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1

关键词:一体化;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各类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纲要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业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随后,国务院又在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将纲要内容细化,确立了职业教育需要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被忽视的职业教育也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藩篱还未打破,因此众多省份推出了包括“3+2”专本一体化改革的各种职业教育改革措施[1],以期填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但依旧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开辟了进一步深造的空间,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前专科层次的学生要想获得更高的学历,大多只能参加国家的专升本考试,从而由高职院校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以期获得相应的学历和文凭。目前很多省份又推出了“3+2”专本一体化政策,专科院校与某些本科院校进行对接,3年专科成绩满足一定的要求后,不通过专升本考试,可以直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接受2年左右的课程学习后,可以获得本科文凭[2]。这些做法在原有的专升本考试的政策之外,开辟了一种新的学历教育途径,为广大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好的深造机会,但由于下列问题的存在,也使得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衔接出现了部分偏差。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特定行业培养掌握工程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即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行业内的高级技术工人;而目前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般都要突出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偏应用型的高校在突出理论能力的同时,会提及学生对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掌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或定位模糊[3]。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太合理,要求毕业生不仅具有某一领域内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具有设计与开发能力,更有甚者还加入了建立模型、分析求解等能力,大大高于专科层次的基本要求。此外,高职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如何较好地衔接,如何在分段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最终的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也经常受到忽视。

(二)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专升本”的需求,课程体系建设上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诸多课程偏重理论,弱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后,转向了普通高等教育大部分学生想走的考研、读研之路,但专升本的学生大多缺乏较为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处在弱势地位,即使考研成功,后续的研究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脱离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预期[4]。这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有直接关系。高职教育形成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还需艰苦的努力。

(三)课程体系的重复性问题

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一个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另一个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因此两类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应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有较高的重复率。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均是由各学校自己单独制订和实施,院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机制,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建设,造成了院校之间许多课程设置的重复。

(四)人才选拔出现的问题

由于高中教育受中国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致使高职人才的选拔及培养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产生了许多的负面效应,使得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大多是以提升教学层次为主。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改革大多围绕着项目化教学进行,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但如果片面追求教学层次的提升,势必会严重影响这类课程的改革,使得多年所取得的成果又逐步回归到以前注重理论教学的老路,直接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退化,并偏离职业教育的正确轨道。因此,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院校为了更好地实现专本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生筛选时方式一定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接受专本一体化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更应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5]。只有遵循这种原则,才能保证专本一体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

(五)不同的评价体系导致矛盾突出

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6]。双方评价的目标和标准是不一样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程评价侧重于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一般都是以一个工程项目或实训的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开设的课程会导致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由于高职阶段并未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在深入学习本科阶段部分课程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理论基础方面欠缺极多,很难满足本科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使得很多学生不被本科院校认可。由此可见,由于不同的评价体系,使得专本一体化的进程并未按照政策设计者的初衷进行[7]。对于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校,如果依旧按照正常情况下对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方向,从而使职业教育最终走向学历教育的老路。

二、专本一体化的解决思路

新形势下的专本一体化,不应该继续延续传统的“专升本”、“选修本科”或者“自考本科”等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应以全局的、协同创新的方式进行专本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将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有效聚合,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将合作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进行充分释放,最终实现深度融合深度合作的一种创新组织方式[8]。对于参与到专本一体化进程中的各高校而言,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利用合作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深度合作,实现高职高专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1>2”的合作目标。各高校之间进行专本一体化协同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等教育,是建立在高职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和衔接必须围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高职教育是为某一行业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技工;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等教育在高职基础上为特定行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专本一体化下的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的课程体系均需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自身特色,坚持创新发展

目前专本一体化下的课程建设和衔接还未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各高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同,产业结构以及优势产业也不相同,导致各高校自身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衔接应该依托院校自身所处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专本一体化下的各高校均是为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行业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行业发展变化,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

