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1

一、合作必要性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区域高等教育合作

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拉动、推动、提升作用日益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信息支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区域高校所提供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兴办科技产业,能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兴办科技产业,创建集开发研究、成果孵化和规模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不只是为教学提供学生实训基地,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推动高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谋求高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在高等教育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辐射作用下,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特色。

环渤海地区存在着经济的互补性,北京、天津有着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河北、辽宁和山东则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城市是精华荟萃的地方,不可能什么都发展,它必须要有腹地的支撑。作为“城市”的客观存在,京津必须寻求同周边拥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省份的合作。相对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辽宁、河北、山东的制造业优势则相对明显,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领先于两大直辖市(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相对落后)。中心城市的发展不是仅以自身绝对规模的增长就可以实现,而需要通过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来获得。城市的功能如果不能正常发挥,将不能够反哺区域整体的发展;区域的发展如果不够快,也不利于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的壮大。因此,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前提是要明确环渤海的整体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础,强化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当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迅速,经济融合度不断增加,客观上需要教育合作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提升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改变区域内各省市教育分散发展的倾向,加快营造若干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区域教育高地,支撑区域经济全面提速。

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区域合作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全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2006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环渤海地区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区域,亦面临此严峻的考验。2006年,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显示,北京高校生有效签约率低。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已突破百万大关。环渤海区域的毕业大学生数量亦呈直线上升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成为未来环渤海,包括整个中国未来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急需要区域合作解决。

二、合作可行性分析

1、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的政策保障

2006年4月17日天津倡议已达成共识:环渤海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科技教育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腹地广阔,比较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增长极。合作、共赢、振兴,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区域各城市应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和便利高效的服务环境,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以实现良性互动和合作发展。

2、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的资源保障

京津大都市带处于我国三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极顶和最高密度地带,突出体现在:有较成熟的创新体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通过吸引外资和国际贸易参与全球分工,网络在线人口比例较高,信息基础设施国内领先,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较积极,汇集了众多人才,聚拢了较多资本,经济的频繁变动造成了更多就业机会。人才是吸引外资或直接投资高科技产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吸引人才需要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以确保他们的孩子在这个地区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也能使他们在该地区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扩大,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经济、社会、教育历来有互补优势和传统,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开发,居国内最高水平,充分发挥着京津教育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构建了环渤海区域教育高地,为环渤海乃至更大范围,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人才、市场经济急需的专门人才和中高级技术人才,有着巨大的潜力。这就需要加强区域教育合作,主要是加强区域教育决策交流与合作。

3、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的技术保障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交叉学科 医事法学 必要性 医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56-01

一 医事法学的学科意义源远流长

医事法学作为现代新兴的交叉类综合性学科,被认为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可谓源远流长,源于古代法学和医学两大学科,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医药方面的立法条文逐渐完善、医事立法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医药食品卫生等相关制度。例如我国的《唐律》。宋代提刑官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首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革,由于工厂的劳动导致的流行病和职业卫生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相关的医事立法进一步得到完善。例如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救济法》,它被认为是近代首部医事法规。1851年在巴黎由11个国家签署了地区性的《国际卫生公约》,20世纪中期大部分国家已经从宪法上对公民的卫生健康权利进行了保护。医学与法学也越来越紧密结合。在科学与教育不断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医学与法学彼此之间的学科交叉点也不断显现。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人类的发展为宗旨,而法学也是以维护人类的生命安全为宗旨之一,由于相同的使命,两门学科在长期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医事法学。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不同学科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发展融合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 医事法学的社会意义广泛深远

由于共同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而相互交叉,反过来医事法学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医学与法学交叉发展的社会意义是很深远的。首先,规避医学科技带来的伦理道德冲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克隆技术、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科技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它们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冲突都应有相关的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次,拓展学术领域。现代科学在不断专业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重组整合,并且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发展实际上也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如近年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不少都是在交叉性学科方面取得学术成就的。学科不断进行交叉也是未来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再次,推动医事立法发展。近现代医学科技的革新变化也迫切要求医事立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医事法学的建构与完善将会有利于医事立法,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权。最后,有效解决医患问题。我国处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局面,医患关系的合理处理有赖于医事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与依据。医事法学对解决尖锐的现实医患问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 医事法学发展面临的限制因素

