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分析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上钢琴课的必要性

针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钢琴课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部分人认为,现在很多农村,甚至乡镇上的幼儿园其实都没有钢琴或数码钢琴,幼儿园在课堂上只是做做游戏、学习学习简单的英语、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学习跳舞、画画等,其实并没有学习钢琴或是唱几首歌。

还有部分人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89%的学生是来自农村,她们压根儿就没学过音乐及理论,更别说钢琴了。如果真要学,就算三年时间都用上,也只能学点基础的技能,还不如多学学其他的技能,所以他们仍然认为没有必要学习钢琴。

最关键的是许多高职院校是民办,国家虽然鼓励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但对教育类专业的审批控制得却比较严格。所以许多学校实际上是没有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格,而是依附于其他专业之上。因此,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突出和显著的问题,那就是领导们认为一下要投入几十万元去建琴房、买钢琴,而国家对此却没有任何扶持,这看似是一个非常不划算的投入,所以领导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但好在大部分人认为既然要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必要的实训设备就是需要的。他们认为针对许多幼儿园并不上音乐课或钢琴课的说法虽是事实,却也正是农村幼儿园教育落后的原因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原因。

作为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一个功能便是服务社会,而学前教育专业正是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如何上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

既然确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确实有上钢琴课的必要性,那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才是作为我们钢琴教师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是要让学生学习钢琴,许多教师都照搬音乐学院的一套理念,认为必须要学完从《拜厄》到《车尔尼849》,甚至《车尔尼299》的练习曲,然后还得学习《钢琴基础教程》上面的乐曲等等,然后才能开始学习“儿歌伴奏”。

那么是不是真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完这些才能完成儿歌伴奏呢?这类学习是重在技能还是重在兴趣?我想只有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

长期以来,许多钢琴老师认为学钢琴打好基础是关键,因此重在让学生练习练习曲。这本身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样的理念似乎有点不实事求是。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而真正在校的时间却只有两年。根据每个学校的开课计划不一样,有的学校开设了两年,有的学校开设一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学完那么多内容,无疑是拔苗助长,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她们要花上一年,两年的时间来练习练习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兴趣”。 诚如前面所言,她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压根儿就没学过音乐及理论,对音乐也不感兴趣。所以,这样的教学理念很容易使大部分学生对这种学习过程时间长、强度大、见效慢等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我认为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我们如何来做呢?

经过长期的教学我得出了这样的一些经验:

第一:重在引导

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钢琴,从根源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什么要学习钢琴是解决学生的疑惑。

在实际教学中,我告诉我的学生说:学好钢琴就是为了将来在幼儿园等单位找到好的工作,这就是工作需要。我也给她们举了实际例子:“我的一位在2010年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好好的学习钢琴,但当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开始后悔,然后又开始想学钢琴,并且想过钢琴六级”。有了实实在在的例子,她们就认为确实有必要好好学,都开始勤奋的练习钢琴。

第二:告诉她们钢琴要学什么

学什么是解决学生的顾虑,并让她们有所期盼。

但老师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学什么?我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并不需要沿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我记得在我读大学期间,我的钢琴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无论你们怎么练习,现在也不可能成为钢琴家,所以请多抽出一些时间来练习伴奏吧!”我想我老师说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同样它也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也同样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是多练习伴奏,尤其是儿歌。因为她们工作所面对的对象就是小朋友。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综合音乐素质;实践能力;

一、引论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担当着知识的传递者、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可以说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各种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对孩子幼儿时期健康和谐地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具备较强的音乐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必然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幼儿教师的缺乏,众多师范院校都开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 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多。然而,经过五年的专业学习后我们的学生真的能够让自己的音乐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从而达到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要求吗?

