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1

【关键词】穴位敷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64-0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因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所面对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此类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般治疗上应用祛痰剂、镇咳、平喘药或抗胆碱药、β受体激动剂、激素等对症处理,但临床上存在疗效不显著、耐药和毒副反应等不足。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3]。故本研究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住院患者92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规定诊断标准;其中:COPD患者45例,支气管哮喘32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1~82岁,平均(65.25±9.34)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47~81岁,平均(67.50±9.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症状等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过敏体质、局部或全身皮肤感染等。

1.2治疗方法分别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8年修订的《COPD诊治指南》,哮喘学组2008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对照组: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症状好转后减量)、祛痰剂、雾化吸入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贴敷药物为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贴敷部位:包括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加上大椎、天突、膻中、风门、定喘;贴敷时间:每天上午外敷相关穴位,1日1次,治疗7天,每次贴2~4h,依个人皮肤敏感度不同,可适当增减时间。

1.3护理干预

1.3.1一般护理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提前准备敷贴材料;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惑和不安情绪。

1.3.2操作护理操作护士敷贴前需洗净双手,操作时,一般站于病床右侧,贴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确定贴敷穴位,将治疗贴贴于相应位置,将双手拇指指腹在贴有治疗贴的穴位缓缓施加压力至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感觉以酸、麻、胀为宜,按压手法为先顺时针方向旋揉1 min,接着逆时针方向旋揉1 min,每个穴位持续3~5 min,逐次按摩所有敷贴的穴位,共持续15~20 min。

1.3.3操作后护理一般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嘱患者切勿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联系皮肤科会诊。

1.3.4情志护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加之社会、家庭、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常常伴有焦虑情绪,对控制疾病缺乏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关心患者痛苦,耐心倾听其主诉,并协助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

1.3.5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贴敷治疗期间,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或软食为主,勿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勿饮咖啡、酒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1.4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支气管炎”章节所观察的咳嗽、咳痰、痰量、喘息症状、两肺的听诊)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治疗第1、7天各评估一次。

1.5临床症状疗效判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疗效评定方法: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的积分相比的比值来评定疗效: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率≥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对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n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发展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亦较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期望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本研究采用的穴位敷贴,由治疗膏、医用胶布和保护膜构成,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发挥作用。特别是它能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发射8~14μm的生物波,该波作用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发挥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4]。已有研究表明,人体内确实存在由机体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场,该生物场自人体组织细胞的物理场效应而表现出来[5]。

同时,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已广泛应用于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评估,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的临床症状。在COPD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已将该量表列入病情评估体系中,其可靠性和反应性均较满意,可以体现出患者的健康损害[6]。

本研究发现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临床疗效、呼吸困难指数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等.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5-17.

[2]崔宴医.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2009,50(5):438-439.

[3]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6):33-35.

[4]王超东,邓柏颖,苏莉.经络实质假说的文献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71-72.

[5]张怀亮,潘钰蔚,李晓霞,等.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性病学杂,2009,8(5):329-330.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2

【关键词】老年;骨科;手术;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8-02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攀升,骨科的高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并且多伴有其他脏器的疾病,对麻醉以及手术创伤的耐受性差[1],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中青年的患者[2]。而对于高龄骨科患者来说,其最后的转归不仅仅决定于骨科疾病治疗是否成功,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伴随疾病以及围手术期新出现的并发症的影响,因此多个因素决定患者的最终结果[3]。为此笔者对我院收入骨科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围手术期准备、合并疾病类型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2012年收入骨科的1o0例行中等以上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60.5~79岁,平均(63.5 ±3.4)岁。术前伴有内科疾病患者92例其中单纯呼吸系统疾病15例(16.3%),单纯心血管系统疾病27例(29.3%),单纯糖尿病患者20例(21.7%),合并有其他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14例(15.2%),累计2个或2个以上系统疾病的患者16例(17.4%)。

1.2 麻醉及手术方式

臂丛麻醉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6例,全身麻醉37例,其他麻醉9例。手术方式:四肢其他骨折16例,关节置换34例,脊柱手术23例,髋部骨折内固定17例,其他手术l0例。

