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1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虽阻碍重重,但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其根本原因是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认识不够,没有切实的理论、政策来指引市场化的进行、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等问题造成的。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加速进行,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
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重整高等教育》报告,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竟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就笔者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合理整合和利用社会有限教育资源的一种市场运作方式,一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的市场运作方式。
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具有以下几层内涵:
1、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这就要从根本上破除高等院校的国家垄断,打开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开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种渠道,以便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发展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在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鼓励多方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投资模式。
2、高等教育市场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供求机制。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能够调整高等教育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向平衡化发展。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才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特定层次和种类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及价格高低反应出来,并形成个人和企业对特定种类教育的需求,引导高等教育供给部门按需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进行人才的培养。
3、高等教育市场化应注重投入——产出效益。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教育是稀缺资源,通过教育市场化运作,使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教育投入在市场中实现合理的回报,才能形成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依靠外界投入,非生产性的尴尬局面。
4、确立高校在教育机制及市场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各高校是办学的主体,应能够自主决定自身资源配置,即决定招生的数量,决定专业的设置等。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扩大了,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使其在享有完整而独立的教育教学权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且积极利用自身在知识、科技方面的优势从多个方面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二、教育市场化指标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教育是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教育又具有公益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引进市场机制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价教育市场化的主要指标包括:自负盈亏原则,教育市场的兴起,国家提供角色的减少,采纳市场管理原则,市场主导课程,院校创收,内部竞争,强调效益等的实现情况。 三、教育市场化的实现方式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市场化大致有如下四方面的路径:
首先,鼓励民间多元投资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和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性要求打破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让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而是将部分办学权下放,其目的在于扩大供给,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在不同办学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机会,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
其次,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个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未来较高的收入、更大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更高的升迁机会和社会地位等;社会收益则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力的增强、民主政治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等等。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受益各方,即受教育者个人和代表社会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即实行“成本分担”。
再次,教育产业的经营。既然教育是一个产业,那就应当对之进行经营。经营得当,教育单位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得到的“利润”,一般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除此之外,还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投资回报给予投资者,以吸引新的投资。教育的有效经营还能鼓励各教育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重新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使一定投入有更多产出。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将对传统的教育运行模式产生冲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使学校充满自主办学的活力,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前进的动力,才会适应市场的需要,为市场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路娜,夏永红.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机制及政策取舍[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2] 陈光亮.教育市场化探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3] 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
[4] 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景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5] 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2
由于历史、地域及经济水平的原因所造成的高等教育不均衡,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彻底改变的。因此,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相对性,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均衡;均衡不是自发的,是依靠政策为导向的;均衡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出现新的不均衡。基于此,我们探讨日本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考察其促进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的政策变迁过程与路径选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会有所裨益。
一、二战前日本高等教育建立:促进教育的体系均衡。
明治初期,日本只设立了一所大学,就是由德川幕府设立的三所高等教育机构改制合并而成的东京大学。因为其目标是培养国家高层次管理人才,在明治初期,东京大学就已经成为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中心。1890年以前,文部省为了重点办好东京大学将全部学校教育经费的40%拨给该校,从财政上保证国家唯一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但随着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所帝国大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经议会审议通过,日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增设帝国大学。以1897年在京都设立京都帝国大学为开端,到1939年,日本相继成立了东北、九州、北海道、大阪、名古屋在内的七所帝国大学。[1]6从内部结构来看,帝国大学是由若干学部组成的综合大学,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有7个学部,东北帝国大学和九州大学有四个学部,北海道帝国大学有3个学部。《大学令》中所规定的单科大学也主要以医科大学为代表,如著名的新泻医科大学、冈山医科大学、千叶医科大学等等。这样,日本从南到北形成了高等教育骨干学校的布局。