三、专本一体化的解决方法

协同创新要求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应该以需求为导向,深度合作,深度融合。专本一体化进程下的各高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人才,而非理论型和研究型,合作双方需要将高职高专的“高技能技术工人”和本科院校的“高素质工程师”的特点融合起来,而不是本专科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各自单独执行。协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深度合作的过程。在高考时需要进行一次性招生,合作院校共同培养,应该与普通专升本的那种高考时招收专科生,三年后进行考试选拔,进入本科阶段相区别。在培养过程中,专本一体化下的合作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该是共同制定,统一使用,不能走向传统的专升本的老路。协同创新也一个合作高校之间深度融合的过程,能够极大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高职院校的优势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对特定行业的基本技能了解深入,而普通本科高校的特点是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可以从事设计开发以及分析等较高层次的工作。协同创新强化了合作双方的培养特色,实现特色互补外,例如,高职院校一般情况下,与企业合作比较密切,这一方面本科院校稍显薄弱,因此,通过专本一体化协同创新,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协同创新需要管理体制和评价方式来保驾护航。合作双方需要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对接受专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由于该模式特别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部分课程可以采用企业、行业导师、授课教师三方联合评价机制。例如,企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态度以及实践结果进行评定,占一定的分数额;企业导师主要对学生承担的工程项目任务、实际完成情况、项目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报告撰写情况等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评定;根据需要可以加入试卷成绩,该成绩由授课教师评定。协同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合作方的相互监督。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由于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的不同,势必会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侧重点,因此在一体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分歧。为了更加明确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及理念,要确保职业类型教育发展的方向不能够发生偏移,不要再走上传统专升本的老路。专本一体化下的合作监督机制中,政府、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院校双方都应该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协同创新,督导中的每一方都可以对合作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做出评估,以便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完善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来确保该项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让专本一体化下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论

通过专本一体化下高职高专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本科学历教育和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合作双方展开多层次合作交流,加强校际沟通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构建起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侯振杰 杨长春 林逸峰 王晖 单位: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2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所谓知识本位,是指以传授经验、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一定的技术课程与实践训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构成。

能力本位是指以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本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它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是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注一体及辩证统一,即职业本位。

“知识本位”,是高等教育机构诞生之初就附带的,是高等教育当然也包含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能力本位,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干北美,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CBE模式,其后,无论是世界劳工组织提倡的MES、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都是依此原则开发创立的职教模式。而且,至今他们基本上还都是恪守当初的原则,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改良。人格本位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日本1986年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中,目前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也渐渐得到重视,近几年逐渐为我国学者接受。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驱动的。能力本位产生时的加拿大,当初人均GDP约4000多美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人格本位观念时的日本,人均GDP已超过20000美元。而2005年我国人均GDP才大约1700美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就GDP而论。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还不富裕,老百姓的物质文化水平还相当低下,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相当严重绝大多数老百姓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仍然也必须植根于知识本位、借鉴能力本位原则、汲取人格本位理念精华,将三者辩证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职业本位原则。

职业本位教育,也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职业素质培养与全面发展培养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职教领域里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二,全面发展涉及诸多方面,职业素质教育,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概括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把国外形式上孤立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第三,职业素质是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稳定的、持久起作刚的内在品质结构。职业本职教育提出了潜在性教育门标,指导教育者定位于职业教育、植根于技能培养、着眼于素质养成,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受教育者苦练内助、增强内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

1、当前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设计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所急需;另一方面目前培养此类人才在我国尚无成熟的经验、无现成模式,是一项开创性工作。(2)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市场,在这个进程中,高职教育受到的影响最大。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育执学体系,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培养模式。(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和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培养理念,并力争创造出有特色的一流教育。

2、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1)在全面贯彻党在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坚持职业本位教育,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本位这个核心,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着眼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行业性。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差异,在遵循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及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2)改革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根据社会及本地区、本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职业本位的培养目标,牢牢抓住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拟定培养模式片予以实施。

现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或实践课”培养模式,实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机械改良,既无高职教育的特色,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突破原有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改为“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基础课包括:语文、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及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占25%的学时;专业技术课包括:与专业有关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占25%的学时:实践(实习)课占50%的学时,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将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3、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动态化。因为市场需求是变化的,专业设置也应是动态的,除按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外,还可将若干个相近专业设置为宽口径专业,在目录名称后加专业方向,设置窄口径专业或交叉型专业。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口径宽窄并举,还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变化。

