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意义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如今的大学生素质低下问题日渐凸出,“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愈来愈严重,但是大学生群体依然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智库和重要力量。这一群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关乎着整个民族的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就曾指出:“面对高新技术的挑战、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过窄的专业教育,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准确把握高等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对不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祖国建设急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无比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指的是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一般把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学科。而人文素质,广义上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爱国之中;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气节之中;从狭义来说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简言之,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我们知道,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而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促其“学会做人”,引导其去积极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启发他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和有道德修养的人。人文素质也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格、气质、修养等方面。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和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理智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与自我的层面看,人文教育注重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重视人生的价值,帮助青年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高尚的道德追求;从人与他人的层面看,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使其关心他人,追求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从人与社会的层面看,人文教育让学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襟,富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投身公益事业,造福天下苍生;从人与自然的层面看,人文教育让学生更加关心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从而热爱自然并热心参与环保等公益活动。
二、人文素质的内容
1.使受教育者广泛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方面、文学方面、政治方面、法律方面、艺术方面、哲学方面、宗教方面、道德方面、语言方面的知识等。2.意识形态特征,它的核心就是最基本的文化理念。3.使受教育者基本掌握人文方法。即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的是,人文方法更加重视定性、强调体验,并且与特定的文化要相关联,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而人文素质则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
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精神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独立的人格意识等;人文知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典文学作品、名言警句、文化艺术作品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育学生热爱人生、关心社会,促其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实践这种价值需求的精神,培养其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样意义深远。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次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世界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中曾提出,能否进入大学应取决于本人的品行而不是优越的社会地位。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更强调了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并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如今这些依然是本世纪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理念,需要我们这些正在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知群体的高校同仁们去不遗余力地大力践行。
参考文献:
[1]涂又光.论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6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教育需求;教育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1-03
需求和供给是商品生产活动条件下经济学上的概念。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一、概念界定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上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有需求就有供给。而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商品供求的更为复杂的系统。
1.高等教育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的概念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教育需求是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那么,高等教育需求就可以定义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1]。高等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在于:第一,高等教育的效用来自前瞻性需求的满足。对高等教育而言,大多数人不是为了消费教育而购买教育,而是根据对教育效用的前瞻性判断来消费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效用是多层次的,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未来的收入因为受教育而有所增长,个人的生活质量因受教育而获得提高,而且教育能带来社会效益[2]。
2.高等教育供给
高等教育供给是作为高等教育需求的对应性概念从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按照经济学解释,“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3]按照王培根教授对高等教育供给的定义,“高等教育供给是指高教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和个人所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与科技服务的机会。既包括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素质和结构,又包括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的状况。”[4]该观点将高等教育供给既指向培养劳动力,强调高等教育供给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生产者和劳动力;又指向受教育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的存在意义是为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分析
个人(家庭)是教育机会的需求方,同时,企业(社会)也是教育“产品”的需求方。面对这两种需求主体,高等教育需求可分为两类: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和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
1.河南省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即家庭或者个人为满足自身某种精神的或者物质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5]。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需求愿望和个人需求能力等。
首先是个人需求愿望。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在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个体向更高层次流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校生特别是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个人(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增幅更大,表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愿望很强烈。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使许多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上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艰辛状况的最好选择,尤其是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态度,要想在职业中有所发展,就需要一定的高等教育资历和文凭,更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同时,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也是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愿望强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长们的心中,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使子女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享受更好更充裕的生活,大大提高进入社会上层的机会。“正是这种教育的预期收益造成人们为追求未来较高的收益而提出对近期的教育需求。”[6]