从学校层次来看,二战前的日本专科层次的学校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明治初期,日本就成立了许多相当于大学教育水平的高等专科学校,如庆应义塾、明治法律学校、东京专门学校、英吉利法律学校等,这些高等专科学校后来大多升格为正规大学,并成为现代日本最有影响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截止1885年,日本各种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到102所[1]6。 其中大部分为私立高等专科学校,但私立专科学校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未能形成体系,结构、布局、类型也不尽合理,因此未得到政府承认。为了使专科学校制度化、法制化和合理化,1905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专科学校令》,对专科学校加以整顿和提高,并纳入正规高等教育系统。办学方面,既允许国立和公立,也允许私立,且享有同等的地位。
从专业领域来看,学科设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对多类型人才的需求。《专科学校令》的颁布,不仅强化了原有的医学、语言、宗教、艺术及体育等专业,也从制度上加强了职业高等专科教育,一批新的理工科专科学校相继创立。除设置综合大学外,还设置了诸如医科大学、工科大学、农科大学、商科大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大学等单科大学,力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日本大正时期的大学教育保持了明治末期的优点,既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又有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国库开支;公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地方交付;私立大学的设备、基金和教育经费由财团法人支付,这就调动了地方政府和财界人土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在这一时期,日本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是国家全力支持帝国大学的发展,建好一所,再建另一所,而不是一哄而上,这样使得帝国大学质量水平较高;二是七所帝国大学分布在全国主要地区,地域广泛;三是重视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四是在专业学科发展方面,逐渐从只重视文法医等学科向重视理工科发展,学科门类逐步齐全;五是建立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丰富培养人才类型层次。
二、二战后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与均衡理念。
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中,客观上促进高等教育在不同收入群体及性别群体中、在不同的地区间、在入学机会上、在国公私立与不同办学层次上的发展,朝着均衡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要保障有能力的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这是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张,其宗旨是要实现教育的民主与平等。日本政府的“民主化”高等教育思想首先是指平等对待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促进地方公立高等院校的发展,无论其战前以及战争期间名声如何都要根据新的标准进行审批。其次,“民主化”是指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强调社会成员无论出身高低、还是贫富贵贱,一律享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有更多的人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大学向群众开放,进入大学之路更顺畅。至1952年,新制大学已从1949年的168所发展到220所,在校学生399,513人[1]18。
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作为战后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被真正放在作为今后的教育理念的高度。1979年,日本加入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但是在“逐渐导入免费高等教育”的条款上有所保留。部分原因在于,私立学校在高等教育中占较高的比例,并且征收较高的学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临教审在1985年“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报告”中,将扩大入学选择的机会作为重要的政策课题。第2次报告的特征是否定战后的整齐划一和合理化的平等,1987年的第3次报告从减轻家庭教育费的负担出发,积极主张教育机会均等。这也反应在1986年的第3次高等教育计划中,提倡消除入学机会的差别。
(二)体现男女平等,保障女子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打破帝国大学的特权,是向女生广开大学门户的重要举措。日本在关东、关西各设一所女子大学,发展短期大学,设置很多适合女性学习的专业,为女学生提供了就学机会,为女子开拓了进入社会的渠道。女子短期大学中家政、文学、语言学类科系及教育、保健类科系约占一半以上。可以说,短期大学为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很好地保障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采取大学的地方分散化政策,为不同地域的学生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
大学在地区配置上偏向于大都市,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日本战后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大学扩张来消除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差距。高等教育机关向地方分散,在战后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地方分散化不仅是教育机会的问题,也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性课题。
战后改革初期, 政府建立“ 大学基准协会” , 1 9 4 8 年文部省又设置“ 大学设置审议会”,负责督促和指导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为了打破高等学府全部集中在大城市的现象,1948年文部省制定了“关于大学配置的国土计划”、在“新制国立大学实施纲要”中体现“一个府县一所大学的原则”等地方分散化政策。
同年6月,文部省对建立新的国立大学发表了11条原则,要求除特别地区(北海道、东京、爱知、大阪、京都和福冈) 外,原则上一县设立一所国立大学,这些大学由该县的官立学校合并而成;国立大学的学院、分校不得跨府、县设置;大学原则上使用都、道、府、县名,使用别的名称要由大学和地方政府同意[2]64。
1963年中央教育审议会的“三八报告”(昭和38年)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在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上要采取慎重态度,要在大学的设置上引入计划性。特别是关于避免大学集中于大都市,要求根据设置者的不同,同一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机关不能集中于一个地区。地方分散化不仅是大学政策,而且是更大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一环。在1971年的“四六报告”(昭和46年)中明确提出,彻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第一步,就是在扩充教育机关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在地区间配置的均衡,使受教育机会不受定额及地理条件的制约。报告积极推行消除高等教育地区差异的政策,消除教育机关的设置者的差别,强调必须制定具体的长期教育计划。
(四)扩大办学的层次和学科设置,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新制高等教育机构虽然统称单一的四年制大学,实际上由3个层次与5种类型组成。即2~3年的短期大学、4年的学部(本科)、1年的专攻科及研究生院中2年的硕士课程和5年的博士课程。[3]1949年按照新大学制度建立69所国立大学,为无法升入大学继续学习的在职青年设立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制度。
打破偏重专业教育的弊端,谋求教育课程的自由化,加强通识教育是战后日本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但一直存在着重文法、轻理工的严重问题。1957年日本理工科毕业生与全体大学毕业生之比仅为26%,远低于英美等国。因此,日本政府通过为所有高等院校提供财政补助来培养大批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从1957年到1964年,日本理工类专业招生人数一再扩大,学生比率上升为30.5%;从1965—1968年新设理工科院系、改组和扩充大学20多所,1970年理工科新生人数达到新生总数的62.3%;日本还通过创设工科高等专门学校,按地方实际需要设立单科工业大学,加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克服毕业生的专业狭隘性、闭塞性[4]。
(五)放开高等教育设置权限,私立高等教育成为主力军。
在日本,不同类型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国立大学在培养高精尖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而私立大学则主要承担着中高级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作用。196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阶段,家庭收入的稳步上升带来了对高等教育的更多要求,高等教育适龄青年的增加也给高等教育造成了新的压力。仅仅依靠援助和扩大国公立大学的规模无法应付这种需求。日本政府放宽了高等教育入学标准,允许私立大学扩大招生定额。
私立大学趁机大量增设,大学入学生数激增,大大超出政府规定的范围。1960年至1969年日本新建大学137所,其中私立大学134所,占新建大学总数的98%,私立四年制和两年制大学的规模几乎扩展了2~3倍,私立高校生数约占日本高等院校全部学生的3/4。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政府实行提高国立和公立高等院校的质与提高私立高等院校的量的原则,导致两类高等院校呈现不均衡现象。60年代末,私立高等院校的生师比是31∶1,国立大学生师比是8∶1;许多私立大学陷入了财政危机的窘境,1963年—1970年,国立和公立高等院校人均经费开支增加1.7倍,私立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增加,可见其地位的下降。针对私立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日本政府采用了财政补助的措施。l970年开始资助私立高等院校并于1975年通过了《私立学校振兴法》。该法规定,政府可向私立大学提供不超过学校经常费用半数的财政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成为私立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几乎达到私立大学收入的30%。私立院校在本科大学中占到了87%,而国立大学仅占5.6%。[5]这说明了不同的设置主体在不同学校类型中的占有率存在着较大偏差。