(2)、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样化。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社会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就要使课程体系多样化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的需求。

(3)、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实用化。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强调实践在教和学中的地位,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考试的实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3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5.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4

(上海城市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8)

摘要:建设市场的繁荣,条件、地域的差异,促进了建设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阐述、分析,探讨其作用与需要进一步规范的方面,旨在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54-03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类人才需求激增,推动了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今,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其评价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究竟哪种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呢?难以一言以蔽之,单一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囊括情况复杂的实践。笔者拟对我国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以抛砖引玉。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征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海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英国“三明治”(“CBET”)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台湾“建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中国内地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海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地域、校况等现实,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就业导向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一主两辅”(以应用型为主,复合型、外向型为辅)培养模式;目标导向培养模式;实践导向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过程导向培养模式;周期循环培养模式;产教结合培养模式;主体联合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多样化的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而蓬勃发展,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学习借鉴海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探索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总结出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各异。反过来,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择其要者做些介绍。

“123”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23”模式前四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其中,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是学生面临就业选择的一年,市场信息比较准确,能够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并设置相应课程和教学内容。

“3+2+(2)+1”人才培养模式 即“3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个暑假顶岗实习+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强化生产育人。

“2+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企业实习。

“23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一个“2”是指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3”是指每学年3学期工学交替,后一个“2”是指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

“4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4学期)为专业基础平台阶段,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1学期)为专业综合平台阶段,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第三阶段(1学期)为职业实践平台阶段,进行跟岗能力培养。

“2.5+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2.5年校内学习,毕业前0.5年在企业实习

“0.5+2.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0.5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后2.5年在校内学习。

“1+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1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后2年在校内学习。

“0.5+2+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学期)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二阶段(4学期)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三阶段(1学期)又在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跟岗能力培养。

“1+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年)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1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1年)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1.5+0.5+l”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5年)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0.5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1年)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2+0.3+0.7”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2年)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0.3年)在校内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培养综合能力;第三阶段(0.7年)又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进行职业实践、培养跟岗能力。

如此种种,模式众多,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加强了实践性环节,强调的是实践性,突出的是更新性。只有不断更新的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具有生命力。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

培养模式需进一步规范的几个方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建设类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同一模式可能各行其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能不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各异亦亟待改革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科技网络化,人文多元化,这一切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技术应用型教学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态势,对人才的素质、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老模式操作、运行,势必难以达标,因此,必须对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规范,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为此,应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归类,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充分认识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种模式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设计、课程模式、实验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予以规范、配套,使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规范、更有成效、更易操作,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提升,使人才素质全面提高。

培养目标:应满足市场要求、行业要求或工作领域的岗位要求,所以培养目标又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主要是指基本素质要求,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安排,它既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学校的档次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并重。课程设置应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向导,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形成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区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应当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实圳基地。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应积极开门办学,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企业实际等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

教学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并重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提高教学效果。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教与学都看成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特别强调实践和创新在教和学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对本门课程负责,还要对学生成长过程起指导作用。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式。

由于学校不同,资源不一,所在地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会有差异。可在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各自形成一套包括上述教学目标在内的完整的建设类人才培养资源,让其他各校共享。

参考文献:

[1]徐公芳.“四一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2]陈维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3]薛凤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8-9.

[4]胡启涛,凌卫,束志高,王华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3):109-112.

[5]闫国新,梁建林.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12-13.

[6]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秦同瞬,侯大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15-17.

[7]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10):20-22.

[8]徐立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成[J].职业教育,2008(9):22.

[9]张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20-22.

[10]李桂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9-60.

[11]蔡炎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76-77.

[12]李定清.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6):64-66.

