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产业结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

一、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内涵及理解

培养模式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培养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有多种,没有统一和权威的界定。比较常见的表述有:“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达到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教育方式总称”“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等等。由上述种种表述可以看出,培养模式至少应该基本包括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四个方面的要素,其共同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的性,即培养出所需要类型的人才。

关于人才类型常见说法有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通识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通用型、研究应用型、复合型等。概括来讲,可以分为理论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三类。因此,从人才类型需求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为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类。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理论和科学研究,与学术型、研究型和通识型要求基本一致,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轻视实践技能培养,以培养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为目标。我国精英教育时代基本情况就是以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利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技术教育,忽视科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专业知识,相对忽视全面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理论和应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了创新型、国际型、通用型、研究应用型等类型人才的培养,是培养既懂得理论,懂创新,又有应用技能,既懂国内,又懂国际的人才,是与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全面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这三种培养模式各有侧重,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方面,也要根据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来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

培养模式现状与需求

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三大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7.8∶55.4∶36.8调整为2005年6.5∶49.2∶44.3,全省规划在201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64%。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的过程,既是经济结构的资源配置由初级化向高级化转移的过程,也是人才从劳动密集型朝应用技术型转移的过程。就广东高等教育而言,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对人力水平层次上需求高,反映在人力供给的教育水平上,必然要求受过高等教育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力资源相应增加。反映在人力供给的教育培养模式上,必然要求对人力资源提供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广东成人高等教育面对大量不同对象的失业人员、农民工、再就业人员和外来工培养和教育。就是一方面,广东农业还积压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提供学历、技术和培训教育后向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需要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因此,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为主,坚持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合作,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成人教育的内容不仅局限在文化知识教育上,还必须扩展到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生活教育方面,才能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换成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力资源。

目前,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和全国成人高等教育一样,仍然以发展学历教育为主,无论是招生计划、招生指标的分配,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案的编排、教材的选用等,都具有浓厚的普高色彩。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也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然沿袭以往普通高等教育管理方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还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忽视对应用型劳动力和专门应用人才;强调理论知识积淀,忽视成人学员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训练。广东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模式方面朝应用型培养模式和复合型培养模式做了一些探索,但力度不大。尽管有些成人高等院校把教学点设置到各个县和城镇,与地方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但本质上讲,依然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

三、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发展与指向

(一)校校合作模式:高校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课程模块,采取学分制互认制度,建立课程学习卡,把课程分为全员课程,基础课程,中层课程,高层课程。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获取毕业证书;校校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改变广东各高校教学点设置重复现象,有利于教学管理扁平的、无边界,资源共享;在同一个地区,优化课程体系,所有学习相同课程的人在任何院校或教学站拿到学分就得到认可。采取学分制互认制度,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同一地区不同的企业,在开设相同培养课程的时候,资源共享,参与学习。不仅有利于集中优势师资。也可以让学员自由选择学习不同专业技能科目。

(二)校企合作模式。采取委托式、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等培养方式,学校与企业挂钩实行定向培养培训,面向企业员工、下岗工人、外来工、青年农民开展各类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务工培训模式;学校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大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技能培养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校与企业合作模式有利于广东办学模式拓宽,加强学校、企业和地方教育机构的之间的合作,更直接服务与企业和市场。公司参与课程设置,负责专业课的教学,定期组织行业讲座,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学生毕业时全部到相关行业的各用人单位就业。这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带来的是多赢的局面。校企合作模式最大的魅力在于完全采取了“以需订产”的市场化人才培养和输送方式,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量身订造”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紧缺人才,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采取顶岗、实习、实践、实训或者半工半读,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突破了“应试教育”模式,把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紧密结合,在校内基本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任务;校外,实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作动态调整,安排学生到现场顶岗、实习、实践、实训或者半工半读,实现工学结合。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生专业学习与顶岗实践交叉进行,逐步由低层次岗位到高层次岗位顶岗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成绩与获得学分数量相关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而且使得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学生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另外,企业通过接受工学结合学生实习,满足了经营一线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并依此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四)成职渗透培养模式。是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广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把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比如:合理设置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职业技能方面的选修课程,加强相关成人专业技能教育。比如在市场营销或工商业管理专业现行课程设置上,把《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等方面课程按一定学分作为学生的必须选修课程之一,以加强学员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成职渗透培养模式有利于广东成人学员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诸如物流师、营销师、企业培训师、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拓展成人学历教育的功能,把成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养路径有效对接,以达到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收稿日期:2007―02― 28