三、日本高等教育从计划中寻求均衡。
据文部省《学制百年史》记载,1970年日本大学生的在校生数为1960年的2.2倍,10年当中,日本大学的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递增12%以上的速度增加,1971年与1953年相比,四年制大学增加1.5倍,短期大学增加了4.3倍[1]81。1970年至1980年,日本又新建了62所大学。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但是数量上的大发展和宏观管理失控,给高等教育的办学标准、经营规模、人才供需比例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学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受到日本社会的普遍非议。1975年,南关东、东海和近畿三大都市圈的大学和短大的在校生数约为155万余人,占全国在校生数的74%,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高等教育仍然集中于大都市,入学机会的地区间差别依然明显,同时也造成了专业领域的新的不均衡。
面对这些问题,是依然依照市场原则使高等教育自由发展,还是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是日本高等教育政策面临的路径选择。经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讨论,日本决定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引入计划管理机制,以调整布局和结构,控制大学发展速度和规模。此后,文部省增设计划处,着手处理高等教育计划。为了扭转局面,1972年4月在大学学术局设立高等教育计划课,6月设置由大学人和各界有识者参加的高等教育恳谈会,着手制定高等教育计划。从1975年到2000年前后,日本共制定了5次高等教育计划,计划管理使日本高等教育开始在布局、结构、层次和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均衡发展的途径。
(一)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1976年—1980年)。
早在1973年,高等教育恳谈会就提出要抑制高等教育机关集中于大都市,谋求地方分散化,改善入学率、容纳量、专业领域构成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均等。1974年进一步提倡制定义务教育教师的特别培养计划;在地方中等城市扩充、整备、新设国立大学;消除专业领域的不均衡等高等教育计划[2]66。1975年以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抑制期,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以及结构改革。这是大学和短期大学入学率停滞时期。
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一改过去明确的扩充基调,谋求大都市圈的大学和短大的抑制政策和高等教育的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以严格抑制大学的扩充为方针,最关心的依然是消除地区间的差别。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整备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第1次从真正意义上抑制大学的扩张,从量的扩充转变为质的提高。这一计划以《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为基础,首先从保障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为开端。1981年3月规定了私立大学的设置、学部及学科的设置、限制量的扩大,提高私立大学的质量。
(二)第2次高等教育计划(1981年—1986年)。
1979年由大学设置审议会大学设置分科会制定第2次高等教育计划,从终身学习的观点提倡教育向社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依然将注意力集中于大学的地区配置问题上。计划所提倡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通过育英奖学事业为负担较大的家庭谋求入学机会的均等。
前两次计划正是要纠正此前产生的诸多不均衡现象,同时促进高等教育构造的弹性化、可塑化,重视其质的充实。在纠正超额招生的同时,抑制大学向大城市集中,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整备地方大学计划。明确规定东京23区及政令指定都市原则上应该成为控制新增设高等教育机关的地区。全部计划的基调是抑制,如果说有扩充的话,原则上仅限于纠正地区间的差别、专业领域构造的不均衡和必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第3次高等教育计划(1986年—1992年)。
1984年6月,大学设置审议会的大学设置计划分科会公布了从1986年到1992年的7年高等教育计划,也被称为“新高等教育计划”。计划首先提出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间差别,为了应对国民生活与职业上的多种需求,要谋求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和柔性结构。终身学习社会应为公民一生提供多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做好准备。
这个计划中,为了应对18岁人口的急速增加(1992年达到205万),在常规定额之外,到1992年国公私立大学、短期大学及高等专科学校增加的入学定额总计为86000人。从1985年以后的男女入学率来看,女子入学率显著提高,1989年男子为16.8%,女子为36.9%,大大超过了男子。
除了推进纠正地区间差别外,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采取了大学间学分互换、接收社会人进入大学学习等措施。而且适应时代要求,新增设了信息科学、信息处理,国际教养等今后人才培养需求量大的领域的学部学科。
(四)第4次高等教育计划(1993年—2000年)。
1991年以后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再扩张期,向普及阶段过渡。经济方面,自由化论和市场化论或者称为规制缓和论,对大学政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扩张期以1991年的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为开端实行规制缓和政策,研究生院大规模扩张。此次计划中首都和近畿圈继续维持抑制新增设的政策,其他政令指定市则解除抑制。虽然此次计划涉及到了区域间大学入学机会的差别,但是只限于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入学机会,没有涉及教育机会均等。
(五)第5次高等教育计划(1997年—2004年)。
这一计划被称为“最后的高等教育计划”。1997年日本对地方分散化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价,计划从“开辟进入大学教育领域的多元渠道”出发进行地区配置,对大都市进行抑制的结果是消除了定额的差别,大学的布局促进了地方都市的发展。计划认为,在大学的区域间配置上,鉴于定额等方面仍存在着巨大的区域间差别,教育行政有责任为确保教育机会的均等而进行各种条件的整备。一方面控制在大都市新设立大学,另一方面在地方以教育机会的整备为中心开展工作。此次计划在确保地方教育机会,提高女子入学率,促进大学改组转型等方面有很大贡献。
但是有人认为大都市抑制政策阻碍了大学的自由发展,也出现了大都市学生的入学难倾向。大学的郊区化没有伴随着环境整备而进行,产生了学生和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与校外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谓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在现实政策中也被限定在消除地区间差别的具体政策目标中。
1998年的大学审议会报告“关于21世纪的大学形象和今后改革的对策”(21世纪报告)中,阐述了高等教育机关的多元化和“提供教育机会”的主题,其核心是:闪耀着个性光辉的大学。但是,2000年的大学审议会报告“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理想”(全球化报告)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却无新意,高等教育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大学审议会的讨论中也失去了核心政策理念的地位。2005年的中教审报告“未来日本高等教育的形象”(远景规划报告)中,学习机会这一用语出现频率很高,教育机会均等与国立大学的作用相关联,要求其承担起确保发挥全国性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性作用的重任,但并没提及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中应发挥的作用。
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上,日本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和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调整,从国家控制到民间办学,从自由发展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再到制定严格的高等教育计划,从扩充到抑制再到扩充,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理念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体系完备、层次齐全、区域间相对均衡、国公私立互补、质与量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尽管均衡难以实现,但它作为目标,已经起到了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6]我们在看到日本高等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时,更应反思我国教育的不足以及改革策略。
[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 小林雅之。大学入学的机会均等化政策的检证[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智新。当代日本教育管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71.
[4] 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36.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服务创新 教师管理创新
一、引论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管理和发展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认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应同等对待,且要制定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环境,支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规范。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外部政策支持外,还在于内部管理的规范。第三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创新。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管理规范外,更重要的在于管理创新,以形成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将服务创新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研究,探索我国民办高校服务创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1]
