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1
【关键词】会展服务 英语翻译 趋势 成长
20世纪至今,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影响,催生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经济活动在各国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竞争与融合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跨文
化)。由于文化涵于经济活动之中,可以说,国际间的会展交流是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结合体。翻译工作就是在跨文化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国家、组织、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一方面为文化繁荣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也带了冲突,这种冲突挑战着人类对文化差异的耐受性,感知性。而翻译工作则是尽可能的让参与方相互了解,知情达意,减少文化冲突。随着我国的外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兼容并蓄,英语人才培养得到蓬勃发展。但是,我国会展业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多样的、巨大的。
一、我国英语翻译人才现状
我国翻译人才远远没有达到经济活动的需求。仅能够满足10%的国际会展活动需求,缺口高达90%。全国在岗专业翻译人员约8万人,从业约为50万人,目前有所增加,约100万人。但不足以满足我国的会展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包含翻译人才的数量缺少和翻译人才的质量欠缺两方面。
二、我国会展英语翻译人才欠缺的原因
1.专业性“强”。纵观我国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市场,各个国际性会展(论坛)都存在翻译人才缺乏的情况,英语翻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尤其是在商务谈判的签署文件阶段,专业性笔译人才总是组织者首先要解决的“头痛”问题,而一些文化交流类的论坛或会展因为缺少专业水平高的翻译人才而“麻烦不断”。会展服务是综合性的,需要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通晓外语的职业翻译人才。因为,国际会展的内容是多方面、多种类的,它包含国际上任何一个行业或者技术。诸如科技、农业、军事、海洋等等。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提出了非常严苛的专业知识挑战,而对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又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对于译员来说,在这么多的而繁杂的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上都能够做到“完美对接”确实具有很大难度。就经济发达国家的语言而言就有较多差别,何况专业技术的分类?同时,在会展业中不能够像日常交流那么随意,其中包含有翻译技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懂得的专业知识很多并且还需要较多的翻译技巧。如下文就有两种译法: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today has made it all possible for us to be away from the city and still communicate iDstantaneously with our clients and meet our deadlines.
利用当今的技术,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及时交流,不会误事。
有了当代技术的保证,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即时交流,不会误事。
2.灵活性“大”。会展业是一个以服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特点的新兴产业。会展组织的区域中所能提供的专业人才的多少,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够为会展活动提供支持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展的收益和影响力。就北京而言,在2010年就举办了近114场大中型展会,其中一个大型国际展会就要至少60位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者和协调人员,包括翻译就需要10-20人,翻译人才就要占30%以上。而从全市范围看,大多数会展英语翻译人员是“半路出家”。北京的会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首都功能调整的大方向,这也是政府大力支持行业。因此,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会需求巨大,日趋紧张。相反,会展服务英语人才队伍的扩大和能力提升也会对北京的会展业起到重要推动。
3.广泛性“杂”。国际性的文化会展就是“跨文化”的交流。而“文化”又是纷繁复杂的。
有会展就有语言文化的交流,就有商业机会交流,还有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因此,会展需要的“人才”的内涵是广泛的,除了懂得会展所要表达的厂商展示产品,还有科技展示,文化展示,交流展示,未来发现展示等等。不但需要好的语言翻译人才,还要翻译者懂得会展组织管理技能。会展呈现出的内容广泛性与经济活动的广泛性保持一致。做为现代经济业态,为世界各国团体、企业、组织提供了展示舞台,也为各国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对跨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做为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之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巨大,就是因为德国有很多会展业的专业人才参与,不但拥有最多的翻译人才,还拥有最多的具有语言翻译能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会展的多样性内容体现出了会展开展过程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 “翻译人”的高要求。
4.职业性“难”。不管是为哪种商务交流活动服务,都离不开现代人的职业发展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没有职业发展方向就没有人去学习和从业,没有人从业就不会带动人们的物质追求。在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工作者有很多原本的业并非翻译,而是从出色的兼职翻译发展成为专业翻译者。他们在精力全部投人的同时,收入和专业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近来不少高校或中学的教师纷纷辞职做起了全职翻译,为缓解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短缺做出了贡献。当然,对于我国英语教育和发展也并不完全是好事(这一矛盾是我国英语教育和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过去,失去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去从事一份毫无保障的自由职业翻译者,是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可见,会展服务英语翻译这个行业自有其特殊的吸引力。
三、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展是经济交流的一种形式,真正内涵还是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其动力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文化交流。英语翻译人才是与国际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保持一致的,其内容和能力也相伴相随地发展、充实。所以说,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交流发展是同步的、一致的。即国际经济活动愈频繁,则英语翻译活动愈频繁;国际文化交流越深入,英语翻译活动则越深入。对于英语翻译活动的出现与作用,经济和文化活动是重要的“推手”。从翻译者的数量增长上看,一直保持增长。而专业的、自由职业者译员是翻译职业大军中的一大群体。
四、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策略
培养我国翻译人才首先要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其次是要促进英语翻译人才的学习能力,最后是要为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英语翻译是门语言艺术,语言环境对于翻译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培养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环境就是要提供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环境。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对翻译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挖掘翻译的本质内涵,客观认识与正确评价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从大环境而言,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国内外人员的交流几乎没有太多障碍,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并相互影响,成才之际踏入了翻译行业,他们踢开沉闷的伏案,利用互联网和翻译软件进行多面性的翻译工作,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通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文档。但这并不能快速的让这些“语言的自由活动者”从一个英语爱好者或者是简单交流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英语翻译者,真正的专业的翻译者需要严格训练和学习,会展产业战略发展的要求需要的是专业性的翻译工作者。那么,如何成为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呢?
1.先成为语言艺术专业者。翻译工作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既然要在参与方的起到中介作用,就必须要懂得双方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文字及其内涵。这就要求翻译者除了掌握一种母语还要了解其他语言,而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翻译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是不能够完成翻译工作的。因为,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的交流还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翻译不了解此背景,不能让双方进入到一个维度上,就会产生误解、曲解,会导致交流失败。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会给翻译者自己和交际对象(客户)带来麻烦。
