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疗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疗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疗专业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1

关键词:动物 医疗 事故

一、动物医疗事故

动物医疗事故:是兽医在诊断、治疗动物疾病过程中,因没按技术操作或诊断治疗有误、使用未进行实验、检验的医疗设备和药品而造成不良后果。

二、动物养殖与动物诊疗现状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形式丰富多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养殖动物的用途,有国家保护动物 、观赏动物、执行公务动物、实验动物、家庭宠物,食用动物等等,其经济价值高低不等和功能多样,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畜牧业养殖的需要,各种动物诊所、宠物医院及乡镇个体兽医在各城乡运运而生。从业人员中有专业人员、短期培训班的兽医、也有民间兽医、各兽防站的诊疗条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引发的诊疗事故就不可避免。

2、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缺乏、诊疗机构中配制不健全、诊疗项目比较单一,具有一定规模、诊疗项目完善的几孚没有,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在乡镇分布少,乡镇几孚是本乡镇人员经短期培训而从业的,这样导致发生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从事动物诊疗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兽医师以上职称,并有两年以上兽医临床工作经验、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物诊疗许可证和兽药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兽医诊疗工作。由于我国的畜牧兽医方面的法规不够建全,还在不断的完善中,无证行医的诊所存在一定比例。

三、医疗事故的鉴定处理

1、实施兽医医疗事故鉴定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动物诊疗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审核、发放;第五十四条规定: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第五十五条规定: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从法律角度明确动物诊疗活动的许可机关和管理机关均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所以诊疗事故鉴定处理也应纳入兽医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范围。

2、具体实施时由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兽医医疗鉴定小组,对诊疗人员的诊疗资格、开具的兽药处方、病历进行核实和取证;对事故现场、畜主、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调查;对病畜或死亡畜进行检查勘验或病理解剖;采集相关图片影像资

料;采集相关病料进行实验室检验确诊病因之后,由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召开讨论鉴定会,根据相关资料、检验结果、专家讨论,认真梳理形成兽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鉴定结论以参加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半数通过为准。并将鉴定结论及时反馈给双方当事人。

3、兽医医疗事故鉴定虽然不能作为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案件,但是笔者认为在处理兽医医疗纠纷案例中所有的文字材料在不同程度上表述着一定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因此,所有文字材料和文书做到详实准确、言简意赅、字迹工整、填写规范,并及时装订成卷、归档。

4、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兽医医疗鉴定结论,对双方当事人在兽医医疗事故中承担的责任比例和赔偿争议进行调解和仲裁。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调解同意裁定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载明基本情况、医疗事故原因、双方当事人认定的赔偿数额等,双方当事人签名后留原件一份归档备案。

四、建议:

1. 兽医临床上的诊断、治疗事故普遍存在,没有兽医临床诊断就没有诊疗事故的发生。目前,动物医疗事故是一个新的话题,在《动物防疫法》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宠物饲养量的增加,动物诊疗失误和医疗事故逐年增加,目前处理兽医医疗事故的依据尚缺,因此急待出台兽医医疗事故处理相关规范,如约束诊疗行为,解决医疗纠纷,减少因医疗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 从事兽医诊疗的的人员,必需是持证上岗(执业兽医),并对每种动物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的敏感性、都要全面了解才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求临床兽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2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分级负责,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各项工作,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严格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引发传染病的主要因素和原因

1、水体污染(主要是厕所、垃圾、动物养殖场所被水淹造成的水体污染);

2、动物腐尸污染;

3、生态失衡、饮用水或食物被污染;

4、灾民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

三、主要防疫内容

1、妥善安置灾民,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

2、消毒被污染的饮用水源,特别是水井和手摇井水;

3、全面开展卫生运动,对被水淹的房屋、公共场所、集居点、动物栏舍全面开展清洗和消毒;

4、开展卫生教育,使人民群众掌握预防肠道传染病等相关疫情的防治知识,树立灾后不忘防疫的意识;