作者简介:莫善球(1964―),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广东 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人才培养,系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教育模式,不同的 教育模式会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效果。

教育模式,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可以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范围、教育技术以及 认识事物的角度作各种各样的解释。教育实质是教学双方行为沟通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社会 现象,其中,实现教学双方行为沟通的形式就构成了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教学双方行为沟 通的形式包含着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两个基本的内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有机 结合形成相应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 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 程的 设计、结构、措施和管理等环节上,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等四个方面。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研 究生教育反映水平,成人高等教育则反映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成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的“活力”和“能力”上。具体地说, 成人高等教育要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需要相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我国成人高等 教育目前的状况,迫切需要改变“传承型”、“顺从型”、“守成型”、“标准型”等旧的 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构筑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反映 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反映在经济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多结构性和综合性。面对市 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大专层次的成人教育主要应体现职 业性、生产性,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这种本 质属性,从微观、静态角度来看,反映为职业针对性的特点,它是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 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从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特点出发,挣脱传统学 校教育观念的束缚,走出“普教化”的阴影,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 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之培养的毕业生,既具有特定职业劳动的知识和能力 ,又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的知识和能力。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总目标,力 求突出其直接有效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 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各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适用于地方生产、流通、管 理、服务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直接上岗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业道德良好的应用技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 伍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 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 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等进行设置和调整。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包括专升本和高起 本),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考虑,一般都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已开设的本科专业来设置的, 也就是说,普通高等教育有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办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 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 ,应该是一支来源多元、相对稳定、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手 段等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一个总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学校实现教 学目标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组 织实施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管理规定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系列管理 规章制度。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质就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它直 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声望及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 量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否有利于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否 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方面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 单纯的、封闭式的自我评价系统;另一方面应是实践性的,注重学校、学生和社会三者的结 合,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以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要符合相应层次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就应当说质量是合格的。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如 何,会直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随着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改 革的不断深入,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焦点和 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人高 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按需 施教、开发技能、掌握技能、注重实效、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结构框架。成人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创新、课程建设创新以及实 践教学创新等。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包括教学基本文件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学手段设计的创新、教学组织的创新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恰当安排面授时间;二要建立 严格的面授考勤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全面评定成绩;三要制定教师备课制度,确保教学质 量;四要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员学习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服 务管理系统等。在教师质量保障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主讲教师实行“评聘结合”,建立一支 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上,实施“学授结合, 教考分离”的教学全程管理程式,同时要设立和健全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完善教学质量管 理监控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行教学全过程 的检查和指导;在管理体制的质量保障上,要建立“院系一体、校地结合”的成人高等教育 管理机制。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在现阶段应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 体系的改革。因此,要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做好教学分析设计工作,重视课程的相对独 立性、实行开放式课程教学,把好教学组织实施关,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 价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包括实践教学的建设、改革与管理。首先是课程设计的创新, 包括实践教学计划、课程门类的整合、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等;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 创新,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设计 等。要完善有关实践教学的文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推进实验课程内容整 合,构筑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 基地,制定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管理规定,明确指导思想、过程要求、格式要求、 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促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3

