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眩晕;护理
眩晕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与头晕不同,一般来说,头晕并无外界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觉,即患者主诉的头重脚轻、头脑不清楚等。眩晕时患者感到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眩晕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238例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眩晕,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238例,男107例,女131例,年龄17~65岁,周围性眩晕96例,中枢性眩晕142例,病程3个月至1年108例,1年以上~3年96例,3年以上34例。
1.2 操作方法
1.2.1 阻滞前检查 ①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的检查,无异常情况时方可做阻滞。②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判断效果的临床表现有: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瞳孔缩小,手掌和手指温热感等,检查上述部位有无异常。③检查阻滞部位有无其他改变,如甲状腺肿大、颈部肿瘤等,以便预计穿刺难易和穿刺途径。
1.2.2 患者取仰卧位,头居中,枕骨区与背部同高,颈下垫薄枕,嘱患者轻轻张口,头向后仰,稍伸展颈部,尽量暴露阻滞部位。
1.2.3 治疗前洗手,戴口罩,术者戴无菌手套,患者颈部常规2.5%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
1.2.4 备齐用物: 10 ml注射器;1%和2%的利多卡因或0.25%和0.375%的布比卡因;2.5%碘酒,75%酒精。无菌手套、治疗巾、纱布等。
1.2.5 穿刺点为第七颈椎横突基部上面的皮肤。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约穿刺2~3 cm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经到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0.2~0.4 mm,回吸无回血及脑脊液即即可注入局麻药物1~2 ml,再次回吸无血及异常情况,可将其余6~8 ml分2~3次注入。注入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应视治疗需要而定。一般可注入0.5%~1%利多卡因或0.25%~0.375%布比卡因10 ml,如欲同时阻滞颈上、颈中交感神经结和第1~4胸椎旁交感神经,可注入1%利多卡因20 ml,或0.5%利多卡因30 ml,药液沿筋膜间隙扩散,阻滞整个颈部和上胸部交感神经。
1.2.6 局麻药物注射完后,拔出穿刺针,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针孔处,嘱患者头部恢复自然位置,休息30~60 min。
2 护理
2.1 操作前护理 首先,应解除患者紧张焦虑心态,星状神经节阻滞部位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穿刺点位于胸锁关节上方2.5 cm,由于穿刺点的位置比较特殊,多数患者有恐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操作前应护理人员应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特点、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所了解,解除不安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2 操作中护理 协助医师调整并固定患者的和头位,应嘱患者不得吞咽、咳嗽、说话等,对年龄较大或有气管炎症患者应向其说明,以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抽取药液要准确无误,同时应掌握阻滞中常用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在配合医师完成阻滞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绪反应及全身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急救措施。
2.3 操作后护理 用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 min,以免局部出血或疼痛。嘱患者卧床休息30~60 min。阻滞后,患者可出现眼睑发沉或下垂、眼发红,视力模糊、眼球凹陷、颜面发热、手发热,以及鼻塞、出汗少、干燥等现象,应及时向患者解释清楚,这是正常现象,可以完全恢复。如出现声嘶、无声等现象,是喉返神经阻滞所致。部分患者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手麻木无力现象,一般多能自行消退,应告知患者不必担心。
2.4 并发症的护理
对于常见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阻滞、局部疼痛等,可对患者进行耐心地解释,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对药物过敏、晕厥等,应及时发现,配合医师积极处理,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自觉症状部 消失或明显减轻者为有效,症状无改变或症状减轻而又复发者为无效。
4 结果
我科2年来收治的238例眩晕患者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的精心护理,周围性眩晕96例,其中显效57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2.7%;中枢性眩晕142例,其中显效75例,有效49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87.3%,效果显著。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脑中风推拿刺血疗法艾灸脑中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06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42-01
目前脑中风是冬季老年人多发的病症,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得法儿,致残率(高达75%)和死亡率是很高的。大多数脑中风患者会造成偏瘫,失去大多数的劳动能力,需要长期护理,极大的影响了生活的质量,影响家庭的幸福,给社会也造成了比较沉重的负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脑中风的急救缺乏基本的认识有关。
