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0.09.37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控制经济活动。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制造成本核算法、完全成本核算法、变动成本核算法、标准成本核算法、目标成本核算法等多种类型。在市场环境日益变革的社会背景下,会计成本核算理论体系更新速度逐年加快,各种成本核算理论看似独立存在,但是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每一阶段的成本核算方法都是依据企业成本需求产生的,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彼此融合。如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有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而目标成本法则是有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由此可见,对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融合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

早在20世纪,资本主义得到空前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发展要求上,需要某种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构成,这就对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中就体现了一定的重要性。由于20世纪产品成本主要以人工、材料为主,当时机械化水平低,导致成本核算方法具有单一性。而在21世纪,伴随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企业生产逐渐趋于智能化、自动化,消费者可以在多种途径下获得产品信息,这就导致市场中商品供应模式出现了变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就需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新颖化的产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在这一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更改了以往传统大批量的生产模式,依据顾客的需求,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小批量产品,这就使产品生产趋于复杂,并且企业生产中应用了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导致企业内部所需的人力成本下降,而机械设备的购买会增加成本总额,但是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高,相较于传统的人力工作模式,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生产模式的转变,企业内部若想精准地计算成本支持信息,需要创新生产核算方法,这就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对生产过程中的费用进行核算时,需要将企业资本视为产品生产、产品服务,作业成本法生产作业的消耗与费用目标息息相关。站在物资消耗的角度上,在成本生产过程中可以将所需的直接、间接费用纳入其中,平等看待产品生产、劳务消费,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计算内容拓宽,从而确保成本核算的精准性。

2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类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企业若想实现自身的稳定良好发展,务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使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鉴于此,高效协调的系统成本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企业通过对生产费用的实际分配比例进行科学系统调整,确保经济、社会效益得以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稳定良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20世纪末,作业成本法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并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详细准确的成本信息内容,帮助企业对各运行环节做出有效改善,基于综合层面使企业综合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实现对企业各项资源的科学优化配置。不过,因为此方法具有相应的不足和缺陷,需要与其他较为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融合使用,从而使不足和缺陷得以有效避免。

2.1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类型,需要预先设计成本标准,之后将实际成本与其相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探索差异出现的原因,依据原因来进行相对应的整改。标准成本法有效融合成本事前分析、成本事中控制、成本事后评价,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总成本,防止成本超出预期的情况出现。在对标准成本法进行计算时,主要采用的公式为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标准,这就需要企业在市场环境下,准确依据市场行情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对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进行计算,使其更适于产品周期以及市场经营环境。

2.2作业成本法

以往的制造成本法主要集中在制造费用方面,整体核算过于广泛,缺乏精准性,导致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利潤核算、产品定价时不准确,无法为管理人员以及投资者提供准确信息,作业成本法的提出有效改变了上述弊端。在作业成本中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其为依据科学制定分配标准,将产品成本计算出来。从企业生产价值链的方面分析,作业成本法将传统的成本核算范围扩大,可以全方面分析企业制造成本、作业成本,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2.3生命周期成本法

生命周期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可以从狭义、广义的角度对生命周期进行分析。狭义方面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时引发的成本,内部包括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而在广义方面,除以上所述的成本之外,同时还包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保养成本、环境成本等。生命周期成本法的主要思想是详细划分成本分类,综合考虑成本所组成的要素。现阶段可以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产品投产前、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需要综合考虑中间成本、营销成本、推广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传统计算成本时,成本计算主要集中在生产阶段,并没有对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予以计算,成本计算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钢铁行业中,在运输钢铁产品、处理钢铁企业的废弃物时,其所消耗的成本远高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所以不能只关注部分生产阶段的生产成本,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分析计算企业成本。

2.4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是从标准成本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以监督企业生产费用、产品与定额的差异,从而不断强化定额管理与成本控制。企业在应用定额成本法时主要将其应用在事前分析、事前核算、事中控制、事后差异分析等方面,相较于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可以构建具有差异化的明细账户,在当月分别计算生产费用、定额费用、生产费用与定额费用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加强成本差异的核算与控制。

2.5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将市场作为导向,计算独立制造过程中的产品以及成本管理方法,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要求,在开展成本管理时,需要以战略高度为出发点,结合应用战略目标,协调處理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资源消耗与配置,使其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相符。目标成本法属于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需要预先估计产品在未来时间段的市场售价,减去企业所获取的利润,最终得到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法的基础属于作业成本,有利于企业战略规划。