二、现状

事实上,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了几年的专业音乐学习后,顶岗实习过程中甚至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幼儿教师时其综合音乐素质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能满足幼儿音乐教育实践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演唱方面

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是传统的美声唱法,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很多学生都能打下一定的美声功底,有的甚至能够胜任难度很高的歌剧咏叹调 。然而学生们在成为幼儿教师后却发现自己所掌握的演唱方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无法使用,这些音域宽广、音色饱满、穿透力强的声音只能让孩子们胆战心惊,而不能让孩子们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孩子们不喜欢听老师唱歌,也就更不能让他们自己喜欢上唱歌了。

2、演奏方面

钢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生们经过几年的钢琴学习,大多都能够弹奏几首中等难度以上的钢琴曲,而在幼儿音乐教学的实践中,这些钢琴曲其实是用不上的,他们需要的是熟练的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以及不同嗓音条件的孩子对同一首幼儿歌曲能够灵活地用不同的调去即兴伴奏,而且其伴奏音量、速度、情感表现都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演唱随时准确控制,从而达到协调一致,让孩子们体会到演唱与合作的快乐。然而,这种即兴伴奏能力我们刚刚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是很少有能够做到的。

3、舞蹈方面

幼儿舞蹈表演和幼儿舞蹈创编,这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这也往往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欠缺的一种能力。在校期间我们的舞蹈课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芭蕾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以及中国民族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上,却忽视了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即兴创编训练,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在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不知道如何带孩子跳舞,教芭蕾吧,自己也只是会一些皮毛,不可能教好,教幼儿舞蹈吧,自己又没有创编能力,这样往往使得自己无所适从,陷入尴尬境地。

三、现状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在校已经学习了五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其综合音乐素质仍然不能完全达到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我们的教育理念仍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1、教学思路过于传统,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基本是师范大学的音乐院系培养出来的,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会不由自主地沿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思路,过于强调音乐学科的专业性,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与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几乎没有区别,过于重视单项音乐专业技能传授,教学内容专业性过强、难度过大,片面地追求高程度的专业水平。然而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的音乐教学针对的是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生源都来自于初中生,年龄不大,他们中的大多数音乐基础与文化基础都很差(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往往是文化课不好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现在的初中为了保持升学率,很多都取消了音乐课,而且报考学前教育专业还取消了专业测试)。可想而知,给这些几乎没有一点基础音乐素质的学生教授难度过高、专业性过强的音乐知识技能,其后果只能是教师教不会,学生学不会,教学过程成了师生都痛苦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其五年的专业学习也不会使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有大的提高。

2、各科教学过于独立,联系性不足。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教学大都采用分科教学,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各科专业教师之间的学科教学交流也相对不多。这就造成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到的各科知识点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不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使这些各自独立的知识技能不能够相互促进,形成立体化的知识技能体系,这将不利于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幼师学前教育 钢琴课程 安排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16-01

学前教育专业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符合中国素质教育精神。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艺术兴趣,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学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良好情操上作用巨大,因而音乐教学的载体――钢琴的演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设置学前教育钢琴课程,注重钢琴教学的梯度、层级、维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中顺利开展教学,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钢琴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钢琴是乐器中的无冕之王,独奏、伴奏的作用强大,是教学中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钢琴演奏技法多样,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和声效果突出,对儿童良好乐感的形成意义重大。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练就过硬演奏技能,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开设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对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向大型标准化发展,钢琴已不再是稀缺的教学设备,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设施的良好技能。这种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开展好学前钢琴教学。

二、钢琴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技能课程,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技能。课程设置要适合学前教育的需要,单纯照搬音乐专业的钢琴课程,过于注重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显然不符合专业需要。将课程设置得过于简单,又会出现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驾驭的窘境。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设置要体现科学性,应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设置的教学特点,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正确教法、学法。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对象,要因材施教,不能吃大锅饭,应分梯度、层级、维度来科学合理地开展有特色的钢琴课程教学。

三、钢琴课程设置的梯度、层级、维度

设置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为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从课程设置的梯度、教学对象的层级和教学内容的维度上来分析。

