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1

关键词:剩余人口;城市居民;劳动生产率;小康社会;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0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农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生活资源,工业等部门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农业,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我国有近8亿农民,他们是否参与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改变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才有可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小康。

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三个方面:

1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棉等不具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进口量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必然受到冲击,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粮、棉这些领域退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部分农民来到城市,同城市融为一体,他们就业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由于机械化、现代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他们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这种转变,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大安市的农民,最近几年开始离开土地进城、进厂、进店,他们通过工业进园、商业进场、建筑进城、劳务输出等,逐渐变为城镇居民,他们中有些成了城市中的上班族,有些在自办企业中自行经营,有了可观的收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农村发展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种植优质特色产品,做到高产高效,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来实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挖掘智慧,群策群力,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怎样走上富裕之路,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把美好的理想变成可见的现实,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指导,更需要农民的内在动力,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要让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能自觉解放生产力,摒弃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民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投向发展,动员一些企业支援农业发展。

联合乡大力发展玉米、水稻种植,建设了明亮的新房舍,道路宽阔,水电充足,通讯、电信快捷,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好的风俗习惯,提倡科学文明、知法、懂法、守法,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3 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概括起来,有两大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农业的综合国力也突显出来。粮食生产已稳定达到4.9亿吨和肉类6000万吨的水平。应该说,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基本上走出了短缺经济,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种历史性的大转变,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例如联合乡种粮大户李忠,2014年种植200亩水稻。一是良种优化,不仅抗倒伏,而且价格高;二是采用了旱育秧技术,既省工、省水,又节本增效,现在育20亩秧田只需花5亩秧田的成本,每亩节约成本50元;三是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以前需打7~8次农药,现在只需打2次,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李忠种的水稻产量好、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很快打开了销路。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2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受重视。

1 水稻种植环境要求

一般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沛、水质清洁、四周无工业“三废”污染、田块相对集中的地区作为水稻种植基地,以保证优质稻米的卫生品质,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优质稻米。

1.1 气候要求

优质稻生长期间,温湿度要适宜,光照要充足。优质稻的生产季节,昼夜平均温差在10~15℃,特别在抽穗后1个多月期间,一定要处在最佳光、温、湿时段,既要避高温又要防低温,还要躲避干热风或寒露风,通常以日平均温度21~26℃、相对湿度80%~84%、日照时间6h以上为好。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灌浆结实,提高稻米品质。

1.2 土质要求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25.0mg/kg以上,氮磷钾含量中等以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不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如Hg,Pb,Cd,As),土层较深厚、偏酸的紫潮泥(早稻)、黄泥和红黄泥适合于优质稻栽培,有利于优质高产;而低洼田、冷浸田、漏水田、砂质土和黑钙土等土壤种稻产量低且米质差。

1.3 水源要求

灌溉对米质和产量的影响很大。稻田水分不足时,整精米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糊化温度有所下降,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米质严重下降,同时产量降低。因此,要选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种植基地。

2 耕作整地技术实施

2.1 稻田建设标准化

加速老稻田的改造,实现格田平整规范的高标准稻田,单池控制面积0.3~0.7hm2;建立轮耕制度,以翻为主,深翻18~20cm,翻旋结合,创造良好的耕作体系;稻草还田,3年还田1次;示范推广水田打浆灭茬机和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

2.2 稻田整地

在旱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水整地,水整地结束前,用搅浆平地机作业,使土壤达到泥浆细软、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的效果,沉降时间要在15d以上,并且在最后1次水耙地前施入基肥。

2.3 插前封闭

老稻田或阔叶草基数大的地块要在整好地后立即封闭,移栽前5~7d,使用30%莎稗磷900ml+24%乙氧氟草醚600~900ml封闭灭草;3年内稻田,杂草基数少的地块可在插前5~7d用丁草胺+吡嘧磺隆或莎稗磷或丙草胺+吡嘧磺隆封闭灭草;稻稗多的地块和苗弱、水层不稳定的地块要使用苯噻酰草胺,加大用量封闭灭草,提高封闭效果,减轻药害。

3 合理科学育苗

3.1 品种的选择

选择当地安全成熟、通过鉴定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及市场需求的、抗逆性强且经过黑审的品种,目前推广的品种有:垦鉴稻6号、龙粳26、29、31和垦稻17。

3.2 旱育壮苗

(1)旱育秧田规范化,进一步加强育苗基地建设,确保旱育,坚持做好“两秋三常年”工作,搞好大棚综合利用。扣棚要在3月20日前扣完,提早扣棚,促进置床土壤早期解冻,提升地温。

(2)做好置床,配好床土。置床处理:整平压实,推广纱网衬底,防起苗带土,推广盆式盘育壮苗。置床不宜镇压过实,以免土壤板结影响水分下渗,紧实度高则孔隙度小而土壤升温慢,不利于根系发育和排水;床土配制:将3份土和1份腐熟有机肥混匀过筛,用硫酸调酸,使床土pH值达到4.5~5.5。混拌壮秧剂时,要根据每盘用土量计算,要混拌均匀。推广盆式盘育苗,增加苗盘内土量,有利于根系发育,利于起盘和减少植伤。

(3)种子处理:选种前晒种2d,提高酶的活性,坚持盐水选种法,用50kg水加12.5kg氯化钠配成比重为1.13的水溶液选种,然后再用清水洗2遍,控水,用护苗种衣剂进行包衣,每2kg护苗种衣剂包100kg种子,成膜固化2~3d后浸种,不搅拌,浸种需积温80~100℃,水温保持在11~12℃之间,大约7~9d。浸好的种子应用芽种生产线破胸、催芽、晾芽待播种。