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说明中医理疗对脑中风的急救,一个是抢救的环境,一个是抢救的方法。
1创造抢救的环境
脑中风抢救的环境,分为抓住脑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营造脑中风抢救的外部环境,营造患者身体的内部环境。
现实中,脑中风患者发作,然后被紧急送到医院,脱掉衣服,在冰凉的仪器上,不停的拍片抽血输血,耗时是非常多的,但是经过这样的过程,经常身体的情况反而没有什么起色。对于脑中风病人而言,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一发作就要抢救,越快越好,不能耽误。因为耽误了急救治疗的时间而引发的后遗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该在家属抢救的的同时,打电话求医,不能单单依靠救护车和医院,尤其是现在的交通压力,救护车的速度是相当慢的。
很多脑中风病人,是因为被雨淋、受凉了、受冷风等,由此引发的中风。由此可见,脑中风的发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遇冷则高发,遇气候剧变则高发。脑中风的患者,脑部毛细血管会破裂,如果随意移动,那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随意移动患者。要在原地把患者扶起,靠稳了以防再次摔倒。其次,既然脑中风是大都是由于剧变的寒性的能量引发,那么治疗必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中医里讲:寒则热之。所以,发现病人中风发作后,一定要把病人周围的环境温度提高,创造一个温暖舒适氛围,大约在摄氏20度到摄氏27度左右,尽一切可能的提高温度,但也要注意不能造成烫伤。比如打开空调,铺上电褥子,做几个热水袋,关闭窗户,注意防风,同时进行急救。为了驱寒,要准备一些浓姜汤。不能自主吞咽的情况下,可以用棉棒蘸着往嘴里送,姜汤是驱寒生发阳气的。要是有人参,也可以做参汤。浓姜汤和参汤,都是为了提高身体内部环境的热量。
事实表明,温热舒适的环境对于脑中风的急救有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重症患者,需要持续24小时的保持室内温热的环境,也需要服用足够量的姜汤。
2急救方法的应用
脑中风的急救方法上有推拿、刺血、艾灸,这三种方法可以单独用,也可以一起用。
第一种是推拿脑后的风府穴,风池穴,还有耳后的翳风穴。
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在枕外隆突直下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中风、癫狂、失音等头项病症。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直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主治: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
翳风穴: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主治:利颊,聪耳,正口僻。
在实际操作当中,穴位并不一定在解剖学位置,最好是以痛为腧。但病人那时不一定能说出哪里更痛,所以从风府穴,到风池穴,再到翳风穴这一串地方,都要按摩到。具体就是头部枕骨的下缘,一直到耳垂后面。手法要柔和适宜,以病人能承受为准,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大多数按摩不到10分钟,就会好转清醒,如果不清醒,说明患者自身提供的热量还是不够的,就往嘴里送浓的姜汤或参汤,保持环境温度的适宜,一般不到半小时,就会好转清醒。
疗效分析:
此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对于本诊所18例脑中风患者的急救记录,没有出现有后遗症的情况,有效率100%。
第二种是针刺放血疗法。针刺放血疗法,在古代也被称作放痧,在临床上一直被古今针灸医生所使用,优点是操作简单,疗效快速,副作用极小。《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在肢体的末端放血,会很大的减轻脑部血管的压力。
《针灸学》: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癔病,昏厥昏迷。十宣穴:在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个穴位。取穴时,十指微屈取穴。
耳尖穴:在耳朵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出。耳尖功用:祛风开窍,解痉止痛,去淤生新。
刺血方法:按先阳后阴的原则,先上后下,先左耳,后右耳,先左手,后右手。先左脚,后右脚。
在耳尖穴:先用手揉搓耳朵,让耳朵发红充血,在耳尖穴部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甚至缝衣针也可,烧一下消毒,持针迅速刺下,然后挤压出血,出血量在3到5滴即可。在十宣穴:让患者五指微屈,在五指尖端离指甲游离端0.1寸处,按照常规消毒,也可以把针烧一下替代消毒,按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用针点刺,用手挤压出血1到2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在脚上也是这样的顺序,操作方法和顺序,请参考手上放血的方法。
刺血期间,配合热敷项部和保暖。
第三种是艾灸疗法。
在观察到脑中风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小便失禁,则是元气虚弱引起的,这类情况,用艾灸效果最好。艾灸的穴位为气海穴、关元穴。
气海: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主治:元气虚脱、脏气衰惫等。
关元:体前正中线,脐下三寸。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等,并有强壮作用。
把艾绒搓成大米粒大小,放在气海、关元穴上灸,几壮到几十壮不等,直到患者苏醒。
经过这样的急救处理患者苏醒,再耐心的等待救护车的到来,送去医院检查,基本不会有后遗症的存在,经过大量事实验证,效果是非常可靠的。而脑中风患者,如果没有经过急救,经过不知多久的等待,经过路上不停的颠簸,甚至开刀手术治疗,相当多都会留下残疾的后遗症。而经过上述的急救,而不苏醒的患者,基本上也很难再救醒了。
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
[2]张缙.《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邵铭熙.《实用推拿手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黄伯灵,袁锦虹.《毫针浅刺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3