其次是个人需求能力。需求能力主要的表现是个人经济方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情况。
“在没有实行免费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或贷学金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富裕与否,是决定子女能否接受较高级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贫困的家庭,尽管子女有较高的教育意愿,但是因贫困所致不能满足这种意愿。” [7]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必须具备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往往限制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愿望。表1显示了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由表1可见,河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47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 851.60元,实际增长12.2%。从支付能力方面讲,河南省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较旺盛,并随着支付能力的提高,教育需求也随着提高。
2.河南省高等教育社会需求
通常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分为政府和企业两个部分。政府高等教育需求“是指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指国家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企业高等教育需求则是指“企业为适应技术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9]政府和企业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设计部门,可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规划,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某些职业的就业资格,要求必须经历指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刺激对该类教育的需求[10]。
而高校学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教育的需求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200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22.7万人,占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六成以上[11] 。由此可见,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市场对高校学生的需求仍是比较大的。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分析
高等教育供给既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学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各个行业的教育产品(教育劳动力)。所以,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以个人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二是满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需要。
1.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结构
高等教育供给的合理或有效性的表现之一是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影响,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不同水平的专门职能和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其中专门知识技能的教育。”[12]
从层次结构看,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层次结构,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各层级在校生人数都有大幅度增长。然而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层级结构也表现出来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根据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计算可知,2004年、2005年、2006年河南省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校生三者的比例关系分别是:1.19:4.0:6.4.、1.58:4.8:7.4、1.93:3.9:6.1[13]。总的来讲,河南省的层级结构基本符合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专科比例最大,本科其次,研究生比例最小)。然而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内部,不同层次、等级的替代性是比较差的,只有当不同层次劳动力与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合理配置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合理的教育金字塔结构与劳动需求的层次相吻合。
2.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供给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这与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总体比较稳定,然而,穷省办大教育,教育经费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由于经济水平承受能力的制约,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河南省的经济在逐步发展,2006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12 495.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 313元,至2008年生产总值为18 407.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 522.5元,增长了47%。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费用支出必然会随之增长,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会得到更多关注。
四、河南省高等教育供需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高等学校是双重供给主体,面对着两种需求:一是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形成了一种供求矛盾;二是学校提供的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潜在劳动力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形成了另一种矛盾[14]。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强度较大,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较强,但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需求膨胀
首先,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满足其在闲暇时间内接受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对子女收入的预期,增加了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人们都希望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从而可以追求更优裕的生活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最后,个人(家庭)文化水平、修养的提高使人们既有意愿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接受高等教育。
需求的膨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教育资源的非正常要求。所以,在高等教育需求膨胀的时期,人们应该更多考虑一些自身的因素,分析一下教育成本,比如,子女的天赋,子女是否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子女的高等教育后的预期收入是否一定会很好等。不要盲目追求高等教育。
2.供应不足
需求的膨胀带来供给的增加,然而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仍是不足。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以及高学历层次人才的供给与企业或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层次之间的不合理,造成供给结构的失调。同时,教育质量的不高,优质师资的缺乏,也使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或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虽然河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基本符合金字塔结构,然而却难以满足人们社会多样的需求,没有形成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高等教育有效供给形成和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种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浪费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造成人才过剩或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4] [14]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0,75,72.
[2] 曹执令.市场经济中的高等教育产业及其发展策略[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
[5] [10]许之所.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 [7] [9]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94, 93,72.