二、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概念是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上发展的。主要是利用熊比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Bilderbeek 等学者在1998 年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适用于服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一般创新模型。该模型将服务创新的概念具体到四个维度,是服务创新内容的深入和细化,该模型的提出给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维度1:新服务概念。在制造业创新中, 产品和过程是有形可见的, 但在服务业中, 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 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 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 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
维度2:顾客界面。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 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
维度3:服务传递系统。“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该维度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内部组织安排, 即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 确保企业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 并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产品。
维度4:技术选择。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 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 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 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基于服务创新的民办高校教师服务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的概念及方法是面向企业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创新对企业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留和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那么,要把服务创新的理念引入民办高校的管理以增强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和形成办学之特色,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买方市场”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存在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者为吸引更多的需求者而展开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服务概念必须有新的拓展,应对入校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特色的教育服务,以吸引生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教师,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培养一支符合民办高校教学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本文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服务管理的“四维度模型”。
1. 服务概念
服务创新的第一个维度是服务概念的创新。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服务概念呢?如果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在校学生应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什么是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是-个特殊的服务产品,它有-个提供和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适应性。笔者认为,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应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适应的教育计,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进入民办高校(本科)的学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本科):有一定的基础,有较强的上进心,且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在大学阶段学到有用的知识; 第二个层次(本科): 基础一般,上进心一般,学习积极性不强; 第三个层次(专科): 基础较差,缺乏上进心,学习积极性较差。 这些生源的特殊性在公办二本以上的高等院校是较少遇到的,然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从公办高校引入,而公办高校的生源由于录取分数线的限制,基本上要高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层次,这个高层次的教学模式用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自然会给教和学带来一些问题。据调查,在给民办高校本科学班上课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大概是1/3,较认真学习但还是到课的学生大概也占1/3,而经常逃课,即使到课也讲小话或睡觉的学生也占1/3。而在给专科班上课时,听课的可能只有1/4的学生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辅导员的要求下来到教室的,书包有时都不带,只带一个手机上课玩。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讲到中途往下一看,听课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学的积极严重受挫。有些教师在公办高校任教,到民办高校兼课,感受更深。一名教师讲,他在公办院校很受欢迎的本科课程,到了民办高校反应一般,难以达到共鸣,再给民办高校专科生上课,情况就更差了,讲课时眼睛不敢往下看,若往下看,听课的寥寥无几,讲课的兴趣荡然无存,课都无法讲下去,只好自我陶醉,望着窗外或望着天花板讲,一鼓作气地、不停顿地把课讲完,讲台上是教师大汗淋漓,声音不断地讲课,台下是讲话的讲话、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真是教与学的两重天,这名教师讲,他一进专科班的教室就心里害怕,不知道这两节课如何完成。
究其原因,应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不适所造成的,进入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个群体在学习上有他们的特殊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差,但产生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想学好,但能力有限的; 有不愿意学的; 有受环境影响而没学好的等。其次是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因为基础差,学习不是他们的强项,在学习上较难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丧失了。对于这样的群体,用公办一本的教学模式来应用于他们,自然会产生教与学不适应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4]
要办好民办高校的教育,形成民办高校的教育特色,必须从民办高校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入手,应用服务创新的概念,重新设计民办高校教育模式。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和多年的教学体会,再结合服务创新的概念,提出以下三种教育服务概念:
(1)考研型教育计划
对进校的本科学生,按其高考成绩,在班级较多的专业中编-个高考分数较好、以理论学习为主、 以考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班。这个班的教学模式可按公办高校教学模式实施,并且加考研指导和考研课程的开设。
(2)应用型教育计划
对于没有编入考研教育计划的其他本科学生,全部编入应用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应以应用型的课程开设为主,全面采用案例或实验教学。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重新设计,不能完全采用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
(3)操作型教育计划
对于专科的学生全部编入操作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系列的实际操作课,以动手为主。该教学计划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针对专业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实现这三种民办高校的教育服务概念,需要有三支不同的教师队伍来完成不同的教育计划,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的前提。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基本上采用公办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并没有体现民办高的教育特色。针对从上提出的三种教育计划,本文提出如下三种教师服务管理创新的概念:
(1)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考研型教育计划的授课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其教学工作量应是应用型教育计划和操作型教育计划的倍数,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应有一定的学历和职称要求,其主要任务是科研工作,承担较少的理论型教学工作量,实行科研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科研主要力量。