2.6适时生产系统

适时生产系统,同样被称作“无存货管理”,20世纪70年代率先于日本兴起,并传播至欧美等各个国家,获得快速推广应用。针对适时生产系统,基于制造系统利用需求所发生的变动,推动生产稳步发展,同时对传统递推方式做出不断改动,对传统促进生产方式控制期间的变革环节做出有效转变,从而使成本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并节约生产成本,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可靠保障。即时制造系统同传统制造生产系统进行对比,区别主要是生产程序的顺序不协调。传统生产系统,生产流程主要为由前至后依次推进,产品生产经过系统化顺序周转,并进入营销环节,产品生产则全部结束。此种生产模式,生产初期直接关乎着后续生产。后续加工流程相对较为被动,较易导致无法满足客户具体需求,且产品并不符合市场销售形势,致使产品出现大量积压的情况。

适时生产系统与即时生产系统则刚好相反,生产顺序主要为由后至前拉动式生产系统。首先,结合企业生产,制定具体的标准说明,基于市场销售环节,对客户实际需求进行市场调研,为避免营销环节产生产品积压的情况,直接以订单为主进行即时销售,无需构建产品存货库房。此种生产系统对企业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企业需要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需前后环节进行紧密衔接,并提出符合生产标准需求的工序流程,在满足生产需求且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资料完成生产,门店产品则用于库存需求。

3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融合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融合各种成本核算方法,以上成本核算方法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满足的是当时环境下的企业需求,每种成本核算方法看似独立,却可以联合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标准、定额与目标成本法作用的发挥是在核算实际成本之后,制造、作业成本法等主要是分析企业实际所消耗的成本。每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所适用的应用领域,完全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企业自身生产的材料、成本、财务报表编制中,而作业成本法则突破企业内部产品范畴,其核算范围逐渐扩大到企业价值链、作业、客户视角中,标准成本以及定额成本法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生产中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研究设定产品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贯穿于产品开发、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

在融合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可以联合应用完全成本、作业成本以及变动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中,在产品组成中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与各种生产费用进行核算,变动成本法的分析基准点为成本形态,期间费用包括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进行融合时的关键点为固定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与固定制造费用有关,主要是分析其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融合完全成本、作业成本、变动成本法时,可以准确核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消耗情况。其次,需要融合应用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善于应用的领域为间接成本预算、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成本定位、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所以成本核算的顶端、中间端、末端分别为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融合该三种核算方式,更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作为制造成本法的发展,与变动成本法可以互为补充,在对变动成本法进行设计时,最初的想法是分析成本、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利润的角度来考虑成本,而作业成本法主要偏向于制造费用方面的核算,在成本核算方面,可以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标准成本法中,更好地计算出整个核算周期的产品成本。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2

一、命题规律总结

(一)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即财务成本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如2003年计算分析题分配联产品加工成本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分配;2004年综合题要求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2007年计算分析题涉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和分析,2007年综合题涉及编制价值评估所需的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要求考生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项目和经济含义熟悉。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将很难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和成本计算等。

(三)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2005年综合题第1题有关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融合在一起;2007年综合题第1题把第三章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二章会计报表的改进,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中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法、股权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下的股权价值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出题。

(四)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在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其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试卷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根本平时在教材上见不到的陌生题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贴近考查一种真正的能力,一种从书本提升到实际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以往靠背书的能力。

(五)注重考查教材的新增和新变化内容。从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以往命题的规律来看,凡是新增加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所以考生应加强对教材新增加和变化部分的理解和运用,这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教材第4章新增的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值的计算作为当年的考试重点考了两个计算分析题;2004年教材第10章新增企业价值评估一章中,考了3个计算分析题和3个客观题共计22.5分;2007年教材第2章新增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考了1个计算分析题;2007年教材新增第11章期权估价考了2个判断题和1个综合题共计19分。

(六)试题总体难度降低,但主观题题量增加。2007年主观题题量(计算分析题由2006年的4个题增加到2007年的5个题)增加,题量增加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没有非常熟练的答题速度根本做不完。

