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特征;高职教学;侧重点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就使得其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群体特征。高职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科学地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是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发现并调动他们思想意识中的积极因素,使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一、高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学习的目的性都很强,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这一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虽然很辛苦,但苦到高考结束就达到目的了。而进入大学以后,突然失去了高考的“指挥棒”,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了。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但成绩好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不那么强了。只要考试能及格,毕业证能拿到手就是最终的目的了。正是因为对高职学习生活没有科学的定位,所以没有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薄弱

高职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往往在刚进入校门时就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择业目标,即围绕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择业。因此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在校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据调查有50%的学生只有就业的愿望而缺乏学习动机。目前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高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就业都没有出路。这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自卑感较强

由于绝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因为高考不理想而带着一种无奈的情绪进入高职院校的,因此对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普遍具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这造成他们入校之初的心态不佳,自卑感强。

(四)自我认知能力较低

高职学生对自我认识模糊,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应该是自我认识从发展到完善的时期。但是,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学业是他们一切生活的重心,滞缓了他们自我认识的发展。因此,他们实际的心理年龄还是很不成熟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高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的探析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先天固有的,对于他们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根据美国的教育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1、他们意识到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目标有联系;2、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必须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学习任务与需要满足的关系,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具有一定的价值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的价值之一就是利用性价值,即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使他们达到其他目标,如谋取职业等。根据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0%的同学认为课程的实用性是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更有60%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作为选课的主要动机。由此可见,学生正是立足于就业这个共同目标,才对专业性、实用性强的课程会显示出较强的兴趣。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专业后,围绕着该专业进行的,因此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显著。这种专业的划分把高职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高职院校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的学以致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多练习、多操作、多参加实训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使自己在面试、实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加强实践教学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的需要。

1、针对高职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能力高于学历的道理;2、针对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低的特点,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一个个学习(工作)目标,让学生亲身领会到什么事是该做的;3、针对高职学习的能动性强的特点,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高职的学习更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针对高职学习的途径多样化的特点,高职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三)注重教学的整个过程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生;音乐教育;心理特征;音乐心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正文:

一、职业中学学生心理特征及音乐学习的特点

一般而言,职业中学学生(以下简称为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和同年龄阶段的高中生一样。他们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但社会经验不足,对各种抽象的原则的理解还不成熟;自我评价开始从具体评价转向抽象评价;情绪常处于无名烦恼中,经常激动,不能理智的控制;自身行为都伴有情绪色彩,并对他人态度或行动中的情绪意义往往会进行过度的解读;渴望独立自主,甚至赢急于谋求而采取极端的行为;对同性朋友,容易结成毫不保留的友谊;对于异往兴趣增大,性别意识对性格的影响大大增强。

但我们要注意到中职生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心理特征:

(1)进入职业中学之后,中职生的独立意识较同龄高中生有很大提高,要求社会承认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由于社会经验、心理特征,特别是经济上的非独立性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中职生要处理好复杂实际问题还需依靠家庭和学校的帮助,以至于他们彻底独立的想法往往无法付诸行动。

(2)中职生一方面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但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很不成熟,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对待现实中遭受的挫折和现实社会的阴暗面。另一方面,部分中职生受社会影响很深,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带入校园,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各种矛盾冲突都可能在情绪冲突中得到极为强烈的反映。

(3)中职生虽然没有高中生的升学压力,但却更早的面临就业压力,加之其生理、心理都处于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中职生就读时经常会出现学习时自己对成绩的期望与具体情况的冲突,职业选择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个体追求"理想"的行为与实际效果的冲突等实际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总之,中职生正处于斯普兰格(E.Spranger)所谓的"疾风怒涛"期,即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个人开始切断与父母心理上联系的"脐带",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这个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最易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上述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特点:基本上都具备音乐的爱好,但大部分对乐理知识了解不多且无意进行系统的学习,学习时更注重音乐的愉悦性;唱歌时相对于集体大合唱,更喜欢单独哼唱或两三个人的小团体合唱;喜欢的音乐以歌曲为主尤其是流行歌曲,追求时尚,对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对政治、道德等抽象概念意味较强的歌曲经常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忽略。

