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黄锡富,广西师范学院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122—04

一向自认为经济制度优越无比的美国于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并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传导机制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蔓延发展,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市场的激烈震荡及世界性经济衰退,至今仍未见到尽头。美国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开始认真探究其爆发原因,也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何等,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问题。

一、实体经济及其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以及直接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通信、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的基础。

1、实体经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所需物质产品。而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都是实体经济生产出来。若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们的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可能。若没有实体经济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人们也就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若没有实体经济提供人们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增强人们综合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实体经济发展繁荣了,人们才可能日益缩小其为生存而奔波的时间,才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2、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各种物质财富。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实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为人们提供就业,其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才能使民众收入不断提高,才能为稳定物价、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物质条件。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人类社会也就难以发展。

3、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体经济是支撑一国发展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及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体经济强盛,则国家强大;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改革开放前,我国由于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实体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物质产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崩溃的边沿。科技、教育及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发展生产力,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及其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粮食、棉花、肉、蛋、鱼等大量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经济实力也显著增强,水泥、钢铁、造船、煤炭、电解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汽车、电脑、服装、制鞋等22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占我国国民经济40%份额的工业,已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前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也得到了快速繁荣发展。

4、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前提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英国曾因“食利”、忽略实体经济而丧失强国地位;拉美因过度城镇化、实业衰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就与当时日本产业空心化、房地产泡沫化、日元大幅度升值、实体经济青黄不接,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相关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分脱节、实体经济虚弱所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充分揭示了过度金融创新、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物极必反”的结果。而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仍然“一枝独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一直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其工业制造业成为经济“脊梁”。正因德国长期以来没有离开过制造业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没有离开过革新创造,因而确保了经济增长始终具有活力,经济能长期保持一种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由于我国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电工电器、高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也使得我国能较好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发展一再证明,只有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实体经济,社会的基础才会扎实,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会强劲。

二、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是指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实现增值的经济形态,是基于信用、未来收益索取权等符号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以钱炒钱,以钱生钱。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发展。

1、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越是发展繁荣,资本所起的作用就越突出。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可以高效地集中社会大量闲置和零散资金投资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成就某一产业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19世纪后半叶,美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并迅速超过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又如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约4000美元,美国5000美元左右。但经过20世纪的发展,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阿根廷已元法同美国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而阿根廷没有重视虚拟经济发展,缺乏高效的金融市场,社会大量闲散资金无法有效地为经济提供支持。从而丧失一次次工业化机会。虚拟经济通过资本价格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引导资本向生产效率更高、且经济效益更好的实体经济的相关行业与领域流动。使相关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并借助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主要是为解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资本流动、资金筹措,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调整产业结构。

2、虚拟经济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要健康运行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如企业可以凭借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方式,为企业实现低成本规模扩张。虚拟经济的发展带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技术、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有限的经济资源优先流向更有发展前景的实体经济部门,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其后劲。

3、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充当实体经济的缓冲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可以分散市场风险,缓冲实体经济的过分波动。当市场货币供应超出实体经济实际生产能力时。必然出现过剩储蓄资本,进而导致社会物价上涨。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引导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进行投资或投机,从而降低资本集中投资到实体经济中的风险,缓冲实体经济运行波动。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尽管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对实体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破坏作用。首先,虚拟经济的过度炒作会引发经济泡沫。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虚拟经济过度炒作,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或资金成本过高,必然会催生经济泡沫,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破坏。其次,虚拟经济过度炒作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资本过度炒作的结果都是各种物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资本炒作结果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后跟进者往往是受害者,造成财富集中在少数群体的集中,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再次,虚拟经济易于扭曲人们致富观。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都是实体经济创造,都是靠人们辛勤劳动。资本的过度炒作,社会极少数人的暴富,扭曲了人们的致富观,诱发了社会上捷径致富、追求暴富的致富观,使许多曾经靠艰苦创业、勤劳和实业致富的生产经营者不愿意从事实业。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要扭转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加大了社会发展的风险,阻碍社会发展。

