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1
关键词:品牌形象;网络传媒;品牌传播
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品牌”,而品牌的建设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也不是自己单方面说了算,它需要自身过硬的产品及服务,再加上对外持续的互动传播。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基于网络的传播能够很好地为企业品牌宣传造势,营造有利于企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拥有截然不同的网络传播方式。传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速度。网络传播速度较传统传播优势无可比拟,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众多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对企业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输不起慢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网络资讯的传播及媒体推荐。如果说传统品牌传播是对企业产品的硬性包装,那么网络传播则是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完整阐释及软性包装。网络集合了多媒体和互动的优势,是非常实用的载体。能提供全面展示品牌的空间,更加有效率传播信息。由于在网上传播的信息是跨时空的,还可以帮助企业监测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方便企业及时调整品牌产品传播战略。
1 建立品牌网络识别及与企业网站
网站建设是网络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的必备条件。互联网时代是有实力的品牌支配世界市场的时代。历史悠久的品牌未必能永远维持影响力。企业在市场界线扩大的全球化竞争领域,有迹象显示,企业官方网站是一个品牌的家园,因为企业家只有一家,消费者是千万家,如果把品牌当做自己家园,把企业网站当成一个情感沟通的纽带,扩展品牌的优势。企业建立网站,可以获得展示和传播品牌的机会,网页上的企业Logo、公司及产品介绍以及企业新闻等。网页的设计系统包含了有公司主页的设计,还有一些链接页面,公司简介、产品页面、服务页面、客户反馈系统、咨询页面、新闻媒体报道以及友好链接等。企业要做的是充分挖掘这个情感沟通的渠道和手段。根据需要设置网站的功能,满足较大信息流量的要求。
2 搜索引擎中的品牌推广
搜索引擎品牌推广是基于企业的网站。用户发现新网站的主要方式―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工具是面向整个社会大众的,浏览者用某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信息和排名顺序等结果,决定了这一品牌是否有机会进一步被认知。
3 用网络公关维护品牌形象
网络公关是基于网络的传播行为。目的是通过有组织的行为协调品牌与公众的关系、打造品牌良好形象。网络品牌传播与传统传播相比具有个性化、互动性和资源无限性,应利用网络平台的特点对这些传播方式重新进行的整合公关方式。
4 开设品牌网络旗舰店
网络旗舰店就是企业在网上开的店铺,是让人们在浏览时产生实际购买的电子商务网站,目前网店大多数都是使用淘宝、卓越亚马逊商城等平台,网络购物前景十分好,有一组数据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购市场交易额超5000亿元。企业通过网页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品牌产品,在网络环境下,店面形象和图片是凸显品牌的最好方式。大量的网址,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更广泛的选择。开设品牌网络旗舰店实行网络营销,已得到很多国内企业的关注与重视,如知名企业海尔,联想,苏宁电器等。网店的开设关键是如何面向国际化的网络市场展示产品,要主动利用网络互动了解顾客的愿望和利用个人互动服务与顾客维持关系。适时获取、分析、运用来自网上的信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关注消费群体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品牌传播战略。
5 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具有传统广告的特点,也有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传播范围广泛,具有强烈的互动性,成本低并且易于精确统计广告效果,最大的网络广告的形式很丰富,有有动态和静态视频、图像、声音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任意的组合进行创作,展示广告意图,多样感官性强,从而使受众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一个杰出动人的创意不仅有强大的品牌形象塑造力会有强大的行动激发力,所以确实会带来较高的点击率,进行高效的品牌传播,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在全球寻求贸易伙伴。如曼妥思在中国网络的薄荷糖广告,用富有趣味充满强烈个性的“与众不同的乐趣”广告意图表现产品清凉口感并形象化品牌。不断深化品牌的形象,从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和情感出发,提升品牌的感性价值和心理认同感,推动品牌的持续超越。
6 新闻营销
新闻营销指企业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有计划的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制造“新闻热点”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期提高社会知名度、促进品牌的传播和营销。例如在王老吉凉茶抗震救灾中,建国60年中,在奥运会中敏锐的策划一些活动,在网络中迅速传播,既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又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实体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回报。
7 利用虚拟网络社区促进交流
网络类新型媒体的互动性、社区性可以给品牌传播提供最广泛、最直接、最佳的平台,以实现企业对消费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网络社区的网络品牌传播是静态,动态,新闻等传播方式的有效补充,企业网站建立网络社区,如论坛、聊天室等。用户因具有相似爱好特征聚集,不仅可以获取需要得产品知识,还可以与同一品牌的消费者相互交流经验,企业可以发挥舆论领导者的导向作用,网络社区对网络品牌的价值得到极好的体现。
8 创造性使用SNS、博客及Twitter(微博)等
新闻中心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微博注册人数已逾两亿。博主在网络上的言论面向公众,拥有固定的粉丝或不固定的看客,我国微博注册数量每天数以万计,在微博世界里,一些名人博主发的信息几乎在数秒内就会被转载几十万次,拥有巨大的社会传播效应。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通过微博使的都能成为一种自媒体,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微博和论坛,利用和用户的互动,使用户成为为品牌服务的自媒体,如海尔的官方微博及时传达产品开发、创新信息,提供消费信息,及时处理回应公众的一些质疑,积极做好产品服务,促进营销,拥有较高的关注度,经过转发,每个人都是海尔信息传播源,每个粉丝都成了一个媒体。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全立体的传播方式。
总之,企业或组织团体为了推销自己的品牌形象、产品或服务,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向目标受众进行信息传达和活动,会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和打造推销自己的品牌形象,要在网络上形成有实力的著名品牌,必须加强基于网络载体的品牌建设传播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
