。省委省政府运用底线思维,把坚守两条底线作为做好我省工作的总纲,高度重视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能源开发必须贯彻“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落实“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立足国内、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坚持走“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不断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

:为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我省“十三五”能源发展的初步思路是什么?

张应伟:“十三五”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两大主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态文明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能效、控总量、降排放、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强科技”,重点突破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打造贵州能源升级版。

把握新常态

多举措促清洁能源发展

:新常态给我们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要精准客观把握我省能源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省的能源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原则和主要任务?

张应伟:总的来说就是“八个坚持”发展原则和五大战略任务。围绕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能源有效供给与引导合理消费并重;坚持加快发展替代能源,多能互补、系统融合协调;坚持立足省内,统筹开发利用省内、省外资源和市场;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坚持调动各方发展能源积极性;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八个坚持”发展原则。我们确定了提高省内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提效;推进能源技术和体制创新;深化能源区域合作五大战略任务。

:在加快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应伟:为加快我省清洁能源发展,我们提出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延长产业链、创新技术、加大扶持等五大举措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保障。

在加快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建设中,牢牢抓住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主线,明确提出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优化开发水电,清洁高效发展火电,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优化调整能源项目布局,完善能源通道、管网建设的发展基调。

同时,各级能源管理部门创新机制,尊重企业投资自,激发了清洁能源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以产业链整合发展为主线,我省新能源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煤制清洁燃料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引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来我省落户或与本土企业合作,延长了产业链。

如何进行能源管理范文6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效应对各类危机和矛盾,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如何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对海安县工业经济升级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对县域工业经济如何转型升级做了一些思考。

 

一、海安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情况

 

近年来,海安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优势产业增势强劲,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较好的产业格局和一定的发展基础,积累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势能。

 

(一)突出载体建设。海安县突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板块经济,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海安县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十多家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知名企业前来合资、合作。海安县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四大工业片区,力求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按照功能区划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构建了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海安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电子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力装备、电子、色织等特色产业园。海安省级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欧洲工业园、清华(启迪)海安软件园也纷纷在海安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海安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二)重视新兴产业。海安县以优化结构驱动总量扩大,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LED新光源、风力发电设备、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项目,初步建成省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应用示范基地。目前,欧贝黎太阳能电站、浚丰太阳能、吉阳恒基、中联科伟达、卡姆丹克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海安县依托鹰球集团、晨朗电子、万宝实业、中平神马等重点骨干企业,围绕纳米永磁材料、高性能粉末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开拓各类粉末冶金的研制、开发、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和技术引进,加快电子信息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纤维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等新材料的引进、研发、生产。

 

(三)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海安县建成了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长三角北翼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发挥省输变电特色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拓展了高端产品市场,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国家火炬计划大型水泥成套设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鹏飞集团、海建股份等企业提高了对外总承包能力,率先形成了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先进制造技术改造提升锻压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了数控剪折机床、数控卷板机械、数控锻造设备、数控钻床等产品,加快石化、钢铁、造船、汽车、矿山、制冷等领域机械锻压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充分发挥省级锻压机械产品检测中心公共平台作用,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做大做强恒力重工、江海机床、瑞安特机械、威仕重型、百协锻锤等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电梯部件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申菱电器、海迅特雷卡、中尧特雷卡、兴华胶带、威尔曼集团、江中机电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加大与国内外知名整机厂商的合作力度,在进行配套生产的基础上,向整机生产方向发展。着力优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链结构,研发各类新型产品,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建自有品牌。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拥有鹰球集团、耀华玻璃、华威滤清器等龙头企业,亚太轻合金、润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四)加强升级创新。海安县紧盯国际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打造丝绸、纺织、化纤三大产业链,实施品牌化战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丝绸后道整理的生产和加工能力,提高服装、服饰品、复制品、高档真丝面料等产成品的比例,将原料优势就地转化成产品优势。充分发挥鑫缘丝绸、华艺扎染、恒源丝绸等企业现有各类品牌优势,做成了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国内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目前,鑫缘集团在国内行业排名第二,该集团正在建设中国唯一的丝绸文化博物馆、国家级桑蚕茧丝产业研究中心。引导纺织企业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纺织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了从单机自动化向工序连续化转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行业竞争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推进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1大力开拓项目源。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围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重大项目源的储备与开发,主动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央企、国内外知名企业,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招引储备一批项目;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标准、新型业态和信息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从数量型向技术、规模、效益型转变,内生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高端人才或技术团队,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承接实施一批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修改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引导社会投资投向。鼓励企业利用国家增值税转型、引进技术设备免征进口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免税等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效益。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充分运用金融、土地、环保等杠杆,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产业。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零增地技改、存量提升、结构调整、创新成果产业化、生产业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每年编制重大工业项目年度计划,抓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支撑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产业规划、空间布局、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协调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效,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优化结构的带动作用。

 

(二)培优扶强成长企业

 

1鼓励企业争先做优做强。突出用好现有资源推进兼并重组和延伸产业链,着力巩固一批、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领先的企业(集团)群体。着力培育上市企业,按照“择优培育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要求,常态保持上市后备企业队伍;着力培育龙头型企业,建立重点培育大企业库,确定分年度规模培育计划,采取“一企一策”,培育在全省、全国一流的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骨干型企业,围绕新增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力促一批企业跻身亿元企业行列,形成配套性强、特色鲜明的骨干企业团队。

 

2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质监、工商联、行业商会等职能主管部门的作用,通过分层次举办企业管理知识专题培训班,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定期召开管理现场推介会,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力度,通过走出去学习和区域内典型推广,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企业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

 

3倡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品牌战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创建的运营技巧,逐渐形成品牌培育、扶持、认定、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引导优势企业以创一流品牌、树一流业绩为理念,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品牌的创建、推广、创新和经营上狠下功夫,加大创牌进程,重点引导丝绸纺织产业品牌化,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产品市场份额。积极鼓励拥有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拉长产业链条,延伸品牌产品,发挥“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优势效应,放大品牌效应。

 

(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企业信息化的提升必将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渗透融合,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发展的倍增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品流通信息化,扩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

 

2健全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结合实际,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园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外包生产服务,实施主辅分离。重点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承接融资租赁、研发设计与样品制造、咨询服务、产品检测、第三方物流、专业售后服务、设备维修与租赁、节能环保服务、人才交流与培训、会展传媒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重点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工业设计研究服务平台、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的建设,形成一批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服务业骨干企业和示范项目。

 

3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强对自主研发产品专利申请保护力度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职务发明,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转化科技成果。实施产学研合作“五个一工程”,结合地区产业现状,采取按行业、分专业、小型化、多批次的方式,组织企业赴先进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推动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四)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1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利用中央和地方投资,全面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同时,按照发展集群经济的要求,有序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从源头上降低能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2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认真抓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示范企业标准化建设,组织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普遍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不断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努力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链生态化延伸及链接,推进秸杆工业化综合利用,加快秸杆固化、成型、气化生产企业建设,推动绿色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化工、建材等行业工艺、技术、设备淘汰更新工作,整顿、关闭一批高耗能、低效益的建材、化工企业。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社会开展节能环保服务,推进企业完成绿色照明合同能源管理和工业企业完成锅炉改造合同能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