资料与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24~45岁,平均(35.9±4.2)岁;对患者病情进行临床分期,I期13例,Ⅱ期14例,Ⅲ期2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长蛇灸、体疗方法治疗,治疗期间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①灸前准备:a.天气:治疗尽量选择在晴朗的白天进行,保证环境温度较高,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b.患者准备:排除孕妇、糖尿病、肿瘤、结核、感觉障碍、疲劳、空腹、皮肤溃疡及酒后等患者,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移动,防止出现烫伤,治疗后可能出现水泡,禁止用手抓?稀?c.房间及设备:针灸室内门窗关闭,保证空气稳定、不对流,治疗时,保证患者取舒适,呼吸保持通畅。d.护理人员准备:治疗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为患者准备好毛巾被。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长蛇灸护理操作流程熟知,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守护在患者身边,同时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②治疗期间护理:a.预防烫伤:治疗中,嘱患者禁止随意移动身体,避免艾绒燃烧时掉落在患者皮肤上,导致皮肤烫伤。施灸中,随时询问患者的耐受情况。若患者感觉局部皮肤有疼痛感或灼热感,则可在该处皮肤周围喷水降温,缓解疼痛感及灼热感。治疗室内门窗保持关闭,防止艾绒在对流的空气环境中燃烧过快,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施灸完成后,将纱布、艾灰及时移去,对皮肤处用湿毛巾擦干,动作要轻柔,然后嘱患者及时穿好衣服。b.预防晕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面色、脉搏及体征等密切进行观察,同时要对患者主诉及时听取,如果患者出现眩晕、胸闷等不适感,要马上停止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含糖饮料或温开水,并打开门窗通风。在针灸治疗结束后,患者下床时,护理人员要进行协助,防止患者出现性低血压和跌倒。c.预防皮肤过敏:相关研究报道,有患者因大面积涂抹斑鳌粉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斑鳌粉性热、味辛、有毒,为斑鳌、丁香、细辛、白芍、肉桂、川乌的混合物,通常情况下,适量涂抹不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但由于患者个体体质的差异,在治疗期间,必须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工作。在施灸过程中,对患者皮肤情况要密切观察,如果患者主诉皮肤有瘙痒感,且皮肤出现大块斑疹、红疹或其他过敏症状,则要立即停止治疗,并给予对症处理。d.预防呼吸道刺激: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密闭的空间内,在艾绒点燃后,如果消除不及时,室内浓度如果过高,对患者呼吸道会有刺激作用,导致咳嗽症状出现,容易导致艾绒散落,出现烫伤患者的情况,并且因咳嗽可能造成无法继续治疗的情况。所以,在病床上方应该安装抽烟机或床围,避免艾烟对患者呼吸道带来刺激,对患者的隐私也有保护作用。e.预防皮肤感染:在治疗后,患者皮肤可能出现水泡,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禁止用手抓挠,防止抓破水泡导致感染的发生。在治疗后第3天,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水泡,配合外科用药,水泡处结痂、脱落即可。如果有瘙痒的情况,可让患者在水泡周围皮肤处用手拍打,缓解瘙痒。③治疗后健康教育: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伴有全身发热、口干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倒温开水,并及时穿好衣服,让患者休息30min后再外出,防止感冒。在饮食方面,忌肥甘厚味、寒凉之物。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眩晕症状仅2例,给予吸管喂温开水后,患者症状缓解,完成治疗;患者出现皮肤丘疹、瘙痒情况1例,用强的松软膏涂抹护理后,症状消失;在治疗后,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水泡6例,通过外科敷药治疗7~10 d后均痊愈,期间未出现感染情况。出现轻微并发症的患者对症处理且痊愈后均对下次治疗不产生影响。
讨论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4
【Abstract】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fers to vaginal delivery of the fetus within 24 h after blood loss more than 500 ml,vaginal bleed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24 h more than 1000 ml,belonging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delivery,but also the key cause of maternal death.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raging,seriously endanger the safety of the mother's life,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and actively carry out nursing,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is the major measures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linical workers, but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medical staff.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ason;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002,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86
除从出血量进行诊断外,还应对病因作出明确的诊断,才能作出正确及时的处理。近年来产后出血一直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1-2]。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收集和测量出血量的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导致了更高的实际发病率[3-5]。产后大出血依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急救、监测及预防工作,使产后大出血的死亡率和发生率降低,显得十分重要。
