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1

关键词:鉴赏;审美能力;意义与技巧;意识与修养

在人、社会以及大自然中,总是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美,不管是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还是疾风骤雨的动乱、战争时期,美总是像闪光的金子一样存在着。笔者认为,不妨从鉴赏性阅读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鉴赏性阅读的含义

鉴赏性阅读,是指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为主要目的阅读训练,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活动。通过鉴赏,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美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中。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感,进而激起我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

三、鉴赏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对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鉴赏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

1.注重语感,以文学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入手并再现、还原于自己的头脑中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阅读文章,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

2.展开想象,鉴赏作品意境

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所谓意境,是指文学作品通过一定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来反映主题,而创造的一种情感气氛、鉴赏过程,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体味作品的意境。

3.补充想象,去补充文学作品中描摹的艺术形象

如,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虽然诗中只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但我们除了凭借语感得到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的形象,还可补充想象似乎闻到了荷花清幽的香味,仿佛听到了微风吹送莲叶的哗哗声,进而模拟得到西湖夏日特有的艳丽风光,对西湖景色的特点有了较深的认识。

4.深入体验,能动地思索作品的意义与技巧

体验,是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描法的艺术效果。

5.力求领悟,并以自己所领悟到的知识丰富和改造自己的意识与修养

领悟,是鉴赏者的理智认识活动。鉴赏者对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意外。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话,那么后者就是理智认识了,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注重语言感知,品味文学作品的遣词选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构筑丰富的生活画面,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从而体验作品的情感,与之达成共鸣,力求领悟作品深层内涵,达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才能更好地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鉴赏。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2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dylw.net ]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性行为。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3

关键词:舞蹈艺术;艺术作品;鉴赏;本质;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

舞蹈,作为人类艺术之母,它以身体为物质材料和物质手段,创造出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用身体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舞蹈鉴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思维活动及过程。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舞蹈鉴赏是一种多维审美心理活动

(一)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

舞蹈鉴赏与一切艺术鉴赏活动一样,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审美享受主要通过“共鸣”、“净化”、“领悟”等鉴赏心理来实现。

“共鸣”实际上是鉴赏者与舞者在情感、趣味、理想高度上的共振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高度和谐共振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情境。强烈的共鸣往往使鉴赏者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净化”,是指鉴赏者的情感在共鸣中得到调节、慰籍、疏导和升华。“领悟”,是鉴赏者在共鸣、净化的基础上主动追索作品深层意蕴的结果,它是一种生命智慧的飞跃。在舞蹈鉴赏中,对舞蹈“意境”的领悟,是舞蹈鉴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这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人们往往把艺术鉴赏看做人生的一大乐事,有些悲剧作品,明知看了要伤心落泪,但还是忍不住要看,这是由于悲剧往往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使人得到崇高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由张继刚执导的中国当代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融于地域的风韵、石墙的森严、古道口的荒凉、大院的奢华、酸枣林的浪漫之中;“盘鼓舞”愤懑的呐喊,“大漠相拥”的哈姆雷特式的悲剧绝唱,让观众肝肠百转,魂魄震撼。如果我们在观赏舞蹈作品时,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就不能算作舞蹈鉴赏。

(二)舞蹈鉴赏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方式

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形象性。我们观赏舞蹈作品时,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到动情之处,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你欣赏芭蕾舞《天鹅湖》时,可能瞬间感到物我合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便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联想”与“想象”在起作用。

在舞蹈鉴赏中,联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形象之间的联系,实现形象之间的流动、过度与跳跃;二是建立形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联想调动我们有关生活、情感、思想的积累,从而更深切的感受舞蹈艺术形象。例如《小溪、江河、大海》是一个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情感表现性的优秀抒情舞蹈作品。由舞蹈中连绵、流畅的“圆场步”联想到到涓涓细流的“小溪”;由徐徐而颤的手臂联想到“江河”的波涛;由漫卷飞舞的纱裙联想到“大海”源流,完整的形成了从潺潺小溪汇聚成涓涓江河,而后形成滔滔大海的完整的流动的祖国美好山河的“意象”。

而想象是引领观赏者真正走进舞蹈艺术世界的形象思维方式。如舞蹈作品《五彩云霞》,在天籁般的音乐声中,舞者半脚尖碎步慢移,轻轻漂浮的披风曼妙舞动,把观众带入了想象的境域:在袅袅烟雾和变幻的灯光中,舞者的肢体与披风合成同一意象。