三、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发展有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就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和成本高的严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垄断使得民间资本投资实业发展受阻,迫使大量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由于行业利润分配缺乏合理规制,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两极分化”:做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亏本运营;而金融行业利润赚得“不好意思说”,虚火好旺。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且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中掌握主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更须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大财税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生产成本上升、税负重、利润薄、资金困难、压力大等。因此,要制定财税扶持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贴息贷款、低利率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的小型、微小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大政府资源的支持。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把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之中,并发挥“种子资源”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以形成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让实体企业有利可图,有空间可以发展,让所有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受肯定、得支持,增强民间资本专注于实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资金流回实体经济。四是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政府要加大遏制投机炒作,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促进更多资本从虚拟经济转回归实体产业。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改变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浮躁及快速暴富心理,让人们脚踏实地从事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是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世界主要国家都重新审视本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美国提出要吸引在国外的美国制造业企业迁回本国发展,壮大美国实体经济。随着金融危机发展,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就是进口明显减少,消费方式上也提出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需求。国内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消费水平提高,形成新的消费需求,致使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为适应这一变化,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引领危机后经济增长以致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尤其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性强的战略性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我国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贸易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和空间。三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建材、石化、船舶、汽车、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医药等,仍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其转型升级,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市场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创新与塑造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强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2

一、金融业税收制度

按照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共设28种税,划分为七大类,即: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农牧业税。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上述各种税收,就企业而言,盈利的企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同的行业需分别缴纳不同的税。工商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服务等类企业应缴纳营业税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业税制。它主要包括:第一,对金融保险企业的劳务收入课征营业税;第二,对金融保险企业的经营利润课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对金融保险企业征收房产税等。因此,根据我国税法,国有商业银行应缴纳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其他税(包括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预提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证券交易税等),其中主要纳税负担为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

现行的金融税制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实现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税制在税种结构、税率水平、税收负担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国有银行流转税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这一流转税种,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的银行营业税

1950年公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对银行征收营业税,税基为营业总收益额,税率为4%.

1958年公布的《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规定,对国家银行免征工商统一税。

1982年,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扩大对银行业务收入征税,税基为银行从事经营取得的各项营业收入。

第二阶段: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的银行营业税(1984—1994)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实施的《营业税条例(草案)》,将金融保险合列为一个税目征收营业税,分设金融和保险两个子目,这是我国现行银行营业税政策的前身。税基为银行经营金融业务取得的营业收入,税率为5%.

第三阶段: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银行营业税1994年税制改革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金融保险业合列为一个税目,分设金融和保险两个子目。征税范围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和其他金融业务。税基为经营金融业务的计税营业额,税率为5%.按照银行经营的不同金融业务,其计税营业额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计税营业额;二是以利息收入差额为计税营业额;三是金融服务性收入。

199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金融业征收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次单独就金融企业营业税问题作出规定,主要内容是对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暂不征收营业税;对一般贷款业务,一律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税率为5%.

199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1997年1月1日起,对以前执行55%所得税税率的金融保险企业,其所得税税率统一降为33%,同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将金融企业营业税税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8%.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自2001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分3年从8%降低到5%,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即从2001年月1月1日至12月31日,税率为7%;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税率为6%;2003年1月1日起,税率为5%.同时,更改缴纳营业税计税时间,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末满18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应以取得利息收入权利的当天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原有的应收未收贷款利息逾期180天以上的,该笔贷款新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实际收到利息的当天。这一规定意味着金融业缴纳营业税执行的会计核算原则由权责发生制改为在一定条件下的收付实现制,并允许5年内将2000年底前按权责发生制已缴纳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抵减以后年度实现的应税营业额。

三、金融税收与经济发展金融税收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于金融业的税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特别是1994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已成为我国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增长点。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具有网点多,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方式灵活,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融业已成为保证中央政府收入的税源大户。

1.90年代以来,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1991年gdp为21617.8亿元,2000年为89403.6亿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5.2%.而同期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分别为1288.1亿元和5217亿元,增长也为4.1倍,年均增长1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地保持在5.95%左右。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3

