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现代艺术;城市园林;设计;融合
现代艺术作为时展的产物,其与设计不可分割,城市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艺术,其与现代艺术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如今,城市园林飞速发展,将现代艺术应用到城市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园林建设更具内涵,还能充分体现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相结合产生的完美效果,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景观。
1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简介
1.1现代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艺术已经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展览馆的美术作品中,而是在美术作品的基础上,逐渐渗透到园林雕塑、城市建筑等多个领域,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发展成为新兴力量,与城市的设计理念相融合,促使城市景观更具艺术美感,其无论是在色彩搭配上还是在空间布局上,都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1.2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是自然景观和人文艺术有效结合的载体,其将建筑学、现代艺术以及城市园林设计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对城市园林的设计中,融入了许多文学和艺术,如书法、建筑、美术等,在对其进行整合的同时,体现出城市园林建设不同的美感。
2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的融合
2.1绘画艺术的应用
绘画的线条和色彩具有一定的美感,因此经常被作为园林设计中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设计。一些设计师善于用抽象的绘画手法进行园林设计,利用颜色不同的植物为基调,通过颜色的冲击,使整体看上去非常和谐统一。此外,一些设计师善于运用线条来设计园林,如科帕卡巴纳海滨大道的设计,从空中来看,图案设计的非常逼真,曲线变化多样,利用线条的多变以及色彩的搭配使设计更具美感。
2.2空间布局
城市园林所涉及的面积较大,包括园林中的植物以及建筑等,合理地利用设施对空间的分割作用,使园林空间更具层次感。由于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实际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仔细考虑到整体布局以及部分布局的效果,将空间设施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一方面要实地考察,初步了解园林的平面场地,以合理及美观作为设计的前提,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园林平面场地的设计;另一方面要考虑园林的空间布局,保证设计出的空间比例平衡,使园林动静变化更加和谐,将现代艺术充分展现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二者结合的美感,为人们呈现出别致的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空间布局的设计中,网格设计的运用较为广泛。网格设计是指将特定的对象纳入体系的一种设计方式,表现在园林设计中,则是指利用网格空间以及建筑用墙来将空间合理分割,用花卉、乔木等植物作为绿墙,按照严格的标准来分割空间,植物则以简单的有规律的种植方式达到组合空间的目的,在空间布局上展现出一定的艺术美感。此外,园林小品在设计中也较为常见,其应用相当广泛,几乎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看见,如广场、绿化道等,其可以缓解人们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园林小品往往有独特的造型外观,在表达出设计者思想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定的艺术美,在城市园林中起到了一定的“点睛”作用。
2.3园林绿化的设计
园林绿化的设计离不开植物的合理利用,就植物而言,除了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外,还要将植物的多方面优势发挥出来,如色、香、形等,其是城市园林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结合的今天,多种风格的园林都是由不同的植物搭配而来的,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为人们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清新的环境,所以,要在园林绿化上体现出现代艺术的美感。从观赏角度来讲,植物设计的新颖性对整个园林设计十分重要:第一,植物可以作为城市的基调,如梧桐树、银杏树等树种,在街道两旁等距离种植,看上去有一种非常规律的感觉,使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整性;第二,可以有层次地种植植物,通常采用将常绿植物与地被植物搭配种植,产生一定的层次感,如灌木等植物,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种植或像银杏树一样等距离种植,使城市园林更具变换性,比没有规律的、颜色过于缭乱的植物搭配更能让人们心旷神怡;第三,植物季节性搭配,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可以展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美感,如在江南的四季都有代表性植物,春季的海棠、夏季的荷花等;第四,注重园林植物的造型设计,涉及到花卉造型、草坪造型等多种造型形式,其中花卉造型又分为花坛形式、立体形式等多种形式,草坪造型又分为观赏草坪、游憩草坪等不同的形式。植物搭配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艺术的体现,植物造型也非常复杂,但是二者对于园林设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在色彩以及形态等多方面体现出的多样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所需,从多方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植物搭配和造型方式,让城市园林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时也能展现出现代艺术的美感,体现出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价值。
2.4雕刻艺术的设计
雕刻艺术具有非常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得到应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设计与雕刻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雕塑是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能够通过特有的形式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引人深思,其在园林设计中作用非凡,锦上添花,雕塑的多样性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视觉上的冲击。雕塑的对称和不对称性都是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如木雕、铜雕等,设计师们利用雕塑不同的风格,将其与园林有效结合,为人们呈现出眼前一亮的景观,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使园林景观更具美感。雕塑可分为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其中,具象雕塑包括人物、动物以及植物的雕塑,这类雕塑往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人、动物以及植物为雕塑原型,通过艺术处理,使雕塑原型更具艺术色彩,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引发人们的思考,给人以真切的艺术感受,在城市园林中较为常见;而抽象雕塑则是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抽象几何体雕塑,与现代艺术有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在社会逐渐发展的今天,抽象雕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大型园林、街边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抽象的雕塑,其以独特的造型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够为人们呈现出现代艺术美。