1.3 相关风险因素

患者术前一般状况(包括意识、神志、营养、机体活动等情况);术前合并脏器疾病等;麻醉方式、术前、术后诊断、手术大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并发症、合并的内科疾病术后转归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运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手术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

2 结果

2.1疾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主要有:肺栓塞(1例)、心肺功能衰竭(1例)、脑血管意外(1例)。96例出现了1个或1个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占总数的24%,其中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如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死等);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如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3例(如尿潴留、肾衰、尿路感染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认知障碍)3例;出现感染4例(包括切口及其周围软组织、关节、骨等);血栓2例(如深静脉血栓、脑血管意外等);出现其他并发症4例。

2.2 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相关因素

经统计学分析,红细胞压积、年龄、氧分压、血清清蛋白、血尿素氮、心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史、神志异常、肾功能不全、饮食状况和体力状况与手术风险具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最终结果,与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死亡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关节置换术、肺部感染、心肺功能分级、脑梗死、肾功能不全、体能状况评估及神志状况,详见表1。

3 讨论

骨科老年患者由于术前多合并系统性疾病,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或死亡 ,探讨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对于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红细胞压积、年龄、氧分压、血清清蛋白、血尿素氮、心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史、神志异常、肾功能不全、饮食状况和体力状况与手术风险具有相关性,而与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死亡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关节置换术、肺部感染、心肺功能分级、脑梗死、肾功能不全、体能状况评估及神志状况。因本研究所统计的患者例数偏少,无法进一步对疾病细化分级,因此统计结果可能会有偏失。明确手术的相关风险因素、提高高龄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积极做好手术前及术后的问题处理是渡过麻醉和手术创伤期的关键 J。只有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受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才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朱格化,张洪.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因素评估[J].现代医药卫生,2010(14):21 75-21 77.

[2] 兰秀夫,王爱民,孙红振,等76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8(5):493―495.

[3] 王玮,沈惠良,曹光磊,等65岁以上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风险因素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6):425―427.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56;R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5-1021-03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正确的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建立有效的呼吸,增强 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提高生 活质量,延长生存率。呼吸康复的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医疗、心理支持和健康 教育。其中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是核心[1]。呼吸康复已经逐步成为严重肺疾患,特 别是慢性 阻塞性肺疾患(COPD)治疗的重要组成。由于新的治疗进展,例如肺容量减少手术和肺移植患 者需要在术前、术后均进行相关锻炼,因此呼吸康复已经成为基础治疗[2]。笔者 在此对呼吸系统康复治疗综合介绍如下。

1 呼吸功能的评估

在康复医学工作中进行的呼吸功能测定,通常沿用临床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主观的呼吸功 能障碍感受分级和客观检查,从简单的肺活量测定至比较高级的呼吸生理试验。不仅用于判 断病情.还可用于指导康复治疗。实验室检查包括: 肺功能、锻炼试验、动脉血气分析、胸 部X线等,呼吸功能实验有助于对肺部疾病所致损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动态和静态肺容 量测定是最有价值的。同时还需做弥散功能、气道阻力、呼吸肌(RM)力量和耐力测定。气流 受限的程度用FEV1进行评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呼吸肌功能评估,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口 腔内最大吸气和呼气压力(MIP、MEP)。一般在接近肺总容(TLC)时测定MIP,在残气容积时(RV )或功能残气量(FRC)时测定MEP。吸气肌(IM)耐力的直接试验是IM保持较高水平吸气压力的 能力。Bellemare 和Grassino 提出用张力时间指数这个概念来表示[3]。锻炼试验 有助于发 现其他合并存在的疾病, 但需要评价患者锻炼的耐力和评价血气的变化。心肺锻炼试验已被 证明在评价呼吸困难和心肺疾病患者的锻炼耐受性方面有价值, 还有助于发现导致锻炼受限 被低估的循环因素[4]。锻炼的评估主要用于康复训练中应用的锻炼类型。过去医 生一直通 过肺功能试验来诊断和追踪肺病的发展过程, 然而呼吸困难的严重性与生理性的肺功能很少 相关。在有症状的CPOD患者, 呼吸困难程度比生理性的指标更能反映患者综合健康状况。Ma hler[5]已经提出把焦点从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角度转移到评估和减轻症状,提高个 体生活质 量(QOL)。Borg分级[6]对锻炼负荷的呼吸困难进行定量研究,呼吸困难随着锻炼强 度的变化 可被客观评估。事实上,简单的呼吸图(即作FEV时的图形),虽然指标不多,但可以提供很 多有价值的信息[7]。