[8] 河南省教育厅.hadoe.省略.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3
本质主义的取向属于一种哲学取向,其认为万物的发展,包括学科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独有的规律,而这种规律的变化,就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弄清楚学科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研究和探索出科学的发展规律。
当前,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质主义取向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为思辨哲学。思辨哲学倾向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本质主义取向的表现之一,其显示承认了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然后又肯定了高等教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认为,高等教育学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进行探究,在摸清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之处的同时,找寻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这也是高等教学存在的价值,而如果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没有不同之处,那么就失去了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研究的意义,高等教育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方面为实证科学。当前,在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主义取向方面,很多学者都认为从理论上对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进行研究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会让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脱离现实,不符合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高等教育学的现实发展方向。因此,在本质主义取向中,一些学者便以实证科学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学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说,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从理论方面出发对其本?|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先是对研究提出了相应假设,然后通过总结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模型,以此来对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进行研究。
二、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非本质主义倾向
与本质主义相比,非本质主义取向的研究几乎否定了本质主义取向的所有研究,认为本质主义的研究是不客观的,同时也是不人道的。其认为不同的人对事物拥有不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取决于人本身,虽然可能存在不同,但存在就是有道理的,因此,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强行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和观点进行统一,而应该遵循非本质主义,尊重每一件事物以及每一个人的特殊性。
1.非本质主义对传统学科价值的追求提出异议
这一点,在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本质主义取向方面,很多学者是依据我国以往的学科研究经验,对高等教育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很多人对该研究方式提出异议,认为这种研究方式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同时,根据我国现在的学科价值研究经验,根本就没有能力对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尤其是当前科技快速发展,人类文明进步飞快,对学科价值的研究和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相关学者认为我们没有能力研究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另外,近年来,受西方开放式学术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学术,认为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科的实践出发,对其活动和社会作用进行研究,而非从理论方面出发,对其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因此,这是不切实际的行为。
2.非本质主义提倡多元化
非本质主义提倡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否定本质主义中的唯一方法论和独特方法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学科,在研究中,只要是对研究有帮助的研究方式,都可以进行采纳。而对非本质主义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解后也可以发现,在研究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研究并非是局限在某一学科上,而是引入了多学科的研究方式。同时,非本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学者也认为,高等教育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学科,其不能够阻止其他学科的渗入,同时也不能将其他学科独立在外,与传统学科相比,高等教育更像是一个研究领域,因此,其研究也不能以本质主义取向进行研究。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市场 产品策略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2008年开始,全国高考人数持续下降。在生源危机下,高校招生的校际、省际竞争愈演愈烈,其中,重点本科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而部分一般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以及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成人高校等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因此,中国高校如何在有效抓好普通高等教育生源竞争的同时,如何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学校资源,另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高校意义重大。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特征为中国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的制定成人高等教育产品策略,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从而吸引生源,是摆在许多高校面前的紧迫课题。
2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现有产品策略现状
2.1产品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特色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未进一步突出产品特色,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对全国人才市场需求方向缺乏超前把握,难以及时统筹规划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翻版,未有效构建独具特色的,并且与市场人才需求相接轨,且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2.2课程体系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首先,课程内容陈旧,滞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许多使用了几十年的“陈旧”的内容。其次,过度重视理论,轻实践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各种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比例。再次,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和技能训练。根据现行的课程,处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程,一般在70~85%或90%,个别专业甚至更高,并且选修课程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3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产品策略选择
3.1准确产品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充满着艰难和复杂的不断探索、总结提高的过程。首先,在产品定位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将市场经济理念融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突出了人才培养多样化和人才培养个性化特征,现成鲜明的市场特色,走出恶性竞争的红海,探寻办学特色鲜明的蓝海。其次,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细分。主要目标市场应该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目标市场,是高考落榜考生、社会大学学历以下且有继续深造学习欲望的人员;另外一部分是潜在的目标市场,就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在校生,这类目标市场具有继续深造的强烈愿望,可以探索通过和所在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达成合作。再次,正确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根据消费者特点、市场需求、用人单位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准确定位。