(一)钢琴课程的梯度。为了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技能需要,我们在钢琴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1.钢琴键盘基础课。钢琴教学是要经过不断训练的,要熟悉钢琴的演奏特点,练习手指的灵活度,让学生切实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本的练习内容有:对手指灵活度的练习,如《哈农》;对钢琴曲的练习,如《拜厄钢琴教程》。这些钢琴曲集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钢琴演奏有充分认识,学会钢琴演奏中连音、跳音、段落划分、旋律弹奏技巧。钢琴键盘基础课是钢琴课程中的基础部分,后续的课程设置要建立在键盘基础练习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都贯穿其中,不断地加强弹奏技能训练,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2.乐理类辅助学科。乐理是“音乐理论基础”的简称,包括读谱记谱以及和声、调式调性等内容,通过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用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高及乐谱的理解能力。学好乐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消化理解弹奏钢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音乐记录符号,加强对所弹奏乐曲的理解。音乐理论类的课程还有和声、曲式分析、指挥、欣赏等,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开设,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

3.钢琴即兴伴奏。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的课程较多,这不但需要幼儿教师有娴熟的弹奏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儿童歌曲大多短小简单,旋律活泼明快,教材中一般没有给出伴奏旋律,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自行来进行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的能力、配置和声的能力、伴奏音型、伴奏规律的掌握能力。在具备了这些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实际配伴奏练习,尝试多种伴奏音型和伴奏规律,找到最适合自己弹奏的伴奏方式。正确处理好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的伴奏音型,使其有一定变化,更富于张弛的韵味。另外,即兴伴奏还要不断尝试移调的练习,熟悉各个调的音阶排列。

4.儿童歌曲创编。儿童歌曲的创编,涉及作曲的知识。作曲是音乐教学中的上层建筑,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进行作曲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拟定为儿童歌曲创编。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论不是最深厚的,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素材,可以说是儿童歌曲创作的一支有生力量。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细心观察,尝试创作儿童歌曲作品。

(二)钢琴课程的层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中不能按照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级来对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学上一定会收效显著。分层级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成绩评定上都区别对待。通过层级式的教学,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学习目标,不会因为程度差异太大而产生厌学甚至是放弃的心理。合理的层级考核方式也让学生减轻了学业上的压力,只要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

(三)钢琴课程设置的维度。钢琴课程设置的维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上来考虑,明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与其他专业钢琴课程之间的区别。区别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使用上。同样的钢琴基础课,学前教育的教材要和其他专业有所区别,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更要体现“教学形式的最优化”,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钢琴课程的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学生技能夯实提高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认真思考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需要,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规划钢琴课程设置,使我们的钢琴教学取得更大的收效,使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最终达成钢琴课程科学设置的初衷。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 西部边疆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7?03

职业认同感指的是个体对某一职业的性质、目标、内容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职业认同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职业认同感对于在校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倾向。职业认同感涉及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感悟、认识、态度、社会评价与期望。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大学生的积极性、成就动机和择业取向。本文通过质性调查,揭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

一、调查目的

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统领性的政策规定和指导。学前教育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契机。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为地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些西部的边疆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也较为迅速。所调查的H校位于西部边疆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前教育事业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从幼儿园的数量,城乡两级幼儿园的比例,幼儿园的师资等方面都与优质的学前教育要求相差甚远。在该自治州,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女教师。

由于对学前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幼儿园教师中女教师占有的比例一直较高,幼儿园男教师则受到一些歧见。报考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也较少,有的男生甚至是被调剂到该专业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取向,他们对于幼教职业的热爱和忠诚度,已经引起社会上一些幼教机构的关注。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从本科常规教学工作中,了解地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云南省H校2009-2011年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H校是2003年4月组建成立的,属于西部边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云南东南部。以H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校的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生始招生于2004年,本科专业招生于2009年,截至目前,有415名毕业生(男生39名)。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走访了一些幼教机构和其他一些地方院校,并联系了2005-2008级已经毕业的男生。