调研和分析陕西省纺织行业发展现状、纺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西安工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办学中的不足,介绍借助学校优势教学资源,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科学的建设思路,采取多项措施对纺织工程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2015年7月,我校(西安工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特色建设专业。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也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可供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借鉴。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做法,必须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来进行。我们对陕西省内纺织行业人才的现状及纺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现状、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和就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际,进行认真研讨,全面开展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工作。现将形成的思路和探索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1.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我们先后走访了西安纺织集团等西安、咸阳地区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和民营纺织企业,发现受到地域限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加上企业管理缺乏创新意识以及行业薪资待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省纺织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同时,陕西省高校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在省内就业,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也直接导致陕西省纺织企业人才储备存在很大缺口。具体来讲,目前比较缺乏的有产品研发人员、策划营销人员、精益生产管理人员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2)教师不熟悉成人教育规律,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讲稿和授课方法授课;(3)授课基本使用国家或部委级规划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不适合成人学生的需求;(4)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周期长,且修订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更新较慢,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5)实践教学环节偏少,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成人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偏差;(6)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7)现代教学手段使用不足;(8)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考核结果不尽如人意;(9)成人学生的自学效果差,面授学时偏少[1]。

3.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生源情况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类:(1)来自纺织企业的在职员工,由企业选送或者个人主动进修,约占30%。他们大多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等岗位的业务骨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职业素养较高,学习认真,求学目标明确,主要是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拓宽专业视野,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大,但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较为丰富。(2)纺织企业或地方政府委托培养的定向学生,约占60%。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知识基础较薄弱,但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就业去向明确,学习主动积极。(3)其他学生,约占10%。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或是为了混个文凭,或是为了父母而学,或是随意上学,学习没有主动性,也没有压力和兴趣。这种“复合式”结构的学生具有基础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主动性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以及工作流动性大、集中学习时间不易保证等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有较大差异,这也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等应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国家提出的振兴纺织工业计划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陕西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发挥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纺织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优势教学资源的作用,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的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纺织行业及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及科学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网络教学资源,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2],满足地区纺织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全省乃至全国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人才服务,是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根据陕西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我校目前生源的特点,主动适应当前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的需要,符合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以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对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建设[3]。建设的基本思路为:纵向延伸专业,扩大专业覆盖面,拓展至服装、贸易、计算机、营销等领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兼职师资队伍和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做法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对纺织工程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结合专业特色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应用能力。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内外专家多次研讨,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纺织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纺织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工艺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进取的应用型人才[4]。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学习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计算机应用、英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为:掌握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纺织品生产加工技术,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了解纺织品国际贸易的基本常识,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设置

课程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同时,在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础平台上,细分专业方向,根据陕西省纺织行业的现状和企业生产区域布局,拟开设棉纺织技术、毛纺织技术、针织技术和纺织品设计四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有相匹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创新意识培养

实践教学是影响特色专业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此次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建设的内容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重点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充实毕业设计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5]。专业教学实验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校自建实践基地完成,专业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力争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加大创新性实验以及创业实践的实施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依据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网络平台教学的特点,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的修订。此次修订主要体现在: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注重培养业务技能与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着重考虑满足本地区纺织行业和纺织企业具体岗位要求,真正服务于陕西省地方经济建设[5]。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在公共基础课中增加了计算机、英语课的学时数和上机环节。(2)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增设课程专题设计环节,增加纺纱学、机织学、染整工艺学等基础实验,修订后的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达到100学时。(3)拓展专业覆盖面。增加了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贸易、纺织工艺与设备(双语课)等课程,使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4)体现学校艺工结合的特色。增开艺术修养类课程,体现纺织行业技艺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新设专题讲座,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5.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

我校正在实施的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构建的“5+X”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省内外多家纺织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及校企合作纺织研究院,均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校内,积极推进学校实验室的重组和建设,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院士基地、陕西省纺织服装重点实验室、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型研究基地,以及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满足成人学生课堂实验和实际生产测试的需要;学院积极与大中型纺织企业联系,力争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锻炼,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成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争取每个专业方向有1~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6.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纺织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背景使企业对熟悉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我们选定“纺织工艺与设备”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这是我校首次在成人教育中开设双语课程,也是我校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7.建设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目前泛雅网络平台已在我校普通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效果良好,很好地发挥了辅助传统教学的作用。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在两年前也开始尝试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传统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为本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我校为成人高等教育全面开放了泛雅网络平台,并完善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将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简介、实验指导、作业、动画演示等资料陆续更新上网[6],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较好地实现对校内外成人学生的辅导任务。(2)目前正在有计划地将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录制和编辑,完成后将放在学校泛雅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非实时学习,形成面授教学和视频教学相辅相成的模式。(3)泛雅网络平台上的学科资源、精品课程、名师名教、学校人文资讯等丰富资料均可供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调阅,可开拓他们的专业视野。

