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1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11 新闻传播学院(电话:025-83686366) 70 本院所有专业都不接受单独考试。 055200新闻与传播 36 01 新闻与传播硕士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1102 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 主编 崔保国 杭敏 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复试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初试参考书适应于复试。专业学位,学制2年。 050302传播学 20 01 传播史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620 传播史论④959 研究方法与传播业务 复试科目:1103 传播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阅近年来出版的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 影视传播 03 网络与新媒体 04 传播社会学 05 广告学 06 媒介管理 07 南海舆情管理 050301新闻学 14 01 新闻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622 新闻传播史论④946 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 复试科目:1101 新闻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照近年来出版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 新闻业务 03 媒介融合 04 媒介经济 05 新闻学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2
(一)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国内目前的学科分类、文献分类法或百科全书大多将教育学划归到人文社会科学。我国2009年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也将教育学列入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大陆使用的文献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虽将教育列入社会科学,但如上文所述,此处的社会科学指“除哲学外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其范畴接近于“人文社会科学”。
(二)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肖丽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9]。张楚廷则从教育的特性、功能与使命、教育学研究什么、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写些什么、怎样看待教育的社会性、怎样看待教育也是社会活动这一事实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最终归结出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10,11]。
(三)教育学属于综合科学
王洪才认为教育学不能尽数归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归属于人学并非归属于人文科学的充分条件;并在考察了教育学属性的内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价值)、外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群体或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教育社会化与教育功利化趋向后,得出教育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的论断[12]。
(四)教育学属于哲学
笔者并未获得直接的文献例证,只是从王洪才[13]的论文中得出此观点。王教授在文中提到:“就教育学发展而言,我们急需建立自己的教育哲学,从而使教育活动摆脱价值混乱的状态。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界倾向于把教育学归入哲学研究范畴的原因,也是中国教育学派诞生的条件。因为只有从哲学角度思考教育,才能为教育行动制定一个明晰的方案”。
(五)教育学属于独立学科
李政涛认为应从二元对立的传统学科分类模式中分离出来,充满自信地将教育学视为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种科学[14]。王建华则提出教育学要力求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像地理学一样,需要相关学科的加入,综合相关学科的结论,但教育学本身作为学科仍保持独立,其学科独立性不应受相关学科介入的影响[15]。
(六)教育学属于应用科学
袁曦临则建议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归入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历史、语言学/文学、艺术归入人文学科,教育学、体育、服务学归入到应用科学,其目的是为了区分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在科研产出、教育目标以及社会效用等方面的显著差别[16]。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促进和加深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总体来看,社会科学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派仍为主流,二者难分伯仲;综合科学派似可引领教育学学科的未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17];人文学科派则旨在促使教育学研究反思,但难免会让人产生矫枉过正之嫌[18];哲学学派似乎将教育学类同于教育哲学,有以偏概全之嫌;独立科学派尚需更具说服力的材料支撑;应用科学派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规避了争论,其观点能否让学界接受,尚需观察。
二、笔者观点
(一)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
要溯及教育学的源流,必须了解该词的出处及含义。通常认为,教育学(padagogia)一词在古希腊已出现[19],再往前追溯,则来源于“pedagogo”,指“主人家的侍者”,即领着主人的孩子去上学的人,这部分人后来承担了对孩子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具有了教育者的含义。而人文学科一词(thehumanities)源自于拉丁文humanitas,而后者本身是一个更古老的希腊概念“paideia”的罗马翻版,而“paideia”包含了“人性”与“教化”的双重意蕴,它不仅指“教育”或“教养”,而且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含义,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的概念,而今天的“教育”(pada-gogy,pedagogics)即源出于此[20]。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甚至是同源的。但“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一词的起源密切相关只能说明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起源很早且教育内容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做出“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的判断。关于教育学的产生,我国2001版的《辞海》以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教育学学科产生标志,以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为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在《社会科学导论》这一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社会科学教科书中,作者绘制了一幅名为“知识概览”的知识历史轨迹图谱,如图1所示。借用此图与上文,我们可以判断出,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在“文艺复兴”之前是作为“艺术与人文”或更笼统地称为“哲学”的部分内容的。“文艺复兴”期间产生了教育学学科,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蕴含的精神分析,这时的教育学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而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及其它教育专著,对教育的理论性论述均是将教育学建立在逻辑方法论之上的。也就是说,教育学建立的基础和准则是在逻辑思维的证明之上,而不是经验证明之上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其方法是理性思辨的,是哲学的[21]。因而也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
(二)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学随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历了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的蜕变之后,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里笔者借用黄志成教授归纳的教育学的三次分解过程来阐述[22]。如表1所示。上已述及,最初的教育学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分析,属人文学科。而教育学的第一次分解主要来自赫尔巴特的弟子对其著作的解读,并随之产生了新的独立的领域———“教学论”,其人文学科性质并未改变。直到第二次分解时,由于实验教育学派的产生,使教育学产生了明显的转向—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注教育知识[23]。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并立时期。教育学的第三次分解则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其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的视野、方法论、研究内容或主题等,使教育学研究内容向纵深发展[24]。另一方面,不同学科有关教育的研究如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导致了“EducationSciences”这一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产生,从而在形式上成了所有有关教育的学科的总称。它蕴涵的观念是:教育科学是大量社会学科,还包括某些自然学科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它们绝大多数以教育现象为对象;在方法上博采众家,其发展以这些学科的发展为前提[25]。因此,可以说,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三)教育科学将会走向综合科学
