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发电企业;管理创新;原则

一、管理创新的原则

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一切管理创新活动都需要符合其原则的基本要求,即以经济技术指标为目标,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手段,大力开拓电力市场,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和管理改进,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优化。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一个企业运营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获取最大的利润则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指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只有不断的创造利润,企业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命力,扩大企业的运作,从而有资本使企业做大做强。发电企业特别是火力发电企业鉴于其特殊性,抓细节管理和降低煤耗并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也成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此坚持精细化管理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成为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二)以人为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对于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提出了新的理论――以人为中心,由此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的发展也逐步由物质管理向人力管理转变。针对于该理论之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当重视员工的要求,不仅仅要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命力,因而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延续企业的生命。发电企业的管理更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对于企业的热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发电企业的运作之中,促进发电企业的各项创新活动。

(三)企业文化是灵魂

企业文化是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提升企业文化可从根本上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责任感。通过企业文化的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也得以升华,从而使得企业可以不断的超越自我,才能使发电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二、管理创新对发电企业的意义

管理创新就是通过规范管理的模式,探寻电力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改进经营模式,从而帮助发电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经济效益好、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显著的现电企业,才能使安全迈上新台阶,效益实现新提升,发展取得新突破。管理创新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更是推动发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电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如果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体制,那么发电企业的发展则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革,竞价上网体制的实行,发电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要求,因而为了顺应发电企业的发展,管理创新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管理创新有助于提高发电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有助于贯彻发电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其次,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必须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增强市场的忧患意识,提高竞争优势,在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力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区域性电力竞价市场及月度和日竞价交易优势,并获取更多的替代电量交易。第三,管理创新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人才经过合理的配置之后,才可使员工与企业使命、发展愿景、经营价值观相一致,在工作中才能执守企业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要求,才能使员工始终如一的忠诚并服务于企业。

三、发电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问题

(1)管理创新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加强管理创新是为适应发电市场竞争、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随着发电电力市场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开拓电量市场,并通过强有力的管理和营销举措,确保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2)成本压力过重,利润空间有限。随着煤炭价格在高位运行基础上继续上涨,沉重的成本压力要求公司必须加强管理,通过优化矿点布局、寻找新的资源供应点、加强煤质监控等措施,努力降低燃煤成本,为公司生产运作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3)内控体系不完善,经营压力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强化内控、挖潜增效,走内涵型发展道路。只有通过内部深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从拼设备、拼资金、拼人力等硬件到拼技术、拼管理、拼创新和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全面转变。并通过内部因素来消化外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化解落实政策而形成的经营压力。

(4)员工素质需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需进一步增加。通过管理创新,使员工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常识、基本方法,熟知精细化管理精髓,使发电量、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生产用油、标煤单价等效益目标和技改项目、等效可用系数等效率目标上有显著提高。

四、发电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推进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的管理工作的创新理念,主要要求在发电企业的基本发电工作中做到精细,并使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

管理的精细化可以保证发电企业的各项生产环节符合行业规范,根据具体的管理内容不同可以将发电企业的管理项目进一步划分为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运行调度管理、策化经营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科技信息、成本管理以及人力管理等。在不同的管理项目下,具体分析业务的具体流程,并不断优化,从而使每一项业务都是实用且可控制的,同时按PDCA循环要求,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不断地筛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细化可执行的具体管理措施。

精细化的管理将不同内容的管理工作分门别类,理清了发电企业对于管理工作的思路,可以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发电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二)基础管理的规范化

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发电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制定管理目标。并将基础的管理工作贯穿发电企业的所有环节。