3.3 秧田播种

播种时间为4月10~20日,推广使用苗床精播器播种,根据品种、秧苗类型、移栽方式确定播量,严格控制每盘播芽种在100~135g。

4 秧田管理

4.1 播后检查

播后要检查床面是否落干,水分不足时即时补浇透水;苗出土见绿即撤地膜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蒸发床面多余水分。

4.2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出土后见绿即通风,1叶期不超30℃,2叶期不超25℃,3叶期不超过20℃,插秧前3~5d同外界温度,遇到低温时要采取多层覆盖等保温措施。

4.3 水分管理

钵体育苗和隔离层育苗的秧苗较易缺水,其标志为秧苗早晚露水珠少,通风时秧苗叶片打卷。置床育苗在出苗前保床土水分,出苗至3叶期控制浇水,3叶期后按需要适时浇水,床土水分要求在80%~90%之间。

4.4 苗床灭草

苗床封闭用1.2%水稻苗床除草剂,每20~25用1袋(2.5)除草剂,将其均匀撒于床面(或按说明使用手头备有药剂)并进行封闭,而后即行覆膜盖布。未封闭的在秧田杂草1叶1心时,按说明使用20%敌稗乳油,均匀喷雾进行灭草处理。

4.5 防治立枯病

1叶1心期每平方米用50%霉灵1.5g,或2.5g敌磺钠1000倍液喷洒,或用毒。乙酸苯醚克枯星、病枯净等药品,按说明使用。

4.6 苗床追肥

旱育钵体及隔离层育苗的应酌情适时补肥。旱育苗床一般不追肥,缺肥时可用100倍液喷施,再用清水冲洗2遍。一般在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1m2苗床用尿素1.5~2.0g,稀释100倍液喷洒,施肥后用清水冲洗叶面,以免烧伤叶片。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说明肥料在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产量高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合理施肥,足底早追。

4.7 科学管水和病虫害的防治

科学管水:移栽至返青时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间歇灌溉,陈水不干,新水不上。

综合防治病虫害: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5 结语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和资源等生态条件,以选用优质品种为前提,以旱育壮秧、合理密植栽培为基础,以科学的肥、水、植保管理为调控手段,实现水稻增值和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秀菊.浅谈水稻高产栽培[J].民营科技,2009(5).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3

关键词:黎灌,节水,发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黎榕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黎榕灌区主要骨干水源工程目前已基本除险加固完毕,由于渠系

配套工程都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修建,技术设计落后,建设标准低,而且现已损毁,淤积,垮塌,渗漏严重。目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渠系配套续建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一直制约工程发挥正常效益,所以配套工程建设更显重要性。渠系配套工程投资少,见效快,能因地制宜,可使农民得到实惠,对进一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节水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可使项目区农业人均灌溉面积达0.5亩以上,实现我省人均占有半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扶贫攻坚目标。

1、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年,黎榕灌区范围内总人口为46.8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10.51%,总耕地面积为59.64万亩,占全州总耕地面积的7.6%,农业生产总值70892.92万元,占全州农业生产总值的2.8%。

大型灌区内农田自然条件较好,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十分有利于促进大型灌区所在地的灌溉供水、交通和农、农村工业、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等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型灌区内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设和加固,使灌区内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旱涝保收面积的比例提高,农业生产相对较稳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型灌区不仅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还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灌区的建设与繁荣,是我州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为灌区提供充足水源,有效提高灌区的抗洪能力,促进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灌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中央对西部大型水利的投入,加快灌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3)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水源,提高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水资源保护。

(4)保障灌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灌区耕地成为农村居民保障的衣食之源,也成为区域内农村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灌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加大灌区配套续建投入,改善灌溉条件,实施灌区配套续建,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施项目建设,是实行节水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迫切需要。就我州而言,灌区水源输水渠道长,只有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发展防渗渠道、管道输水配水等节水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紧缺,提高灌溉保证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产出率。

(3)进一步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兴修水利,水利设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基本上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农村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由于工程标准低,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工程渠道水利用率太低;而零星的灌溉点片,大部分成为“望天田”。由此导致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再者,随着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也在增长,以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加快以大型灌区为主的农田水利事业建设。

(4)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实践表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产品结构调整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只有不断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转化能力,才能使农民进一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转移,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就业、社会稳定。

(5)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提高灌区水利的利用率,可缓解灌溉和生态用水需求,促进灌溉生态良性发展。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农作物给农民带来收入,由于不能满足生态供水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小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共存影响较大。很多地方因为水利设施不到位无法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及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快以大型灌区为主的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合理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促进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适宜黎榕灌区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国内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耕作保墒技术、节水作物品种筛选技术及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等。

2.1渠道防渗技术

该项技术是通过对渠床土壤处理或建立不易透水的保护层,如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措施,减少输水渗漏损失,加快输水速度,提高浇灌效率。与土渠输水相比,浆砌块石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60%~70%;混凝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80%~90%;塑料薄膜可减少渗漏损失90%以上。这项技术是我国,尤其是大型灌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而我灌区适宜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型式以梯形断面和矩型断面为主。