什么是综合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综合科学的:它是以特定的自然客体或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教育科学现在是否已然成为综合科学?从其知识体系来看,教育科学中既包含了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内容,也含有教育生理学、教育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内容,当然还有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等更多的社会科学内容,称为综合科学也是合理的。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自然科学的比重还较低,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称为综合科学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将使得教育科学的综合性“成色”更为显著。因此,笔者以为,教育学或许正处于转型期,终将走向综合科学。
三、新的知识环境需要不同的视角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难以完全驳离
诚然,从自然客体到社会形态,再到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化过程,形成的自然、社会与人文三大科学类别构成了人类知识图谱的主体[26]。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已难以完全区分[27]。我们往往很难知道一门社会科学在哪里结束,另一门又从何开始。不仅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关联,而且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也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28]。另一方面,人文学科需要社会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拓展视野与加深认识。在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人文反思和逻辑总结,比单纯的人文思考更有意义,更有利于人文学科向纵深发展。再者,社会科学需要来自人文学科蕴含精神的指引。对于每一学科,人文思想、精神与关怀都是不可或缺的,对其长期良性发展非常重要。克兰就认为,没有一门学科可被排除在人文学科的方法与技艺的调查研究范围之外。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都有其历史、语言和文献以及基本哲学规律,这些可以应用人文学科一般技艺和方法加以讨论和分析[29]。张楚廷教授等学者正是基于此,提出了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论断。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整个学科的学科属性均应定义为人文学科。同理,在斥责教育科学的社会科学走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异化作用时,我们不能就此全面否定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具体内容。回归人的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其学科属性应该定义为人文学科,而是说在研究的取向上应以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目标为导引,就如同许多学科也需要哲学的导引,但不能因此将它们全划为哲学。医学在许多分类体系中均被定义为自然科学,但其研究对象是人,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文属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但我们不能说医学属于人文学科,因其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还是自然科学。从表1亦可见,教育学的人文学科属性从开始的统领地位逐渐减弱,但从未真正完全离开过。另一方面,教育学学科属性的“主要成分”为社会科学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界已成为主流意识,也是不争之事实。
(二)学科思维妨碍发展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尽管我们在认识某些复杂问题时经常对其作降维法等技术处理,以使其主要因素清晰显现。但如同《21世纪学习的革命》中所描述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具体的,可能涵盖多个学科,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因此,单一的学科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有碍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发展[30]。以单一学科视角和观点来看待一门科学,难免产生“管中窥豹”之憾,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属性的界定,一方面,需要看其总体研究趋向;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学科融合与交叉已经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常态。
(三)生态学的视角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3
关键词:文学教育 理性缺失 科学思维方法 应用价值
文学教育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是指以文学为手段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所进行的教育,狭义的文学教育是指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审美、思想、学识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文学教育范畴,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影响文学教育实践过程及其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现状与文学教育问题反思
21世纪初期,随着中小学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学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和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近十年来,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论文与专著有近2000篇(部),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关于文学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河北学刊》,201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与温儒敏《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等。这些研究对文学教育的内涵、性质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文学教育的基本范畴,即以文学作品(文学“读本”)为核心,以哲学、历史与社会学知识为拓展,将审美教育、思想学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以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学识系统的现代人才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是对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学教育中的西方文学教育(主要是英美文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以及古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总结了中美文学教育、传统与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差异。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江玉娇,邵秀芳《西方文学教育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与赵焕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等。
三是对不同教育阶段文学教育实践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卢建红,林志敏,朱青茹《今日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王立昌《中学文学教育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与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等。这类科研成果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大中小学与高校)的文学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其功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高校的文学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理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的重要作用。
四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研究。认为文学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德育与美育功能,前者包括了品德教育与人格养成教育,其次,文学教育还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功能。较有代表性的有:于天红,刘连梅《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我见》(《语文建设》,2013)、阿茹汉《文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情操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与叶杰琳《如何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等。
五是对文学教育现状的反思。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山花》,2010)、鲁枢元,赵玉平《文学教育与教育生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龙军《对当前“文学教育”的一点反思》(《名作欣赏》,2013)、杨邦俊《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09)、傅书华《时代病症:文学教育之缺失》(《山花》,2010)与于晓泉《文学教育的反思及对策》(《语文建设》,2013)等。此外,还有少量成果是关于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如胡瑞香《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儿童文学教育的经验与现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张心科《清末民国儿童文学教育发展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等。
