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经济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经济特点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1

一、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一)人和海洋的关系研究

在国家的资助下,我国学者对海洋经济地理学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资源研究,二是陆地和海洋结构的差异性,三是海洋和人的关系等。海岸带是人类和海洋相互交汇的地方,也是海洋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海洋带的环境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人类活动给海岸带的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很多人类生活垃圾流向海洋,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海洋经济地理学可以为治理海洋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减少外界因素对海洋的污染。

(二)海洋结合和产业布局的研究分析

如今,海洋经济地理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二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的自由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地理学先从海洋结构和海洋产业入手进行分析研究。该学科首先研究了海洋结构的变化规律,海洋结构的特点以及海洋结构的变化方向。其次,该学科把海洋结构的特点和当地的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研究分析海洋结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海洋经济地理学结合海洋结构的特点,分析研究了海洋结构的优化对策。虽然我国已经展开了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和分析,但是海洋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人员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三)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

海洋资源也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随着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海洋资源也是沿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我国还没有建立海洋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海洋被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被无度浪费,导致海洋资源开始短缺。海洋经济地理学科的开展可以更好的保护海洋资源,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只有合理控制海洋资源的开采,才能真正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展望

(一)扩展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

吴传钧曾经指出:“我国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分析领域还需要不断扩展。”海洋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海洋经济地理学还没有建立相对健全的研究管理体系,研究经验不足等等。海洋经济地理学必须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建立和完善学科研究体系,扩展研究领域,才能实现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价值。

(二)加强海洋经济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虽然我国在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缺乏理论支持。在未来的研究分析中,该学科研究人员还应该加强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该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其他学科可以为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分析奠定基础。

(三)协调人和海洋之间的关系

海洋经济地理学是新兴学科,该学科的研究领域相对较小,该学科的研究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随着海洋经济地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该学科应该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任美锷认为:“海洋经济地理学必须合理的协调人和海洋之间的关系。”

结语: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2

关键词:海洋经济;世界经济;耦合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82-02

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研究独立发展多年,人们很少将两者相提并论。这一方面与重陆轻海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两者的关联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各国的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海洋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与之相适应,新近有人提出了“海洋经济就是世界经济”的观点。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战略、直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一、传统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

从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两者存在密切关系。从时间上看,17世纪欧洲国家从海上掠夺开始了崛起之路,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演变;19世纪沿海国家借助近海之便发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世界工业化进程也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15世纪的经济和技术大发展使得早期的航海活动开展起来,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传统海洋经济向现代化转变。从空间上看,世界经济中心沿海布局的态势明显,从中亚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和罗马,再到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如今人类各种经济活动都越来越多地向海洋延伸,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都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世界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

海洋交通运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海运的辐射半径大大超过河运和陆运,海运技术的突破为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早期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贸易,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贸易的主体之后,更是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在开放条件下,各国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和产品配置,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国家的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上交通,而海洋交通运输是传统海洋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传统海洋经济通过国际贸易间接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耦合

20世纪60年代,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以及海洋科学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嫁接、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以海洋大规模综合开发利用为特点的现代海洋经济诞生。现代海洋经济的诞生是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传统海洋经济并非直接对世界经济发生作用,而只是通过海上交通强化了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互动。现代海洋经济则不同,它逐步摆脱了陆地本位的束缚,直接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

1.世界经济发展对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作保证,世界经济在生产、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也往往是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1981年海洋开发研究经费高达393亿日元,这一数字在2001年增至964亿元。(2)制度推动作用。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全球范围内对海洋经济的认知呈现出内涵更加丰富、领域不断拓宽、地位逐渐提高的趋势。沿海国家纷纷提高了海洋问题在国家内外政策中的地位,甚至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筹划的重要内容。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海洋科学报告”中提出要以海洋科技的发展来提高美国全球经济竞争力。日本出台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也提出以海洋技术为先导,加强日本海洋开发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政府的积极干预使海洋经济发生跳跃式发展,同时也为其适度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海洋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工业―技术革命将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质纳入“资源”的范畴。海洋蕴藏的资源远比陆地要多,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农作物,海洋储藏的矿产资源和可燃冰能够使用一千年,海水经过淡化后可以直接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和开发陆地资源相比,其经济成本小,边际收益大,因此海洋开发成为许多濒海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2)海洋经济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尽管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很粗浅,但其潜在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引起重视。进入21世纪,网络泡沫退去后,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海洋技术很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力。海洋再生能源、海底通讯、游艇、海洋生物技术等产业扩散效应强,极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后沿海国家首先崛起的产业。