[13]陈明莉.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人才(高职)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49.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84-02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多样,学生的个体需求也是多样的。为此,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顺应未来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打破常规,探索出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从事文秘专业一线教学工作多年,以我院文秘专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 宏观层面(发展目标探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对某类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1.目标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体现办学定位

云南地处大西南,烟草、有色金属、磷化工、旅游等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较难吸引大批省外高职院校毕业生投入我省经济建设中来,只有大力发展本土职业教育,培养上百万的技能型人才,才能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结合我院文秘专业的实际情况,我院自2006年首次招收文秘专业学生,至今已连续招生七年,培养四届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年底文秘就业率已达98.6%;文秘专业招生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五年在每年只招一个班的情况下,08级文秘36人、09级文秘54人、10级文秘36人、11级文秘41人、12级文秘53人。依据对前四届毕业生就业走向分析,90%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4%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大中型国企,3%左右进入基层乡镇政府、大学生村官、农信社,剩余约3%考取了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从就业整体情况来看,进入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具有普遍性。来我院招聘的民企认为,他们急需的是文秘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办事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这显示,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较注重实际,普遍认为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

2.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分类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构建,更是围绕培养对象前瞻性地设计培养目标的过程。严格地说,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全适应所有院校和所有专业,因此,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设身处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整合资源,为各专业建设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培养模式,让实实在在的技能成为高职学生求职创业的敲门砖,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可用之才。

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大一下学期结合学情分出两个专业方向,即高级文秘和文秘速录,这是我院精细化办学的创新举措。两个专业方向安排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在任意选修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可以在专业化方向学习以外,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准备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选择发展方向。经过我院以人为本的分类培养,毕业时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双向肯定。招聘方需要的外向型适合对外接待的文秘人员以及会场上一丝不苟、准确快速记录的速录文秘我院都能提供,颇受用人单位好评。而对学生来说,外貌不再是求职的唯一资本,经过刻苦努力,一样能获得招聘方的青睐,谋得一份受人尊重的工作,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3.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情况,我院确定文秘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是:

第一,层次定位:以三年制专科为发展重点,招生对象为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第二,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云南,面向本土大中小型企业,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秘书的多项综合应用技能,胜任大中小型企业的秘书、行政助理、行政文员等办公室工作,同时胜任公共关系等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文秘人才。

第三,就业面向定位:企业行政秘书;企业文职人员;企业办公室管理人员;企业公关策划人员;企业接待人员;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第四,就业模式定位:有计划地开展“预就业”模式。“预就业”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年,离开学院到学院接洽的用人单位实习或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加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缩短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期。

第五,专业特色定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为本,挖掘学生自身优势,分专业方向,精细化育人,将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输送满意的应用型文秘人才。目前我院文秘专业共开设两个方向:高级文秘方向、速录方向。学生进校第一学期不区分方向,从第二学期开始分班,口才、形象相对较好的学生进入高级文秘班,而内向沉静、不善言辞、吃苦耐劳的学生进入文秘速录班,下工夫学得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专业办学理念:开放合作,德才兼备。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助推器,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发展、在规模上占据半壁江山后,要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高质量,提升层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的形成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或缺。推行开放式办学,利用社会优势资源,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模式,办出品质、办出效益。同时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依托学院的办学优势,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又要兼顾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真正履行职业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 微观层面(教学模式创新)

1.课程体系:灵活务实,提高修养

教学模式创新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改革这一根本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的高素质和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对本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规格要求,突出人才的应用性。我院创新型文秘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就集中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职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礼仪、艺术、商务体育、商务接待等课程促进横向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三年制文秘专业教改前与教改后三类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比,区别见下表:

从教改后增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不难看出,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明确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使课程建设、学生能力、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是我院文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展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制订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为基本育人环节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能力三个平台构建课程体系。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应偏向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以够用为度,但同时也要兼具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区别于中职、职中、技校层面上培养出来的学生。

