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1
[关键词]儿童龋齿龋患率调查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口腔疾病,并对儿童身心健 康造成严重危害,儿童患龋齿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1]。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等改变,儿童的龋齿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4 ~ 6岁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提出行之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本人于2015年7月-2015年8月对我院口腔门诊病例资料的735名4 ~6岁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15年7月-8月我院735名口腔门诊病例资料的4 ~6岁集体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童龋病327名,女童龋病408名。
1.2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关于龋病、牙周病全国统一调查的规定》中的统一标准和方法对门诊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归类和分析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有的数据。
2 结果
本次调查患龋儿童735名,总龋牙数2463颗,龋损程度以浅龋最多,构成比达40.82%,平均每位患龋儿童中有1. 4个浅龋,其次为中龋和深龋,患龋牙位以下颌第2乳磨面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下颌第一乳磨牙和上前牙,患龋易损的以牙合 面最高达82.3%,其次为近中邻面,发生率为 78 49%。详见表1
3讨论
3.1 分析儿童易患龋齿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儿童乳牙牙体的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决定了牙与邻牙的接触面积,易磨损形成食物嵌塞而患龋。第二、儿童因年龄偏小,对口腔卫生认识不足,有饭后不刷牙现象,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第三、饮食习惯:例如家长喜欢给儿童喜欢喝稀饭,大部分儿童经常喝稀饭,甚至一天两次,稀饭对牙齿的机械摩擦小,不利于牙齿表面窝沟的清洁,而易患龋齿;还有儿童喜欢食甜食,家长也喜欢用糖果来哄孩子,且甜食是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多吃甜食易致龋齿;另外幼儿喜好酸奶及甜食,忽略了酸奶甜食对牙齿有损坏作用,长期摄入使牙釉质钙质脱失,牙齿遭到破坏而致龋齿。第四、教育宣传力度不足,家长对口腔卫生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多数家长均认为乳牙始终被恒牙替代,换牙后就好了,乳牙龋齿不需治疗,因此发现龋齿,也不会进行处理,导致继续发展,更谈不上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督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了。第五、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如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等[2]。
3.2本次抽查表明,男女乳牙患龋率性别差异不大,男童为44.54%,女童为55.46%,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情况下,女童牙齿萌出时间早于男童,由于牙齿萌出较早,牙齿与口腔环境接触时间相对长,感染龋齿几率随之增加,故女童患龋高于男童。
3.3 关于乳牙的龋损程度和易损牙面龋损程度发生最多的是浅龋,构成比为40.82%,其次为中龋和深龋,构成比分别为29.41%和14.35%。患龋易损的牙面以牙合 面为主,其次为中邻面。主要原因是牙齿面的窝沟易于存留食物、细菌和其它物质,为龋牙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龋齿最好发于牙齿的窝沟处,磨牙面的发生率最高;乳牙与邻牙接触是面的接触,易磨损形成食物嵌塞及细菌滞留,且相邻牙接触区的位置比恒牙接近牙龈,不易自洁而患龋病,所以邻接面也是患龋好发部位之一。
4 预防措施
4.1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好习惯。注意膳食均衡,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等食物,自觉养成少吃糖习惯[3]。
4.2应用药物防龋,对患儿广泛开展使用氟化物牙膏,增强对龋齿的抵抗力。另外可通过“氟保护漆”,即用氟化法来增加牙齿中的氟素,改变釉质表面和表层的结构,以增强其抗龋性,具有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4]。
4.3利用“全国爱牙日”及爱牙口腔卫生知识讲座教育家长和儿童要学习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关爱牙齿、注意口腔卫生,充分认识到口腔卫生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因此不可掉以轻心,让家长自觉地指导儿童进行口腔保健,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预防儿童龋齿重要措施之一[5]。家长要教育和监督学龄前儿童从3岁开始刷牙,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的良好习惯,减少甜食的摄入,要定期带孩子到口腔门诊进行检查咨询,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率,确保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志龙,吴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对幼儿园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5-2876.
[2]徐彦涛.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4):126-127.
[3]刘敏,高萍,孙鹏等.2013年河北廊坊幼儿园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8):2201-2203.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2
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录入数据,经逻辑核对后导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对象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刷牙指导354名(100%),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184名(51.99%);龋齿检出率53.67%,软垢检出率98.02%。上前牙异常检出率18.36%.
