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旅游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旅游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旅游规划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1

全县旅游业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的知名度及规模都有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旅游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尤其是盐徐高速、新长铁路和镇村级公路的全线贯通,给我县旅游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是初步打造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品牌。我县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作为盐城市重点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地处扬州、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区,并被列入盐城“东方湿地”生态旅游圈,年入选上海世博之旅推荐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旅游人数不断上升,人们在欣赏水乡美丽风光的同时,荡鲜美食也颇有名气;同时,故居、陵园等政治军事遗址,寺、寺、朦胧宝塔、净慧寺等佛教文化建筑,纪念馆、故居等人文历史景点开发初具规模,打出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品牌。二是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我县旅游业已经构筑起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旅游接待能力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前列。拥有星级饭店7家,客房500多间,床位1000多张,旅行社7家,营业部6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1000余人。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结合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为契机,培育我国东部旅游新基地,打造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为龙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挥生态湿地资源的优势,抢抓世博之旅机遇,充分利用湖荡资源和古文化、现代建设成就等资源,开发一批起点、品位和效益都较高的旅游产品;立足苏北,面向全省乃至长三角,融入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兼顾海外旅游市场;着力景点开发与配套设施建设,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保护和建设好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建成多个融湖荡风光、古文化游览、度假休闲、水乡美食与购物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带,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协调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原则。有比较完整的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这些湿地景观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同时又对维持整个景区的生态平衡以及环境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以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为依据,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尤其要注重对湿地核心区的保护。

尊重地方民俗、维护群众利益的原则。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区的地方民俗和特色是其维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游客需要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感觉。苏北水乡的风貌、湿地芦荡的风情、渔家的生活情境等是水乡独特的景观,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和核心旅游区之间要有必要的缓冲,应该重视对社区居民转型旅游业的技术辅导和政策照顾,这是在规划中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宏观统一性原则。景区建设作为一个综合体,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和人文建筑景观,同时景区还承担观光、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旅游服务功能。景区在整体风格尤其是人文建筑景观要统一协调,而且要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有利于游客迅速形成对景区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景区的识别度和认同感。因此,规划建设中要做到宏观上统一。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的功能分区以及具体项目的策划应该立足于的实际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对于投资的成本以及收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为景区整体调控和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

三、规划发展目标

旅游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市场突破口,整合旅游资源,突出的生态特色,展示的民俗文化,将省级风景名胜区提升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在区域范围内率先实现传统旅游向新型的生态旅游的升级,使之成为与周边大量的生态旅游景区相匹配的特色景区,并形成“生态旅游”的区域性品牌,构筑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使旅游业融入到县的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在目前工业基础好,特色产业鲜明的条件下,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创塑生态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提档升级,吸引更多的商贾、游客,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注入活力,形成工业、旅游业共同支撑地方经济大局的格局,使旅游业由目前的经济增长点逐步过渡到县新支柱产业的地位。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与农村、农业相结合,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搞活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长效机制。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金融、信息、中介、社区、运输、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持续增长,使县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提高。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地区财政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使旅游业成为财政可持续的增长点。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多方争取资金,带动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在新的形势下,获得全新的发展。

四、推进措施

要使我县旅游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把旅游景点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亮点和看点,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营造发展大旅游的浓烈氛围。旅游经济是资源经济,是朝阳产业。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加快制定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全民总动员”发展大旅游的运作机制。一是切实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领导。确立旅游业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二是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环境。以“绿化、美化、净化、现代化”凸现城市个性,通往景区的各主要干道建设成为“绿色风景走廊”。增加环境投入,突出抓好沟河治理,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和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

辩证立体思维,确立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理念。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景区;二是人与资源的关系,确立资源不可再生理念;三是人缘关系,建设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合理布局适应各种需求的饭店、旅馆、餐饮设施;健全旅行社机构和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建立健全有较强综合接待能力的配套机构,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建成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旅游服务环境。注重旅游形象品牌的宣传,确保对外推介的投入;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改善语言环境,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方便的赏心悦目的服务项目。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推广旅游保险,确保游客安全。

策应沿海开发,建设勤政高效的旅游队伍。树立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意识和发展的艺术,真正做到卧薪尝胆,不辱使命。统一理顺各景区(点)的规划、开发、管理的关系,强化专业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水平,建立有序的旅游经营和市场管理秩序。

