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1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

一、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是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2003)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

二.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1.圣诞节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 中 有 给 儿 童 压 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我们要在行动上真正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态度上接纳西方节日。春节隐喻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加强民族向心力,让其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得以延续。西方圣诞节宗教性的减弱而趋于无神的全民性,许多人仅把过圣诞节作为一种时尚、浪漫、的享乐节日推崇,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因此对于外来的“圣诞节”带来的快乐、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2

关键词 文化 传统节日 背景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

[5]唐功志,王眷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一、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穿插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按说英语口语课堂应该具备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敢于突破自我,大胆地开口说英语,这是我们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到底怎样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呢,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就现在而言,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西方节日的介绍,但是往往都属于泛泛而言,学生对这些节日相关的背景知识没有深刻的认知。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内容进行改进:首先,英语口语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且非常地道的英语表达语句,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什么时间、什么境遇下选择怎样的语句回答更为得体。换句话说,学生必须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时候怎样说如何说是最得体的表达。在实际的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介绍节日的由来,和节日相关的历史原因以及怎样庆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节日和中国类似的节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节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加其文化常识,如此,学生既会语言的表达又会对文化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尝试全英文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异国英语环境

良好英语环境的构建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也非常重要,一旦具备良好的环境,学生会适应并作出语言行为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全英文教学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是对教师英语水平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挑战。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具备非常大的语言模仿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要有标准的发音,这会对学生语言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学习语言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全英语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除外,全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平,在全英语的课堂上很有可能出现一部分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基础,帮助学生熟悉并不断适应英语环境。

三、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要尝试多运用,并且要学会借助异国文化材料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使用。作为英语学习者,运用好网络同样是推动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网络的帮助下找到异国的文化材料并且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教师在选择教学文化材料时应该尝试着寻找异国的文化材料,比如,在介绍关于感恩节的游行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下载一些真实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资料。如此,学生才能对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感受的更加深刻,这是推动学生形成西方文化认识的好机会,并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未来夸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对比中西方节日,有效培养学生中西文化差异意识

中西方本身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以节日为例,每个节日都有所差异,节日和本国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节日服饰等等都和文化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形式各异,以中国的鬼节为例,人们通常都会焚烧纸钱去寄托对逝世亲人的哀思,虽然说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一定的差异,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鬼节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有相似之处。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传授文化常识的同时还要做好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对东西方节日的不同有直观性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文化差异意识。在对比文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光形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意识,还形成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认知。

五、提供真实可靠的口语交际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提供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现在,虽然学习英语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可以运用英语表达自如的人却在少数,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语言,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不能单单传授知识,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学生学会语言是我们的目的,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其可以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收放自如的运用语言。在课堂口语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景教学对语言环境进行模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在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表达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尝试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看学生是不是运用了Chinglish。这是因为学生在国内使用英语的时间和机会通常是比较少的,并没有达到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受自己母语的影响很严重。在表达过程中不经意的会选择中文表达思维,导致说出的英语并不是地道的英语,影响到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限制未来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培养学生英语表达思维实际上是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中小龙.文化与语言的现状思考[M].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鲁子问先生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其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二是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笔者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摸索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转变师生观念。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供前提保障转变师生观念是树立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对英语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旬的堆砌。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逐步使学生对这些文化规则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主动使用,发掘潜在的文化意识。

2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Lovelyday,isn、tit?It\'sSOcoldtoday,isn、t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arealucky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 odg是“幸运儿”;“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od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havegotablack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green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Youareblue的意思是Youaresad。通过这种对比,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

3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口及主要庆祝方式。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

唯一的课堂传授途径不能促成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还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因特网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刊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该民族生活态度、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它,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世相百态,从而增加对该国文化的认识。

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决定。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5

一、了解进行中西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认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学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英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内涵的渗透、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才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运用较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全方位地实施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1、中西方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者Dell Hymes(1970)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组成部分,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1)形式上的可能性,即语法形式是否正确;(2)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即能否较方便地被人理解接受;(3)语境中的适宜性,即是否符合交际情景的要求;(4)在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即是否得以实际表达。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小学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就是说学生要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对谁,说什么,怎么说。因此,语言教学要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2、中西方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求知欲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知识能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爱学英语,学好英语。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的方式

(一)转变教师思维方式,提高教师文化意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不断加强自身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只有教师首先掌握了丰富西方文化背景后,才能将语言和文化更好的融合,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消除英语与学生所处环境产生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理解西方文化的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

1、在warm-up阶段,让学生中通过歌曲、小故事、以及图片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