8.建设与落实管理制度

我校制定了保障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等项目顺利完成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以及从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制度,已经形成由学院院长领导、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实施的特色专业建设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订与修订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修订的人员有学院正副院长、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相关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和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由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本专业教师、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教学大纲,每三年审订一次。学校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教师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编写工作,可作为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9.改进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利用有限的面授时间精讲内容,充分利用讨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单向教学为双向教学。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更有吸引力,更加灵活、有序和充满活力,提高专业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改变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的做法,重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0.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精力十分有限,且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造成我校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师充足、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不足的现象,因此补充一批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是非常必要的。长远来看,还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安排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到实践基地或纺织生产企业进行锻炼或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兼职教师必须符合我校关于外聘教师的管理规定,且在学校备案方可开展工作。每年对外聘教师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解聘或续聘事项。

11.建设专业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以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为平台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思想贯穿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在改进教学方法、重组课程结构、充实课程内容、重视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功能,逐步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系列精品课程。

四、结语

本次专业建设的探索是基于成人高等教育及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现状,紧密结合陕西省纺织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充分考虑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需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借助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纺织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函授教育传统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积极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使我校的老牌和名牌专业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可为我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为地方纺织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陕西省纺织工业的振兴做出贡献。

作者:刘玉森 陈莉 马保科 张智荣 赵展谊 宋芝军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森,张智荣,张妍,等.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3):203-206.

[2]李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88-90.

[3]凌新龙,林海涛,谢清若,等.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40(2):72-74.

[4]陈莉,李萍,刘玉森.基于网络的成人纺织工程函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9-31.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4

成人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还担负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引领责任。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经济有了好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就必然会有更强的经济支撑和更宽厚的生源基础;同样,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了,又可以有效地发挥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从而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那么,成人高校怎样配合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怎样通过双方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实现合作双赢?这不仅仅是校企双方、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必须协调一致的事情,更是理论研究界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者

在社会发展的诸事业中,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高等教育又处于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目前,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处于一个转型期,进入了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全新阶段。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谁拥有足够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谁就拥有了主动权和核心竞争力。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地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一般都是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发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需要而变化,基本上都是社会需要什么类型人才,成人高校就培养什么类型人才。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强,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打造地方发展软环境、带动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地方成人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对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科学研究项目库,全力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龙头行业、企业的支撑作用,通过抓重点、攻难点、突破热点,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积极有效服务地方经济,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无论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高等学校研究出的优秀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强劲的指导性、针对性、推动性,尤其是校企合作中的产、学、研结合方面,或主动服务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或直接牵头负责,或积极参与,提供热情服务,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承担了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成人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基本上担当着社会先进理念、先进文明、先进文化的学术领导者,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火车头和科技加速器、高新企业科技孵化器的支持和支撑的关键作用。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地方增强软实力,良好形象的提升者

地方形象,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软实力通常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基于文化的创新力、传播力、生命力而形成的精神、道德和思想力量。软实力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反映时展要求,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目前,地方软实力在综合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地方形象对一个地区安全和发展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提升软实力,塑造良好形象,对于提高地方民众综合素质,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地方成人高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地方形象意识,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乘势而上、有所作为,把树立、展示、传播、培育、维护地方良好形象,贯穿到成人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培养了许许多多的科技、管理人才,有力推动了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而与时俱进的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净化了地方的民俗民风,提升了居民的基本素质,持续培育了地方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内涵,在维护、树立、展示地区形象意识的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力提高,有效拓宽了实现途径和传播渠道,人才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得到较快发展,拓宽科学规划研究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地方城市的学术氛围的形成,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提高了地方在国际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为地方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许多成人高校都逐步成为地方高层次决策咨询、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先进文化孕育、传承的基地,地方城市特色名片,并代替地方政府主动笼络和延揽高层次人才,从而使地方的国际竞争力、亲和力、影响力、感召力日益增强。让全体民众都能为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是精英人才荟萃的高地,人口素质提高的加速器

