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1

一、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对教材进行更新

教材对教学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教材的优化工作,要保证学生学习最新的数学知识。在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中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材本身与普通学校的教材有一定差异,其比较注重知识的适用性,而且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围绕实用性这一核心,要培训学生数学思维,还要教授学生多种数学方法。数学图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其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职院校中,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这些知识的使用性比较强,所以,在更新教材时,要改变以往理论教学的形式,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突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中等职业院校在数学教育时,不能按照普通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要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弱,基础知识也比较差,很多学生都存在偏科现象,而且对数学有着恐惧感,这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由浅入深,要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中职院校数学教育,一定要整合教材内容,要保证教材内容的精细性,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简单性,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不强,所以,教师要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教学,中职院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具有特色,要做到活学活用,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对教材进行更新时,要注意知识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增加图形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

二、对数学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中职院校有着自身特殊的教学任务,其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当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其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所以,中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一定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数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构建中职院校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要认识到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区别,下面笔者对优化数学课堂体系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知识的整合,要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还要改变学生以往的数学认知度,将不同的数学知识渗透到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价值。采用整合的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还可以消除学生负面的情绪,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还要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中,这样才能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2、采用分类教学的方式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比较差,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较低,学生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并没有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这对其进入中职院校的数学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以及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使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教学时,要有侧重点。分类教学的方式还需要做好选材工作,教材必须具有难度等级,针对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多做练习题,降低知识的难度;而底子比较扎实的学生,则需要提高对其的要求,要多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给学生提升的空间。

三、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四点内容:一是上课时要注意知识的难度,要由浅入深,使学生们不但听得懂,而且愿意听,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参与,多鼓励学生,通过一些难易适度的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比如在讲授统计的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EXCEL软件去完成一些任务。四是做好“三个结合”,开展多种形势的辅助教学。首先,课堂上讲与课下个别辅导相结合,避免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出现放任自流的不良倾向。其次,基础好与基础差的学生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辅导的作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做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最后,课堂教学与课外辅教学相结合,可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往届生的亲身讲解和学生参加工作实践的亲身感受,进一步认识学好数学与做好工作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把握好知识的梯度和深度。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2

一、学生分析

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阅读能力欠缺,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初中成绩论。

二、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交集与并集的求法。

2、地位和作用:本节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集合之间的两种运算——交集和并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数学内容。有了集合的语言,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数轴和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点与难点(特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求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既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 类比发现法。通过让学生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

(2) 图示法。利用Venn图和数轴让学生理解集合的交与并。

(3) 练习巩固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 观察分析法

(2) 练习巩固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5分钟)

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老师直接点出课题。+实例分析:请同学们考察下列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D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示,让学生的回答达到这样两个层次:

(1)集合C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

(2)集合D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

2、抽象概括、给出定义(5~8分钟)

在给出学生交集、并集概念的文字叙述之后,并给出交与并的符号。让学生试着写出集合。

3、通过两个例子巩固定义(5~8分钟)

例1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

例2是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两个例子的解决,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对交集、并集进行再认识(5~8分钟)

利用Venn图归纳,总结出交集、并集的性质让学生利用交集、并集的概念,理解推导,利用Venn图理解交集、并集性质,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5、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定义和性质。(1~2分钟)

交集、并集的定义、性质研究完了以后,设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拓展探究”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6、课堂小结(3~5分钟)

应先由学生总结,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1、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2、借助于数轴或Venn图来求交集和并集。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 数学课堂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71-01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数学课堂一直以来被大多数同学认为内容枯燥晦涩,难以理解,导致部分同学产生畏惧心理,达不到应用人才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实施迫在眉睫,数学课堂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创新。

1 注重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系统的基本元素。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正确的理解并掌握概念。在正常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教导的是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将晦涩的概念硬生生的记住而不去理解,通过例题加以解释,结果学生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遇到此类题的时候他能理解,能解决,但一旦换一种方法,换一种套路,结果学生们就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解题,这种情况不仅只表现在课堂上,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表现。

因此,数学教师应该让同学们着重理解概念,在讲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应该完整的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形成必备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的容器,其结果使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以及本应得到发展的聪明才和个性特点都丧失殆尽。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学。