二、把握学生心理,做好音乐教育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职业中学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上好职中音乐课呢?这就要靠音乐教师根据中职生音乐学习的特点,在教学时充分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提高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审美修养水平,并以此达到提升自我素质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个人情感的,在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现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目前在课程安排上具有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因此情感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就更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中职生更自然、更深入、更广泛的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具体而言,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需要注意到,情感的表现可以体现在古典音乐中,也可体现在流行音乐中。在具体的音乐选择中,教师要注意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学生们平日接触最多的还是通俗音乐,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听一些流行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打破学生对音乐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然后尝试让学生听出音乐作品的风格,使用的乐器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中职生而言,情绪发展占据了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情绪一般都具有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等特点,这些我们在选择音乐进行教学时也需要考虑。

(2)由于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而且他们大部分在初中时学业上受到的挫折较多,因此对他人的看法、意见更为敏感。相当他们喜欢唱歌,但由于不够自信,不敢当众唱歌,表现的极其紧张、害怕;或者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象在背书;甚至还会因认为当众唱歌会很丢脸而对唱歌表现出厌恶的情绪。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尤其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增强学生的信心。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所以,要刺激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心理,首先,作为音乐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音乐专业能力、技能,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其次,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教师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向上,这是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时刻注意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只有音乐教师增进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体验,才能刺激学生的积极心理,达到音乐学习的最佳效果。

(3)在职业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学会选择适当的音乐,增强专业学习效果;三是通过音乐学习增强进入社会后的交流能力。因此,职中的音乐教育较学习音乐知识本身而言,更注重于通过欣赏音乐达到其他辅的效果。因此,要搞好音乐教育,还要从课内外多种形式启迪学生的音乐感觉,引导学生对所知音乐加以应用。譬如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音乐集中在一起,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做成一个个性化的音乐专题。这样从学生自身出发,增加了学生体验音乐的亲身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促进学生了解如何利用音乐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如何利用音乐刺激灵感,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如何利用音乐改善个人性格,加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尽可能的区分学生个体的不同性格特性,尊重他们的个人爱好和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千人一方"、"扬此抑彼"。这就要求教师应能了解并应用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这是十分重要的。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3

关键词:职业心理 中职生 职业选择 社会环境

《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之一。本教材在对中职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中,其核心理论在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将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强调个体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由此可见,人的个性特征即个体心理因素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生涯规划》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职业心理因素即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气质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政治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将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走出求职困惑,找到一份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一、职业心理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一)职业价值观

人们在对职业选择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人认为从事理论工作,做科学探究有意义;有人认为帮助别人的职业最有价值;有人认为做实际操作,能看到物质产品的工作很有成就感;有人看重职业能给他带来多少经济收入;有人喜欢有掌控权力的职业,做管理工作……等等。为什么刘社会上各种职业的价值评价不一样。这是因为各人对职业的价值观不同所致。那么,什么是职业价值观呢?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就足说,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对职业给人的回报的偏好。比如,有人看重职业的稳定性,有人追求经济同报,有人希望得到自由等。不同的职业能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人们在职业选择时。会受到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做出不同的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无好与坏之分,但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过分利己,或脱离实战,那就不好了。

(二)职业兴趣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人们会考虑自己对某种工作是否感兴趣,并将兴趣作为职业选择的参考之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的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选择职业时,基于不同需要的个体同样也会有不同的职业兴趣。那么,什么是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个人刘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促进智力开发,挖掘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着,并表现在人的职业活动中。简单地说,职业能力就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个体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职业活动,而且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职业活动效率的高低。职业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一般职业能力,是人们在各种职业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础能力,它们广泛地作用于各种职业活动之中,并保证人们顺利、有效地掌握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特殊职业能力则是为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在某种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的综合(特殊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知觉细节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等)。要保证成功有效地完成某项工作,既要有一般能力作为基础;又要有特殊能力的支持。在选择职业时,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特性,认识到自身的能力适合干什么职业。