首先,医事法学发展动力不足。学科交叉已成了科教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大学管理层与普通教师的交叉学科发展的意识淡薄,对于医事法学的重视不足。另外部分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盲目扩大规模也导致了原本的学科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其次,国家重视不足。医事法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设置上,甚至没有专门的学科位置,得不到体制上的鼓励与支持。再次,学科平台缺失。由于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本身的限制,并未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院系,因此这种管理体制的资源分配和制度设计并不照顾包括医事法学在内的许多交叉性学科。最后,评价机制的局限。由于我国高校实行量化评价模式,对于科研教学能力评价强调量化的论文、课题和获奖,缺乏全面的、整体的、完善的指标评估体系,医事法学这类交叉学科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对待。另外,还有师资力量的缺乏,由于交叉学科并未获得制度设计中的合理位置,因此没有合理的学科建制,医事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医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僵化缺乏活力亟待改革。

四 结束语

各种学科在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朝着综合方向发展,而古老的两门学科医学和法学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共同实践的基础上,相互渗透、融合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医事法学,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强,学科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是推动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的制约,如缺乏国家制度与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以医事法学为代表的交叉学科急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3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社会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关系、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出现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维视角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出现是世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时俱进的一项尝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介组织被称为“中介团体”(IntermediaryBody)、“缓冲组织”(BufferOrganization),其主要目的是协调与缓和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矛盾。本文从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合理发展的必要性。

一、 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必要性

基于早期行政学的理论,我们知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事务,因此行政对于效率的追求是可行的。在我国经济社会逐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职能转变,是时代赋予当今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长期运用“大政府、小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政府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着“事无巨细”的管理,这种“面面俱到”的行政管理模式导致有限的行政管理资源过于分散,行政管理者的精力难以有效集中,必然导致政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与“小政府、大社会”的时代行政管理要求不符,严重阻碍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高等教育管理行政管理领域,同样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该管的事没有管的“缺位”现象、不该管的事却插手管理的“越位”现象、该管好的事由于管理方式方法问题产生的“错位”现象。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凭借其具有的法人地位独立性、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实施过程的公正性,能很好地解决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是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补充。

二、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在寻求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中,人们有如下两个问题最为关心:一是在配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是否最低?二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否对称?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做为联接高校、政府与市场的“缓冲阀”,必然受到基本经济规律的影响。高等教育做为稀缺性的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从经济学成本方面分析,如果高等教育全部由政府提供,虽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是这种单一由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着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如果高等教育全部由社会(主要是市场)提供,虽然可以降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成本,但市场自发性、盲目性、功利性的弊端,无形中增加了交易的成本,会对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就以每年高校招生录取为例,教育中介组织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在模型中,假设有m名考生和n所高校(m、n均为正整数),如果没有教育中介组织的作用,考生和高校之间就有m*n种交易方式(如图一所示)。如果交易中存在教育中介组织,则考生和高校间的交易方式有m+n种。我们知道,在上述模型中,随着m与n的增加,m*n就会远大于m+n,即证明在有教育中介组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教育交易的成本。

除了交易成本的因素之外,在交易过程中的掌握信息的多寡也是影响交易的重要因素。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谁掌握的信息越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经济学中有“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人们总是希望在交易成本最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信息拥有者与信息贫乏者之间在激烈的竞争中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随之产生,交易中的人问题、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等一系列弊端凸显,社会不公会被放大,进而产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出现“纳什均衡”,即交易双方都选择不信任与欺骗,严重阻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以上述的分析看到,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者的存在风险规避心理,有效率的交易无法建立,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的状态。因此,我们通过引入教育中介组织,发挥其作为“信息交换中心”的功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囚徒困境”问题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