1 原因分析
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及胎盘因素,相关资料显示以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最为常见,占产后大出血总量的75%。通常在胎儿娩出后胎盘便从子宫分离出来,形成血窦开放造成出血,正常情况下子宫肌肉会强烈收缩,由于受到压力,关闭了子宫壁上的血窦,从而逐渐减慢了血流速度,利于血栓的形成,使出血停止。如果因分娩次数过密过多,减少子宫的肌纤维,使结缔组织增加,以及子宫壁有肌瘤、子宫发育不良,或由于子宫膨胀过大、难产、麻醉过深、双胎、产妇体力衰竭、羊水过多等,都会造成子宫肌肉收缩机能的破坏,而导致产后出血[6-8]。
2 护理对策
2.1 组织管理
(1)设立相对完善的抢救组织:一旦有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需抢救,小组成员即可立即召集到位。(2)加强人员的培训:尽量对医院所有产科医师和护士多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活动,使其熟练掌握产妇急、危重症的护理、监测、抢救。另外,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的训练进行持续加强巩固,要求医院所有产科医师和护士熟悉各种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妇产科危重患者的各项抢救规范与常规也是十分必要的。(3)加强各种急救药品、设备、物品的管理,专人负责,做到定量、定位放置,尽量达到100%的完好率,由专人检查登记,记录相关信息,维护、维修需及时[9-10]。
2.2 做好产后出血的监测、预防
2.2.1 产前监测 进行产前检查时注意对高危孕妇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及时对高危因素进行识别。对曾经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对其凝血功能进行定期监测检查。
2.2.2 产时监测 (1)第一产程需对宫缩、胎心、产程的改变进行密切观察,并定期进行肛查,充分掌握胎先露降低和宫口扩张的位置,对产程进展的监测情况用产程图进行描述,及时处理和发现产程停滞或延缓,若需要剖宫产或手术助产时,及时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和术前的相关准备,需要由专人监护催产素的使用,仔细认真观察宫缩、胎心和滴速情况。(2)第二产程注意科学接生和胎心的变化,对会阴的保护需要格外关注,避免损伤软产道,在胎儿娩出后的第一时间对阴道出血量进行监测,对出血量的收集选择容积法进行。(3)第三产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胎盘剥离征象的识别,不可过早过凶地牵拉脐带或揉挤子宫,对胎膜胎盘的完整性进行仔细检查,达到协助胎盘安全娩出的目的,胎盘娩出后,对软产道进行认真检查若观察到裂伤,需进行及时的缝合。(4)对产后出血量的测量和收集需准确,如阴道出血量在2 h内超过180 ml,则应及时查找相关原因,并同时采取对症处理的措施。对宫底和阴道的流血情况进行检查,对产妇全身、面色、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并掌握产妇大出血造成休克的相关症状,如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胸闷、恶心、口渴、眩晕、打哈欠、呕吐等[11]。
2.3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
在社区多开展有关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性、高危妊娠因素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帮助产妇掌握一定的自我检测技能(如掌握预产检和预产期时间、对胎动异常进行识别、自测胎动等),并宣讲孕期保健基本知识,使孕产妇自身保健技能和素质得以提高。
2.4 抢救护理
(1)抢救人员的到位需及时,并由专人负责指挥工作,分工合作,保证抢救进行得高效及时。(2)维持呼吸道及时、有效、通畅地呼吸。(3)对血容量的补充应迅速有效,充分抓住抢救时机,必要时可选择留置针头,使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建立,同时需密切监测皮肤颜色、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改变。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输液速度,尽量避免输液过多过快而造成急性肺水肿。(4)对子宫底进行按摩,刺激子宫的收缩,从而引起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右手在子宫底部,左手按压耻骨联合上缘并上推子宫,右手在子宫后壁做有节律均匀的按摩,压出子宫腔内积血,避免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止血目的[12-16]。(5)使产妇取平卧位,若有必要则取足高头低的,使下肢静脉回流充分,尽可能减小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6)快速协助医师在抢救进行的同时查明出血的具体原因,使止血有效、及时地进行,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抽血交叉配血,并做好各种检查。
3 讨论
做好产时、产前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只有产科医护人员充分掌握产后出血和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才能尽早发现危险因素,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及处理工作[13]。
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将会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抢救时机不可错过。所以建立相对完善的抢救组织显得十分必要,便于基层医院或各大医院发现产后出血患者时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另外,抢救组织的建立也可较好地使各方面的关系得以协调(设备、血源、技术力量、车辆、人力等),保障了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科医护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各种急救技术、急救常规,以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的发现与及时的处理,这主要依赖产房医护人员细致认真的观察。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 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纳;不良反应;护理