3结语
总之,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现代艺术不仅在很多层面上对城市园林有一定的影响,还在设计理念上对城市园林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更加趋于艺术化,因此,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其能够使城市园林设计更加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张春嘉,王立君,韩晶宏,闫世杰.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的讨论[J].中国农学通报,2011(4)
2王晓.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北京农业,2014(6)
3王璞,陈武现,周杰,赵真.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4(4)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2
关键词:市政园林;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63
1城镇规划中市政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
1.1市政园林设计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
市政园林是城镇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镇环境质量和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随着城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城镇建筑周边生活环境和绿地规模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为了缓解工业化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必须在城镇规划中做好市政园林设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并且促进城镇工业化与环保事业协调发展。
1.2市政园林设计是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大力开展市政园林建设,在园林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城市环境的特点,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绿化要求,能够创造出经济与生态循环发展的模式,发挥出市政园林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最大效用,从而有助于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1.3市政园林设计是塑造特色城镇环境的有效手段
我国城镇众多,其地理分布、规模大小、幅员范围各不相同,城镇规划也随之呈现出差异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城市而言,几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城市规划,尤其在市政园林建设方面发展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与经济发达城镇的距离。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市政必须重视园林设计,结合城镇环境特点,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增加城镇对外资的吸引力,充分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彰显城市独特的魅力。
2城镇规划背景下市政园林设计的有效方法
在城镇规划背景下,市政园林设计应当结合不同的区域特点,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此来体现园林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2.1居住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法
在一个城镇当中,居住区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城镇规划的重点,对这类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为居民创造出一个适宜生活的优良环境。鉴于此,居住区园林设计应当以具有装饰性效果的植物和花卉为主,并做好草坪、绿地的建设。通过在居住区中铺设面积适当的草坪、绿地,能够使灰尘污染大幅度降低,并且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居住区而言,若是空间足够,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如果居住区与街路的距离较近,且出入的车辆较多,可在区域周边布设一些具有隔音效果的树木,这样能够给居民创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2.2校园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法
在城镇当中,校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区域,该区域中的人员也相对比较密集,由于此类场所是为学习而建,所以其对环境的安静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对校园区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当将降低环境噪音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可采取以绿地为主,抗噪音植被为辅的设计思路。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在校园内读书的需要,设置一些小型的植被走廊,配以砖石路面、木制长凳,以此来营造出一个安静优雅、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城镇中的校园有大、中、小学之分,由于学生的年龄有所差别,他们的需求也不相同,所以在园林设计时,要予以考虑。如小学校园周边可以设置绿地和花卉,满足其嬉戏打闹的要求,若是种植过大的树木不利于安全;中学校园要重视运动场地的规划设计,满足中学生的身体成长需要;大学校园应当注重人文因素的融合,可在园林设计中运用一些文化标识进行点缀。
2.3公园与广场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法
公园与广场在市政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城市环境特色和风土人情。所以,在对公园与广场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风格,包括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口构成等因素,突出公园与广场园林设计的个性。如哈尔滨的公园与广场设计突出了俄罗斯的建筑风格,营造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2.4工业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法
国内大部分城镇的工业区都处于外环,由于工业生产的性质较为特殊,从而使得此类区域内的人文环境相对较差,同时为满足工业生产需要,会对自然环境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造,对于此类区域,在进行市政园林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绿地的防尘和防污染要求。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应季的花草,通过颜色的对比带给人们感官上的愉悦体验。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其具有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塑造特色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对市政园林设计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不同的区域,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法,使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胡秀梅.市政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施工质量与控制措施探讨[J].知识经济,2013(04):89-90.
