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1

1.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燃放时会释放二氧化硫等多种化学物质,一旦过量吸入就会诱发哮喘。一项研究发现,大型烟花燃放导致的烟雾中含有会加重哮喘的钡气溶胶。

2.安全气囊 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当汽车安全气囊打开的时候,会释放一定的气溶胶化合物。吸入这类化学物质容易导致呼吸道受到强烈刺激,诱发肺部疾病(特别是哮喘)。

3.面粉 大量吸人面粉粉尘会对肺脏造成刺激,专家戏称为“面包师哮喘”,这也是最常见的与工作场所有关的哮喘。很多患有哮喘的面包师对面粉过敏。多项研究发现,即使面包师对面粉不过敏,长时间吸入面粉等粉尘本身也会对肺脏功能构成损伤。

4.煤气灶 煤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氮与儿童哮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美国一项研究对150名哮喘儿童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室内二氧化氮浓度越高导致儿童越频繁发生哮喘、咳嗽和胸闷。专家表示,即使是家中燃气灶、燃气加热器和壁炉产生的少量二氧化氮也会加重哮喘病情。因此,保持室内通风有助于降低二氧化氮水平。

5.蜡烛 一项近期研究发现,石蜡蜡烛燃烧时会释放甲苯和苯。偶尔浪漫的烛光晚餐并不会对健康构成明显的伤害,但是如果在不通风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石蜡蜡烛,会导致哮喘病情加重。专家建议,最好使用更有益健康的蜂蜡蜡烛或大豆蜡蜡烛。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2

关键词:胸疼;临床;诊治

胸疼是急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可是胸疼病因复杂,其临床危险性有较大的差异,又没有统一的诊治标准,如何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胸疼患者中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治,本文作者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疼患者1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以胸疼为主诉患者147例,其中,男66例,女81例,年龄16~87岁,平均(56.3±2.3)岁,病程1h~10d。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①严格按照胸痛中心制定的胸痛诊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诊治;②对所有患者10min之内完成第1次心电图检查,30min内完成生化项目化验;③对怀疑有高危病情的患者,60min内复查心电图并进行CT、核磁检查或主动脉造影。

1.2.2临床救治 ①对确诊心绞痛患者立即给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吸氧和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②对确诊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绝对卧床、吸氧、止痛及300mg阿斯匹林嚼服、硝酸甘油含服、抗凝、抗栓治疗;③对其他确诊患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管理分析,P

2 结果

2.1 147例胸疼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源性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经确诊救治,147例胸疼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治愈出院35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稳定性心绞痛24例,治愈出院24例;急性心肌梗死39例,治愈出院37例,保守治疗观察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治愈10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高危非心源性胸痛10例,治愈9例,1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抢救无效于入院42h后死亡;骨胳系统疾病患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均在有效治疗后出院。

3 讨论

胸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炎症、外伤、肿瘤等都能引起胸部疼痛。而胸部的原发病灶是胸疼的最主要诱因。

3.1心血管疾病 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又叫心源性胸痛,心肌缺血、缺氧都能引起心源性胸疼,对此类患者要快速诊断治疗,否则有引起患者猝死的可能。这种胸痛定位不确切,在心前区和胸骨后表现为压迫性的胸闷痛和撕裂样痛;左肩、后背、左胸壁内侧有放射性疼痛。心肌梗死时,疼痛加强切持续时间长,含硝酸甘油后缓解。临床上可由医生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冠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3.2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肺组织没有感觉神经,所以引起胸疼的原因就是肺脏病变侵及壁层胸膜。此类疼痛由胸部向肩部和腹部放射,在深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剧,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胸膜肿瘤等疾病。

3.3腹腔脏器病变 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胸部疼痛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可极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此类病症具有发病快、进展快、变化快的特点,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可危急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急性胸疼虽然存在高危致命性疾病,病因复杂,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医生只要有效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仪器检查结果就能够对高危病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晓新,陈墩帆,闰春江,等.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6):366-368.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3