5、对全倒户集居点加强巡回义诊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

6、及时清理掩埋死猪、死鸡等家禽动物尸体,净化环境。

四、主要药物和消毒方法

1、含氯消毒剂(漂白精片、粉),剂量:饮用水消毒0.4g/100公斤,动物尸体消毒200g/100公斤;

2、生石灰粉:掩埋动物死尸前消毒,每头死猪按5公斤计,其它家禽尸体的消毒参照执行。

五、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救灾防病工作小组,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局要组建医疗救治应急、卫生监督和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并积极开展工作。各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本辖区内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各镇、各有关单位在救灾防病工作中,必须做到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切实落实好救灾防疫工作,严防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受灾群众身体健全和生命安全。凡在抗洪救灾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出现不履行职责、工作不力、延误救灾防疫与救治工作等情况的,将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1、县直医疗单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各镇卫生院要做好重大灾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成立巡回医疗救治队。医疗救治队每天到灾区进行巡回医疗,进村入户,送医送药,确保受灾群众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2、县疾控中心要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群众集居点的疾病监测、预防和指导消毒工作,负责供应消毒药物,并分发到各镇卫生院,再由各镇卫生院分发到各村或各消毒点。

3、各镇要成立卫生防疫消杀专业队和搜寻掩埋动物尸体专业队,负责本辖区被淹饮用水源、房屋、公共场所和动物栏舍等场所的消杀工作和辖区内的动物尸体的消毒掩埋工作。掩埋工作要在洪水退后迅速进行,3天内完成。消毒指导工作由镇卫生院负责。

4、县卫生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灾区检查、督促、指导消杀等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的落实,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县救灾复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5、灾区一旦发生疫情时,应按规定启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应做好疫情的应急响应工作,及时控制和消除疫情带来的危害。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3

[关键词] 基层兽医 诊疗建议 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72-01

一、基层兽医诊疗建设现状

1.诊疗设备落后,没有固定诊疗场所

在基层的兽医诊疗建设中,由于国家专门投入资金少。兽医诊疗没有固定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也都没有进行更新换代,多为淘汰或者陈旧器械。由于专业化的器械少,听诊兽医多凭借个人的能力、经历来判断病情。通过动物外在的病理表现来诊断容易造成病情治疗的延误,对养殖户与宠物主人造成损失。诊疗设备落后,没有固定诊疗场所这是造成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先进的诊疗设备有利于兽医诊疗的准确性,而固定的诊疗场所也有利用医师的诊疗与求医者的方便。

2.兽医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兽医管理机构没有单独作为一个机构,兽医管理机构常常服从于当地政府的畜牧业管理部门。这导致兽医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工资低、自由度小等问题。职责的不明确,不能实行统一管理,从而使得兽医工作职能重复、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等。这些都使得兽医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对于专业兽医学校扶持力度小,生源少。使得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奇缺,兽医人员水平层次不齐。

3.理论知识更新慢

由于兽医人员水平层次不齐,高学历的兽医紧缺,造成新兴的兽医理论知识更新缓慢。没有对基层兽医人员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兽医人员层次不齐,人员年龄结构差异大都导致无法展开系统的提升培训,兽医知识理论的陈旧与动物病症的多样化导致了兽医医疗临床诊疗效果差。兽医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还应该大胆的运用于实践之中。对于现实中未记录的病情与病历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理论应用与实践的诊疗之中。

4.缺少药品与诊疗记录

基层兽医诊疗过程中,没有适合动物的药品往往用人类药品来替代,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很多动物无法承受药性,往往造成重大的损失。动物药品的缺少,专业兽医人员的缺少,兽医诊疗多靠判断与经验且没有病理的记录,这都导致动物一旦发病无法最快的抓中病原解决病情。病例、诊疗的记录、兽医的记录与体会在诊断中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它有助于医师在第一时间找到动物发病的原因从而做出及时的诊断。如果不注重病情的记录与观察、积累,很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延误治疗与错误诊断。