基础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依据电力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管理体系,以指标管理和科技管理为抓手。使各项技术可控在控,从4S到5S再到6S,规范每一个工作细节。经常对设备实施技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并通过项目创新,来推进企业跨越发展,实现扭亏增盈,使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提升,优化掺配煤混和比,使供电煤耗达到最合理最满意的标准。当然,在规划化的基础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地研发节能高效的发电工艺,不断地加强科研投入,同低碳生活进一步靠近,重视信息化产业在发电工艺中的应用,形成新时代的发电企业。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企业得以良好的运行都要归功于人才,因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便成为发电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发电企业的员工一般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因而在人才选拔方面需要格外重视,可以借鉴国外的人才选拔制度,与国际化接轨,提倡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发电企业的核心人才。深化员工的培养计划,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柔性人才使用机制,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流失。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多种学习以及培训的机会,探索与市场相衔接的用工机制。重视绩效评估,制订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在避免员工流失的同时可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荣辱与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四)文化管理的引领化

企业文化是发电企业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要长期的发展不仅仅依赖生产产品,更要依靠企业文化的支持。在发电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应当主要强调两方面内容:第一、安全生产。由于发电企业设备的高温高压运行以及很多高空作业,因而更强调安全在发电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强调创新理念。创新理念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可以营造一个共同努力,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无论是在设计理念或者宣传工作上,都需要强调创新意识,由此发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五)管理观念创新化

管理者是创新的主体,因而我们要求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只有管理者具有接受新事物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才能引领整个发电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一个思想观念创新的领导队伍,需要能接受国外成功企业的管理者思想,不断的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将国外的管理者经验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不断地提高我国发电企业的组织构架,从而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树立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并根据电力市场的变化规划发电企业的发展道路,实施战略化的部署,接受顾客导向等全新的经营战略,以更强悍的工作团队,更强大的工作阵容去迎接电力市场巨大的挑战。

(六)风险管理的预警化

发电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的最重要方面还有风险管理。这需要企业接受信息化改革对于发电企业的影响,积极的探索如何控制发电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地降低发电运作风险。重视企业名誉对于发电市场的影响,重视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好风险流程控制和设立预警机制,全方面地分析电力市场的环境,把风险降低在最低限度或实现零风险。

五、结束语

管理是一个发电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由此深化发电企业管理创新才能提升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管理创新是对于发电企业管理所提出的一个新目标,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愈演愈烈,因而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成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发电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因而发电企业的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发电企业的自身特点,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摆脱陈旧的管理思想。在发电企业的管理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推进管理的精益化,规范基础的管理工作,坚持以人才为核心,重视企业文化的管理,从而才有助于一个发电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发电企业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梦,范昕. 电力企业全面管理策略探析[J]. 企业研究, 2011,(14) .

[2]黄远国. 试论电力企业管理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8) .

[3]贾佳. 电力企业施工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J]. 中国外资, 2011,(21) .

[4]杨晓东.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中的缺陷与优化策略探析[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11)

[5] 孙旭辉.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金山企业管理, 2006,(02) .

[6] 刘超. 强化细节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3) . [7] 黄立晓. 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用人[J]. 金山企业管理, 2008,(02) .

[8] 张韵君.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创新[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1) .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非手术/中医药疗法 矫正

2000年12月~2005年11月,笔者收治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93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中医药疗法治疗,对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有一定影响,现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93例,男61例,女32例,年龄20~60岁,平均36.1岁;车祸致伤37例,坠落伤35例,重物压伤21例; T11椎体骨折13例,T12椎体骨折9例,L1骨折32例,L2骨折39例;合并肋骨骨折9例、四肢骨折11例、一过性下肢麻木5例、颅脑外伤6例;伤后至入院时间最长24 h,最短1 h。Cobb’s后凸角平均19.5°(6.2°~34°),前柱压缩平均35%(30%~50%),椎管占位均0.05)。

1.2 论断标准[1,2]

(1)有外伤史;(2)骨折部位疼痛、压痛、叩击痛;(3)功能障碍,腰部活动受限;(4)X线(CR)片示:椎体楔形改变伴后凸畸形、骨皮质连线中断;(5)CT和(或)MRI可见相应节段椎管内占位。

