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1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文化适应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本次调查主要调查三种文化类型:民族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调查分析大学生受这三种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和多元文化冲突集中的交汇点和空间层次,以及大学生对多元文化压力的应对方式。本次调查采用访谈法,深度访谈了10位13级新生。其中5名男生,5名女生。包括9个不同省份,8个不同民族的同学。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来说对多元文化的适应情况良好
接受采访的10位同学均表示进入大学以来,能较好的适应大学的多元文化环境,同学之间大都互相尊重,友好和睦,相处融洽。能积极的面对文化适应考验带来的心理压力,不会产生孤独、无助、边缘化等心理。大部分受采访的少数民族同学即会维持对自己本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也愿意了解其他民族的不同文化、习俗,同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在坚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理解和融入新文化,实现良好的文化适应。如一位接受采访的蒙古族同学就表示除了参加自己民族的那达慕运动会等民族文化活动,也会看一看像傣族的泼水节等,学习其他民族文化。总体看来,多元文化带给同学们的负面心理影响并不多,偶尔有一些小的摩擦也能及时解决,互相包容。
(二)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对同学们影响较大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不同的对本民族个体的约束程度不同,那些发展历史悠久、理论系统性强的对本民族个体思想有很强的凝聚力,对个体行为有严格的约束力。比如伊斯兰教在饮食、卫生、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禁忌,不允许触犯。相对而言,崇拜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就显得古朴简单得多,对个体的精神和言行更具宽容性和包容性。所以根据调查分析,多数文化差异冲突或矛盾发生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在接受采访的10位同学中,绝大多数同学最初都是与和自己不同的同学发生一些冲突与摩擦。有几名同学都是因为不了解回族同学的饮食习俗,不小心触犯了她们的禁忌,带了和猪有关的食物回到宿舍,导致回族同学有一些生气,同学之间产生一些不和谐。还有一些同学表示和维吾尔族同学交流、相处都不是很多,特别是比较虔诚的维族同学。由此可见,由于的不同,造成同学之间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也较多。
(三)聚居程度影响少数民族对大学生多元文化的适应
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生活在较为单一的民族环境中,对其他民族和异质文化接触较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更完整和纯粹。而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区之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则有更多机会与周边的其民他族接触,与异质文化的交融互动使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他族文化之间的界限渐趋模糊,思想受传统文化的禁锢相对较少,能以开放的思维理解异质文化,以宽容的态度接受非本民族文化。比如有接受采访的同学表示之所以与宿舍一位维族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而与同宿舍的另外一位维族同学则交流甚少,是因为有一位同学从小从在城市长大,与其他民族同学接触较多,而另一位则是来自维族聚居地,本民族信仰十分纯粹,每晚都会念古兰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很少。许多受采访者都反映,由于普通话水平等原因,来自聚居地的维族同学很少与其他民族同学交流。
(四)地域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气候和交往方式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来自南北方的同学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这也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被问及地域文化差异时,接受采访的同学大多第一时间回答饮食、气候上的差异。许多从南方来到北京的同学都反映北京太干,风沙太大,不适应这里的气候;而北方同学则有反映有些南方同学在饮食习惯上偏爱辣椒,以至于在吃饭时会有一些意见和分歧。但是面对这些差异,同学们都表示对自己不会有太大困扰,随着时间自己已经慢慢适应。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表示在人际交往中,也感受到了南北文化差异,最典型的则是南方人说话比较温柔委婉,而北方人为人处世可能比较豪迈直率。有一名接受采访的男同学就表示因为这有地域文化差异,导致交往方式不同,曾与同学发生过不愉快,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
三、总结与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项目日益加深,因此这种外来文化以及主流文化形态和文化趋势给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必须立足现实,不断的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以下是笔者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保护的分析。一、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文化资源的分析和研究
黄南藏族自治州在我国成立的时间比较早,它地处于青海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开发的程度都不高,这让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延续,并且其丰富性也成为现代社会文化挖掘的一个宝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一共有十多个种类的一百多种,比较突出的就是藏族的民族语言,以藏文语言为代表,其次就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民间文学,例如,黄南歌谣的形成,安多叙述等等,还有民间曲艺类节目,其中,扎年弹唱以及尖扎民歌和协巴成为主要的代表,另外,在民俗类文化中热贡六月会以及保安灶火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文化,除以上叙述的以外,还有舞蹈类、传统喜剧类以及宗教绘画、雕塑等技艺等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空间也比较大。黄南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青海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方面的地位也比较高,在民间文化中属于代表性文化资源,有十分大的研究价值。在自治州内,除了藏族文化以外,也包含其他民族的文化、回族和汉族群众占据了一部分,这样所有文化融合在一起更具有多元性和宗教性的特点。热贡艺术是热贡民间艺人在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中总结出来的艺术结晶,并且这个时间长达五六个世纪之远,无论是在雪域文化中,还是在中原佛教艺术中都是一种比较独特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这种艺术形式包含的内容有唐卡、壁画、堆绣、雕塑、图案、版画、建筑装饰等十多个艺术门类,其中,唐卡、堆绣、雕塑最为著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青海省黄南自治州的文化资源不仅丰厚,而且充满了地方特色以及民族色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凸显[1]。二、对于青海省黄南自治州文化的法律保护分析(一)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立法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无论在民族文化方面还是在立法保护方面都需要尊崇宪法的意志,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要以法律和文化为主要内容,横跨行政法、经济法以及民商法和诉讼法等等多个部门,以此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法律关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宪法从国家法律出发,对于涉及到文化保护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面做了纲领性的规定。在宪法中已经明确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要实行自治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大跨步前进和发展。民族自治可以对自己的文化发展具体措施进行安排,极大的发展起科教文化事业,以此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让少数民族文化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在一起。民族自治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然后国家对这些少数民族提供财政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其次,国家制定出地方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从国家的角度上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以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些专门性的法律能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除了国家的立法项目以外,黄南自治州还制定了自己的自治条例《黄南州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出现是按照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宪法进行细化制定的,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