二、如何解决基层兽医诊疗建设问题

1.国家加大对于基层兽医诊疗建设的扶持

对于基层兽医诊疗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发挥自身职能,积极的培养高素质的兽医从业人员,解决就业、薪酬的难题。为基层兽医人员展开定期的理论知识研讨会,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购置专业的医疗器械,建立专门的兽医诊所,购买必备的药品。促进基层兽医诊疗的建设。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专门培养兽医人员,以当地养殖户的数量,每户分配专门的兽医诊断人员。加快畜牧业兽医行业人才培养,能够拓宽畜牧业发展道路,从而为国家与当地政府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2.基层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基层兽医诊疗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兽医这一职业的意义。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兽医工作的宣传力度,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兽医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与待遇。改变兽医职业被歧视的现状。从而为我国的兽医诊疗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基层兽医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新知识、新理论要及时的学习。不断的完善专业技能与理论,提高兽医诊疗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重视病情的记录与研究,注意整理病理知识

在基层养殖业与日常宠物间,注重对患病的动物进行观察与记录。作为一名兽医工作人员,要重视病情的记录与研究。了解动物发病的原因、症状等。从而在第一时间给养殖人员以科学的指导,专业的治疗,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在对于病情研究的同时注意记录与整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储备,重视病情的记录与研究,注意整理病理知识,提升诊疗的准确。

4.用先进的仪器与科学的方法诊断

兽医诊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科学的诊断方法与先进的仪器对于诊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诊断方法有利于兽医诊疗。一般的诊断为病症的鉴别诊断,根据动物发病的病因、症状以及发病过程从而进行鉴别诊断。另一方法为推理诊断,先出一个假定的可能性疾病出发,通过对病情的分析逐一排除,最后鉴别确定病情。医疗仪器的主要性不言而喻,X光、超声波仪器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兽医更好的从动物内在病因进行分析与诊疗,从而更好的确认病症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4

本县的动物防疫站的现状如下

安化县,属于湖南益阳境内,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总面积 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县总人口95.1万,有汉、土家、苗、蒙古等26个民族。县城位于资水中游北岸东坪镇。

安化县有23个动物防疫站,每个乡镇设1站,全县乡镇动物防疫站现有正式在编人员92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助理职称58人、技术工人32人;大学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35人、中专学历20人;55岁以上的10人,占总人数的10.86%,45至55岁的39人,占总人数42.39%,45岁以下的43人,占总人数的46.73%。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的职能主要有公共性职能和非公共性职能,公共性职能主要是在县畜牧水产局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宣传贯彻国家动物防疫方针、政策和法规,具体实施国家规定病种的常年免疫接种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报告、控制与扑灭,依法执行派出动物(含水生动物)检疫任务,同时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非公共性职能主要从事畜禽疾病的治疗、、饲料器械的购销等为养殖户开展有偿服务。镇畜牧兽医人员专心为畜牧业发展服务,及时把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传送到饲养户中,特别对全县畜禽疫病预防全覆盖免疫注射,为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安化县乡镇动物防疫站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工作人员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安化县的乡镇动物防疫人员每站平均还不到4人,且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知识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在现有的92人中,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很少,大部分工作人员仅仅在上岗初期进行过岗位培训。技术水平落后,人员偏少,不仅难以满足农民发展养殖业对动物防疫技术的需求,而且更难以适应控制动物重大疫情所具备的综合防疫应急能力的需要。 其次,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工作少。大部分专业人员经常要参加所在乡镇分配的任务,有一部分参加畜禽防疫工作,还有一些人员在镇工作繁忙时被随意抽调,使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具体的畜禽防疫工作时间比较少。最后,财政拨款少,基础设施较差。安化县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的财政拨款比较少,绝大部分财政拨款即为工作人员的月基本工资,并且数额比较低。只有极少数的拨款为改善工作条件的拨款,动物防疫站房屋多数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房已经经过了四十年,年久失修,多数处于危房,个别站至今没有房子,在乡政府给的一间房子内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检测基础设施滞后,医疗器械设备不足,难以开展有效诊疗服务,难以满足基层对于动物防疫事业的需要,这样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队伍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