参考文献:
[1] 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3):16.
[2]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2
关键词:网络媒体;城市品牌;传播;媒体
一、传播与城市品牌形象传播
传播是社会中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和系统。由信息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渠道、传播的受众等组合成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融合的稳定结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是传播者(政府、企业、个人等)按照一定的城市定位和规划通过选取媒介以媒介组合的方式传播特定的信息,以提升城市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来最终促进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策划活动或行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过程,从先后阶段上可分为六个阶段: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城市品牌形象规划、城市品牌形象整体策划、城市品牌整合形象传播、城市品牌形象资产评估、城市品牌形象巩固与发展。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是融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城市品牌传播是贯穿于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中的,直接导致城市品牌塑造的最后结果。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维护了社会基础的道德规范、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提升了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水平,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全面和谐持久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目前正逐步成为城市品牌传播的主要平台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着互联网的产生和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外界环境获取需求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媒体随着全球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网络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从最早的社区论坛到新闻综合类门户网站到专业类网站到博客和微博的异军突起再到视频类网站的火热,网络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目前客户端已经从台式电脑逐步转向手机的移动客户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手机第一大国,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也正在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城市品牌传播的主要阵地。
网络媒体是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易储存、易检索、交互强、超链接等特点。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目前逐步成为城市品牌传播的主要媒介,消除了传统媒介的许多弊端,提升了 城市品牌传播的效率和速度。首先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地域限制,使得媒介信息可以均匀的传播到每个客户端,其次网络媒体的内容一般为免费内容,打破了 传统媒体如杂志的高昂售价带来的阶层限制,此外网络媒体包含传统媒体所有的形式而且不限时段的更新是的传播的效率和速度大大提升,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进行功能限制与内容局限,这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使得传播具有能动性。在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的所具有即时性、全球性、易储存、可检索性,这些智能的特点都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以可检索性为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无所适从,而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则满足了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查找特定信息的需求,速度迅捷,使信息按照受众需求智能的传播。
其二,传播信息容量爆炸式增长。网络媒介在的信息容量的传播方面,除了可以实现传统媒介所有的形式和内容之外,还具有信息容量无限大、内容范畴无限广的特点,网络媒介不受传统的版面、时段和频率的局限,可以无限量地信息、更新信息。近阶段来《今日头条》APP横空出世,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直接摧毁了众多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就是因为《今日头条》的内容可以做到实时更新,时刻都有新的内容出现,这样巨大的信息量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则是无法承受的。
三、网络媒体下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
传统媒体的网络形式是目前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的主导平台。媒体网站通过传统媒介作具有的新闻报道、专题策划、热点评论、多媒体播报以及开展互动活动等传统的、受众认可度比较高的形式来传播城市品牌形象,与其他网络媒体相较,媒体网站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传统形式所带来的信息权威性,对城市品牌的专业解读
传统媒体的网站客户端在内容的导向和价值舆论的取向上与传统媒体具有一致性,网站的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运营、内容规范,对新闻的把握能力及操作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内容执行比较彻底。传统媒介的媒体客户端拥有传统媒介的丰富媒体资源,在城市品牌传播活动中常采用网络与媒体联动的形式,在城市品牌的策划、信息筛选、内容执行、活动等阶段都能够与传统媒体进行无缝隙的配合,使得传播的信息可信性高、权威性强。另一个方面网络的形式又大大丰富了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内容和层级。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网络媒体形式有视频网、旅游网、城市生活服务类网站、摄影网站等。这些网站以流动的光影声色记录城市,内容丰富,受众喜闻乐见,深受受众喜爱,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对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媒体间的互动,传播效果叠加扩散
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各大网站并不是单兵孤军奋战,而是互有应答,共同组成复合型的传播渠道。由于网络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在其中占主要的是人际传播又号称病毒式传播。受众在接受到感兴趣的信息时会通过自身的媒体如微信、微博出去,于是信息如同病毒在相关的群体间水波似的快速传播开去。所以网络媒体间的联合推广将会使得传播的效果叠加。