规划整合资源,做优做大旅游产业。把水乡的明珠串起来。一是以“又好又快发展”为指导,加快旅游产业运作体系、支撑体系、调控体系建设,强化开发、运行、调控三大功能。二是集中力量打造两个代表性景区(点)。通过精心打造和品牌提升像周庄之、沙家浜之常熟、天目湖之溧阳。就我县而言,主要是生态湿地和淮杂文化。三是利用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影响。旅游节庆的核心是要办成老百姓、游客能广泛参与的欢乐节,而且要有自己的特色。抢抓淮杂文化节、烟花杂技节等重大活动契机,充分利用“淮剧杂技之乡”的美誉,把烟花杂技节做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

突出地域特色,全面做好旅游线路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挖掘自然观光、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三大旅游主题。努力体现文化优势、经济优势、管理优势,使旅游项目既具备外在形象吸引力,又富有内在文化凝聚力。开发与完善特色旅游线路。即生态湿地风景游,弘宇生态园、园艺农业生态风光游,淮杂文化、寺、朦胧宝塔佛教文化游,故居、红色游等旅游线路。建设旅游景群。一带,生态观光旅游带:双湖公园——弘宇生态园——园艺——;一区,红色旅游区:烈士陵园——故居——纪念馆;一河,文化景观;一街,建港沟休闲娱乐特色街:依托娱乐休闲设施,培育具有特色的餐饮、酒吧、歌城等夜间消费项目,打造“夜间休闲消费”品牌,延伸旅游服务,发展月光经济;一品,传承弘扬淮杂特色文化品位,利用“淮剧、杂技之乡”的美誉,让游客亲临其中,体验参与的乐趣,体现特色文化的魅力。

五、项目布局

重点围绕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佛教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景点,为县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风景名胜生态旅游示范集聚区(一区四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12.53亿元,充分利用省级名胜风景区和双湖湿地公园、园艺科技示范区、生态园、收成民俗文化园一区四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优势,将风景名胜生态旅游示范集聚区(一区四园)融为一体,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沿海生态旅游示范区,与大丰麋鹿、射阳丹顶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成独具特色的连片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带。

2、故居扩建项目

总投资5000万元,征地50亩,扩建故居,新建童年读书处、史料陈列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

3、纪念馆扩建项目

总投资6000万元。拓建纪念馆,修建大型雕塑,新建故居、等历史景观。在小岛南侧建景纪念馆融为一体。修复菩神殿:此殿为幼年寄居借烛夜读处。开发景忠岛:利用五龙抱珠的传说开发景忠岛。

4、寺扩建项目

总投资5000万元,征地100亩。建设殿,配套建设旅游、农业观光带,建成一个集旅游、娱乐、休闲的度假佛文化胜地。

5、寺扩建项目项目

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0亩,建设宗教文化区、长寿文化区和休闲娱乐区。完善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把景区建成市内著名、省内知名的佛文化胜地,以文化为主题、以佛教文化贯穿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乡村型大众休闲公园。

6、宝塔扩建项目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充分利用唐朝朦胧宝塔的古迹、新建净慧寺,大雄宝殿、度假村等景点和配套设施服务项目,修建朦胧宝塔。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2

本文引入的“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1]。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开放实践,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国内关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见诸于洪长礼(1998)的《项目教学法的培训效果初探》一文,认为项目教学法有希望成为干部培训的主流教学方法[2]。最早应用于“旅游”领域的则是龚红霞(2006)的《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3],至今不到十年时间,项目教学法研究现已基本涉及旅游专业的各门课程。本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希望能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1.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能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进行项目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实施及最终评价,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方法。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根据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选取确定所授课程的相关项目,并将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项目始终,学生可以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实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

以教师为引导。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师由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变为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一名向导或顾问,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创造实践活动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这种“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 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2.旅游规划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2.1教师带学

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旅游规划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对资源的认识能力,分类能力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能力,景区主题定位能力与线路布局能力;培养学生对旅游规划的策划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等。项目教学法作为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师项目带学,实现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项目带学,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2.2学生自学