(二)黄南藏族自治州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策略分析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政府部门对于文化发展十分重视,也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相关单位的领导下,也采取了一些列举措,对少数民族文化予以保护。
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黄南自治州政府的带领下向青海省提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和的工作方案,并且青海省也开始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查,在种类上、数量上、环境上以及分布和保护现状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使用文字和电子信息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记录,也了解到了具体文化资源的现实情况。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青海黄南自治州为例,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法律方面的保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的让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以此让少数民族文化保持自我先进性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活力。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3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各民
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贡献。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间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在中国王朝序列中,尽管该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对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初步探索。
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进程
13世纪初,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环境。
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夏夷”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例如在史学领域极具影响的“正闰”说,主张“四夷不得正统”,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于元朝亦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在编纂《辽》、《宋》、《金》史时,三史都总裁官、中书右丞相脱脱力排众议,“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这一举措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200多年的“正统”之辩,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其意义正如韩儒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这一决定确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则,它符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客观实际,也符合辽、金、宋三朝互不相属的历史状况,因而是正确的,所以脱脱对三史的贡献不能忽视。”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统治者实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蒙古族文字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历史著作《蒙古秘史》诞生;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元朝政府官员的民族成份最为复杂;元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辽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编修的史籍,也在中国史学史上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之先河,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原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儒家经典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中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间涌现出一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藏传佛教在中原得以传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对于元朝各种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由此可见,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历史上出现过的人为的文化屏蔽现象,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元一体格局在统一的环境里变为事实。
兼容务实的文化政策推进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发展
与大多数中国封建王朝相比较,蒙元时期思想文化观念有两个特点是十分显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虚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元朝的文化环境表现出兼容务实的特征。
蒙元王朝的文化兼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没有从官方角度提出“避讳”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文化禁锢制度最少的王朝之一,目前尚未发现元代人士因言论遭受不幸的实例。据统计,元代的文化禁令仅是明清两朝的几十分之一;它还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明确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国都有活动场所和信徒,这在当时的整个欧亚大陆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兼容的文化氛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杂剧)就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视之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一些学者认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诞生并繁荣,主要得益于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和文化政策的宽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自由创作。
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孔子在元代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使其美誉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孟子等历代名儒也获得了崇高的封号;元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专门设立“儒户”阶层,保护知识分子,“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元代的民众普及教育超过了前代,书院达到400余所,州县学校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400余所。对元代儒家文化的发展,陈垣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得国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论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计乾隆二十年以后,则汉、唐、清学术之盛,岂过元时!”