对于中、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听一听歌曲和故事。大部分的小学生是活泼的,好动的。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可以使语言变得有趣,让小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有一些英语歌曲和歌谣琅琅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使他们感受其中的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表演唱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做铺垫、打基础。引导学生形成对外国文化的欣赏、尊重的态度,感受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的美感享受,同时感受学习英语的成功。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可以每天课前学习英文的谚语习语。它们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如:当学生见到“It rains cats and dogs.”这一习语时,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下起了猫和狗。而在学习之后,他们就了解了这个习语的意思是“下起了倾盆大雨”。教师在每节课的课前利用PPT来让学生读一句英语的谚语习语,在课件图片的帮助下理解谚语习语的意思,也能更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学生在读谚语习语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了解。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亮点,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应该仅满足于背单词、背句子,掌握语法知识,而应该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现象”,及时渗透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及时点拨学生领会异国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把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拓第二课堂,采用多种途径渗透中西方文化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仅仅靠课堂四十分钟的讲授是不可能的,这就有必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多元化,加强学生个别化学习,真正体现英语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1、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西方文化的教学。学生没有生活在一个英语环境中,接触的最多的还是本国文化,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络中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直观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这个便利条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查找任何有关西方文化的素材和资料。比如,在讲到食物的部分,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又调动了积极性。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差异 英语教学 礼仪 人文知识 学习词汇 非语言交际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一、通过礼仪的比较;二、通过人文知识;三、通过学习词汇;四、通过非语言交际。

一、通过中西礼仪的比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的行为受到有关文化的影响,但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旨在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只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初学英语的学生总是喜欢把英语和母语等同起来。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障碍。英语学习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不无裨益的。

1.对称呼语的比较

在非正式场合,中西方人都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名字。但是在中国,这种称呼表示关系较密切。事实上,许多中国学生觉得对外国人直呼其名就不够礼貌了。因此,在实际交际中,如果双方关系比较密切,许多英美人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即使是师生间也不例外。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实验本)第一册有这样一句话:“Good morning ,Miss Wu”(早上好,吴老师),在汉语里,把“老师”作为一种称呼,如张老师、高老师等。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习各种情景下不同称呼语,从而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2.对打招呼的比较

东方人与西方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因此在见面打招呼时,也有许多不同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第四册中有这样一句:“Hi,it is a fine day today。”教师应告诉学生:英美人在路上遇到熟悉的朋友,一般谈论的是天气,而不是按我们的习惯来问候对方:“吃过饭了吗?”等。所以,与英美人相遇,不要问:“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吗”)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一起用餐呢!而正当他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谈起另外的事,这样往往会使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会想,不请我吃饭,干吗问我吃过饭没有呢?

3.对赞扬语的比较

在与中国人交往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和恭维中国人时,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或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予以否认。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教师在课堂上称赞学生:“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噢,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啊!)学生往往试图恪守中国的谦逊原则:“No,not at all。You are joking。”(不,一点也不好,你是在开玩笑吧。)这样,可能暗示学生在嘲笑说话人不懂语法,缺乏审美观,与本意就大相径庭了。在招待英美客人用餐时,英美客人通常这样表示:“This is really delicious。”(这饭菜真好吃!)而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主人爱对客人说如下的客套话:“没什么吃的。菜做的不好。”“别笑了”这些话使英美人听了会产生反感:“没什么吃的,那何必请我来呢?”其实,对于赞美之话,回答“Thank you for compliment。”(谢谢你的赞扬)就行了。中国人把自谦当作一种美德,却导致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强调这种文化差异。

4.表示关心的比较

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这是有教养、有礼貌的人该做的。可是对外国朋友表示关心、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过分的给予劝告或建议会令许多外国人感到不乐,除非对方明确表示希望得到忠告,否则会让人感到你在用长辈的口吻对他说话,这对自我独立意识很强的英美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英语中表示关心的方式通常是一般性的询问:如“You seemed rather tired。Are you OK?”(你似乎很累,还行吗?)或者用表示自己良好祝愿的方式:“I hope you will be better soon。”切记对别人说:“你要当心啊!”“小病不治会成大病”之类的话。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时刻告诫学生千万不能把中国式的生活方式移植到英语中而忽略文化的差异。

5.对道别语的比较

众所周知,我国有这样的习俗:全家人送客人到大门口,甚至胡同口、马路上,告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一方坚持送,另一方说不要送了,推来让去好几分钟。最后,客人走了,主人也留步了,但还能听见主人对客人大声喊道:“以后常来啊!”“你们回去吧”“再见,走好啊!”“多保重啊!”。直到看不见为止。如你与英美人这样道别的话,别人还以为是有人吵架呢!所以,与我国不同的是:送客只送到门口,作为客人无需说:“Staywhereyouare。”(请留步)除非你邀请,不然就别指望别人会送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这并不是西方人对客人不够热情、礼貌,而只是中外文化传统不同罢了。

二、通过人文知识,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离不开一个国家特定的人文知识和社会形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形态、悠久历史和地理知识、传统节日和宗教的讲解,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