(四)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职业性格,要适应这一职业,就必须具备或培养这一职业要求的性格特征:如果某个从业者具备了他所从事的职业的职业性格,那么他就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反,从业者的性格不适应职业性格要求,那么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中职生在选择职业时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性格,寻找更合适的岗位,未来的发展可以更顺利一些。

(五)职业气质

“气质”这一概念,与我们平常说的“禀赋”“脾气”相近似。气质足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性的动力特征。每个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如有的人急性子、有的人慢性子、有的人情绪容易变化,有的人情绪很稳定等,这就是气质差异。气质会影响人活动的特点、方式和效率,所以一定的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某些气质特征。如军事指挥、外交人员需要控制情绪的兴奋性,表情不外露;而演员、营业员、推销员则更需要热情奔放,情绪舒展、笑口常开。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以活动的内容为转移,它表现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一般人们把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适宜不同的职业。所以,中职生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气质特征。

二、中职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误区及表现

日前,职业中专生在职业选择时,心态很茫然,他们没有合理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心理因素,全面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和适合干什么,在择业时盲目追求,随大流;同时,对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什么能力缺少深入了解,对社会的职业需求、人才情况也不清楚,在职业选择上过于理想化或盲目化,从而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或者找到职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不是被辞退就是不辞而别。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中职学生感觉自己的学历层次不高,在高学历人员不断涌现、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怕工作不好找,怕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因而对就业前景信心不足;有些同学盲目乐观,相信凭自己的本领一定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有些同学成绩较差,他们对自身的条件缺乏信心,内心焦虑和担忧;有些同学显得很轻松,他们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家长身上,认为父母亲会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找工作,不用自己操心;有些同学缺乏竞争意识,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种种择业心理表现反映了职业中专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着心理误区:

(一)缺乏对职业的全面认知和和自我职

业适应的认知

一些学生对社会职业缺乏系统伞面的了解,职业知识较贫乏,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清楚;另一方面,对职业心理因素即职业价值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气质等对自己职业选择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因而缺乏自我职业适应的认知。这些情况容易造成中职生在择业时追热门、随大流;过高估计自己或过低认识自己。这样,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表现:盲从、自卑、依赖、焦虑等等。

(二)自我定位偏离现实,择业期望值偏高

由于对我目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导致中职生对自我定位偏离现实,择业时存在过高的期望。例如,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追求高薪高酬职业,片面强调就业地区,怕吃苦,图轻松等等。

(三)没有处理好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二者的关系 有些中职生在择业时,对职业的价值取向,主要着眼点是从个人的利益、前途和爱好等出发,过分注重个人价值,忽视社会需要。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求职的顺利进行。而正确的择业,应该既要根据个人需要又要考虑社会需要,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求职的成功。

总之,当前中职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择业心理和误区,影响了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帮助中职生克服择业的不良心理,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迎接社会挑战。

三、中职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帮助学生全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首先,在德育课教学中,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气质、职业价值观等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择业选择的。重点学习这些个性心理特征的含义及类型,进行一些职业心理测试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认识自我,然后初步考虑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其次,学生还要了解不同职业对求职者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同要求,这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

(二)加强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毕业生求职过程不仅仅是一场能力的竞争,电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挑战。与大学生相比,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因其文凭偏低而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中职生的就业而临严峻考验。许多中职生在求职前后存在着不良的心态:焦虑、自卑、盲目、恐惧、依赖、挫折感等等。中职生必须对求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减少求职带来的不良心理现象,影响求职的最终成功。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求职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可能会遭受不断的挫折。中职生平时要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要学会自我调适,进行自我鼓励,保持积极心态,讲究求职策略,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及时改变观念,做出新的决断,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其次,要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对自己的学识、能力,智慧乃至于才能、事业、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树立自信心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中职生只有学好专业,发展特长,全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才有可能在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要立足现实,准确定位。过于理想化的职业选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要处理好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在求职时,心态要平和。立足现实,要考虑自身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职业的期望值,有吃苦的准备,从基层做起,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要正确处理职业与金钱、名誉,地位的关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四)配合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老师配合学校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勇于竞争,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和形势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