三、 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组织的必要性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以及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社会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也放松了对社会的干预与控制,相应的,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市场的“联系”而被建立起来。9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伊尔・卡瓦斯运用政治学的视角,从政府与学校间双向作用的角度对中介组织进行界定:“一般来说,中介组织可以描述为一个正式建立起来的团体,它的建立主要是加强政府部门与独立的组织的联系以完成一种特殊的公共目的。”根据这种定义,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既可以作为高校代表向政府施加压力、表达诉求,从而影响政府的教育政策,又可以承担执行政府相关教育决策的责任,帮助高校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在政治学的权力平衡与社会多元治理理论下,政府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等相关问题上,应与社会、高校协同合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就需要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发挥“代言人”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交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交流地点也不局限于传统的社区之中。于此同时高校学术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各专业、各学科的互动日益丰富,一些带有较强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中介组织应运而生,以互动的双方或多方为对象,促进高等教育各方面的认同、交流与沟通。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公立;高校;转制;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转制学校”,或者“公立转制学校”。它作为公立学校转制现象的描述词,已被人们所接受。由于“转制”是个过程概念,它不足以表示这类学校的性质。[1]所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作为“新事物”的公立高校“转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部门治理变革。教育作为传统的公共部门的一个治理领域,民营化已成为其变革的世界性潮流。教育民营化本质上就是利用公民社会选择机制和市场机制来打破传统上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对于公共教育的垄断,形成一种包括公民社会选择和市场机制在内的多样化的公共教育供给机制。[2]

目前,世界各国已呈现出个人、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等非政府单位和部门大力兴办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育机构,或积极参与教育运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民营化的实践活动。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机制管理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和单位,对公立学校进行“转制”,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民营化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办学体制改革。

在高等教育阶段,“转制”学校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的长岗造型大学,新加坡的SMU大学等。尽管世界各国对此类学校名称不一,且就资金来源、资源配置、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国外较多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这类学校总体上因为适应社会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二)国内背景

我国的“转制”学校实验首先从公立中小学开始。1992年,天津最早进行了公立学校转制试点,1993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出现了第一批公立转制学校。到1998年底,全国12个省市已有近1000家公立中小学转制学校。[3]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不同地区在转制试验的过程中,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基础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转制”模式。

由于公立高校所面临的困境与公立中小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一些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可以进行公立高校转制实验。学者们就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可行性、概念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实践上,国内则涌现出浙江万里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多形式的转制高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等形式。近十年来,对少量公立高校进行“转制”的实践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民营化在制度层面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公立高校“转制”成为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二、公立高校“转制”的基本概念

概念反映事物的特征。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公立高校转的到底是什么“制”的问题,业内学者则是仁者见仁。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公立高校“转制”,转的是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的核心是在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转变单一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概括地说,就是学校的所有制没有变,变的是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以及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4]李祖超认为,“转制”高校无论如何“转”,其性质依然是国有,即所有制不能转变。[5]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立学校转制的目的在于建立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办学体制改革主要是针对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提出的,其关键在于没有建立基层监督机制,缺乏独立的负责的教育中介机构。“故真正需要转的‘制’,是缺乏学校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之制,是教育中介机构不健全、不独立之制。只要这些问题不解决,政府同学校的关系也就难望理顺,所谓‘教育体制改革’就得一直进行下去”[6]。

第三种观点认为,公立高校“转制”转的是所有制和运行机制。有学者认为,“转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的改变,公立高校可以通过资产转移的方式,转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二是机制的改变,即不改变高校的所有制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其运行机制。[7]也有论者提出,“公立高校转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变投资体制,二是转换运行机制,三是转变学校资产的所有制。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是不完整的转制,其关键是转换学校资产的所有制。”[4]

第四种观点认为,正是基于学校的产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考虑,才导致公立学校委托社会力量作经营——管理的探索,把这种学校简称为所谓的“转制学校”,也属于马马虎虎的提法。[1]