进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增加生产要素供给。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供给“瓶颈” 在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由于能源和原材料储量不足,扩大进口已成为缓解资源紧缺瓶颈,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油、油以及有关原料一直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其比重高达90%以上,有效地弥补了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缺口。

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口贸易是一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浪费和降低风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通过进口国外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为国内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保证,增强了我国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0%左右。

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我国作为一个体制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二战”结束后,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发展中大国通过对外开放成功实现经济崛起的例证,还没有一个转型中大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建立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例证,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都在这方面求索,我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和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进口产品给国内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也提供了促进国内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动力。开放进口市场,引进外来竞争,固然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但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和各种垄断力量,加速人们学习市场理念,起到优胜劣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实现贸易基本平衡。有效缓解贸易摩擦贸易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规模过大,既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很大压力,而且给国内爆发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此外,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必然会引起严重的贸易摩擦。减少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基本平衡的方式并非要限制出口,而是要扩大进口。这样,可以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也有利于增进我们与贸易伙伴的关系,有效缓解贸易摩擦。

当前我国进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生产消耗性商品进口多,消费品进口少。在进口商品中,绝大多数是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中国一直以来主要靠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消费品进口比例偏低,且低档消费品严重积压与高档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消费断档造成国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法满足。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外贸企业进口贸易业务能力不足,与国内市场销售网络和渠道长期隔绝,使进口贸易的发展遇到下游市场销售不畅的瓶颈问题。

外资企业主导进口贸易格局进口的主体是谁,就决定了资源配置权、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权、剩余价值的支配权以及市场的控制权。从世界发展的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成为贸易大国时,同时也应是贸易强国。但对中国来说,由于成为贸易大国的过程很大程度是通过外资进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加工贸易化而加速完成的。也就是说,由于“外部因素”的进入,使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过程产生分离,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外资企业自1996年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主体以来,其进口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进口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受到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影响。

资源性商品进口依存度过高,存在很大风险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资源的拥有量和使用效率方面,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一方面,我国重要资源总体储量不足,而且需求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脱节。需求量大的油气、富铁矿、锰、铬、钾盐、铜、铝等大宗矿产储量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利用外部资源又存在很大风险。目前我国对外部资源供给的依赖性已相当突出,而资源供应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最大隐患在于国家经济安全极易受制于人。

缺乏大宗商品进口协调机制近年来大宗商品进口迅速增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各自为战、抬价抢购,国家和企业利益受损。由于我国对许多重要资源性商品的价格决定权不具备发言权,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变动更为敏感,也更加无奈。作为国际资源市场上的新兴大宗买家,中国的采购已经引发国际原材料和海运费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加大了全球原材料和部分工业品的周期性波动,这将为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带来隐忧。

新时期我国进口贸易的战略和对策

进一步扩大进口 调整和完善现有对外贸易政策,扩大进口贸易。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也要求外贸增长的观念、战略和政策都需要发生更大的变化。如以前认为国内能够生产、有资源,就不需要进口的观念需要改变,是否需要进口或国产的决策,要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层次和多维的考虑。当务之急是加快进口体制改革,消除对国内市场的过分保护,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便利通关手续和报检程序,减少贸易扭曲。通过进出口结合实现国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优化进口贸易结构,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进口消费品,使国内居民可选择的消费品种类增加'可以促进国内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进而改变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行为,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产生派生效应。此外,通过消费品的进口,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快速地传递到我国,对消费需求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

发挥进口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对于技术的引进。除了直接引入技术以外,还要引进高科技人才、高科技成果。同时,还要通过国外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到相关的研发经验,为以后技术的自我研发提供基础。为此,需要加强与美欧的外交关系,敦促美、欧等发达国家(地区)放宽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限制。

有选择地鼓励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虽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有可能促进技术进步,但也可能会给幼稚产业的培育战略带来挑战。重点是鼓励引进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的家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其目标是迅速缩短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缩短本身技术研发时