2.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管道进行输水,减少水量损失的一种节水工程型式,与其他节水灌溉工程型式比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至目前推广面积已达4万hm2之多,研究和推广表明采用管道输水,同土渠相比节约水量30%以上,节能20%~30%,减少占地2%~4%,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是一项技术完善、完全可行、运行管理方便的节水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手持软管灌溉由于可有效控制灌溉水量且便于一家一户购置、管理、使用,很受农民的欢迎,农民也易接受,但这种节水灌溉型式劳动强度高,能耗大。

2.3喷灌技术

喷灌是将灌溉水通过由喷灌设备组成的喷灌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落在土壤表面,对作物实行灌溉。喷灌有灌水均匀、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控制灌水量、不易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可调节农田小气候等优点,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测定,喷灌水资源利用系数可达0.72~0.93,比坡面灌溉省水30%~50%。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作物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在大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大的问题。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喷灌最大的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该技术仅适合在榕江的忠诚和车江大坝、黎平的中潮等地推广应用。

2.4平整土地及改进沟畦灌技术 沟畦灌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田间灌水方式,为了节水增产,可在精细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将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使沟畦规格合理化,可使灌水定额减少20%左右。但这项技术劳动投入大,增加占地。

2.5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在稻田水、肥、气、热四大因素中,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就可有效地对水稻生育进行促控,这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原因。据实践经验表明,该项技术适合在榕江的车江大坝、黎平的中潮等地推广应用,可取得显著的效益。

三、 黎榕灌区节水灌溉发展模式 总体思路:黎榕灌区主要以发展渠道输水为主,水稻区应进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田间工程应采用改长沟为短沟、大畦改小畦、土地平整等节水技术;节水的非工程措施应采用耕作保墒和覆盖保墒技术;果树、蔬菜等高效作物应以发展微灌、喷灌为重点。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4

一 、2011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1.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快速增长

2011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5.13万千瓦,5年来年均增长12%。拖拉机保有量达3397台,配套犁、耙、旋耕机、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机具5306台套,配套比1:1.56,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拖拉机动力26.22千瓦。排灌动力机械达3899台,逐步向低耗、高效机型发展。稻麦联合收割机达1101台,年均增长约15%,逐步向高性能、大中型自走式机型发展。渔业机械达3766台,农用运输车402辆,农田基本建设机械342台,均比2010年有较大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长

2011年,全区完成机耕面积20844公顷,机电灌溉面积达22033公顷,机械植保作业面积达20122千公顷,有效地抗御了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三麦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9510公顷和9959公顷,从种到收全程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械插秧配套的规格化育秧技术逐步完善,并在全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达4920公顷,机插率达42%,水稻机收面积达10031公顷,机械秸秆还田面积达8400公顷,均比2010年有较大增长。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3.农机产业化经营增量提速

2011年,全区乡村从事农机作业、供应、维修等经营服务人员达6362人,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6984万元,年均增长近20%,农机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全区农机管理部门组织推广高性能插秧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节水灌溉机械等农业节本增效新机具、新技术,每年都有新的增长。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千余人次,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员安全检审率达95%以上,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400余台次,作业面积达25160亩,实现总收入达1700万元。

二、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全区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区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3%、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水稻机械化栽插率突破55%、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65%。到2013年,全区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8%、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5%、水稻机械化栽插率突破75%、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75%,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迈进高级阶段。

1.农机装备水平

到2014年,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500台,小型拖拉机稳定在3000台左右,联合收割机达到1500台,水稻插秧机达到500台(其中乘坐式200台),秸秆还田机达到1200台套,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0万元。

2.农机作业水平

到2014年,三麦、水稻生产机种、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95%,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分别提高到75%、90%,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设施渔业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规模畜禽养殖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建成高效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

3.农机服务水平

大力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大户,到2014年,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达到15个,其中三星级以上示范农机合作社达8个以上。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继续大力组织农业机械广泛开展跨区作业,不断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到2014年,全区农机作业总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

4.农机安全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农机事故责任追究制及农机事故预警机制,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依法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大中型拖拉机、上道路行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率到2014年分别达到90%、95%、95%,农机事故发生率年控制在2‰以内,事故亡人率年控制在零,保障农机化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三 、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

根据既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主要抓好科技推广、跨区作业、平安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着力发挥农机部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新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扎实开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实施贴心服务工程

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要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在履行公益性事业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农机生产企业的需要,增强服务功能,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提供有偿服务,取得合法收益,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方位的服务能力。加大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年新增高速乘座式插秧机50台,联合收割机200台,谷物精少量播种机50台,高效、低毒、超低量喷雾喷粉机具500台,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机具200台套,大棚卷帘机200台,微型耕整机100台套,烘干设备5台套,秸秆粉碎还田机100台,新增动力性好、耗油量低、环保型大型拖拉机100台。

2.加强农机跨区作业的协调调度,实施强农富农工程

加强对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引导与协调,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机制,加强横向联络平台建设,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跨区作业区、镇二级行政调度体系,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合理配置农机具资源,稳定跨区机收三麦面积,扩大跨区机收水稻面积,创新跨区机插秧方式,做好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维修保障、油料供应、中介服务等工作,重点加强与燃料供应部门的协调联系,确保农忙时节的农机具动力燃油的供应。

3.健全优化农机化服务网络,实施体系建设工程

进一步鼓励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搞活农机服务市场。鼓励扶持发展农机专业户,增强其经营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主体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逐步形成以区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多种经济组织参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4.加强农机安全作业监管,实施平安创建工程

要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农业机械作业面广量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以及不同农机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从源头上消除农机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作业。