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可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已成为现代眼科诊断内眼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随着其检查的增多,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为确保患者检查时的安全,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及时正确的处置亦显的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472例,其中男性848例,女性624例,年龄5岁~93岁,平均年龄45岁。黄斑变性783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76例,视神经炎89例,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5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47例,其他21例。
2 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
2.1 应激反应过强 应激反应为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上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其为生物体具有的生理、心理反应。本组病例观察约30%的患者在检查时可出现应激反应。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心律加快、血压升高,检查中配合注意力难于集中,个别患者甚至发脾气不愿配合而放弃检查。
护理措施:对应激性反应过强者应加予正确引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等有地放矢的实施健康教育并给予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使其了解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提供可能获得的支持途径的信息和方法,包括肌肉松驰法,腹式呼吸法使其通过调整呼吸从而放松心情的方法及其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参与检查的配合。并安排患者提前进入检查室,使之先适应暗光环境,使之自觉调整精神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以助于缓解不良情绪。检查时调整患者使之处于最佳舒适。同时注意改善检查室环境,保持其清洁、整齐、空气流通、室温调整为20~22℃,湿度为40%~50%的舒适状态。技术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噪音,语言温和,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检查时护士应在其旁陪护,适时给予情感支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助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加其安全感,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2.2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为荧光造影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多见于推注造影剂30s后出现。亦为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或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反应所致。
护理措施:症状轻者可不必做特殊处理,多为一过性暂时反应。此时可嘱患者张口呼吸或指压内关穴,饮温开水等处置,症状可自行缓解。若症状反应重者应暂停检查,给予肌注胃复安等药物,以减轻症状。同时给予情感支持,安抚患者避免出现紧张不安加重症状而发生意外。
2.3 皮肤粘膜黄染 荧光素纳造影剂24h方可排出体外。因此,造影剂未完全排出体外时,患者皮肤粘膜可出现黄染,小便呈黄绿色。
护理措施:对此症状可告之患者无须惊慌。嘱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造影剂由肾脏排泄,24h后皮肤粘膜等可逐渐恢复正常。并让其了解荧光纳为一种无毒染料,进入体内后不参与机体新陈代谢,除大部分经肾脏随小便排出外,小部分经由胆道排出。
2.4 皮肤瘙痒丘疹 多发生于注射造影剂后1至4h出现症状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护理措施:皮肤瘙痒不适等为造影剂注入静脉后与血清蛋白结合机体对造影剂所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轻者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重者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如朴尔敏、息斯敏、非那根等。必要时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改善症状。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皮肤的完整性,勿搔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2.5 心慌气短反应 个别患者造影过程中可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
护理措施:当出现此心血管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检查,给予平卧位,氧气吸入等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直到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后方可让其离院。
2.6 视物不清反应 患者造影前通常用托吡卡胺扩瞳。故瞳孔需5~10h方可恢复正常。在此期间,患者可感视物模糊,畏光不适等。
护理措施:嘱患者离院时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以防意外发生,避免强光照射,当户外日光强烈时可戴深色太阳眼镜,以免光线对眼睛的刺激损伤,并戴太阳帽或打太阳伞遮阳。
2.7 眼压急剧升高中 造影检查扩瞳后个别患者可诱发急性青光眼的发生,我科曾出现2例扩瞳后眼压急剧升高者。
护理措施:检查前扩瞳时仔细询问有否青光眼病史。有青光眼病史者应慎行扩瞳。一旦发生眼压突然升高者应立即给予降眼压处理如局部滴2%匹罗卡品缩瞳,20%甘露醇高渗脱水剂快速静脉滴入,口服醋氮酰胺,密切观察疗效及眼压变化情况。给予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
2.8 呼吸系统症状 注药后个别患者可出现哮喘、呼吸困难、面色紫钳缺氧症状。