[关键词]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真菌感染;临床特征;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b)-0172-03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高难度手术技术的开展,加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逐渐严重,真菌感染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由于呼吸系统造成的真菌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了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和采取应对措施,笔者对沈阳地区23例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沈阳地区的2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低61岁,最高95岁,平均(72.5±4.7)岁,平均住院天数(32.2±4.1)d,肺部真菌感染的依据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在镜检下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经过多次培养显示为同一菌种,血标本中检测出真菌,或者是符合以下的标准[1]:排除呼吸系统的疾病外近日来有呼吸道感染加重的趋势,胸片或胸部CT显示渗出性改变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变化,存在着治疗上的诱因如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应用。 1.2 病原菌的检测方法

患者在清晨漱口2次后深咳嗽,取出第二口痰液进行细菌培养,连续培养3 d,培养前进行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合格标本的标准为每一个低倍镜视野中白细胞大于25个、上皮细胞小于10个者,对标本进行血琼脂培养基培养,培养出真菌则进行钝分离和鉴定,连续3次同样结果则计算为阳性。如果标本是从肺穿刺的活检或经过环甲膜穿刺吸出物或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采样,在血液、骨髓、胸水和脑脊液等找到真菌也认为是真菌感染。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有关的临床报道[2]结合本次的研究进行效果评定:治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肺部阴影吸收完全;好转为患者的症状减轻,肺部阴影吸收部分;无改变未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部阴影无变化,恶化为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和诱因

研究显示,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明显,全部相关,而在诱因上又以2种以上的广谱抗生素使用1周以上最常见,为87.0%,分别与同组间的其他基础疾病类型或诱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2。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

研究结果发现,所有的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型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和其他的真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3。

2.3 患者的预后结局和治疗时限分析

23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治愈10例,所占比例为43.5%;好转6例,所占比例为26.1%;无改变1例,所占比例为4.3%;恶化2例,所占比例为8.7%;死亡4例,所占比例为17.4%。而在痰培养的用药时间和治疗转归上,培养前用药及培养后即刻用药的治疗有效率明显(P < 0.05),但是在痰培养后的3~5 d用药与否在治疗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真菌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临床上的发病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肺部病变引起,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类[2]:一类是原发性的真菌感染,如荚膜组织孢浆菌和双相性真菌孢子菌,常见于正常的人群中,一类是机会性感染,如酵母菌和曲酶菌,最后一类是真菌引起的过敏反应如曲酶菌。在本次的研究中,真菌感染是由于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而来的,这也是这真菌感染的最主要的途径[3]。从研究结果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造成真菌感染的最直接因素。临床有报道称机械通气的时间在1周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20.7%,1~2周则达到73.2%,3周以上则高于83%[4]。这充分说明了机械通气的时间越长对肺部的感染则越高,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也越高,治疗不当则引起真菌感染。加之本组研究的是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一般又存在着肿瘤、系统性疾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这些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一些慢性疾病可通过手术等延长生命,但是器官移植和免疫抑制剂等采取使用造成了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持续升高,有临床资料显示肺部真菌感染是院内感染的1%~15%,而真菌血症有50%以上是死于感染和基础疾病[5]。就本次的死亡的4例患者中,笔者认为与治疗的时间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患者为老年人,自身的体质差,营养状况不佳以及使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药物造成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缺陷也有密切关系。

从真菌感染的类型看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酶菌属为主,这与相关文献报道是一致的[6],且在本次研究的4例死亡病例中有2例是感染曲酶菌引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临床上肺部真菌感染出现相对应的临床表现时要优先想到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酶菌引起感染的可能。

