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1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生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儿童乳牙患龋率已达很高水平,卫生部和全国牙防组2005年报告5岁组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是61.9%。2006年程睿波等[3]调查沈阳市儿童患龋率3岁组为48.43%,龋均2.00。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乳牙患龋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和WHO在“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目标,就必须在孕妇和婴幼儿阶段(0~3岁)采取干预措施[4]。此次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防治干预前后对比,患龋人数、治疗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龋均也明显降低,说明散居儿童防治龋病措施,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防龋效果显著,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及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乳牙的发育从母亲怀孕第4~5周开始,乳牙的硬组织是在胚胎时期形成,母亲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胚胎时期乳牙的发育,关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致龋菌存在母婴传播,因此儿童防龋干预应从母亲孕期开始,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的膳食,会促进儿童乳牙矿化,减少母婴传播机会,降低儿童患龋率。
本院儿保负责辖区0~6岁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因3岁以上儿童已大部分入托,婴幼儿是本院工作的重点,而人的一生口腔保健的基础在婴幼儿期,即防龋关键期。此时疾病、营养偏差会使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钙含量不足,会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抗龋能力降低。因此把儿童防治龋病措施贯穿儿童系统管理的始终。通过儿童来院健康检查,开展对儿童口腔保健个体化指导及对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促进,提高家长自身口腔健康水平和关爱儿童牙齿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在提倡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的同时,重点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致病菌的滞留和菌斑的形成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而正确刷牙不仅可以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还可以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上皮角化程度,增进牙周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5]。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刷法刷牙,用含氟牙膏,对抗牙面酸解,干扰菌斑形成,促进牙面重新矿物质化。
此次调查,患龋儿童治疗比例从2003年8.93%至2008年62.16%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但还有近四成未接受治疗。乳牙龋齿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治疗目的是为了终止病变的发展,保证乳牙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至替牙期。儿童年龄小,常因紧张和畏惧而不愿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乳牙能换,不用治”,加之口腔治疗费用较高,造成口腔治疗比例不高,因此还应大力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的认识,提高治疗率。
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是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化儿童家长及全社会对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监督训练儿童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早诊早治乳牙龋。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步完善,长期实施。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2] 杨志龙,吴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对幼儿园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42875.
[3] 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96660.
[4] 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
[5] 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3):226.
转贴于 【摘要】 目的 检查5年来对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3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调查,2006年、2008年分别与2003年干预前对比。结果 2006年、2008年散居儿童患龋率与2003年干预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P
【关键词】 龋齿/预防; 龋齿/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儿童
随着国内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儿童龋病预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院于2003年开始对管辖社区0~6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预防性干预,并抽取2006年和2008年3岁组进行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散居儿童(总体的95%)。从2003年开始本院对管辖社区内散居儿童,实施龋病防治干预措施,于2006年和2008年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发病情况进行检查,2006年检查133人(男69人,女64人)、2008年检查165人(男86人,女79人),并将检查结果与2003年干预前检查的3岁组儿童143人(男75人,女68人)龋病患病情况进行对比。龋病诊断依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由经口腔专业培训的医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进行视诊、探诊(一次性口镜、探针)检查。
1.2 防治模式
1.2.1 开展健康教育 对孕妇提供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对家长每年4次以上进行个体化0~6岁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内容有乳牙特点;乳牙龋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检诊;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与纠正;乳牙外伤处理;有效的刷牙方法;食物对牙齿健康影响及儿童合理饮食等。发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宣教普及率95.0%以上。
1.2.2 预防性干预指导 儿童在婴儿期2个月1次、幼儿期3个月1次、学龄前期1年1次体检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检查及个体化指导,如发现儿童患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及乳磨牙存在深窝沟时,及时通知家长,嘱其到口腔儿科进行治疗或窝沟封闭,并电话回访,掌握治疗情况。
胎儿期:孕妇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合理,妊娠后期补钙和维生素D。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防治佝偻病。小儿出牙后,每次哺乳结束再喂一二匙水,母亲每日早晚2次用洁净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面。
幼儿期:每餐后漱口,少吃甜食,2岁以后,指导儿童开展刷牙训练,晚间睡前刷牙,刷牙方法由家长监督帮助,使用儿童牙刷和儿童含氟牙膏。学龄前期:坚持每日早晚刷牙,儿童牙刷每季度换1次(牙刷变形及时更换),饮食多样化,不吃零食,培养口腔健康意识。
2 结果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204-01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且近年来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口腔健康目标,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为了解吐鲁番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本市区4158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吐鲁番市制定儿童口腔保健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158名2~6岁儿童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在自然光线下,采用平面口镜和探针进行口腔检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齿检查标准,按年龄分成4组,按民族分成3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 < 0.05有临床意义。