3.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个性化教育。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调整办学的理念,从学生的就业及今后职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其次,进行个性化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是满足学生成才愿望并为其今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做出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人的个性化特点,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成才选择。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的个人选择和个人成长成才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积极向上的环境。
3.3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必须首先提高了学科课程的市场竞争力。面对着庞大的函授、脱产、业余、夜大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严谨的深思与精思“设计什么样的竞争,怎样设计竞争力,为什么设计竞争力“等问题。通过综合化的进行课程设置、开展课程设置的选修化、加大实践性课程建设等措施完善学科课程建设体系。
3.4扩大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深化订单培养模式,开设订单式培养班。学生入学即与公司签订《推荐就业协议》,按照企业的
订单要求进行培养,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毕业生由公司推荐就业。培养模式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推行“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旨,以职业岗位为参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5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树立品牌。采用科学的建设模式,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知名度,打造名牌效应。积极通过人际传播、平面传播、电子传播等传播媒介加强该校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宣传。首先,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政治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学院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增强学院的影响力和导向性。其次,学院内部要加强品牌质量管理,树立品牌形象。再次,运用平面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招生简章等介绍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优势。最后,通过如电子媒体,如电视,网络和信息台,向广大公众快速传播形象的、迅速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影响广大受众。
参考文献
1蔡红英,我国高等教育营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
中师范大学,2008。
2陈仁伟,21世纪我国体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理性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5
3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z].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158
4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29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5
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1.批判性思维的两个层次
从批判性思维的对象看,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第一个层次是杜威所谓的“反思”,即: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爱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它们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反思”的对象有二:一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仰的反思,即对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审慎的怀疑和求证;二是对某种知识形式的反思,即对自己所倾向的乐于接受的某种表达知识的形式的质疑。自我的信仰和所偏爱的知识形式,都是被个体所内化了的东西,对它的反思,实际上也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怀疑与求证。
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层次,为Ennis所定义。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可见,这里的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习的具体内容的判断和选择,其对象是外在于个体自身的价值和知识体系的客体,而非对自我已有的价值和知识体系的质疑。
2.批判性思维的两个方面
从批判性思维的本体来考察,批判性思维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爱德华・格拉泽对批判性思维所包括的因素概括为:①对在人的经验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深思的态度;②逻辑询问和推理方法的知识;③运用这些逻辑询问和推理方法的技能。第一条为态度,第二、三条为知识与技能。事实上,虽然西方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形式多样,但几乎所有的定义都是从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两方面来阐述的,即批判性思维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组成。
认知能力方面包括八种技能:①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②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③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④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加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⑤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⑥在更大的背景中检验适用性;⑦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⑧预测可能的后果等。批判精神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倾向。它可激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促使个体朝某个方向去思考,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具体来说,它包含下列六大要素:①独立自主;②充满自信;③乐于思考;④不迷信权威;⑤头脑开放;⑥尊重他人。这也即是在高等教育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1.批判性思维培养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创新能力之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具有批判性思维则是一个人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所谓创新,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摆脱原有的习惯、模式、方法、观点等等,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东西来。可见,要创新,首先是对已有的不太满意或不太认同,这是创新的动力,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批判的过程。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批判并非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打倒对立面的过程,而是对原有的知识、理论、权威等进行审慎的怀疑求证。所以,创新的前提是批判;创新能力的形成,其基础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批判性思维培养有助于个体自主性的获得
个体的自主性是指个体具有自觉、自决的能力,它是个体脱离类性质的人而成为具体的有个性的特殊人的原因。个体具有自主性的前提是个体拥有独立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而决定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学习社会文化并生活于其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习并生活在某种社会主流文化之中。这种主流文化代表着特定人群的利益,并通过“权力――知识”结合的形式以合法的地位通过所谓的权威、真理等途径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如斯普林格所说的如同安装了“脑中之轮”一般,人们以社会灌输的思想顺着惯性而思想和行为。显而易见,安装了“脑中之轮”的人也就失去了自主性。而重新获得自我的首要步骤,便是对主流文化所提供和宣扬的价值观念、知识、真理等等进行重新的审视,摆脱信仰和偏好的束缚,通过自身的理性进行重新的判断,也就是进行批判性的思维。可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个体自主性获得的重要意义。