5.促进农机信息化发展,实施农机天网工程

要紧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特别关注信息技术在农机化方面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技术的融合与渗透,积极引进开发融合最新信息技术的低碳、环保型先进农业机械,促进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进一步整合农机及农业生产信息资源,增强广大机手和农户之间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农机服务市场需求信息,合理配置资源,以引导农机有序流动,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增加机手和农户的收入。

四、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保障措施

1.深化农机化事业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农机化事业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界定农机化事业的政府职责和市场领域,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分类管理,逐步形成公益目标明确、资金投入多元、监管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转协调高效的农机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机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机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加强农机化管理服务机构尤其是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在人员配备、工作经费、办公设施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推动乡镇按照土地农机需求量、保有量总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农机化工作人员,乡镇设立农机化服务站,村设立农机管理服务技术指导员。抓住国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机遇,扎实推进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农机化特有工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农机化技能人才队伍,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水平。

3.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资本多渠道筹资并举的多元投入机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提高农机化事业经费和工作经费在公共财政预算中的比例,探索建立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农机化经费投入机制。强化农机化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主体地位,继续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的资金补贴,区级财政每年根据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量拨出专款配套补贴。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导向,逐步形成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项目补贴等方式为核心的公共支出政策,引导农民个人资金等民间资本参与,使政府有限财力发挥更大作用。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5

一、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产业,而粮食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多功能产品,更是国家安全层面的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物质资料。粮食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不仅是生产者的劳动之地,也是消费者的休闲之所。粮食与国家的安全紧密相连,粮食生产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环境工程等息息相关,具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粮食的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尽管粮食安全总体上是有保证的,但未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以及国际粮荒的挑战,北大荒建三江勇敢地担负国家优质粳稻生产之重任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资料显示,去年全国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占总产***%;玉米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占总产***%;小麦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占总产***%;大豆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占总产***%。去年全国粳稻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我省粳稻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

(一)耕地在减少。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万亩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亩下降到2010年的***亩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到2015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万亩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万亩。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

(二)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

(三)生态环境制约。由于生态目标的重要性不断上升,部分垦殖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牧,所以增产只能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共有大于25度的坡耕地9151万亩。这些坡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毁草开荒后的产物,且大多数采用水土流失严重的顺坡耕作方式。这些地如果继续种植粮食不仅没有比较优势,而且也不可能持续,所以“退耕还林”成了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的耕地数量基础将下降,对粮食增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农业区域布局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愈来愈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即集中到东北地区(黑、吉、辽、蒙东部)、华北地区(冀、豫、鲁)和华中地区(湘、鄂、皖)。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一,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来看,达到70%以上。第二,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商品率来看,达到60%以上,其中建三江垦区的粮食商品率最高达到95%。同时粮食主产区年调出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超过全国商品粮总量的50%。其中东北地区年调出能力达3000万吨左右。第三,从粮食非主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为570斤,而粮食主产区,为950斤。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建三江分局人均粮食占有量高达5万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因此,北大荒·建三江等粮食主产区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

二、北大荒建三江优质粳稻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优势分析

我农垦建三江分局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坐落在东经132°31′38″--134°33′06″北纬46°49′47″--48°12′58″的黑土带上,是世界高纬度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有15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0万,辖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万亩。耕地面积占我垦区的1/4、全省的1/18、全国的1/180;粮食总产量占我垦区的1/3、全省的1/8、全国的1/100,商品率达95%以上。连续三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也是农垦总局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国家粮食协会授予建三江分局“中国绿色米都”称号称号。

世界粮农组织明确提出“稻米就是生命”。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备受重视和关注。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

农垦建三江分局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盛产优质东北粳稻。这里万年水土汇流,千年循环物化,四十年天然涵养,二十年耕作保护,十年肥水浸透,使其成为国内一块优质粳稻产业化宝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挖掘优质粳稻增产潜力,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商品粮,挺起国家优质粳稻生产的脊梁,是值得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强垦富民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建三江分局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机械装备、科技支撑、组织管理等综合优势,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依靠政策拉动、项目牵动、投入推动、科技带动、管理促动,着力提升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农机装备水平、耕地规模经营、科技创新转化、全程标准化生产、园区示范带动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建三江分局敢为天下先,突破了三江平原抚远三角州“水稻高寒”的定论,普写了在北纬48度大面积栽培高产寒地水稻的神话篇章,创造了塞北江南的惊人奇迹。通过以实施人才、良种、壮秧、本田标准、全程机械化、农田整理、绿色生态、产业化、专业化、信息化等“十大工程”,保证重点环节、技术责任、硬件投入、规划设计、结构调整、科技保证、培训提高、典型示范、机械更新、标准作业等“十个到位”,种植绿色水稻,生产优质粳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任总书记到建三江视察工作时,对建三江分局现代农业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欣然挥笔写下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光辉题词。

追求于农,成就于稻。近几年,我们围绕资源优势作文章,拓展生存发展新空间,坚持“一业带动多业,多业协调发展”,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建三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实践证明,辩证处理“一业”与“多业”的关系,顺利完成了“以主业带动其产业发展”的带动期和“质的积累到量的扩张”的转变期,出现了一业带多业,产业越带越多,经济总量越带越大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江粳稻,品行天下。去年我们进一步实现了质的升华、量的突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达到106亿斤。粮食增量13亿斤,占全省粮食增量25.6亿斤的50%和全国粮食增量42亿斤的31%。