这是一种有别于间接传导机制的直接传导机制,具有几个特点:(1)直接性。现代海洋经济是知识经济、资源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效应大、时滞短。(2)有序性。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补充、聚合放大,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3)自发性。这种机制是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不需要人为推动,还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认识。

三、现代海洋经济的世界经济属性

(一)现代海洋经济的本质属性

结合历史和当前趋势来看,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具有动态性。要验证“海洋经济就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论点,就要从两者的本质属性上探求答案。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全球化态势,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了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现代海洋经济也是开放经济:(1)海洋具有空间开放性。任何一个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离不开海洋,各个国家通过海洋互相连通,控制了海上交通就是控制了世界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财富。(2)海洋资源具有共有性。有些海洋资源分布于公海和国际海底,成为跨国界共享的资源,还有些海洋资源归属不明确,沿海国家围绕其产权展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3)海洋技术具有综合性。海洋产业涉及学科多,海洋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恶劣的海洋环境和频发的海上灾害加剧了其风险性,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加之海洋开发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要求各国共同承担责任,采取共同行动。

同世界经济相一致,现代海洋经济也开始了全球化进程:(1)政府间海洋合作不断深化,海洋大国之间从海洋科技合作向政策合作转变;(2)远洋渔业、海油开发等产业走向全球布局,以此突破资源、资金和技术瓶颈;(3)众多海洋产业相关企业采取全球化生产方式,建立起物流、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跨国战略联盟。总之,现代海洋经济在对外关系视野中的地位得以显著提升,现代海洋经济的开放性是探究其与世界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生耦合

海洋经济自诞生以来就和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这种态势只能更加明显,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进的关系。

首先,两者共生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世界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裹挟中,对外贸易增速大大超过经济增速,资本和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要素在各国间高速流动,只有开放的经济领域才可能在世界大市场中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海洋经济就是如此。开放性是现代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共有的属性,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这一属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决定了两者耦合发展的态势。

其次,两者耦合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一方面的发展,反映在世界经济上都将产生极大的效益。世界经济的基础正从资源向资本、知识和技术转化,以新科技革命为背景的现代海洋经济无疑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源。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现代海洋经济非但不会脱离世界经济,两者的关系还会更加紧密。

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耦合演进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号:现代海洋经济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海洋经济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说法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历史和未来,以及对其地位和价值的理性认识。只有认清两者的耦合规律、发展态势,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才能把握住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脉搏。

参考文献:

[1]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经济思想史,2007.

[2]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轮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2):75-78.

[4]红.现代海洋经济及其特点、趋势初探[J].资源与产业,1999,(6): 41.

[5]马汉.海权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6]乔琳.刍议复杂系统下中国海洋文化系统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9,(15):9-18.

[7]温俊萍.经济史视野中的大国崛起[J].史林,2008,(4):167-173.

[8]向云波,徐长乐,戴志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46-52.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3

关键词:金融;海洋经济;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10-008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10.18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来,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沿海省市的高度共识,而完善涉海金融服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2013年2月,海南省政府了《关于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辖内各金融机构围绕“岛屿型”经济特点,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针对海南省涉海金融服务问题,一些作者也进行了研究[1-2]。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海南省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近五年来开展涉海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反映辖内涉海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创新情况,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政策和措施,以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辖区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标。

一、海南省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调查

(一)涉海信贷总量稳步增长

调查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海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2大类海洋产业的贷款(以下简称海洋产业贷款)余额呈现逐年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全省海洋产业贷款余额为651.88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7.3%,是2011年末的4.4倍;其在同期全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达到11.1%,比2011年末上升了6.4个百分点。但与2014年海洋产业在全省GDP的占比达到26.9%相比①,海洋产业贷款在全省贷款余额的占比仍然偏低,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涉海信贷产业分布较为广泛

调查统计显示,按照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标准(GB/27094 2006),在海洋经济产业体系的12大产业中,除海洋盐业、海水利用业无贷款外,海南省的其他产业均有银行贷款,信贷支持的产业分布较为广泛(见表1)。其中,海洋渔业贷款业务开展最为广泛,除个别银行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有海洋渔业贷款业务,截至2015年3月末,贷款余额达到33.31亿元。贷款余额最大的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截至2015年3月末,余额达到391.21亿元,与目前海南省正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契合。