旅游规划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实践,在项目实践中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学生唱“主角”,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旅游规划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把握旅游规划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旅游项目规划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3集中研学

旅游规划项目教学内容涉及旅游资源禀赋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开发主题和形象设计、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旅游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规划、旅游景区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设计等众多要素和环节,特别是旅游形象设计、旅游项目设置、旅游产品设计等子项目,创新创意难度较大;商业模式设计、投资估算、效果图设计、施工图绘制等子项目,需要不同学科背景人员的参与,非一两人之力可以完成,就需要在教师的业务指导下,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任务分工的学生,围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等集体讨论方法进行集体研学,释放集体智慧,共同攻坚克难。

3.旅游规划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与步骤

3.1确定项目任务

旅游规划项目任务即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将整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如旅游资源分析、旅游项目设置等,围绕子项目设置具体任务,明确各子项目的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习补充哪方面的知识,要练习哪方面的技能,以及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3.2规划项目选取

旅游规划项目的选取应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技能结合起来,应与企业实际生产或商业经营等活动有关系,可以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能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洽谈、招投标等途径,签订适合项目教学的具体旅游规划项目。

3.3项目方案实施

旅游规划项目实施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讲解,做好引导、示范和指导,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解答;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其间能具体地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熟练运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制图,教师观看并随时指导。在旅游规划项目实施时,要求学生学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项目设计。

3.4项目评审汇报

旅游规划项目进行中期汇报和终期评审时,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论证。项目汇报时,与会专家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对每个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提升机会,个人的旅游规划专业知识技能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汇报结束后,教师围绕每一个子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集中研学,反复思考和解决问题,直至旅游规划项目通过最终评审,顺利结项。

3.5项目评估总结

旅游规划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同时对项目内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项目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进行评定评价,使学生能通过本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进一步地认识和提高。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3

关键词:统筹城乡规划;居民点;统筹城乡产业;就业需求;社会保障政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的涵义为通盘筹划,城乡统筹即意味着要通盘筹划城镇和乡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乡村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而实践证明没有乡村的发展,是不完整的发展,乡村的相对落后是整体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城乡差距持续拉大也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 城乡差距分析

2.1城镇化进程滞后,大大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萌水镇和商家镇多数为农业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19.1%和8.2%,从两镇的产业比重和从业人员构成看,工业产值比重各占62.52%和88.76%,二产从业人员分别占70%和60%,从而看出两镇的工业化进程非常高,但快速的工业化并没有自动消解城乡的二元结构,对城镇化的进程未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两镇的城镇化进程没赶上工业化的速度。

2009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三产比重

2009年萌水镇三产从业人员比例构成 2009年商家镇三产从业人员比例构成

(资料来源:《萌水镇统计年鉴》、《商家镇统计年鉴》)

2.2乡镇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层次低

2009年,萌水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4145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644236万元,农业生产总值为565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103569万元。商家镇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以耐火材料、机械制造、五金加工三大产业为主,2009年商家镇国民生产总值为113762.68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100979万元,农业生产总值为6155.6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6628万元,。

以上看出两镇经济发展不均衡,萌水镇明显强于商家镇。从经济结构来看,两镇均由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特色缺乏,产业结构亟待提升。

2.3城乡建设用地混杂,人居环境差

两镇镇区用地布局零乱,以村庄建设用地为主,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工业产生的噪音和污水等对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村庄发展各自为政,孤立建设,建设标准档次低,住宅多以低层为主,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2.4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仍低于淄博市农民的平均水平

2009年,萌水镇与商家镇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316和6870,比去年分别增长了11%和14%,但仍比淄博市农民人均收入的8013元低9%和14%。

萌水镇、商家镇与淄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淄博统计年鉴》、《萌水镇统计年鉴》、《商家镇统计年鉴》)

2.5人均GDP较高,进入城乡一体化初级阶段

2009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8万元。从下表比较分析看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人均GDP高于淄博人均和全省人均,而且高于一体化门槛。因此,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已经进入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2009年人均GDP比较表

(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淄博统计年鉴》、《萌水镇统计年鉴》、《商家镇统计年鉴》)