建三江分局在全国首创了独树一帜的优质粳稻米生产“三四五”“六七十”科学体系。

三全:旱育壮秧全程模式化、全程生产机械化、产品品质全面安全化。

四专:专品种收获、专品种贮存、专品种加工、专品种销售。

五标:农时界限标准化、水稻用种标准化、旱育用秧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人员素质标准化。

六体系:全程机械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栽培技术体系、农田基本建设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科技创新培训体系。

七化:设计工程化、生产工厂化、监控智能化、管理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人员知识化。

十精确:精确农时标准、确保安全成熟;精确壮秧标准、确保旱育壮秧;精确耕作标准、确保作业水平;精确插秧标准,确保移栽质量;精确灌溉标准、确保增温节水;精确施肥标准、确保肥料利用;精确植保标准、确保健壮生长;精确优质标准、确保产品品质;精确收获标准、确保秋收质量;精确准备标准、确保夯实基础。

寒地粳稻种植区域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江苏、安徽有小面积种植,山东、甘肃等有零星种植面积)。建三江是寒地粳稻的典型代表。“踏遍三江风雪路,世间何事不能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建三江人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一举创造了粳稻区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质化程度等“四项全国之最”。

(一)战略地位突出。建三江土地辽阔,地处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我国东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之一,人均占有耕地50亩,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世界的15倍,具有发展大规模优质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和上升空间。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的今天,土地资源越来越显得金贵。

(二)自然条件良好。区域内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清洁度和草原、森林、植被的天然程度均为全国少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06年被国家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的称号。2007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授予“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称号。

(三)水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建成了乌苏里江八五九、勤得利、青龙山等四个灌区渠首和主灌渠工程,总灌溉能力将达到715万亩,占全分局耕地面积的2/3以上。

(四)生态环境优越。先后建立洪河、挠力河两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地面积达到18.82万公顷,覆盖率达2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2003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生态示范局”验收。

(五)绿色产业体系完善。全局土地集中连片,我、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

(六)农业科技水平领先。全局科技贡献率达7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高于全国平均值38个百分点。

(七)机械化程度高。全局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0万千瓦,共有各类农业机械15万台件,特别是拥有美国生产的450马力拖拉机和9660型305马力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机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

(八)粮食储运能力强。区域内有6个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最大仓储能力达到300万吨,储存规模为亚洲之冠。辖区内拥有全国第一条支农铁路—福利屯至前进延至抚远铁路线,佳木斯—抚远的306省道穿境而过,新近开通的乌苏里江江海联运航道,通过鞑靼海峡可直达日本海。

(九)地缘优势明显。建三江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达230公里,成为我国对俄开放的前沿。已经收回的黑瞎子岛将成为建三江对俄贸易的重要大通道。

三、北大荒建三江挺起国家优质粳稻生产脊梁的战略目标措施

到十二五末期努力把建三江建设成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粮食产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区;发展现代化大农机,加快农机更新的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深化农业改革,完善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整合特色资源,优化生态环境的农业功能拓展先行区;加强示范带动,推进场县共建的引领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区。到2015年,实现六个方面指标大幅度提升: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科技贡献率80%,农业机械化率98%;优质粳稻种植面积近千万亩,粳稻商品粮130亿斤;农区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粮食经营、加工转化率达90%;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达到3万元,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户均收入9万元;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达到21%,GDP达到180亿元;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率90%。把建三江分局建设成为全国农区最具经济发展活力、最具人居生态环境优势、最具产业发展优势、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一)强力推进“六化”进程

1、市场化运作。积极发挥市场在地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按照市场导向组织生产,到2015年,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2、机械化作业。不断引进先进、适用、智能、高效农机具,到2015年,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

3、模式化栽培。坚持并完善农业技术实施方案,坚持土地承包农技措施准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技措施达位率100%。

4、规模化生产。要通过开辟新兴产业、扩大农业外就业等方式,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科技大户、机械大户、有机户集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全局100%的市场田要实行规模化经营。

5、社会化服务。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形成门类齐全、体制多样,广覆盖、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6、产业化经营。要以种、养殖业为基础,逐步发展上、下游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关联度和抗御各种风险能力。

(二)加快发展六大产业

1、发展现代农业。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标准农业为取向,加强1000公里科技示范带和16个科技园区建设,综合组装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农机具更新引进力度,到2015年,建三江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综合机械化率要分别达到85%和98%。要重点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加强以生态林业工程,森林、湿地保护工程,林业产业化工程和数字林业管理工程为主的林业“四大”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局森林覆盖率达到13%,到2020年达到14%。要大力优化农业结构,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存,区域布局,重点突出”的原则,全局每年建设15-30个标准化高科技畜牧养殖小区。

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利用场县共建的优惠政策,全局建设、完善15个工业园区,并争取在园区建立一级财政;良化与农行、建行、哈尔滨商业银行、佳木斯信用联社的关系,积极引进佳木斯发行,建立信用担保公司,优化加工业融资环境。以全国20家大型稻工企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内商品粮多、优质品率高的优势,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要加大大项目引进力度,重点搞好米蛋白、米糠、米糠油和稻草板、纸浆、炭棒、活性炭生产。到2015年,建三江垦区工业增加值要达到30亿元。

3、发展现代物流业。坚持铁海联运,建设4个火车战略装车点,一个集装箱受理站;综合利用局内外的物流资源,采用引进、联合等多种方式,建设物流公司;在建三江开始筹建国家级粮食集散地,用5年时间,形成年集散粮食500万吨的能力。