(三)涉海信贷业务的银行分布较为集中

从发放贷款的银行机构看,除一家新设股份制银行分行外,海南省各银行基本都已开展涉海信贷业务。根据调查统计(见表2),截至2015年3月末,政策性商业银行(包括国开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海洋产业贷款余额位居各机构类型的首位,占全省海洋产业贷款余额的56.6%;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海洋产业贷款份额次之,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3.4%;上述两类机构的海洋产业贷款合计占比高达90.0%。同时,具体到各银行看,近半数受调查银行在全部海洋产业贷款占比份额低于1%,显示海洋产业银行贷款的机构分布较为集中。

(四)涉海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所拓宽

近年来,海南省涉海企业积极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业务。2009年12月,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沿海及近海服务和航运船舶购买。同时,海航股份、美兰机场、凤凰机场等旅游企业积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基金,近五年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22亿元,中期票据55亿元,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二、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

海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海洋产业融资需求特点,优化涉海信贷审批流程,通过授信审批部门创新和完善限时评审、模板评审、错位评审、绿色评审、授权评审、专职评审、上门评审、阳光评审等工作机制,对海洋产业中的贸易融资、小企业贷款等业务进行优先评审;对海洋产业中的固定资产支持融资、项目贷款等符合条件的业务采用“调评合一”、“认同评估”等方式优化流程;对部分风险可控、重点营销海洋产业客户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实行授信项下授权审批制度,将授信方案项下的审批权限全部或部分转授业务经办行,加快了审批办理速度,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加强创新力度,拓展信贷产品组合

调查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了创新力度,涉海信贷产品种类得到丰富。首先,探索创新海洋产业抵押质押方式,推出滩涂资源利用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船舶资产抵押贷款、订(仓)单质押贷款、个人游艇贷款、个人购置船舶燃油贷款等创新产品。其次,利用贸易融资授信政策,提高对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授信支持,加快对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保理、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商品融资等信贷产品组合满足海洋经济企业的信贷需求,深化对海洋经济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三)完善融资服务模式,助推产业链带动作用发挥

调查显示,多家银行不断创新、完善海洋产业融资服务模式,通过担保增信、优化产业链企业融资组合,助推企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涉海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部分银行通过“四台一会”模式,由地方信用协会推进,担保中心担保,经由统贷平台向渔业企业发放贷款,化解了企业创业初期的融资难题。依托金融服务支持,逐步形成了从种苗培育、饲料生产、水产养殖、流通加工到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国内最为完善的水产产业链,培养了一批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支持企业产业链建设的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优势,成地区、成集群地将农户组织起来纳入产业链,协助其参与产业链分工,依托担保平台为农户增信,依托统贷平台向农户发放贷款,形成了经典的“龙头企业+农户+统贷平台+银行+担保公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资源对海洋产业的覆盖面有待拓展

调查显示,贷款余额位居前三位的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合计占全部海洋产业贷款余额的89.0%,其余九大行业的占比仅为11%,贷款行业集中度偏高。同时,对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而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等海洋新兴产业的信贷余额明显偏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受限

目前,海南省尚未制订出台统一的海域使用权抵押制度和操作细则,相应配套机制不健全,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存在困难。根据调查,省内仅有少数几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该项业务。以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为例,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估准则、估价规程,也没有专业的评估中介机构,不利于海域使用权流转,难以满足未来资产处置需要。这也导致海南省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举步维艰,2014年全省未开展相关业务,而全国当年开展海域抵押涉海面积达到7.8万公顷,抵押金额高达411.68亿元[3-4]。

(三)交叉性涉海金融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目前海南省的涉海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以信贷产品为主,信贷+保险、信贷+基金、证券+保险、租赁+保险等交叉性金融产品创新不多。海洋经济涉及的产业门类较多,面临的不确定风险较大,对交叉性、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需求较为迫切,急需相关领域的金融创新,以满足涉海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风险补偿和优惠配套政策不足