务实的精神推动了文化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处在封建社会上升阶段,有着较为迫切的发展要求。因此与宋代相比较,元朝务实的文化精神是十分显著的。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张“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惟以实惠”,强调“务施实德,不尚虚文”。据此,他提出了“科举虚诞,朕所不取”,废止了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上强调才干,而不单纯是“以文取胜”;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科学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政府组织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天文实测活动,使中国在很多天文学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如黄道夹角的科学数据、星辰的数量、历法等);在地理学方面,《大元一统志》开中国官修地理总志之先河,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地理志书;元代编修的方志达到160种,数量超过了宋代;元政府还组织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黄河河源的实地科考;在农业技术及农学普及方面,南北东西农作物广泛交流,各地农业技术(如生产工具)取长补短,棉花种植在元代得到全面推广,很多农作物得到普及。政府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总结和普及工作,司农司编辑的《农桑辑要》是中国古代政府编行的最早的、指导全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农书,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是中国月令体农书中最古的一部,王祯的《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对全国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农书;在宋明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元明了金属活字、转轮排字法和套色印刷术。此外,元政权对医学、造船业、陶瓷制造和水利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开创了中国封建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最繁荣的时代
元朝以及四大汗国等政权的产生,使13世纪之后的欧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东亚、中亚和西亚地区昔日林立的诸多政权顷刻间消失,欧洲的部分地区也纳入蒙古汗国的统治之下。毫无疑问,残酷的战争,剧烈的社会动荡,曾给欧亚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是,征服战争以及随之建立的蒙古政权,在客观上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使欧亚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壁垒被打破。蒙古族统治者鼓励通商的开放政策,便利、安全的驿站交通,拉近了欧亚之间的距离,使各种文化之间的直接对话成为现实,缩短了欧亚大陆区域之间因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于地理空间和人为封闭造成的文明进程的差距。交流让中国认识了世界,世界也认识了中国,东西方之间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世界文明史由此进入了新的时代。如果从中国文化史角度观察,蒙元王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影响最大的王朝是唐朝和元朝。但是,如果从对外影响范围、往来国家数量和国际地位角度比较,唐朝与元朝是无法比拟的。优惠的通商政策、通畅的商路、富庶的国度、美丽的传说,使元朝对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各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上都、大都、杭州、泉州、广州已具有国际化都市的色彩,泉州港成为国际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旅行家、商人、传教士、政府使节和工匠,由陆路、海路来到中国,他们当中的部分人长期旅居中国,有些人还担任政府官员。据统计,这些人分别来自波斯、伊拉克、阿速、康里、叙利亚、摩洛哥、高丽、不丹、尼泊尔、印度、波兰、匈牙利、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富汗等国。归国后一些人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的见闻。正是这些游记,使西方人第一次较全面地掌握了中国和东方的信息,一个文明和富庶的中国真实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这些信息改变了欧洲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可波罗等人的著作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4
1.背景
甘洛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国家级贫困县,有彝、汉、藏、苗等14个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65.3%。由于彝族人们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民族风俗-毕摩,独具特性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即彝文。所以我感觉汉语普通话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显得重要,但往往因为其复杂的因素又使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直接导致了汉语普通话教学中很难开展。因此我在从我几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并分析了原因并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2.汉语普通话对现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少数名族地区的意义
2.1 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能够促进各民族整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事业的高速发展,对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对传统语言的使用是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传承,但是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掌握一门通用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时推广普通话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2 其次,推广汉语普通话能够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减少交际困难,进而能够促进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对普通话的推广提出了更加严厉的要求,高新技术若想实现快速传播,普通话这一介质是必不可少的。
2.3 最后,推广汉语普通话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他们认识了解汉族文化的组成与发展,也更加能够促进两个民族至今的文化交流,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更好的为了将来的高等教育打好了基础,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