4、建设现代旅游业。组建旅游公司;综合整合区内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联结乌苏里江东安镇、喀尔喀山、我额图湾等自然景观,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带、科技园区、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万亩大地号等人文景点,设计最佳旅游线路图,统一整理、完善旅游资料,建设独具建三江特色的旅游业。

5、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产业化经营为导向,大力发展方便职工群众、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化服务业。要以生活用品供应、代耕代种、科技推广、信息提供、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资金筹措为重点,以农机合作社、生产资料供销公司、科技110等为载体,以现场指导、现货供应、网络传输、银行汇兑、信用卡支付为主要形式,建立涵盖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环节的现代服务业。

6、逐步发展文化产业。分局要筹建农业现代化博物馆,展示我局在水稻开发、农业现代化和老垦荒战士、老知青、新一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建三江方面取得的成就;每个农场都要建设场史纪念馆,学校要建设校史室。要充分利用拥有文联、摄影协会等组织健全的优势,拥有江柳、稻草香、北雁等文学社团的优势,拥有一批省级以上作家等协会会员的优势,规范好文化市场行为,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等文化资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到2015年,每年全局要在地市级以上文学艺术期刊发表中篇小说10篇以上,短篇小说50篇以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200件次以上。

(三)全力打造六大体系

1、打造科技支撑体系。采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就建设国家粮食主产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定向攻关,率选推广各种先进、适用、增产、增效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区内科研所、研发中心的作用,及时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孵化先进适用技术;采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到垦区工作。到2015年,粮食主产区高级技术人才应达到1200人。

2、打造农技推广体系。巩固并完善由农业中心、种子公司、管理区技术员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保证农业技术措施进区、入户、到地;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农技人员实绩考核办法,实行尾数淘汰,积极引进农技推广人才,不断提高农技服务质量,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到2015年,实现“农技推广网络完备、农技推广人员充足、农技措施落实到位”。

3、打造灾害防控体系。以预防洪涝和旱灾为重点,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2015年,实现“涝可排,旱可灌”的目标;大力加强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到2015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幅度下降。

4、打造市场预测体系。充分利用我局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商品粮供给能力大的战略优势,区内粮库多的储备优势,组织化程度高的指挥优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加快国家级粮食集散地建设,并通过建设粮食市场、运用期货贸易手段等,及时粮食价格,打造东北粳稻市场定价中心。

5、打造市场营销体系。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专业化协会、经纪人为主体,以全国20家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和粮食主销区为目标市场,建设市场营销网络,开展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到2015年,建三江分局要完成订单农业1000万亩。

6、打造对俄农产品出口体系。要以周边四个对俄口岸为依托,充分利用分局组织化、标准化程度高,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建设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并紧紧服务产前、产中、产后,重点研究俄罗斯农产品需求、质量标准等,建设对俄农产品出口体系。

(四)努力提高六个能力

1、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成立组织、深入研究、强化对接、狠抓落实,保证各项政策都能及时贯彻到位。

2、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市场、国家政策调整等,能够做出快速、准确应对反应。

3、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通过采取加快撤队并区、复垦、土地整理及加大科技投入、实行标准化生产、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提高融资能力。协调好与农行、建行、哈尔滨商行、佳木斯信用社的关系,积极引进佳木斯发行,建立信用担保公司,不断提高融资能力。

5、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以打造三江平原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突出特点,反映需求,丰富内涵,发挥作用的原则,完善城市的承载产业、服务生产、疏通物流、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各种功能,让城市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6、提高掌控市场能力。通过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运能力、融资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先行区掌控粮食市场的能力。

(五)充分发挥六个作用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6

关键词: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东亚季风环流;交叉小波变换;华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S161.7;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200—05

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变暖对环境、水资源、农业生产等的影响已成为世界科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各国政府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根据IPCC研究报告,近百年全球平均温度已经升高(0.6±0.2)℃[1],这种温度的上升趋势还将持续。气候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气象灾害造成粮食生产的时空波动加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战略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较多[2—9],但气候变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再加上气候波动和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差异使得很有必要开展针对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

关于东亚季风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内气象学家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果。施能等[10]计算了1873~1995年东亚季风强度指数,指出季风强度指数与中国冬季、夏季天气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赵汉光等[11]统计分析了东亚季风指数强度变化对中国夏季雨带的影响。缪三银等[12]研究了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变化与青岛区域降水的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东亚季风系统的变化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具有明显影响[10—16]。季风环流可以分解为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亚洲及欧亚地区的经向和纬向环流指数能够反映副热带地区东西向的气压差异和东亚季风的南北分布,其年际和年代际振荡对全国及华东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17]。因此,华东地区的气候变化与东亚季风环流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水稻生产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华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但因受气候的影响,水稻生产期间存在洪涝、干旱、夏季高温、台风、秋季低温等气象灾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姚凤梅等[18]研究发现,温度增加,中国南方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罗琴等[19]认为影响水稻产量最理想的热量指标是有效积温;降水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第二大气候因素。为了解东亚季风环流对中国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1951~200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和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的时频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讨华东地区水稻产量与季风环流变化的关系以及季风环流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区域作物产量诊断分析和预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处理

1951~2006年华东地区6省1市的水稻产量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同期亚洲环流(60°~150° E)经向指数和纬向指数序列采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的环流特征量数据。为使资料序列满足平稳随机过程[20]性质,实际计算时对资料序列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1.2 方法

