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礼貌用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42-02
引言
语言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的不仅是语言学层面的对等,不可忽视的是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任何交际主体之间都有各种差异,但是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交际主体,是双方共同实施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不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误解。他提出的合作准则如下:
1.量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但不提供多余信息。
2.质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说真话,提供可靠证据而不是个人看法。
3.关系准则:指说话内容要切题,注意使话语与正在交谈的内容有关,不要将没有联系的事物扯在一起。
4.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有关联。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
1.得体准则(The 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因此要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人的意见,多表示使人有益的意见。
2.慷慨准则(The 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交际中要减少对自己的益处,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称赞准则(The 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多赞扬别人。
4.谦虚准则(The 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多贬低自己。
5.一致原则(The 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The 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情感上的对立。减少对人的厌恶,扩大对人的同情。
(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顾日国教授在Leech的礼貌原则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提出了汉语中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称呼准则:要用适当的称呼和对方打招呼,要按照长幼、地位高低的相对应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要多用文雅的语言,了解各民族之间语言的禁忌语,多用委婉语,避免直接使用可能会使人尴尬的事物。
4.求同准则:指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诸多方面为求和谐一致,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顾日国,2001:542-547)。
二、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对比
(一)英汉称呼语对比
英语和汉语在称呼语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我们有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并且把年纪大看做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象征。因此,我们中国人往往在姓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老”字表示尊敬,如“老徐”“徐老”等,这个称呼包含的含义,不仅是表示年龄上的差异,同时也表示了尊敬,并且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称呼(尤其是后者)中了解到此人可能是德高望重的、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的人。然而在英语中,“老”字是他们的禁忌。因为在西方,人们崇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IY)这样的原则,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年纪大了以后意味着很多事情不能自己亲历亲为,而是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来日不多的意思。
此外,汉语十分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英语和汉语非常明显的差异之一就在于对亲戚的称呼。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中心。中国家庭中有着严格的称呼原则,基本上都要遵守“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原则。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如:姨,姨夫;姑,姑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舅舅,舅妈;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而在英语中他们不强调父系和母系的区别,因此uncle, aunt, grandma, grandpa, niece, nephew即可基本上把可能的家庭关系涵盖进来。甚至可以用直呼对方名字的方式来称呼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亲密关系的体现。
在官衔和职位方面,中国人习惯将官衔放到称呼中表示尊敬,如“王经理”,“张老师”等。在西方,他们习惯直呼其姓名。而且,在他们的习惯中,有的词是不能够用做称呼的,如老师表示的是一门职业,因此,不能称呼老师为Teacher Wang,这是不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的。
(二)话题的选择
在中国,话题的选择通常以一些表示亲密的,关心的话题为主,比如“你多大了?”“在哪工作?”“工资多少?”“结婚了没有?”等。但是在国外,一般以天气,业余爱好等为话题,其他的涉及隐私的话题,如婚姻状况、收入、等,不能随便谈及。
(三)对赞扬语的应答
在汉语和英语中,赞扬语是使用率极高的一种礼貌用语。在英语中,男性称赞女性身材好,或长相漂亮是很平常的事,被称赞方也是通过用“谢谢”这样简单的话语来应答。但是在中国,这种语言会被当作轻佻无理之举。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在英语中,这种拒绝应答模式是看作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总要竭力避免的。如果不注重这样的差异会对交际双方的关系产生很大的破坏性,使交际者之间的团结受到损害,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礼物馈赠差异
中国的传统礼节要求在馈赠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有新意,有意义。可以是很珍贵的东西,或者对双方很有意义的礼物,如传诵至今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是有很多礼物是不适合用作礼物的。如钟表,谐音送终之意;刀,有一刀两断的意思;鞋,代表让人走,离开的意思。在西方,他们不是特别注重礼物的实用价值。因此,礼物的选择可以是一张贺卡,一本书,一个毛绒玩具等。他们也很喜欢送花,因此也赋予了鲜花各种不同的含义。白色百合花象征纯洁;蓝色紫罗兰代表诚实;郁金香代表爱情;野丁香象征谦逊;在西方有些国家是象征送葬的花,所以要慎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同时了解它的文化,礼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礼貌习惯,可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且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用于国际商务环境中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阶段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商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商务环境下的各个场景。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教会学生某一商务情景下的英文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技能,而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在未来职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教会他们如何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成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生活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在生活上讲究舒适,即便是出差也会尽量保持如在家般的生活质量,另外对住宅的安全如高层消防问题非常重视。而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出行则尽量简单,能凑合就凑合。在住宅的防盗上下功夫大,在消防安全上则重视不够。