(三)舞蹈鉴赏以情感体验为认知目的

情感体验是舞蹈鉴赏中最活跃的因素,舞蹈鉴赏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首先,就舞蹈作品来说,艺术形象与审美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舞蹈作品,不仅渗透了编导和舞者的情感,其塑造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第二,鉴赏者在鉴赏时,不仅要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且要对这些情感作出反应;第三,鉴赏者对作品所作出的判断与评价渗透他的主观态度与体验,表现出情感化的审美评价;第四,在鉴赏中,情感是推动各种心理因素和谐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引发审美注意和期待,强化审美知觉。

二、舞蹈鉴赏是舞蹈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舞蹈鉴赏是实现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桥梁”

舞蹈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但这些价值和功能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鉴赏才能转变为现实。比如《千手观音》这么美的舞蹈,如果大众不是通过央视春节晚会鉴赏到它,那么它即使具有再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舞蹈鉴赏就是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二者的沟通成为可能。当观众被放射状的“千手观音”造型所感动、所震撼时,光芒四射的艺术的“太阳”,也真正让人心燃烧,舞蹈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才成为现实。

(二)舞蹈鉴赏是推动舞蹈创作的动力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了鉴赏者的需要、爱好和兴趣。当一个舞蹈作品与观众见面后,观众的评价会影响到创作。仍以《千手观音》为例。2005年《千手观音》在海外得到追捧, 世界友人热情的掌声激发了张继刚的创作热情,继续精练,登上春节晚会的舞台;全国观众的热情评价与支持激励编导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完善自己的创作,重新编排的新版《千手观音》出现在“鸟巢”时,原来的21名演员扩展为126名演员,从六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不仅消除了视觉盲点,还以立体式造型阐述人类圣火。掀起了第三潮《千手观音》热。假若观众的反应是冷淡的、否定的,那么编导就会及时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创作。

(三)舞蹈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

从文艺消费的角度来看,舞蹈作品一经推上舞台,它就是“艺术商品”;而从精神方面考察,这是“艺术接受”——主要体现为鉴赏与批评。舞蹈艺术批评,是指艺术批评家在舞蹈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舞蹈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挖掘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意蕴,或寻找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分析,阐释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介优秀的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三、舞蹈鉴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须”

(一)舞蹈鉴赏与审美需求

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宇宙观、生命观和基本的生活态度,因此,精神文化是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核心价值。 艺术文化与哲学文化、宗教文化三者因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属于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从发生学意义上来看,舞蹈艺术文化是超越于具体宗教、哲学理念和范畴的本源性和本体性存在,而成为一自为自在的实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舞蹈鉴赏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一个美学命题,也是最重要的美学原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讲,舞蹈鉴赏与其它艺术鉴赏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鉴赏者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强烈的美感。

(三)舞蹈鉴赏与人格完善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人文素质;教学初探

引 言

美术鉴赏是人们通过自己特定的审美感官,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领会与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美术鉴赏是一种以视觉为引导,联系鉴赏主体的人对鉴赏客体的作品进行感觉、认识、理解并产生情感判断,达到鉴赏者与创作者对生活的共识和共鸣,是鉴赏者通过鉴赏美术作品中美的真谛来认识和把握人生命运的过程。[1]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美鉴赏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是我们目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对美术鉴赏育课程进行教学初探。

1.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目标

美术作为人类追求、创造美的活动的产物,展示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美的认识。如何面对美术作品?从美术的特有性质和角度去认识、分析、体验、评判,将对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的探索延至深层,从美术活动的生理、心理分析上确定鉴赏的审美意义、方法、性质,完成鉴赏活动,这便是我们美术鉴赏的精神活动之所在 [1]。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和评判能力。对美术作品如何鉴赏、怎样鉴赏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鉴赏美术作品的意义,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史和人的智慧及创造力的认识、学习和继承,进一步认知人类自我的发展进程。其次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鉴赏过程是一种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鉴别,肯定真善美,鄙弃假恶丑,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精神境界也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面对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和商周的青铜艺术,就会深感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增强热爱祖国的热情。再次是通过不同的审美层面、审美内容、审美方法、审美途径,使审美鉴赏能力向更高层次推进。同时,必须认识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新的要求,加快研究和探讨现代审美鉴赏教育已在美育活动中凸显出来,这反映出社会各方面对迅速提高各类人才审美素质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现代人对提高自身审美素质的内在要求。[2] 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的同时,启发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诱导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鉴赏教学关键所在。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灵活、生动