3.可以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3.1 可以打造专业的普通话教师队伍。教师在学校推广普通话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想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推广普通话,当务之急就是培训一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普通话的培训,从根本上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3.2 借助多媒体提高训练质量。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教师口语上的不足,知道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偏差、发音缺陷的矫正。有远程教育资源的学校更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普通话训练的标准化,提高和保证普通话训练的整体水平。
3.3 在全校营造使用普通话的氛围。课堂上的普通话远不能达到学好普通话的要求,所以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好的普通话使用氛围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得到较大的提升。另外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创建普通话广播站,给学生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普通话的学习中来,形成自觉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
3.4 在普通话推广的后期阶段,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行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普通话教学观摩及比赛等,使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由普及走向深入。
3.5 建立健全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各项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督机制。我们可以制定普通话测试考核制度,制定出具体的考核细则,严格考核,并把考核成绩载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的一项依据。
3.6 坚持不懈,坚定信念。在彝族地区进行汉语教学,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如语言障碍、办学条件、家长观念等,而且这些困难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当我们面对这些时,就需要我们拥有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不放弃、自己的付出,总会有收获。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5
区位条件对于辽阳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上。通常国都乃至城址的选择与建设既注重宏观区位条件,也考虑微观地理位置。古代辽阳的区位条件有以下优势:一是地理位置偏远,非武力所不能及。《辽东志》载:“辽,远也,以其远在九州之东,故名辽东”,就中原地区而言,辽阳自然是非常遥远的地方,因此称“辽”。二是可充分利用地缘政治因素,为国家的稳固发展创造比较稳定的环境。从战国时燕国至辽东击败东胡,修建自造阳到辽东的长城,并设置辽东五郡来看,襄平城从建立之日起,就肩负保卫国家安定的重要使命。明朝时,为了巩固北方地区的稳定,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长城防御体系,并于辽阳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明一统志》载辽阳“负山阻河控制东土,秦筑障塞以限要荒,临间之西海阳之北,地实要冲,东北一都会也”,说明明代辽阳城以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因素,为国家边疆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天下安危常系于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这段话出自明清之际朝鲜学者金景善所著《燕辕直指》一书,它非常准确地论证了以辽阳为中心的辽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三是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更加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稳定。燕人早期对襄平城选址时,也考虑了这一点。很早以前,辽阳先民就过着定居的农业生产,从事原始的农耕经济。相对于当时东北大部分地区从事原始的游牧经济来说,辽阳地区的经济基础要好得多。四是地形地势条件优越。辽阳古地地处中原地区到辽东半岛以至东北广大区域的古交通线的咽喉要地,且土质肥沃,又东南群山环绕如重关叠锁,太子河诸水迂回,贯穿而西下,凭山依河,为兵家攻守必争之地。努尔哈赤将后金国都从赫图阿拉迁往辽阳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努尔哈赤在1621年攻克辽阳之后,对诸贝勒大臣们说:“辽阳乃明及朝鲜、蒙古接壤要害之区,天既予我,即宜居之”,随即便将国都迁至辽阳。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于辽阳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城思想上,进而直接影响到城市布局以及公共建筑、居住设置等方面风格。辽阳古代文化是多种文化的交融,其中有汉文化,也有少数民族文化。辽阳文化历史的演变呈间歇期、交替期迭进,实际上是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消长的历史。在中原政权强大稳定时,辽阳隶属于中原王朝,接受较多的中原文化思想;在中原中央政权统治松懈的末期,辽阳往往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在此交融。伴随着这种关系的互变,辽阳地区的文化交流也呈现出间歇性的特点。辽阳地区接受中原文化思想影响较早,第一次大规模的影响出现在秦汉之际。随着中原王朝行政机构和驻军增多,襄平城成为辽东地区边陲重镇。中原相继有晋、冀、鲁等地迁民于此,定居者越来越多,中原文化进一步在本地传播,致使襄平地区的商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建筑业都有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原传统营造思想,如方形城市、内城外郭、棋盘市城市格局、旁三门等、对于古代辽阳城市建设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汉襄平城,城呈方形,四面辟门,是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模式。明辽阳镇城,略呈方形,共六门,城内道路修直,以通向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街道东西对称,形成若干个十字街。城内布局井井有条,有如棋盘。与此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在不断地接收中原文化思想,在继承、融合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城市。但城市整体布局、建筑形式等有时还具有本身的独特性。因此很多少数民族政权下建立的城市是中原匠人技术与少数民族、生活习惯而结合的产物。如高句丽辽东城,城为方形,有内外城,城门有三,三门直对,粗略体现出轴线的手法,这些都包含了中原建城思想的影子。但其也有本民族独特之处,主城门为东,有高大门楼,这与汉族坐北朝南的建筑观念大相径庭。
三、民族因素