护理措施:检查前询问既往史有否呼吸系统疾病,对哮喘者应慎行检查,患有呼吸系统疾患者可先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控制后,再行其检查或检查前口服相关对症治疗的药物。检查室备有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材如氧气、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及升压药、呼吸兴奋药、解痉药等药品。
2.9 神经系统反应 部分患者推注造影药后可出现眩晕、头晕等症状。
护理措施:患者检查时护士须在旁陪护,注意观察患者主诉,当出现眩晕时防止摔倒,应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暂时停止检查,让其平卧位。对年高体弱者造影前应避免空腹,特别是患有糖尿病者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对心因性因素眩晕者,应提前进行护理干预,进行有效心理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及环境的陌生感,增加其信任度,检查室可播放轻音乐,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放松心情,减少头晕等不适。
2.10 高危人群因素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全身机能退化,反应能力低下,同时还伴有全身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故造影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护理措施:对老年高危人群造影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伴有全身疾患者,造影前先做心电图,长期高血压者检查前需先做动态心电图监测,60岁以上伴有全身疾病并对2种以上药物过敏者最好不行或慎行其检查。糖尿病者检查前亦先测血糖血压若过高者暂不宜造影,待症状控制后方可行检查。对高危老年人群推注药物时不宜过快,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反应,必要时检查过程中行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防意外发生,备好急救物品设备。
2.11 过敏性休克 为荧光造影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休克症状。
护理措施: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若时间来的及送至急诊室或请急诊医师抢救。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静脉滴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若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等对症紧急处理。
眩晕症急救处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
对于脑出血来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脑出血以动脉出血为多见,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1],脑出血的院前救治对患者的预后有极大关系,除积极地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外,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院前救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院前急救脑出血患者84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7~79岁,平均(55.8±18.7)岁。其中既往高血压病史52例,现场血压升高63例,发病时间30~60 min为41例,1~5 h为31例,>5 h为12例。以上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而确诊。
1.2 院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痛72例,头晕63例,恶心呕吐60例,言语不清34例,眩晕27例,单侧肢体瘫痪43例、四肢瘫痪7例,小便失禁51例、血压升高>180/100 mm Hg(1 mm Hg=0.1333 kPa)63例、双侧瞳孔不等大19例,有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其中昏迷39例,嗜睡24例,抽搐21例。
1.3 院前临床急救措施:在急救中,急诊科医生、急诊科护士及救护车司机组成急诊救护小组,急诊时间为5~38 min。在急救室首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吸痰,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适当摆放患者,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预防患者舌后坠,防治窒息发生;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患者高血压,让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舒张压不低于100 mm Hg;根据患者呼吸等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可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呋塞米等;在转运中,搬运患者时,要做到轻、慢、稳,避免剧烈震动;如果在搬运中患者出现躁动,可给予适当镇静剂;路途中要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等变化;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可给予球囊加压辅助呼吸;如果出现心跳骤停要立即行心肺脑复苏。
1.4 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1.4.1 急救前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措施:由于脑出血患者多为病情危重,且并发症多,如果现场不能及时救治,患者极有可能被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或者由于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而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在途中通过电话等通讯措施,简单询问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家人如何对患者做初步处理,同时告知家属防止不当搬运而引起生命危险,