2 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一。
各民族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二。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很高,5~6岁组患龋率高达62.70%,但治疗充填率却很低,总充填率只有3.17%,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
3.1 与最近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膳食结构改变,精制食品过多,及过多摄入糖类食品有关。
3.2 与家长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贫乏,忽略乳牙的预防保健,对乳牙龋病治疗重视不足有关。
3.3 与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在治疗中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不愿意或拒绝治疗有关。
3.4 与幼儿园未开设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课,及未开展群体儿童龋病普防普治有关。
3.5 乳牙患龋率在不同民族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同有关。
3.6 与目前口腔医疗费用过高,我地区居民承受能力较差有一定关系。
4 建议
4.1 依托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积极开展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
4.1.1 依托我院儿保门诊医师,对定期参加儿童体检的家长,进行儿童口腔保健预防知识的宣传,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4.1.2 定期对家长开办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讲座,由专业医师讲解儿童乳牙龋病的危害,及预防龋病措施,转变家长错误观念,提高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
4.1.3 对幼儿园教师和保健医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及时传播口腔保健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不断提高保教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再把口腔保健知识贯穿到教学和入园儿童的生活安排中,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2 平衡儿童膳食,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
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对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儿童膳食结构,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达到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3 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定期对幼儿园开展督查指导,要求幼儿园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对患有龋病儿童管理率要求达到100%;同时检查教师教案与儿童口腔保健相关内容,抽查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查看儿童日常生活安排,抽查儿童口腔卫生(实行儿童一人一杯)落实情况;
4.4 在幼儿园开展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4.4.1口腔一级预防保健措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开展群体儿童普防工作,推广适合儿童的简单、安全、经济、防龋效果好的氟化物涂膜技术[2]。
4.4.2口腔二级预防保健措施:定期开展群体儿童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病,早期治疗,及早恢复乳牙功能。
4.4.3 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对较重龋病进行正规、系统、彻底的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
4.5 加强质量管理是儿童口腔保健发展的基本保证;
严格按照吐鲁番市托幼机构管理条例,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质量验收检查评比,对验收合格的托幼机构给予表彰,未达标者限期整改或彻底取缔,同时加强托幼机构人员的卫生保健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3
[关键词] 口腔卫生;儿童龋齿;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126-02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被国际卫生组织(WHO)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也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患病率高,继发病多,不仅对儿童个人局部和全身造成危害,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龋齿发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家庭与社会因素都有关系[1],其发生与细菌、宿主、食物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宿主的口腔卫生健康行为与龋齿的关系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大大减少牙菌斑及食物附着牙面的时间,是预防龋齿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口腔卫生与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09 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960例,女900例;年龄3岁者410名,4岁者520例,5岁者460例,6岁者470例。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3]中龋齿的诊断标准进行龋齿检查。由同一医生完成, 另一名医生记录。检查器械为探针、口镜和镊子,在自然光下进行视诊和探诊。龋齿诊断标准: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使用CPI探针来证实咬合面或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
1.2.2 口腔卫生问卷:向所有受检学龄前儿童家长发放自拟定问卷,内容为喂养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龋齿人数及患龋率
本组调查显示,儿童患龋率以6岁儿童为最多,达65.95%;5岁者其次,达41.08%。4岁者高达31.73%;3岁者高达28.29%;年龄稍大的儿童患龋率较高。见表1。
2.2 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口腔卫生问卷
儿童患龋率与喂养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均有关系。见表2。
3 讨论
各种含糖较多的精致食品以精细和高糖为主,食物纤维成分少、质软、黏稠且含糖高,容易在牙面滞留并发酵产酸。儿童的进餐次数多且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繁殖,加快龋齿的发生,但同时相应的口腔保健却相对落后,引起学龄前期儿童龋齿高发。
通过本组口腔卫生问卷可以观察到正常儿童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不吃零食;而龋齿儿口腔卫生明显差于正常儿童,不良习惯较高。
母乳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是最适合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易被婴儿摄取利用,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钙化,从而增强儿童牙齿的抗龋能力。人工喂养和大量摄入饼干、糕点等甜食的儿童,这一类食物易滞留在牙面, 易被口腔细菌利用发酵产酸而致龋[4]。饭后漱口能及时去除牙面滞留的食物残渣,稀释口腔中糖及酸的浓度,防止pH 值过度下降,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生率[5-9]。
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 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保持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akki TK. Life style, dental caries and number of teeth[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 iol,2004,22:298-302.
[2]Harris R.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on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1):71-85.
[3]陈勇.错胎畸形病人对正崎治疗的配合性[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3):243-244.
[4]岳松龄.国外龋齿预防动态[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0,7(1):6.