海洋产业涉及大量小微企业和农户,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信用风险较为突出。以海洋渔业贷款为例,以渔船作为抵押物存在较大风险,保险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对此类业务持谨慎态度。同时,与渔业发达省份相比,海南省相关优惠配套政策明显不足,补贴、贴息政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金融服务的策略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的海洋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强化信贷资金的倾斜配置、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深度参与等途径,推动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融资服务格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创新、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涉海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推动优质海洋企业上市融资,做强做大产业规模。探索建立海洋产业引导基金,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向海洋产业。同时,积极开发海洋渔业保险、海洋生态损害保险、物流保险等涉海保险产品创新,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风险的防范和分担能力。

(二)找准业务切入点,创新金融支持模式

海洋经济的金融需求趋于多样化,传统银行信贷业务模式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创新融资模式,如在建设三沙市的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引入有实力的民间资本以“PPP”模式的形式参与;在支持远洋捕捞行业时,可以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实现设备升级改造等。同时,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需要针对不同类别海洋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特点,加强与项目企业、融资租赁公司等各类机构的合作,积极拓展思路,找准业务切入点,达到支持海洋经济、扩大业务规模、控制融资风险的目的。

(三)完善涉海权益配套机制

建议地方政府尽快出台有关船舶、工程装置、海域使用权等抵押登记细则,完善涉海抵押品评估、交易、流转的操作流程,支持涉海抵押权益的市场化处置和流转。建议有关部门参照基准地价定价方法,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用海性质,定期编制并海域使用权基准价格,以供金融机构参考,做实海域使用权抵押。

(四)加大对海洋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议加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财政补助,如对新进企业、新型项目补贴办公经费、开办费,在一定年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或即征即返等。同时,对海洋渔业、涉海小微企业贷款等给予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海洋领域的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扶持力度,健全风险补偿和共担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机构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五)搭建海洋金融银企对接平台

海洋经济涵盖了渔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多个相关产业,金融机构一对一的对接难度较大。建议地方政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一方面为资信较好的海洋经济相关企业提供担保,保持银企融资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建立海洋融资项目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召开项目融资银企对接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项目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模式,优先满足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业等领域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春花.海南省海洋金融服务的路径探索[J].海南金融,2015(6):82-85.

[2]欧哲伟,蔡汝洋,唐慧雯,符晓宇.开发性金融支持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探析[J].海南金融,2013(11):48-52.

[3]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4: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4

(一)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第一,规模小、资产单薄、信用机制不健全。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大中型企业的融资特点是间接融资高于直接融资,债权融资高于股权融资。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地域属性,依靠间接融资的可能性更小。在对威海市200多家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融资选择一般是自有资金和向亲友借贷。调研结果显示,78%的调查对象因为规模小,或者正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足值的抵押物,无法取得银行信任,导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①

第二,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性强。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主体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等企业。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尤其是对于季节性非常强的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其资金需求表现为资金流量大、集中投入高、回笼周期短、季节性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融资借贷时,就是每笔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性强。

第三,海洋经济具有高风险特征。海啸、飓风、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会对沿海地区相关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海洋经济的高风险特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借贷影响非常明显。在银行信贷总体规模趋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会下降,其理性选择必然是那些成熟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周期性不太明显的行业。同时,在与大量新兴的海洋经济产业的竞争中,传统产业居多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上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

(二)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由共同技术连接在一起的企业和相关组织;这些组织包括上下游企业和客户,提供互补或辅助产品的其他行业的企业,还包括政府、大学、质量标准机构、培训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共服务、技术、培训等支持的机构。①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地理环境临近、生产性质相似,极为符合产业集群的条件,可以通过产业集群解决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业集群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进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间的的合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贷款需求急、金额小、需求频繁、不确定性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意愿。但中小企业集群后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和信用水平,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融资优势。

(三)海洋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上的可行性。首先,企业、机构地理位置上的临近性。企业、机构在地理位置上是集聚的,地理上的临近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及时获得当地供应商和市场竞争的实时信息,因此地理位置上的集群十分重要,也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配套性。众多聚集在一起的企业和机构都是通过具体的产品而紧密联系相关的,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或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机构之间具有很强的配套性。政府、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和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形成集群的配套体系,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的综合体。再次,知识共享和创新性。集群所在地存在着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关系,当地的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机构之间通过竞争和合作形成本地化网络。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以正式或非正式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互动和知识交流,形成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机制。最后,根植性。集群内企业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或制度环境,以此为基础,人们之间经常联系、频繁交往,使用近似的圈内语言,了解类似的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相互信任成为圈内最有价值的资源。