国内外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阐释了文学教育的内涵、功能与范畴进,揭示了中小学与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进一步研究文学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但是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的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文学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讨论。少数研究者关注了文学教育方法的问题,如赵炜,冯宇,尹树萍《立体多维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芒种》,2012)、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任树民《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刍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等。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学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对方法的注重,文学教育往往止于艺术欣赏和思想道德教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教育方法本身的理论欠缺,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强调文学教育的感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学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二、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科学思维方法既包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总结的观察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等近代思维方法,也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形成的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溯因与预见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包括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逆向思维、悖论思维)等现代思维方法,它是人类进行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培养科学人的思维,是人类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平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偏重感性体验的文学教育来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奠定基础。
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对于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又是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强调文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是文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理性与文学教育的感性互补,可以塑造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推动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哲学思考、历史体悟与实践相结合,为师范生的课外自学与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2.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
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以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文学教育实践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的调查统计,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功能与意义。研究文学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反思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揭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探讨科学思维方法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其对文学教育系统化与学理化的建构功能,对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总结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阅读延展、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证,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对文学教育纵深化发展的作用,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价值,才能进一步揭示科学思维方法在文理贯通的学识培育、理性与感性融合的人格教养上的关键地位。
3.弥补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的不足。
文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教育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文学教育的效果,决定了文学教育的价值。科学思维方法的介入,既可以增强文学教育的学理性、逻辑性,也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弥补以往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所带来的不足。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基础教学与文学教育中将这一方法传递给中小学生,为培养文理并重、既有人文情怀也有理性思辨能力的21世纪新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培养21世纪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高超教学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者是其本职追求,而如何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成长为感性与理性全面发展的未来教师,是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师范院校学生学识的培育、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鉴赏的途径进入到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一过程必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感悟性的文学教育必须理性的分析与归纳上升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才能建构高素质人才的健全人格、心理与学识素养,为中国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优秀教师,为中国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79-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务输出大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09CJY060)
〔作者简介〕胡俊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四川成都610071。一、引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111号),并于当年12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2008]130号),此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国家部委以及部分劳务输出大省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出台以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否知道相关政策?他们能够利用上这些政策吗?利用政策的难度大吗?用过政策以后感觉满意吗?还有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就是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估。这种评估不仅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了解政策的宣传、推广、执行情况,掌握目前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为政策的下一步改进提供方向参考和 决策依据,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行行风评议以来,政策绩效评估已经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三农”政策绩效的评估更是其中的热点之一。许均平(2010)建立了一个双层分类评估体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估了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类型利益主体所产生的效应。〔1〕何树全(2012)运用局部均衡政策评估模型(Policy Evaluation Model,PEM)对农业生产投入补贴政策与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2〕朱红根等(2011)运用顾客满意度理论调查了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3〕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三农”政策绩效评估展开了研究,并对本文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但是,如果采用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难以完整、有效地回答篇首提出的几个问题,主要在于:第一,既有文献方法属于静态政策评估,只能对创业扶持政策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评估,无法同时对政策“宣传―推广―落实―客体反应”等各个环节的绩效进行评估。第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时间相当短,目前仍处于政策调校期,缺乏系统有效的官方统计数据支撑,无法采用DEA、PEM等方法进行精确的效应评估。为此,本文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评估的实际需要,首次从政策“知晓度、利用度、难易度、满意度、重要度”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能对政策宣传、推广到落实各环节绩效进行评估且相对简单可行的框架,以回答前述相关问题。
(三)政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改变过去农村资金、劳动力单向流出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文提出的“政策实施重点及改进方向”为下一步政策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既与政策方案本身的优劣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政策的实施方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需要在具体环节上作出调整,更需要在组织模式、行政方式、激励机制等更高层面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有效提高政策效率。