美术的范畴比较宽泛,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等方面,对我们教师来说,如何通过这么庞杂美术系统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是一个考验。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2.1根据课程的性质,制定灵活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考虑到美术鉴赏课程性质,而简单的把美术鉴赏课程分为中国美术史部分和外国史美术部分。把鉴赏课程当成史论课程来上,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繁多,时间紧张,老师自己上起来找不到重点,满堂抓,上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美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或有些老师干脆把《美术鉴赏》课程作为《美术欣赏》课程授课。美术鉴赏不同于美术欣赏。“鉴赏”具有鉴别、甄别的意思。“欣赏”,一般不包含鉴别。“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带着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来进行观赏,“欣赏”乃是人们对美术作品带有一种肯定赞誉的态度来观赏。[1]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在内涵上也不同,美术鉴赏的内涵比美术欣赏的内涵更广泛,其具体要求也更高一些。欣赏是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赏析,其基本态度是肯定、赞许并为之感动。鉴赏是在一定层次的要求下对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批评、赏析。它首先要求主体对作品作出是非判断,在仔细识别与知晓某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其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然后才对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作出肯定、赞赏或批判、否定的表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是不妥的。作为新世纪的人们不仅要能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名作,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鉴别复杂的美术作品的能力,以决定对这些作品取何种态度。[2] 在教学过程中,又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对逸闻趣事的好奇心,专门挑拣一些作者的趣事津津乐道,或对作品只是简单的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于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等等很少涉足;虽然不同程度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美术方面的知识,但大大的消弱了学生对美的评判,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人文素质及人格的培养。因此,我们上《美术鉴赏》课程,首先要打破美术史论课程一贯的教学大纲,分门别类的形式制度适合美术教育普及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教学大纲。

2.2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内容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生动性

《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灵活性。

首先需要让学生对美术鉴赏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例如美术的概念。美术又称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是运用造型手段反映生活“美丑”属性,表现作者审美意识的艺术形式。[3] 这里的“美丑”是一个宽泛的含义,主要是本质的、精神层面的,而不是表象的,外在的。

其次,把美术鉴赏相关知识与代表性的作品结合起来讲解,学生能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对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的介绍。首先要对徐悲鸿个人简介及在美术史上重要性有一个介绍;其次是其代表作品;再次介绍《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作品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段、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所体现的创作者思想情感等等。通过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理解美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而生活在这个社会和文化氛围的艺术家,他们的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受到他所生存的那个社会和文化的约束,也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人格的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的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让学生把握对某一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鉴赏不能简单的从作者个人经历,或单独的从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等来分析,而要把该作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社会历史长河中,结合当时的审美价值观,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思想情感、人文修养及其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等等进行评价,才能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学生通过具体作品的鉴赏,把握蕴含在其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实质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3.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样性

《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素质课,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多样性的教学发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多种教学方式穿行教学。

《美术鉴赏》是视觉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这一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积极和动性性,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

一方面先让学生去观察、体验、感受美术作品。例如我们展现一副美术作品,不要急于去告诉学生作品是什么,作品展示的是什么,作品的语言形式、创作者表达的意图、思想情感等等,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受、联想、分析、判断,然后再加以补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方法。

另一方面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教学语言要富有生动性。要用生动的语言、合适的表达方式去传达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鼓励学生去想象、通感美术作品,比如在介绍摄影黄山的时候,让学生看了作品之后,闭上眼睛设想自己处在黄山之中,闻着大自然的芳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想象微风浮过脸庞,学生就能感受、体验到黄山的自然美,得到美的享受,身心都会感到愉悦,教学也在愉悦和享受中不知不觉的结束。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直观性使学生直接感受美术作品,利用作品的震撼力和冲击力直接冲击学生的视听神经,营造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觉空间,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不同美术作品的特色和魅力,与美术作品达到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中,通过收集资料、制定多媒体幻灯片、手工制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会和乐趣。

结语

总之,《美术鉴赏》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要使该门课程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效果,通过《美术鉴赏》,普及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健全人格,从而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生.美术鉴赏论[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5.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5

关键词:美术鉴赏;视觉;审美;素养

一、信息时代下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意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传播、推广,各类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中,让我们目不暇接。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美术鉴赏力、发展视觉思维,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习惯与学习方法。视觉素养的培养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美术鉴赏课的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鉴赏的方法对图像进赏析、鉴别,从图像中获取有利身心健康的信息,并对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进行视觉感受,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因此当下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作用

(一)领会美术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视觉感受力

视觉感受要求感受者运用视觉器官去辨别光的明暗强弱、色的色素组成,以及物体的大小远近、状貌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美术学科素养的始发源核心是视觉形象,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与美术作品产生交流就需要借助眼睛去看,并通过眼睛的观察把对具体物象产生的感受传递到脑海中。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不仅能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更能让学生在艺术家的启发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如在欣赏宋代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时,画家细腻轻柔的用笔把娇嫩高洁的荷花表现得形象生动,仿佛还带有露珠的荷花就要从画中呼之欲出。通过对该画的鉴赏,学生不仅能得到视觉美的享受,更能学会在生活中捕获事物细节的美好形象。