[2]刘占胜,何倩.探讨城市规划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J].建筑知识,2016(08):28-29.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3
关键词:园林建设;艺术性
园林是各种艺术相互综合而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在实践中,园林艺术的传统人文价值因为商业化取向和学科教育中普遍的浮躁而受到较强的冲击,导致错位的人才培养,城市中的很多环境设计都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形式雷同的现象比较严重。基于这种现状,探究如何在园林设计中体现艺术显得十分重要。
1.利用铺装材料体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铺装材料随着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而出现越来越繁多的种类,这些种类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一般情况下,园林铺装都不会成为空间的主景,而是以背景的形式存在,它凭借多样化的纹样和形态对环境起衬托和美化的作用,为园林增添景色。因此,其一般都是以中性色的色彩为基调Ⅲ,再结合少许偏冷或者是偏暖的色彩做装饰性纹样,实现鲜明却不俗气,稳定但不沉闷的效果。铺地的色彩需要同园林空间的整体氛围形成协调性,如可以在部分比较正式的场地中用色彩比较素雅的铺装,而在一些儿童游戏场就应该用色彩比较鲜艳的铺装。铺地纹样也是一样,也需要根据场所的差异性而有所变化,比如,如果要增强空间的方向感,那么就可以用与视线垂直的直线做铺地纹样。铺装主要依靠材料质感美来体现其艺术美。因为相同的材料其质感也会有不同的分类,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来选择质感不同的铺装材料。如在大空间中可以选择线条明显、厚实、质地粗大的铺装材料;小空间则可选择精细、圆滑以及细小的铺装材料。
2.利用绿化植物来体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植物造景在园林艺术中能够发挥出丰富和美化空间的作用,在园林建设中,所形成的很多景观都和花木存在着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关系。比如“金莲映月”、“梨花伴月”、“松壑清月”、“万壑松风”等都是以花木为主题的景观,只有结合客观环境和人们的主观感情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园林形式的不同,往往就会形成不同的园林主题和园林环境。比如,提供休闲服务的公园和节日广场,需要营造出喜庆和欢乐的氛围,应该以暖色调的色彩为主;对于一些主题园和烈士陵园,因为要体现出庄严、肃穆的基调,所以应该以冷色调的色彩为主。植物种植的艺术性除了表现在植物的习性上之外,还表现为植物和其外形的协调搭配上。在保证各自园林特色的前提下,要兼顾到植物材料的芳香、风韵、色彩、形态等美的特色,重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促使园林艺术能够实现情景交融的审美效果。
3.利用空间布局来体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空间布局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只要是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在设计之初都需要认真分析设计的场所和对象,包括园林的使用对象、规划空间的组织、建筑的分布,无论是居住区的园林空间,或者是公共的园林环境,都应该具备其自身的唯一性和特殊性。现代城市,在建设园林时,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都显得十分必要,所以,空间布局的艺术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显得更加重要,每个设计师在园林设计时都必须要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园林空间体现出合理性和美观性。设计师们要对园林空间融合加以重视,要遵循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园林构图,使园林风景能够在比拟和联想、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微差等的艺术创作中趋于完美。
4.利用园林小品体现园林设计的艺术美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已经开始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园林小品。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可观、可赏、可组景;不仅能够分隔空间,同时又能联系空间;能够渲染空间气氛,园林小品只有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相对的对立意境,才可以形成感染力。这些作用都是园林小品的生命力和核心内容,运用独特的语言向观赏者述说动人的故事。好的园林小品就像是无字书,品位不同的人可以通过它产生不同的想象空间,园林小品的内在美通常都是隐藏在外在形式中,需要观赏者用心交流与感受。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4
关键词:现代艺术 城市园林 运用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城市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城市园林设计的高下优劣可以传达出该城市的艺术追求。城市园林的建筑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在园林的空间布局、小品艺术以及绿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现代艺术的应用。
一、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运用
(一)城市园林外形设计中现代艺术的运用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园林的首要作用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城市园林的植物以及人文的设计能够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园林的空间外形设计要体现其艺术性,首先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能够灵活运用园林的有限空间,注重园林的动静分区以及空间融合。比如城市园林中的各类建筑、树木、水石、假山等的空间布局,可以运用起伏层叠或交错凸凹的方法使它们更具有层次感以及色彩美,这就需要借助原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及灵活设计。打造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性的园林设计,离不开美的设计原则,要使园林设计具有可发掘的美的内涵就要注重对园林景观在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比拟与联想以及均衡与稳定等方面的艺术创作。城市园林的外形设计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往往是设计者对园林拟建场地的地势、地形及地貌仔细认真研究后,经由合理科学的分析而得到的成果。