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笔者非常重视痰的标本的采集,国内外有学者认为真菌感染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7],所以合格的痰对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诊断时要客观,一方面强调细菌的感染,势必加强了抗生素的治疗作用,而在这种积极抗细菌感染和抗结核无效的情况下考虑存在有真菌感染,客观上也提供了真菌感染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根据一次痰培养可见真菌,而进行抗真菌治疗势必存在抗真菌治疗过度的可能[8]。所以本次均采用3次抗真菌感染治疗后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考虑真菌感染。虽然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结合了影像学检查,但是笔者发现,真菌性肺炎由于致病菌不同在影像上的差别也很大,缺乏特异性体征,目前仅明确的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空洞内实变球形影才可明确为真菌感染[9]。所以笔者在临床上判断真菌感染时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诊断。

本次研究的真菌感染是由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引起的,所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有效地遏制真菌感染的发生。就临床经验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拔除机械通气的时间;(2)降低使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的药物,加强对口腔和分泌物的护理,减少细菌的定植[10];(3)规范无菌操作,加强对无菌观念的认识,重视对病区内的环境的消毒,防止和降低交叉感染;(4)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入院后可先予以经验用药,但是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则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且抗生素的使用能窄谱的则窄谱,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使用的剂量和时间也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停止使用[11]。(5)积极治疗原发病,杜绝诱因造成感染的发生,对老年人要积极内科治疗基础疾病,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黄玉晖,谭辉,朱大庆,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2):27-29.

[2] 郭胤仕,傅小芳,顾琦,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31-33.

[3] 何顺平,王小平. 应用碳酸氢钠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J].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6):4-7.

[4] 蔡兴俊,黄奕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策略[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429-431.

[5] PAN Wei-hua,XIA Zhao-fan,SHAN Hong-wei,et al. Fungal infection after a tragedy: a report of three cases of candidosis in a fire accident[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4):704-706.

[6] 汪亚玲,王胤佳,张睿,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构成及治疗[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24(3):2673-2675.

[7] 管军,杨兴易,赵良,等. 大蒜素注射液对机械通气相关性下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371-273.

[8] 赵红芳. 口腔灌洗清热养阴漱口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9):27-29.

[9] 卓婕,陈东宁,董云秋. 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54-57.

[10] 任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605-608.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4

关键词:临床病例讨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临床思维

我校近年来实行了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在学习了医学基础和临床基础课后,早期进入临床见习,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临床典型病例讨论这一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也成为临床实践中培养护理本科生进行病史采集、掌握相关疾病临床表现及护理观察要点、制订切实可行及针对性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程序是事先选择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安排学生进行病史采集、相关体格检查,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护理观察要点,制订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教师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就病史采集的完整性、相关阳性体征、临床护理观察重点、护理诊断和依据以及护理措施的制订等进行充分讨论,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在呼吸科临床见习带教中,通过病例讨论方法的实施,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具体病人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她们观察病情、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互动学习效果。下面将我们呼吸科开展典型病例讨论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完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观察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等技能是一个护士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虽然护理本科生已经经过了诊断学及成人护理学的学习,但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正规性还较欠缺,造成采集病史简单粗略,阳性体征掌握不全,对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护理观察重点等不能详细、正确地进行描述。因此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我们十分强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其手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阳性体征的正确描述等,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严格地加以纠正。