2.操作上的可行性。第一,我们通过对威海市200余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威海市海洋经济中小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很多经营相似业务的企业都会聚集在一条街道上,地理位置临近。此外,威海三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环翠区)空间距离很近,分布在这三区的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有集群发展的条件和优势。第二,大多数海洋经济产业都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互配套。以生产渔具类企业和海产品加工企业为例,生产鱼竿相关企业涵盖了生产鱼竿、鱼线轮、鱼竿箱、鱼竿配件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企业;海产品养殖企业以养殖海参为例,包括大面积海参养殖区、海参加工企业、海参包装企业、海参出售、出口企业。因此,将处在一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进行集群即可获得规模效应。第三,很多海洋经济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其产品往往缺乏核心技术,海产品养殖多为普通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只有极个别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品牌,所以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和改进生产技术,共同创新。第四,威海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是土生土长的威海本地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了解当地各个行业的交易规则,因而企业具有很强的根植性,是实现产业集群最有价值的资源。

二、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有效模式的构建

(一)互助担保联盟模式

根据海洋经济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经济产业由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在进行间接融资时可以建立互助担保联盟模式。互助担保联盟模式通过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形成中小企业信用互助担保,从而改善中小企业与银行谈判时的弱势地位,为中小企业争取更有利的贷款条件。

1.互助担保联盟模式的基本框架。中小企业在集群环境下成为互助担保联盟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助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的主要出资者和融资的需求者。互助担保公司以中介的方式,联通企业和政府、协作银行和民间资本。协作银行和民间资本分别作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资金提供者,地方政府作为互助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的出资人并在政策上支持互助担保公司。此外,企业与企业间可以通过赊购(销)、预付货款等方式实现类似银行同业拆借的短期资金需求。

2.基本运作方式。

第一,组织形式。政府通过税收减免、风险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牵头,吸引有意向的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组成互助担保联盟。联盟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建立各种配套部门,负责办理中小企业的入会、贷款申请、组织调查、组织评审,并负责与协作银行的业务往来及关系维持与拓展等日常工作。互助担保公司以首先满足会员企业需求为主,其次依据业务状况,若有剩余能力可为会员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增加公司收入。

第二,担保基金的来源。互助担保联盟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提供的启动资金;企业缴纳的股金;企业一定比例的有效资产抵押折现。政府向互助担保联盟提供启动资金,并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扩充互助担保联盟公司的担保基金,以及在政策上给与扶持。企业交纳股金,该股金也作为其贷款时的保证金;采用部分有效资产抵押折现,一方面有助于增加互助联盟的代偿能力,另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另外,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扩充股金。

第三,融资方式。互助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借助互助担保公司的担保从银行获取贷款,但其所能取得的贷款最高上限由该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其缴纳的股金以及入股资产共同决定。企业可以先与互助担保公司签订债务协议,然后由互助担保公司全额代偿担保,将债务协议转让与民间资本,从而利用民间资本实现直接融资。对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赊购(销)、预付货款等实现企业间的同业借贷。

(二)“观海听涛”模式

根据海洋经济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观海听涛”这一融资新模式。目前我国的互助担保机构绝大多数是在地方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建立的,在这些政府参股的互助担保机构中,政府往往过多地干预担保业务活动,致使信用担保重蹈政府干预贷款的覆辙,出现各种形式的指令性担保。另外,政府财政对互助担保机构的支持资金数额比较小,担保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股东缴纳的会费或股金,致使担保机构可运用的资金规模不大,互助担保发展缓慢。“观海听涛”模式可以克服政府不适当的干预,打破传统融资模式中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三方的囚徒困境,引入促进融资环境完善的第四方。