(2)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应用型教育计划的授课任务,科研上作基本要求。其教学工作量应是操作型教育计划的倍数,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应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应用型教学工作,实行教学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教学主要力量。
(3)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操作型教育计划的授课任务,科研不作要求。其教学工作量为基础工作量,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也应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操作型教学工作,实行教学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教学辅助力量。
2.顾客界面
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 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教师服务管理创新的顾客界面呢?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教师服务管理计划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创新性设计就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的笫二个维度。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是提供给民办高校教师的具体管理服务。此三个教师管理计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满足民办高校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术,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3. 传递系统
服务创新的第三个维度传递系统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即实现服务创新概念和计划的组织保证。那么,在民办高校中实现教师管理创新的传递系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实现的传递系统和组织保证是学校与学院两级教师管理组织。民办高校的现有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二是公办高校的兼课教师;三是民办高校的自聘教师。前两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自然只适应于笫一种教学计划,笫三类自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很大程度受一、二类教师的影响,与一、二类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无异。所以,要实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实施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学校与学院两级教师管理创新至关重要。[5]
4. 传递技术
传递技术的选择是服务创新的笫四个维度,在民办高校的教师管理创新中,其主要体现在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的选择和创新。如何充分地应用现代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先进技术对三种教师管理计划进行高效率的管理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6]
参考文献
[1] Aa, W。vander & Elfring T。Realizing innovation in services [ J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2(18):155 - 171
[2] Gadrey, J。, F。 Gallouj & O。Weinstein。 New modes of innovation: how services benefit industry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5 (3) : 4 - 16
[3]Bart van Ark, Lourens Broersma & Pim denHertog, Servic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policy: a review [ EB /OL ] http: / /www1ggdc1net /pub /SIID_papers/ synthese%20paper1pdf, 2003
[4] 孔颖. 我国民营高校发展中的热点研究问题.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1): 18-22
[05] 孙广勇. 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变化与政策调整.高教探索,2008(3):84-88
[06] 周彬. 民营高校办学策略探析.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4-37
作者简介: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体育教育; 体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44-02
1 前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严峻地摆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面前。高等教育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基地,它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速度。高等体育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适应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作为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体育人才的需要。体育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形式之一。在教学计划、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作内容和运作方式。面对社会经济急剧发展,已愈来愈暴露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不进行系统的、渐进的应变与调整,不仅会导致该专业的萎缩,同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院校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如何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2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996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已逐渐由过去的“双轨制”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毕业后将全部投入社会劳务市场。毕业生择业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各类职业进行选择。因此,目前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既应有适应当前需要的现时性,又要有针对未来发展的超前性。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系统,它的改革涉及相互关联的若干层面和若干因素的功能变化,如教风学风建设、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必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的冲击。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系)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培养的各类高级体育人才,在数量、质量、层次、专业、规格上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体育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经济转型对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职能的影响
现代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如果放弃培养人才这一职能,高校就失去了生存的必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高校却忽视这一职能,体育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一倾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的介入程度日益加深,依靠科教兴体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为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需要,高等体育院校应不失时机的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发挥学院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为体育事业服务。
3.2 市场经济对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体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在教育思想和专业教育体系上,都存在着以竞技运动为指导的倾向,使得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而随着竞技运动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提高,大众体育,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现了从生理、心理、社会多方位的意义和作用,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状况和趋势,一方面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以及训练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体育改革的深入,还可以开拓广阔的服务项目和兼职渠道,增加人才流动的机遇。即使从事学校体育,也不是单纯的竞技教育和身体训练,而是着眼于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和需要,施以全面的身体、健康、娱乐的体育教育。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院(系)必须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转变单一技术性的培养模式,重视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竞争力。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育结构的影响