1.2.1 气象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的确定 作物产量的时间序列(Y)可以认为是平稳变化项(Yt)和显著波动项(Yw)的合成,即Y=Yt+Yw。对原始作物产量直线滑动平均法模拟得到趋势产量,然后从原始作物产量中扣除趋势产量就得到了气象产量,气象产量与趋势产量之比称为相对气象产量[21]。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历年华东地区水稻的气象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

1.2.2 小波变换方法 采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法分析了1951~2006年中国华东地区水稻产量和同期东亚季风的时频变化特征,并采用交叉小波变化方法探讨了相对气象产量与东亚季风环流之间的相关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产量与环流指数变化特征

2.1.1 水稻产量波动 气象产量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增产年水热条件适宜,减产年由于气象灾害导致水热条件恶劣,产量降低。统计资料表明,5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实际产量和生育期间(4~10月)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6和—0.123,产量和气温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α=0.01)。由于华东地区水资源充足,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可由人工控制,因此,制约该地区水稻产量的因子是热量资源。

水稻完成生长发育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积累,同时生长季高温和低温灾害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利的影响[22,23]。图1给出了1951~2006年华东地区水稻平均产量的时间变化曲线。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实际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5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气象产量整体波动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个别年份如1961、1980年减产幅度较大,这是因为1961年水稻生育期间(4~10月)平均气温过高(23.2 ℃,56年平均值为22.6 ℃),尤其是7月份达到56年间同期最高温度29.1 ℃;而1980年4~10月的平均温度仅为21.9 ℃,热量资源不足。

2.1.2 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 1951~2006年间东亚季风环流指数也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图2反映了56年间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年距平的变化,环流纬向度的绝对变率为7.89/年,相对变率为6.70%;经向度的绝对变率为2.35/年,相对变率为4.32%。纬向度以0.023 7/年的线性趋势增强,但趋势不明显;经向度以—0.068 6/年的线性趋势减弱,时间相关系数为—0.378,趋势极显著(α=0.01)。

2.1.3 东亚季风环流指数与气温的相关性 东亚季风对华东气候的影响,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15,16],进而影响水稻的气象产量[18,19]。由于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大,分析季风环流指数与气温的相关性有助于理解季风环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6年间华东地区(4~10月)气温与同期亚洲环流经向度呈极显著负相关(α=0.01),相关系数为—0.454;与纬向度呈显著正相关(α=0.05),相关系数为0.325。说明当亚洲环流经向度减弱、纬向度加强时,使得华东地区气温升高;反之,气温降低。

综合图1、图2及其分析结果可以得出,1951~2006年间,由于亚洲环流经向度的显著减弱、纬向度的轻微增强,使得华东地区的气温显著升高,进而导致该区域的水稻气象产量降低。

2.2 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的时频分布

2.2.1 水稻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时频分布 图3a给出了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的小波变换系数实部的时频域分布,其中负值(虚线)对应产量偏低,正值(实线)对应产量偏高。产量变化的年际尺度主要表现为2~3年和6年左右的周期性振荡,时域分布不均匀,局部变化特征明显。2~3年尺度周期信号在1953~1958年以及1975~1981年表现明显,6年左右周期信号主要分布在1990年之前。年代际尺度变化主要表现为1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振荡,周期信号强,等值线分布密集,且频率尺度在时域中呈减小趋势。所分析的时域对应12年尺度上共经历了10个产量增减突变点,大致分布在1952、1958、1963、1969、1975、1982、1988、1993、1999和2005年。不论年际尺度或是年代际尺度,1985年之前的周期性均明显强于之后的周期性。

图3b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的Morlet小波变换系数模的对数值在时频域中的分布,图中实线(正值)表示模值大于1.0,即通过95%红噪声检验;虚线(负值)表示模值小于等于1.0,未通过检验。本方法小波系数模的大小只表明其所对应时段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是否明显,而并不代表各种周期变化成分能量的大小,这一点与Fourier分析是完全不同的。由图3b可见,2~3年尺度周期的显著性最弱,6年左右尺度周期的相对性较强,特别是在1970年之前;年代际尺度周期的显著性明显大于年际尺度,且在所分析的时域中呈逐渐减弱的趋势;10年左右尺度振荡的周期性在1985年以后、14年和18年左右尺度振荡的周期性在1990年之后均不显著。可以看出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的波动特征主要表现为1985年之前较大幅度的周期性变化。

2.2.2 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的时频分布 图4为华东地区水稻生育期平均纬向度距平的小波变换系数实部和模的时频分布,表明1951~2006年间亚洲环流纬向度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频率结构。年际变化中,存在3~4年和8年左右尺度的周期振荡,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16年左右尺度的周期信号。时域中,年际和年代际频率均比较平稳。3~4年尺度周期在1985年之前以及1997~2006年较为显著,8年尺度的周期性在1972~2000年间显著,16年尺度的周期性仅在1951~1967年间通过95%红噪声检验。

图5反映了1951~200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生育期平均经向度距平的小波变换系数实部和模的时频分布。由图5可见,经向度存在准2、3~4、6~8、16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变化,小尺度高频振荡具有时域局部化特征。准2年周期出现在1967~1980和1984~2003年间;3~4年周期在1955~1990、1999~2006年间显著;6~8年尺度周期出现在1970~1982年间,显著性相对较弱。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全时域都不显著。

由图3~5可知,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区域气候变化的时频结构特征存在相似性,两者之间的振荡周期频率像素、时域分布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年代际尺度上表现尤为明显。可以认为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和同期亚洲季风环流指数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频域相关。