间,尽快接近国际技术前沿,可以为尽早进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提供条件。但是对于国内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技术或核心技术、需要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产品,则不鼓励甚至限制此类产品,以避免进口产品的挤出效应、技术控制等消极影响,从而阻碍我国自主创新过程。

发挥进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既要重视进口我国紧缺的能源和原材料,又要重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即“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一方面,积极组织好短缺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企业通过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外方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对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开发的重点资源,研究鼓励短缺资源性产品向国内运销的政策。另一方面,扩大在生产过程中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品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从而起到限制国内生产,保护资源,防止污染。降低对资源进口的依赖,推动节能减排的作用。在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适当超前布局,渐进提高技术、环境标准国际化水平,并应积极有效应对“低碳经济”的新挑战。

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全球配置。包括把重化工产业的前端工序配置到全球资源和能源供给地的临近地区,形成产成品供给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全球生产体系。也就是说,将过去国内生产、国内消费的模式改为国外生产、国内和国际消费的新模式。

发挥进口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进口主体本土化。进口应当建立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这就要求进口主体更加本土化,即我国自己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应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从事进口贸易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求进口的贸易方式更加自主化,即自主的一般贸易进口应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国民经济;房地产产业;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作用

房地产产业因为其产业跨度较大,产业具有明显的高度化,产业的附加价值极高并且具有极高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因此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增长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房地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各种各样的市场监管体系也相继出台,使房地产产业的规范较为完整。为我国居民更好的生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投资和消费,拉动我国内需做贡献。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增长,使得国民对于房产的泡沫现象出现质疑,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产业平稳发展的规划。

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占据的作用

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投资增长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仅以江苏省为例,在2002年,江苏省房地产投资高达七百多亿元人民币。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投资和GDP相关的系数高达98%,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连的关系。该系数反映出各层次间的影响,对于分析联动产业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房地产市场还带动了很多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像:服务业、保险业、仓储业、以及商业等都有明显的带动关系。

城市是经济社会在空间上聚集的地区,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面集聚了很多的财富,对于开发与再开发城市土地而言,城市各种公共构筑物以及建筑物、城市较大的基础建设都是城市本身对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由于市场经济的带动,这些投资都应该通过地租、税金以及利润等经济手段将投资最大限度的回收,有些甚至还能够获取相当多的经济效益,然后再将投入城市的社会建设以及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使城市投资的环境更开放,将城市的管理建设引入一条良性的道路上。中国市场的庞大、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投资回报率极高,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了外商竞相追逐的发展领域。房地产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公共设施服务、高科技智能办公用房、工业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最终带动交通配套设施得以改善,更好的吸引外资进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硬件条件的完善。就目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制约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因素

制约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其主要可以非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主要体现为房地产代为拥有的资金规模,核心竞争力和人才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而外部因素只要变现为:政府的策略、范围与市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人口规模等。接下来主要探讨一下外部经济对房地产产业有哪些影响。

(1)政府的策略

房地产产业对于国家政策极其敏感,政府策略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产业的发现走向。因为政府部门严格控制国家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作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重要资源,因此就使得政府策略对房地产行业有着绝对控制的权利。作为由政府调控下的产业,其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政府策略成为了房产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叙述中能够看出,房地产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密切,只有大力促进房产事业的发展才可以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两者可以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市场规模

市场的规模就是市场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发展房地产产业的基础和前提。房地产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民用住宅、办公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商业用房等。其中的商业住宅、民用住宅以及办公建筑占房地产开发总量的95%以上。尤其是民用住宅的建筑面积和工程数量大约占到了总体建筑面积的7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居住的人口越多对于市场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市场活动越繁荣导致的流动人口也就越多,商业用房的需求量也就也越大。而商业用房在房地产产业中占据了20%以上的需求量,所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增加就会带动房地产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3)开放度和市场范围