为了使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更新和改革。如为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专业和课程将应运而生,由此带来的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全民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4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4.1 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是关键
高校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为先导。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和国际联系不断紧密的今天,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以往“封闭自守”的思想,放眼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人才。体育院校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在“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上下工夫。
4.2 明确体育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的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部门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场所。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同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还远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体育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程度的脱节。体育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首先要瞄准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目标。
4.3 改革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综合素质
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职能和本质特征。而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高校体育教育各项改革的核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院校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结合本校的特色,发挥本校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配合现在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4.4 开发高等体育院校市场
体育院校存在着潜在的市场优势,高等体育院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市场。例如:高等体育院校面向社会租赁场地、器材,举办培训班等。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俱乐部,举办补习班等。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的一些需求,又可以为学校增加经济收入用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4.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所以考核的内容应全面、科学,既兼顾到知识,又考察学生的能力;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既有总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使考核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手段。
4.6 结合实际进行学科建设
一个学校有名望,往往是因为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有一部分科学水平比较高,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体育院校要加强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新兴学科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忠,王芬,郑基松.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21.
[2]陆瑞当.试论体育产业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J].体育科技,2000(3):12-32.
[3]赵先卿,马翠娥.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体育的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5):45-65.
[4]王垒,陈锦源.经济体制转型与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21-45.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5
关键词: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科研
2014年为了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技能需求,应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在非洲大学协会(AAU)的倡议下,世界银行与西部和中部非洲国家政府与区域组织推出非洲卓越中心项目。
卓越中心项目计划从2014年实施至2018年,其目的是致力于促进各参与高校在解决具体区域共同发展的挑战的区域专业化、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应用研究、加强大学的科研能力、促进非洲经济社会转型。
1 非洲卓越中心项目建设背景
1.1 非洲高等教育科研能力薄弱且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一直以来非洲强烈关注基础教育以加强非洲的教育体系基础,忽略高等教育。除了在南非少数几所大学之外,大多数非洲大学质量较差。并且非洲大学远没有跟上非洲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一些行业如采掘业、信息通讯技术和农业等蓬勃发展,非洲亟需本地毕业生掌握这些生产领域的技能和知识。而目前这些领域毕业生供不应求,各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扭转这一趋势以产生更多的适应当地发展的毕业生。
1.2 非洲政府公共资金的有限性
非洲政府公共资金的有限性使得高等教育的扩张,提高高等教育课程的质量的需求无法得到国家政府的保障。2010年以来,非洲大学学生人均支出下降,学生教育急需家庭和企业资助,公共资金无法保障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缺乏经费大学优质师资严重缺乏。在非洲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低于20%(基于来自10个非洲国家的数据)。多数部门不超过一两个资深教授,科研资金与设备严重缺乏,无法建立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
1.3 增强大学机构的问责与管理
有活力的机构领导是机构卓越的关键。在许多非洲国家,政策与法律框架对高等教育的治理和领导是必要且有效的,因为非洲大学内部需要择优选取首席执行官(校长/副校长),理事机构,进行学术自治,获得合理的财政自等。然而当法律框架和管理做法不利于良好治理时,政策变化应致力于增强该机构的问责制和管理体制。这将有助于大学机构功能的可持续,防止定期中断和拖延。
2 非洲卓越中心项目的内容
卓越中心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生产急需的高技能劳动力以及促进应用型科研的机构进行能力建设,即建立19个非洲卓越中心。第二部分是通过促进人才和劳动力流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促进区域影响。这里主要阐述第一部分。
项目的第一部分是加强西部和中部非洲19个卓越中心。此部分也是该项目的主要关键部分。世行约800万美元拟投资于各中心。参与的国家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多哥和冈比亚。选取的19个卓越中心包括5个农业中心如尼日利亚农业部联邦大学的非洲农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卓越中心、加纳大学的非洲植物育种培训卓越中心、多哥德洛美大学的非洲家禽科学卓越中心等;6个医学中心如加纳大学的非洲传染病病原体的细胞生物学卓越中心、尼日利亚救主大学的非洲传染病基因组学卓越中心、尼日利亚的贝洛大学非洲热带病和法医生物技术卓越中心等以及8个STEM中心如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的非洲应用数学卓越中心、喀麦隆雅温得大学的非洲信息和交流科技卓越中心、尼日尼亚奥巴费米・洛沃大学非洲科学、技术和知识卓越中心、塞内加尔加斯顿伯杰・圣路易斯大学非洲数学、信息和ICT卓越中心等。
19个卓越中心生产需求的特定的高技能劳动力。选定的机构主要在STEM,医疗和农业科学等能够促进发展毕业生和增强非洲发展的领域以增强非洲发展。19个卓越中心主要的责任与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进行培训和科研能力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为临近毕业或刚毕业的专业人士,针对工作或进一步的职业发展需要通过电子学习方式为其提供新的专门的短期课程; 提供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 开发新的、加强现有的教育计划,特别是研究生课程; 增加基于行业咨询来增加课程修订质量和现有教学的相关性; 加强机构的研究能力,在非洲卓越中心(ACE)的创新和研发的重点领域内产生更多的应用研究; 建立与外部部门和相关社区的伙伴关系,以确保与相关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和社区的联系; 强化管理,治理和领导能力;改善公平和缩小性别差距。
建立与加强伙伴关系。这部分内容支持新的或加强已经建立的伙伴关系,谋求通过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网络关系,提高教育合作机构的质量和研究结果应用的广泛性。伙伴关系包括每个非洲卓越中心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位于东道国或其他非洲国家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现有的伙伴关系发展; 另外伙伴关系也包括能够提供培训或服务的专业领域如STEM,健康或农业科学领域与现有的研究和培训网络之间的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加强将促进联合研究和培训项目的开展。