2.勤勉的学习者。做为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知识和语境。同时,在会展中所遇到的语言要求十分准确,特别是一些专业用语的表达,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因为,会展做为经济交流活动需要翻译能够客观准确的表达参与方的意图,是对事物的客观精准描述。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者不确定性,当然,国际商业法则也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词语及表达。因此,需要翻译者勤勉的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种族对于不同事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机器”或者“传声筒”,而是非常灵活,且有创新性价值的工作。
3.认清自我。翻译工作是客观的对参与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传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声筒”。因此,翻译工作需要尽可能的准确表的双方意思就可以了,不能够带有自己的感彩,也无须为某一方多做描绘。这要求在会展服务过程中“一是一,二是二”“能力所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不能够有倾向性,这是最基本的操守。当然,在做翻译过程中,除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还需要不断推销自己,在工作之余与客户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在国际会展翻译服务中更容易开发国际客户,会有较好的收入,也能促进自己更加投入,激发上进心。
4.语言能力是基础,理解能力是保障。著名翻译家林戊荪先生就曾说过: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很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而将汉语翻译成外语,翻译者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中文理解能力。翻译的本职是做好参与方的跨文化交流,就需要翻译了解参与者的内心所想、表达之意。所以,翻译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五、结论
二十一世o,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大展宏图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会展服务翻译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翁凤翔.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2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国际交流 角色定位
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攀高,汉语教师紧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进程。在国外,很多具有丰富一线实际教学经验的汉语教师并不具有正规的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知识背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很少有机会将课堂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面对面给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或是在毕业后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而不能较快地适应在国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专业最早设立于1985年,随着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国际教育快速发展。国家汉办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方面,对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传播专业人才。
二、高校国际交流发展情况
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逐渐与世界各国高校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交流规模逐年增加。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和外教规模逐渐扩大,推动了高校的对外交流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互派、教师互访、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几个方面。
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参加国际交流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建立的校内实习基地,利用外国学生、学者或是各类团组的来访机会进行交流学习。
(一)专业实践
观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校内实践的主要环节和形式。课堂教学观摩能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留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为专业实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境外实习名额有限或家庭经济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可以通过对在校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完成专业实习,锻炼教学技能。另外,协助老师参与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能力。
(二)志愿者服务
通过担任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生活服务伙伴,协助老师完成留学生教学、服务管理,以语言互助学习,日常生活照顾、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训,有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汉语语言文化传播工作。
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专业知识能力学习和培养需要,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学生”、“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几个角色身份。这几个角色即相互紧密联系,同时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
(一)专业学生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这个角色以跨文化交流技能、对外汉语课堂授课技巧及对象国文化常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从角色要求上看,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作为一种交流技能,理论学习是必要的,既然是技能就要通过实践来完善。尽可能地利用参加校内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
学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能够进行对国际语教学的汉语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需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利用课堂教学观摩的机会,努力完善教学能力,发现更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二)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
汉语语言文化传播者是一个具体的身份,这个角色肩负着汉语语言文化传播的重任,除了需要掌握以汉语言文学、外国语为基础的课程外,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播技能(太极拳、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或中国书法绘画)是必要的。同时,学习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技巧便于理解异国文化差异,积累更多的异国文化常识。另外,熟悉中国文化,能对留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解读,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三)国际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是指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到校泰国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角色。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知识结构
语言学及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得心应手,必须踏实学好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汉语言理论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这是国际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全面掌握现代汉语理论,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对简单的汉语语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
2.能力结构
组织教学的能力。国际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这就要求国际汉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组织管理上有较好的驾驭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打破常规,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尤其重要。创新能力应该分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教学技能三个方面。
