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1

不良家庭环境是“元凶”

【本刊记者】 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一直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是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所致,有人认为应该归结于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它的真正致病原因是什么?

【胡主任】 实际上,儿童多动症是小儿时期的心理行为疾病。它与孩子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至关密切。家庭关系不和睦,比如父母经常吵架,相互谩骂、攻击、讽刺,甚至有分居和离婚的情况,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出现多动和注意力缺陷,而且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此外,还有一少部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一些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

【本刊记者】 多动症患儿都有哪些表现?

【胡主任】 所谓多动症,它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的缺陷,注意力有障碍;其次,它有多动,动作很多,小动作很多的特征;另外,还有一些很明显的冲动行为,有时具有一定攻击性。

有些患儿表现得很任性、不听话、不合群;有的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等,劝说教育也无济于事。

如何区分多动与好动

【本刊记者】 好动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多动症孩子和调皮好动的孩子区分开?

【胡主任】 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意力方面,调皮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还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无法有始有终;2.自控力方面,调皮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坐不住,静不下来;3.行为活动方面,调皮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盲目性、冲动性。

健康温暖的生长环境才是一剂良药

【本刊记者】 生活中,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人。面对多动症患儿,他们的态度和心态应该也是非常重要的。

【胡主任】 是的。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孩子的态度和不断的干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及成年后的人格。比如,孩子的冲动、多动或脾气暴躁等行为使父母及老师厌烦,常给予惩罚或冷淡态度并常常不予以理睬;而儿童对被人厌恶或惩罚的体验会作出更多不良行为的反应,并成为习惯,久而久之,对儿童心理健康正常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老师应该正确认识和耐心对待多动症孩子。

【本刊记者】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将孩子托付给父辈或保姆看管。这种做法可取吗?

【胡主任】 因为长时间与父母分开,孩子会缺乏安全感,没有倾诉、交往的对象,他们通常喜欢摆弄东西以打发寂寞和无助,有的通过打别人、欺负弱者,以发泄内心的孤独,同时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这类孩子不仅患有多动症,同时因为孤单、寂寞,往往还患有自闭症。所以我建议,父母最好还是亲自把孩子抚养大,与孩子共同成长。

患儿同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材

【本刊记者】 多动症患儿该如何进行治疗?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2

                       ——读《真爱是金》有感

     题记:把你们的爱分送给更多的孩子吧!

                                ——巴金

前不久,我有幸拜读了爱的教育研究会编的《真爱是金》时,我深深地被巴金先生的叮咛感动了。作为夏老“爱的教育”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否已把足够的爱分送给更多的孩子呢,教育更多的孩子也懂得爱呢?

当我看到,陈肇君同学写的《老师说我多动症》这篇文章时,我感触颇深,甚至有些惭愧,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涟漪。是呀,我们身边的孩子,经常有被我们老师说是“多动症”的。我真有幸看到了这被老师说为“多动症”孩子的心声,他说的这几句话,我记忆犹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我‘多动症’,其实我并不是这样,我自己能控制自己,做有兴趣的事时,我是不多动的。比如我拼拼图时,往往一坐就是一两小时,全身心地投入而忘记做小动作了……。”

此时,我热泪盈眶,我想到了我们班的小徐,每节课上他几乎都在做“全身运动”,自控能力极差。尽管我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劝导、教育。曾经还要求他妈妈带他看心理门诊,可都不见成效。为了找到教育他的最佳方案,多少个夜晚我辗转反侧。

那时,我终于明白了……于是,我耐心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几天,我终于发现了,小徐他特别爱做纸飞机,当他做纸飞机时,任凭别的小朋友怎么吵闹,怎么玩耍,他都“不放在眼里”,还是那么专心致志做他的纸飞机,此时他再没有上课时的“全身运动”。我非常欣喜,原来不少被老师认为“多动症”的孩子,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是不多动的。于是,在生活上,我对他关怀惫至;在学习上,对这位同学进行“重点保护”,要求班干部及其他小朋友也帮助他,给予集体的温暖;课堂上,我尽可能给他发言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对他取得的点滴进步,不时地鼓励、引导……终于,奇迹出现了,小徐真的课堂上比以前少动了,我也相信他一定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不是“多动症”的!