2.1 重视感情培养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提起兴趣的原因之一,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由这样的心态,他们因不喜欢数学教师而讨厌数学。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适当地批评了学生,这位学生由于讨厌老师所以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从而创造出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2.2 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教师往往会范这样的错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这一种方法,掐灭了学生们的创新思考。本来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解法,但教师经常会让同学掌握其中的一种即可,这样一来就阻碍了学生对这道题的思考。长此以往,同学们就没有了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完全一种定性思维。

2.3 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能萌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就像写小说一样,有了悬念才会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动力,数学亦是如此。

2.4 注重图形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生动的形象

形象教学即数形结合,以数想形,辅图解数,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变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审题分析,简化求解过程步骤,巧妙解决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凑效的问题。鉴于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独到作用,我们要牢记数学大师华罗庚:“不要得数忘形”的告诫,定会受益匪浅。图形能让学生对数学直观的进行理解,能将复杂道理图形化是一种创新的理论,也是未来数学课堂发展的趋势。

2.5 由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设计

创新能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获取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一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可以一开始给学生自主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当学生有了丰富的探索经验然后,教师可以让同学再设计较难的探索题目,让他们熟练地、全面地探索练习题,在课堂上保持持久的探索学习内容,并能用一定的探索方法解决疑难问题。真正做到了“自编、自导、自演”。

2.6 课外作业生活化

“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当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后。还要通过切身体验加以巩固,印象才会更深刻。没有实践,学生的适应能力将会大打“折扣”。数学的生活化,是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生活化的数学”,是有益于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上的发展,二是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生动的事例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由于中等教育不同于读高中为了升学,中等教育是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所学的数学应该更贴近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 提供数学的美学欣赏

数学中随处都有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图形,美的公式,美的思想方法。解释数学本身各种内在的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时间可以抽出小部分时间来介绍此概念的提出人是谁,有什么历史背景。从而能额外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们不再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是单一的,数学同样可以绚烂缤纷。

4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个性化教育,关键要识材。认清学员群体所处的环境与特点,发现学员个体的个性与特长,并尊重每个学员的个性差异,努力发掘每个学员的潜力,使其个性充分张扬,扬长避短,得以充分发展。帮助学员充分认识自身,努力发掘自身潜质。不能对于学生一概而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要针对没一个学生给与不同的理解与帮助。

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千方百计调动中等教育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优质学生的输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金贤.谈初中课堂创新教学策略[J].教育时空,2009.

[2] 黄孔该.新课改下数学课堂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99-100.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习习惯 师生互动

随着高等学校持续不断扩招,中学生更多地选择上普通高中然后报考大学,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减少。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历史使命,注定职业学校必须实行无门槛招生。这就使得一批行为习惯差、学习动机偏弱、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使中等职业学校不自觉地变成了“差生”教育。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动机就不单纯,怀着到学校混文凭的学生不在少数,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他们,使得他们对人生、对前途丧失信心、感到迷茫。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以及目前中等职业学生就业率高,使得他们无心向学,学习上毫无动力。虽然学校采取了对必须掌握的知识要求一降再降,教师采用了各种吸引他们的教学手段,可是仍然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上课提问一问三不知,作业抄袭,练习册不做。课堂上纪律涣散,随意讲话、起哄等不良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正常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压力,课后不巩固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常产生晕轮效应——表面上觉得会,其实不全会或全不会;表面上懂,其实不全懂或全不懂,很多隐性的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在不经意间被学习者遗落或抛弃了。教师通过提问、质疑、学生板演等互动形式可以暴露学生这种“教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的”晕轮效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当我们总把“可持续发展”挂在嘴边时,对究竟怎么才能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多。“一个人不仅能学,而且还愿意学”是实现个体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教学规范要求教学备课中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事实上,备学生我们不可能每一节课去调查学生已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常常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来备课,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更多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揣测。

当前不少学生数学基础之差有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运算中出现1/2+1/3=2/5错误,不知道4/2等多少,我们还按照过去的经验设想进行教学,学生如何听懂,怎么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获,在知识和能力上达到提高呢?另外,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究竟怎样?能力究竟如何?水平相差多大?只有通过教学互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未来学家艾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愿丢弃既有知识、不愿再学习的人。”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数学各领域的片段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感觉。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都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需要精力、激情和热切的愿望,教学也只有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才能做到学有所获,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够理解数学的真谛,才能真正做到“乐学”。