(七)题目的条件更具有隐蔽性并充满陷阱。近几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侧重变形,主要是运用一种考生平时未见过的表达方法,将某一考点表示出来,所以大家要跟上出题者的思路,不能学死。这种出题思路,在2003年的考题中能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多项选择题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判断题中的赎回条款的考查;计算分析题第1题的“平均在15天后付款”,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假设存货是均匀购入,款项也是均匀支付,所以,当期购货只需付现50%,下月付现50%。这些都是对原来解题思维模式的一种变化,如果学的不灵活就很难适应。大家要充分注意,其关键点还是要基础扎实,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二、学习方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学好财务成本管理,我的经验就是要把书本学透,把知识学活,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和思考水平。通过考试有3个要素很重要:毅力、方法、智慧。毅力就是强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靠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大家戏称的“注会魔鬼考试”,你一脚迈进魔鬼大门,就要准备打持久战,就要摸着黑一路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方法是强调学习方法要得当,如果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当然好的方法没有定论,因人而异;智慧是指是否具备注会考试应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或者说你是否适合这种考试,不是说人定可以胜天,你花了8年的时间考过去又有何意义呢?我们考过注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但考虑更多的是希望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否则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青春。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卷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地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很关键。

(一)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将本章在全书中所占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全章内容框架、逻辑架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教材中不同的考点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必不可少。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应用,必须做一些习题。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有针对性再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既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又避免了因看书不细造成的漏洞。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好多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而又报考科目较多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那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非会计专业或在职学习的,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要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加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遍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1阶段。

(二)总结提高,融会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擅于变化,要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如第4章财务估价涉及投资组合标准差的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A、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完全抵消,如果A、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即A、B标准差相同,投资比例相同,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这层意思应这样表述:完全负相关(r=-1)的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并不是全部抵消,风险(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标准差加权之差的绝对值;完全正相关(r=1)没有任何抵消作用,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注意这个不减少也不扩大是相对于加权平均标准差来说的(r=1时组合标准差等于加权平均标准差),相对于A、B来讲,并不是不减少也不扩大,而是比低者高,比高者低,这层意思要注意理解。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的熟练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做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从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只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2阶段。

(三)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3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础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此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是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2.考证历年考题。为了了解考试的整体要求,包括题量、题型、深度和广度,在对历年试题考证中要注意:(1)关注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2)关注重要考点。统观历年考题,虽各年有变化,但总有些考点是年年必出。(3)列表研究考试趋势。将近4年考题中出现的主观题所涉及的考点通过表格进行列示,结合本年度教材新增变化内容等因素,对考试趋势进行把握。(4)注重解题过程。在对历年考题的考证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解题思路、答题路径和思维方式,通过积累,解题方法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灵活,通过考试的信心也越来越大。(5)勤于总结。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上周做过的题怎么今天又做错了呢,或者说还是没有思路呢,这样的题到底得做多少才能会,才能记住,或者说一合上书就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非常的无奈。总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勤于总结会大大提高做题效果,如果你勤于总结,你做题时会有这样的感觉:题目摆在面前,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首先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然后看已知条件,进而联想自己平时的总结,该用哪种方法、哪个公式来计算,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总结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总结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依人学习的细致程度和基础而定,总结的内容可多可少,只要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通过做题得到验证的正确结论和某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都可以总结。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回顾;展望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1)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着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 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从1918年开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to Aid Production)、《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in the New Industrial Day)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Scientic Basis for Cost Accounting)等着作。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2)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还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费文星,1990)。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着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着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着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Through Accounts)也问世了(杨宗昌等,1992)。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着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Budgetingand Employee Behavior)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ManagementAccountingand 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An Accounting System andManagerialBehaviour)等优秀着作问世。上述这些着作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3)的专着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着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着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 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Accounting)等。这些着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杨宗昌等,1992)。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商业银行;作业成本法

战略管理会计实质上是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和思考,在为管理者提供竞争对手或顾客等与战略相关的外部信息的同时收集、整理企业内部战略信息,使高层领导不论制定竞争战略还是实施战略规划都可以有足够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以此可以发现战略管理会计是结合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及战略业绩评价的循环过程。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不完善

我国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虽然现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和推广已经逐步落实,但由于未将此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展状况紧密融合,所以在理论普及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认识,致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确定战略管理会计运行的总体原则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甚至未实现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步骤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这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滞碍[1]。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阻碍