1.“观海听涛”模式基本框架。

2.基本运作方式。第一,运作流程。首先,由集群中小企业寻求合适的担保公司为其融资提供担保。在这里,政府对集群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作为对于担保公司的一种反担保机制,降低担保公司风险。担保公司受理后,对集群中小企业的价值做整体分析,并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根据集群的项目状况寻找合适的投资公司,与投资公司在担保条件的协商上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当企业现金流发生未预期的变化而导致财务危机发生并进而无法按时偿付银行贷款时,投资公司将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用以偿付银行债务并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同时集群企业也要释放一定的股权给投资公司或者从利润中给予一定的红利。其次,各主体寻找合适的合作银行,取得资金并与银行商定贷款条件,包括利率、还款期限等。与此同时,政府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补贴,积极促成集群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贷合作。第二,“观海听涛”模式的适用范围。集群企业要有一定的资本市场价值。投资公司的介入是希望能从中取得一定的利润和收益,普遍而易于操作的方式就是集群企业释放一定的股权或分发一定的红利给投资公司,这要求集群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能够吸引投资公司进入的亮点。集群企业要有技术优势,在资本推动下能获得快速增长。投资公司的投资行为十分慎重,在选取投资对象时一般都只注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在取得资金投入后,能够迅速摆脱财务困境,短期内实现盈利。投资公司尤其是风险投资公司,要求的都是高回报,因为他们承担着高风险,所以对于提供担保所能带来的回报将会决定集群中小企业与投资公司的合作能否实现。集群中小企业要合理估计自身实力,提出有价值的回报方式,吸引投资公司,促成合作。

3.“观海听涛”模式的创新与优势。其一,五方共赢———利益链的延展。对于集群中小企业而言,风司的介入,使得担保力度增强,有助于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为下一轮投资打下基础。对于政府而言,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其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在这种模式下所扶持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而是举凡有良好成长前景、能够受到投资公司青睐的,都将可能取得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能够从政府那里取得风险补贴,同时其他三方都承担责任,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安全系数,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会更容易实现。对于担保公司而言,为使风险降至最低,担保公司对于担保对象的选择十分慎重,投资公司的介入以及政府的扶持,使得现有的担保资本金能够担保更多的业务和拓展业务网络。对于投资公司而言,投资公司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银行发放贷款也绝不仅是为了能够按时收回本金,追逐利润是银行不二的选择。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实际上是银行和担保公司在为投资公司筛选项目,构成了一个网状的项目筛选模式。其二,风险共担———合作链的博弈。在这个模型中,各主体之间既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又可以从彼此身上取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构建模型伊始,各主体就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对象,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力图利润最大化。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合作博弈,维持了整个模型的稳定性,模型中的各主体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而且,政府的参与也为整个操作流程起到了引导与监督的作用。

三、对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及其相关机构

在蓝色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应突出海洋经济产业的集群优势与特色。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面对集群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合作意识不成熟,集群经济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围绕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完善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优质企业进入产业集群,为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提供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措施,重点建设集群组织联盟等中间组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为集群内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又好又快地发展。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与特点,大胆的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建立适合于海洋经济产业集群特点的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提高融资效率。中介机构作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可以利用掌握信息的优势,为集群组织联盟、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讯服务机构定期不定期地有关海洋经济产业中小企业的信息,为各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提供帮助。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5

1山东省蓝色经济各指标竞争力指数的分析与评估

1.1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域的蓝色经济资源在我国沿海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海洋主要资源的种类权重值以及各种蓝色经济资源的丰度权值这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的高低。在蓝色经济资源中,我们可以分为传统一般性资源、传统战略性资源和新兴产业资源。传统一般性资源,如海洋渔场资源、海洋盐场资源和滨海砂矿资源;传统战略性资源,如海洋能源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港口资源、海洋港址资源和滨海工业资源;新兴产业资源,如滨海旅游资源。从目前的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来看,山东省在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盐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港址资源以及海洋风能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洋矿产资源种类多,但是丰度低;海洋油气资源虽不如广东、河北,但是资源也比较丰富,山东滨海工业资源较辽宁、上海、浙江和广东比较薄弱。因此,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在传统一般性资源和新兴资源的权重指数比较高,而在海洋战略型资源的权重指数比较低。可以总结为,山东省的蓝色经济资源权值较高,在蓝色经济资源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2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本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本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在蓝色经济领域的投资能力,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山东省经济总产值权重值和可以投资总产值权重值这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经济总产值指标是指地区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可投资总产值指标是指地区沿海地区人均产值(上海、天津以整个市来计算)。从目前收集的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来看,山东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较高,仅次于广东、浙江和上海。但是山东沿海地区人口绝对数量多,因此山东沿海地区人均产值的比较优势不是很明显。所以山东省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权重值较高,而可投资总产值权重值低于上海、广东、浙江以及天津。因此,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资本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1.3山东省蓝色经济科技教育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海洋科技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领域的海洋科技和科技人才培育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地区科研院所的数量和实力的权重值、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权重值、计量时间内科技成果权重值这四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山东省是有名的海洋科研大省,全国的海洋科研院所和海洋科研人才超过40%都集中在山东沿海地区,其中以青岛地区最为集中。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也都集中在山东沿海地区,因此,山东省在地区科研院所的数量和实力权重值、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权重值、计量时间内科技成果权重值这四大指标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山东省海洋经科技教育有其绝对的竞争优势。