1.在口语交际中,讲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形态

不同语言中的禁忌语常常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人们询问年龄、收入、婚姻、体重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国家,这些被认为个人隐私的问题都要回避。否则,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询问这些问题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如北师大版英语教材第一册有这样的会话,一位中国女学生问一位年龄大的外国妇女“Howoldareyou?”(你多大年纪了?)而这位外国妇女却委婉地回答“Oh ,It ’sasecret!”(噢,这是个秘密)从这一对话可以看出,西方人把这类私事看成神圣不可侵犯。又如,一位满头银发的外籍教师提着一摞作业本上楼时,学生出于礼貌常会说:“你老了,我可以帮你忙吗?”这位外籍教师很不高兴地说:“Idon’tthinkthatI’mthatold。Pleasedonotworryaboutme。”(我认为我没那么老,请别为我担心了。)这使中国学生非常不理解。在中国,通常认为“姜是老的辣”,“老”是尊敬的表示,但在西方,“老”意味着衰老和不被社会所用。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在交际中的不愉快。

时间能以多种方式交流思想信息。比如,想一想一天之中不同的时刻。一天中做一件事的时间可以赋予这种事特殊的含义。在美国,人们不习惯早晨很早的时候打电话。倘若你在很早的时候,某人正在刮脸或用早餐时打电话给他,这便表明事情很重要,需要立即引起注意。晚上11点后打电话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个人若是在就寝的时刻接到电话,他便以为事关生死。打电话的时间意味着事情的重要与否。

时间在社交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晚餐聚会的邀请若是在晚餐聚会的三四天前发出,客人就会觉得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尊敬,这与我国是不同的,也许过早会被人忘记。

由于时间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如此不同的意义,交流往往是困难的。倘若我们能记住这一点,我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便会加深一些。

致谢语的使用和反应充分反映出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中国,“谢谢”这个词对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用得多,对熟悉的人用得少,越熟悉就越不用谢,如果用了反倒使人觉得见外,这是我们的文化习惯。而在英美国家里“Thankyou”(谢谢)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会说声“Thankyou或Thanks”甚至夫妻之间常用,父母、儿女之间也使用,说者是“百说不厌”,听者也是“百听不厌”。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使学生真正了解英美的风俗习惯。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不了解西方文化,以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标准来应对西方国家人士,进行交际,自然会造成语用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2.在课外活动中,讲解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和宗教

在西方国家各有各的节日。我们应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我们经常举行新年晚会、生日聚会、圣诞节晚会、庆祝母亲节和父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节日文化。

在新年联欢晚会上,唱一曲“ HappyNewYear .”(祝你新年快乐)大家制作贺卡互相祝福。例如可利用圣诞节之时,来专门介绍圣诞节的知识,这涉及英美人的、基督教文化、圣诞习俗、圣诞歌曲、圣诞庆祝、圣诞假日等各方面有趣有用的知识。在圣诞节之夜,让学生听听歌曲 SilentNight(祥和的夜晚)。体会圣诞的宁静和祥和,然后人们默默地许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而且把它与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讨论。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善于发现英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英语。又如,西方“Valentine’sDay”(情人节)通常我们认为这是情人之间的特殊日子,忌讳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诉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西方国家,常可为此庆贺,并让学生自制爱心卡送给朋友、老师、父母或任何喜爱的人,让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人,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课外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英语报纸杂志或者一些富有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书籍和文章,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主动去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甚至是风光照片等。这将十分有利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在课外看些英美原版电影或录像片。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电影和录像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而且还在于通过观看演员表演,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设置英语角。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说英语,亲自去实践,并且鼓励学生多跟外籍教师接触。因为通过与外教在日常生活的交往,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里学不到的有关社会背景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在歌曲教学中,讲解西方国家的悠久历史和地理位置

在教学歌曲“TenLittleIndian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时,教师可从“板块学说”讲到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大批白人移居美洲”,从“印第安惨遭杀戮”到“印第安人之现状”。学生在听过讲解后,不仅对印第安民族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被歌曲流露的乐观精神所深深感动。比如歌曲“Therewasanoldtoday。”体现了西方人的幽默感。有些歌曲很好地体现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果将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可见,只有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才能懂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其语言特点,必须了解、产生和使用该语言特定的文化背景。

三、通过学习词汇,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意义介绍。如果是成语、习语,则最好进一步揭示其词源典故。在讲解课文时,我们不妨补充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课文属于文学作品,也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或者我们也可以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给学生整块输入某些特殊语境下所需的语言文化常识。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资源,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如“老”在中文里表达的是“尊敬”的意思。如“老爷爷、老太太、老先生、老张”等。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在西方文化中,年龄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而我国的群体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而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论辈分简单含糊,界限不清。伯父、叔父、姨夫、舅父,统称“uncle”,像伯母、姨母、婶母、舅妈、姑妈,统称“aunt”。而且,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