古代辽阳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汇集与交融的区域,同时又是各民族的政治舞台和文化熔炉。从晋末全国性民族大迁移开始,辽阳先后经历了鲜卑慕容氏和高句丽前后约300多年的统治;唐末以后又经历了契丹辽女真金和蒙古元三个朝代共约450年的统治(918—1368)。在明代统一辽东、稳定发展250多年(1368—1621)之后;满族所建立的清代(后金)又取而代之,在此进行了290年的统治(1621—1911)。这些少数民族都是从关东地域内兴起的,辽阳在他们所建立的全国性或地方性政权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辽金为五京之一,元为行省驻地;明为都司镇城,后金曾建为国都,入关后把这里当作是龙兴之地。因此,这里就成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熔炉。少数民族以其特有的英勇善战使得辽阳几度兴盛几度衰弱,萌生的文明一次又一次为战争的强烈破坏作用所摧毁,民族的重新崛起每一次都得在一个极其原始、落后的低水平上起步,但这期间也形成了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城市文化内涵。如辽代城市设计,突出特点是采取契丹族和汉族分居方式。汉族与契丹族不在同一个城中生活,通常将外城称为汉城。这种国人与汉人分居的建城方式是契丹民族的一种首创。
四、社会制度因素
社会制度对辽阳古代城市建设也有直接影响。辽阳古代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中央王朝或地方政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在此设立的都城和州、府、县等,有着浓厚的权利色彩。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等。但由于辽阳古地在东北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辽阳古代城市建设中也往往体现出强大的军事防御机构。有时城市不仅仅是政权统治的中心,也是军权统治的中心。如蒙元经营下辽阳城市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1287年元始设行省制,在辽阳设行中书省。辽阳行省下设大宁、广宁、沈阳、辽阳、开元、合兰府水达达、东宁等7路。其中辽阳路辖路、州、城、寨十三,多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二是元代在东北广设驿站,当时辽阳行省范围内有站赤120处。又如明代统治者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在辽阳设辽东都指挥使司,领25卫2州管理辽东。明重视卫所城市建设,据《辽东志》记载,辽东名城辽阳城内建有都司、定辽左、中、右、前、后、东宁六卫及自在州衙署,察院、都察院行台、布政边防分司、苑马寺、太仆寺、副总兵府、管粮通判等官署。辽东开卫后,辽阳卫所城池加以修整,扩建,还增建一批千户所、百户所及驿城。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民族历史文化 旅游产业 基础地位 相互发展
中图分类号:TH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92-02
民族历史文化,是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背景下形成的,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慢慢堆积、沉淀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历史烙印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其生命力的传承与延续,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
民族历史文化属于社会人文资源,其范畴十分广泛,既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寺庙观庵以及民族文化设施等;也包括能体现其民族精神、气氛、风格的历史、艺术、宗教、风情、节日庆典等无形物。
一、民族历史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民族文化历史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一个地方的民族历史文化,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积淀,能很好的与当地的山水自然风光相结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当地的人民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并将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生活形态、劳动、歌曲舞蹈、神话传说等各种形式,将这种情怀以民族历史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别之处,而这种特别之处只能在当地才能灵性的表现出来,如若脱离了特有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魅力。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新兴经济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架中涉及的领域较宽,跨度也大,几乎囊括了可开发利用的所有社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既包括山川河流、自然万态,也包含了历史遗存、民俗风情、民间技艺、文化活动、文学遗产等民族历史文化。
要发展一个地方的旅游业,除了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等因素以外,要想吸引到游客,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民族历史文化凭借自身的特色,具有不可移植性和区域垄断性等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吸引力,让人们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当地特别的文化色彩,体会到其中的曼妙多姿;同时也为当地的自然风光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成为了旅游活动重要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2、民族历史文化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产业的基础,对旅游产业的开发便有着关键的影响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现今这个以展现自身特色,追逐个性的世界里,要想吸引大家的关注,就必须要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民族历史文化,既有绚丽的表现形式,如贵州的蜡染、侗族大歌、苗年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让外地游客能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能让人们从中体会到浓烈而又独具匠心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反映出我们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核心因素。
如果能将贵州本民族的东西,用一种内涵丰富,外表多彩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就是对贵州旅游资源质量的一个提升,再配合相应健全的旅游配套设施,从而能更好地推进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在旅游中关键作用,从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促使了当地能主动的参与到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利用,并能通过旅游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旅游和环境等诸多良好变化的同时,保证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发展得到一定的保障,还能通过文化交流等活动,开拓思路,推进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开发研究,从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趋势。