非洲卓越中心项目对非洲国家个人、机构和工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在卓越中心的学生从高质量的科研与教育中获益;与卓越中心为合作伙伴的公司,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高度相关的培训获得实习生和毕业生。在中心的教职工将受益于改善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非洲卓越中心是一个双赢项目,将有力地促M非洲经济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 Africa Centers of Excellence: Transforming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R].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2014
高等教育计划与市场范文6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又出现许多新问题,如质量下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落后、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有效的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建立一个开放、有序、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人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因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日渐扩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 成人高等教育夹在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间生存困难。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源出现了严重危机,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不够明晰,社会信誉度有所下降。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 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才能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走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困境,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本文将从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摆脱困境的策略。
1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些基本性矛盾开始制约着成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生源萎缩、学生质量下降。由于普通高校扩招,高考录取率大幅度提高,使得原先不能上普通高校只能就读成人教育的学生,获得了上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而且未被当年高考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部分人会复读重考;部分考生为了保险起见,成人高考和普招高考同时报名,被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同时录取后,大多放弃成人高等教育,而选择普通高校,导致成人高校报到率比以往降低。高校扩招正好使成人教育失去了这部分生源。当学校为完成招生计划而寻找生源时,其只能把选择的目光降低,从而造成生源质量下降。生源质量下降给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效应,使得成人教育的难度加大,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声誉受到冲击,成人高校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单凭一张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而无实际能力很难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与此同时成人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跟不上,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致使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无法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抗衡。
1.2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成人教育应有的特色。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由教育部统一进行,而且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教材编写通常由同一批人组成,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版。甚至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还一味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课程结构单一,知识划分过细。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成人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定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重理论轻应用,教学组织呆板,教学方法单一,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和整体性,不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发展、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忽视了成人的工作经验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1.3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很多独特之处,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策略与目标,显然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教育,目标笼统,并且没有具体实施方案与之配套,难于落实到位,更缺乏监督、检查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挖掘成人的潜力及优势,调动成人学员的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这使得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进展缓慢,缺乏应有的活力。
1.4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成人高考招生工作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况,许多师资?办学资质等都未经过严格审查的学校充斥于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造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给考生的报考选择造成困难?成人教育领域秩序比较乱,一些成人教育机构把招生作为一种谋利的手段,只重创收轻管理?重招生轻教学,不愿意在师资、管理上进行投入,内部管理漏洞百出,导致成人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成人高等教育文凭不被认可?企业不认可,学生就业难,也造成了成考含金量和美誉度下降,生源自然成问题,导致成人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1.5政府责任不明确,办学规范性尚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政府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创新办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等。这些措施在短期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但是,依然存在政府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政府在降低投入力度之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扶持;对成人高校的办学行为的监管;没有在发挥成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范性不足,既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1.6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缺乏变通性。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管理机制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招生管理机制,招生政策均由国家统一制定,政府干预过于集中,。这就容易造成招生与市场需求脱节,预定的招生计划即与实际招生数出入很大,也无法用市场手段去调节。由于被捆住手脚,成人高校不能成为实际办学主体,没有自主招生权,缺乏办学积极性,容易对政府形成依赖性,不能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招生市场的需求,缺乏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
2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要使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瓶颈,就要真正理解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放的意义,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具备与改革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从思想认识上、管理制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调整与转型,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成人高等教育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1明确政府职能。实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最大限度的公平之关键是要明确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公平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保证者,在政策上倾向那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限制那些条件差的学校的招生人数,避免刚性招生计划“一刀切”带来的不公平性。在招生机制上,由刚性的招生计划向柔性的招生计划转变,并最终取消刚性原则,放宽学员入学资格,鼓励在职人员边工作边学习,采取“宽进严出”而不是现在函授等的“严进宽出”。同时,建立科学、公平、客观的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不要过多地干预,要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到经济调控为主上来,把经济调节的重点从具体管理项目、资金转到为投资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认真做好综合协调,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监管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对具体项目和事务的审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中长期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平衡和监测评估上面,统筹协调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注重解决关系一些长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计划的编制、招生、教学、毕业、收费、评估等工作,应由举办者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社会需要、发展要求自主地进行。