2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方法

肺康复治疗项目通常包括:上肢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训练,通气肌运动训练,教育 、心理、行为干预。尽管教育和心理行为治疗重要,但上下肢运动训练是核心[1]。

2.1 上肢运动训练

COPD患者能用肩、腰部肌肉参与呼吸通气,这些肌肉能辅助扩腔[8],上臂提 起能增加这些患者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呼出[9],上肢运动潜在地促进上臂 运动而且降低运动时通气的要求,促进上臂运动的耐受性,当上臂拉紧时,通过增加背、腰 部肌肉长度有助于通气[10]。相关研究中得出,上臂训练是有益的,能增加上臂运 动能力和 训练后降低相同工作量所需的代谢和通气需求,但没有研究表明,单独使用上臂运动训练有 明显效果。有效的肺康复中上臂运动训练有待完善。

2.2 下肢运动训练

行走肌肉的练习项目,事实上是每项肺康复项目的组成部分,大量文献[11-14]支持此项目的有效性和下列观点:①作为下肢运动项目的结 果,肺功能的测定 得不到提高。②作为下肢运动项目结果评定,患者表明他们的行走能力得到提高。③行走 肌 肉的负荷耐受性得到逐步提高。对于训练强度,设置在无明显呼吸困难感觉的情况下,称之 为“关键训练强度”,低于此强度训练项目不能奏效,因此训练强度应接近患者的最大耐受 水平。

2.3 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疲劳能导致气促和运动受限[15],合理的呼吸肌运动训练能扩大 呼吸肌功能,潜在地减轻气促和提高运动承受力,目前呼吸肌训练主要包括两种:特异性呼 吸肌锻炼和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达到。最简 单的方法有吹气球、吹蜡烛、缩唇呼吸以及全身体操等。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通过行走、 慢跑、游泳、登梯等运动来实现[16]。在特异性呼吸肌训练中深慢腹式呼吸是一种 低耗高效 的呼吸方式, 可减慢呼吸频率, 延长吸气与呼气时间, 增大膈肌的运动幅度, 加大肺活量和 最大通气量, 减少残气量, 改善缺氧状态, 提高呼吸肌的供氧, 使呼吸肌的收缩功能得以改 善。缩唇呼气使气道等压点移向口腔端, 减少下呼吸道的压力递减梯度, 防止小气道过早陷 闭, 有利于功能残气的排出,改善肺功能[17]。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由于患者呼 吸功能存 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活动后往往出现或加重气促症状。为了减轻症状,患者除了减少体力活动 以外,并努力增加呼吸运动以代偿,继而出现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并因此对运动锻炼产生恐 惧和紧张心理。目前主要的运动锻炼是步行,有研究比较了步行与骑车对患者的影响,发现骑 车较步行更易产生四肢肌肉的疲劳感,患者一般因疲劳而终止骑车运动,而步行较多引起呼 吸急促,一般不产生肌肉疲劳感。