1.3 病例纳入标准

(1)临床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患者;(2)骨折部位:T11、T12、Ll或L2; (3)无神经损伤;(4)属于单节段骨折;(5)骨折未累及小关节突;(6)脊柱后凸畸形

1.4 病例排除标准

(1)年龄60岁者;(2)脊柱骨折部位非T11、T12、L1或L2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神经损伤;(5)椎管占位≥35%;(6)按Denis分类为屈曲分离损伤及骨折脱位患者;(7)脊柱后凸畸形≥35°;(8)关节突骨折或后柱其他部位粉碎性骨折;(9)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配合治疗者;(10)合并血液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11)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或精神病患者;(12)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过敏者;(13)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效果或资料不全等。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疗法[2]

入院后煎服中药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或大将逐瘀汤(大黄后下30 g,槟榔20 g,生姜10 g,桃仁9 g,红花9 g),每日1付,连续3 d,之后按骨折分期辩证论治;同时予院内制剂烫疗药痛区烫疗,1次20 min,1 d 2次。

2.2 腰部垫枕配合中药疗法

腰背部伤椎处垫1个20 cm×15 cm×10 cm的软薄垫,坚持2~3周,中药疗法同上。

2.3 腰背肌后伸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疗法

入院第3~4 d开始在床上进行5点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每日4~5回,每回20~50次,2周后改用三点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并视情况逐渐过渡到拱桥支撑法、飞燕点水法,锻炼过程循序渐进,其强度和次数以患者能忍受为原则,具体锻炼方法如下: (1)五(三)点支撑法:患者以头部、双足及(双肘)等五(三)点为支点,使肩、背、腰、臀部呈弓形撑起。先屈肘伸肩,再屈膝伸髋,同时伸腰挺胸,使躯干离床而起,一起一落;(2)拱桥支撑法:患者双侧腕关节背伸,两臂后伸过顶,双手双足支撑体重,使身体完全撑起如拱桥样; (3)飞燕点水法:患者取俯卧位,双上肢后伸抬头挺胸,双下肢后伸(膝关节呈伸直位)离开床面,身体呈反弓形。中药疗法同上。

所有患者均严格卧硬板床5~8周,配合静脉注射红花注射液、七叶皂苷钠等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药物2~3周,下地时带腰围保护腰部,6个月内禁忌弯腰和负重活动。

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发生迟发性症状比较用x2检验。

4 治疗结果

4.1 临床结果观测

治疗后观测其临床结果,按一定标准评定疗效(另文讨论)。并在最后随访时观测其迟发性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见表1。表1 三种疗法迟发性症状表现情况比较注: (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

4.2 安全性观测

治疗期间观测:(1)血压;(2)心电图;(3)电解质;(4)大便次数;(5)腹痛。

4.3 影像学观测

观测患者入院时、治疗后下地负重前及14~39个月后最后随访时的影像改变情况,包括X线(CR)片、CT扫描及MRI成像等,主要内容包括Cobb’s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形态及椎管内占位情况等。本组入院时获X线片、CT检查93例,行MRI扫描39例;随访时摄X线片93例,CT分析57例、MRI扫描23例。93例患者Cobb’s后凸角改变情况见表2。表2 三种疗法对骨折Cobb’s后凸角的影响注:*2组组间比较,均为P0.05, (1)与(3)比较,P

附典型病例1例:患者,男,58岁,因外伤致L1压缩性骨折3 h入院,入院时摄X线片示Cobb’s后凸角15.0°,2004年12月在本院住院,予腰背肌后伸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疗法治疗,Cobb’s后凸角纠正10.0°(15.0~5.0°)。