第一,创新县域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组织模式。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县级政府是具有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综合协调能力的最低层级政府。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招大引强”,以及政策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局面,本 文认为应该首先将创新县域工作组织模式作为推动返乡创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劳务输出基地县试点推广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以县长为组长,各县级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委、县政府明确将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专项工程”,由县领导小组统一分解、协调各部门在政策“宣传―推广―落实”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抓,并落实1名分管领导和多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建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保障。
第二,进一步改革相关部门的行政方式。一要重构现行创业服务平台体系,改变创业服务主要由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提供的现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培育主体多元化的创业服务平台。二要加强政策执行机构、服务平台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政策水平和服务质量。三要改革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方式,将过去那种“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的工作方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改进作风,对创业者的需求及时掌握、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第三,完善绩效考核与政务监督机制。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切实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取得成效,对在促进农民工创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典型企业给予表彰奖励。二是完善政务监督机制,畅通创业者对行政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现象进行举报投诉的渠道,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在实名举报投诉优先的情况下,接受创业者匿名举报投诉。〔参考文献〕
〔1〕许均平.基于DEA方法的农村信贷政策效应评估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5).
〔2〕何树全.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12,(1).
〔3〕朱红根,等.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2).
〔4〕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4.
〔5〕包国宪,等.政府绩效评价中的“顾客导向”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1).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5
一、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指标不科学。由于高职教师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劳动成果认定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难以衡量。目前,高职院校通常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些大而全的方面,量化程度不高,不能考虑教师专业的特点,致使教师考核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效果。
2.重数量轻质量。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都包含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量化指标,但对质量的考核内容少之又少。
3.考核标准“一刀切”。现行的高职教师考核指标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校常习惯于实行“一刀切”,即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教师,忽视了教师之间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差异性。
4.结果反馈运用不合理。科学应用考核结果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考核结果反馈很简单,教师看到的结果只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种,详细的打分明细却处于保密状态,考核者与教师沟通有限。考核结果运用只是颁发优秀证书、发放奖金,在工资提升,职务、职称晋升,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运用的还远远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考核作用,达不到促进教师提升素质、学校掌握实际情况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对策
1.绩效考核理念要科学。要树立“教学为先”的理念。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就是教师教学。要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之初明确“教学为先”的观点,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的设计上要突出教学的重要性,在考核执行过程中防止具体实施出现偏差,在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师激励政策上要体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要树立“教师为上”的理念。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实现职能的载体,理应成为高职院校的主体。要从思想上纠正管理者对教师定位的偏差,在考核中摆正考核者和教师的关系,确保教师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疏通教师沟通反馈渠道,保证教师的学术成果独立享有。
2.处理好考核过程中的两个关系。努力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将创新性和同行评议作为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提出,应将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作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标准。其中,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应作为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 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应作为评价应用研究成果的关键指标。同行评议是甄别教师教学效果和学术成果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绩效考核中引入同行评议,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效果和学术成果的重视程度,减少量高质低的产出。
努力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总体来讲,高职院校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科研要以实践应用为主以理论研究为辅。具体要做到因专业而异、因人而异。对于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已经在行业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应教学与科研并重。对于高学历、高职称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加强科研能力。
3.完善绩效考核实施。要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一是深入了解本校教师工作现状,分析原因、寻求改进教师绩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办法。二是存入人事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职务提升的依据。三是为进一步改进绩效考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提供依据。四是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要畅通监督渠道。一是建立由学校督查组、教师、学生等各类人群为代表的监督群体,确保考核公平公正。二是要对考核过程和后继效应进行全程监督。三是要建立申诉受理委员会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对于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存在疑问或者不满时,便可以向申诉受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受理委员应及时对教师申诉做出处理,向教师解释考核结果或重新考核。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不仅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提供依据,更是个人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前提,是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效率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客观,才能使教师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学校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盛毅.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江苏: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6