呼吸科临床病例讨论选择的内容以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如COPD、肺炎、自发性气胸等。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临床症状特异性差、代偿能力强等特点,要求学生除掌握问病史的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学习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性。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三大临床表现,如果仅知道三大临床表现,而不知道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临床表现的具体差异,则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弄清了咳嗽时间的长短,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的规律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与气候及季节的关系;痰液的性质特点是白色泡沫痰,还是黄脓痰、铁锈色痰;呼吸困难是吸入性的、呼出性的、还是混合性的等具体问题,就会发现尽管许多疾病都存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三大临床表现,但各种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各有其具体特点,发现和认识这些差别,将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临床护士利用基础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而找出主要问题所在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的护理诊断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一种逻辑方法。当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诊断时往往只考虑一两个症状即用所学的护理诊断往病人身上套,未进行详细分析,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拓展思路,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在给学生解惑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一次科学方法上的训练。二是虽然思路广了,想得多了,提了很多的护理措施,但缺乏针对性,不够深入、具体。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学生的信心。结合病例,针对学生的每一分析步骤,提出问题,进行层层剖析,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引导,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如讨论COPD时,讨论的重点是临床表现、相关诱因、主要治疗、相关并发症、护理诊断及具体护理措施,我们要引导学生按下列思路进行思考:病人的发病过程如何病人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该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要保证各项治疗措施取得预期效果,护理上应采取哪些干预措施这位病人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通过护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怎样做好该病人的相关疾病宣教?从而起到以点带面,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作用。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病例讨论的教学过程,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具体的问诊方法,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病例讨论前,教师都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与病例相关的医学基础及临床护理知识,近年出版的有关书籍,上网查询相关护理论文等,归纳总结出关于具体疾病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全面查询相关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资料检索、逻辑分析的能力,培养她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减少她们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她们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归纳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病例讨论时,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她们先去想、先去讨论,然后教师再给予分析、补充、总结。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纠正和讲解才更能领会,才能掌握好重点内容,印象也会尤其深刻。学生由此学到的不只是一招一式,而是学会了举一反三。经过积累,学生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只有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以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为重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床典型病例讨论教学法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功,培养了其正确的思维方法及对病情的观察和实际处理能力,不失为一种将医学基础和临床初步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5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衰竭(Ⅱ型); 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Ⅱ型)的患者多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近年无创双水平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作者采用无创双水平间歇正压通气救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Ⅱ型)的患者, 并与传统的鼻导管吸氧进行对比,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Ⅱ型)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50~78岁, 平均年龄(62.39±12.56)岁;COPD病程10~18年, 平均病程(14.23±3.38)年。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61.47±13.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COPD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②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根据动脉血气分析, PaO2≤8.0 kPa[(60 mm Hg), (1 mm Hg=0.133 kPa)], PaCO2≥6.7 kPa(50 mm Hg);③年龄16~80岁;④患者有自主呼吸, 神志清楚, 病情未达到必须要经人工气道通气的程度;⑤无精神疾病, 能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3]:①心、脑、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有肿瘤、肺大泡、肺结核、气胸及病理性低血压者;③有误吸危险者;④中耳炎或急性鼻窦炎、面部畸形及鼻腔阻塞者;⑤不能配合治疗者。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扩张支气管、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情况等, 必要时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对照组以鼻导管吸氧, 调节吸氧浓度使经皮血氧饱和度≥90%或PaO2≥60 mm Hg。观察组应用Bi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 synehrony型)进行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参数设置为:通气横式S/T;备用频率设为0.20~0.28 Hz (12~16次/min );压力上升时间设为0.1~0.2 s;呼气压力设为1.58~2.17 kPa;体积分数设为35%~45%;呼气压力设为0.2~0.6 kPa;潮气量设为6~13 ml/kg;3~4次/ d , 2~4 h /次;其余时间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3 d 后, 监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病情加重而需要经人工气道通气者。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pH和PaO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发展和环境污染加重, 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了高发性疾病。特别是COP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不但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极其严重的负担, 而且造成紧缺的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呼吸功能不断下降, 最终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按血气改变可分为两型。Ⅱ型呼吸衰竭是缺氧和CO2潴留同时存在。主要见于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的患者。此时由于肺泡氧分压下降, CO2分压增加, 肺泡-毛细血管氧和CO2分压差减少, 影响交换。故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CO2潴留程度是平行的。此型只能通过增加通气量才能缓解。

呼吸衰竭病情复杂, 并发症多, 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原则:应建立一个通畅的气道, 给予氧疗, 并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去除诱因, 如呼吸系统感染及不适当的给氧和使用镇静剂等;维持及改善心、肺、脑及肾功能, 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如酸碱失衡、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不全、心律紊乱、DIC及休克等。