促进安化县动物防疫事业发展的对策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5

宠物医院的医疗垃圾随意丢弃

福州宠物有10多万只,每天宠物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如何处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宠物医院的医疗垃圾,经简单收纳处理后随意丢弃。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负责人介绍,动物传染病多达200多种,危害大,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宠物医院每天收治病猫、病犬,所使用的一次性针管、注射器以及纱布等医疗垃圾,若得不到科学、及时处置,很有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区近10家宠物医院,调查发现,多数宠物医院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不彻底,和生活垃圾混放。

在福州梦山路附近一宠物医院,一位兽医表示,前来就医的宠物,多数是患有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在该诊所配药室门口,记者看到一个污迹斑斑的白色塑料桶,除了套有一个红色塑料袋,再无其他隔离措施,桶内满是药棉、注射器、一次性针管等废弃物。而在福州山海观旁的一家宠物医院,院长表示,他们每年会交纳一定费用,请专业人员定期前来清理宠物医疗垃圾,而且平时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将用过的“注射器、针管”等物品进行分类丢弃。不过,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这位院长并未明确表示每年交纳多少费用,福州哪些机构可以对宠物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在仓山区下藤路一家宠物医院,尽管这里是仓山区动物免疫定点机构,但每天给宠物打疫苗或处理伤口,用过的针筒、纱布等废弃物,均用普通垃圾袋进行收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分类放置、处理措施。“每天只要把垃圾袋放在门口,就会有清洁工来清运,还不知道有哪家做得最规范。”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宠物医院用过的一次性针管、输液线等废弃物,在福州的废品收购站可以卖到1.1元/公斤。不过,虽明码标价,福州多数“破烂王”还是不大乐意收购。“听说收购这些东西,被发现是要重罚的。”在工业路附近开废品收购站的老卢说,前不久,一名环卫工曾提着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来他这里兑钱,结果打开一看,里面满是诊疗机构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废药棉和纱布。老卢还记得当时不少针头上还带血,“看着都觉得脏,如果一不小心扎到手就更不敢想象。”所以,对于这样的医疗垃圾,老卢都谢绝收购。“除非是熟人,但也得要求他们将这些用过的针管事先清理,比如拔掉针头之类的。”在梦山路上,一名环卫工称,平时工作时自己多会捡一些饮料瓶换钱,以前也会把一次性针管和其他输液瓶一起带走,但是,废品收购站并不乐意收(医疗垃圾),也就懒得捡了。

专家:动物传染病危害大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蔡老师,兼职从事宠物诊疗,对动物传染病有一定研究。他表示,宠物医院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此举很有可能会导致病菌扩散,尤其是在夏季。倘若将医疗垃圾随意丢弃至路旁垃圾桶,路面上的流浪狗在寻找食物时,可能被带有病狗血样的针管扎到,感染上疾病,这些疾病将很容易扩散开来,甚至传染到市民身上。

另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负责人介绍,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最主要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弓形虫病等。人畜共患危害极大,猫容易传染给人弓形虫病,孕妇一旦被感染,将会生出畸形儿。

业内人士: 宠物医疗垃圾处置存盲点

动物医疗专业范文6

关键词:医师;管理制度;启示;执业兽医;法律法规

1我国医师管理制度介绍

1.1医师管理法律体系构成

目前医师行业管理法律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为核心,包含一系列与其相配套的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准入、执业规则、考核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是医师队伍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根本保障,是医师人员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资格考试、注册方面,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办法》《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等;在从业管理方面,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中医师、士管理办法》等;在考核培训方面,有《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在医疗事故处里方面,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在病历、处方管理方面,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

1.2医师管理基本制度

1.2.1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在我国医师资格须依照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取得。取得医师资格的主要途径:一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即获得医师资格;二是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取得一定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经相关部门认定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

1.2.1.1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国务院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管理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的办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则具体组织实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级,每级又包括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其中中医类包括中医、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中西医结合医师8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目前,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类别共有36种。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医师资格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已经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如再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可免于实践技能考试。医师资格报名条件。执业助理兽医师和执业医师报名条件在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上要求不同。执业助理医师报名的学历条件为具有医学专业大专或中专学历的人员,实习时间是需要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试用期满一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条件的学历条件为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实习时间同执业助理医师一致。对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具有专科学历的,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分别满二年方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专学历需满五年)。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人员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推荐后,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首先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然后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方式也分为临床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案另行规定,不同于普通医师考试。这样的规定,降低对该部分人员的学历要求,更侧重于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医术专长。