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不是十分理想,绝大部分学校仍然是应试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基础知识差”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笔者长期观察一名学生从小学优秀生到中学毕业时变成“差生”的形成过程。如初一数学教师向学生传授负数加减乘除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3)2=(-3)×(-3)=9,学生由于书写马虎,也可能教师强调不够,写成了(-3)2=(-3-3)=9,。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未能及时订正,短期内学生对负数的平方尚有清醒认识,时间一长,他就会写成(-3)2=(-3-3)=-6,而且产生错误的根源在哪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久而久之,他认为正确的解法都是错误的,使他的成绩越来越差,使得他再也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师生互动,对学生过去的错误一一纠正,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当前学习内容易混淆的概念、产生的错误加以点拨,学生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也不再畏惧,必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钻研数学。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比喻运用;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56-01

一、在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恰当地运用比喻

任何理论和方法的学习都要从学习概念开始,数学概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得加深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显得异常重要。笔者发现在概念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比如“函数”的概念:设A、B两个为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在讲这个概念时,同学们很难理解这个抽象的函数关系式y=f(x),往往搞不清对应关系f与自变量x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在讲这个问题是经过反复琢磨,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加工厂的机器和原材料的关系,于是我把函数的y=f(x)比喻成加工厂,自变量x就好比原材料,对应关系f就好比加工器,把仓库中的每一个原材料x放进某个确定的加工器中f中,经过加工就会加工出唯一确定的产品y来,也就是函数值。这么一比喻,同学们茅塞顿开,深刻地理解了。

再比如,在历届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映射概念及性质都感到很难理解,更谈不上如何运用。我尝试这样比喻:某一时刻阳光(喻应法规)照射某一范围空中的气球(喻集合A),某一范围内地面上就出现了气球的影子(喻集合B),激发学生不难得到以下结论:(1)每个气球在地面上都有唯一一个影子(喻A中每一个元素在B都有唯一的象和它对);(2)地面上的影子不一定都是气球的影子(如风筝等)(喻B中元素不一定在A中有原象);(3)排列整齐与太阳光线平行的几个气球,则它们在地面上的影子只有一个(假若B中的元素的A中有原象,但不一定是唯一)。通过这个形象直观的喻,不仅激发学生好奇心,而学生在趣味中掌握了映射的概念。

二、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运用比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极差,很多需要转变思想的题型和方法,学生根本无从理解,脑筋无法转弯,这时要恰当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打通学生受阻的思维障碍。例如,若不式x2+mx>8对于任意x≠0实数恒成立,求m取值范围。这类恒成立的问题,部分学生还是无从理解“恒大于”字样的含义不甚了解,更不知为何要转化为最值,大部分学生茫然不语。这时我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计算机班的一个学生说,你们班的任何一位同学的年龄都比他大,请问同学们如何说明这个事实?然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立即得到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即只证实我们班最小年龄的同学比计算机班那个同学的年龄大就行了。从而启发学生得到解决这类问题方法,这个比喻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比如在讲解不等式组x>a且x>b(a>b)的解集x>a时,初学者只是硬记“同大取较大”的法则,而对其内涵似懂非懂。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同学们,如果教室门框要能让全班同学不低头而过,那么门框的高度如何确定?”学生们立即会说:“比个头高的同学还要高。”

在讲绝对值的概念时,我先复习了一下与初中相关的绝对值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我们中职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化简时犯了■=a的错误,经过多次强调、纠正之后效果甚微。有一次我在一本数学教学杂志上看到关于■的教学比喻,于是我顺手拈来,告诉学生“要化简■,先让a从 ‘屋子’(即根号■)里走到‘院子’(即绝对值)里来,至于a如何走出这‘院子’,就要看它的体质(正数、零或负数)了,如果它的体质好而且健壮(a≥0)的就直接走出去,而体质虚弱的(a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范文6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前来中国寻求合作和市场,中国也在不断地拓展海外市场,所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工作岗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技术,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功底和交流能力,这样才能够较好地与国际接轨,员工才可能在工作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定技能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这就顺应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助学政策,学生的入学条件也很宽松,广大的家长和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技能的重要性。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人数有了很大增加,甚至有些毕业的大学生也重读中专学校,为的是在就业的天平上多加一块重量级的砝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现状是学科专业之间比较失衡,基础学科比如说英语、数学等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研究方面都明显地逊于其他一体化专业学科。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整体英语能力不强,行业和社会认可度不理想。因此,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交际能力,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英语教育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整体比较落后的原因