(二)现代雕塑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雕塑作为一种极具独特艺术造型及艺术魅力的现代艺术,它的气势对观赏者有极大的震撼性。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雕塑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城市园林景观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植物雕塑越来越受到园林设计者的青睐,他们针对园林中的花草树木等给予不同的艺术造型,使单一的草坪或其他树木更具趣味性。当然,丰富多彩的现代雕塑具有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如焊接雕塑、风动雕塑以及激光雕塑等,可产生人们的视觉的美的触动,使人们在园林中体会到现代化的生活趣味。还有就是现代雕塑特有的材质和构造以及空间语言等,更能带给人们视觉的全新感受,使人们可以从各个方位及角度感受其气势与活力,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因此,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雕塑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植物绿化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植物是城市园林中的血液,植物种类的合理选用以及和园林中其他建筑、水石、假山等的灵活搭配,可以充分发挥植物色、形、味等方面的优势,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园林的环境主题是由该园林的绿化形式决定的,植物造景能够让园林更加丰富多彩。在园林的形式设计中,横向圆形的突起地形与竖向常绿植物相结合,而构造一种树阵式排列,别具一格,形式新颖。在搭配植物种类时,把地被植物与常绿植物结合种植,会有更佳的景观效果。还有,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造型来丰富园林景观的美。例如草坪的造型、花卉的造型以及合理配置观赏树木的造型等。草坪的造型主要有游憩草坪、观赏草坪等形式;花卉造型主要有立体、花镜、花坛等形式;树木的造型主要有象形、抽象、自然、几何等形式。设计时还可以根据美学原理、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植物造型的用途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理论上掌握园林植物的造型形式,充分发挥园林中植物的积极作用。
二、运用现代艺术进行城市园林设计
(一)城市园林中的空间布局
城市园林的设计者要将园林设计得有合理的层次,运用现代艺术将山水、建筑、木石布置得更有色彩美和层次感。将园林选择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地址,并借助有利地形进行层次搭配,力求在节奏和韵律、比例和尺度、协调与对比等方面追求更完美的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增设园林小品增添趣味
园林小品在城市中并不少见。将园林小品精心合理地布局在城市园林中,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等特色相配合起来,使园林小品的独特造型和深刻内涵逐渐显露出来。园林小品最好设计得比较独特别致,同时也要使其更加新颖简洁。把这些园林小品充分布置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也能提高城市的品味。园林设计者应提高对园林小品的认识,因为园林小品对于城市园林来说就好像是散文的“文眼”,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园林小品对于启迪对人生的思考,加深人们对心灵交流的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增加城市园林的内容
城市园林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其外形,还要使城市园林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增加城市园林的内容。这个内容不仅包括城市园林中植物的种植和选择,还包括了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形体条件。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地搭配和布局,就要保证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园林中的山石、建筑以及水体等各种因素,不断满足城市中人们的各种需求,使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注重植株和人文景点的合理搭配
使常绿植株与地被植株进行有层次地搭配。还可以将观赏植株设计成几何式、象形式或者抽象式等等。也可以将花卉设计成立体式和花坛式。在设计草坪时要留出合理的休息草坪地带等。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城市园林的用途,将植株设计成符合人们欣赏感觉的造型,从而不断使城市园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将城市园林的真正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结语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不断增长。城市中的园林艺术作为现代生活的标志在其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我们要积极将现代艺术融入到城市园林建设中,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为标准,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园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J].艺术传媒,2009(8).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5
开设艺术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办学,生源质量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生源主要是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许多考生和考生家长看到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普遍对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要求都偏低,加上近年来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不断扩招,从而造成人们认识出现误区,认为报考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比较有把握,于是许多考生抱着急于升学的目的,根本不看也不考察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就盲目报考,从而造成了近年来不断升温的艺术报考热。从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实际看,凡是开设了艺术类教育的综合院校招生无不出现火爆的现象。