(三)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元素、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
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调的形式,可以用新闻的形式、事件的形式、活动的形式、旅游的形式也可以在其它的内容中进行关联,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网络综合了传统媒介的各种体裁可以自如的切换平面、声音、影像、漫画、文字等体裁进行创新的表现和传播。
(四)政府需要调整角色,引导传播方向
在城市品牌形象网络媒体的传播中,由于网络的多元化消解了传统媒介的中心话语权,作为传播者的政府已经不能单独成为正确观点的唯一表达者,而是和众多个体一起成为信息的一个传播者,在这样的趋势下。政府需要调整自身角色由品牌传播中的表达者转变为监控者、舆论的引导者,更重要的是作为城市传播危机中化解者。
四、结语
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是一个整合型的系统工程,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各要素的协调运作。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是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系统的核心渠道,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媒体和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倍加凸显。网络媒体实现了城市品牌形象的多媒体再现,使互动反馈成为重要环节,促进了各类媒介的交融互动,并在城市环境监视、城市地位赋予、城市议程设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处)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胡衬春.城市形象的网络建构――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01).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3
摘要:
意识形态的表达、展现及传播与网络传媒技术紧密关联,在深刻透析网络传媒技术本身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学术难点基础之上,结合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解读,判断出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消解乃至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而且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从而,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日常生活化”转向。这意味着“媒介化生存”已成为许多人“在世”的方式,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空间和“生活化”的符号消费。
关键词:网络媒介技术;意识形态;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64;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3006605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传感技术等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及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研究网络传媒技术下的意识形态传播成为当下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学界基本聚焦于网络媒介作为载体如何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研究,更多地把网络传媒当作一种媒介工具,很少甚至忽略了对网络传媒技术本身的深刻特质进行探索,在学理上缺乏深入辨析意识形态的网络传媒技术与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网络传媒的区别,只有在厘清这个难点以及对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进行解读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客观地理解其传播转向。
一、媒介技术:工具还是意识形态?
网络传媒技术作为社会生活当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实践媒介,其提供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的手段、技艺、知识不断革新。如何运用网络传媒技术进行意识形态传播,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基本事实:网络传媒技术本身是不是意识形态?单纯认定网络传媒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体,这没有什么问题。自然属性是作为纯粹的工具性的特质而表现出来,与社会体制、社会文化相脱离,表现为技术的客观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一致,体现出技术的中立性,意味着价值中立。
以传播批判研究见长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此却有不同看法。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社会,技术弥漫于社会各个角落,已经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统治体系,即便认为技术仅仅是作为工具,但也不足以表明技术在政治上是中立的。因为只要使用技术,哪怕是当成基本的应用,在现实社会也已经构成人对人的统治方式的基础。“技术对现存事物的顺从主义使它们自身成为统治工具,成为意识形态。”[1]按照这个逻辑,媒介技术要达成意识形态传播或控制,有两个走向:要么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要么最终本身成为意识形态(媒介即是意识形态)。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甚至认为:“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连它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甚至也被认为是意识形态。”[2]这显然是对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与社会统治的夸张表达。在上述语境中,技术虽然显得无所不在,但又是抽象的,而媒介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具体可触摸的。由此,技术外化为媒介,或者说媒介取得了技术的代言权,为直观起见,或以媒介技术指代。
媒介通过“工具理性”悄无声息地消除了个体的反抗本能,实现了技术的意识形态奴役。“工具理性”以技术主义为圭臬,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强调效率标准。个体沟通需求时,总是希望媒介工具的技术化程度越高越好、便捷高效,于是,在媒介行业,技术标准取得了合理化的地位、获得理所当然的存在,最终实现了马克斯・韦伯所称的“手段目的合理化”。马尔库塞对韦伯的理论做出了进一步阐释:“在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要实现的不是合理性本身,而是以合理性的名义实现没有得到承认的政治统治的既定形式。”[3]在“文化工业”的现代社会,媒介技术由此取得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依照海德格尔的“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4],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技术如何维持既定的存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媒介技术是非暴力的、温和有效的,结果却是技术统治的意识相比以往其他类型的意识形态更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可见,“媒介即意识形态”在于媒介对人意识的控制和操纵,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一致化和规范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具备实践意识形态职能,可以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并日益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这样一来,媒介“技术”与实践的差别就得以消除。