功能锻炼前后X线侧位片如图1~2所示。

图1 腰背肌后伸功能锻炼前 图2 腰背肌后伸功能锻炼后

3 讨 论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多见,对并发伤椎后凸损伤脊髓及马尾神经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尽早纠正后凸畸形、早期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但对于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发伤椎后凸畸形尤其是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手术治疗也不容易完全纠正后凸畸形或维持矫正状况,文献报道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后凸畸形、产生临床症状而再次手术[3,4],故有学者主张对症选择非手术治疗[5,6],包括石膏外固定、支具保护及中药内服外用、腰部垫枕、功能锻炼、整复等中医药疗法。本文主要探讨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功能锻炼后脊柱后凸Cobb’s角平均为6.5°,纠正率为65.6%(12.4/18.9),最后随访时后凸Cobb’s角平均为22.1°,平均增加3.2°;垫枕组入院时脊柱后凸Cobb’s角18.7°,经治疗后下地负重前10.2°,纠正率为45.5%(8.5/18.7),随访时后凸Cobb's角平均增加4.6°;中药组脊柱后凸Cobb’s角纠正率13.4.%(2.5/18.6),随访时后凸Cobb’s角平均增加5.1°,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纠正率比较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

有关脊柱后凸畸形程度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少学者研究报道两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本研究显示,各组均有患者出现迟发性腰背部疼痛、躯干失去支撑感等临床表现,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还显示,攻下逐瘀中药使患者发生泻泄、腰部垫枕可使腹胀加重、功能锻炼可增加心脑负荷,部分患者出现短期轻度头晕,但治疗前后血压、心电图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异常情况,治疗过程未发现对患者有明显副作用。3种疗法临床运用安全、方便、价格低廉[2],其中以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效果肯定,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脊柱外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429-432.

[2] 贺启荣,李智斐,许建文,等.大将逐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疗效初步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153-154.

[3] Fan KF, Tu YK, Hus RW, et al. The high fixation failure rate of short 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for unstabl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J].Orthop Trans, 1997,21(4):267.

[4] 王自立,陈军,乔永东.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术后迟发后凸畸形的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43-1146.

[5] 沈文哲,沈永训.非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三柱爆裂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0):735-737.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中药;肾病;原发性痛风性肾病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d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effectiveness. Methods 80 cases of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our hospital,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llopurinol, treatment group taking 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idney disease;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使尿酸沉积于肾脏所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病发病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易复发,目前国内学者已着眼于从中医药寻求疗效好、副反应少的药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原发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风性肾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其中男67例,女13例;年龄31~70岁,平均56.5岁;病程1~30 年,平均病程6.7年;有29例肾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不全代偿期5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2例,肾功能衰竭期9例,尿毒症期3例;合并高血压40例,高脂血症61例,糖尿病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它原因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按照随机原则,设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减少富含嘌呤类食物的摄取,尤其是减少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的摄取,禁酒,多饮水,碱化尿液。对照组患者口服别嘌呤醇0.1g/次,每日3次,待尿酸降至正常后用维持量0.1g/次/d。治疗组患者服用自拟中药方剂:生黄芪30g,太子参15g,生地黄15g;土茯苓30g,萆30g,百合10g,滑石10g,桃仁10g,红花9g,丹参30g,地龙30g,白花蛇舌草30g,威灵仙10g,薏苡仁l5g,玉米须15g,甘草5g。加味法:关节红肿明显加忍冬藤、络石藤;恶心呕吐明显者加苏叶、黄连、姜竹茹、枇杷叶;尿血加白茅根、琥珀粉;蛋白尿明显加六月雪、金樱子、覆盆子、芡实等;尿路结石加石韦、鸡内金;神疲乏力、头晕明显加制首乌、桑椹、枸杞等;皮肤瘙痒明显者加蝉衣、石榴皮。每日1剂,煎煮2次,共取药液400mL,分2次煎服。治疗12 周后评定疗效。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不使用和采取其他影响尿酸的药物和措施。比较治疗前后血尿酸(UA),肌酐(Cre),尿素氮(UN),β2 -微球蛋白(β2-M),24h 尿蛋白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尿常规检查正常或尿蛋白微量,24h尿蛋白定量<0.5g,血肌酐正常或降低>30%,血、尿β2-MG 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尿常规检查尿蛋白<2+,24h 尿蛋白定量<1.5g,血肌酐降低20% ~30%,血、尿β2-MG 降至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尿常规、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e、UN、β2 -M、24 h 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Cre、UN、β2 -M、24 h 尿蛋白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3例出现大便稀溏,对照组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胃肠不适等反应,均后自行好转,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 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注:* P<0.05。

