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1-02

一、一节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影响

2008年桂林市开展主题为“抗震救灾精神”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比赛,笔者组织本校08-5班学生开展此次主题班会,班会题目叫“抗震救灾精神在我心”。班会的过程是:

1、观看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出来的关于抗震救灾的视频

2、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表演

切入点1:灾区学生被困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坚强。

切入点2:灾区学生在救灾现场表现出来的勇敢、自强不息、敢于抗争的大无畏气概。

切入点3:各地年轻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生活化

通过这次活动,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心灵的净化,不是煽情的演戏、虚伪的眼泪可以做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纯净的地方,只有真诚,才能涤荡虚伪的厚尘、功利的得失心,让每一个人深有感悟,让心灵中的纯净之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成性的活动,它的存在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德育并不是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外在的东西,而是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可以是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分析,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过程也是人在一个社会里合理合法地逐步满足长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

三、学生表现自己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主要是唱歌和朗诵以及发表感想。

四、教师总结

抗震救灾精神不是一句空话。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活跃在救灾、捐助等现场,表现突出,让人眼前一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灾区的这些我们认为是“草莓一族”的年轻人,却让我们看到了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我们同样是90后的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这样的精神吗?不少老师有着这样的担心。而事实是一开始学生确实觉得抗震救灾精神确实非常值得学习,但与自己的生活似乎距离有些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图书、报纸、网络搜索资料,积攒主题班会的素材,并找到三个切入点通过场景表演来展示他们所理解的抗震救灾精神。

开完主题班会后,学生们说,他们自己也曾献血,也曾捐款捐物,当时想的是自己也为灾区出一点力,没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他们发现,以往那些在他们看来让人敬畏的“精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们认识到勇敢、坚强这些精神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只要有心就能够做到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也并不是在抗震救灾的时候才能做到。在现阶段,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时时刻刻学习、展示这样的品格。

以往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的状况,定位普遍“高、大、空、远”,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德育内容以社会为本位,过于空泛,学生难有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认同。在个人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只有自下而上的、从学生个人本位需要出发的德育,才容易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认同、价值选择、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成为其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生活,是德育的“根”, 教育者如能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学生就能更好地健康成长,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大千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孕育着某种精神品格,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领悟真善美,培养健康人格。在培养人的教育上,以关注内在的、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促进其形成合理合法的行为的德育,才是体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个教育本质的德育。道德是个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德育是人自我完善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实质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由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人类最高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就是要尊重人的德行修养的选择权,尊重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尊重人对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自由选择权,真正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把为别人、为社会的教育变成是自己追求人格完善促进社会美满的教育,这才能充分实现德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把学生看着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

2、陈坤华、彭拥军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2

这个创意很好,是对奥运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

价值的高度褒奖。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报名总人数突破56万,创历届奥运会之最,绝大多数为“80后”、“90后”年轻人,北京及6个协办城市直接服务奥运会的志愿者有十多万人,间接服务的志愿者多得不计其数。志愿者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服务质量成为奥运会亮点之一。志愿者的微笑、真诚、热情和细致周到,给各国运动员及宾朋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志愿服务无疑是推动奥运会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

奥运志愿服务既彰显着奥林匹克精神,更见证着中国公民精神。志愿服务对国人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志愿者这个名词在中国诞生时间并不太长。然而今年震撼世界的两件大事让我们看到了志愿精神在升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数以万计的志愿者舍生忘死奔赴灾区抢险救灾。北京奥运会,十多万志愿者用微笑和服务展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社会志愿服务在催生着成熟的公民精神。

公民精神是一种概念化和高度浓缩的公民社会内涵,其表现形式则是公民的社会责任。简单讲公民社会责任就是公民在享受法律权益的同时,履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一些年轻人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比较模糊,履责自觉性也不强。令人欣喜地是,奥运志愿服务让我们看到了“80后”、“90后”年轻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找到了向年轻人灌输社会责任的“金钥匙”。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3

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通过文学作品、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标志。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典型素材,自制PPT,带领学生回顾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感受“中国的脊梁”的榜样力量。典型的文化素材会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典型说话,以理服人。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特点。实践证明,利用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精神等活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本土的和外来的,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有腐朽的和先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特别是有争议的文化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分析、畅所欲言,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以“当前网络语言在挑战传统的汉语体系该不该禁止”为背景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网络文化有利有弊,一方面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作为学生要学会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利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时代责任感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做贡献。

在“对待传统文化”及“直面外来文化”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年”、法国“中华文化年”等重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对方的平等思想,共享全球化的文化资源,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90后”的个人主义、因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出国热”等现象,不同程度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文化问题的讨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尤为重要,从而增强责任感。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师生同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4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告别昨天,走向明天,人生就是辞旧迎新。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辞旧迎新史。告别昨天,一切己写进历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们走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关键是要有新观念。新观念就在于告别消极,迎来积极;告别烦恼,迎来快乐;告别遗憾,迎来希望。新观念就要有新的设计、新的企盼,锁定新的目标;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结,踏上新的征程,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旧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历”过“新日子”。

当然,新与旧是相对的,新与旧本身就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辩证法。新陈代谢,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新年的开端,是奔跑的起点,万物生辉的开始。新的开头,要播下新的种子,这种子充满了诗意,刻画着蓝图,孕育着未来,是收获的前奏曲。有道是,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迈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将要开端的时候,人们常常是盘点过去,掂量现在,展望未来。