3统筹城乡规划

3.1城乡居民点统筹

3.1.1合村并点

1)现状村庄情况

萌水镇和商家镇共辖63个行政村,村庄总户数15891户,总人口49645人。其中,萌水镇镇域范围内有36个行政村,户数8648户,总人口为28179人;商家镇镇域范围内有27个行政村,户数7243户,总人口21466人。

2)合村并点

根据不同的农业地区特征,考虑村民意愿和耕作半径,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乡村居民点迁并方案。

规划期末,现状63个村庄合并为15个居民点,比原来减少48个。其中,商家镇27个村庄合并为7个居民点、萌水镇36个村庄合并为8个居民点。

3.1.2居民点结构体系划分

居民点划分为三个结构:核心度假区――驻地片区――居民点。

1)核心度假区

位于文昌湖西岸,以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产业为核心理念,以旅游休闲为主要产业支撑,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休闲度假、康疗养生、会议度假、生态人居为一体的高品位生态休闲度假区、生态城市第一印象区、生态文化产业博览园、生态人居示范区。

2)驻地片区

位于萌水和商家镇驻地,主要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为二、三产业及旅游人口和部分村民提供居住。驻地内村居安置的居民点共5个,分别为萌水镇的萌水居民点和商家镇的循途居民点、杨戴居民点、西商居民点、红星居民点。

3)居民点

是指萌水和商家镇驻地之外的新农村居民点,具有乡村聚落特色,结合文昌湖度假区打造乡村风情聚居区。居民点共10个,分别是萌水镇的北池居民点、泽崖居民点、碑坡居民点、龙泉居民点、北安居民点、三衣居民点、官三居民点和商家镇的冯家居民点、冶西居民点和东岔居民点,主要为村庄农村人口服务,还可承担一部分来自文昌湖城乡统筹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人口。

3.2设施规划

1)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二是居住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对于前者,公共设施分级、分类设置,即分为旅游设施、核心度假区和镇驻地设施、居民点设施。

2)市政设施

规划市政基础设施由核心度假区和驻地片区向居民点延展,实现城乡市政设施一体化。

4 统筹城乡产业

4.1总体定位及布局

4.1.1总体定位

通过产业专题研究,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改进、升级第一产业、转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产业统筹的总体定位为:以文昌湖度假区高端服务业为主,壮大提升原有城镇工业,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的城乡产业共荣区。

4.1.2总体布局

规划范围内针对不同的性质将用地分为三大片区,北部萌水镇片区、南部商家镇片区及中部核心度假区。主要的产业发展项目集中在核心度假区,两镇区内结合原有产业用地集约调整。

核心度假区,注重项目创意和特色的突出,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突出娱乐和生态的特性,打造为区域著名的旅游地产、运动康体、文化娱乐、养生疗养、观光农业和商务服务基地。

萌水镇与商家镇两个镇区内主要以城镇建设为主,两镇工业结合原有工业用地整合后各集中布置,提高入园标准,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发挥集群效应,集约发展成为新型工业产业类型。

4.1.3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内2009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093.03亩,每个农村人口人均农用地为0.08亩。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从业人员经济收入提高的需要,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逐渐增加。根据2020年末耕地面积,及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指标,可计算出所需农业劳动力。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受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推力的影响,城市就业岗位的拉力影响更为重要,故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的耕地指标取高中低三个不同方案,以体现规划的弹性。

2020年农业劳动力需求

考虑到聚集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人气,以实现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2020年的农村人口规模取低值,即2020年14 亩/劳动力,则2020年农业劳动力为495人。而2020年,农村人口为2万人,按农村劳动力占农村人口比例为55%,农村劳动力为1.1万人,则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05万人。

4.1.4就业岗位需求

2020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镇城市人口9万人左右,按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为70%,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劳动力人为6.3万人,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05万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劳动力总计7.35万人。

4.1.5就业岗位预测

根据对2006-2009 年淄博市各区县在岗职工数统计,随着淄博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市域平均在岗职工数的增长速度稳定在0.4~0.7%,其中,高新区平均在岗职工数的增长速度稳定在3.2%。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是淄博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边缘化区域,城镇人口仅为1.25万人,在岗职工基数小,随着文昌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就业岗位数也将以较快速度增长。规划文昌湖旅游度假区2020年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就业岗位2009-2020年的增加速度在2015 年之前达到最高峰,2020年之后就业岗位增长将有较大回落。