表达能力。要求国际汉语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言学习者进行教学时,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并能很好地把握用语分寸,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汉语传播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崇洋;在涉及敏感政治问题要有合理的化解方式。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根据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国内外高校间交流日益频繁的具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分析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3
【关键字】 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学生 英语语言能力 策略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所展现出来的交流扩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但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却刚刚起步,呈零散、不系统状,而且缺乏相关的跨文化教育机构予以指导。显然,艺术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普遍较差。
一、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1艺术学生的认识偏见
学生是学习外来文化的主体。然而,高校的部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并不重视,甚至十分排斥。这种现状势必影响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艺术学生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教育偏见与目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主观上,囿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并不积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高校的艺术学生尚且难以消化殆尽,更何况那些看起来晦涩、枯燥的外国文化。又加之,学生对不同国度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并不了解,在跨文化的理解中常走入误区。于是,艺术学生对本国文化愈加依赖,对外来文化则愈加轻视。客观上,艺术学生们教育体制的限制,学习外语的目标过于狭隘。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必然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性吸收,过于重视语法、阅读,而疏忽语言的运用与交流。这种跨文化学习动机脱离了交流本身,更无法谈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所以艺术学生主体的教育惯性妨碍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意识的发展。
1.2专业教师的引导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负有重任。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因循旧制,在时代更新迅速的时代下,仍着眼于眼下的英语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词汇、语法等应试方面的教学,忽视交流能力本身及其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此外,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也并不充分,英语交流能力相当匮乏。由于中西文化需要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能呈现出文化差异,才会融会和吸收,因此若授课教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功底不够扎实,无法平衡母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从而无法运用到教学中,那么他们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1.3培养方法的不甚科学
中国目前对艺术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中完成。相对于开放的跨文化交流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既落后又不科学。令人欣慰的是,现行的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意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仍被关在重重大门里,埋头教学。教育目标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需掌握至少两种外语的知识及技能,但它实现得并不充分。放眼到当下的具体教学,我国的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更是鲜有跨文化课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启蒙较早,英语相关课程一直开设至大学毕业。虽然学习时间较长,但当遇到真正的外国人时,很多学生仍然无所适从。这是由于,许多英语课堂并未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语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埋头记笔记,课程气氛死气沉沉。语言的学习若不以交流为目标,必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二、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2.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之于跨文化交流态度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将英语的跨文化交流渗透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从语音、词汇、篇章等各个层面建构语言的文化功能,渗透艺术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促使艺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电影、举办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艺术学生有目的地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在英汉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学生们应着重筛选出蕴含英语主流文化的材料,如饮食习惯、、历史事实等,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将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学习动力,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刻板看法。此外,还应考虑到艺术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寓乐于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2.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的推动者,广阔的跨文化视野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识必不可少。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强跨文化训练,如文化现实培训、归因培训、文化意识培训、认知行为调整、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培训的内容需涉及到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能力以及文化教学等。英语教师应根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高。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基于文化的平等性,不拘泥于传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参与教学,以图、文、声、乐并茂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不受制于书本、应试要求,能够将教学情境融入趣味性、故事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喜欢交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针对艺术生的跨文化英语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英语基本语法教学时,应尊重认知规律,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在进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时,可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与对比操练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利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针对艺术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教学既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采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也可以在对外交流互访、国际会议等实践活动中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分析教学主体为研究纬度,结合教学方法之窥探,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教学主体的颇多问题与教学方法的因循守旧。因此,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艺术学生的特点即时更新教学方法,是优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具体策略。在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需求碰撞较为激烈的当下,教师应当引导和培养学生以博大的心胸认真学习和吸收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文化身份投入到全球发展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韩晓惠.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4(3).
