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1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法
一、产业关联分析法
1.产业关联分析法
产业关联度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在一般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各种产出,以作为自己的要素供给;同时,又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需求提供给其他产业进行消费。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各产业才得以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投入产出法是分析产业关联的基本方法。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2.产业波及相关参数
(1)带动力与带动力系数
在列昂惕夫逆阵中,纵列第j列元素相加可得完全需要向量:
(1)
第j部门生产1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需求量,表示第j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求波及程度。
带动力系数就是某部门的带动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带动力的水平之比。(2)
式中,bij―综合完全消耗系数向量。
wj―权系数。
(2)推动力与推动力系数
在完全供给系数矩阵中,第i行各元素相加可得综合完全供给系数向量:
(3)
第i部门1个单位初始投入(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供给量,表示第i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供给的波及程度。
推动力系数就是某部门的推动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动力的水平之比。 (4)
式中,qij―综合完全分配系数向量。
Ψj―权系数。
二、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波及效应分析
由于我国缺乏物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中的运输与仓储业的数据近似替代物流业的相关数据。
1.物流产业带动力与带动力系数比较
带动力和带动力系数反映了物流业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带动能力的绝对效果和相对效果。依据公式(1)和(2)计算结果见表1、表2。2002年物流业的带动力为3.0051。在各产业中,物流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排名第二位。同1997年相比,物流业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拉动作用排名第四位),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程度较高,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应该得到优先发展。
2.物流产业推动力与推动力系数比较
推动力和推动力系数反映了物流业单位初始投入推动的国民经济总产出量的绝对效果和相对效果。依据公式(3)和(4)计算结果见表3、表4。2002年,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为2.3156,从各产业中,物流业的推动力排名第三,稍微低于第三产业(不含物流业)。同1997年(物流业的推动力2.1931)相比,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能力提升不明显。故应加强物流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
三、结论
从以上物流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颈和主导产业的特征,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推动国民经济的能力明显不足。因而今后应该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物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阵[J].统计研究,2002(2)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2
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推崇。中国也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模仿,甚至直接“移植”。很显然这种制度的模仿和移植,可以大大减少新体制设计和建设的成本。但由于中国与苏联历史、客观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把出生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直接用于中国,则会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对该体制不断地进行修正以适应中国的国情。从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最早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就是源自对苏联教材的直接模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其课程名称先后以《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和《计划经济学》出现,直至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国民经济学》,这显示出国民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特征。
二、逻辑必然:国民经济学在当前我国的存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性改革,这也是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逻辑必然。
(一)逻辑起点: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所实行的经济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行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1.政府“越位”问题的解决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体制惯性,政府在诸多方面还对经济还存在强大干预,这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生产管得过多过死,每年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的亏损补贴及政策优惠,对其进行扶持,极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经济,亲自参与招商引资,将本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行为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中。这种政府“越位”行为屡见不鲜,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越位”行为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表现,解决政府“越位”行为是还原市场的过程。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及时解决政府“越位”问题。政府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退出市场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政府“缺位”问题的解决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目前来来看,中国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职能并没有到位。如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规制不利,垄断企业的价格同盟、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政府在提供经济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对于经济改制中出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寻租问题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正确解决政府“缺位”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令政府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中国当前情况下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必要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中国采用的是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改革,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国家,也不同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改革(又被称为“北京共识”)。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寻,对国民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总结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经济学学科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研究发展内容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中国现实和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情况,未来国民经济学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混合经济依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而财政手段运用也不熟练,计划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的计划已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计划(高度集权的政治手段),而变为类似管理学意义上的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因此,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的成熟理论与经验,更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主张,同时深入研究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的组合与协同问题。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战略与规划原本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核心方向,现在仍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相比显得更为宏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国政府依然会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规划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学应着重突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涉及的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比如,城镇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3