调查方法包括个案法、观察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H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基本情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9-2011年H校学前教育专业总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但男生人数和比例却逐年递减,三年中招收的男生比例仅为11.37%,说明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二)学前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分析

1. 专业自我意识薄弱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专业自我包括: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工作境况的满意感、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未来前景期望较高等。[1]具有高职业认同感的学生对于自我的形象能有准确的把握,能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对于未来职业有强烈的动机,能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追求职业价值过程中能得到一种自我实现。

调查显示,2009-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24名男生,仅有6名男生报考了学前教育专业。其中1人报考的原因是因为想当老师而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非云南籍考生,H校在该生所在的省份,师范类专业只有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另外5人报考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考分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更有把握被录取,甚者有学生表示,一看到“学前”这两个字就觉得是“没出息”的专业。

以2009级学前专业学生为例,第一学期刚开始,就有1名学生放弃大学的学习,选择入伍;而在第一学期结束时,5名男生申请转专业并得到批准,而留在学前专业的10个男生中,有1个要考教育学类研究生,还有3个打算自主创业(有开办幼儿园的想法),剩下的6个男生虽然已临近大四,但还处于对专业和就业的迷茫阶段。

而涉及到对专业的看法时,2009级和2010级的15名男生中,有4人开始觉得学前教育专业是个“好玩”的专业,能锻炼人,对后代的培养也很重要,但是要改变其余男生的看法,还需要一段时间。通过访谈不难看出,学前教育的男生对人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并不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积极的自我体验,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专业自我意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男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偏低,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够。

2. 专业理想存在认识偏差

教师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能为教师提供奋斗目标。具有明确专业理想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十分投入,愿意终身献身于教育事业,会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和服务水平,尽可能维护专业的荣誉、团结和形象。[2]通过和其他任课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发展空间大不大?他们不关心就业前景,更关注的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多面性。

通过调查网络和前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前教育的男生非常清楚男性在幼教队伍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有男生戏言:他们是幼教的“国宝”“抢手货”。正因为这种良好的就业前景和环境,目前在读的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还保留了一定的热情,这也是吸引他们留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最重要的砝码。经过前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中15名男生有4名表示将来会选择在幼儿园工作,而且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而其他的11名男生也表示即使不在幼教第一线工作,但还是会从事和幼教相关的工作。

而2011级男生虽刚入校,但就调查情况来看,男生的状态相对积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容忽略的是,学前专业男生的职业理想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冲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对“男幼师”的性别歧视。根据我们对2004-2008级学前专业男生的跟踪调查来看,毕业的15名男生中,仅有1人仍在市机关幼儿园工作,在此期间,虽然也有3人在幼教机构工作过,但最后都以转行告终。笔者联系了仍在幼儿园工作的这名男生,谈及职业发展,他的语气充满无奈。虽然幼儿园非常重视他,基本上他提出的要求都能满足,他本人也比较喜欢孩子,愿意待在幼儿园工作,但是一出园门,只要谈到他的工作,别人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他的家人也多次表示希望他能换个工作。这应该能代表一部分学前教育男生的看法。对于问及如何看待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和幼教机构女生多的现象时,24名男生中只有1个男生认为这不合理,应该扩充男幼师的比例,而其他人均认为无论从性格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来看,女性更适合担任幼师。

3. 专业情操责任感不强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专业情操体现在幼教事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一个教师若具有较好的专业情操,一般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男生们的专业情操责任感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教育实践形成的合作关系,H校所在的地方幼儿园方面表示,无论从幼儿园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幼儿性格的养成来看,都急需男幼师的加入。所以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对男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一再降低,一旦引进,基本上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但即便这样,也无法留住男幼教,幼儿园方面表示很无奈。