[2] 林欣达.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1(15).
[3] 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2(2).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4
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和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Jeff Martin博士主持,中心议题为“促进世界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院长Gary McPherson分别致辞,二位均希望通过探讨跨文化、跨机构合作交流的可行性和策略,共同实现通过音乐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的美好愿景。
会议共分为六个单元进行,期间包括主题演讲和自由发言。第一、二单元发言的嘉宾主要是国内知名音乐学院代表,他们分别谈及了其所在院校目前的对外交流合作情况,并就国内音乐院校与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教育机构建立联系的可能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与展望。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在题为《开放包容 兼收并蓄——探索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合作之路》的发言中对天津音乐学院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做了简要的介绍,比如:2010年12月的国际学术周、2011年7月的解读巴洛克音乐周、2012年8月天津国际爵士音乐节等。他强调,加强国内外合作是大势所趋,只有具有开阔的视野,才能看清世界、认清自我。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指出传统与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他认为,继承传统文化是手段、发展是过程、创新是宗旨、提高是目的。我们要努力使传统文化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努力在创新中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得以传承和光大。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在《国际高等音乐教育机构间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的发言中首先讲了国际高等音乐教育机构间合作的形式与目的,之后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的对外交流活动,比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CCOM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等。他认为,加强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每一个音乐教育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应该为全球高等音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性人才。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白陆平的发言题目是《立足民族音乐教育基础,践履国际视野办学理念——西安音乐学院合作办学经验琐谈》。他介绍了西安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近年来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认为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逐步夸大的文化需求,将使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
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周广平在《探索多种形式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途径》中提到,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社会政治环境优势,星海音乐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多种形式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途径。此外,星海音乐学院还采用短期合作交流形式,与世界知名音乐院校、专业团体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为在校生的学习与就业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选择渠道。
该单元发言的还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玉林、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志豪、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青、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田耀农、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以及四川音乐学院绵阳音乐学院院长雍敦全等。
第三、四单元的发言主要着眼于国际视野,旨在聆听国外音乐院校或音乐教育机构的发展情况。期间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泰国、巴西等近十位学者进行了发言。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院长Gary McPherson的发言题目为《以在专业、理论、政治等方面加强音乐专业的方式促进国际合作》。McPherson以提问的形式开篇,从近十年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方式、信息共享、教学方法等角度入手,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为使我们的学科建设更加强大,全球化合作是必经之路;第二,我们要加大对专业主义的投资,避免的产生;第三,通过管理选择来增强公平性;第四,相比于“竞争”,我们更强调“合作”与“认同”。
美国音乐学学会主席Anne W. Robertson在其题为《美国音乐学学会与跨机构研究合作》的演讲中谈到,为资助美国学生来中国进行调研,美国音乐学学会于2007年设立了Harold Powers资助基金。此外,三个由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亦日趋兴旺,它们为中美之间的学者交流及学术意见交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会员单位包括美国音乐学学会、音乐理论学会、民族音乐学会。Anne W. Robertson在总结中诚挚邀请各位中国学者及音乐教育机构加入美国的各大音乐研究学会,因为正是通过这种跨文化跨学会间的工作情谊,世界范围内的沟通与合作才能更加顺畅。
澳大利亚昆士兰音乐学院研究中心主任Huib Schippers在题为《双向交通:实现文化和研究合作的可能》的发言中首先谈及了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并指出澳中两国从200年前的以短期“商业利益”为驱动力的“单向交通”已经逐步发展到如今的以“跨文化合作”为主要动力的“双向交通”——音乐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Schippers还对昆士兰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高校的合作问题展开了细致的分析:预计2020年之前实现20—40名本科生的互换、12—20名研究生的互换、3—4个联合调研项目和访问学者的定期委派以及每年举办一个大型活动来庆祝两国可持续性的文化交流合作。
在这两个单元中发言的国际学者还有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外事办主任Liane Henschke、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弦乐部主任Mark Messenger、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国际关系部副主任Lertsiri Bovornkitti和西方音乐系主任Krit Vikornvongvanich、西伦敦大学伦敦音乐考试学院院长John Howard以及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协会主席Alan Salzenstein等。