是啊,正如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

然而我们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每每此刻,我们心中也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

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3

多动症与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异常

多动症通常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异常等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不是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的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做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如果在这九条当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占了六条,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注意力方面有问题。

下面再介绍一下多动的表现: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5.经常显得忙忙碌碌。

6.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7.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8.经常很难按顺序等待。

9.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如果在这九条当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占了六条,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动作方面有问题。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目前,在确诊少儿多动症方面,国内外医学界基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注意障碍

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干什么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即使是做游戏也不例外。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可分散他们的注意。患儿进小学后,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坐在教室里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讲的时间很短,他们无论是看连环画或看电视,都只能安坐片刻,便要站起来走动。

2.活动过度

患儿往往从小活动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儿期就特别好动。随着出生后身体机能的发展更显得不安分。学会了走就不喜欢再坐,学会了爬楼梯后就上下爬个不停。进幼儿园后,这些儿童也不能按正常要求的时间坐在小凳上。到了学校,大部分孩子因受制约而增加了对自己活动的限制,多动症患儿过度活动则更为明显。

3.感知觉障碍

表现为视一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能,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一听转换困难等。

4.情绪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他们在学校会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顾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这些冲动有时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

5.社会适应不良

患儿常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别人制约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难与其他同龄儿童相处,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游戏。

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所选用的药物大多是一些精神兴奋剂,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异妥因(Pemoline)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很严重,服用后可使患儿注意涣散状况有所改进,攻击减少。但仅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病症原本就存在着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药物疗法时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疗。

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1.自我控制训练

这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

2.放松训练

用这一方法来治疗儿童的多动行为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尝试,效果颇佳。由于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放松训练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关医生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法。训练时间要集中,可以一连几天,从早上一直训练到晚上,其间除了患儿吃饭、休息外,其余时间都按计划进行训练。在施行放松训练时,每小时放松15分钟,患儿一达到放松要求就给予物质奖励。其余45分钟可安排患儿感兴趣的游戏,但一到放松时间就必须结束游戏。

3.支持疗法

这一疗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用来帮助患儿解脱受挫折以后的情绪抑郁和由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对患儿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转,就给予奖励。

正确对待孩子的多动与多动症

第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就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儿童进行各种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发育,而且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儿童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的,所以,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他们的行为,不要轻易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

第二、多动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症状群,一般表现为行为控制力差、注意涣散、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不合群等,在医学检查中还可见电脑电波异常。判断某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需要多方面的依据。有些儿童比起一般儿童可能多动一些,但不一定是多动症。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4

张仲华 湖北郧阳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下简称:张)

主持:馨 月 东方电台《亲亲宝贝》节目主持人(以下简称:馨)

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活泼、可爱,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保障。您在重视孩子体能、智能发育的同时,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所以,家长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习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孩的心理发展,情感需要或者他的性格、品德的培养。

周:根据我们对两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得最好的是各种能力,75%家长认为孩子的各种语言、动手能力等很强,但只有3.9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良好,所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不满意,其中有40%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力的发展,30%的家长认为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馨:很多父母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好孩子,但是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有时费了很多心血,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很多问题。

周:家长对待孩子心理健康有两种态度倾向:一是注意不够:一对夫妇都是银行职员,从小较重视孩子独立性及各种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2岁时的独立能力就很强,上学后读书也很好,父母平时很忙,觉得孩子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母亲发现钱包好几次被窃,后来才发现是孩子偷的。这说明 家长只重视孩子表现出来的能力,而容易忽视孩子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注意过度:比如一些保健品广告例举了15条有关多动症的行为特点,而这些行为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于是有的家长对号入座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就让很小的孩子服用多动症的药物,致使孩子长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以至于以后不服药,就不能正常生活。其实多动症要到8岁以后才能确诊,孩子多动是天性,不能因为孩子爱动,就认为孩子有多动症。所以,注意不够或注意过度两种态度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有一定危害。