2.4 心理、行为和教育综合项目的行为干预

国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压抑与肺部损伤呈正相关。COPD合并较差的机体状况,能增加孤独感,对社会的不满意及消极的自我感 觉[18]。另外,一些对COPD患者的研究发现,心理压抑预示着日常工作能力的受限 ,精神因 素(抑郁、烦躁、精神症状躯体化、对治疗缺乏信心等)比一般精神患者更影响到功能状态 。许多肺康复项目除运动训练外,大多还包括心理或行为干预。心理部分包括对患者教育的 内容,心理训练目的是阐明特别的心理因素如抑郁、烦躁,教给患者松弛、缓解的技巧,恰 当的处理家庭、同事关系,很好地得到团体成员的理解、支持。行为干预方式可加入心理组 成部分来支持正确的、积极的健康行为,如戒烟、改变饮食习惯和坚持锻炼。而教育课程, 包括各种不同的主题:解剖、生理、COPD 病理生理、呼吸再锻炼、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动力学、副作用)、呼吸困难的管理策略、寻找药物治疗的时机、安全使用 氧气的知识等,目前心理、行为干预和教育是肺康复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作为一个确立的、有效的、非损伤的低成本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治疗策略,康复治 疗在健康―治疗系统改革中是理想的、科学的、合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GOSSELINK R,TROOSTERS T,DECRAMER M.Exercise training inCOPD partients:the basic questions[J].Eur Respir J,1997,10(12):2884-2891.

[2] CELLI B R.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COPD.A practical appr oach for imrpro ving ventilatory conditioning[J].Postgrad Med,1998,103(4):159-160,16 7-168,173-176.

[3] BELLEMARE F,GRASSINO A.Force reserve of the diaphragm in pat ients with hro 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Appl physiol,1983,55:8-15.

[4] PALANGE P,CARLONE S,FORRES,et al.Cardiopulmonary exercis e testing in th 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y vs circulatory causes of reduced exerc ise tolerance[J].Chest,1994,105:1122-1126.

[5] MAHLER D A,HARVER A.Clinical measurement of dyspnea[M].New York:Futura publishing,1990:75-126.

[6] BORG G.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J].Medsci sports Exer,1982,14:377-381.

[7] 周士枋.肺疾病的康复和运动[J].现代康复,2001,5(3):14-15.

[8] CRINER C J,GELLI B R.Effect of unsupported arm exereise on v entilatory musclerecrui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airflow obstrunction[J].Am Rev Re spir Dis,1988,138:856-861.

[9] MARTINEZ F J,COUSER J I,CELLI B R.Factors influencing ventil atory muscle recr uitment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airflow obstruction[J].AM Rev Respir Dis,1990 ,142:276-282.

[10] BANZETT R B,TOPULOS G P,LEITH E D,et al.Bracing arms increa sesthe capacity for hyperpnea[J].Am Rev Respir Dis,1988,138:106-109.

[11] CASABURI R,PETTY T L.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ulmonary r ehabili lation[M].P hiladelhia:WB Saumders,1993:204-224.

[12] CARTER R,COAST J R,IDELL S.Exercise training patients withchr 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J].Med Sci Sports Exam,1992,24:281-291.

[13] WEINER P,AZGARD Y,CANAM R.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genera l exercise 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1992,102:1351-1356.

[14] CASABURI R,PETTY T 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M].Phiadelphia:WB saunders ,1993:424-438.

[15] KILLIAN K J,JONE N L.Respiratory muscle and dyspnea [J].Clin Chest Med,1988,9:237-248.

[16] 周玲君,赵继军.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5,19(3):478-480.

[17] 曲仪庆,于钦凤,许仁和,等.深慢腹式阻力呼吸改善慢阻肺呼吸功能的 量化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35(4):317-319.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4

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约8500~14000米。随飞行高度的升高,飞机机舱内的压力逐渐减低。在上述飞行高度,机舱内压力比在海平面大气压力(760毫米汞柱)减少了130~190毫米汞柱。在低压环境中,人体空腔器官如中耳、副鼻窦和胃肠道的气体相对增多而形成“正压”。腔内气体膨胀,使这些器官发生一系列症状,引起航空性气压损伤。随飞行高度的升高,机舱加氧作用总是逐渐减低。在海平面条件下,人体肺泡气中的氧分压是103毫米汞柱。在8500米飞行高度时的肺泡氧分压是71毫米汞柱。在14000米飞行高度时的肺泡氧分压是59毫米汞柱。低氧环境会使易感人群发生低氧血症,产生缺氧症状。同时,机舱内相对湿度低于25%。低湿环境可引起人体脱水,使血和尿渗透压升高,对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机舱内“三低”环境对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旅行者的健康是不利的。

患有哪些呼吸系统疾病不适宜乘飞机旅行呢?