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运行预测、规划、控制、考核、决策等环节的信息需要,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将眼光定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更应该覆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及顾客,这样才能够实现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收集、分析战略对手的相关信息,判断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例如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市场营销活动等,但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在此方面并不能体现优势。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使用的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部门或系统构成分类,这导致原本不全面的信息被再次分割,信息分析、整理受限,阻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三)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存在实际困难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即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资源,将消耗的资源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并确定产生消耗的成本动因,进而实现各作业成本向成本计算对象的分配,商业银行其资源即人事、场地、设备、事务等产生的花费,而作业即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无形业务,如贷存款、财务会计等[2]。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作业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成本管理不论是分析资源动因还是划分作业成本库等都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实践中会发生诸多与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造成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间接成本会发生变动,而且造成变动的因素较多,这就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制造了难度,如果将所有因素都视为作业动因就会使数据收集的难度加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而选取部分因素作为作业动因,可能造成产品成本信息不全,成本控制管理过于片面,所以现阶段成本作业法应用不灵活也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绩效标准方面,普遍以部门的角度进行员工绩效,而忽视组织层面的全局战略绩效,将平衡计分卡单纯应用于员工个人绩效方面,使其与组织的愿景、发展战略等相脱离,并未发挥预期的目的;在绩效指标方面,由于错误的将绩效以员工个人为对象,所以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只能以员工岗位职责为依托,指标往往不能显示关键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往往将眼光定位于银行内部的财务指标,而对外部竞争对手影响下的长远目标并未重视,所以评价体系并不全面[3]。

二、改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力度,逐步落实实践

在理论方面首先应认识到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其次组织在会计学、管理学等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实现组织理论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集合;再次对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渐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然后将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融合,提出适合于商业银行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最后将会计理论按照先试点后推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其应用必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收集、分析,考虑到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缺陷,所以建立针对竞争对手或顾客的外向型信息采集系统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使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可以有充足的外部信息做依据。另外成立专业的、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也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共享造成信息分割,阻碍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除此之外,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需要配备统一的计算机设备、统一信息机业务编码、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有统一的监督做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还包括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4]。

(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不变的法则,可以看出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成本准确度,但对于精确成本信息却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成本对象的划分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即可,并不是划分的越精准越好;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要考虑其与间接成本相关性,通常相关性与计算准确性成正比,而且要从重要成本动机入手,这样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准确性;在进行成本分配时,主要考虑不能够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资源,这样会避免成本消耗被重复分配。

(四)加强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普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为了扭转局面可以应用战略地图,通过战略地图将战略全方位的表述出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掌握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由此可见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补充说明,是商业银行与员工的沟通媒介,从而使员工对个人的绩效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确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监理部门的数据库,既存储部门历史运行数据,又存储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使指标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与现实更贴近,这样不仅可以调动部门完成绩效的积极性,为商业银行创收,而且逐渐完善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其长期发展[5]。

(五)将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与商业银行内部文化相融合

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是商业银行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其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果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与其内部文化实现融合,就会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员工自发的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现而做出努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积极探索战略管理会计,而且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各层员工的力量集中化,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国内金融体制的调整,都决定商业银行选择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银行金融环境中占有优势,才能满足战略决策的需要,达到战略管理的要求,但现阶段商业银行在实践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够得到完善,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所以应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韩海燕.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1.

[2]邹志明.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应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

[3]杨蒙蒙.管理会计报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4]阚天天.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3(06):57-58.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合理、科学,将主宰着企业的发展命运。会计活动,能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的核心内容就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使得会计信息具有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因此,会计活动被誉为世界的“商业语言”,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分析、利用、交流,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同样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具备一定会计知识、能利用会计信息改善业务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通用型人才,更受企业欢迎,更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创业的初期、正常运营期、壮大发展期等阶段都需要企业者对会计活动有较全面的掌控。

人们对会计知识、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技工院校基本都开设了会计课程,特别是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金融、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将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的会计教育,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具有区别于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如何上好该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此作初步探析。

一、影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教学质量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在教学大环境下多元行为作用的结果(见右图)。教学环境包括专业环境、课程环境、技能环境、需求环境等。多元行为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

上述各个方面,构成了影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框架。要从整体上考虑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和认识各因素在教学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图 多元行为作用结果图