2.评价体系:多元化认同学习效能

“多元化”一词的提出,是与“一元化”相对而言的。教学评价的“一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单一源;评价内容的唯一性;评价方法的单一化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所以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行业企业、实习基地管理者、家长,甚至还包括学生本人。随着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大院校的大面积铺开,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评什么,谁来评,怎样评”,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评价体系变革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改革传统评价方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我院文秘专业评价体系创新点,包括:第一,评价学生是否符合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这点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在部分课程中引入社会评价,由校外专业人士担任考官,如在“社交礼仪”“职场沟通与交流”“危机公关”“文案策划”等课程考核中引入多元化考评。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有用人需求的企业提前接触和了解学生,加深印象,为学生毕业顺利求职铺设道路。第二,阶段性评价。并非所有课程通过一次考试就能认定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或技能。因此设计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及应具备的能力等要素,展开阶段性评价。如办公软件实训、速录、打字测速等课程应充分运用阶段性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程充满挑战性,类似于游戏软件开发商设计的游戏,一级一级攻克难关,直到胜利。最终使学生的能力由初级水平向中级、高级水平稳步迈进,而且过程绝不枯燥,富有挑战性和延续性。第三,加大对技能、实践能力评价的比例。可设置与职业岗位情景相似的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采用实务操作、项目考核、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试,并建立起客观、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

三 结束语

概括地说,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中专教育的扩张,亦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高职教育只有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为主线,以面向就业为方向,办出各自的特色、办出品牌和效益,才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理念;实践育人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实践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与规律就是实践育人,它是人类对于认识的源泉、动力以及目的。如果想要实现教育与生产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更好的相互融合,使得培养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就必须采取实践育人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注入实践育人的理念,才能使重理论轻实践以轻能力重知识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进行实践育人

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在主要组成部分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最高,其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时,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将工厂与车间作为实践教学的环境,从而对课堂实践教学的环节进行强化,并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制定,从而使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实践教学的学分以及学时得到有效的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时,主要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化合作以及工学结合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础,形成具有改革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模式,达到符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目的。通过对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教学质量。

(二)高等职业教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进行实践育人

教学的属性之一就是实践教学,教育规律的主要要求就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就是实践,教育必须把实践作为出发点,将其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因为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包含着实践,由此可以体现出在教育、社会以及人类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及联系。实践教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以及实在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如果想要采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得到满足,使人的社会化得到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交往中对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良好的掌握,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标准,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握,使自己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与掌握,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进行实践育人时,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环节,其可以促使学生初始社会化的完成,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为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还是探索的兴趣,通过参加社会活动,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实践教育是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的质量与内涵

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年时曾经讲过,提高人才的质量,是高职院校为促进教育发展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应用型与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实行实践育人,其需要教育与生产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在理论学习、实践育人与社会实践方面,三者必须要相互统一。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的技术型人才,就必须进行实践教育,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化合作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模式,以提高人才的质量与内涵为导向,提高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院校与企业深化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还不完善,所达到的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而且在院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存在着单方努力的现象,没有达到有效的配合。在高等职业院校方面,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与企业进行深化合作,实现实践教育;在企业方面,其得不到政府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对其发展没有任何的要求,而且在其中相关企业并得不到任何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对待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方面,非常的不积极,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对于社会的责任根本没有了解和掌握,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非常的薄弱,使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应用性以及复合型等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就必须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化合作,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其内涵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项特征,分别为教育目的性、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内涵的层次性、模式的实践性与多样性。下面将对其四项特征进行介绍。第一,教育的目的性。实施教育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教育方法与管理方面,教育的目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高职教育所采取的培养模式必须要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标准,从而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在使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高职教育还要在生产与技术等方面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第三,内涵的层次性。对于具有层次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目标,对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第四,模式的层次性与实践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职教育采取的培养模式,可以在教育的内容上或者教育手段上进行实践与创新,而且对不同的区域,对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应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多种创新。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观念的层面上,高职教育必须要遵循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不应该只注重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搜集使用信息与新技术等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层面上,高职教育在教学体系方面应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专业课是教学体系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具有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学科知识,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创造能力;在类型层面上,要采取工学相结合的实践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将学生的就业作为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保障层面上,必须要建立双师型的教育团队,因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都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遵循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体系,并采用工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育,从而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史料汇编[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63-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