20*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不寻常又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北京奥运璀璨夺目,神七飞天漫步太空,抗震救灾世界瞩目,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当然,这一年也多灾多难,年初南方风雪冰冻,五月汶川地动山摇,九月“毒奶”震惊世界,震灾雪灾毒灾灾连灾,真让我们五味杂陈,使我们更加领悟了多难兴邦的深刻内涵,我们民族由此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历经了大灾大难大悲大喜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的寒冬中,迎来了2009年,这是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9”,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0年,预示着2009年又将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们有着许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待中国再创经济新奇迹的一年。2009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风雨飘摇,中国也不平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也蕴涵着重大机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坚信中国的发展不会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逆转,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继续义不返顾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彼岸!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5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所有中国文化的元素都巧妙融和成一个“和”字。“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内涵,也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中国“和”的思想体现在各个层面,比如国画中的色彩和谐,生活中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和”的思想。

“和合”是一种和平

中国文化是“以和为贵”作为价值目标的。在《尚书》中提出要“协和万邦”,把“和”作为“天的意志”,即最高的原则。劳动人民创造的故宫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也是“和”的思想的体现。《诗经》之中也可以看出“合奏、和乐”的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即主张要“和”,把它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

“和”也体现了一种和平,和平也是“和合”精神的体现。奥运会期间要停止战争,这本身是一种对和平的期待,也是人们的共同理想。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和平,而不是主张战争。从墨子的“非攻”中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是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可以看出,不管中国的儒家也好、墨家也好,都是主张和平,不是主张战争,战争只能给人民带来痛苦。郑和下西洋并不是要占领别的国家,把它们作为中国的殖民地,而是带给各个国家以物质和精神财富。单就航海事业来说,我们和西方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把“和”作为自己的世界观

中国不信奉神创造万物,而是主张“和实生物”。中国的世界观是主张多元的事物的融合,不是主张单一的东西去产生世间万物。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思想具有包容性、宽容性、开放性,而不是主张独断性。北京奥运开幕式很明显的体现了“和”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一贯坚持主张和平共处。

中国的思想是主张“和合”,从开幕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精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万多人的合作表演可以体现出什么精神?就是合作和融合的精神。这种思想体现了我们中国同其他国家共赢的精神。开幕式上打太极拳的节目,核心思想就是体现“和”的思想。太极拳并不是“强力”的思想表现,而是求圆,圆融、圆通、融合。

“和达”思想――彰显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精神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在自己发展过程中的“和达”。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句话讲,我希望自己幸福,也希望别人获得幸福;自己发达起来,也希望别人发达。奥运会正是这样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契机。

奥运会的举办有一个连续性,中国人应该从近代中国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学会居安思危,让自己逐步发达起来。奥运会的举办能够展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表现出中国人对全人类幸福的热切期盼。我们举办奥运会,并不仅是为了传承自己的精神,而是为了完成人类共同的事业,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推动全人类体育事业的进步。西方现在对奥运会有一种误解和误读,其实是对中国“和”的思想的不理解。在看待中国在奥运会表现出的精神时,他们往往认为表达的是一种狭义的民族主义精神。实际上中国一直以来表现出的是一种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精神。

我们希望从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让更多人理解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的一种贡献。如果中国自己不发展,对世界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中国人自己能发展,能实现温饱并向小康迈进,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希望更多的西方人能够看到并认识这一点。

“和爱”――理解他人的基础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范文6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所谓深刻,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能从社会生活和文章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如何使文章写得深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章中所论述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观点具有启发性,即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也就是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较为辩证,使人读后能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能够派生出对其他方面的思考,从而拓展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观点引发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这一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等等。

如2010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白昼与黑夜》,文章开篇就把生活的世界按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白天与黑夜组成,在昼与夜的不断交替中,我们的生活如穿梭”,既符合实际(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包含白天与黑夜的),紧扣话题“我生活的世界”,又似另有所指。接着从真实的白天黑夜写到人生的白天黑夜,这是第一层;然后以“曾经的我,只喜欢白天,却害怕黑夜”点明黑夜的意蕴,即代表着失败、迷惘等。当战胜了黑夜,驾驭了黑夜之后,自信便回来了,这是第二层;接着递进到更深的一层,“驾驭了黑夜,让我重新审视黑夜”,体现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思考也更深了一层,这是第三层;结尾再以“我依然穿梭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因为这本是我生活的世界,但我已经不再迷惘与沉睡”,收束全文,细腻真切地揭示了一个从惧怕黑夜到战胜黑夜,最终重新认识黑夜的人的内心世界。文章逐层深入,做到了分析深刻而立意深远,观点颇具启发性。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等级,需要在议论中点亮哲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看世界、辨事理。也就是说,要增强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1.从道德、精神层面思考生活的意识。人生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具体到写作时,要体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人格、信念的坚守等。

2.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具体在写作时要体现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尊重,着眼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

3.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思考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承、科技创新与社会民生的关系、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关系等。具体到写作时,可涉及如何继承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瘦肉精”事件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日本地震的抗震救灾与国际影响等。

4.思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意识。从自我的角度说,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要有匀屯缜俊⒅醋爬渚驳钠犯瘢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说,要有崇尚公平正义、博爱宽容、欣赏倾听、团结合作的生活原则;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要认识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