1.教学目标模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技校非会计专业,是相对于会计专业而言的,包括会计专业之外的所有专业。技校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门类众多,各有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1)经济管理类专业。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分析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管理性质的工作,这就要求其一方面应当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学生需要接触、利用大量的信息,当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会计信息。学生需要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以及不同会计信息背后的意义,并以此为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2)非经济管理类专业。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会计学,是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货币化核算,并提供重要经济信息的学科。在公司理财、家庭理财等经济活动甚至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会计知识,会计在电子信息时代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鉴于不同的专业环境,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别于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由此而制订的教学计划就失去指导意义,也无法达到企业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用人要求。非会计专业技校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等相对较差,如果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对会计学产生畏难心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教学内容混乱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前,技工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技能实训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日常业务到特殊业务,从核算到预测决策,从手工会计到会计信息化,具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体系。

面对会计专业课程中庞大的内容体系,如何有效组织技校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目前在实践上,教学内容的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

(1)基础模式。以介绍会计学为目的,主要学习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凭证与账簿、账务处理程序、会计业务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该模式所授内容较为枯燥,只注重原理,与非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关联不大,忽略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未能起到有效辅助其将来工作的作用。并且由于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综合模式。该模式将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内容组合。由于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将知识讲透,往往是蜻蜓点水,造成学生一知半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课时不合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非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环境下,留给会计课程的课时长短不一。课时过多,对教学内容讲解过细,过于全面,对于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大可不必;而课时过少,又会导致后面学习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的重要部分因没课时而被遏制,造成虎头蛇尾。整个课程的课时过多或过少,或对某个知识所占用的课时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4.教学方法不适当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有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相反,如果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即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都不尽合理,那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不至太差。在技工学校,因学生综合素质与大学院校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讲授是否成功,关键是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创新。对非会计专业技校学生而言,即使明白会计知识的重要性,但要引起其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二、改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无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会计知识的结构性需求是相似的,基于通才教育的理念,都可将会计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只是重要性相对不同(所以下文不再区分两类专业,而统称为非会计专业)。某些技校没有将会计课程列入专业基础课,但鉴于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可考虑采用选修或第二课堂等方式开展教学。

技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不像会计专业学生从事具体会计实务,如记账、算账、报账,而是从事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面工作,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会计人员,而是培养理解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经营决策服务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可以明确如下。

(1)使会计知识成为基本知识构件。通过学习,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等会计信息的内涵,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掌握基于会计信息的专业分析,能为上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会计信息,或能直接运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2)会计教学成为思维能力培养的构成模块。在达到第一个目标的同时,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课程,无须要求懂得编制多少会计分录,也无须记住多少会计核算方法,而是应当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方式,能够从会计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经济活动中的各项事务,辅助其建立全面的管理思维能力。

(3)能利用会计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工作服务。通过“专业+会计”的培养模式,培养会从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的各类专业人才。实践中,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也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或有意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甚至更高级别的会计资格考试,从而能熟练利用会计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工作服务。

2.选好教学内容

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出发,构建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把握以下三点原则:首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全面而有侧重,防止面面俱到;最后,教学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上述原则,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当包括以下模块。

(1)会计基础知识模块。强化会计循环的一般知识、会计基本方法和程序,弱化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该模块是学习和理解后续课程内容的有力支撑。

(2)经济业务核算模块。强化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会计政策;弱化特殊情形下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该模块可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中主要数据的生成原理,为理解与运用报表信息打下基础。

(3)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强化会计信息形成的原理,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强化会计报表分析与判断的内容。弱化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方法。该模块可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信息的内涵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4)内部控制模块。强化重要资产的控制程序,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做法,从而降低经营管理风险。该模块可使学生适应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上述四个模块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可以按照会计要素顺序进行讲解,而非传统会计专业的按资金循环和管理的要求进行讲解。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利用三张会计报表。通过对六大要素顺序排列讲解,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使学生对报表项目有了对应的概念,对各会计报表也随之释然。第三模块的部分内容可融入前两个模块的章节中,但关于报表和报表分析的内容应单独成章。第四模块是审计学中的内容,鉴于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会计学课程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预算控制、资产管理控制、收支业务控制、采购业务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等,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将内部控制内容揉入相关章节中,形成非会计专业会计知识的有机整体。

3.合理安排课时

技工学校会计教师,应在非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统筹安排教学进度。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四学期,时间上不跨学期,安排60~70学时为宜,每周约4个学时。其中,会计基础知识部分约占20学时,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约占25学时,其余时间安排课程的余下部分,即经济业务核算模块、内部控制模块。