馨: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而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身体的健康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看到很多独生子女表现出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不合群、生活能力差,常常吵闹、乱发脾气、任性等,很多父母为教育孩子伤透了脑筋。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还有一个亚健康状态。根据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有10条,与孩子有关的健康表现是:精力充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遇事不挑剔、应变能力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简单描述就是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如:3岁以上的孩子咬手指、尿床、夜惊、特别退缩的性格、攻击性暴力行为等不健康的表现,反之,乐观、向上、坚强、合作等性格特征是健康的表现。

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小时候是萌芽期,父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忽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没有通过积极正面的态度加以处理,长大了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患。哪些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呢?

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是综合的。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其中对孩子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是社会因素中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心理起着决定作用。

馨:孩子是在父母身上学习的,就算长大成人,也有大部分行为是由家庭中学来的,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现代父母总抱怨自己的孩子容易发脾气,霸道,不讲道理等,其实,孩子的脾气、性格、情绪直接受父母、家庭的养育态度的影响。

周:孩子的成长既有生物因素(遗传)的影响,也有父母养育方式、态度的问题,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我们对许多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既民主,尊重孩子,又对孩子严格要求。我们将不适当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家长分为3种类型:(一)权威型,家长认为父母就是一切,孩子应该绝对服从,一边意识到与孩子是平等的,一边又发号施令总希望孩子应该服从。(二)溺爱型,现在出现了慈父严母现象,溺爱发生祖父母一代还是比较多的。(三)忽略型,一种是主观忽略,家长认为自己特别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一种是客观忽略,确实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世界上对异常儿童的研究中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母爱剥夺,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能给孩子母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也特别大。

馨:家长的养育方式、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让我们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5

问:我外甥9岁,上小学四年级。因顽皮多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当地儿童医院心理科就医。自幼十分活跃好动,聪颖,6岁入学,开始成绩好,以后逐渐沦为中下等。上学听课一直不认真,注意力分散,很少能坚持听课10分钟以上,小动作多,或玩铅笔、玩课本,或与同学说话,破坏课堂秩序,做作业丢三落四。这个本上写写,那个本上画画,或东一字西一句的乱涂,不能善始善终。课余时间与同学追赶打逗,常不怕危险,不知轻重,以致摔伤或打伤同学,老师多次请家长,不好教育和管理。情绪易于激惹、冲动,性格倔强任性,好发脾气。特别喜欢看武打电视剧,模仿英雄行为,以致常常闯祸。上述情况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医生说是儿童多动障碍,请问这种毛病都有哪些表现?

山西霍××

答:从病史所述应考虑为儿童多动障碍,即人们所俗称的儿童多动症。由于突出的症状是活动过度和注意集中困难,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一般报告,本症的患病率为3%~5%,男童明显多于女童,男女之比约为4~9∶1。其症状多种多样,并常因年龄、所处环境和周围人态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活动过度多开始于幼儿早期,基本在学龄前出现,进入小学后因受到各种限制,表现得更为显著。活动明显增多,部分儿童在婴儿时就格外活泼,如常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走。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或破坏玩具,搞得乱七八糟。进入小学后,上课时不能静坐,小动作不停,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或不时站起。他们的手闲不住,凡能接触到的东西总要碰一下,玩铅笔、橡皮或把书本涂得不像样子。又因好多嘴多舌和干扰大人的活动,易引起大人的厌烦。

注意集中困难这类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很短暂。表现在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东张西望,不专心,弄不清老师所讲的内容,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和错误。由于患儿对来自各方的刺激几乎都会引起反应,不能滤过无关刺激,所以注意力很难集中。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患儿缺乏克制能力,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以致易于激惹和冲动,常发生伤人和破坏行为。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常会无故叫喊或哄闹。他们要什么,非得立刻满足不可,否则会发脾气,无耐心。