由于媒介技术的日益进步,韦伯所谓的“技术合理化”的媒介系统被社会制度所吸收,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政治框架得以进一步确认,意识形态的社会问题解决要么剔除实践,要么把政治、经济等实践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一切由技术安排寻求合理、有效的行动路线。从而,这种技术统治模式在表面上取得了社会问题“非政治化”的效果,表面上的合理化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内在动机。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证非常具有思辨性,角度新颖,其理论推导抽象而又“理性化”,但它却难以验证,过于强调媒介的力量,把媒介塑造成意识形态,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并把社会的弊病归结为媒介或者技术本身。
显然,技术不是解决当今媒介化社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亦非问题的“替罪羊”。尽管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追问:“人们真地能将作为信息和娱乐工具的大众媒介同作为操纵和灌输力量的大众媒介区别开来吗?”[5]那么,媒介技术就是意识形态吗?媒介技术到底楹挝铮吭凇豆赜诜讯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因此,有必要立足于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实践哲学来解读该疑问。
法国哲学家库斯塔・阿克斯劳斯在《卡尔・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中不无深意地指出:马克思思想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其对技术的深入透彻的把握,我们只有在深刻理解马克思对于技术诠释的基础上,才能对有更为清晰的哲学认识[7]。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更是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技术”这一影响社会巨变的核心要素。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都理解为实践。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存论的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8]。生存是人类面临的前提性问题,物质生产实践非常重要。在马克思那里,他对生产活动的优先性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活动”就是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技术及技术变化非常重要,技术革新甚至带来整个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讲,技术是由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引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技术问题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它不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技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在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层面,是与生产劳动实践紧密联系的。根据马克思的技术实践哲学我们可以认知,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包括媒介技术)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不能等同[9]。
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强大的媒介工业对社会控制的一面,但他们对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述过于强调媒介技术的政治性,最终走向了技术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相背离。
总之,从唯物主义的实践角度考察媒介技术,可以认为媒介技术(包括网络传媒技术)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工具,本身带有强烈的文化或意识形态倾向,即社会属性。应用媒介技术背后蕴含着具体的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
二、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后现代背景解读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滥觞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表现为对西方近现代哲学体系的反思和分离。但无论是对于后现代的进化历程或是从词源学上来对其进行的考察都是模糊的,因而,关于后现代的解释一直没有定论。吉姆・柯林斯认为,后现代主义“没有一种涵括一切的理论范式能够提供适于解释后现代主义的定义”[10]。但这并不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为一种极强的对现代文化消解、颠覆的文化形态。后现代与当今的网络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特别是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传媒紧密相连,都展现出去中心化、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消解的特质。
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进行了消解乃至颠覆:自媒体等新兴媒介的涌现对技术中心的瓦解,打破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中心垄断,实现了技术分散化;网络媒介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组织、机构权力的消解,使“把关人”控制信息传播的权威受到挑战,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传播日益兴盛;网络媒介对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语言及传播文本的颠覆,迫使意识形态传播进行话语转换。
此外,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大众传媒社会。鲍尔德温的大作《文化研究导论》中持有这种观点:“后现代性可以指这样的社会:它仍然包含着某些现代(不是传统的)的面貌,但是已经为大众传媒或消费增添或开放了重要的作用。”[11]大众传媒的社会和消费盛行的社会就是鲍氏所定义的后现代社会。汤普森在大众传媒社会的论断上更为大胆,他认为现代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就是大众传播的发展,甚至可以将其提升到中心维度的地位。继而,汤普森提出了“现代文化的传媒化”理论。汤普森认为,文化是作为一种意义形式出现的,主要体现于各种语言或者行动等具体的象征形式之上,也就是通过象征形式表达意义特征。对文化的各种阐释、分析,实质上就是对象征形式中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