而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男生会以当幼儿园老师为荣。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一方面因为学前教育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因而他们自身很努力。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2009和2010级学前专业的男生都会主动掌握一到两种专业技能,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院级校级活动都热衷参加,并且在班委的选拔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以2009级学前专业为例,10名男生中有6名担任班委,在访谈中,学前专业的男生也表示在女生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学前教育专业,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各项活动中,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级同学都给予了更多关注,因而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他们也希望院系能更多地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养。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真正的见习和实习不够重视,对于去参加见习和实是倍感尴尬。以2009级学前专业为例,10名男生都认为专业技能和知识很重要,而对于见习活动的安排总是抱持一种“去看看”的心态。而不是一种学习的心态,而且10名男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他们在和女生一起学习幼儿舞蹈等课程时觉得很尴尬,认为这类课程是“女性课程”,因而在学习这类技能时,大多扭扭捏捏,学习起来不自然。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中,而且很多学前专业的男生认为幼儿园老师应该被称呼为“老师”,而称呼“男阿姨”“男保姆”让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幼教教师这一职业望而却步。

四、讨论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幼教师资,是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培养稳定的、适合地方幼教机构发展的男性幼师队伍,不仅是地方高校也是幼教机构的关注点。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仅仅依靠提高经济待遇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短期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感,首先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通过舆论导向来扭转社会对幼师这一职业的“性别惯性思维”。其次需要高校的努力,如调整课程结构,根据男生特点来制定理论学习和技能发展计划,而不是将男生和女生等同对待,从专业的学习上消除男生学习“女性课程”的尴尬感觉。再次,需要幼教机构给予男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从物质上予以满足,应更多地关注男生的精神世界。总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感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幼教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从而使这些男生的专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得益彰。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5

本文以南疆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当前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及策略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查

(一)2015年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率

为完成此次论文,笔者特意从学校那里获取2015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2015年总毕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为95.77%,在学校各专业就业排名第二。

(二)毕业生的职业目标定位

在笔者调研访谈中,有在“你今后想从事的职业”中,有大部分学生选择今后会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少数学生想去外资企业工作,部分学生想去政府机关工作,个别学生倾向于去国企上班。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但是真正想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只有将近一半。

(三)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实际流向差异分析

在综合对比南疆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发现尽管愿意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比例不高,但是在大学毕业后会从事幼儿教育的相关的工作依旧是占了较多的比重。从2015年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从事和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编制招考限制

就新疆地区而言,很多教育区都实行生源地限制,一些农村的学生根本无法在城市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同时,很多城市的民办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的时候,也会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这让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都会认为幼儿园教师也是一个青春职业。这是一个极为可怕且影响十分恶劣的导向。

(二)职业认识有偏差

大学阶段是形成职业认同感的关键阶段,专业教育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而当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将会有更为明确的职业认同感;学前教育职业所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均不高,使得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对幼儿教师职业并不认同。而且很多幼儿园更加倾向于聘任专业素养高且薪资要求“合理”的大专生,学前教育本科生在他们看来只是“好看但却不好用”。

(三)就业决策有困难

绝大多数的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因为: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就业前景好;学前教育专业相比其他的专业无论是招考技能,还是文化课成绩都相对较低。这两个原因也使得很多高中阶段成绩中等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学前教育。而当这些学生来到大学,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对这个专业不了解,甚至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接纳这个专业。当开始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想着以后能够自主创业当“园长”,或者为自己未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准备。随着毕业脚步的临近,存在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幻想却被现实硬生生打碎了。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他们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三、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就业观,一个社会成员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就是人们能够客观理性看待自己的就业目的和意义,决定着一个人在就业前针对就业环境所作出的就业抉择。据了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第二学期时会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四毕业时也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而在其他时候并没有开设就业相关课程,应该将就业观点的培养贯穿四年大学生活。同时,结合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应用,并从实际实习中感受到幼儿教育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出校园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培养良好的就业情感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就有明确教师职业情感的核心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学前教育的忠诚和细心呵护幼儿是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假如一个幼儿教师将名利看得比自己的职业还要重要,做不到爱岗敬业,更谈不上对儿童的关爱,他也无法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那么他将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1]。因此,高校除了应当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当重视招收和接纳热爱学前教育的人才。