2.2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行为知晓情况从表1可见,活动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知晓情况比活动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从表2可见,活动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活动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较活动前口腔保健行为知晓达到“好”者为18名(5.08%),“差”者207名(58.47%);活动后达到“好”者303名(85.59%),“差”者4名(1.13%)。活动前口腔保健知识知晓达到“好”者137名(38.70%),“差”者128名(36.16%);活动后达到“好”者332名(93.79%),“差”者11名(3.11%)。口腔保健行为、知识知晓在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龋病高发,口腔保健行为不良。
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力措施。做好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其自我口腔保健意识,这对于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预防龋齿、牙周病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龋均为0.54。本调查发现,354名6~12岁儿童龋齿检出率53.67%,软垢检出率为98.02%,说明该人群患龋率较高,口腔卫生状况很差。刷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自我口腔保健行为,通过正确的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因此,对该人群进行有效刷牙指导十分必要。口腔保健行为是指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饮食行为、选择预防措施的保健行为(涂氟、窝沟封闭等)及口腔服务设施利用行为(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就医)等;口腔卫生行为包括开始刷牙的年龄、刷牙频率、家长是否监督刷牙、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等。儿童龋病与口腔保健行为关系密切。每天使用含氟牙膏是保护儿童牙齿的基础。
本调查显示:50%以上的儿童对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方式、刷牙时间,刷牙出血说明牙龈不健康,蛀牙需治疗,牙齿好坏与自身保护有关,细菌是引起蛀牙的主要原因等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有正确认识,优于王琳等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集中来自城市,生活条件较好,受教育状况较佳有关;其次也可能与我国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和“爱牙日”活动的开展,一些基本的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已被大多数学龄儿童掌握有关。但是,含氟牙膏防龋、正确使用牙线、甜食与龋病的关系、什么是“六龄牙”等相关知识,还没有被广大儿童了解。本研究结果提示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该人群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本调查中,354名6~12岁儿童活动前对口腔保健行为知晓达到“好”者仅为18名(5.08%),“差”者207名(58.47%),口腔保健知识知晓达到“好”者137名(38.70%),“差”者128名(36.16%)。经有效刷牙指导、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后,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知晓达到“好”者分别为303名(85.59%),332名(93.79%),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口腔医疗机构举办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儿童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路芝映的研究也表明在儿童牙科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健康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本研究将“爱牙”杯钢琴赛融入健康促进活动,并采用口腔保健知识林探秘活动,增加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使儿童和家长更乐意参加和接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儿童;牙齿;畸形
牙齿畸形是一种少年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牙齿畸形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口腔清洁困难易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严重者还会导致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异常及颞颌关节疾病,影响咀嚼功能和消化、吸收,对全身的发育和健康产生危害。此外它还影响美观,造成儿童心理压力和精神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引起牙齿畸形的病因入手。
1 引起牙齿畸形的主要病因
1.1 遗传因素决定 来源于种族演化和双亲遗传两方面。在人类进化中,随着食物由生变熟和细软,咀嚼功能渐弱,致使口颌器官渐退化。其中,颌骨退化快于牙齿,导致牙量大于骨量,出现牙齿拥挤。双亲的牙齿畸形可遗传给子女。
1.2 后天因素引起 在胎儿期,母亲患病、接受放射线过量和外伤等,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牙颌面畸形,如唇腭裂合并牙齿畸形;小儿疾病如佝偻病、慢性鼻炎和腭扁桃体炎等,人工哺乳时的奶瓶位置及喂养姿势不正确,儿童食物过细软,诸如吐舌、吮指、咬下唇、口呼吸和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替牙期间的乳牙早失、滞留、邻面龋坏、多生牙和先天缺失牙等,均可引起。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疾病、内分泌异常、营养不良、替牙障碍及口腔不良习惯,喂养姿势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牙、颌、面的生长发育异常,发生牙颌畸形。
2 儿童牙齿畸形的预防
2.1 从优生学上解决由遗传导致的错颌畸形 注意母体的营养保健,预防母体疾病,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先决条件。胎儿出生时防止产时的外伤。对婴幼儿进行合理的喂养及采取正确喂养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提倡母乳喂养,采用人工喂养时,最好能使用近似母亲的奶嘴,奶嘴的开孔不可过大,直径以1-2毫米为宜。
2.2 纠正婴幼儿不良习惯 首先是去除不良习惯的病因,对发生不久、持续时间不长的不良习惯,经过父母引导提醒和耐心说服,是不难改正的。必要时可使用各种不良习惯破除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家长应教育孩子每天坚持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另外,孩子若有吮手指、吐舌头、啃玩具、睡觉用口呼吸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使牙齿发育受影响,增加各种牙病的发生率。