大学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大学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英才、各种各类名师大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区级水准,有与之匹配的精品成果。他们耐得寂寞,静下心来做学问。恪守学术道德,善于逆向思维,敢于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不沽名钓誉,敢于争鸣,努力推陈出新。做到了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他们以个人带群体,形成人才队伍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他们所开展的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他们的生源基本都是来自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他们知道地方真正需要什么人才,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所以,成人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肩负着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人高校能够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的需要,贴近生产一线的实际,持续不断地着力培养生产实践需要的人才。帮助地方单位寻找最优秀、最聪慧的人才,深度挖掘生产需要的人才,注意识别、精心呵护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帮助一线职工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有了这样一支规模可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强的人才保证。事实也正是如此,历经多年的积累,成人高校的周边地区,在企事业单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科技人员;也无论是地方社会还是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集聚了一大批由地方成人高校输送培养的学生。同时,高校聚集了文化名流、知识精英,为培养出地方需要的人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没有优良人才载体的高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大批人才从何而来?可以说地方成人高校培养、聚集大批人才,是地方人口素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办学规模上片面追求“大而全”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地方成人高校大多存在追求所谓规模效应的“大而全”,盲目扩大招生,扩大规模;与许多普通高校一样,在专业设置上,追求农、工、经、管、文、理专业应有尽有。岂不知,随着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生源逐年萎缩。有许多普通高校都因生源的年年下降,而招不满,吃不足。事实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不同地区、经济基础不同、所发展的产业侧重点会有所区别,不同地方需要的人才,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作为社会对岗位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追加教育的重点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然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成人高校没有看到学校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没有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办出各自特色,无法形成“人无我有”的优势,不能构建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生源萎缩,学生质量下降

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必然带来成人高校生源的减少,同时,现在报考高中起点的专科、本科不需要带高中毕业证书进行验证,许多初中甚至初中都还没有毕业的社会青年,都成了成人高校招生的主力。生源本身文化素质的降低,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相当多的消极效应,造成生源质量严重降低,使得成人教育的难度加大,教学质量再怎么狠抓,都上不去,没有办法提出较高要求。再加上社会风气的浮躁,名目繁多的办学形式,不上课、免考试,只要交钱保证拿到毕业证书的冲击,教育质量每况愈下。教学质量的降低,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自然不高,他们所持有的成人高等教育文凭不被社会认同,不被企业认可,职业技能当然没有竞争力,更谈不上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抗衡。这在根本上,也造成了学校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三)课程体系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普通高校所承担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手段选择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设置普教化,上课形式理论化,知识体系全面化,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实验,没有实践,成人高等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受教科书的限制,很快将一本书讲完,就画重点,准备考试。修业时间不能延长和变更,弹性学制没有推开。说是让学生自学,实际上,大部分学员都来自企业一线,正常上班满负荷,下班再加班,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即使偶然有点闲暇,也希望休息一下,不可能再去翻书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新意。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教材,基本没有具有成人特点的教材。没有办法,成教单位只好选择普教教材或选择高职教材。而这些教材多数是一年前编写的,甚至是几年前出版的,缺乏时效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科技发展、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四)成人高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造成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很多独特之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成人性、能力应用性、内容的高等性、学习形式的业余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本质特征告诉我们,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即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但成教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从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实际办学状况来看,其办学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度很大。成人高等教育没有因材施教,也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既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又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更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千人一面”,缺乏特色,没有应有的监督,无法调动成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不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终身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策略选择