大众传播日新月异,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象征形式”在四大核心流程“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流转模式,使得意识形态第一次涌现为群众现象,O大扩展了意识形态的运作空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作为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感知权力与国家意志等统治关系的社会背景。汤普森把关注目光从宏观性的意识形态政治传播投向了媒介社会中意识形态传播的日常生活背景,通过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传媒信息使用、传播的考察,得出大众媒介象征形式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突出传媒信息所推动的意义服务于维持或瓦解、建立或破坏结构化社会背景的方式”[12]。确实如此,媒介化生存已经深入到当今时代的骨髓,网络媒介浸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象征。实质上,如今网络传媒的网络化、社交化、数字化进一步深化了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比汤氏所论述的走得还要远。意识形态传播已从政治领域向文化领域深化。
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社会。“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13]在后现代的时空背景下,不仅网络社会是由符号组成的虚拟世界,就是现实社会也难免“穿越”、断裂抽离,表现为由各种五花八门的图像、媒介、音频等构成的时空错杂的感官世界,人们容易忘却传统,也缺乏富有创见的幻想,唯有在当下符号构成的世界刷满整屏的存在感。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当代电子媒介社会完全是一个模拟的符号社会,它是一个类象的新时代。”[14]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当今社会从一个注重生产的社会慢慢过渡到消费社会,更是使其成为一个以把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定格为核心的社会。比如从当今社会对电子媒介苹果手机的消费中可以看出,苹果手机真实的使用价值已经被其本身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所掩盖了,人们并不是首先关注其使用价值而是对其符号指向兴趣盎然。符号意义的生成是其中运作逻辑的核心环节,意识形态控制通过符号消费得以完成,进而其中潜在的意象在悄无声息中得以传递。
在网络传媒时代,人们依赖性地借助网络媒介,以之为载体,用声音和图像编码,通过具象符号将现实世界施之于符号化、景观化的呈现,这种呈现实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当然也有人为的文化创造成分。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个系统, 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15]在媒介信息的超负荷传播中,个体难以避免、或多或少地被裹挟在信息之中。信息时代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由各种信息编码的宏观图景,被动、无意识成为个体接受信息的一个愈发显著的特质,同时也是这个宏观图景的一个标志性注解。个体的想象力和文化自觉逐步退化,造成消费者的集体无意识。大众成了被信息所俘获的奴隶,首先是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获得存在及符号的意义;其次是失去理性,陷入集体无意识。在“普遍丧失,不是个别丧失,是集体无意识,不是个别无意识”[16] 的场景中,编码得以实现,意识形态的意义结构得到构建。总之,在网络传媒的后现代语义中,意识形态的展现有了更多的符号表征及意义,值得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者深究。
三、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日常生活化”的转向
法兰克福学派“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以及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解读实质上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后期,文化工业强大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个体和社会陷入到媒介化生存的境况之下,通过对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建立的。法兰克福学派把研究目光投向了社会实践领域,认为通过消费、媒介技术、大众文化的隐役,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的输入。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和个体生产的消费品很多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某些消费品的文化符号甚至与国家的价值基础、信仰导向互为支撑。比如好莱坞的电影消费附加了太多美国的价值观,而这种符号消费往往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从而构建了消费社会的整体性意识形态。
网络媒介的兴起与普及,使其逐渐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媒介化生存”已成为许多人“在世”的方式。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主体、受体、渠道、传播效果等内涵,开启了信息传播者、使用者的创造性,媒介技术渗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创造、重组、变异变得更加日常化,普通大以自身对信息理解、接受的方式建构了另一种虚拟的信息社会。网络媒介的无孔不入,使得意识形态传播从狭隘的政治领域进一步转向更为隐秘和广阔的日常生活空间。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就接受了政治意识和各种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稳定秩序的思想观念。日常生活实践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共同基础,通常被理解为人类活动领域的基础性层次,具有无意识特征。它必然受到由“工具理性”和现代媒介技术所主导的文化工业和媒介组织的挤压和影响,“文化工业的每一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个样子”[13]。大众传播的媒体技术促使意识形态以各种有意义的象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传播,而且使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扩展第一次出现了群众涌现现象,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层次的意识形态传播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有必要把意识形态传播活动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考察,关注零散的、实践的个体物质化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传播在网络信息时代有了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转向的倾向。