1.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哮喘、哮喘合并肺气肿、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慢性气流通气受限性疾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其气道的阻力增高,呼吸时的气流通气受限,换气功能受损,存在某种程度的低氧血症。机舱的低氧环境可以加重缺氧,并使原有的症状加重。低压环境则可以引起肺泡中受阻塞的气体膨胀,肺大泡破裂,造成气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2.肺心病。慢性气流通气受限性疾病进一步发展,就会累及右心室,形成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心病患者存在着低氧血症,在机舱“三低”环境中,会加重缺氧,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若病人原并发有心力衰竭,机舱环境不仅会使心衰加重,而且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即“经济舱综合征”,从而雪上加霜,加重危险性。

3.气胸。覆盖在肺表面的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腔隙。不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外界大气压。当胸膜腔因病变或外伤破裂时,胸膜腔便与大气相通,气流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有时空气可以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有时形成单向活瓣作用,吸气时让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从胸膜腔出不去,使胸内压升高,形成张力性气胸。气胸压迫正常肺而造成呼吸困难。任何类型的正在治疗而未痊愈的气胸病人,都不能乘飞机旅行。经手术治疗6周以后,气胸病人才能登机。非手术治疗的病人须在旅行前摄胸片证实气胸已完全吸收,才能乘飞机旅行。

4.开放性肺结核。结核杆菌的直径小于10微米,借助飞沫传播。若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乘飞机旅行,常频繁地咳嗽、咯痰。其他旅客与其接触后,经飞沫传播而感染结核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对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应禁止其乘机旅行。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5

【关键词】 海滨疗养因子;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病

大部分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并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力降低,同时COPD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使其占据了相当大的社会医疗资源。我们拟以目前敏感性及可信度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CRQ)[1-5],评价运动能力的6 min步行试验(6MWT)[3]为指标观察老年COPD患者应用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对COPD的干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治疗组:选择2009年4―6月来我院疗养的COPD老年疗养员2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56~73岁,平均(66±6.9)岁;病程4~15年,平均8.6年;有吸烟史者20例。排除继发性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对照组疗养员2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56~73岁,身体基本健康。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采用规律膳食、戒烟、自然疗养因子、康复训练疗法及心理和景观疗法等治疗2周。海滨自然疗养因子疗法为晴好天气组织患者到海边进行日光浴、空气浴30 min,1次/d。康复训练疗法,指导患者重建腹式呼吸,指导训练缩唇呼气,患者放松心情,用手按于下胸部两侧,并集中注意力,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收缩腹肌的同时,用手加压以挤压两侧下胸部,吸气时即对抗所加的压力,徐徐将腹部隆起,并使下胸部向外膨隆,如此反复,20~30 min/次,2次/d;医疗步行,20 min/次,3次/d,其中中高强度训练(50%~80%最大心率PHR),20 min/次,2次/周。心理和景观疗法为生活环境舒适、起居规律、充分睡眠,按个人爱好选择参加跳舞、太极拳、下棋等文体活动,景点旅游1~2次/周[4]。

1.2.2指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开始时及第7、14天时进行CRQ、6MWT。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经过2周的疗养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的CRQ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肺康复在慢性肺部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科学性已经被证实,它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青岛海滨气候平稳,日温差和年温差很小,空气清新,含尘埃、微生物、过敏原很少。气压和氧分压均较高,空气中含大量的氧气和臭氧。海滨阳光幅射强,有丰富的紫外线,空气中含大量的负离子,是理想的空气浴、日光浴场。运动训练能使受训练的肌肉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运动强度和运动耐力的增加,这些变化包括:提高毛细血管密度、组织肌红蛋白,增加每个细胞中线粒体的大小、数目及呼吸酶容量,导致摄氧能力提高[5]。有研究报道除了呼吸机训练,适度的下肢运动训练能够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受能力及生存质量[6]。本次调查中,对照组虽然没有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其CRQ和6MWT指标也有较大改善,分析原因应该与海滨气候关系密切,具体还有待于对比研究,如能配合专业的自然因子使用指导及运动医学训练,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杨铮,刘晓鹏,万崇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研究概况[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91-793.