但是,报考的人多了,招生的名额增加了,生源质量却无法保证,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由于许多省份采取“文化课划段,专业课从高往低录”的方式录取,出现了同一专业的学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相差200多分,个别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甚至不足200分,这给学校的教学、特别是文化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以及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2.办学定位不准确,艺术类教育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起步较晚,多数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原来是理工科院校,甚至根本没有文科专业,更不用说艺术类专业了。这些院校或通过高校改革开设文科专业的同时开办艺术类、或通过合并其他高等学校,仓促上马,由于对高等艺术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对艺术教育缺乏经验,加之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许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与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学校甚至只是把它作为学校创收的一条途径。大多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艺术规律把握不准,对理论教学重视有余,而对艺术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模式,学生艺术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缺少艺术教育的特色。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多数是近五年才开办的。教师主要靠两大来源:一是招聘正规老牌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二是高薪聘请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艺术研究部门以及专业艺术团体的资深人士作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队伍不能够适应艺术教育的要求。先说第一种来源,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学历普遍偏低、教学经验不足,并且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未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很难马上进入教师角色。第二种来源,兼职教师,这部分教师中尽管许多人或理论水平较高、或实践能力较强,但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部分中还有一些教师社会活动较多,创作、演出任务频繁,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加之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严重滞后,短期内补充困难,使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艺术实践场所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专业过窄,难以跟上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全是“拿来主义”,是在专业艺术院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作了少量的调整。有的学校看到人才市场对某专业人才急需,就立即开设新专业,导致有的专业甚至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专用的教材,有些学校几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联合办学,学生使用一个教案,教学内容相差无几,不能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由艺术教育的艺术规律、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决定,高等艺术院校需要有较好的实习、创作、演出条件,综合性学校在这方面现有的条件普遍不理想。而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必须有相应的创作、演出、实习场所和设备,而各院校由于受资金等限制,普遍存在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
5.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就业困难
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守旧意识太强,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专业来设置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只是根据本学校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学校能开什么专业就设什么专业,而没有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实际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即使有些学生就业也是专业不对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超前意识”太强,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科的整体发展,一味的“跟风”,一味的迎合人才市场需要。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先天不足。
二、推动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
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我国艺术类教育招生近年来持续高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高等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人认为高等艺术教育是一种上大学的“捷径”,特别是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文化课要求不高、专业课马马虎虎。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给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学校和考生两方面。学校方面,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放弃短期行为,不断提高对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考生方面,要对艺术教育和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放弃投机思想,明确艺术不仅需要学习技巧更需要创造的天赋。我们的社会和舆论也要加强引导,客观的宣传高等艺术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现状,宣传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特别是要使人们明确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2.把握艺术教育方向,突出艺术教育特色