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空间,表现为媒介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进入到一个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实践空间,通过日常生活这个中介性的基础层次迈向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在此人类整体的全部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形成,我们的各种需求和欲望、快乐和快乐的缺失等意识和情感都被卷入到技术化的媒介传播机器当中,最终以丰富的社会日常生活形式被纳入到意识形态传播范畴。日常生活与政治、艺术、宗教等有了更多重叠,日常生活的个人私人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也有了更多交集,但意识形态文化的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与日常生活是有距离的,这导致私人参与公共事务实际上处于匮乏的状态,普通人对于公共参与的鸿沟只是表面上得以克服,意识形态传播在所谓的公共领域通过工具理性和程序规制得到合理性的认可,现代技术和政治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了意识形态无意识的实现。
同时,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符号消费,表现为网络媒介造就了光怪陆离的景观社会,蕴含于消费中的日常生活被推到了理论的前沿,媒体在市场经济中推波助澜,与消费文化一起“制造出与现存的价值观、体制、信仰和实践相一致的思维和行为”[17]。符号消费意味着符号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系统性力量,能够对个体或社会产生影响和操控,而且在消费过程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传导,对意义进行导向性、目的性的重构。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强势集团,通常利用媒介的外力影响或通过仪式感很强的方式内化符号的感召力。而商品由于在交易上是市场化、平等的形式,所以在外在形式上显得隐蔽很多,主流阶层(占统治地位的阶层)通过媒介鼓吹、塑造商品符号(赋予其意义、象征、身份、品位、个性),最终使得商品不再是单纯的、具体的物,而成为某种价值符号,以各种外在话语、图像表征来体现种族、阶级等意识形态,消费符号背后支撑的是严密的社会层级。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消费,反映了消费者的文化观念、意向、准则以及各自的生存样式和自我认同观念。这种认同和生存样式在看似日复一日的机械和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微妙转换,并固定下来,“它体现着人的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而这种个性化恰恰在文化系统中又被同质化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18]。电子媒介造就了景观社会,最终使自身也异化为消费符号,在消费中个体个性得到张扬,个体体验到存在,个体在无意识中陷入一种深层的幻觉,这种幻觉不仅体现于人的心灵层面,也体现在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层面。
总之,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日常生活化”的转向,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网络媒介技术,在工具和政治之间找到意识形态传播“生活化”的平衡点,从理论上做好研究和解读,提升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评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J].哲学研究,1990(6):68.
[2]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29.
[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9.
[4]孙周兴. 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1.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AXELOS K. Alienation,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1.
[8]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动态,2003(6):3.
[9]杨永清.超越工具本体的理论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8663.
[10]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柏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36.
[11]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修订版.陶东凤,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7.
[12]赵文荟. 现代文化传媒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对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开掘[J].江海学刊,2009(6):57.
[13]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J].学术论坛,2010(12):76.
[14]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析[J].当代传播,2004(5):54.
[1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9.
[16]张天勇.论符号拜物教――从媒介的角度看[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35.
[17]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18]孟庆艳.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批判[J].与现实,2010(2):40.
Between Tools and Politics: The Diversion to Sociology of the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of Network Media
HU Qiming
(The Base for Marxist Theory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expression and propagation of ideolog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etwork media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ideology,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postmodern background of the spread of network media ideology, the present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e spread of the network media ideology has a sociological turn based on daily life. In the network media era, the Internet and other emerging Internet media as a means for spreading the ideology itself, show strong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s which even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read of the media ideology enters into a socie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symbolic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media survival” has become a way for many people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 spread of network media ideology into the “living” space and the symbol consumption.