(三)提高职业技术能力

当前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可度并不高,很多人甚至认为幼儿园教师是即使没有文凭也能做的的岗位,只要是能够唱儿歌和画个小动物,跳舞也只需要伸伸胳膊和打腿即可。我们无法左右人们的这种想法,但是假如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有这种想法,那么就十分可怕。

(四)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如我们所熟知的“特岗”“三支一扶”等等,这些政策都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发扬奉献精神,深入基层就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明确提出会给予长期工作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师支持,从工资、职务职称以及津贴补贴标准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这也意味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程度落实政策,并用政策保障毕业生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

南疆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是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孕育而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应当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也具有很高的理论和现实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小鹤.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7:154-156。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

课题名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 课题编号JG201401

G712.4;G61-4

高等职业院校其人才培养上需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即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的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提升其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围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心,分两个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高职院校有效建立实践教学途径的理论参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建设原则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含义

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而言其存在着广义上和狭义上含义的区别[1]。广义上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由实践教学的内容、目的以及运作形成的一个整体。在整体体系中,每一个小的体系有彼此之间实现协调运作,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狭义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之中,围绕人才培养目的,在课程设置上合理的设置实践性教学课程,进而建立起的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广义上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更为适合的且更全面系统。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需要在一定的原则之下。首先是师范性原则,对于学前专业而言,其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园,因此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授,还需要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出发,在教学之中贯彻师范性的原则;其次为职业性原则,对于高等职业学校而言,任何专业的教学之中都必须贯彻职业性的原则,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最后为目标性原则,教学需要有一定目标,才会有教学的计划,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目标应当定位“一专多能”的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具有一些其他的教学能力[2]。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途径

(一)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

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其人才培养的目的首先必须符合社会上对于这个职业的实际需求,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这是实践教学模式搭建的出发点。对于学前教育职业的职业能力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艺术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借鉴能力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等,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其教学目的便需要放在这些职业能力之上进行搭建,保障学校所教便是社会所需。

(二)理实结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必须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这符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含义,同时也是社会的实际所需[3]。通过参考国内外的先进学校可知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主要可以设置出五大实践教学内容。其一为实践课程教学,即在教学总课程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数目,采用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二为幼儿园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以实习生、观察者的形式,安排学生去幼儿园中去实际接触学前教育的实际所需,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三为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实践教学的参与者除了学生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边是教师,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职业技能竞赛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其四为科研训练,对于学前教育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中,对于科研能力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式中也需要有所涉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五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究其根本还是培养学生到社会中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就需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去参与各种社员组织、兴趣小组,寒暑假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4]。

(三)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实训基地是其进行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搭建时必须重视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可以建立模拟幼儿园、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模拟室、幼儿双语教学模拟室、婴儿教学模拟室、绘画实训室、音乐实训室、舞蹈实训室等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室;在校外部分需要和校外组织签订一些合同保障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校外实训的时间,在校外建立起一批相对稳定、科学的校外实训基,确保实践教学模式不和社会实际脱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进行教学模式实践化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措施,而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更是适合广义上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在创建时严格遵守师范性、职业性以及目的性的原则,通过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校内外设置实训地基,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保障、创建考核体系,保障教学的质量等途径来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搭建,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来圣.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以山东潍坊工程学院学前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2014,41(6):76-79.

[2]赖竹婧.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J].科教导刊,2013,11(26):56-57,65.

[3]张停,丁名夫,等.高职学前教育“递进式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幼儿故事讲述》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4,21(11):143-144.

[4]梁业梅,熊志灵.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J].教育界,2015,14(1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