1.2.1.2取得医师资格的特殊情况。一是境外人员,需要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实习满一年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二是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人员,要有在华医疗机构作为邀请或聘用单位,与聘用单位签订协议,并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方可获得资格;三是乡村医生,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2.2医师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否则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2.3考核、培训制度

1.2.3.1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医师考核是由专门的考核机构按照医师执业标准组织实施。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医师的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为保证医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临床工作,现对住院医师开展了规范化培训工作,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考核内容:医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等。首先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的评定,考核机构对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由考核机构对参加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测评方式可以采取个人述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考试或考核,书写医学文书的检查,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等一种或多种形式。最后综合各项评议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管理: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其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则允许继续执业,不合格的收回其医师执业证书。

1.2.3.2培训制度。培训的组织:医师的培训计划及农村、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组织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需要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和管理:医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通过培训来提高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接受培训的医师要经过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通过培训

。1.2.4医师的权利、义务。《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的8项权利和5项义务,权利包括: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诊查、调查、处置,选择合理方案,出具医学证明,获得相应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参加培训与继续教育,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的权利及批评建议权等。医师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钻研业务,宣传保健知识。

2我国医师管理制度特点

2.1法律体系完善采取平行立法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执业医师法》中的各项制度,在医师资格考试、注册、考核培训、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有具体的办法作为配套补充。通过细化各项制度,建立相应的配套规章,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医师行业各项工作都能进入依法依规的良性运作轨道。

2.2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强医师管理法律体系规定的各项制度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各项制度有序衔接,操作性强。如在医师资格考试方面,实行了分级、分类的考试模式,确保考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考虑到学历与专长兼顾,既考虑和重视学历,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给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人员进入医师队伍另辟蹊径;在资格获取方面,对外国人、乡村医师等不同人群取得医师资格的途径都有明确的办法规定。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分别制定相应办法,明确不同主体职责权限、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更便于医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2.3充分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是立法最重要目的之一。《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提出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基本工作条件、待遇、人格尊严、自我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进一步维护了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同时,规定义务,将其具体的工作职责规范化、法律化。

3我国执业兽医管理现状

在我国,执业兽医制度已基本建立。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正式提出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建设。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了执业兽医制度的法律地位。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稳步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提供保障。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对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证书发放等都做了相应规定。针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农业部还制定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二是执业兽医注册、备案制度。按照《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执业兽医资格,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应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备案,并规范了执业兽医注册、备案的程序和条件。三是执业兽医从业管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在执业兽医的配备范围、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的从业范围、处方笺和病历的使用、执业兽医的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有效加强兽医从业人员管理。四是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中规定“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实际工作中,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也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执业兽医继续教育,但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且目前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更多是市场行为,参与积极性不高。

4对我国执业兽医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

4.1构建执业兽医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兽医人员的法律法规,在兽医人员管理方面仅有《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主要集中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方面,包括《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在操作层面的规定和规程尚未配套,有些制度的推行缺乏立法支持。应借鉴医师管理法律制度体系,针对兽医管理的具体制度制定配套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形成健全、完善的兽医人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4.2借鉴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有些长期从事兽医工作人员,其学历、职称不符合考试办法规定,从而不能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二是考生中有些专长宠物诊疗,有些专长畜禽诊疗,在参加现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考试或水生动物类考试时,仅对其擅长部分内容答得好,从而影响整体成绩。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借鉴医师资格制度中专业与专长兼顾的方式,给确有专长的兽医一定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借鉴医师资格考试分级分类的方式,按照动物种类将考试进行分类,通过细化考试类别,提高考试的针对性与考试效果,体现择优的目的。另外,我国执业兽医在继续教育、行业自律、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也未建立起来,可以借鉴医师相关制度,来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