同比形同类型发展区域,如潍坊峡山区,其2007-2015年就业岗位平均增长35%,2015-2020年就业岗位平均增长20%。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规划取2009-2015年就业岗位年均增长30%,2015-2020年就业岗位年均增长20%。,文昌湖旅游度假区2015年城镇就业岗位为4.37万个,2020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镇就业岗位为10.87万个。

由此可见2020年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的就业岗位十分充足,足够满足当地就业。

5 社会保障政策

5.1户籍制度改革

在城里有基本生存条件的人口,都可以登记为城镇常住居民,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鼓励有合法固定住所或职业及稳定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进城镇落户。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征兵、转业、退伍安、优抚等配套制度改革。

5.2.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要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完善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3 教育体制改革

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遵循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

6 结语

随着进入“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箭在弦,我国真正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为顺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市紧抓当前重大历史机遇,着眼于新型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以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为试点,实现由“镇”到“市”的科学跨越,创建可进行复制和推广的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力图为中国城乡格局开辟出新的局面,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覆盖全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在城乡统筹规划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城市规划,2005(10):p9-13

[2]张伟,徐海贤,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城市规划,2005(11):p75-85

[3]张京祥,崔功豪,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城市规划,2000(9):p47-50

[4]成受明,程新良,城乡统筹规划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5(7):p50-52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4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决定的精神,积极发展旅游村镇,保护和利用村镇特色景观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有利于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项工作重在以旅游为突破口,带动新农村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重点支持和引导这些地方发展旅游经济,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国的镇*经济规范化发展提供样板。

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应坚持保护优先,规划优先;充分挖掘利用原有资源,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农村特色,实现城乡差别化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保护农民合法开发权和收益权;节地节水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管理,重服务,建设安心、安逸、安全的村镇旅游环境。

二、总体工作安排

为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健康发展,指导和规范其规划建设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将研究制定《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该标准颁布后,将根据标准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镇*进行考核。

为稳妥推进,试点先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先建立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示范,并制订了《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导则》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考核办法》。示范工作进行一段时期后,将总结经验,完善并颁布《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及考核办法。

三、示范的申报和考核

(一)申报条件

根据当地村镇特色景观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择优申报、重在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优先组织景观特色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旅游规模、人居环境较好的建制镇、集镇、村庄参加申报。有关具体条件,请参照《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导则》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考核办法》。

(二)申报和考核程序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评定工作分为省级推荐和全国综合考核两个阶段。

各地接到本通知后,要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共同组织做好本地区的初评工作。推荐工作要严格执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导则》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考核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明纪律作风,确保规范运作。初评结果要以网络或其它形式进行公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初选结果的基础上推荐不超过10个条件较好的镇*参加全国综合考核。

全国综合考核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和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共同组织专家组负责。专家组提出评审结果后将予以公示,必要时还将组织实地抽查。经全国综合考核符合要求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予以确认。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由县级建设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申报,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向省级建设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初选合格后,由两部门联合推荐参加全国综合考核。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旅游业;阳朔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34-0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广大中西部旅游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以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方式。虽然很多学者在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城乡一体化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在各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视角,探讨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互济、联系与合作,分析发展旅游对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作用、模式等方面,却显得十分薄弱。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探讨旅游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1 城乡一体化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这应该成为当前这个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首先,“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战略转型的新阶段,这一次转型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全面转型,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方面。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9.8%,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将继续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的转点期,人均gdp达到29 706万元(4 486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农业占gdp比重为10%。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农业占gdp比重降到10%、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是打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时期。再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我们改革探索指明了方向。

2 制定城乡一体化的立足点

①系统分析,全面协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通过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全面协调该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分析区域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②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制约区域发展的“软肋” 和不足后。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 发展与区域资源供应丰富的产业体系,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③产业、空间、生态并重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是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在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时应该尽快改变原来只片面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综合考虑整个城乡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现状,制定与区域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以及生态保护战略。