2.3 注意儿童的饮食 我们知道,引起蛀牙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细菌。口腔内的细菌不停地在牙齿上沉积,形成一种叫“牙菌斑”的物质。牙菌斑内的细菌能利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的糖,进行代谢产生酸腐蚀牙齿,最终形成蛀牙。因此,要控制蛀牙,就得控制食物中糖的摄入,这里包括糖摄入的量及摄入的时间。少吃甜食和饮料,这是最基本的保健措施。同时,鼓励孩子多吃较粗硬的食物,如牛肉干、芹菜、粗面包等,以锻炼咀嚼能力磨擦牙龈,促使牙床骨的发育,帮助恒牙萌长,提高牙齿抗病能力。
2.4 定期的口腔检查与治疗 定期带孩子到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同时建议最好找儿童口腔的专业医生进行检查与治疗。因为儿童口腔不是成人口腔的“缩影”,儿童口腔的医生能专业地、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检查,同时能给予家长们一些合理的建议,如不能偏侧咀嚼食物、不要偏食、乳牙反合(俗称地包天)应尽早矫正等。同时一旦发现有口腔疾病,如蛀牙等,及时补掉。我常碰到有些孩子因蛀牙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引起面部肿胀发热才来就诊。询问孩子的家长,得知有些家长甚至有的医生,认为乳牙反正要换的,没必要补!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乳牙的蛀牙也是这样,不及早进行蛀牙的治疗,引起疼痛肿胀发热,影响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牙、颌面部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临床上相当常见,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3 儿童牙齿畸形的基本治疗方法
3.1 预防矫治 在牙及颌面部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其发育而造成牙齿畸形,如果我们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畸形的发生,则称之为预防矫治。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过量放射线照射及药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进行早期预防。如龋齿的早期治疗、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滞留乳牙、多生牙的及时拔除等,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预防牙齿畸形的发生。
3.2 阻断矫治 当牙齿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畸形向严重发展,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骨骼畸形发展。尤其是反颌(俗称“地包天”),一定要尽早开始矫正,以免导致孩子面部骨骼异常生长。
3.3 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是临床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齿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小结 牙齿畸形对儿童的健康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才能保证儿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参考文献
[1]宋贤. 患儿家长龋齿保健知识的调查及健康指导[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 (09) .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节多见。
1 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十分必要。安置于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房间,病房门把手、床头柜以及患儿的玩具,口杯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病房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30—60min。医生护士诊断护理每位患儿后,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的呕吐物及粪便均应消毒处理。对患儿出院的床单元,病房物品,儿童的各种用具玩具等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 发热护理
体温在38.5℃以下者给予散热,多和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者,应适当降温。降温的方法有:①温水擦浴和头部冷敷②口服百服宁口服液,并鼓励患儿多饮水,烦躁不安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和水和氯醛灌肠等。
3 口腔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者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已有溃疡者,给予思密达或锡类散涂擦,以消炎止疼保护口腔粘膜促进溃疡愈合。
4 皮肤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要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便后及时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婴幼儿禁止使用尿不湿,可选择柔软舒适的棉织品尿布,手足部疱疹未破溃时可予以0.25%炉甘石洗剂,若手足部疱疹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1%甲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5 饮食护理
患儿因发热,口腔泡疹溃疡,胃口差,口腔疼痛,不愿进食,应配以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禁食生冷辛辣咸等食物以免刺激破溃口腔粘膜。
6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多是独生子女,加上曾有死亡病例报道,患儿家长比较紧张和恐慌,医护要给予相关的心理疏导,以得到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由于患儿处于陌生且被隔离的状态境,以及疾病带来的疼痛,容易恐惧焦躁和烦哭不止。在护理过程中,态度和蔼,爱护关心患儿,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于较大的患儿,可耐心地给予解释,争取配合治疗,鼓励多进食,争取早日康复。
7 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7.1观察体温变化,包括入院时,降温处理后。
7.2神智情况:观察是否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7.3呼吸系统:观察呼吸节律,频率的改变,是否口唇紫绀,是否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及肺部罗音。