3 讨论

原发性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主要发病机理为血尿酸浓度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及间质部位,使肾小管功能受损,逐渐影响肾小球滤过,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出现小管性、小球性蛋白尿,该病起病隐匿,早期仅表现为轻微的尿常规变化,晚期最终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另外,尿酸盐亦可沉积在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形成尿酸结石,阻塞尿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含嘌呤类物摄取的增加,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浊内滞、聚于肾络、血瘀内阻、与湿(痰)浊相交,气血运行不畅,加之七情、劳倦内伤或外感六之邪,使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且由于大多数患者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重视不足,等到病情严重了再就诊,往往时间过长,致肾失分清泌浊,湿热、痰浊、瘀血内生,因此,湿热内蕴,痰瘀阻络是痛风性肾病的病机关键。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为主,往往副反应大,复发率高。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浊为主,方中生黄芪、太子参益肾扶正;生地黄补肝肾、强筋骨;土茯苓清热化湿、补肝肾、强筋骨;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经剔络,宣痹止痛;白花蛇舌草、冬藤、络石藤清热排浊、活血通络;威灵仙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痹痛;薏苡仁、玉米须健脾化湿通络,甘草调和诸药;石韦、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化石排石;诸药合用,能使正气充盛,经络通畅,化湿而不燥,宣透而不峻,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标本兼治,阴阳并调[4.5]。

综上所述,采用本方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促进毒物排泄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剑勇, 林申, 谢韦, 等.痛风性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 , 22 (增刊) : 132~1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 17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 31.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疗法;正脊通经手法;自拟舒颈通络汤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1]。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于2009年10月~ 2011年10月,采用中医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8.14岁;病程最长者72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病程22.64月;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7.84岁;病程最长者54个月,最短者0.5个月,平均病程22.15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年龄20岁~ 72岁;(2)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3)颈肩臂疼痛、麻木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感觉障碍、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4)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尤其是颈后伸旋转时,症状更加明显;(5)椎旁压痛并向上肢放射;(6)压顶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7)影象学检查有与本病相应的异常表现。

1.3 纳入标准 凡年龄在20岁~72岁,经上述标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同意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不同意配合治疗或疗随访者;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者;治疗及疗效观察期间同时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为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

1.5.1.1 正脊通经手法治疗 ①舒筋通络 患者坐位 用法、一指禅推法作用于颈项肩背部,拿揉患肢(以大肠经和三焦经为主)约5 min。拿揉项府大筋,按揉风池、百劳、大椎、肩井、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约5 min。弹拨极泉穴2~3次。②正脊调曲 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托其下颌,两手缓慢、均匀、持续缓缓牵拉,使患者头部上仰、侧转、嘱患者放松颈肌,待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操作中听到关节复位弹响“咯得”声最佳;针对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者,在牵拉颈椎的同时双手向上顶推颈曲的最高点(一般为C4-5棘突)以改善颈椎曲度。③调和气血 拍法作用于肩背患肢,搓抖患肢,钳手指,拿肩井结束。每天1次,15日为1疗程。

1.5.1.2 自拟舒颈通络汤 基本方药:黄芪15 g,桂枝10 g,当归10 g,葛根15 g,鸡血藤20g;鹿衔草20 g,桑枝15 g,伸筋草15 g,姜黄10 g,全蝎10 g,地龙10 g。寒重加制川乌6 g,痛重加制乳香10 g,元胡15 g,关节屈伸不利加木瓜12 g,白芍6 g等,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视病情轻重可服1~2个疗程