(一)在办学模式上走特色创新之路

成人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往往求全求大,希望像普教一样,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岂不知一味地追求在籍生数、专业门类、综合性,已经很难有更好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教相比,其自身实力决定了并不能拼规模。成人高校什么专业都搞,到头来可能什么专业质量都保证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内容,也决定了其不能发展成大规模的综合性学校。成人高校发展成大规模综合性学校,至少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成人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应适度,要突出特色,用特色来吸引学生。特色、创新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出路。生源是生命线,质量更是生命线,成人高校应依靠特色创新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络,探究经济发展的专业方向和结构特点,了解地方经济发展中最需要的专业人才,找准了市场定位,突出培养、输送地方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要扬长避短,避免与普通高校发生面对面的竞争,不为同一专业争夺社会上数量有限的生源,选择社会有需求但普通高校还未关注或者较少关注的专业,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布局寻找到新的生源增长点。要在课程专业、师资、办学方式等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地跟在普通高等教育后面走,一味地模仿,人家开什么专业,成教就开什么专业。这样很难赶上,更不会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将是很不乐观。当然,规模优势并不是不可取,它对成人高校这个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必要的。就一个具体的成人高校,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也许某个专业只招几十个学生,就业可能非常好。因此,成人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更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坚持走培养职业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道路,只要能满足社会需要,就有生存价值。

(二)创新专业方向,扩宽招生思路

成人高校招生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优化日常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各界评价和认可成人教育办学信誉、办学效应、办学质量的集中反映;是成人教育市场优胜劣汰、市场竞争的焦点,也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完善,学校招生必然市场化。高校招生原来是卖方市场,现在早已是买方市场。学校每年都要花很大力气去吸引学生来就读,学生们选择哪个学校就读,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成人高校不能观望,要主动适应市场、融入市场,主动出击。应该要提前准备、提前思考、提前安排;将招生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自己学校办学条件、学习环境、专业设置、毕业就业等的优势推销给学员。要寻求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思路的创新,拓宽办学渠道,积极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无缝连接的路线。将成人教育办到工厂,办到企业,办到社区,办到高职校、中职校,甚至办到乡镇。将这些地方拥有职业技能提升希望和强烈的就业愿望,化为成人高校潜在的生源。对于已经入学的学员,抓住想进一步深造的心理,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文化复习,将他们推上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创出声誉,扩大生源。

(三)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人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要对学员职业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学校开设的课程教给学生知识,知识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成教要善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人才观,应与行业企业合作,让行业企业参与,从课堂开始,结合真实工作过程,逆向单一课程设计,从单元设计到整体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能够体现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练,引进新的科技成果,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全面进行课程内容重组。以真实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为依据序化、整合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确保所开课程对学员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到明显促进或主要支撑作用,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在教学方法上,优化教育方式,突出方法的探索性、学生的参与性,体现教与学的合作互动性、合作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导向、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以卷面分数为基础的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操作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创新为目标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这样,把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综合匹配协调研究,都在教学模式中体现和实施,如此,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四)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科学合理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管理;方法

一、成人教育的必要性

成人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各行各业的在职工作者,其目的是直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能力,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各个业务部门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终身学习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的到来。

当今社会,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社会经济形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现有各行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越来越高,许多人的岗位流变性很大,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成人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社会使得终身学习成为一

种必然的时代需求,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标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应有的位置,揭示了它的作用,并赋予成人高等教育在人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1.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师资力量的落后

教育投入实际上真正投入的是那些重点大学、普通大学。成人教育的受惠少之又少,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配备难以采用先进的仪器和先进的教学方式。而且,成人教育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墨守成规的管理方式、落后的课堂形式、陈旧的学习内容已经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和逐渐繁荣的经济不协调。成人教育收效甚微,更加使政府对其重视降低,对其投入逐渐减少。成人教育的师资力量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大量大中专毕业的学生甚至一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士涌入成人教育教师的行列,他们本身不具有教学经验,没有控制课堂的能力,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不到实实在在、扎实的知识。

2.教育质量方面存在不足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校的教育质

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毕业生的质量为标准的“产品”质量;另一个是以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为依据的工作过程质量。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办学形式、办学过程等方面各有特殊性,如果在教育思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新意,就很难体现成教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多数高校在成人教育的教学中普教化模式严重,都搬用全日制普招学