(五)指导学生求助于职业心理咨询机构

职业心理咨询机构能够帮助求职者自我了解、提供信息或者进行职业心理咨询等援助行为。因此,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职业咨询能为他们找到人生目标提供很大的帮助。德育老师引导学生求助于职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职业心理咨询是中职生释放心理冲突,调适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职业的复杂化和高深化,现代社会出现了林林总总的职业部门和职业岗位。而职业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岗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所以中职生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认真而慎重。在择业前,必须进行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个性类型及其职业适合性,了解社会环境对职业的需求情况。这样,既能有的放矢、方向明确,又可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形象,最后获得职业选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钱景舫。生涯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6]刘月岩心理健康教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4

关键词: 心理特征 中职教育 计算机教学

中职生是正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正处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但他们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

(一)存在自卑心理,但表现欲望强。

中职生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中职没有出息,显得无奈。因此,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但他们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明显,为了寻找心理平衡,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

(二)学习动机不足,但接受能力强。

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没有动力,就业压力大,心情烦躁。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思想意识活跃,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容易接受新事物。

(三)责任心不够,但存在感强。

青春期的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追求内心世界中存在的“本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开始把自己看做“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要刷“存在感”。一旦他们投身到某项任务中,又缺乏准备、缺乏经验,责任心不够而导致半途而废。

计算机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类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最基本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知识学得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中职生有特有的心理特征,计算机老师应从中职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入手,把“缺点”当“特点”,尊重个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多动脑筋,多研究能有效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策略,力求不断提高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同时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合理确定课程内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此,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应当合理确定专业技能学习目标,借此激发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努力。

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这是计算机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中涉及了大量操作内容,学生想要全部掌握有一定难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即创建与管理网站站点、设计和制作网站首页、制作网站特效、设计和制作网站二级页面、制作网站后台管理页面、网站测试与和综合项目实战任务。划分好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自行设计子任务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课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也可让学生互相评价,以此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有助于激发他们向最近发展区努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应用与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学科,既具有“学科性”又具有“工具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深刻影响着学习、工作及生活。在平时教学中,以项目任务为基本实验单元,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使用”为原则,确定教材内容,并兼顾适应专业变化,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

比如,在讲word操作时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教学任务――《利用WORD制作商务邀请函》。商务邀请函是活动主办方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举办的活动而印发的书面函件,它体现了活动主办方邀请的诚意,企业根据商务活动的目的设计并撰写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邀请函。

某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新产品并准备召开一次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公司请你负责制作并向客户印发邀请函。要求如下:

1.使用WORD制作改邀请函。

2.符合邀请函的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整体风格简洁大方,图文并茂。

3.文档的页眉与页脚处有体现企业文化的信息。

4.根据“客户通讯录.doc”制作信封标签。

5.为“客户通讯录.doc”文档设置打开权限密码。

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内涵,掌握方法,更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

(三)运用仿真实训,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是考虑自身工作的便捷性,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与大家同进同退,在互相合作、学习及共同进步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教学中运用仿真实训,让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完成团队中的一个任务。

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前分组:全班30人,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6名同学,每个组模拟一个设计公司。角色扮演如下,竞投小组:设计公司;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小组成员:设计人员;教师:客户。

注:

>由教师扮演客户,每组在实施项目之前,派出各组的项目经理和客户交流,听取客户的意见,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

>每组选出一个优秀设计作品,保存无误后交客户(教师)竞标评选。

当今社会非常重视合作,现代企业更是如此,大部分工作都已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角色扮演、分组合作,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在虚拟的企业环境中体会个人的力量,加强学生集体荣誉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无定法,中职学生相比普通中学学生问题更多,教学难度更大。但老师始终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个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是向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老师需用心体味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每节课上尝试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总结,再创造性地运用在下节课中,如此反复,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5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给学生传递知识,更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班级管理途径,着力构建和谐的班级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一是存在自卑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往往带着阴影进入中职学校的大门,表现为缺乏自信。二是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对人生目标缺乏规划。三是存在厌学心理,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为学习懈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动力。四是学生家庭负担较大,中职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基础普遍比较差,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五是学生遭受社会偏见,尽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但人们往往对中职生存在偏见与歧视,把社会正常分流看成了学生优劣的筛选,给学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二、班主任要当好“四个员”