市场规模和市场范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市场的范围越大市场规模就会随着其不断增加,相反,市场的范围如果缩小,那么市场规模就会随着其不断的缩小。市场范围就是房地产单位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他其实是一个产业空间的概念。因为房地产的地域性比较特殊,使用其开发建设的商品用房通常不会超出县级市、地级市的销售范畴。所以,某一个地方的房产开发是跟随着城市地域扩张以及城市化建设加快而使市场范围扩大的。同时,因为各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程度、开放程度以及科研成果等不同,所以房地产的市场范围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对外的开放程度高,经济、政治、科研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这个城市的吸引力量就越强,其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就越多,人口的聚集性也就越强,最终致使市场范围扩大。

然而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像国民经济指标中各项人均指标均会呈现下降的趋势。用促进人口数量增加的方式使房地产产业更快发展虽然有着明显的好处,但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却有很多负面因素。我国有关学者认为,加快经济的对外开放速度,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过程中提高现有人口的城市化率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完善房地产产业发展政策

在政府实施住房补贴的同时,应该在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降低的基础之上,将房源卖给收入较低而又真正需要房子的人群,对于连经济房都无法承担的人群,我国政府应该提供一些廉租房满足该人群的住房需求,并且应加大住房补助的力度,建立完善的补助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合理的降低商品房房价。土地的开发成本和房产租赁以及建筑成本与房价有着直接关联。从现今情况来看,居高不下的房价与各种各样的税费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政府应加大削减税费的力度,营造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发展空间。最后应制定一套完善的住房金融机制。其主要包括:公积金的运作问题、公积金的信贷以及结算等业务;建立专业化、政策化和股份制的住房机构;构建住房储蓄体制等。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无法离开房地产产业这一支柱型行业的支持。因此,社会的各个产业与运营机构都不可以因为其发展期间出现的缺陷和问题而抑制其正常的发展,应该在大力促进房产行业发展的同时逐渐将发展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办法将问题解决,使房地产产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其为我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沁沁,倪元锦,魏宗凯,刘刚. 2012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如何发展[J].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2,(02) .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经济核算;影响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最近几年,互联网迅速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由此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进代,而由于大量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导致人类社会来到了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将物与物联系在一起的网络。详细的说,就是利用信息传感器和互联网实现互通互联,同时开展信息交换和通讯,从而可以达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目的。在将来的发展中,利用大量推广物联网技术,其将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运行、社会管理、个人生活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给人们生活与生产带来较大的便利。物联网的实质就是超级感知。它主要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视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嵌入设备系统等技术,可以将人和物全部归到一个可以相互感知的世界当中,在物和物、人和人、物和人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感的互联互动,从而形成一个感知社会。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联网在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发展中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才有利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得到更为顺利的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对国民经济核算影响

(一)突破生产范围限制

在联合国制订的SNA生产范围中,并不包括住户部门的很多自给生产的内容。在对这一范围进行确定过程中,考虑的是住户内部的生产与消费还没有进入市场当中,这些住户开展的生产劳动和其它领域的关联度不大,并不能明确这些生产活动产生的经济意义。再有,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假如吸收这一部分的内容,那么就不会再出现失业问题。随着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记录家庭活动当中的很多信息,在物联网的作用下,这些信息进入市场当中,那么就有利于准确评估这些活动产生的经济意义,有利于较大程度地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原来的生产单位范围限制不再存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出现了大量自给性家庭劳动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基层物联网单位构建

在SNA核算思路当中,核算国民经济过程中主要应用二种基本核算单位的做法,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处于机构当中的单位指的是利用自己名义得到的相应资产负债,在经济活动中和其他经济实体发生一定关系的主体;处于基层的单位指的是拥有独立的场所,在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针对一种行业而言,可以用整个企业来表示,当前也可以表示为企业中的一部分。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创建基层物联网单位,利用编码基层单位中的各种元素,可以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能够迅速识别到这一信息,有利于迅速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效率。在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后,更加丰富的数据可以促进相应经济活动的进行,可以准确研究投入产出情况和资金流量情况,实质上就是改变了核算技术与核算主体。