生的教学模式,其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也大多在全日制普招生的基础上略加修改,适合成人特色和需要的课程和内容并不太多;在教学方法上也以灌输为主,每半年内共集中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面授时间,从早到晚,教师不停地照本宣科,把几门课都讲下来,在课堂上学生只好云里来雾里去,根本就没有空余时间让学生自己

去消化和吸收。

3.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以传统方式的管理为主,不能够为成

人教育管理的效率提供保障。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以板书为主,学生的学习以笔记为主,缺乏对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在排课、考试、成绩等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料的管理上缺乏信息化的搜集渠道,信息的整合大多是依靠人力进行,信息的存储也以纸质性材料为主,更是缺乏信息的共享。多数成人教育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不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有关的成人教育信息,也不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学生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评价。

4.管理方面的不足

缺乏教育管理是目前成人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人教育单位在管理体制的建设上存在较大的漏洞,管理制度建设不

完善,管理人员队伍不齐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工作总结不及时。实际教育管理中,成人教育单位存在较大的顾忌,由于目前生源的危机,大多数成人教育单位在招生、教学、考试等过程中“走走形式”的现象较多,学校注重的是学生学费的缴纳情况,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很低。

三、提高成人教育管理的方法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成人教育的领导是指整个成人教育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决策者,是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对受教育者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专职的管理人员,还是负责教学的教师都需要加强专业管理的学习。一是学习成人教育的基本知识,包括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二是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开拓成人教育管理新思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三是要加深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学生的情况,及时地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注意教育方式的合理化,在高度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和帮助。

2.改进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领域,也是

终身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它的好坏将直接影

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高低。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发展,不仅使得人们对成人教育的教育观念产生了相当程度上的改变,更给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革命。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形成多层次、多规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体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要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和社会中的有关部门联合培训,打破行业界限,多渠道地拓展办学路子,办学形式力求多样化,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实施非学历教育,充分利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但同时在办学中要把握“质量是核心,管理是关键”的教育理念,挖掘潜力,促使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3.规范成人教育培养方案

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是成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表现,成人教育必须制订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成人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注重实际性,要紧密结合教学单位实际、社会发展实际、经济发展实际、学生需求等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成人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必须能够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对

象的需求,注重实效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要注重学生的工作特点和专业定位,使学生通过成人教育提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成人教育的应用性。

四、新形势下的成人教育管理

1.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成人教育管理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较低。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以传统方式的管理为主,不能够为成人育管理的效率提供保障。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以板书为主,学生的学习以笔记为主,缺乏对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在排课、考试、成绩等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料的管理上缺乏信息化的搜集渠道,信息的整合大多是依靠人力进行的,信息的存储也以纸质性材料为主,更是缺乏信息的共享。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信息的建设。完善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学习管理信息和教务管理信息,其中教学管理信息包括教师资源信息和教学条件资源信息等;学生学习管理信息包括学籍管理信息、成绩管理信息、课堂考核管理信息等;教务管理信息包括教学大纲信息、课程设置信息、事件管理信息等。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使成人教育有步骤、有节奏、稳步地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它是成人教育开展中必须具备的条件。

2.提高成人教育的管理思想

提高成人教育管理思想需要将现代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所有成员的自我实现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促进管理体制、组织、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使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管理运用更快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合理有效地使用人、财、物、时间等资源,把提高管理效益和提升管理效率相统一,使提高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各教育机关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2]肖金庚.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

[3]杨福章,张成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变革的三大趋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7.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范文6

论文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后的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些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确保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分制在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加强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确保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此,探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选择课程,在弹性学制内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量,学生的个人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开发。应该说,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有利于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尽管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有许多优点,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

1.开放灵活的培养方案可能导致学生所选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学年制下的教学计划是较为严密的,它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能相互有机衔接,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能较好地得到保障。而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是相对灵活和开放的,虽然有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但也正是这种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由于知识能力、课程信息等方面的限制,会导致部分学生所选课程体系存在某些缺陷,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和不系统性,对教学质量监控产生了障碍,很难从源头上确保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