针对中职生的以上心理特征,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员、服务员、管理员和裁判员,营造中职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一)班主任要当好“引导员”。

一是以学校制度引导学生,比如经常召开班会和座谈会,引导学生自觉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的准则,从而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二是以生动事例激励学生,比如通过励志故事、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三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热爱班集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四是以身边小事启发学生,对学生积极的行为给予肯定,对不正确的行为及时指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二)班主任要当好“服务员”。

一是要尊重学生。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理念,始终保持平等的心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觉得在班级里真正被尊重,从而赢得学生对班主任和班级工作的支持和拥护。二是要关心学生。中职生离开家庭异地求学,心理上渴望得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对学生不闻不问会引起学生反感。笔者坚持每星期到宿舍过问学生的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要加强交流。班主任要密切和学生交流,加强师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开心结,使学生能心情舒畅地学习。

(三)班主任要当好“管理员”。

一是抓好学生思想。有的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班主任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解决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二是管好班级纪律。纪律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保障,对于个别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要逐个剖析原因,坚持思想教育为主,惩罚教育为辅,使学生心悦诚服才能治本。三是促进学生学习。学生的课程非常多,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不尽相同,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适应学习的要求。同时,可以不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四是维护班干威信。班干部是班主任的重要助手,建立强有力的班委会,才能顺利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班干部的挑选要突出责任心、工作能力和认可度,班主任要对班干工作多鼓励、多支持,在公开场合要肯定班干部的工作,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

(四)班主任要当好“裁判员”。

在班主任工作中,难免遇到学生之间利益冲突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班主任作出正确的判断。一是要公平公正。对评先评优、学生鉴定等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注重群众公认,做到优中选优,不偏不倚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二是要着眼大局。学生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善于站在班集体的角度考虑,坚持秉公处理,及时化解矛盾,争取以具体事情来教育学生,达到维护团结的目标。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向前看,让学生认识到摩擦是暂时的,彼此间的友谊是长久的。

三、班主任要具备“五颗心”

要做好中职生的引导员、服务员、管理员和裁判员,班主任必须具备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和宽心。

(一)班主任要有“爱心”。

在情感上,班主任要在三个层面充满爱:一是教育学生时是老师。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班主任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天职,而不是学校强加的额外负担。只有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才能用心施教,竭尽全力将班主任工作做好,从心底为学生的成长感到由衷高兴。二是关心学生时如父母。班主任要将学生视作孩子,给予无私的关爱和包容,带着真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学生生病及时照顾,学生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三是平常交往时做朋友。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不能盛气凌人,要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班集体活动,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对教师讲心里话,才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班主任要有“耐心”。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琐,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做好工作。一是时间上要有耐心。不论课堂还是课后,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是学生的需要,都是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二是方法上要有耐心。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工作要多次布置,手把手进行指导,甚至反反复复多次跟踪才能落实。工作切忌急躁,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笔者坚持每个月都与班里的每位学生交流1次,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给成功的学生予以勉励,给失意的学生捎去安慰,给违纪的学生予以警示,耐心做好班主任工作。三是教育上要有耐心。对学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对学生比较顽固的陋习,要耐心多次做工作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班主任要有“信心”。

班主任要秉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心态,树立饱满的信心,全力以赴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在班主任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辛勤付出可能会得不到领导和学生的肯定。但绝不能心灰意冷,要秉着对工作的执着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钻研班主任工作方法,以满腔热情克服各种困难。二是对学生要有信心。班主任要确信每位学生都有理想和希望,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自信,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倾斜政策鼓励学生,以优秀的中职毕业生事例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公开场合多表扬肯定学生,让学生产生对未来的期待感,从而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