3.批判性思维培养有助于教育民主乃至社会民主的促进
正如艾米・古特曼、杜威、吉鲁克斯等人所认为的那样,衡量一种教育制度是专制抑或民主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于该教育制度是否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是:该社会制度所保障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多数人的自由,更是不同思想并存的自由。所以,杜威认为:“批判思维方式是民主所必需的。”吉鲁克斯同样认为:“批判思维与民主社会相互依存。”高等教育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造就具有独立思想、民主意识的社会公民,从而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和社会的民主化。
正因为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意义,1991年美国的《国家教育目标报告》要求:“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同时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
批判性思维培养在实际中的缺失
笔者之所以提倡高等教育应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原因不仅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更因为它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缺失。
1.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上,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重科学,轻人文;重政治,轻思想”的倾向。我国高等教育诞生于国家危亡之际,世人把国家落后归结为科技落后,把救亡图存寄托于科学救国之上,故自其诞生之时便以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为主要目标,而不太注重对西方现代精神的引进,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是这个意思。此后,虽历经变化,但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一直没有变化。建国之后,由于人才的极度匮乏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国家建设和政权稳定便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限定,故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定位,在培养科技人才的同时,亦加强政治教育。在这样的一种指导思想下,高等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遵守社会规范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也发现和发明了一些科学原理和技术,却很少诞生有影响的思想。其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倾向于事实认定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并作出价值判断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批判;重接受,轻思考”的倾向。在我国大学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在这种高等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如黄白兰在《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中所言: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了如此的印象:“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思想。”正如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在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言:“中国培养学生的模式是,老师将书本的知识讲出来,然后学生进行记忆,考试时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再还原,这样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查德・雷文校长表示,学生应该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不断创新,而不仅仅是依靠记忆学习。现在,美国的大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建议
1.注重培养合格的民主社会的公民
首先应该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作出一些转变。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不是那个积弱不振的“东亚病夫”了,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前一段的规模扩张之后,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在这种情形下,高等教育的任务在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同时,更应回归教育的本义,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培养合格的民主社会的公民,而批判性思维之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实现和民主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2.赋予学生以权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专制的教育制度是格格不入的,对于历来迷信权威服从权威的中国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首先是要赋予学生权力。所谓的赋予学生权力是指“使学生获得批判地运用存在于他们直接经验之外的知识方法,目的是加深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使人们转变其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想当然的理解。”简言之,当学生获得了自主决定的权力之后,才有可能对所生活的世界中的种种关系进行思索,才有“去权威”的可能,才有批判性思维的产生。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高等教育 相互关系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2009年1月初,新华社播发的总理署名文章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引起了社会对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关注,在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象背后,人们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社会资本,一个在公众话语中代表着“拉关系”“走后门”的贬义词,在社会分层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与高等教育又有着怎样交织的关系,这是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和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试图理清的问题。
一、社会资本
1.背景
资本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他认为:资本是能够产生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产生。(Marx,1867/1995,Vol.1,chap.4,and Vol.2,chap.1)但是此概念仅限于经济领域,亚当・斯密将其范畴扩大至人力资本:一个国家人口中所有获得的、有用的能力都归结为资本的一部分。(Smith,1937)此后,约翰逊、舒尔茨和贝克尔对其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他们认为,劳动者拥有知识和技能,可以要求资本家付给他们超过劳动力交换价值的报酬,也即资本存在于劳动者自身。将资本概念进一步颠覆的,当数提出文化资本的布迪厄,他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符号和意义系统,认为社会的统治阶级通过控制教化活动(比如:教育)――使主流的符号和意义内化于下一代中,将自身的文化价值强加在其他阶级身上,从而实现了统治阶级文化特征的再生产。(Bourdieu和Passeron,1977)
2.社会资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根据康小明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整理,得出了如表1所示的体系表格,可以更直观地把握社会资本的概念:
同时,他指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结构性的社会网络资源,或者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能够接触到并动员的资源。(康小明,2006)
王建华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归纳为七个领域,即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家庭和青年行为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体生活、工作和组织、民主和政府治理、集体行为的普遍性案例。同时指出,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视角对社会资本或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的研究较少。(王建华,2003)
表 一
二、社会资本与教育
在分析社会资本和教育的关系时,钟宇平作出了分类,他在研究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时,将社会资本和教育的关系分为:社会资本和教育达成的关系、社会资本和教育成就的关系、社会资本和教育期望的关系,并得出三对关系皆有正相关性的结论。