3 桂林市阳朔县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1 阳朔县发展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的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 km,全县总面积1 428 km2,有耕地2万公顷,辖6镇3乡,有汉,瑶,回等11个民族。截止2010年,户籍总人3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9万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3.6∶43.1。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位于漓江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处,具有地理优势,“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所占的重要位置。2010年阳朔乡村旅游收入19.5亿元,占广西阳朔县旅游收入的55%;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占广西阳朔县年接待总人数的70%,广西阳朔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

3.2 阳朔县旅游目前发展态势

①阳朔县旅游发展整体上存在的问题。阳朔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大致为: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

服务质量水平低;道路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乡镇内的道路较差,道路颠簸不平;旅游地分流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著名景点的人流量太多,失去原有的宁静;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示,种类比较单一;生态环境的恶化。

②阳朔县各景区发展存在的矛盾日趋明显。西街是阳朔县城一条长约500多米的老街。目前西街上的各类旅游企业已达200多家,包括各类餐厅、酒吧、旅店、俱乐部、旅游精品店铺、外语培训机构等,现在已成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集聚区之一。目前西街旅游企业由于过分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导致旅游企业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或氛围遭到破坏,使得当地众多的旅游企业如昙花一现,生存期极为短暂。遇龙河是阳朔县的第二大河流,素有“小漓江”之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地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将面临挑战,遇龙河景区的当地居民因为内部争利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矛盾已经露出端倪。没有任何规划的遇龙河沿岸“农家乐”、“农家饭”、“家住宿”、“农家休闲山庄”纷纷开建和营业,导致景观破坏、遇龙河河水污染,景观质量和游客体验在下降,旅游开发遇到了发展瓶颈。世外桃源是阳朔县的重要旅游景区。不可否认在旅游开发之初,开发公司获得了利润,当地居民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随着旅游景区发展,处于互动过程中的双方,如果一方有要求,另一方不能满足;或是只满足了其中的一部分,未满足方就会不断申诉、不断争取,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期间难免会有纷争和冲突发生。目前世外桃源景区的开发商(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当地居民(笔架山村)的矛盾持续加剧,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开发。

4 桂林市阳朔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

①旅游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已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发展布局,总体规划确定的向东南发展战略,从而使阳朔县在桂林市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伴随着雁山区到阳朔的桂阳公路进一步开发,桂广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铁的规划建设,阳朔县和桂林市的经济联系将变得越来越紧密。阳朔县应该尽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变当前各地旅游景区的混乱发展格局,尽快实现与桂林市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②阳朔县在桂林市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选择。阳朔应该充分利用桂林市的旅游名片,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增强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大量吸引游客到这里旅游,带动阳朔的经济快速发展。本着“依靠秀丽的山水,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理念,以旅游经济为主线统领全局战略,不断强化和放大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5 阳朔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分析

①关注指导,大力发展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其实可视为一种贸易,通过消费者(游客)到旅游企业中就餐、住宿、购物等活动,使外来资金流入旅游地区。因此,旅游企业直接对地区收支平衡做出贡献,如同其它商业行为一样,这种资金的流入创造了商业交易额、税收以及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旅游企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以及受教育程度少、缺乏专业技能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当地居民通过创办旅游企业或在旅游企业中工作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旅游企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区域内城市和农村贫困问题。

②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发展策略。旅游景区之间拥有各自不同的旅游特色,因此当地开发机构和决策部门在开发旅游景区时应该把握有利条件,控制不利因素,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同时在旅游政策的制订时应该充分体现公众意愿,应当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有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管理、得到利益,才能有效根除居民、开发商、游客的潜在冲突,从而消除旅游业发展的潜在阻碍。

③教育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对旅游地区居民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使居民充分了解到当地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的真正价值所在,使他们深切地意识到恰恰是这里的“乡土气息”满足了国内外“都市人”对自然的一种怀旧,恰恰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和人地关系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旅游者。目前,旅游地区的居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点,只有让居民了解这点,他们才有可能自觉的把自然风景、传统的耕作方式与人地关系作为重要吸引物加以保护,只有这样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

技能上的培训和观念上的指导,后者尤其要引起重视。很多从事旅游业的居民的市场意识开始觉醒,但有时会偏离方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发展,致使许多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招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家庭旅馆的营造方面,他们认为越现代化才越有竞争力,导致当地传统的民居大量减少,而当地传统的民居却是吸引国内外旅游者主要因数之一。所以居民在建造家庭旅馆可以由旧房改造而成,这种传统风貌的保持,往往更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

6 结 语

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始终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冒进。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外在发展环境,通过“关注指导,大力发展旅游企业;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发展策略;教育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不断地提高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增强旅游竞争力。从而形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礼貌、生态良性循环,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 赵增凯,童玲.基于拉尼斯—费模式的城乡一体化阶段牲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22(4).