(四)班主任要够“细心”。

细节往往决定着成败,班主任工作要从细节做起。一是工作开展要全面。班主任工作很杂,对学生的安全、品德、学习、纪律和生活等问题都有管理责任,对各方面工作要有总体安排,避免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笔者坚持将每天或每段时间中班级发生的事情,如考勤、纪律、卫生等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都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工作不遗漏。二是重点关注小部分。在班级里,总有些学生与教师接触比较多,有些学生与教师接触相对较少。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应该是全部学生,尤其要关注表现不那么好的学生,绝不能放任自流,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帮助相对落后的学生争取更大的进步。三是工作方法要细致。班主任对学生的工作要细致,摸清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注重解决苗头性问题,才能做到“运筹帷握”。比如为了做到“因材施教”,笔者在开学初为班里的学生建立了基本信息卡,包括经历、家庭、性格、爱好等内容。若学生在某天无故缺课,班主任可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相应处理,有时要及时联系家长,绝不能疏于细节管理,让小问题发展为大问题,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五)班主任要放“宽心”。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范文6

【关键词】排球运动 中职生 身心健康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74-01

排球运动是人类体育发展史起步较早的一项集体活动项目,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排球在体育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中职生通过学习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够对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排球运动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对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的认知,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参加排球比赛并运用所学的战略战术,还知道如何欣赏这一运动,领略到排球的魅力并从中享受到快乐。只要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和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就能充分发挥排球运动的效能,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

一 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它要求参与者动作要十分精准,在发球时要有力量,在垫球时要准确无误,传球时要随机应变,扣球时要稳、准、狠,拦网时要能综合各种因素在瞬间作出判断。参加一次排球运动,可以使参与者的手臂、手腕、腰部、腿部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身体更加机动灵活,思维更加敏捷。排球还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要求参与者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实践证明,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促进中职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心理得到调节,使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二 中职生的特点

中职生正值骨骼生长发育期,有肌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的特点。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易冲动。在心理上还存在逆反、任性等不良现象,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美好的憧憬,可塑性强,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他们就会积极地投身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笔者通过对中职生的调查,着重研究了排球运动对中职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对制定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案,提高中职生的身心素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 排球运动对中职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排球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身体能量物质的提供能力,促进代谢物质的排出。同时,排球运动还可以消耗脂肪,使机体形成更多肌肉,有利于保持更健美、更健康的体态。

2.对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影响

排球运动中,身体要时刻处于战备状态,随时要准备迎接来自对方不同力量、不同速度、不同弧度的球。进行排球运动对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会有所增加,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室容量增大,心脏搏动的输出量增加,心脏在每次收缩时有更多的血液射入血管。排球运动还能显著降低血脂含量、改变血脂质量,因此坚持排球运动能显著增强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功能。

3.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

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扩张肺部,增加肺活量,加强呼吸肌力量,扩廓,促进中职生肺组织的生长发育。排球运动会大量消耗体力,加速机体能量消耗的过程,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参加排球运动时,特别是比赛过程中,参与者必须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多时候要面对各种情形迅速作出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充分地锻炼中职生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

5.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排球运动对中职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排球的训练或比赛,可以让中职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身心。

6.能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

排球运动对团队的配合度要求很高。团队精神作为排球运动特点的突出表现,个人处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需要共同遵守相关纪律和行为规则,在各自心理上都要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在行动上,相互配合、互相影响,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有着一致的目标,要以团队的利益为重,不能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每一个决定都要从团队的利益出发。因此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7.能培养参与者助人为乐、奋力拼搏的优秀品质

排球比赛的规则中,规定球不能落地,而且在本方击球不超过3次,比赛中随时会有因判断错误而无法接到的球,或因各种原因没接到位的球,队友要不惜奔跑扑救尽可能去弥补其中的失误,充分发挥本方的进攻力量,给下一次击球人创造条件。可见,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优良体育道德作风。

因此,在中职学校大力开展排球运动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有所注重,积极创造条件,体育教师责无旁贷,要认真组织,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好排球活动,让更多的职校生了解排球运动,并且爱上这项运动,推动排球运动在职业学校中的发展,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卢金军.浅析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方法[J].科技信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