2.自主选课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避难趋易。成人学生个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五花八门,虽说大部分都能认识到知识和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其中也不乏急功近利者,为混张文凭的不在少数。学分制下的自主选课,给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逃避困难提供了可能。另外,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惰性”心理,也使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避难趋易现象,即不是根据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以是否容易取得学分、上课时间是否方便等为依据,尽可能选择容易过关的课程,甚至为拼凑学分盲目选课。这样势必降低学生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实现。对这种情况,校方实际上是难以控制的,因为既然是学生自主选课,那么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很难对其进行监控。

3.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难度加大。学分制实行目标管理,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而对于是否坚持听课,听课是否认真,每学期选多少课程等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则管理较少。它实际上淡化了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事实上,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选课制形成了新的教学群体,学分制下的班级概念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行政班级逐渐被淡化了,临时组成的课程班级增多了,课程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学生迟到、早退以及出勤率不高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与学年制相比,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监控难度大大增加。

4.对网络课程的质量监控成了新的难题。一方面,学分制要求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允许跨专业、跨系、甚至跨学院选修课程,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还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网络课程具有学习时间自由、学习空间不限等特点,非常适合成人教育的要求,是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改革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因此,许多高校在实行学分制后都纷纷开发建设网络课程,以丰富课程资源,满足选修课多样化的需求。而在函授教育中采用网络课程,除了少数已开办远程教育的学校外,多数高校对网络课程的质量监控都缺乏经验。

二、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

1.严把审批关。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而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如较好的教学基础设施、较强的师资力量、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与学分制相配套的系列管理制度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等。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固然是今后必然的发展趁势,但如果条件尚未具备,就盲目跟风改革,势必会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因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分制试点院校的审批要严格把关。

2.健全评估制度。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既需要在高校内部进行质量控制,同时也需要在高校外部对质量进行监控。教学评估则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最为普遍也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它的运作有别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尚处于尝试阶段,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试点院校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督导,开展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检查和评估,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邀请专家、社会人士、用人单位组成检查组或评审委员会来实施,也可委托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来开展。

(二)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

1.制订科学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学分制条件下教学质量的关键。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既要保证高等本、专科教育规格要求,又要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二是要注意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整体优化;三是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前瞻性,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与教学计划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四是要合理规划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要确保选修课程的学分总数占教学计划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25~30%左右,以保证学生有充分发展个性和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可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5类课程组成,其中实践环节为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为任选课程,专业选修课为限选课程。所谓限选课程,是指在专业选修课中可按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若干课程组,在一个课程组内,限定学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门或几门课程,以便对学生的选课作适当范围的限制与引导,避免盲目选课。此外,要有足够数量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任意选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2.加强选课管理与指导。为了方便学生选课,减少选课的盲目性,使学生选课更加科学、高效和规范,学分制试点院校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开发选课平台。要开发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网上选课管理系统,构建学生自主选择的、开放式的、网上实施的选课管理平台,使学生在选课期间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选课,并能及时查询选课结果。(2)编制选课手册。该手册应汇集有关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介绍、选课程序等,供学生选课参考使用,并通过学院或部门网站等多种渠道选课有关信息。(3)进行选课培训。对参加选课的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选课系统进行选课。(4)建立导师制。为了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建立导师制当然是较为理想的做法,但基于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真正实行导师制尚有一定的困难,而聘请责任心强又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班主任来担当学生的导学和管理双重任务,倒是较为可行的。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自学、面授、作业、答疑辅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考核、毕业设计及答辩等。要保证学分制下函授教学的质量,应该继承学年制下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的做法,尤其是面授环节。因为学分制下面授环节中,课堂管理更加复杂、难度大大增加,而面授又是主讲教师指导函授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和自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面授等环节的质量监控。(1)加强考勤。在学籍管理上既实行灵活的学分制管理,也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考勤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作业、实验、课程设计等后,方可参加课程考试,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等重要。(2)成立成人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3)发挥任课教师的育人潜能及其在课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