(三)推动客观常住性标准建设

在核算经济总体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常住单位,在明确常住性单位过程中主要指的是与其对应的常住性标准。在一个机构单位当中,提到的常住性就是指它和相应的经济领土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而在确定其紧密程度时,常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明确判断这种关系,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一年原则”的主观做法,在利用这种做法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判断一定的内容,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准确记录经济主体的位置和其与外界的联系信息,可以掌握更为准确的经济主体与单位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利用客观观常住性标准,可以极大提高这一标准的准确程度,可以使国民经济核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四)影响分化价格与物量核算。

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通常在进行记录时都是利用经济流量货币化的做法。在这种形势下,所开展的记录工作可以表现价格与物量混合在一起的变化情况,但不能准确表现各自不同的变化。而利用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利用物量记录可以准确表现最根本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研究交易系统来掌握价格信息的变化。所以在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可以将物量与价格分开来计算,有利于降低物量核算和价格核算的难度。尤其是随着这些情况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掌握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物量增长数据,有利于开展政策分析和市场分析工作,使这二项工作的准确度大幅度提高,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得到了大力应用同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迅速进入社会各种领域当中,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水平。随着物联网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表现在流量与存量的核算记录方式当中。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利用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中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物联网技术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进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宋马林.国民经济核算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 房地产业;国民经济;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24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49- 02

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来说,房地产行业是其中的一大支柱,其能够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形势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国民经济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房地产的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制约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1.1 房地产业属于基础性产业

不管是对国民经济来说,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房地产业都起着基础和支柱的作用。房地产业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场所。住宅是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而房地产的商品之一就是住宅,为人们提供了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条件[1]。此外,其他行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需要有房地产业的支撑。只有房地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才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1.2 房地产业是先导性产业

在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中,很多产业都是相关的,比如教育、文化以及科学卫生等各个部门都需要依托房地产业而发展。房地产业能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场所,也能够带动其他副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很多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是始于房地产行业。举个例子来说,城市要发展,必须先进行各种房屋建设,同时也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业店铺、生产车间以及厂房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有校舍等。所以说,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房地产行业是先导性产业。

1.3 房地产业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

与其他产业相比,房地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互相关联的特点、同时具有很长的产业链。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对其他产业具有支撑作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很强的支柱性特征。

2 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1 房地产经济带动多种行业

在产业划分中,房地产业不仅属于服务性行业,更是先导性产业,属于划分类别中的第三产业,与其他很多行业都息息相关[2]。要建设其他产业所需要的空间场所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就必须购买原材料,包括各种建材、冶金材料等,因此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激活相关的建材市场以及机械市场等,为社会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2.2 房地产经济拉动国内需求

房地产经济景气,能够推动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为国家累积财富,对于改善民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为了能够拉动国内需求,就必须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房地产的成交量有了大幅提升,我国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也占到了两成左右。这些数据与事实显示,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发挥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有效拉动国内需求,解决很多社会现实的问题。

2.3 房地产市场稳定经济增长

除了能够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还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动荡不安,更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急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稳定国内的经济形势[3]。很多公民不再选择将货币储存在银行,而是选择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在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业投资能够确保国内经济稳定,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循环,同时为其他产业提供生产空间与基础性保障,提高了我国经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所以说,房地产市场能够有效稳定我国经济的增长。

3 房地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政府的市场宏观调控

房地产行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只有对土地严格控制,才能控制房地产业的发展。为了能够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宏观调控,需要从土地入手,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对土地审批进行把关。如果房地产市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存在过大的泡沫效应,就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直接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严格控制土地的交易以及金融税收政策,以此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3.2 严格控制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

国家不能为房地产市场无限制地供应土地,政府需要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开发的速度,同时要提高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参与度,履行自身的职责,杜绝规模过大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同时,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居民的实际需要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给予房地产业适当的支持,而不是无限制地放任房地产业的发展。总之,政府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房价、房屋的需求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与工资水平等,严格控制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

3.3 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

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有效控制房地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使其既能为房地产业开发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也能够控制房地产业过快发展而带来的金融风险与社会动荡。

4 结束语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政府要真正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确保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并通过房地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罗辉.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