7.4神经系统: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头痛,呕吐,抽搐,肌张力下降,脑膜刺激征等。
7.5循环系统:观察是否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肝肿大,血压升高或降低。
如出现以上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做出相应的处理。
8预防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5
牙周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单一因素不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及牙齿脱落。牙周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御机能之间是否保持平衡。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外源性因素(局部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合、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牙周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牙周病的一级预防牙周健康者每日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能保持牙周组织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复发。对于无牙结石的患者,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能使炎症逆转。尚未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其病情虽不会因日常保健而有较大转变,但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在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展上依然十分重要。故使用口腔保健工具控制牙菌斑和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治疗是当前牙周病预防的最有效方法。牙周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在尚未引起牙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去除,根据牙周病一级预防,制定以下几项预防措施:
增强主观能动性,自觉采取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如刷牙、牙线、漱口。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目前,国际上最为推荐的为巴斯法刷牙为主,旋转法为辅。巴斯法又叫龈沟清扫法,使用时将刷毛与牙面呈45°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龈并伸入龈沟,刷毛在龈沟内轻微振动,然后向冠方转动。旋转法又叫上下刷牙法,可将刷毛与牙长轴平行,紧贴牙面,用柔和的拂刷动作旋转,牙刷与刷毛长轴呈45°角由牙龈刷向切端或咬合面。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2次。巴斯法和旋转法合用能有效地除去牙颈部和龈沟内的菌斑,按摩牙龈,避免牙龈萎缩同时清洁牙面,控制菌斑,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所以这是预防牙周病的最好刷牙方法。
牙线有助于对牙刷不能到达的邻面间隙或牙龈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适合。取1根长约5厘米的牙线,两端缠绕于双手中指上,间距15厘米;清洁上后牙间隙时,用一手拇指和另一手食指将线绷紧,使牙线通过接触区进入牙间隙中,作来回移动,使牙线在牙颈部牙面上刮动,以清除邻面牙菌斑。清洁所有下牙间隙时,可用两手食指执线,将线绷紧,压入牙接触点之下,做来回移动。牙线是较佳的洁齿工具,正确应用对祛除牙齿邻面菌斑有较好的效果。
养成饭后口腔含漱,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的习惯。选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时将漱口液含在口内,紧闭嘴唇,上下牙齿按正中牙关系咬合,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齿、牙龈及黏膜表面,同时运用舌肌,使漱口水能自由地通过牙间隙,利用水力反复冲洗滞留在口腔各处的食物碎屑,然后将漱口水吐出。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2次含漱,从而清除储存在口腔各处的食物残渣,抑制菌斑、结石和牙龈炎的发生。
二、吃健康的食物,如肉类、鸡蛋、豆制品、奶制品、各种蔬菜和瓜果等
三、吸烟是导致和促进牙周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倡戒烟
四、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
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
照镜子时发现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轻微的牙龈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此时不应停止刷牙,不过宜采用软毛保健牙刷刷牙,刷牙用水可采用温盐水。每次刷完牙后,可继续用温盐水含漱数分钟。如果一周后还有牙龈出血现象,就应及时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
五、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6个月1次;
口腔保健预防措施范文6
【摘要】: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牙体硬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它同牙周病共为口腔中最为常见、多发的两种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口腔健康。从婴幼儿口腔中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有患龋病的可能,因此龋病的预防及保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儿童时期口腔的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对未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意义重大。
【关键词】:儿童 龋病 病因 预防
龋病的发生影响着儿童的咀嚼功能,继而影响营养的摄入、消化及吸收,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任何原因造成乳牙损害或过早丧失,都会影响咀嚼功能,继而影响颌骨及牙齿发育[1];严重的乳牙龋坏可以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或恒牙萌出异常;儿童发生龋齿通常会影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育。2005年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五岁儿童的乳牙的患龋率为66.0%,龋均为3.50,十二岁儿童恒牙的患龋率为28.9%,龋均为0.5,且均有地域差异,患龋率最高的是彝族,最低的是回族。
1龋病致病因素