二、贵州民族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
1、贵州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四十八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其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也在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目前贵州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基础的。如前面所提到的蜡染、侗族大歌,还有现在的多彩贵州,都是通过展现我们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彩特色而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赏。
但是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省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多数以原始古朴的原生态形式吸引着各地的游客,而也恰恰正是这种相对封闭原始的状态,也让游客觉得好奇的同时,对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难以深入的了解,形成了走马观花看稀奇,看过就算的肤浅旅游模式。
而且也是因为这种相对的封闭状态,让各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开发,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形成了一种各自为阵招商揽客,只看中游客的数量,而不注重旅游质量和发展的局面。这些局限性,不但使得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在旅游产业中难以发挥核心带头作用,也使得自身的发展受到制约,形成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深化、发展的局面。这样不仅会导致民族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很难使其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其持久性得不到保障,进而也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
2、贵州民族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转变与发展
旅游产业开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而历史民族文化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基础,如何让贵州民族历史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发挥基础核心作用,是我们所必须思考和行动的。
要想在旅游产业中弘扬贵州民族历史文化,就必须找到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通过归纳总结,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言简意赅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游客在短暂的旅游休闲中,达到既欣赏了山水风光,又了解了当地淳朴自然的民族历史文化,从而不仅让游客饱了眼福,也给他们一种精神文化的感知和传递,形成一种由外而内的愉悦感,给世人留下一个真正的“多彩”贵州的深刻印象。
比如贵州夜郎文化,夜郎是我国古代秦汉以来在西南夷历史中的一个待解之谜,《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很多人都听过“夜郎自大”这一成语,但是要细说,却又不知就里。而要求游客用专家学者的眼光去考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们就可以用手上所掌握的丰富的考古资料,历史记载等数据转变成生动故事、舞蹈等表现形式,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配以声、光、电、影等多媒体的展现,用展览、表演的形式,让观众得到一种亲临其境的休闲娱乐享受,并在其中得以了解到夜郎文化的久远和神秘。
还有我们的高原明珠花溪,除了它秀丽的风景以外,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花溪曾是仡佬族的集聚地之一,由于仡佬族的衣服配饰花色鲜明多彩,此处便被称为“花仡佬”,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因为此处溪水潺潺,风景优美,才将“仡佬”去掉,增添一个“溪”字,代表碧水之意。而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的衣冠冢就葬于此地;著名作家巴金曾也在此举行婚礼并且深夜挑灯写作;时任省府主席的吴鼎昌也为花溪写有“山势西来,百粤三湘观壁垒,江流东去,九州四海撼风云”的壮丽诗篇,还有于1960年4月,在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等14国回国后,也曾到贵阳花溪西舍作短暂休息调整。把这些珍贵的民族历史资源,融入到优美的自然山水中,形成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底蕴、以独特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产业。
在旅游业产业开发的带动下,我们不仅要重视民族历史文化的运用和展现,更应该认真地了解和开发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将其深入研究、整理,让沉默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智慧和历史变迁由隐在的精神文化变成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如贵州苗族铜鼓文化保护研究、赫章可乐古代地方土著民族葬俗文化保护研究、贵州水族文化保护研究、贵州古代青铜器时代的文化等等,这些民族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完全开放仍然需要我们文化人的不懈努力。
而通过旅游产业宣传性、流动性等特点,借助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形式,不仅使得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得以展现,还可以借鉴和参考省外甚至是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学习到先进的研究技术、思想、经验,与本省的实际相结合,在开发与保护中寻求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其自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使得我们贵州的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延续。
三、结语
贵州民族历史文化,作为贵州旅游产业基础和核心,是经由历史文化长久积淀而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绝无仅有的独特资源,不仅为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氛围,也使得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更为融洽和能动的结合,让文化给予自然山水新的生命力,成为旅游产业中不可欠缺的灵魂因素。而旅游产业的开发又能更好的带动民族历史文化的不断深入开发、研究和保护。使得两者能互利的共同发展,让贵州的民族历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同时,旅游产业更加兴旺发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