[5]马缨卫,邵林琴,高丽萍,等.国内对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9(4):438-439.
[6]张颖,刘璐,程睿波,等.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67-70.
[7]王利芝.健康教育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06-107.
[8]陈明,彭胜,郑军,等.宁波市城区1160名幼儿园4~6岁年龄段乳牙患龋及分布情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58-59.
[9]李煜.9513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4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牙病患儿660例,男300例,女360例,年龄2~13岁。660例患儿中口腔不良习惯130例;吃甜食较多320例;口腔保健知识缺乏210例。
健康教育内容:如何早期发现儿童龋病,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龋;儿童正确刷牙方法;提倡学龄前儿童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如何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六龄牙”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方法:①如何及早发现龋病:刚萌出的恒牙易患龋齿,应经常观察牙齿的变化或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师检查。早期龋(龋齿很浅,仅限于牙釉质层),孩子本身没有不适或疼痛,但在擦干牙面后能看到局部有白垩色(粉笔色)或深褐色斑点,且这些斑点不能用刷牙方法去掉,这种情况下,可到专科医院请医生对变色的牙齿表面涂氟或再矿化治疗,使牙齿恢复到正常颜色。如果是后牙咬合面的窝洞内,可做窝沟封闭,同时这也是提醒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警示信号。②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孩子一定要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要漱口。儿童不要咬坚硬的东西;不把衣服、手等不卫生的东西放入口中,家长可以用故事、儿歌、游戏等方法告诉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清洁方法,督促儿童养成口腔护齿习惯。在饮食方面,适当限制儿童食用含糖的食物如饼干、蛋糕、饮料等,更要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频率,减少间食的次数,多饮用牛奶、豆浆;多咀嚼箩卜、青菜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品。③儿童牙刷、牙膏的使用常识:儿童应选用刷头大小、刷毛软硬都合适的保健牙刷,刷完牙,要将刷毛上的水甩干净,刷头向上,立在口杯中,使其尽快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建议每2~3个月更换1次牙刷,以保持牙刷的清洁能力。建议4岁以前的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吞入氟素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利。④“六龄齿”的重要性:由于家长认为“六龄齿”是将来要被更换的错误概念,忽视对其保护。“六龄齿”的早失会大大降低儿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影响颌骨的发育,引起临牙的倾斜、咬合关系的紊乱,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⑤增强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就诊患儿中,乳牙龋坏较普遍,这与家长对乳牙保护知识缺乏有关。他们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牙。针对这一误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3~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但这种变化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至少每6个月接受1次口腔健康检查,患龋多的易感儿童3~4个月检查1次。建议家长在儿童6~7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窝沟封闭术。
结 果
通过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后,牙病患儿的口腔行为习惯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也提高了对乳牙的认识,做窝沟封闭防龋术的患儿也日渐增多,这说明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1。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 788+.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54-02
【关键词】 牙,乳;龋齿;儿童,学龄前;聋
儿童龋病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研究儿童龋患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前聋哑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2]。为了解学龄前聋哑儿童龋患,为聋哑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笔者于2006年6月对鹤壁市聋哑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鹤壁市学龄前儿童975名为对象,其中聋哑学校198名、社会福利院44名、博大幼儿园450名、商业局幼儿园28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聋哑儿童242名,非聋哑儿童733名。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统一诊断标准后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采用自然光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括探针、镊子、口镜等)进行口内视诊,直接检查龋齿个数,以明显龋齿洞或黑点为诊断标准进行记录。
1.2.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和福利院保育员,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刷牙习惯、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统计有效刷牙人数和有效刷牙率。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75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儿童患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聋哑与非聋哑儿童患龋情况 3岁与6岁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聋哑儿童:χ2=5.07,P<0.05;非聋哑儿童:χ2=4.91,P<0.05)。见表1。
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55.37%)和龋均(0.90)均高于非聋哑儿童(46.10%,0.64),2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2.2 聋哑与非聋哑儿童刷牙情况比较 聋哑儿童住校期间或在福利院集体生活中,在刷牙习惯、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刷牙率为38.43%,有效刷牙率为39.78%;而非聋哑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刷牙率为71.90%,有效刷牙率为54.08%。聋哑儿童刷牙率和有效刷牙率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6.47,P<0.05或P<0.01)。
3 讨论
调查显示,该市3~6岁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非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0%)[3],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聋哑儿童的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与聋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社会、家庭对聋哑儿童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机体各种内在因素均影响龋齿的发生,而不良的口腔内环境是导致龋病的直接原因。由于聋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口腔利用率较低,在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产酸,在口腔细菌和口腔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失去钙质,随之脱矿、变软、变黑,最终形成龋坏。
聋哑儿童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调查的聋哑学校与福利院中,聋哑儿童大部分为寄宿制儿童,多数来自农村或为被遗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口腔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口腔卫生观念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聋哑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仅为39.78%,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54.08%),这是导致聋哑儿童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的又一因素。经调查,许多聋哑儿童的家长及教师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对儿童口腔保健的要求很低,加之口腔科医生在为聋哑儿童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
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最主要的致病菌。邹静等[4]研究认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被调查的学龄前聋哑儿童过着寄宿制集体生活,由于混合使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变形链球菌容易在儿童中形成水平传播,导致患龋率增高。被调查的非聋哑儿童多为散居生活,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釉质发育期间的不良因素。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口腔健康行为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较为重要[5]。因此,聋哑儿童的龋病预防应从加强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聋哑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特殊语言教育,指导聋哑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有效刷牙率,适当增加口腔功能利用度[6],加强集体用餐管理,减少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的水平传播。社会相关部门应把聋哑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范畴,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等.大连市某区3~5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 003-3 004.