议,旨在提高公路网规划的科学性。关键词:高速公路;出入通量;经济发展;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所产生的交通量是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的,经济总量越大,交通量也就越大。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影响交通量的众多因素中,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交通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而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影响其增长的具体因素。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经济总量,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来说,所产生的交通量还是不同的。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时,需要通过统计各地市从收费站上下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再结合当地的经济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
一、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也持续增加,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要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首先就要搞明白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毋庸置疑,在如今这个全流通的时代,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显然不仅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通常情况下,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复杂,不仅相互影响,而且相互联系。所以为了促进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最终提高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可以加大各城市间的交流,这样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也就会增加。所以,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做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就不能够长久。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而国家的重视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不难做到使交通运输和当前经济发展相互吻合。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要想要得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要以一个高效安全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做为保障。因为高效安全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如果交通运输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的话,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人才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利于人们视野扩宽,对生产资料进行优化配置,加大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思路
(一)思路详介
这里讲到的收费车型,是指高速公路在收取行驶车辆通行费时所划分的车型。在一般情况下,提到交通量时都是指由交调车型进行统计的交通量。交调车型就是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中所采用的调查车型,即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划分的车型。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时,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分车型调查,从而获得收费车型和交调车型交通量对应的比例关系,由该比例可将统计的高速公路出入通量转换为交调车型交通量,接着再进行汇总,在汇总时,要分地市进行,将其所辖的收费站分进口和出口进行汇总,这样就可以得到各地市每年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这时候,就需要将该交通量和其经济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思路简介
简单来说,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思路即:先由各收费站得到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再由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通过分市区的汇总,得到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最后由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得到交通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过这里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首先,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可以通过人工分车型调查得到收费车型与交调车型的转换系数后,再结合各收费站收费车型交通量得到。2、其次,交通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由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和该地市的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
三、总结
影响交通量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一个是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前者是主导因素,后者为具体因素。所以,一个地区所产生的交通量是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的,经济总量越大,交通量也就越大。但是,即使是同样的经济总量,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来说,所产生的交通量还是不同的。因此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时,需要通过统计各地市从收费站上下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再结合当地的经济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1]赵伟,周俊红.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3,03:230-231
[2]匡安乐.高速公路运营交通量增长特性及预测方法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4
一、整体性原则,即从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搞好搞活国有经济。
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目标,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精力、保证重点,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要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国有经济调整与改组途径的选择。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体现整体性原则。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需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性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是不要国有经济,而是要去其枝叶,壮其主干;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集中到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此外,国有经济还承担着一些体现制度特征和国家利益的特定功能,这包括: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在那些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高风险领域进行投资,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应有利于上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特定功能的实现。
三、规模化原则,即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水平。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力,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和象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同时,收缩战线,扶持重点,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在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坚持规模化原则,要有利于国有经济规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动性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由于国有经济存量资产在归属方面的部门化、地区化和管理方面的实物化,致使国有资产难变现、难流动、难重组。国有经济不能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国有资产存量难以通过流动和重组得到优化,这既影响国有经济的效益,也影响国有经济功能的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其资产能否顺利地流动。因此,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遵循流动性原则,要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存量能够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