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艺术类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摸清艺术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并不断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即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所在。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准确定位,办出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的鲜明特色,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3.广开渠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大学的好坏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高等院校要把师资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要树立“20多岁是好苗子、30多岁是骨干、40多岁是专家、50多岁是大师”的师资培养规划。综合性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看到,高等艺术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师范性、专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新型教师。因此,开设有艺术类教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尽快充实、培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将现有的教师派到专业艺术院校进修、访问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同时还可以使教师了解专业艺术院校具备哪些软硬件条件,以便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向社会聘请优秀的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特别是艺术创作指导教师,这些人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经验,而且了解艺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抓好课程建设,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
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不断的创新实践,理论知识重在学以致用,因此,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艺术教育重点,理论性教学是为实践性教学服务的。专业课要为艺术实践、创作实践提供理论知识,并与之紧密结合,所以,课程设置应该按不同专业以及今后的岗位特殊要求来确定。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巧课可以“三管齐下”,到三、四年级可以以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为主。在教学安排上,应该强调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和实战性。在教材建设上,要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新专业重新编写教材,教材编写要突出专业特色,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当前世界最新的艺术创作思维成果,逐步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教材体系。
5.加强艺术实践场所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要遵循艺术规律,这就决定了高等艺术教育必须要有较好的艺术实践、创作条件。从目前看,各学校在这方面的条件都很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建立这些艺术实践场所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在实践场所建设方面应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对现有的条件进行改造,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与艺术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建立校外艺术实习、实践基地,社会是学校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实践场所,校外艺术实践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这是校内实践所不能代替的;三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布局相对比较集中,因此总体上看,教育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政,教育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很低。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实践场所的建设上要统筹考虑,减少重复投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各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
园艺和园林设计范文6
关键字:美学思维;现代园艺工程;运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的环境营造要有艺术性,尤其我们需要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园林环境既需要外观的优美,还需要意境的深远,让游人漫步其中,真切感受到身边园林带来心理上的冲击,触景生情。在园林设计中,取景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每一个假山的堆砌都做到合理布局,注重整体效果。同时注意材质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是否能够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进而实现园林环境的完美营造。
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然而,园林的设计,不是单纯地将各种造园素材的简单拼凑起来,而是要营造一个综合的美学体系,来愉悦人们的身心,丰富人们的生活。
一、现代园艺工程中园林设计的美学元素
人的感官,是美的世界向美感过渡的窗口。影视和绘画作品主要运用视觉来感受,音乐曲艺主要运用听觉来感受。在园林中的视觉上可以创造出柳绿花红,秋时红叶,层林尽染的景象;听觉上则可以鸟语虫鸣,松涛竹啸,留得残荷听雨声。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设计中美学原理的体现:
1、视觉
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通过视觉能够产生具体感官形象。通过色彩和线条等要素构成,使人们产生真切的形象感与归属感。
(1)光与影。光与影在视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丰富的表现。我们不妨设想,在那园林里,曲栏旁,山路上, 台阶前,婆娑的花树,精致的漏窗,到处金斑点点,银丝缕缕,阴阳相杂。
(2)色彩。视觉中,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任何一种颜色都有和它相匹配的风格,在气氛的烘托下自然产生特有的性格。例如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像是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等,即所谓的“国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自古以来,文人喜欢用水黑白二色来表现自己的心声,表现出了他们清高、儒雅的内涵。而红和黄这两种颜色常用来烘托富贵喜庆,天下太平,喜气洋洋的氛围。
2、听觉
听觉形象是由适合的高音、响度和音色融汇而成,虽然无色无生,却可以叩动审美者的心弦,将审美者带入一种美的境界。当淅沥疏雨,拙政园的听雨轩外,那蕉叶竹叶皆响,大珠小珠俱走,让人静听天地之天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闭起双眼,聆听鸟儿嬉水的拍打声,好似悦耳的音乐,犹如天籁之音一般。
二、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我们都知道红花需绿叶衬托的道理,当绿叶红花一起展现在面前的时候,往往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娇嫩妩媚的红花而非绿叶。在色彩学的角度看来,红和绿属于补色,可以互相间增强对方的鲜明度,相得益彰。例如“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样的优美诗句就是在这种审美心理的意境中凝结的。对比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的手法,园林设计也不例外。景物的疏密、工巧的房屋和自然的花木,或大小、虚实、高低、等等,都是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增强审美者对外界美的感受与视觉的冲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对比法如何巧妙地在园林设计中运用:
1、突出重点
在使用对比法时,突出展现的重点,迎合人们观赏的主次关系的心理,如“红花绿叶道理”中,常常人们心里认为红花比绿叶更有审美意义。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利用对比烘托来突出重点,投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使人们更容易投入到美学观赏中来。
2、虚与实相结合的运用
园林景物的设计与布置中,必须考虑到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在空间处理上,内是实,外是虚。虚实结合,变幻莫测,进而给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氛围。如景墙开窗,使墙外景色半隐半露,扩大了空间加强了景深。水池上经常架有曲折的石板小桥,或者涉水点缀步石,这样就可以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感。而最常见的花墙、和长廊,更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虚实对比,从而起到了增加景致深度的效果。
3、动与静相结合的运用
对比中的强度还表现在,相对于静止不变的背景,运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注意。也就是美学原理中的动态美。与相对静止的背景的比较,动态的对象气蕴更生动,强度更高,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水的形态变化多致,水的柔性可动将会给观赏者带来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感受,因此,园林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多变性增加美感,使园林的观赏效果升华到诗意般境界。游人如果细察水的动静,联系一些水上的活动,结合水边的景物,确有言传不尽的逸趣。水景的美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创造源泉,动赏,静赏享用不尽。
三、园林工程中意境的创造
对于园艺,首先要吸引自己,才有可能吸引别人。所以创作意境的过程中要做到情景交融,只有用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去深刻认识所要表达的对象,经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的思维过程,才能把这种感情溢于诗表,才能达到艺术上的再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创造园林中的意境:
1、审美角度的问题
站在同一个欣赏角度上,不同的人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就像你站在兰雪堂前不一定能想起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境一样。当然,审美对象和审美者之间,在某一角度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时,才可能产生意境的联想。
2、提高设计者与观赏者的素质。
从我国古典园林留给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园林设计不仅仅是园林空间本身,更是伴随园林的意境所包含的造园者的文化层次、思想情感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以要创造园林的意境,就必须要提高设计者与观赏者地文化修养与情感素质,最终使园林意境的感知感化以及与园林景物产生共鸣的程度。
3、巧妙运用景物创造意境
园林意境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布局 ,再由景诠释意境。景是园林的主体,欣赏的对象,是实物空间,包括山石、水体、树木等等种种构造元素,是有形、有尺度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物质;而由此产生的意境是人们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是一种精神与追求的阐析,所以,巧妙布置景物所创造出的意境将会带给观赏者心灵的感受。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园林将是人们对大自然开拓和设计的改造,不仅能够愉悦人们的心声,丰富人们的生活,还会将人们带进一种美的境界,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获得高尚情趣的精神享受。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从人的审美角度出发, 使得一切设计要素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与尊重,重视人们真实的本性和需求,尽量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