第五单元依旧是国际学者所做的报告,他们进一步阐述了其所在机构与中国或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教育机构合作的可能性。其中,美国密西根大学学术事务副教务长Lester Monts在题为《谈密西根大学与中国音乐学院师生音乐交流项目》的发言中说到,21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承载了“适应、推动、发展”全球多样化趋势的使命,正是在这样一种使命的驱动之下,密西根大学先后同中国、加纳、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建立了合作项目。从Monts的发言中我们获悉,以密西根大学为代表的世界多所高等院校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旨在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全球高等音乐院校的跨文化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密西根大学孔子学院院长Joseph Lam的题目是《音乐会节目说明何时能有助于音乐跨越文化和国家的界限》。在跨文化演出中,一份有价值的“节目说明”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结合当地文化,以当地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对音乐或演出的背景进行解释说明;第二,应针对特定的观众群体;第三,尽量避免由翻译或口头转述时产生的误解。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如何使跨文化演出的效果达到最佳、如何使“节目说明”真正做到跨文化跨国界,是我们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剑桥大学教育系副教授Pamela Burnard在《探索音乐创造力、实践及教学方法:观念的改变》的发言中由“政策与主动性”、“趋势与改变”和“创造性与文化”三个方面切入,谈及了所谓音乐“创造力”、“实践”和“教学法”其实分别是对音乐的“识别”、“再评估”和“再定义”的过程。Burnard还提到,为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迫切需要:第一,重新评估创新实践;第二,在高等教育中达成有关创造力培养的共识;第三,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第四,做出能够形成深远影响力的教学设计。
此外,欧洲音乐学院协会执行长Jeremy Cox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副教授Gabriel Solis也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5
一、两岸文化交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加强两岸文化融合,增进两岸民众文化认同,消除“文化”的影响。
从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两岸隔绝近一个世纪,两岸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两岸民众被隔离,相互缺乏交流和了解,产生了疏离感或误解。就台湾而言,在日据五十年中,日本殖民者试图消灭中华文化,推行皇民化运动,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培养了一批以李登辉为代表的认同日本文化的“皇民”。统治台湾后,特别是1949年以来,虽然重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大力消除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极力培养台湾民众、反大陆的情结。在两岸隔绝,同时处于军事、政治对峙的背景下,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隔阂进一步加深。近二十年来,虽然两岸不再隔绝,各项交流逐步展开,但李登辉和当局利用执政权,大肆推行“”政策,落实“”理念,两岸交流受到人为的阻扰,文化交流困难重重。台湾民众无从了解大陆,甚至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混乱。如在李登辉时期,以乡土意识和地方意识为幌子,推行“文化”,编写《认以台湾》历史教材等活动,试图将台湾文化从中华文化切割出来,使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独立出来。在执政时期,则全面推动“去中国化”,岛内“文化”大行其道。李登辉和大肆操弄“文化”意识,经过近二十年时间的灌输,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伤害。2008年重新上台后,停止了推动的“法理”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活动,并加强两岸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当局一定程度上重视两岸文化交流,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宣称要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找到解决两岸争议的出路。在两岸交流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交流更应该大力推动,改变相对滞后的局面,发挥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独特作用。因此,两岸进行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有迫切的必要性。通过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加强两岸民众的了解和相互理解,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两岸文化的融合消除障碍。
2、扩大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
三十年来,两岸由隔绝到交流,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两岸民众往来和各项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无论台湾当局或岛内“”势力如何反对还是不情愿,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两岸交流已成为两岸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三十年来的两岸交流,主要局限于经贸交流,根据岛内民调,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中大陆的定位是生意伙伴,而非大陆对台湾的定位是亲人。显然在两岸经贸往来密切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开展文化交流,才能带来两岸民众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趋同。尤其在当前两岸政治对话难以展开的背景下,更有赖于文化交流的展开,文化交流能突破和超越政治的障碍,促进两岸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又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如前所述,上台后,虽然对政治对话消极回避,但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因此,在两岸经贸交流大开放的同时,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之前仅是民间性、偶发性的零散状况,真正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都是两岸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扩大了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同时能够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繁荣,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消除两岸经贸交流“物质化”、“功利化”倾向。
3、对两岸关系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岸交流的深化和发展,也必然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前文述及,两岸隔绝百年,开展交流不过二、三十年,在这二、三十年中,由于岛内“”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过程曲折,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向不尽如人意,同时两岸关系波折不断。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交流的进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和平发展机遇期,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伴随文化交流的深入进行,将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助于台湾民众形成中华文化认同,两岸的相互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样岛内“”势力利用两岸由于长期隔绝而产生的敌意、疏离、对抗等不正常的意识而操弄两岸关系的空间缩小,两岸在相互理解中将逐步消除对抗和敌意,并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第二,虽然当前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分歧,两岸关系的发展因政治上的分歧而遇到很大的阻碍,但当局只愿意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愿展开两岸政治对话,导致两岸关系难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如此背景下,两岸开展文化交流既能巩固经济交流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对话的缺失,文化交流可消除岛内“”势力的干扰,创造两岸更多的共同话题,为两岸政治对话和化解政治分歧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的同时,化异为同,强化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虽然百年来台湾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对中华文化有重要的贡献,中华文化在两岸均得到不同的传承和进步,两岸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进一步升华。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积极发展的势头,在这一情况下,文化交流应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重要方向,在两岸文化融合、进步的基础上,达到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两岸文化认同的趋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和寻求两岸文化的相吸之处,同时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达到化异为同。就具体内容而言,两岸可开展戏曲、艺术、宗教、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可加强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的挖掘和交流,这些领域和内容是两岸文化中相同性很高的部分,通过交流达到融合与创新;在不同之处。由于两岸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两岸民众在有的地方产生了巨大隔阂和误解,对此,两岸在文化交流中必须包容,相互尊重和理解,化异为同。