英美人最忌讳的莫过于“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l”多半会认为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fat”“胖嘟嘟”,以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人说“fat”是“发福”,对成年女人讲“fat”是“丰满”。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的话语,言下之意是指不可多得的东西或者是求之不得的。

1.关于动物的词汇

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语言联想的差异。汉语“龙”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神奇的力量,因而成为帝王的象征。所以每个中国人都会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汉语中也出现了“龙颜、龙袍、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词语。但是“龙”在英语中对应词“dragon”只不过是类似鳄鱼或蛇的巨兽,能够喷火的凶残怪物,常常和青蛇相提并论,象征邪恶、魔鬼。因此,如果我们面对西方国家的人自称是“Thedescendentsofdragon。”(龙的传人)会引起尴尬、诧异,甚至是厌恶。又如,在中国,汉族人普遍对狗有厌恶心理,凡是用狗组成的词往往带有贬义,如“丧家犬、走狗、狗仗人势”等词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实可靠。因此,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有“Loveme , Lovemydog .”(爱屋及乌)。“Aluckydog ”(幸运儿)等常用语。所以有“中国敬龙,英国爱狗”之说。再如,在我国,人们对猫比较偏爱,在汉语中称赞人是常说“看,多可爱,像只小花猫”。但英美人常把“cat”赋予贬义,在不少场合用来比喻凶悍的女人。所以,如果遇到温柔漂亮的英国淑女,千万不要说她像只猫,否则会遭到唾骂。如果用汉语文化来理解某些含有英美文化内涵的话语,显然是行不通的,自然会发生错误。

2.关于颜色的词汇

英汉对颜色的联想意义也有所不同。如“white”在英语中指“纯洁”,汉语中除了象征“纯洁”以外,还象征“死亡、恐怖”等。“green”在英语中表示无经验、不成熟。汉语中的黄色书刊、黄并不是“yellowbooks ,yellowfilm”,而英语中的blue却隐含下流、庸俗之意。在英语中颜色还可以表示人的情绪变化,“Youare blue” 意思是“Youaresad ”。中文里的“鼻青眼肿”在英文中是用“Youaregotablackeye ”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 ”。

3.关于用餐的词汇

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大街上人们都行走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以致“吃饭”问题在他们看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这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是不同的。所以像课本中出现的“hamburger(汉堡包),sandwich(三明治),chips(油炸土豆片),firedchicken(火鸡)等。”“takeawayfood”也就应运而生,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中国人常吃粥、米饭、面条等食物,西方人常用的餐具是刀叉,而筷子是典型的中国餐具。

对英语词汇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思维文化是由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形成的。例如“love,dear”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样的词语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同学之间,只有了解英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掌握了中西方词语方面的差异,才能避免“中文思维英语交际”的不良习惯。

四、通过非语言交际,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和交际中运用得体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给学生做出示范。还要教给学生常用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通过分析英语课文和补充读物中的非语言交际或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反映英美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录像片,分析、讨论其中常用的姿势、手势。运用不同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辅助手段来传情达意。训练学生加强对非语言交际信号的意识和敏感,并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这些非语言交际方式,使课堂操练和交际练习更真实、形象、生动,更能适应真正交际场合的需要。实现语言和非语言技能的同步发展,真正地掌握英语交际手段,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不同环境中礼貌而得体的“非言语行为”。

如美国人,手指弯曲、手心向前,用拇指和食指弯曲成圆圈,表示“OK”。而在中国这个动作毫无意义。在英美国家伸出食指和中指呈“V”形表示胜利,但要注意手心向外,如果手背向他人,那是一个轻浮的动作,表示搞“两性关系”,可在中国人的眼里却是“二”。让人安静时,英语国家的人是将食指贴着嘴唇,还有一些无词义音,如“Yes”或“No”的含义复杂,在表示肯定的意思时,其含义除“对”和“是”以外,还可以表示“明白了”“我懂了”“还有呢”“我在听着呢”“对吧”“可以”。外国人常说“Un-hum”,中国人用“这个”或“那个”添补沉默。中国人赞扬人时常用的手势是跷起大拇指,英语国家的人最常用的手势是“OK”手势。

示意别人过来,中国人手臂前伸,手心向下,弯动手指。在英美国家,这是招呼动物的动作,他们招呼人是手掌向上伸开,弯曲手指数次,在中国却可能会误解成是在招呼动物或幼童。在中国,有人习惯用食指指着别人说话,而在美国,这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责骂教育他人的动作。英美人食指对着别人摇动,表示不赞同或警告,用大拇指朝下指,表示反对或不接受,而用大拇指指点着自己的鼻尖,把其余四指张开对人们不停地摇动,表示对某人“轻蔑”或“嘲弄”。生动有趣的非语言交流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极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导入或暗示,还是在学生的操练中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做到身、口并行。一方面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交际活动具有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