机械通气是使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产生通气以代替、辅助或改变患者自主呼吸的一种治疗, 亦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的最后手段。机械通气的目的包括:①增大氧合;②改善通气;③降低呼吸功;④降低心肌功;⑤使通气模式正常化。传统采用鼻导管的吸氧方式, 由于没有正压作用, 在COPD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受到限制, 本文观察组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救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Ⅱ型)患者疗效确切[5]。

观察组在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再次客观的证明了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在改善COPD患者通换气功能, 增强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方面对呼吸机治疗起到了积极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Sehultz MJ. Lung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ith lower tidal volumes in patients not suffering from acute lung inj ury: A review of clinical studies. Med SciMonit, 2007, 14(2):22-24.

[2] 张蓓蕾.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江苏医药, 2010, 11(10):1348-1349.

[3] 黎檀实, 何权赢.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作用中的认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 20(6):321-323.

[4] 胡静, 王璨丽, 罗懿.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0, 39(13):1660-1664.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范文6

咽喉以下的呼吸道总称气管,由软骨环和软组织构成圆形管道,向下延伸分为左右支气管。进入肺门后,左右支气管又层层分支,越分支越细,最终与每个肺泡相连。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有一层极薄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氧从肺泡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到达毛细血管,随即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肺泡内气体不断得到外界新鲜空气的更新,毛细血管内不断有足够的血液流过,是保证气体交换的必要条件。肺通气与肺循环的正常功能又需要神经、体液和血气水平的调节,以及有关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各种类型的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本身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肺气肿、肺心病等。还有一些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肺结核、矽肺等。不论哪种呼吸障碍,都必需在服药的同时让病人吸入新鲜氧气,以提高血氧含量,防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

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喘息

气管炎是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气管、支气管反复发作急性炎症,久而久之,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气管炎虽然不像心血管系统疾病那样危及人的生命,但不少慢性支气管病人长期咳喘,十分痛苦,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过早地失去劳动能力。初步统计,各类气管炎的发病率为4%,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5%,比50岁以下病人高8倍。在临床上,气管炎又有以下几种类型:

慢性气管炎患者多为身体抵抗力下降或有过敏体质的人,感冒、吸烟、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外界诱因,均可促使慢性气管炎发病,而60%~90%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由于着凉或感冒而急性发作。特别是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组织纤维化,纤毛脱落及活动减弱,肺功能降低,呼吸道分泌免疫球蛋白减少,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呼吸道的防御和清除功能受影响而易于发生感染。此外,吸烟对慢性气管炎的危害更为明显,它可抑制气管的纤毛运动,减弱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使支气管分泌增加,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接触工业粉尘和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氯化氮等)有密切关系。严重的慢性气管炎,发病时咳嗽、咯痰,甚至痰中有血丝,并伴有低烧。医生通常根据病人情况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红霉素之类;喘息时服用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片或喷雾剂。由于病情长,常常出现支气管分泌物堵塞,使氧的通气和换气均发生障碍,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机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因此,病人家中应备有制氧设备,以便常常吸氧,减轻心肺负担和体力消耗。

支气管喘息又称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秋冬季节发病者居多。约有一半支气管喘息病人是12岁以前发病,所以儿童患病率比成人多。哮喘是过敏性疾病,患者接触了致敏物质,如花粉、尘土、螨虫、动物皮毛、人类或动物皮屑及多种有机粉尘等,都可能引起发病。如果患者在儿童时期就患过敏性疾病,如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其家庭成员亦多有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性物质引起气管痉挛、狭窄,分泌物堵塞,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造成心肺功能损害。支气管喘息(支气管哮喘)发作前一般有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接着出现喘息、憋气、多痰等症状。病人发病时不能平卧,严重者出现额头出冷汗,嘴唇、手指紫绀,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甚至数日。由于缺氧和其他病理因素,病人可引起胸廓畸形、肺气肿、肺心病,甚至有桶状胸。医生通常用止喘药如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喷雾剂来平喘,同时以扑尔敏、非那根、盐酸赛庚啶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