[3] 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研究:阳朔西街案例[j].企业管理,2011,(6).

城乡旅游规划范文6

邻近城市区,区位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个别小城镇城镇建设用地拓展较快,其中部分镇区面积已经超过原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各镇镇区规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现状建设用地最大的镇建成面积约181ha,最小的镇建成面积约7ha,相差约25倍。主城小城镇基本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达到25万,全部体现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其原因在于主城区是重庆市集聚程度最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快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带来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强中心的格局加大了对城郊小城镇人口和资源要素的吸纳。主城区小城镇呈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资源向中心城区汇集的单向“外流”式发展格局。小城镇三产结构比例为1:0.5:1,基本上以凭借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的农副产品种植、矿业开发和观光旅游业发展为主。2010年,主城区人均GDP超过6.5万元,已逼近沿海城市。而27镇人均GDP基本在1~1.7万元左右,与中心城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有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现状镇区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约43%,公共设施用地比例约13%,产业用地比例约为18%,用地结构中居住单一拉动特征明显。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以满足镇区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中小学、水电气和基本商业交易网点为主,公共设施协调和配套程度差,特别是文体、环卫方面的设施普遍性的缺乏。除巴南丰盛和渝北金刀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专门的保护规划外,其余的镇在城镇风貌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建设指导,导致各镇整体风貌无序和特色缺失,体现为镇区内的无序化和镇与镇之间的同质化。各小城镇总体规划在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审批通过之前的2005~2007年编制完成。在此之后,“314”总体战略部署的提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设立、两江新区成立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修订、《重庆市“四山”管制区分区规划》等针对重庆市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均有所提升,并从相关上位规划层面对主城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原有相关镇总体规划已经与城市发展整体要求逐步脱节,急需对部分小城镇相关规划在上位规划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