4.创新教学方法

(1)针对性教学。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原则。从就业方向上看,该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管理方面工作,需要会计信息的有力支撑,因而教师应着重讲授上述四个模块,除了一般的会计技能,如:会计数字书写、票据填例外,对其他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会计核算形式和具体账务处理等教学内容的讲授,可以相对淡化。抽象的内容可通过老师示范、实物展示、视频观看等方式解决,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自学,重点围绕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等内容进行教学。

(2)案例式教学。学生普遍认为,会计课太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讲授会计学原理部分时,可以将枯燥的会计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学生将来所在行业,从中选择一些知名上市公司,用该公司的基础资料设计案例,交由学生讨论,最后再总结出解决方案。在讲授会计业务核算时,可按纵横两个方向设计案例,纵向,可以根据六个会计要素的顺序,每个要素设计一个小案例;横向,针对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业务核算,每个环节设计一个小案例。在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讲完后,选择一个上市公司已的会计报表,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然后通过分组,要求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用学过的会计知识对该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资金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要求指出该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多媒体教学。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内容展现出来。大量运用图片,展示企业的销环节,加深学生印象;播放做账视频、会计常识视频、税务讲座视频、金融知识视频等,拓宽学生视野,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从侧面去了解会计;通过简单演示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让学生直观了解会计核算流程,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式教学。根据技校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在讲授会计凭证内容时,可将收据、票据、发票、记账凭证等资料复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写,让其掌握填写方法,养成规范意识;在讲授账簿时,让每位学生填写一张账页,特别是进销存账簿;在讲授资产要素或财产清查时,将点钞券发给学生,教会其几种简单的点钞方法和辨认真假钞的技巧;或让班级的生活委员扮演会计主管,组织学生将班级或学校的“资产”进行盘点;在课程后期,安排一周的ERP沙盘演练,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销各环节及财务核算要领等等。

(5)注重教材的选择。近年来,我国在会计领域不断推出改革措施,政策推陈出新,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考验。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讲究内容的精练、及时、新颖。宜选用《会计学原理》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企业会计准则不断改革,应该选择按新准则编写的教材,按全新内容进行讲解。在教材跟不上改革步伐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完全吃透新准则内容,并运用于教学中,避免讲授的知识前后矛盾或与当前政策抵触。

三、结语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基础会计 教材体系 研究

基础会计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入门课,也是其他财经、管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作为连接教与学,并起纽带作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与决定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整个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核心,即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内容、授课方式、考试形式及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等。高职高专教材体系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高专教育应用性培养目标的能否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历史起步较晚,时间较短,教材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影响与制约专业建设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构建教材体系,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就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文将通过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试图找到符合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为其他教材的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现状分析

( 一 )教材编排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关于“理论必需、够用,突出实用性”的原则 目前,国外对于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研究,从教材培养目标来看,认为学习第一门会计课的大多数是会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制作、阅读、分析、解释财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告。因此,其目标是介绍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成为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明智使用者,并广泛培养学生的各种会计职业能力。而我国国内《基础会计》教材形形,无论是高职还是非高职院校,其出发点是帮助初学者掌握“三基”,即:会计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因而上述教材的培养目标与我国高职高专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差距,体现“三基”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具体表现为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重理论轻实践的这样一种格局。其高职高专院校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大部分都采用了“五部(步)编排法”,即: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法律规范;第二部分为账户与复式记账,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第三部分为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中的理论应用;第四部分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主要介绍证、帐、表的理论应用与相互衔接;第五部分为会计工作组织,主要介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会计电算化等。从以上教材的内容编排及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其优点为理论性较强,内容编排全面、完整。但其缺点与不足,亦非常明显。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而我们多年来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理论性极强,且内容多而全面。相反,反映和体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内容,则少之又少,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因此,其属于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国内已有人对目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提出改革思路,将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改革已向高职高专培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二 )教材编排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是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开始,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剔除感知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后,来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按照《基础会计》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在没有涉及任何会计业务知识的情况下,直接安排会计假设、会计的一般原则、会计计量属性等非常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需要通过会计业务知识实例来进行解释的会计核算法规内容。而需要先介绍的有关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等易理解的一般常识性内容,则安排在了最后一部分。由于上述内容其理论性极强,教师又不便于利用会计业务知识进行实例讲解。因而,该部分内容的编排严重超前,内容安排盲目,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