学习困难,成绩不佳这类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由于注意涣散和活动过度,常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学习成绩差。例如老师上课提问,患儿常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以致出错;做作业,一般儿童半小时就可完成的,多动症儿童2小时也完不成,而且尽是错误。

多动症儿童的上述症状可因其所处环境与所从事的活动不同而有所波动。一般在做作业、进行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或从事新奇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时,其症状可以暂时减轻。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和严格的纪律需要遵守的环境下,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可能不明显。

并非儿童具有多动和注意涣散的表现就是儿童多动症,其症状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并对社会功能(如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才可被认为是患有多动障碍的儿童。

现将症状标准归纳如下。

1.注意缺陷,至少有下列4项:①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③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④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⑤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⑥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去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⑦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⑧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⑨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2.多动症状,至少有下列4项: ①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②上课时常有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③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④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⑤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⑥干扰他人的活动;⑦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⑧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儿童多动障碍的心理社会干预

问:我外孙8岁,上小学二年级。患儿童多动障碍,服用利他林治疗有些好转。请问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患儿改善症状?

河南 郭××

答:服用药物宜在精神心理医师指导下进行,除此之外,一些心理社会干预措施会有所帮助。

接受特殊教育

有条件时,可以对这类儿童采用小班教课,尽量避免可能引开其注意力的刺激来源,保持环境安静,加强个别辅导。表现良好时如能够静坐听课,注意力集中,写作业不粗心等,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利于提高患儿的自尊心,巩固效果。对这类患儿的教育和管理要有耐心,不要歧视、粗暴和打骂;在课余时间多安排一些文体活动,如打球、观影、参观等;要订立简单的规矩,养成一心不二用的良好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但规矩要切实可行,从易到难,逐步加大执行的力度;出现打架、伤人或毁物等攻击性破坏时,要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严加制止,不可袒护和以有病为名过分迁就;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教育,共同管理。这样坚持数年,对提高患儿的自尊心,搞好学习会有所裨益。

在国外,约有1/3的多动症儿童因特殊的学习困难被安排接受1~2年的特殊教育,帮助其解决在学校较易发生的沮丧和缺少学习动机等问题,同时不给孩子贴上落后或学习迟滞的标签,以提高患儿的自信,促使其发挥学业潜力,提高学习成绩。

增加社会化技能训练

这类儿童的学业和行为问题,不仅表现在学校班集体内,在家庭内外也常有一些人际关系问题,指导多动症儿童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很有必要。如让多动症儿童与有同情心的伙伴多接触,加入某些运动队的活动等,不仅要求其完成某些运动项目,更主要的是为多动症儿童提供社会化的环境。

有时候这类儿童在团队的集体活动中交往有困难,可先进行一些个体运动项目,如举重、游泳、田径、健身等,指导他们控制冲动和攻击行为,听从指挥,增强自尊和自信。这种个体运动不是简单的躯体训练,而是使儿童全面按指导做事,培养和养成良好的自控和自律能力。

对父母的管理教育

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6

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由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于有差别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能及时的发现和予以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如果学生实在对所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不要强迫他学习,因为硬逼着他学习,只能起反作用,不但不能培养兴趣,反而激发极度厌恶的心理,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心理还是人格、道德都出现问题。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厌恶的情绪的时候,笔者觉得最好的方法是采取冷处理,做些转移和调整,过段时间再让他来尝试,降低些难度与要求,尽量能够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如此才有助于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这里笔者想举三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人物:生SYF ――一个二年级学生

生SYF是笔者认识的一个读二年级孩子,特别好动好玩,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成绩较差,其母这样形容他的好动,说他像个老鼠精,手总是这里“触触”,那里“触触”,闲不住,因此总要训斥他。