五、创新原则,即有利于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调整的新机制。
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是多方面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对其进行调整,不能仅着眼于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状态,而应在这一过程中,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使优势企业能够迅速扩张,劣势企业能够及时被兼并和破产;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国有经济能够及时进入必需进入的领域,及时退出不必进入的领域。因此,对存量国有资产的调整,必须遵循创新的原则,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使增量国有资产的进入,不是对不合理的存量布局进一步强化,而是一开始就依托新的机制,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功能。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5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评价;选择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与必要性
县级区域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单元。目前我国县域国土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4%,人口总数达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县域单位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4%,经济总量占一半以上,财政收入占23.6%,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占28%,投资总量占全国的1/3,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聚集诸种资源要素,作为全国经济的基本细胞或基本单元,极具发展潜力。
县域经济开发模式是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具体化,包括模式构建、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部门间转移三部份内容,其中主导产业选择是不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从县域经济开发模式的视角解读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产业结构特性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现实意义。
二、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评价,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按照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原理进行选择。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基准
主导产业,又称支柱产业。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的产业。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著名的“筱原二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还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要素密集度基准、边际储蓄率基准、创造就业机会基准、过密环境基准等。
1、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是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某一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因而选择这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
2、生产率上升基准。这里所说的生产率是指综合要素生产率,也就是广义的技术进步率,等于产出与全部投入要素之比。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角度提出的,生产率上升基准则是从供给角度提出的。按照这两个基准,就是要选择那些收入弹性大、有巨大市场需求、生产率上升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作为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
3、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产生较强的前瞻影响、后顾影响和旁测影响。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4、要素密集度基准。从资源禀赋条件看,应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主导产业,资本丰裕的国家应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则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顺序看,在产业发展的早期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中期应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后期则应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前提条件
上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一般是撇开了许多因素抽象出的理论模型。它在实践中能否有效,关键之一是理论逻辑所假定的前提条件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因此,实行这些选择基准是要以具备下面这些条件为基本前提:(1)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否则,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而且连自身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2)产业结构应同质,不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不存在技术约束。否则,主导产业的率先发展,将激化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矛盾。(3)被带动的产业对主导产业的波及效应有良好的反应,能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4)较为理智的选择并不是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而是逐步积累实力以求发展,保持经济协调增长。此外,需注意到某一县域经济的具体特点,把县域经济放在国民经济的分工协作体系的开放系统中来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具体地说,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应注意现有产业地发展水平和结构、资源禀赋状况、资金拥有状况、技术发展状况等约束条件。
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量化选择
本文采用“TOPSIS法”的方法,即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判别分析、多维刻度法等方法,配合权重系数评定各项指标,结合该县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发展水平,同时结合未来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做出判断。
在对县域现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并结合主导产业判定的一般原则,依据现有统计资料,选择如下的指标体系:(1)X1: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劳动生产率是静态地反映某一产业单位劳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计算公式为:产业劳动生产率=某年度产业产值比重/该地区该产业劳动力人口比重;(2)X2:地区产业就业贡献率。该指标本应选用该产业就业人数与县域内全部劳动力的比率;(3)X3:地区产业产值比重。指该产业产值占县域内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产业产值比重=某产业产值/县域内总产值;(4)X4:产业利税率。指某产业在该地区的产值利税率水平,计算公式为:产业利税率=某产业产值利税额/县域内某产业产值;(5)X5: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主导产业部门不仅要有巨大的现实社会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还需拥有广阔的潜在社会需求。因此,主导产业部门具有收入弹性大的特点。人们对于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而相应增强的互动关系,称为“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某一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率。由于该指标是反映某产业产品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因此,该指标在县域产业产品主要外销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外销市场的需求增加值以达到计算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县域产业计算时,一般选取国内市场作为整个市场范围,但对于产品主要销往海外的地区,需要把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6)X6:产业扩张弹性系数。指某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扩张能力水平,计算公式为:产业扩张弹性系数=某产业产值增长率/该县域全部产业产值增长率;(7)X7:产业专门化系数。该指标用来反映某一产业的专门化程度和全国同业产业中的地位。一般地说,当它大于1时,表明某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高于比其更大的县域。该指标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计算公式为:某产业专门化系数=(县域某产业产值/该地区GDP产值)/(全国该产业产值/全国GDP产值);(8)X8:产业波及效果综合系数。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某产业关联度情况的大小。计算公式为:产业波及效果综合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2。这八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基本反映了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特征。其中,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业产值比重从属于市场需求及容量方面的指标;产业专门化系数、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利税率是从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角度来设置的;产业扩张弹性系数是从产业的基础及其扩张能力的角度来考虑的;产业波及效果综合系数是从产业的关联度来考虑的。在应用时,采用近四至五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先通过把变量取五年年的平均值后再进行处理。这样,评价对象个数为n,产业划分参见国内生产总值项目构成,评价指标个数为p=8,每个对象的指标值为xi=(xi,1,xi,2,Λ,xi,7,xi,8)T,i=1,…,n。因X均为正效应指标,不再作绝对值处理,按X1,X2,Λ,X8指标的效应分配权重dj。