主城区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策略

针对城郊小城镇实现情况,为加强城郊小城镇发展指导与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对小城镇发展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突出六大策略,多层面研究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根据城郊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发展现实,将其划分三大总体功能分区,从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策略,实行分区特色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格局(见图1)。现状发展较好小城镇主要由两大动力机制驱动,一是在“两江、四山”的主城区总体山水格局下,城市发展依托长江、嘉陵江“黄金水道”跨越城市发展门槛进行扩展型发展,如北碚的澄江、渝北的洛碛、巴南的木洞镇等;二是在中心城区槽谷地带,受两江新区功能向北延伸实现的拓展型发展,如渝北的古路镇。该区域的小城镇将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备选区域,承担主城区部分城市功能的外溢,与邻近城市功能组团的发展相结合,承载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业、区域基础设施布局、配套产业协调为主导的发展区域。拓展型发展区将是中心城市功能与小城镇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相互渗透的区域,体现为“城绿相融”。该区域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区域,也是城郊四山管制的主要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化,自然与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是重庆主城区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重点发展区。该发展区重在加强生态涵养,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城郊旅游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观光区。突出小城镇风貌特色,展现城郊自然风光的重点发展区域,体现为“城在绿中”。优化型发展区位于主城区东南区域,现状发展相对落后,人口集聚度较低,生态敏感度不及其他发展区域。该区域内重在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和资源高效开发,优化城镇发展条件和产业;并结合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后发区域的快速发展。该发展区将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的发展区域,体现为“田园结合”。主城小城镇范围内自然生态基质优良,为保护山水环境,构筑主城区生态功能屏障,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城镇建设为目标,以保护促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构建主城生态功能屏障。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是重庆主城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市政府颁布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永久性保护。将四山管制区控制范围和管制要求落实到小城镇区域空间控制要素中,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管制区控制要求,切实保护好“四山”生态资源,协调镇区建设用地拓展和转换。主城区的五个水库水源保护地均位于小城镇范围内,应根据水源保护区相关保护规定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保护地范围内人口尽可能迁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严禁在控制区域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严禁布局污染性产业。主城的次级河流中,流经小城镇镇域范围内的共计6条,涉及14个小城镇辖区范围,流经8个小城镇的镇区。次级河流流经的小城镇提出强化河流治理,完善城乡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控制人口集聚度较高区域的生活、工业、畜禽养殖污染源,特别是加快建设集中处理设施等保护要求。素除以上三类重点生态保护内容以外,在四山管制范围外的静观、安澜、南湖三大郊野公园,以及安澜自然保护区、东温泉风景名胜区等提出保护管制要求。统筹中心城区与城郊小城镇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在主城区,以城郊小城镇为整体,建立起与中心城区相互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该体系分为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和镇区基础设施网络两个相互衔接体系。结合城乡总规相应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和布点,充分预留进入城市的交通、能源走廊;在镇域范围内优先考虑区域性的港口、环卫、能源转运基地选址布点,并与镇域、镇区规划相衔接。以区域性城市交通网络为骨架,重点建立镇区至主城对外交通干道相衔接的道路体系,实现镇区主要交通性道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口和城市快速路的快速衔接。同时,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分析,针对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排水、环卫存在的普遍性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以服务镇域为主、城乡衔接的镇区基础设施网络。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城郊小城镇是主城区主要农副产品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旅游为代表的绿色发展模式,并在三个方面构建城郊绿色新型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体系[3]。以各镇现有农业资源为依托,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扩大农副产业基地产能和效益。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2],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储运、展示、观光基地。结合各镇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可建立农业观光基地5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基地37个。重庆主城城郊休闲旅游构成要素齐全,自然风景资源包括山地、高原、江、岛、湖、森林、温泉、人文风景资源较为完整,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和可开展的娱乐项目都较多,为城郊小城镇休闲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部分小城镇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如统景、东泉的温泉旅游、静观花木世界、金刀峡镇峡谷、古镇游等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行政界限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各小城镇为了自身产业链的完整,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二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理念滞后,没有把自身的农业资源作为农工商经济网络链条中的节点,丧失了农业产业化优势。因此,从区域角度出发,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创建若干休闲旅游示范区,突出不同特色性的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业。结合主城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以高度整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和休闲旅游示范区为目的地,构建9条城郊休闲旅游示范线。将自然资源、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要素溶为一体,形成1~3天不等的休闲度假游线。按现有户籍人口测算,至2020年27个小城镇户籍人口总规模约为96万人。城乡总体规划确定城郊小城镇总人口规模为70万人。因此,在2020年内,城郊小城镇需向中心城区转移约26万人,基本上与现有户籍与常住人口差额相当。至2020年,主城区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将从现状的64.4万人增加至70万人。通过增强小城镇吸引辐射功能,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通过逐步搬迁在非城市建设区域内的现有人口的方式,将城镇人口规模由当前的13.9万人提升至30万人,并引导15.1万人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总体城镇化率由当前的22%提升至43%。现状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93m2,未超过城乡总规修订确定的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9m2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居住比例高、公共服务、产业用地结构偏低、绿化用地比例不足的不合理情况。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景观绿化环境、推动城镇产业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要,高度集约居住用地建设,充分预留提升小城镇核心产业能力的适宜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是城市风貌与乡村风貌相互融合的节点。城镇建设中,应按照突出地域特色、弘扬历史文化、体现时代风貌的要求,加强小城镇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在镇区重点地区,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形态分区、空间疏密关系、特色表现、城镇功能协调几个重点控制要素进行研究,并具体落实到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控制要求中。该区域内的小城镇属于未来城市发展备选区域,镇区风貌按照新城标准建设,其风貌以新市镇和郊区卫星城市为主,镇区逐步减少居民宅基地建设审批,进行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开发和建设。减少未来城市拓展至小城镇后出现较大的风貌差异性。镇该区域内小城镇结合开发主体、地域特色、旅游发展,倡导“一镇一风貌”,突出多样化与可识别性。该区域内小城镇现状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重在加强引导,城镇风貌以川东传统建筑为主,突出地域特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力求形成整洁统一的城镇风貌,减少未来改造的难度。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的旅游类型,并以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