在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教育中的体现时,钟宇平在进行研究时,对社会资本变量的测量做出了如下的分类:1.学生个体水平上的社会资本变量;2.家庭社会资本变量;3.学校社会资本变量。(钟宇平,2006)
三、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
(一)两者的关系
在讨论社会资本和高等教育关系时,王建平认为高等教育不但具有政治、经济功能,生产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且生产社会资本,并借以促进人的阶层流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公共关系”方面,即一个国家社会资本的发达程度的高低将决定该国高等教育与外部组织及个人的关系和谐与否,以及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得到政府、公民及其他组织的信任与支持。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等教育获得捐赠的情况;其二,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其三,政府对大学的态度。(王建平,2003)
(二)研究领域和结论
1.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类
曾敏提出各阶层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不同造成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呼吁国家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正视这一问题,从而来真正地实现教育的平等,加大对贫困家庭教育的投入,保证公民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曾敏,2006)
李强认为在社会文化资本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文化和关系等资源上对终身教育体系建构具有独特优势。建议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观和建立资源服务的有效机制。(李强,2006)
2.实证研究类
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以钟宇平为代表通过课题展开的对高中生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社会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以康小明为代表的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成就的研究,分析其中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具体情况和结论如下。
(1)钟宇平、雷万鹏通过课题“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高等教育需求研究:教育财政之考虑”(A Study of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with Reference to Educational Finance in HK&Mainland China),选取北京市、江苏省、湖北省和陕西省2003级高三学生为样本分布点,调查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得出如下结论。
在控制其他因素以后,城乡高中生对高等教育有着同样强烈的需求,但学生的城乡背景与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a)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低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高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
(b)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少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多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他们提出建议:农村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表明,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他们改变其不利社会地位、实现流动的惟一渠道。扩大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是改善城乡差异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教育财政和招生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回应此类教育需求。(钟宇平、雷万鹏,2005)
(2)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对中国大陆三省一市10909名高中生和香港3157名高中生的调查研究,以发现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a)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家庭教育期望,无论是对中国大陆学生还是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
(b)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家庭成员辅导学生功课、父母与子女沟通频率等因素,对中国大陆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网络广泛度、师生沟通频率,则对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
(c)研究还发现,一些常被认为影响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如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父母与学校的联系等,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无显著影响。(钟宇平、陆根书,2006)
(3)许善娟、丁小浩、钟宇平通过来自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高等教育需求”课题的数据分析,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以香港高中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本区分为学生个人和父母两个独立的分析单位,探讨学生如何运用其个人及父母的社会资本创造人力资本。得出如下结论。
(a)香港高中生的公开考试成绩和其个人的社会资本是影响其升学、择校和择业的显著影响因素;
(b)高中生的家庭背景变量对这三类选择行为的影响则不显著。(许善娟、丁小浩、钟宇平,2006)。
(4)康小明以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了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及其家庭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的职业发展成就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a)社会资本是职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
(b)高等教育阶段是自主积累社会资本的关键环节。
(c)形成社会资本的途径应多元化。(康小明,2006)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和探索的分析,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社会资本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高等教育在生产社会资本中所占优势。
但通过梳理不难看出,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探索仍在初期阶段,体现在研究者的数量少,对该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多是以子课题的形式开展,应用领域仍比较单一,集中在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但对高等教育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具体生产情况,例如大学生自身社会资本生产、高校社会资本生产等,我国学者仍缺乏重视,没有进行研究。
希望本文对该问题的提出和梳理,能引起相关学者的兴趣,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Bourdieu,Pierre and Jean-Claude Passeron.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Culture.Beverly Hills,CA:sage,1977.
[2]Marx,Karl(David Mclellan,ed.)Capital:A New Abridge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867,1885,1894).
[3]Smith,Adam.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Modern Library,1937.
[4]康小明.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毕业生职业发展成就的影响与作用――基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6,(12).
[5]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5,(7).
[6]李强.论高等学校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资源优势――基于社会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学术论坛[J],2006,(12).
[7]王建华.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本引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J],2003,(12).
[8]许善娟,丁小浩,钟宇平.香港高中学生的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6,(2).
[9]约翰・奥伯莱・道格拉斯.创造一个抱负文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和社会变革中扮演的角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