首先,根据分析指标体系组成的数据矩阵对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量量纲的影响。为此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这时,形成加权规范化决策阵。
其次,对数据矩阵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各指标的相关系数较小,说明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低,无重复指标出现,我们把加权规范化决策阵中的行向量ui=(ui,1,ui,2,Λ,ui,8)Ti=1,2,Λ,n看成p=8维线性空间中n个点。在空间中定义正理想点u+和负理想点u-如下:
相近接近度就是我们要比较的对象,该值越大,表明对应的指标综合效益越好,也就是说在产业比较中,相对越有优势,将该指标由大到小排列,大的所对应的产业即为该县域的主导产业。
四、方法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方法,我们对山东省某县级市采用2000-2004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模拟计算。考虑到该市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项目,不再进一步划分,其他产业按该市统计年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项目”,评价指标个数为p=8,每个对象的指标值为xi=(xi,1,xi,2,Λ,xi,7,xi,8)T,i=1,…,n。按X1,X2,Λ,X8指标的效应分配权重dj,本文采用平均分配权重的方法。计算结果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合该地区的发展实际与统计数据的选取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得到该市发展方向为机械设备制造业、海洋化工生产业、纺织服装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计算结果与该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报告相符,证明该方法可行。
参考文献:
1、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2、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
3、林德金.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用方法[C].1988.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6
关键词:流通产业;国民经济;协同效应
一.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效应
正相关协同效应。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消费和出口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地位,并且,对于生产、消费和出口来说,流通产业皆为三者关键的承接环节。从这方面来看,流通产业可以对生产与消费进行连接,更可促进出口增长,所以,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出口等环节中,可以起到引领市场和促进“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作用,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运转中发挥着正相关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其产生很强劲的带动作用,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在发展与结构上的不断变强,流通产业的独立性日渐增强,不但推动着流通产业规模的日益壮大,更推动着流通产业新旧动能的持续转换。由此可见,国民经济与流通产业在协同效应上充分体现出正相关协同效应。交叉协同效应。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的交叉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内部。比如,当流通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高贡献时,随着流通产业价值的不断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持续加快,同时,流通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就业状况等方面也会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因为,流通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人力资本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也决定了流通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并能在就业增长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促进社会稳定。由此可见,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内部具有明显交叉协同效应。并且,流通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上,其一般属于前向部门,提供的大部分产品均为生产服务型资料,而其他各产业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与产业竞争力增强方面,多是通过对这些生产服务型资料也就是通过流通产业而实现的。多层次协同效应。受到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主体层次性影响,其在协同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效应,并依次存在于企业与产业的各层级上。因此,从企业层次看,流通产业整体发展以各类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依托,而国民经济增长同样也会以这些流通企业的贡献为依托。从产业层次看,不仅各区域内产业结构会促使流通产业产生不同需求,主导产业集群构成也会促使流通产业产生不同需求,进而对流通产业内部构成产生影响,深化流通产业规模变化。与此同时,不同区域的流通产业在整体发展中,也会给区域产业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程度不一的各类层次。其中,流通产业内部结构特征在其多层次协同效应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流通产业中人才与资源配置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不同层次的效应,一般前者体现了国民经济在价值追求上的资本性要素,后者体现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二.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度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对于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间的协同度,也就成为两者间相互协调与配合的状态或程度。而协同度的评价,则可通过模型的构建得以完成。对子系统进行划分。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组合形成的复合系统可定义为A(A1,A2),其中A1指流通产业子系统,A2指国民经济子系统。对序参量进行选择。序参量指各子系统在相变前后产生的质的飞跃,在测算指标上为Ai(Ai1,Ai2,Ai3,……,Ain) j∈(1,n),用aij表示,在对应数值上为ci(ci1,ci2,ci3,……,cin),并且有bij≤cij≤αij,bij为cij的下限,αij为cij的上限。对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刻画的指标主要为两类:一类为正向指标,一类为逆向指标。正向指标数值与系统有序程度呈正比,逆向指标数值与系统有序程度呈反比,所以需要实施预处理。在正向指标方面预处理值为:mij=(cij-bij)/(αij-bij)(1)在逆向指标方面预处理值为:mij=(αij-cij)/(αij-bij) (2)mij∈(0,1),当该数字越大时,代表cij在系统有序方面“贡献”越大。子系统有序度测算模型。在子系统Ai的有序度Pi上,其主要由各指标取值加以反映,各指标在子系统序参量上表现出不同作用,通过线性加权平均法进行求和。 (3)各指标权重wj的确定,通过相关系数矩阵法进行。并且,在该环节中,对公式(3)可作如下定义:即子系统i序参量cij系统有序度。据此可知Pi∈(0,1),数值大小与子系统有序度高低呈正比。测算模型。根据以上模型,P1表示流通产业子系统有序度,P2表示国民经济系统有序度。当处于某个初始时刻t0时,在子系统有序度上为Pi0;当处于其后某时刻t1时,在子系统有序度上为Pi1。若P11≥P10和P21≥P20同时成立,则可认为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子系统达到了协同效应,且可将协同成熟度给予以下定义:,当P11≥P10且P21≥P20时,sig结果为1,否则其结果为-1。
三.实证分析
(一)对序参量实证指标进行选取