[2]吴尚洁,诸兰艳,陈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临床应用评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26(2):141.

[3]Hodgev VA,Aliman OI,Marinov BI,et al.Cardiovascular and dyspnea response to six-minute and shuttle walk tests in COPD patients[J].Folia Med,2003,45(3):26-33.

[4]李玲.运动疗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47.

[5]南登昆,郭正成,主译.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3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624,1228.

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范文6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外科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72-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明显增多。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股骨近端骨折9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48例,粗隆间骨折50例,探讨如何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30例,女68例,65-70岁58例,71-80岁20例,81-90岁10例,大于90岁10例。合并内科疾病68例,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40例,其中心血管疾病50例,脑血管疾病30例,血液系统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50例,内分泌系统疾病40例,泌尿系统疾病20例,水电解质紊乱20例,压迫性褥疮2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包括:立即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床边心电图,胸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验。若有可疑肺部感染或呼吸急促者,增加血气分析评估肺功能,对于血色素低于9g或低蛋白血症者术前输血血浆矫正,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对冠心病或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使用消心痛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扩张冠脉,同时对心脏存在问题者马上开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生心动图检查的绿色通道,进一步评估心脏的基础疾病和功能,围手术期血糖波动大并且与创伤和应激状态有关,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mmol/L左右,对术前已经存在呼吸道感染者或泌尿系感染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1.3 麻醉方法 首选连续硬膜外麻醉,本组80例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利多卡因+0.2%布比卡因混合液),每次注入3ml,间隔5min,严密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要低浓度小剂量分次注入,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以避免引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和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不能配合做硬膜外麻醉者,血小板低于7万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引起血肿风险者,以及由脊柱手术史者(18例)使用插管全身麻醉。对已有老年痴呆或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常规使用动脉血压监测,力求血压平稳。

1.4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方法:①48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②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20例(包括DHS、锁定解剖板、空心钉),髓内钉30例(包括Gamma钉,GammaIII型髓内钉)。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切口,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20例选择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假体。空心钉采用C型臂X线机导引下小切口,微创施术,动力髋,锁定解剖板及Gamma钉行常规施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创伤。

1.5 术后处理 主要目的是防止老年人卧床并发症后遗症和加快康复,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鼓励早期进行肌肉收缩活动,并使用IPC(周期性充气加压),术后3天进行CPM(连续被动运动)训练,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 果

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经治疗痊愈。术中无死亡,住院时间平均13天,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人工关节置换病人经12-15个月随访未发生脱位,功能恢复满意。

3 讨 论

3.1 手术治疗 目前对有条件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尽早行手术治疗已形成共识,由于老年股骨骨折多具有内科并发症而且多并存两种以上,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本组合并内科疾病者高达72.3%,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贫血,术前必须充分估计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积极治疗内科疾病,调整血压及血糖等指标,提高身体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手术尽量做到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3.2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方法 ①手术时机。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活动减少使得老年人本来功能状况不佳的脏器进一步衰退,同时由于卧床出现的并发症使得手术风险增加,因此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是最佳的选择。②手术方式的选择。股骨颈骨折因股骨头坏死机率大,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因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麻醉风险小,临床实用价值大。简单的粗隆间骨折用空心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但缺点是患者离床活动的时间长。较复杂的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Gamma钉,DHS是很实用的固定方法。③手术技巧。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3.3 与麻醉相关问题 应首选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干扰小的麻醉方法,笔者发现全身麻醉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机会大大增加,术后脑梗死的患者均与术中血压过低有关,所以推荐首选低浓度小剂量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尽量保持血压偏高水平,避免影响脑组织的灌注,对已有脑梗死的患者建议使用动脉血压监护,严密观察术中血压波动。

参考文献

[1] 胡迪,晁建虎,郭尚杰,等。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