1.4山东省蓝色经济市场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的蓝色经济产业产品在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蓝色经济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蓝色经济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蓝色经济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般通过地区的蓝色经济总产值来表示,从近几年的海洋统计年鉴资料反应,山东地区蓝色经济总产值位居第四位,因此其市场占有率权重值处于中略偏上,但是在海洋的总产值中,渔业和盐业占了绝对地位,而渔业、盐业产品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利润的产品,所以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的权重值中偏低,总体来说,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1.5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规模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值规模和资产规模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在产值规模上,从近两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显示来看,山东省海洋产值处于第四位,属于中偏上,但山东的蓝色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渔业、盐业等传统的一般型蓝色经济资源的开发,这些产业较海洋油气、海洋工程、海洋造船业、海洋采矿业以及海洋运输业的投入较小,而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具有传统的优势,并且近几年在这些领域的加大投入,而山东沿海缺乏传统的海洋工业资源优势,并且近些年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够,所以山东省的资产规模权重值出于中偏下。总的说来,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平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

1.6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经济效益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资源利润率、从业者劳动生产率三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从山东省海洋经产业情况可以看出,山东省的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在低利润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所以其销售利润率权重值处于中偏下;资源利用率笔者取海洋总产值与资源总值的比值来表示,从近几年海洋统计资料可以发现,山东省蓝色经济总产值位居第四,处于中偏上,而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丰富,其资源竞争权重值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山东的资源利润率处于中偏下;山东省蓝色经济产值处于中偏上,但山东的海洋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蓝色经济的从业人员绝对数量也很大,所以山东省从业者劳动生产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总的说来,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平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

1.7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的增长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值增长率的平均权重值。通过近几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山东省年增长率权重值处于中偏低的水平,其产值已从以前的第一位降到了第四位,其权重值的水平正好验证了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的实际增长情况。另外,利用地均产值区位商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值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情况。笔者采用地均产值区位商(WH)大于1和小于1,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WC)大于1和小于1等4个指标,构成一个2×2阶矩阵,以此分别对海岸带经济或蓝色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二元分类,从中将海岸带经济和蓝色经济各划分为持续增长型、稳步增长型、潜在增长型和缓慢增长型4种增长类型。这4种增长类型的标志和特征位:持续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大于1;WC大于1,地均产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均大于平均值,处于强劲的发展势态。稳步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大于1;WC小于1,地均产值大于平均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小于平均值,增长相对减缓。潜在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小于1;WC大于1,地均产值小于平均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大于平均值,这种增长类型虽然地均产值相对低下,但增长速度甚高,具有较大的发展后劲。缓慢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小于1;WC小于1,地均产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均小于平均值,处于缓慢增长势态。以此衡量标准,我国沿海省市的海岸带经济和蓝色经济的发展类型见表1。从表1中不难发现,山东海岸带经济地均产值区位商和海岸带经济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均小于1,属于缓慢增长型;从蓝色经济的增长状态类型来看,山东虽然地均产值区位商大于1,但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小于1,属于稳定增长型,这与我们的蓝色经济基础和结构现状非常的吻合;山东省蓝色经济增长率权重值水平偏低。山东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不足已成为事实。

1.8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创新能力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业研究与开发(researchanddevelopment,R&D)经费支出、产业R&D人员投入、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效率和高新产业销售额比重四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从统计资料研究分析表明,山东省产业R&D经费支出权重值和产业R&D人员投入权重值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新技术产业转化效率权重值和高新产业销售额比重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综合这四大指标,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权重值处于中偏高的水平。本指标的计算由于统计资料局限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层次的研究。

1.9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洋经济产业层次结构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技术、知识型产业占蓝色经济总值的比重平均权重值。技术、知识型产业主要指海洋油气、海洋工程与造船业、海洋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药业以及滨海旅游业。表2是山东省与广东省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从表2中不难发现,山东与广东相比,山东的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权重值偏低,山东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严重不足,是严重影响山东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而也影响了山东省蓝色经济的综合竞争力。1.10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能力在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协作企业数量与规模、超大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比值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长期以来以渔、盐产业为主导,传统上缺少如海洋工程与造船企业的大型海洋工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因此,其海洋产业的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而且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能力弱,所以山东省蓝色经济企业数量权重值高,而海洋企业的规模权重值和超大型海洋产业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比值的权重值低,综合分析,山东省海洋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权重值处于中偏低的水平。

海洋经济特点范文6

21世纪是文化世纪!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

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必然导出一个重要的命题——21世纪是海洋文化彰显和海洋文化产业跃进的世纪!