1.4.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院前救护来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开始实施急救的重点。由于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很容易失去抢救最佳时机。在急救护理中,使患者平卧,头稍抬高,松开患者衣领,同时头偏向一侧,清理患者口腔呕吐物以及分泌物等;如果患者佩戴有活动性义齿,要及时取下;对于舌后坠患者,可事实口咽通气管;对于牙关紧闭或者出现抽搐的患者应用开口器;及时实施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给氧;对于呼吸微弱患者可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1.4.3 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特别是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瞳孔的变化;由于意识变化可以反映脑水肿以及颅内压升高的程度,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意,所以在急救护理中,要观察患者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患者的意识障碍是否加重,如果发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有脑疝的形成,此时要立即报告急救医生并协助临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在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衰、心律失常等表现;对患者的头痛及头痛部位、头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要严加注意;记录患者的呕吐情况;根据患者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1.4.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在急诊救护中,要迅速选择合适的血管,常规使用套管针,连接三通管,快速成功建立静脉通道,为临床给药治疗提供便利条件。应用套管针可避免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输液针头扎破患者血管,再者还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同时应用急救药物,在静脉输液通道通畅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保证穿刺点牢固固定,防止在运送中针头移位或者脱出。对于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医嘱下给予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对于有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给予速尿;对于有抽搐或者躁动患者,可在医嘱下给予镇静剂;给以降压药适当控制患者血压。
1.4.5 做好转运护理:转运时要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危重性,在转运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在转运时要使患者者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而后使患者平稳的平移到担架车上。在护理协助下,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平卧位,头部可适当抬高,且头偏向一侧,可预防患者误吸或者窒息。患者入救护车后,使患者头朝前,可减少运送途中颠簸。患者下被抬下救护车时,救护人员要控制好担架车的滑行速度,保持担架平稳。
1.4.6 做好途中监护:护理人员对氧气吸人或机械通气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幅度,要时刻注意患者口唇、甲床等其他部位的循环情况;对患者的神志变化、脉搏变化等做好观察;对施行心电监护患者的心电图要注意心电图中波形的变化,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心理失常等;在运送途中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等要做好记录,使用药物前,要核对医生的口头医嘱,防止错误用药。
2 结果
本组84例脑出血患者,77例在救护下安全转移,7例因病情危重而死亡。77例患者均经现场抢救后病情相对稳定而转送医院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继续治疗。
3 讨论
对于脑出血来说,多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数患者是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变性的基础上,在短时间内血压骤然升高导致动脉破裂而出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快,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高特征,有的患者可能迅速出现昏迷,失语、失明、肢 体瘫痪等严重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所以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2]。
脑出血的院前急救目的是为了抢救患者生命以及减少患者的伤残。在急救工作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而又恰当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患者的转运、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生病体征、在医嘱下降低颅内压及控制患者血压、做好运送途中监护[4-5],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暂时的稳定和缓解,为患者院内治疗创造条件,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最佳时间。
在本文中,在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中,处理院前临床救治外,给予急救前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转运护理及途中监护等护理措施,除7例患者病情危重而死亡外,77例患者均被安全转移到相关科室继续接受治疗,院前急救护理效果良好。在脑出血院前急救中,恰当正确的护理对脑出血的救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5):684.
[2] 李怀恩.高血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55.
[3] 姬社阁.急性脑出血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