从上述四种代表性观点可知,转制高校的概念与性质主要涉及到产权归属和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是否转变。关于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转变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分歧的关键在于转制高校是否要“转”所有制,即“转制”高校的产权姓“公”还是姓“私”。前两种观点尽管对转制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转制不能改变公立学校的所有制,不管如何转,学校的资产都是国有。第三种观点鲜明提出转换学校的所有制是关键。而第四种观点则从根本上对“转制”学校持否定的态度。

三、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任何概念都无法自我显示,而以一定的词语为载体,“转制”高校从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下转第28页)

(上接第9页)不同的环境中,都使用同一个词,产生了诸多概念上的问题,公立高校“转制”模糊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区别。然而,概念上的不统一和持续地讨论,没有影响到学界对其意义和必要性的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转制”有助于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改革进程

有论者认为,“转制有助于切实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有助于理顺宏观管理关系;对扩大高校自主权将产生积极影响。” [8]

(二)“转制”有助于摆脱公立高校办学的低效率,高等教育经费供求尖锐矛盾的局面

有论者认为“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转制’的动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教育供求的矛盾、改革传统低效率的高校办学、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等;内部因素则包括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改善高校整体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等”。[5]

(三)“转制”有助于公立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竞争格局的形成

张乐天认为,“转制有利于促进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9]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更是为公立高校“转制”的运作提供了借鉴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政策以及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立高校“转制”提供了重大的机遇。有论者认为,公立高校转制后,其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相随而行。学校必须精简机构设置,裁减冗员和压缩非教学人员,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转制后,也就“逼”到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学校也必须更加重视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国有企业转制的成功经验给高校转制带来了启示。 [9]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迄今为止,公立转制高校虽然为数不少,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关于改什么“制”,如何“改制”,眉目依然不清,有待研究的问题颇多。尽管学者们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但是在现实的舆论中,公立“转制”高校却是个不甚光明磊落的词汇。

四、结语

由上可知,公立高校“转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现行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实属大势所趋,自发产生公立“转制”高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这类高校在其现实形式中带有一些弊端,然予以规范,可以使其成为现行办学体制改革中与民办高校异曲同工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P].2002.

[5]李祖超.对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断想[J].教育研究,2002,(10).

[6]陈桂生.“民办公助”质[J].民办教育动态,2001,(2).

[7]唐安国,陈飞.部分高校实施转制试验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5,(1).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5

1.1信息量大节约成本多媒体技术将大量教学内容预先存储在教学课件中,演示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分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知识内容更加连贯系统,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多媒体技术可随时更新或增补专业领域的前沿内容,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2资源共享互动便利多媒体课件可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与反馈,不断完善修正教学课件,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式学习能力。

2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及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2.1限制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对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提取分析、综合理解和归纳概括,进而抽象出事物模型并思维其规律性,最终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多媒体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展示大量信息,影响学生对内在意义的思考探索和理解接受,过分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减少了师生交流探索问题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为体现教师授课思维服务的,其内容的传递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实现。授课实践中,由于课件的固定性及整体性,教师需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教学,单方面地演示、讲解课件,限制了其形体语言及临场发挥的延展空间,忽视了师生间的有效探讨和交流,使教师无法正确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

2.3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形象化有时影响教育的系统化、整体化的不合理性,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课件需要充分展示知识内容的精华,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教学实践中,一些课件过分追求观赏性而忽视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违背了多媒体技术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各个要素间的关系,才能更加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高等教育的发展。

3现代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及完善途径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只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完善,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辅助手段的一种创新,不是教学的目的,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传承下来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具有形体语言交流丰富、师生互动积极有效等特有的优势。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如果将其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万能手段,一味追求多媒体技术的高科技融入,并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更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制作,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多媒体课件的素材选择需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遵循系统科学的要素和相关性;课件的结构设计需严谨,整体优化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并及时结合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要深刻了解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使之切实成为教学的实用工具,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特有的优势,以优化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范文6

>> 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音乐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党委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研究 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理念的演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 高等教育哲学视域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质量观的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文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6][7]吴剑平.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8]张东辉,董成武.从高深知识的视角解读19世纪后期的大学规模扩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