分析与建议:好动好玩需要从兴趣入手,培养静心

孩子好动好玩是天性,像生SYF或许还不仅仅是好动好玩,可能还患有“多动症”的疾病。据笔者所知,“多动症”的孩子的成因还不在于孩子本身,而是在于其母亲怀孕期间的内环境不好而所致,因此作为家长不应过多地责怪埋怨孩子的不是。此外,过多责怪和埋怨只能带来孩子负面的情绪影响,这会抑制大脑细胞的生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教育孩子,应当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面对“多动症”的孩子,应当积极寻求可行的办法去治疗,培养孩子的静心。而要培养孩子的静心,笔者认为最好就是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在中国2008年奥运会上连拿8枚金牌的美国游泳传奇人物菲尔普斯可以说是个生动的例子。菲尔普斯童年时期,也是一个“多动症”十分严重的孩子,其老师评价他是“干什么事都专心不了”。但是他母亲发现他对游泳感兴趣,于是让他去学游泳。出人意料的是不仅治好了他的“多动症”,而且造就了一个游泳世界冠军。

生SYF的母亲告诉笔者,她孩子喜欢玩,喜欢听故事,但不喜欢自己看故事。于是笔者就建议她能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如果能坚持给他讲故事,他能坚持每天听故事,其实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培养孩子的静心(修身养性),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孩子心智发展等。在笔者建议下,生SYF的母亲给她孩子办了诸暨市图书馆的阅读卡,借了适合她孩子看的故事书。

案例二人物:周国平女儿――周音序

周音序是著名哲学家周国平的第二个女儿,小名啾啾。笔者读毕他写的《宝贝、宝贝》,觉得里面很多教育与培养孩子的方法,值得普天下很多父母学习。

在这里笔者想谈谈书中他对女儿学钢琴一事的态度与看法。笔者特别欣赏他的一种教育态度:让女儿学习钢琴是非功利的,纯粹是因为女儿学习的兴趣。书中有两细节,笔者特别感动。一个就是啾啾的妈妈带啾啾去参加了一次钢琴等级考试,因为女儿的悟性高、学得好,在这次考试中女儿取得很好的成绩。他对此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责怪啾啾的妈妈。因为这样做是违反他让女儿学钢琴的初衷的。他说向来厌恶为了等级,为了能够在中考分数加分而去学习某种艺术的做法。他觉得这样做很功利,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而不是快乐。

周国平尊重女儿的兴趣,以女儿的快乐为学习第一原则的做法,不仅体现在他对女儿参加等级考试上,还生动地体现在当女儿对学习钢琴产生极度厌恶情绪的时候,能够尊重女儿的选择,停止学习。

周国平的女儿学习钢琴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她确实学得很顺,得到了老师很多好评,她也学习得很快乐。但后来有一段时间,由于学习的难度增加,她总是弹错乐谱,自尊心强的她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因此她一度对谈钢琴失去了兴趣,那时用她的原话说是“弹钢琴给我带来亿万万万个痛苦”。

当周国平听到女儿这句话的时候,他觉得不能再让孩子痛苦下去了,于是尊重她的选择,不再继续学习练习弹琴。当老师听到他说女儿不想继续练琴的时候,没有反对,也没有责怪,而是同意她离开一段时间,如果想学的话,可以回来继续的学。这样的一个处理,很好地保护了他女儿原有的学习兴趣,也顺利度过了学习过程中这个困难时期。

案例三人物:药家鑫――一个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人死亡的大三学生

药家鑫,一个西安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人死亡的行为,令人发指,可以说无人道而言。在他身上其实是折射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更确切的说就是人作为人的教育的缺失。(下转3-6版中缝)(上接3版《尊重学生的爱好,呵护学习的兴趣》)

药家鑫在法庭上自述了一段童年往事,他说:“自己从小就被父母给予厚望,管束极严,每天就是学习、练琴两件事,练得不好就挨打。父亲甚至会把我关到地下室,只有吃饭才能上楼。所以,我一度有自杀的念头。”

由此可见,药家鑫虽然学得很好,却无学习的乐趣,更近一步说是没有生的乐趣。药家鑫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分数、成绩,忽视孩子学习的快乐与兴趣,忽视孩子品行人格教育而酿造的后果,不禁让人心生阵阵寒意。笔者不知这股寒意,能否叫醒目前众多家长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