Keywords: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4
一、对网络营销趋势发展的理解
网络营销的兴起是Internet技术产生后,随着Internet技术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对于网络营销的概念理解上,主要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在广义的网络营销概念理解上,具体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平台和方式手段的,为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的、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策划、组织、执行活动。从狭义网络营销概念理解上,网络营销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任务的一种营销手段。从当前来看,互联网市场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市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逐渐被更多的行业、企业和个人所看好,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据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中文网站在数量上已达287.8万个。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已经将网络视为市场营销新的角逐地,如何做好网络广告策划和传播也成为广告营销人的新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网络营销广告传播的优劣势分析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营销广告传播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特点方面,网络营销广告传播具有交互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快速性,指的是广告受众群体不仅通过网络媒体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掌握网络广告信息,而且在广告投放者上更加迅速,与接收基本上是同步的,传播速度和效率非一般媒介可以比拟的。广泛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特点,目前整个网络世界已联为一体,在互联网上广告,其传播面是针对全球的,优质广告将在网络上一举走红,取得不可想象的广告传播效果。多样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网络营销中的广告可以采取动画、flash、网络音频视频、在线调查、弹窗广告等多种形式,形式上多种多样,可以达到传统广告传播无法具有的传播效果。在优势方面,网络营销广告传播具有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性和购买行为直接的优势。覆盖范围广,从广告媒体传播来看,网络广告传播覆盖面宽,受众广,对于在较短时间内树立企业国内、国际形象,创造品牌,进行广告宣传效果很好。内容丰富性,网络营销广告在内容上实现了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三维空间等的全面整合,广告画面可视性强。购买行为直接,网络广告可按企业投放需要及时调整、变更内容,及时向消费者传递最新的企业产品等相关信息,不断迎合广告受众的需求变化。但是,在看到网络广告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存在的劣势和不足。一方面,从技术上来看,目前网络的数据传输、处理速度仍然较慢,这个因素制约了网络广告潜力的发挥,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对网络技术加大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广告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从其策划理念、管理思路、设计技巧等方面来看,都很生涩,网络广告策划不成熟、传播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以我们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看的网络广告为例,许多网络广告过分注重音频、视频效果广告诉求内容缺乏,广告受众在视觉听觉之外,很难对广告产生印象,许多人对网络广告感到很厌烦,这需要网络广告设计和创意者深思。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5
关键词:网络传播;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应用
0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良好发展,能对网络传播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及设计基础
1.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几个层面,如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题材比较丰富,也有着比较丰富的形式,风格独特,这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艺术影响力。[1]网络不只能传播信息,也能对受众对网站的形象认同产生影响,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需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达有效性特征也比较突出。视觉传达设计能将文字图形有机整合布局,引导人们视觉浏览流程,这能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1.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作为支撑,不能把视觉简单理解成被动复制眼前对象,要主动积极地活动。视觉应有眼睛的功能,也要有心灵眼睛的功能,前者是生理感官的功能,后者是形式后的精神内容。视觉传达过程是视觉符号接收和信息解读过程,视觉传达设计是在这一基础上以符号为载体展开的。[2]
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形式和方案
2.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形式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例如,采用文章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把想要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归纳总结在一起,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表现,这一形式在论坛网站应用比较广。又如,通过图画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对热点和内容进行整理加工,采用图画形式表现,这样的方式能体现出图画的写实以及直观特点。[3]再如,采用视频方式展开网络传播,这是比较新颖的网络传播形式,视频能给人生动、形象、直观的视觉感受,能使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更高效,传播内容的表现也比较突出。色彩的应用形式也比较重要,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应用会对人的视觉感受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色调对人的心理情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色彩的应用进行优化,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形式感特色。
2.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方案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案,这样才有助于提升设计应用效果,可从以下几点加强重视:(1)注重包装传播方案的实施。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强化受众视觉体验的方式来包装传播内容和信息,结合不同的受众特点包装传播内容,从而提升传播的效率。如果内容受众是学生,就要在视觉传达的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标题进行包装,封面图片的设计也要和学生的特征相结合,达到精准引流的效果,从整体上提升精确推广的作用,这样有助于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2)注重资源互换方案的落实。网络传播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其资源互换方案的实施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覆盖很广的领域,将图画以及文字和视频结合应用,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能和其他网络传播行业产生共鸣,资源流量上实现互换,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跨行业联动效应。例如,金融湾在概念设计方面,使用比较优秀的视觉效果BANNER图,结合房产网站以及新闻网站,将资源互换,把两者的LOGO设计在一个BANNER图上,通过吸引流量以及受众等方式,有助于网络传播行业联动效应的发展。[4](3)注重传播人文理念方案的实施。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要在传播中融入人文理念,在当前知识经济占据主导经济地位的发展背景下,网络传播中人文思想的渗透越来越重要。优秀理念被放大,粗劣认识被淘汰,将热点和行业有机结合起来,把正确思想主张合并起来,要注重人文理念和网络传播行业的紧密结合,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色鲜明直观地体现出来,从而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将人文理念的特色呈现出来,从整体上优化网络传播效果。
网络传播的形式范文6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军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