1.1学校对中职学生的英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术的人才,因而在教学方面大多将精力放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上,虽然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都设有英语课程,并将它列为基础学科之一,但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基础,增加了对专业科目教学的投入,减少了对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投入,无论在课程安排上还是在教学资源的投入上,英语学科都没有多少优先权。英语老师大多只能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加口头讲授的方式来授课(当然有时也用录音机),学生听得兴味索然,结果是老师疲惫学生昏昏欲睡。

1.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学校对英语教育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英语考试制度不是很完善,学生思想上比较麻痹。教学使用的各种设备比较陈旧,而且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很难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师力量方面,由于是职业学校,无法吸引和引进比较优秀的英语教师。而且,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激增,造成英语教师的短缺,常常一个教师负责五六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重而无法教授给学生很多知识,老师的反思和备课时间少,使得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而且,英语教师很少有外出进修或学习的机会,大部分时间都局限于狭小的天地,视野不开阔,思想难活跃。教师的水平即使不退步也只能是原地踏步,教师素质没有很好地提升,各种教学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英语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1.3学生自身原因。

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都是初中刚毕业或者初中都没读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在英语方面,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与水准偏低的现象。很多人在英语课堂上回答问题使用的都是:“Sorry,I don’t know.”虽然他们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但是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know”的意思,有些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能完整地读出来。另外,很多学生潜意识中就不重视学习,来到职业学校的原因是为父母所逼,目的是打发时间或者弄一张文凭以便就业,根本没有认认真真学习的打算。英语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而是一个比较长期艰难的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会碰到很多困难,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就读职校之前就已经为英语所困所扰,早已失去信心和兴趣,不愿再花力气去完成这种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的任务”。凡此种种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难以提高。

2.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英语水平的策略

2.1校方提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学校要意识到英语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并且付诸实际行动:首先改善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增设各种多媒体教室,加大力度引进教师力量,重视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学英语提供宽大的舞台。另外,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好好掌握,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营造语言氛围,比如成立英语角、英语天地,利用英语杂志报纸,校园广播站等。在校园文化和浓厚的氛围中,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或不足。英语作为现代必有的技能之一,对学生的以后就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掌握好专业技术的同时,如果有英语能力的助威,将会在就业市场上无往不胜。所以学校、老师、学生都应该提高认识,一起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2.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临到使用时都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导致很多啼笑皆非的Chinese English,很多句子都不合英语句法和习惯,使人特别是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英语老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多练习,老师和学生之间要讲究互动,学生可以探索,可以自主学习,分组交流对话,这样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拓展运用英语。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将课堂的气氛调节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上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魅力与兴趣,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2.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意识。

要强调英语对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多举一些身边发生的例子来说明英语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推动作用。例如,英语水平不高,读不懂机械设备的英文说明和工艺流程,无法正常操作设备,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意识,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教师除了平时的教学之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搞笑、有哲理性的有教育意义的英文影视,或者拿到课堂上交流。总之,就是使用各种新颖有效的手段引起学生的英语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想尽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4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除了日常交流能力外,还要求英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要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内容做一定的改革,以符合学生和专业的需求。那么,学校在选择英语教科书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这方面的性质,采用内容丰富和实践性强的教材,同时也要兼顾师生的意见,或者依据本校的特殊情况去专门编写英语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提高英语,为专业的发展铺路。

3.结语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英语教学,找出本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相关解决方案,从培养学生的整体兴趣出发,倡导实践式、体验式、合作式的学习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潜力,发散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玉玲.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教学改革,2012(13):213-214.

[2]李顺.转变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教研论坛,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