当前岛内“”势力虽然不能以执政权
推行“文化”,但是“文化”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的影响仍在继续, “”势力也未停止对“文化”的推动。如何对抗“文化”,消除“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伤害,显然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为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也是对“文化”的反击。在过去近二十年中,中华文化受到“”势力的歪曲和打压, “”势力在文化教育领域肆意篡改中华文化的内涵,攻击中华文化,削弱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打击“文化”。
2、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经济与科技的快速进步,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便利的条件,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促进,合为一体,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大发展、大合作之际,开展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两岸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两岸的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台湾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人才、研发、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大陆文化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市场、稳定的政策等优势。两岸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整合两岸文化资源,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仅要开拓两岸文化市场,也可通过文化交流,共同构建一套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共同开发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的国际华文市场。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华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两岸开展在国际上的文化产业合作将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个市场包括语言学习、华文教材、出版品、音乐、电影等,国际华文市场应作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文化交流,广泛发掘中华文化资源,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两岸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从而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改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
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意义有三,第一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两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文化产业合作发挥了两岸文化的经济功能,实现了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的结合,因而文化产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关系的增强,也是文化交流层次的提升和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文化产业合作的过程需要两岸文化认识的趋同,达到,化异为同,文化产业合作促进了两岸文化的融合和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产业合作推动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两岸经贸交流的“物质化”、“功利化”影响,使文化与经济成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基础;第三,通过文化产业合作,打造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随着这些文化产品的推广、传播,不仅两岸民众在享受这些文化产品时,潜移默化,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且也在世界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神韵,中华文化在两岸也在国际社会得到大力弘扬。总之,开展文化产业合作,使两岸经济达到互利双赢,中华文化得到弘扬,两岸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涉及两岸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域和各个民族,需要方方面面的动员、配合、支持与参与,通过文化参与合作,两岸共同做大做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两岸携手在两岸和世界上弘扬中华文化的局面;第二,优化配置两岸文化资源和布局结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建立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机制,以市场化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在合作中,化异为同,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取长补短,相互包容,共同打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扩大产业队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等。
3、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从广义上而言,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应该包括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人类通过教育确立起自身的世界观、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等,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弘扬,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教育是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教育也是岛内“”势力散播“”理念,搞“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修改教科书、将“”内容列入考试范围等。因此教育领域也是统“独”斗争尖锐的领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09年的两岸经贸论坛上有精辟的阐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光大昌明,莫不始于交流、基于教育。”贾庆林主席还强调了两岸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意义,“两岸文化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事业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大陆对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积极,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两岸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如1985年就开放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2006年开放采认台湾学历,2007年开放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等。相比之下,台湾当局对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推动消极滞后。在主政时期没置障碍,阻挠两岸的教育交流合作,2008年上台后,相关政策有所放松,但对大陆学历采认、陆生赴台就读等教育合作重要政策,采取“三限六不”政策严格控制。