2.2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必须依靠大规模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把传统成人职业教育转换为全社会成年人的终身教育,把终身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成人教育是由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途径,其形式、层次可以多种多样,其内容可以无所不包。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技能性,更注重在岗和转岗技能需求,强调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可采用函授、夜大、脱产、短训、网络、自考和自学等多种学习形式。在我国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为成人的学习服务,为成人学习者的需要服务,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方针。传统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为以成年人为主体的终身教育观念。
2.3加强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要把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学校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理顺办学体制,完善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归口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要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对招生、教学、考试、学籍、学历证书发放、收费等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各成人高等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在保持原来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向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并大量借鉴运用国外社会办学的经验。一方面加大内部的革新挖掘,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人事制度、后勤服务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特别是改革人事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弘扬优势,取长补短,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给自己重新定位。一定要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切实建设起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自身真实情况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面临转型,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全方位管理,打造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
2.4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重要工作。专业设置要结合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课程设置应从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入手,应本着“专业为技能服务”和“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的原则建立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以够用为标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型和技能型,突出能力培养,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场和学习者的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能够根据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和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自己的社会需要、就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选择课程,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学以致用、学而有用的目的。摒弃陈旧课程观念,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要突破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模式,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教学观念,设置综合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反映出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5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为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体现成人教育特点,有利于促进高校创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和特色,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检查或评估,要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必须依据一套适用于规范成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制度。成人教育学院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院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涵盖脱产、夜大、函授、自考等各类办学形式的招生、学籍、课堂教学、考试考核、毕业、学位等诸多方面,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同时,成人高校必须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树立市场意识、社会需求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定期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督促其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以质量和特色求得生存和发展。如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较强分析管理能力的专家教授和教学管理专家担任督导员,确保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2.6改革成人教育招生制度。加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促进成人高校招生多元化。打破成人高教“国有政办”的格局,开放成人高教市场,推进多种所有制办学。议放开招生条件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人就可以进人成人高校学习,不拘泥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入学时问、学习形式、学习专业、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逐步实行注册入学制度,只要具有前一层次的学历,就可以报名注册参加下一高层次的学习。由考试入学向注册入学转变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行开放性招生,由考试选拔入学制度向注册入学制度转变,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
2.7进行远程教育发展研究。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为我国的成人教育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成人高等教育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深入研究自身的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规划、网络技术开放和整合、教育教学和考试管理、远程教育政策等内容,结合知识经济信息化、快捷化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传媒技术,以电子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将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并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
总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办学观念,准确定位,积极创新,利用成人高等教育具有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特点,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动力。成人高等教育只要吸取以往有益的经验,继续努力实现从注重数量发展到注重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坚持把改革和创新作为自己寻求机遇、获得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峰,史志胜.知识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