1.5.2 对照组 仅以上述自拟舒颈通络汤口服。2组均以15日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t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3]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率进行判断。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 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总称[4]。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用方法,特别是手法和中药。有研究表明辨证分型内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有效、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1]。本研究中采用正脊通经手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舒筋通经手法能疏通经络,止痛止麻,缓解颈肩背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正脊调曲手法使错位的脊椎复位,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调整颈椎生理曲度,从而解除神经根压迫,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消除炎症、水肿等;调和气血手法能激发经气,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就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抑制神经根的炎性反应,有效逆转病理机制。牵顶旋正脊手法可使椎间盘内产生向心力,椎间盘外产生离心力,解除患椎相应的神经根与软组织的某些粘连,扩大椎间隙与椎间孔。减少椎间盘内压,减轻钩椎关节的刺激,增加应变软组织的血供,消除无菌性炎症。

本病属祖国医学 “痹证”、“项强”、等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不通而致,即“不通则痛”;或素体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致,即“不荣则痛”。《内经》云:“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病”。治拟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能见效。本方以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桂枝、葛根温经散寒,制乳香、醋元胡、姜黄活血祛瘀,白芍、鸡血藤养血活血,鹿衔草补益肝肾,木瓜祛风除湿,桑枝、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引气达各小关节处,全蝎、地龙搜风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研究表明,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和积分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秋吉,沈晓明.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近[J].中医药信息,2005,22(4):40~42.

[2]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3]汤耿民,王和鸣.颈痛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17~20.

[4]戴力扬.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颈腰痛杂志,1999,20:308.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5

立法层次低,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尽管《审计法》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了规定,但是内容粗糙。例如:《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此处的“可以”的表述使得公开的责任义务成为存在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权利;《审计法》关于“审计机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有关规定”这一条的理解,也许有许多审计结果并不属于应当保密的范围,但由于规定范围并不具体明确,也会导致审计机关在公布审计结果方面有倾向性地选择。

根据《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审计公告可以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公共媒体方式和渠道我国政府审计公告。但纵观从2003年至2011年的152号审计结果的公告,发现审计结果公告主要是通过各地方政府的审计网站,极少数利用电视网络和杂志等媒介。并且绝大多数审计公告仅是通过文字与数字来描述,并未使用图表或者表格等多重形式来呈现审计结果,这大大降低了审计报告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通过以上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现状的分析,笔者为逐步完善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

首先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文件的规定,审计报告必须包括必要的审计范围。其次,现在的审计结果公告主要以公布专项资金和政府财政预算公告为主。应随着社会公众对各种审计结果知情权的要求,以及国家审计工作目标重点的转移,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的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

(二)建立事后反馈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制度

就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中透露的信息而言公布数量逐年增加,但是解决的问题所占比重不到10%,这一数据远远不能让社会大众满意。我们应该健全审计长效机制,提高审计公告的效率,要明确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区别。政府审计公告制度不能有效跟踪整改情况,影响审计公告的权威性,弱化了审计结果公告的效果。继续关注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落实整改状况,并及时通告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信息的反馈,有效地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6

一、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

企业按职能设置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及其组织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同时又是一开放性的系统,提供社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向社会采购所需的生产资料,向政府交纳税金,并为满足财富最大化目标向社会投资、融资,进行资本化经营。

职能部门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经营特点设置,体现了分工原则,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按职能设置组织机构也有其缺点: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界限”,相互之间沟通有一定困难,很难做到协调配合;重视本部门的利益和目标,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和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会计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即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经济信息。会计核算程序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主要来源于其他职能部门,它更加需要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虽然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信息,但在企业内部,经济信息还可从其他职能部门获得,且董事会或企业管理层往往更注重从其他部门获得所需经济信息,这是因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更专业、更原始、更可靠,而经过会计加工的信息可靠性相对较弱。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顺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从会计核算的前道工序,即经济信息的源头上开始,得到第一手的、更加真实和完整的经济信息,并通过和会计报表相互核对、纠偏,获得可信的经济信息。