1.1细菌 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以牙菌斑的形式附着于牙表面,牙菌斑主要由细菌、唾液糖蛋白、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还有少量的口腔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细菌即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等以食物为底物发酵产酸,当酸的PH低于临界范围(PH5.0-5.5)时就会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起初釉质表面呈现白垩色外观,继而硬组织变软,最后崩解形成龋洞,龋洞更易导致食物堆积、菌斑滞留,进一步破坏牙体组织。
1.2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变的日益精细,食物中的含糖量也逐渐升高,其中蔗糖是最易被细菌分解产酸的的底物。一些儿童养成不良习惯,睡前加饮含糖牛奶,或者两餐之间食用甜食等,如不采取适当的清洁牙齿的措施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
1.3宿主 宿主的易感性在龋齿的发生中也占有重要作用。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唾液分泌异常,遗传因素,个人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等都会增加牙齿对于龋病的易感性。
1.4时间 很多学者研究认为即使上述三种因素同时存在,龋齿也不会即刻发生,它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包括细菌在牙体表面滞留时间、牙菌斑及唾液环境低于临界PH持续时间,牙体硬组织才会脱矿,龋病才会发生。
2龋病危险因素
2.1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儿童年龄较小时没有能力自觉维护口腔清洁,此时家长往往又不够重视,使得儿童口腔卫生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口腔细菌滞留在牙面上以食物残屑为底物发酵产酸破换牙齿结构。
2.2不良饮食习惯儿童每天摄入含糖食物的量大,频率多,且食物形状较粘稠,食用食物后不能及时的清理,易患儿童龋病。儿童时期睡眠时间较成人长,睡眠期间咀嚼活动停止,唾液分泌量大幅度减少,减少了唾液对于口腔微环境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口腔免疫功能,也成为龋病的危险因素。
2.3喂养方式相关研究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由于奶瓶喂养姿势、奶瓶位置、奶嘴大小,牛奶中加糖,延长的喂养时间等都会成为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使其比母乳喂养儿童的患龋率大大增高。[2]
2.4个人社会背景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儿童从长出第一个乳牙后即可患龋病,7-8岁时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12-15岁时恒牙的患龋率逐渐升高。由于激素分泌等原因,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经济收入高的家庭所选食物的含糖量高,同时其口腔保健措施的应用及龋病的早期治疗意识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对于儿童的口腔保健给予高度的重视,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口腔健康知识,这样家庭中的儿童患龋率较高。
3龋病预防措施
3.1口腔健康促进为改善环境使其适应保护口腔健康或采取措施有利于口腔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支持,政治措施和组织保证。包括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保护和口腔疾病预防。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3.2氟化物的应用包括局部用氟和全身用氟。全身用氟包括饮水氟化,食盐氟化,牛奶氟化,氟片(3岁以上儿童)和氟滴剂(3岁以下儿童);局部用氟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涂料、含氟泡沫、氟水漱口等。氟离子可以降低溶解性,改变晶体结构,促进再矿化。同时也可以抑制糖酵解,抑制细菌产酸等。从而保护牙齿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3.3窝沟封闭的应用在不去除牙体组织的情况下,在用牙齿的咬合面、唇面、舌面的点隙裂沟处涂上一层粘接性树脂即窝沟封闭剂,以保护牙齿使其不受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侵袭,是一种非常有效地防龋措施。随着纳米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防龋效果更好的窝沟封闭剂也得到了研究。[3]最佳窝沟封闭的年龄,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前磨牙及第二恒磨牙11-13岁。
3.4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保证每天的刷牙次数是预防龋齿最为有效地、最为方便易行的口腔保健措施。如今最为常用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拂刷法,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钟,晚上刷牙更为重要。牙刷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四岁以前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儿童过小时要在家长的看护下刷牙,以免造成误吸或误吞,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3.5使用糖代用品儿童喜欢吃甜食,因此使用木糖醇、山梨醇等糖代用品代替蔗糖,因其不能够被口腔致龋菌发酵产酸,从而减少了龋病的发生。木糖醇作为口香糖的组成成分,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增强了口腔的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了龋病的发生率。[4]母亲妊娠期及产后使用木糖醇口香糖,其孩子的龋齿发病率明显减少,原因为母亲口腔中致龋菌减少了,向儿童的传染率也随之减少。[4]
3.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5]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学龄儿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综上,儿童口腔保健,儿童龋病的预防不容忽视,我们将口腔龋病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作为预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玉柱,刘玉洁.张家口市945名学龄前儿童疾病的调查分析[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12(1):13.
[2] 王萍,吴坚,唐倩,等.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6,14(1):43-44.
[3] condon JR,ferracane JL.Reduced polymerization stress through non-bonded nanofiller particles [J] Biomaterials,2002,23(18):3807-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