( 三 )教材编排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近年来就读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都是直接从中学校门直接进入大学校门,其社会实践经验,经济知识及常识普遍缺乏,由于教材中编排的许多内容,不是通俗易懂的内容,而是理论性极强的经济学知识和术语,且晦涩难懂,对会计专业理论很难掌握与理解。又因为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进一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实务学习之前就已对会计产生厌倦感。有的学生不但没有入门,就连最基本的实践技能操作也没有掌握,因而不利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另外,教材没有从会计职业、岗位的角度来介绍其具体内容,而是单纯从会计管理的角度来介绍,学生感到不自然和陌生,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一般是在大学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由于新生入学较晚,教学课时少,教材内容多,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素质低等原因,学生所学基础理论刚刚入门,实践内容刚刚接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结束了,可谓是蜻蜓点水。虽然教师尽心尽力,费时费力,还是费力不讨好,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以后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及实训,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下降。因此,如何构建新的切实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能够较快适应不同行业,独立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成为广大高职高专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 一 )教材体系建设研究的基本原则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会计工作岗位与职业对高职高专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研究开发出适合高职高专教学实际,教材体例与内容充分体现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具备一定特色和优势,推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对本专业其他会计专业课及其他专业课程起示范作用的力争在已有的同类教材中脱颖而出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首先,重构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推动整个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改革,通过总结一般规律,探索建立教材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与理论框架;其次,重构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推动高职高专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条件、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此外,重构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为其他会计专业教材体系改革提供可借鉴作用。

( 二 )教材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首先,课题组研究人员大部分由多年来具备高职教育理论水平,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双师”型优秀教师组成,其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懂得高职教育和高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多年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和会计实际工作经验,有改革创新精神,对本学科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有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思考,并具有教师特有的职业责任心及使命感。其次,,课题组成员在从事日常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和撰写会计专业论文等教科研活动,其成果多次在院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如本文作者曾于2008年主编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财务管理》等多部教材;曾主持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工作;曾撰写过省级以上会计专业理论与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二十余篇,如2011年2月在财会通讯(综合上)发表了“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浅析”一文。其他成员也参与了上述教材及课题的编写与研究,并独立完成了各自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具有开展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等专业科研能力、经验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再次,在本课题研究立项之前,由于我们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所用的高职高专教材名不符实,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与应用性内容较少,与实际工作岗位严重脱节,不符合高职高专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需要与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愿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对基础会计教学环节和内容的利弊得失早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已付诸了行动。如,针对于师生所使用的不符合教学实际的基础会计教材,我们首先对于不合理的教材编排体系重新进行调整,形成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的教材体系;其次,针对会计实践与理论的严重脱节和内容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大力调整以致删减了不需要的理论内容,而加大了实践、实训内容的力度。并在多年的教学中,已逐步形成了并以讲义形式存在的脱离了原教材体系,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实际的独立的本课程教学体系,而且通过上述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上述基础会计教学的实践活动,已对该课题研究的有关的内容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研究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目前我院有图书馆、资料室和会计模拟实训室,并在各位教师办公室配有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系统,教师可随时随地查阅大量相关的专业信息与资料,也可随时带领学生在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而且,我院领导在深刻了解和掌握目前我院教学工作方面的实际状况与需要后,大力支持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力争在研究时间、研究环境与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 三 )《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的具体思路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具体提出新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构想和框架内容。其具体思路如下:本教材大框架为:前半部分为理论加实训,后半部分为实践加实训;其具体架构为:摒弃原有的旧“五部编排法”,而采用新的“五部编排法”。为了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特点,第一部分为会计职业概述。主要从会计职业和岗位的角度,来介绍会计职业的概念,具体功能及单位会计机构的如何设置,会计职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及管理等。由于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并不完全陌生,加之教师详细、通俗的实例讲解,能够使学生对会计职业及其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这就为以后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为会计科目(或账户)原理。主要介绍在企业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科目(或账户)的登记及分录的编制。该部分内容以理论性为主,内容简练,以体现应用性,理论必需、够用为目标,删除了原有教材编排中的诸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账户分类”、“财产清查”等内容。这就为教材的实践、实训内容的强化与增加,奠定了一定的空间基础。第三部分为会计科目的具体理论应用。主要介绍会计科目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中的具体理论应用。其核心内容就是编制会计分录。上述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在编排时,除了安排理论内容外,还编排了大量的与理论内容相匹配的单项与综合实训题,做到边理论边实训,从而达到掌握该部分内容的目的。第四部分为会计科目的实践应用。该部分是本教材的核心内容。由于会计职业的基本工作程序一般为: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和所附原始凭证登记各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根据各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编制各种会计报表。而在这一基本工作过程中,会计科目则贯穿了整个工作过程。如原始凭证是确认会计科目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原始凭证就没有会计科目;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的过程,实际上是初步确认会计科目(包括方向和金额)的过程;根据记账凭证和所附原始凭证登记各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的过程,实际上是真正确认会计科目(包括方向和金额)的过程;根据各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时,由于会计报表中的大部分项目本身就是会计科目(现金流量表部分除外),所以,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的过程,其实质也是最终确认会计科目的过程。因此,基于上述原理,本部分从会计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以会计科目为主线,贯穿会计职业的整个处理过程。首先,分别介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填)制及其相互衔接。该部分内容除了分别编排证、帐、表的编(填)实例外,还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单项实训题,可以做到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例如,本部分内容列举了目前企业常用诸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借款单、入库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十四种原始凭证的格式,填制要求及方法,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有关原始凭证填制的要求和方法后,为同时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在介绍完每种原始凭证后,相应增加了大量的空白原始凭证,以供学生单项实训用。在介绍完所有原始凭证后,又设计增加了一系列空白原始凭证,通过进一步实训,用以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次,在分别介绍企业常见的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的内容、要求及实例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整套综合实训题,以供学生边进行理论学习,边进行实训操作。由于操作用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表格资料都直接印制在教材中,因此,学生操作起来非常便捷,进而保证了学生的实训操作质量。由于上述教材内容的编排,随时体现和增强动手能力,因此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并突出实践、实训内容”的原则,基本上达到了理论与实践1:1的目标。同时,这也为毕业生的校内综合实训及社会实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较好的实践基础。第五部分为会计核算法规。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企业会计职业核算内容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有关会计职业的相关核算法规,如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假设,会计职业的一般原则及计量属性等内容。由于教师可以通过前述经济业务实例来进行详细讲解与演示,因而,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也就迎刃而解。此外,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每一部分内容之前,及时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并为该部分内容的顺利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基础,因此,在每一部分内容之前都提供了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职业技能要求、实践内容、重难点和教学活动设计内容,以供师生预览。与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中的该部分内容安排的最大不同,就是增加了职业技能要求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这就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将原教材体系中的每章课后习题全部作为实训题配以相关的图表后纳入每章正常的教学内容之中,并在课堂的正常实训环节中完成。从以上研究的具体思路可知,本教材体系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 以“实践为主导,理论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性,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为具体原则,摒弃传统基础会计教材内容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的做法;遵循人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应用的认知规律。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来序化教材体系结构及编排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边理论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并使实践教学内容首次接近于理论教学内容,进而突出了高职特色,又有所创新,即:建立以“突出会计职业实践能力,并以实训为核心,理论为辅助手段”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