文化的意义当然是社会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我们已经走出空谈性命义理的道学陷阱,文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土地,经济的增长需要文化含量,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不仅是我们期望的目标,而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一艘泰坦尼克号,演绎出多少动人的故事;一部《海底两万里》,带给人们多少惊诧和兴奋的记忆。而今的文化餐桌上,在面对《哈利·波特》冲击波之后,人们饶有兴味地谈论《向东是大海》、《下南洋》、《秋喜》。这些都是关于文化产业的话题。海洋文化产业不仅风声水起,而且风起潮涌。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按照同心圆分类法,文化产业包括核心层、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三部分,图示如下。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的重要产业领域。海洋文化产业借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迅速发展、方兴未艾,是极具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业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实业界的强烈兴趣。

按文化产业同心圆分类法的窄口径计算,2010年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3255.33亿元。按宽口径统计增加值约为8093.33亿元(含滨海旅游业),预计“十二五”增速在12%左右。

海洋文化产业是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包括滨海旅游业、涉海新闻出版业、涉海广电影视业、涉海演艺业、滨海体育与休闲娱乐业、涉海洋庆典会展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等领域。我们预测,“十二五”期间海洋文化产业将呈现滨海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电影视业、体育与休闲文化产业、庆典会展业五龙竞进的局面,到“十二五”末总产值可逼近1万亿元。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与推动。而海洋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顺应了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和文化世纪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再就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特征而言,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海洋领域当然也不会例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休闲产业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成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力的重要动力。

我们已经进入休闲主流化时代,一个休闲主流化的社会正在向我们走近。

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用50年的时间使休闲生活走出边缘地带,中国人找回休闲生活,开始享受休闲生活快乐。休闲主流化无疑给滨海休闲旅游业带来巨大商机。

在休闲产业这个大系统中,休闲旅游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滨海休闲旅游业又是这个子集中的一元。滨海休闲旅游业特性和价值可用“五性十二能”来概括:五性——休闲性、娱乐性、体验性、保健性、参与性;十二能——压力释放功能、情绪放松功能、机体保健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精神净化功能、审美陶冶功能、知识拓展功能、技艺提高功能、新奇刺激功能、人生阅历功能、意志砺炼功能、热情唤起功能。

滨海旅游业除了打休闲牌外,还可打体育牌、科普牌、历史文化牌、民俗文化牌、军事文化牌、体验牌。

(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李尔摩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从穴居时代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生产商品而成为舞台的提供者。

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正如服务经济的地位高于产品经济一样,体验经济高于服务经济,它创造的价值来自个人内在的反应。

体验性海洋旅游产业因游客的主体性、创造性、表演性而具有吸引力。如:角色——在疍家船上当船老大、当新郎,海捕海钓——渔民的感觉,海鲜厨艺和小工艺制作——体会创造,滨海游艺——令人心跳的经历,参与性特色歌舞表演——寻找快乐……

除滨海旅游业外,涉海影视业也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底两万里》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涉海的不少,有神话题材、军事题材、渔民生活题材、改革开放题材等。

要采取有力措施,引领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要结合海洋文化产业的特点确定重点发展的海洋文化产业门类,推动海洋新闻出版发行业;海洋影视制作业、海洋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海洋文化节庆会展业、滨海体育与休闲娱乐业、海洋文化旅游业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第二,要优化海洋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带、海洋产业区、海洋文化产业核心城市建设。支持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创意内容生产,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效益,扩大规模,促进海洋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要培育海洋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海洋文化产业格局。

第四,要健全各类海洋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海洋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第五,要提升海洋文化创意产品能力。要多维度开发海洋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也是衡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要积极推动城市创意型行业的发展,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立一批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聚集区,聚集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开发自主创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