[2] 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140.
[3] 岳松龄.中国人患龋情况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1):55.
[4] 邹静,尚冉,凌均,等.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388-390.
[5]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儿童口腔健康指导范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患龋;涂氟;窝沟封闭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98―02
龋齿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很高「1。儿童龋病与其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有关,家长对口腔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他们的行为及态度都直接关系和影响孩子的口腔状况、孩子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因此家长防龋认知意识与儿童龋病的发病和防龋措施的落实也有密切的关系「2。为了了解鄂西北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防龋措施和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策略。本课题组特对鄂西北地区十堰和襄阳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家长防龋认知意识做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十堰和襄阳各三所幼儿园3~5岁儿童796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其中十堰476名,襄阳320名。
1.2 方法
1.2.1 口腔临床检查 经过老师的指导,按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调查标准进行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检查,由我们实践队的成员对孩子们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龋齿数量进行登记统计。
1.2.2 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儿童是否做过相关龋齿防治工作(使用涂氟和做窝沟封闭)以及家长对防龋技术的了解程度(涂氟和窝沟封闭)和预防龋齿的方法等。对受检查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询问,然后回收问卷,本次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756份,有效份数742份。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十堰和襄阳两地学龄前儿童患龋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 结果
2.1 儿童患龋情况
十堰市学龄前儿童3~5岁的患龋率分别是52.83%、61.26%、48.19%;襄阳市的3~5岁的患龋率分别是38.53%、58.30%、46.38%,且有龋填充率分别为5.46%和7.65%均较低。
2.2 两地家长对防龋技术的了解情况
2.2.1 对涂氟防龋齿的了解状况
2.2.2 对窝沟封闭技术防龋齿的了解状况
2.3 家长对预防龋齿所采用的方法
3 讨论
3.1 据结果显示,十堰和襄阳两地儿童的患龋率总体还比较高,在3~5岁的儿童中,4岁孩子的患龋率最高,3岁孩子次之,5岁儿童较低,这之所以与前人调查显示的结果有出入,主要是由于随着防龋工作的开展,如涂氟或进行窝沟封闭,儿童龋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结果还是不容乐观,况且有龋填充率很低,反映了家长防龋意识极度匮乏现象,也说明龋齿的防治工还任重道远。
3.2大部分家长对儿童龋病的高发病率没有足够的意识,甚至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用保护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儿童龋病高发的现象。本研究中十堰学龄前儿童家长对涂氟防龋和窝沟封闭技术了解情况大体上比襄阳要好一点,但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相对核心的预防龋齿方法,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这方面还是襄阳的家长认知意识高,这也是造成十堰儿童患龋率高于襄阳的重要因素。总体看来鄂西北学龄前儿童家长的防龋认知意识不是很高,有待提升。
3.3 干预措施:
3.3.1 加大宣传力度,推广防龋技术的应用,采用涂氟技术,由于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解除蛋白质和细菌对牙釉质的吸附,降低牙釉质的自由能;降低牙釉质表面的溶解度,促进再矿化等「3。所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免费涂氟,能有效减少龋齿的发生。采用窝沟封闭技术,窝沟封闭是在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齿(牙合)面、颊面、舌面的点隙沟裂处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的侵蚀「4,达到预防龋齿的的一种有效方法。
3.3.2 争强对患龋率高的地区的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打造新型口腔技术人才,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的口腔人员配备,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放眼当前本科生紧张的就业形势,往基层医院输送口腔人才,也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同时也填补了基层的缺口,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解光明.种植牙知多少.医药与保健,2004,(9):11
[2] 冯蕲秋,沈庆平,米君国.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2009,29(12):65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