因此两岸教育合作实际上仅处于单向交流阶段。事实上,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在大多数领域远未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球化时代,教育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教育日益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和自由化。两岸教育界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两岸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拓宽道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滞后,使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当前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机制化问题。虽然两岸文教交流日益频繁,但没有建立任何可以运作的机制,使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可以签订文教交流协议,建立文教交流合作机制。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际,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建立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是必要的。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更密切和正常化、长期化,保障两岸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克服两岸文化交流的浅层化和随意性,使两岸文教交流有明确规划目标和内容,逐步走向包括科技、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全方位互动。签订两岸文教协议,建立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机制,也是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台湾当局应当突破设置的障碍,适时开展签订协议,建立机制的工作。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模式
高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介于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教育形式,对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不同的职业岗位人才,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众多行业专业人才对于外语的使用逐渐成为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例如,涉外旅游、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行业,不仅要对于语言的掌握,而且更加需要对于外国文化的精通和理解;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加强高职学生的日常英语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和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逐渐在对外技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辅教育模式,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注重对外文化的培养;对于对外文培养而言,本文主要从英语课程教育和对外文化教育的意义两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高职英语课程的教育
高职教育不论对于培养优秀的技术型人才还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国外语言学习具有很大缺陷,特别是对于英语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外语水平现状岌岌可危,根据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的相关调查显示,高职学校的英语等级通过率出现严重问题,为了能够促进高职对外文化交际发展,如何突破英语教育瓶颈问题成为当前高职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学院的生源英语水平较差,生源素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果更是不尽人意;因此,加强高职跨文化教育改革成为促进高职教学发展重要内容。
(二)跨文化交际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承担着学生语言基础能力训练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和国外文化课程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人情习惯的能力,从而为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国一直奉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文化交流政策,本着“温厚、智慧、交流”的原则进行对外交流,因此,要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对国外的文化和风情具有敏锐的感觉和容忍,这样的要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只采取基础性教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对《跨文化交际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计划,这样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国很多学生而言缺乏情景训练,不能够培养学生对外交际和交流的能力,面对这样的教学窘境,如何让学生在外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进母语和非母语的综合性学习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指不同的语言交流,而且是在语言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交流和分享;高职英语课程教育从教学模式上存在弊端,因此,加强高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将母语和英语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我国优秀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进行相互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提高国际文化的交流;此外,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引导和影视介绍,通过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了解。
(二)创设情境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语言能力
交际的重要方式是语言的沟通,因此高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改革要从课程形式上进行创新,加强语境教学的重视程度;高职老师要积极通过影视、幻灯片等形式创建形象、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国外文化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对外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学校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外语学习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形象化、现场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对外文化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逐渐的建立了网络教学的平台,能够进行语言类教学的交流,英语教学课程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于外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提高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的活动,积极促进中外交流的机会,为促进对外文化的交际改革做出贡献。高职对外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从英语教学和国外文化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文化教学模式,要积极开展“基础认知+创新技能培训”等模式改革,从课堂教学氛围出发,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全面发展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为以后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曹洋,冯琦琳.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2]颜静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