2.3 水稻产量与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的相关关系

2.3.1 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经向环流指数变化 图6a给出了1951~200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和同期水稻生育期期间亚洲经向环流指数的交叉小波功率谱。由图6a可见,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明显强于年际尺度;两个时间序列在全频域上整体呈正相关,少数频率上呈较弱的负相关,如准2、4、6年以及18年之后;14年左右两者正相关程度最大。

图6b为相对气象产量和经向环流指数间的交叉小波协谱。相对气象产量与环流经向度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在局部时域中和个别频率尺度上两者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两者的负相关振荡主要表现在3~4、4~6年尺度上;3~4年尺度上的负相关出现在1951~1954、1975~1977以及1998~2006年,4~6年尺度的负相关出现在1964~1969和1978~1989年;以14~16年为代表的年代际尺度上两者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

2.3.2 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纬向环流指数变化 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生育期亚洲环流纬向度的交叉小波功率谱和协谱的时频分布如图7所示。图7a表明两者之间在2~4、6~8、10~12年上表现为正相关关系;8~10年以及12年之后的尺度上两者为负相关。由图7b可见,年际尺度上,两者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年代际尺度上,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对于4~6年尺度,1951~1966以及1991~1995年两者为负相关;16年尺度上,两者之间在1985年之前表现为较强的负相关。

图6、图7表明,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生育期亚洲经向、纬向环流指数之间存在不同频率尺度和不同时域的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也不同,取决于两者的时频域联合统计特征。

2.3.3 东亚季风环流指数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东亚季风的建立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亚洲经向环流的强弱直接影响夏季水汽的南北输送和冬季极地冷空气的南下,纬向环流的强弱和位置变化既影响冬季东亚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度梯度又影响夏季雨带位置的南移和北进[24]。当亚洲地区大气环流的经向动量强度增大时,东亚夏季风增强,有利于热带水汽向北输送,从而易使华东地区降水增多;反之,华东地区干旱少雨,而干旱少雨天气自然气温偏高。当亚洲纬向环流动量强度增大时,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东亚冬季风减弱,使得华东地区气温偏高;反之,华东地区气温偏低。由此可以认为,亚洲经向环流量减弱以及纬向量增强引起东亚季风环流变化使得华东地区气温升高是引起该区域水稻气象产量下降的原因。大气环流振荡变化使得华东地区气温上升,从而导致该区域水稻产量发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1951~2006年华东地区水稻产量和东亚季风的时频变化特征,探讨了相对气象产量与东亚季风环流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1951~2006年间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呈下降趋势,同期亚洲环流经向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纬向度增势不明显;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不利,且远大于降水量减少所产生的影响。

2)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同期亚洲环流指数变化的时频结构特征具有相似性,两者间存在频率尺度相近的周期性变化,时域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年代际尺度上更为明显。

3)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同期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在全频域上整体呈正相关关系;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明显强于年际尺度,14年尺度左右两者正相关程度最大;少数频率尺度上呈较弱的负相关,如准2、4、6年以及18年之后。

4)华东地区水稻相对气象产量与同期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在2~4、6~8、10~12年尺度的共振频率上表现为正相关;8~10年以及12年之后的尺度上两者表现为负相关;年代际尺度共振的周期性略强于年际尺度的共振,14年左右两者的负相关程度最大。

东亚季风—区域气候变化—水稻产量,亚洲经向环流减弱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热带水汽输送量减少,亚洲纬向环流增强影响极地冷空气南下,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华东地区气温显著升高。气候变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以及气候资源的变化最终导致该区域水稻减产。

参考文献:

[1] IPCC. Emissions Scenarios: 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s on Climate Chang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2000.

[2] 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9—12.

[3] LOBELL D B, ASNER G P. Climate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recent trends in U.S. agricultural yields[J]. Science,2003,299(14):1032—1033.

[4] REILLY J, TUBIEUD F, MCCARL B, et al. U.S.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New results [J]. Climatic Change,2003, 57(1):43—49.

[5] PITTOCK A B,NIX H A. The effect of change climate on Australian bionics production—a preliminary study[J]. Climatic Change,1986,8(3):243—255.

[6] 张 宇.近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3):1—4.

[7] 张 宇,王馥棠.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5,6(1):19—25.

[8] 李长军,刘焕彬.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J].气象,2004,30(8):49—53.

[9] 廉丽姝.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5,33(1):73—76.

[10] 施 能,朱乾根.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J].气象科技,2000,28(3):14—18.

[11] 赵汉光,张先恭.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J].气象,1996,22(4):8—12.

[12] 缪三银,张晓慧,蔡习方,等.东亚季风强度指数变化与青岛区域降水相关分析[J].气象科技,2002,30(2):87—90.

[13] 郭其蕴.东亚夏季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J].地理学报,1983,38(3):207—217.

[14] 施 能,陈禄文,林振敏.全球降水与区域季风降水相关分析[J].气象科技,2002,30(2):73—79.

[15] 黄荣辉,顾 雷,陈际龙,等.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32(4):691—719.

[16] 孙 丹,琚建华,吕俊梅.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8,24(6):641—648.

[17] 毛 睿,龚道溢,房巧敏.冬季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7,18(2):137—146.

[18] 姚凤梅,张佳华,孙白妮,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和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5):659—666.

[19] 罗 琴,蔡 霞,陈 翼,等.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年际波动气象因子相关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25(1):94—100.

[20] 吴洪宝,吴 蕾.气候变率诊断和预测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81—192.

[21] 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47—288.

[22] 姚凤梅,张佳华.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模拟[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