根据《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研究》,依托于规模性与结构性以及效率性对三级指标进行设计,用来反映流通产业能力。其中,规模指标下包括四大序参量:其一为流通产业增加值(亿元),其二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其三为流通业从业人员数量(万人),其四为货运总量(万吨),该类指标主要对流通产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反映;结构指标下包括两大序参量:其一为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其二为流通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该类指标主要对流通产业发展健康程度进行反映;效率指标的一个序参量,即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主要是对物流产业在资源配置状况上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反映。根据国内外学者在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评价指标,依托于总量性与结构性和效益性对三级指标进行设计,通过其测算国民经济子系统序参量。其中,总量指标下包括四大序参量:其一为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其二为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其三为进出口总额(亿元),其四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该类指标主要对国民经济总体规模与发展进行反映;结构指标下包括两大序参量:其一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其二为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该类指标主要对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情况进行反映;效益指标的序参量则为人均GDP,对国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衡量。
(二)结果分析
样本时间范围选择为1983-2016年的30多年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流通业统计年鉴》对流通产业子系统相关数据与国民经济子系统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整理。然后通过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两大子系统数据实施预处理,测算子系统序参量分量有序度,同时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协同度加以测算,得出表1和表2的结果。协同成熟度在变化范围上为[-1,1],当协同成熟度<0时,表明两个系统未达到协同发展;当其>0时表明其处于协同发展过程中,且数值越趋向于1,表明协同成熟度越高。同时,根据模型评价结果来看,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协同发展方面可分为四个阶段,处于一个动态与不断完善的过程:1984-1990年为其协同发展初始阶段。该阶段是我国流通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在协同演进过程中最艰难的阶段。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个领域为农业,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下大增,使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这一阶段农业产业化改革日益迫切,市场化流通体制改革也提上日程。市场调节力量开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初步利用,此时的流通产业与我国国民经济所处阶段为粗放型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初期在市场化程度等局限性影响下,还没有步入正轨,流通产业发展程度也较低,两者的协同程度也较低。1991-2001年为其协同发展震荡调整阶段,该阶段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协同度上波动较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自成为的首个问题,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中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也作了相应的战略调整,第二产业的发展在该阶段中处于主导力量。同时,在初期,对流通渠道进行疏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这个阶段我国流通体制开始转变,由以往统购统销体制,逐步转变为“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减少了多余的流通环节。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该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在组织化程度上还较低,无法实现优势资源的集中与规模效益,制约了规模扩张,流通产业与我国国民经济在协同发展上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协同程度时高时低。2002-2008年为协同发展低速扩张阶段,协同度保持在0.01左右。该阶段我国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各要素中,服务投入成为根本原因。这一阶段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第三产业上的需求档次与领域也日益多元化,连锁经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流通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流通企业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经营组织方式,并且随着连锁商业的不断壮大,我国国民经济同样实现了稳步提升。与初期阶段与调整阶段相比,该阶段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推动其协同演进的因素不断增加,阻碍其协同演进的因素日益减少。2009-2016年为其协同发展急速扩张阶段,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协同度上开始急速上升。随着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开始全面开放,外资流通企业日益深入我国流通产业中,在我国流通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给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挑战,促使我国流通产业不断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后,虽然给我国流通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但由于政府积极干预和转化危机,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协同演进上进入了急速扩张阶段,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与日俱增,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又给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提供了支撑。
四.结论与建议
对政府角色定位进行明确。政府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且政府角色难以被其他市场主体所取代。因此,政府应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的制定,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引领,还应通过对协同发展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各项机制顺利实施。这不但要求政府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明确,对协同发展制度体制加以构建,而且还要增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约束与管理,为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打造良好社会环境。流通市场环境持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确保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才能通过市场对资金流、商品流和劳动力等进行优化,才能做到流通网络全面覆盖,推动物流配送渠道更加畅通,进而有效衔接各种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建成现代化流通体系。因此,应该通过流通市场环境的持续完善,建立流通信息综合搜集、公布和分享平台,全程追溯流通产业各个环节。并对流通产业中破坏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搭建失信企业数据库,全面完善流通产业市场环境,推动流通产业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加强流通产业投资力度。在国民经济持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同时,应该对流通产业加强政府投资,同时通过放宽流通产业准入条件与领域,将社会资本引入流通产业,进而使得流通产业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激发全社会在流通产业发展中的活力,使流通产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投资回报产业,以达到对国民经济中流通产业基础性地位的巩固,促使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在协同发展上的持续趋同。流通国际化步伐有序加快。我国经济正处于国际化浪潮中,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重要地位。而流通产业要想提升自身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度,也必须要加快流通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实施流通产业国际化战略,提升我国流通产业在国际中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对于国际流通产业而言,可加强对知名跨国流通产业的吸引,引导其在我国设立国际化采购分拨配送中心,鼓励国际著名流通企业落户我国,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对于我国流通产业而言,应积极与国际市场对接,对我国流通产业海外营销渠道进行拓展,鼓励我国流通产业将贸易链延伸到上游生产供应商领域,提升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度。
参考文献:
1.郭敬哲.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赵霞.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5-2013[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4)
3.王军,曹丽新.基于DEA分析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提升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前沿,2012(22)
4.孙淑红.流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发展中国家流通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1950-2012年)[J].中国流通经济,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