(二)掌握美术作品鉴赏方法,提高学生视觉审美判断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学习、鉴赏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积累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更能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中的创作背景、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赏析,学生可以由表及里的品味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美,取其精华,增强自身的审美判断力。

如学生在观察、鉴赏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时,运用鉴赏画作的方法进行赏析:画家采用的横构图突出了画中拾穗的妇人,而画中昏黄庄重的色彩,三位妇人谦卑躬下身子拾穗的动态造型,不仅反映出了农民忍耐、谦卑的特质,也表现出了人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精神品质。运用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学生不仅感受到《拾穗》作品中真挚感人的质朴情感,更能运用视觉审美经验判断出画中农民形象的勤劳、朴实与善良。

(三)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创作,启发学生视觉创造力

视觉在人的行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视觉感官经验把对事物的感觉、感情与理性经验传递到大脑中,从中激发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发展学生视觉思维的过程中,除了在掌握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更要运用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进行创作,从中启发学生的视觉创造力。视觉创造力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如学生在罗丹雕塑作品《欧米艾尔》的鉴赏学习中能得到不同创造力的启示。《欧米艾尔》并不是以常态美展现在人们的视觉中,雕塑家呈现的是一位背部弯曲、干瘪、浑身皱纹的年老色衰的模特,虽然它并不“漂亮”,但是通过岁月的沉淀它却给我们在审美与心灵上产生了震撼,这就是艺术家给人们创造出的精神食粮。通过对作品视觉形象的观察、再到达心灵深处的冲击,学生运用视觉情感对生活中选择的事物进行概括或夸张的再创作,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

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拿破仑一世加冕》体现的不同历史背景与在视觉上产生的不同美感进行鉴赏学习。

当笔者在多媒体上同时展示这两幅作品时,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国画《韩熙载夜宴图》给学生产生了温婉细腻的画面感,画中韩熙载为了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常开设夜宴与宾客纵情嬉游。画中顾闳中奉命窥探韩熙载在家中的活动后凭记忆挥笔作画,该画表现了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对画作几个局部的细致观察与赏析,从画中流畅的线条,饱满的色彩,灵动的人物表现,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雅致情趣与温润的艺术表现力。而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拿破仑一世加冕》给学生产生了恢宏大气的视觉感受。画中表现了1804年12月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在鉴赏画前让学生了解了拿破仑在加冕时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的情节。画家达维特为避免教皇难堪从另外一个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以此仍保留了拿破仑在画中的中心位置。通过对画中宏大的构图、神似的人物、壮观的场面以及富丽堂皇的色彩的细致观察与鉴赏,学生感受了气势庄严的古典主义绘画的艺术美。

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与《拿破仑一世加冕》两幅优秀作品的对比鉴赏,学生在视觉感受、观察并产生联想的审美体验下,运用鉴赏画作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赏析,在增加视觉审美经验并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

鉴赏艺术家的优秀美术作品,可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眼界,从中学习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促进对生活中艺术美的感知力,通过双眼的观察、感受、判断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习惯,在视觉素养形成的同时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荪生.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

[2]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艺术与审美的鉴赏范文6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舞蹈作品中,情感、意趣和行为、情节等主要通过由人体动作构成的舞蹈语汇来表现。古人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受教育者对舞蹈课中传授的各种特定动作的内涵缺乏清醒的审美认识,对节奏、速度、韵律等内在联系所体现的协调美认识不足,对综合艺术反映在舞蹈课中所能感知领略美的鉴赏意识也不仅是浅薄肤浅的,而且是局部的、缺乏有机联系的。

    舞蹈课的教学实践还证明,受教育者在动作练习过程中机械模仿成分过多,缺乏自觉表演意识,动作、人 .体、音乐三者之间缺乏沟通,他们对其他艺术形式与舞蹈的相互渗透交融、有机结合认识不够,将其视为独立的艺术,而缺乏整体把握。实际上,鉴赏意识与表演意识,鉴赏能力与表演能力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增强鉴赏意识才能提高鉴赏能力,只有增强审美意识,才能提高审美能力。因为,不论是文学,还是音乐、美术,它们在审美的追求上都有许多共通之处,而且不管是何种艺术,当它完成审美追求时都是一种综合的、和谐的艺术体现,而不是单一的、封闭的甚至简单、稚拙的艺术体现。而我们的学生恰恰不懂得这一点,认为舞蹈是舞蹈,其他综合艺术是综合艺术。更不懂得每一门艺术其实都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们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它们在塑造艺术形象和追求审美体验时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是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的舞蹈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审美的最大的现实差异。

    因此,舞蹈课必须对各种艺术形态中的审美进行有力的、有计划的审美心理结构分析。通过综合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整体上得到提高,使其能对各种艺术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直觉、抽象、理性的概括,进而达到相互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