三、《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一 )以开发教材为本教材建设的载体保障 2010年,由笔者为课题主持人负责申报的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已于2010年4月通过自治区审批,并将于2011年9月结题。目前该课题正处于研究阶段,教材的编写工作已接近尾声,届时将有一部充分体现前述原则、特色与创新的《会计职业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暂定)教材出版。这将为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可借鉴作用;同时,为推动高职高专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及为其他会计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改革提供可借鉴作用

( 二 )以“双师型”教师为本教材教学的质量保障 由于本教材的开发,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并突出实践、实训内容”的原则。因此,对本教材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授课教师除具备高职教育理论和会计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指导并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训、实践的相应能力。也就是授课教师应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只有这样,作为教材建设载体的教材才能在“双师型”教师的辛勤努力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会计职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实训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要求,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以后专业课的继续学习。

( 三 )以会计模拟实训室为本教材教学的环境保障 由于本教材实践内容繁多(接近于50%),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会计职业实际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对会计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指导教师可根据事先安排的每部分教学的活动设计内容,带领学生在进行会计实训的过程中,可在具备仿真的会计模拟实训室环境下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训,就能感觉到比较真实,比较接近于企业的真实业务和环境。这就为以后学生毕业实习和从事会计职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环境和能力基础。

( 四 )以师生的循环使用为本教材教学的完善保障 为使本教材尽快实现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从而真正达到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本教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循环使用时,通过不间断的信息反馈,指出其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师生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从而达到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实际的最终目的。

*本文系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100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