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账户入手审计法和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一样,都有其理论基础。账户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相信财会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会计记录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内部控制主体有能力且诚信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理论基础是相信企业设置的职能部门,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相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职能部门的人员由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组成,企业经济核算要求职能部门必须提供经济信息的基础资料(即有关经济业务预测、实施、记录等资料)。这些资料是最原始的资料,专业性更强,证据上更为可靠。

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能够有效发现故意舞弊行为,因为故意舞弊的参与人越多,作弊就越困难,而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则正是利用多个部门的业务记录,来验证会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充分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二、账簿基础审计法和制度基础审计法局限性

(-)账簿基础审计法的主要目标是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难以实现会计报表的完整性审计目标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报表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报表审计要达到的审计目标。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上所列示的必须是会计主体确实已经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的反映。会计报表的完整性是指会计主体事实上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客观性原则,必须全面地在会计报表上进行反映。

账簿基础审计法,是以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为基础,规划和实施审计的方法。它具体运用这种审计方法团依据的是原始凭证,评价的是会计报表,审计过程基本上没有脱离财务会计部门,只要原始凭证、会计处理方法无误,即可作出会计报表是真实的结论。而对那些已经发生的、没有进行会计核算、没有会计记录的经济业务,则无法进行审计,因而对会计报表是否完整就无法判断。

会计报表不完整,不仅造成小金库泛滥,国家税收流失,并且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潜在着很大的审计风险,仅从账簿入手的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计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会计报表真实、完整,但调查、测试、评价过程复杂,需有一定的职业判断

企业设置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和审计目的有一定的差异。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是企业管理系统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客体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因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有一致性,主要是维护企业财产的完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为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完全可以从财会部门以外的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获得更专业的、更可靠的信息,而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并不看重,而这一目标恰是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的需要。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这一目标有时是和董事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取决于董事会和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和意识,取决于职能部门人员的能力、诚信和道德,取决于组织机构的协调及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并被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和效益所困:建立组织机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如果为了前者而牺牲后者的话,控制的成本将会大得无法承受。

内部控制制度人手的审计方法,主要目的是减少审计工作量。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存在这样的情况:前期做了大量的符合性测试工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制度不可依赖,浪费人力物力,加大审计成本。而正常运营且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如果要作弊,仅仅几笔账务处理即可满足其需要,这同企业整个浩繁的大量的会计记录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通过符合性测试判断内部控制制度可依赖性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三、职能部门入手的步骤及要求

一般来说,职能部门双方或多方的业务记录与会计报表项目核对一致,即认为会计报表反映真实、完整;若核对不一致,分析并查明原因,如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审计,可将销售部门的销售业务记录(如销售台账、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簿等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口径进行分类汇总,用此结果和财会部门“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科目核对,若核对一致,即可判定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会计核算正确;若有差额,审计人员应同企业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的经办人员核对,分析原因,查找具体差错数额,并进行认证。

(一)职能部门入手审计法的步骤

第一步,取得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图,了解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职能及经济业务活动;

第二,对有经济业务活动的职能部门,详细了解内部人员分工,了解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情况,并取得职能部门有关经济业务活动记录;

第三,了解财会部门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对相关经济业务如何分类反映,并和从业务部门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对;

第四,若双方数据核对一致,即可确定账簿记录正确,若双方数据核对不一致,对与该项业务其他关联部门的记录继续核对,查不一致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差额;

第五,对核对出的差额进行调整,确定审计结果。

(二)运用职能部门审计法的要求

1.索取职能部门的业务记录应与索取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同时进行,若先索取会计资料,在审查账簿过程中再索取职能部门的业务记录,将会造成被审计单位财会部门的误会,给索取职能部门的资料造成困难。

2.由于职能部门和会计部门双方经办人员对各自的业务比较熟悉,核对过程一般要求由双方经办人员共同参与,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对结果的认可,纠正错误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