关键词: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郭晓琴(1972-),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金凤(1963-),女,河南祁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通讯系主任,教授。(河南 郑州 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JDGC018)、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9)、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hjy11-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07-02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1]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建国以来,高校培养了大量理工类专业人才,为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仍是我国高等教育尚未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创新实践方面的研究与探索。[2-6]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探索一般性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办学的基本立足点。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学科、机械学科及计算机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与材料成型应用领域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方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建立适于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注重高新技术与工程创新教育相融合。在培养方案制订中,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坚持突出“注重基础,强化实践,鼓励创新”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拓展选修课等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应注重文理渗透,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力求打造更宽阔的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专业基础教育,加强公共基础、机械基础、物理化学等基础性教学,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专业课程整合,加强了工程类课程,如“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选修课也与机电类专业部分打通,开设了“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拓宽了专业面,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
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不竭动力。强调创新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三层次九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从“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大一新生通过专业导论和认识实习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大二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通过课程和实验内容的整合,按照培养目标将原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验进行分类、归纳、删减和更新,将部分实验从专业课程中分离出来,设置成不同的实验模块,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在巩固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增设了为期2周的综合实验与制作,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课题,题目一般来源于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或是教师科研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对某材料从制备加工成型性能检测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实验;开设创新设计实验、大学生第二课堂和创新学分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大赛,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兴趣,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结合毕业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某个专题的研究。上述实践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早期进入科学研究,在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材料成型与加工、性能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论文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实战训练,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强化实验技术和技能,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工程素质的综合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平台建设
科研团队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团队的层次和数量代表着高校的学术地位、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也直接代表着师资水准与教学质量。通过自然形成和有效整合,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支代表学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以杰出或优秀人才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或学术梯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现有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和2个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拥有以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主的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以博士、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团队骨干,形成了以相应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师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加工、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凝聚态物理等,还包括机械制造、机械电子、自动化等领域。强大的师资力量积极参与到教改及创新活动之中,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能够及时将科研、产业成果转化为教学设施服务于教学,优化实验项目,革新实验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时效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和方针的指导下,应注重创新实践环境和条件的建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学。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设立了力学性能室、注塑成型实验室、扫描电镜室、X射线衍射室等16个实验室,专门建设了大学生创新设计室、大学生创新制作室等一批能够启发创新思维、拓展创新空间和开展创新实践的实验室。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学院现有“材料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陶瓷材料界面”省级工程实验室、“航空材料与先进工程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航空复合材料”市重点实验室,并拥有场发射扫描电镜、热分析仪、激光快速成型设备、ARAMIS应变测量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设备总值18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2400多平方米,一次可容纳600余名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实践。师生依托实验室硬件平台,以开放实验项目、各类创新竞赛活动、综合性实验、综合性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为载体,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除承担本校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之外,同时对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产学研联合体开放,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实验和开放实验,注重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打造全省高校及相关单位实验大平台。
三、取得的成效
自2005年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招生以来,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在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8~2012年,大学生多篇,获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奖2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一等奖、“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等奖项。3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动手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大多数学生在较短时期内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历届毕业生有25%以上考取了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是重点大学,其中50%以上的学生反馈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学校的创新实践教育使之受益匪浅,并且后续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实验设备操作、科研思路和学科前沿了解等方面表现出色,受到导师的好评。
四、进一步发展思路
首先,进一步加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的力度。鼓励和支持科技交流、合作研究和合作办学等工作,加大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创新教育搭建更大的平台。
其次,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当前大部分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并未根本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出以学生为主的实践创新环境,探索符合国内一般院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2012-07-22].[2012-11-18]..
[2]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1-4.
[3]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9-21.
[4]余建星,徐斌,孙克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5-78.
[5]王鸿懿.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