那么在商务活动中,比如在帮客人预订酒店时,就应注意在规格相当的基础上选取环境较好,远离市区,相对安静的酒店,最好是那种酒店外还有小花园,从房间的窗户看出去有好的风景的房间。如在海边的话,面朝大海的海景房,在内陆的话,选取俯瞰公园,小树林等的房间,一定不可订俯瞰繁忙的吵闹的街道的酒店。
如有的项目外国员工会在中国当地呆相当长商务一段时间,需要租房住时,一定注意住房的安全问题。如果住高层的房子,除了要选取24小时安保的社区外,应在住所内给配置灭火毯、消防面罩、灭火器,医药包等,并在客人入住的时候将火警报警器的位置告知。
2.饮食文化的差异
商务宴请是一项重要的商务活动,宴请融洽的氛围中对双方的沟通更有利,同时也是表达热情好客礼尚往来所必需的。充分注意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对成功的宴请至关重要。
如西方人不喜欢那种啃骨头的肉类,感觉既不文雅也很残忍。因此在点菜时像凤爪、猪蹄、鸭颈之类我们国内比较喜欢的菜不可以点,鱼类也是,最好是点那种没有不用吐鱼刺的鱼片。另海鲜或很辣的川菜,应事先问明客人是否可以吃。
另外餐桌上不可给对方夹菜,劝酒,让对方随意即可。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时间的掌握。在国内很多人习惯边吃边谈事情,一顿饭经常吃上好几个小时。在西方人看来,吃饭就是吃饭,氛围应轻松享受,聊聊天,谈谈风土人情,开开玩笑,吃饱了就结束,不拖拉。
3.风俗习惯和礼仪习惯的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要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礼仪等,在交际中才不至于失礼。比如在赠送礼物时,无论礼物大小一定要包装好。收取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拆开并致谢,与我们的习惯不同。又比如在穿着方面,虽然欧美人平时讲究舒适,喜欢穿牛仔裤和T恤,但在正式的场合,都很注意穿正装,男士一般穿深色特别是黑色的西装,女士则穿根据场合不同穿套装或晚装。而在国内现在人们衣着越来越注重休闲,甚至在正式的场合也穿着休闲衣,笔者曾见一次商务接待中,外方人员全部正装,而中方大多穿休闲衣,甚至有好几个都穿的是户外运动系列的运动衣,从衣着上难免失礼。
在对待隐私方面,西方人非常注重自己的隐私,因此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提及家人、工资、年龄等敏感话题,可聊一聊运动赛事、天气、娱乐、旅游度假等。打电话时,在我们国内,很多人在电话中会问对方:“在哪呀?在干什么呢?”,表示关心,或者是对话的开始,双方都理解。但在与欧美人通电话时,如果问“Where are you?”或“What are you doing?”对方会感觉非常奇怪,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
4.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思维方式比较直接,守时,工作细致,认真,制定好的规则会严格遵守,讲究工作效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下人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中才能互相理解,顺利合作。比如笔者曾听到一个外企的中国行政人员说班车问题,非常不理解,班车按规定是15分钟发一次,从办公室发往施工现场,循环发车。但有时发车时根本就没人,也就是空发一趟,因此中国员工认为没人时就应停发,避免资源浪费。但外方主管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班车每15分钟发一趟的目的就是为了员工在办公区和施工现场之间往来方便的,即使无人,也照发。要是无人就停发,那间隔的时间就不再是准的15分钟了,有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间隔时间不固定了,这样往返两地之间的人员就无法估算时间坐车,有可能会等很久才能坐上车,这样就会耽误他们的时间并随之带来一连串的延误,甚至会出现事故,因此即便是空车也要严格的每15分钟发一趟。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案例。
5.、政治立场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政治都有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学生都能理解,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之类的敏感话题,更不必大谈特谈国内的政策等,因为对方也不会理解也不感兴趣,对交际无益。可谈谈所在地区的近期的发展,悠久的历史,标志性的旅游景点等等。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重
在每一单元的主题下,都应结合教学目标,补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比如:在商务电话单元中,应导入中西方电话礼仪的差异。如商务电话,打电话的时间,应在白天工作时间打,不可在周末或是晚上对方下班后,除非是有紧急的事,就算有紧急的事也应先为在非工作时间打扰别人而致歉。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下班的时间就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了。再比如在机场接机单元中,应介绍接机、拿行李、订酒店等细节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以便将来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可以正确应对。
2.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时采取案例的形式。来自外企的文化冲突的真实案例生动有趣,更便于学生理解,使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交际中成功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但收集案例对教师来说要求很高,教师不仅应自己非常熟悉西方文化,还应到外企挂职,才能接触到鲜活的文化冲突的案例,用于教学。
3.视频的应用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美剧和电影,里面有很多片段和情节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并且语言都是最鲜活,时下最流行的,将这样的片段选取后用于课堂,视频的资料形象、直接,教师可做必要解释,指出此处文化差异的点,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训练了听力和口语,了解了目前某个英语国家流行的词语和说法。
三、结语
明确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其在将来的职场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参与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梁爽.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J].经贸实务,2011,10.
[2]李培.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谈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5.
[3]段学莲.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信息,2008,03.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3
礼仪,作为人类之间交流的规则,起着尊重他人和畅通交流的作用。而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们跨国交际益增,中西方礼仪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多,差异也越发明显,这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本书以中西交际中最重要的日常交际形式为切入点,集中探究中西礼仪文化中日常交际的异同,深入分析中西礼仪文化在日常交际中差异的形成原因,希望能帮助大家增强对,这种差异的敏感力和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避免因为礼仪不同而产生的误解。
宴客是人们交流的重要社会活动。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宴客习俗上有很多不同的传统和习惯。为了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在宴客活动中的交际失败或者产生误解,非常有必要对中西方宴客习俗的差异作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中西方宴客形式的差异
虽然宴客就是请客吃饭,但也有不同的形式。这一点在西方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有席位的宴请、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会、鸡尾酒会、聚餐会、野餐、茶会。人们在宴请时采取哪种形式一般取决于客人的身份、主人想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方便程度。比如,商业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是午餐形式。款待来访的外国元首要举行国宴;款待规格较高的外宾或内宾要举行正式宴会。上菜后,人们一般是各自一盘,各吃各的。西方的宴客并不重吃,而是重宴客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
中国人请客吃饭,强调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桌上的菜肴。同时宴客非常讲究排场,一般正式的宴席至少有十个菜式,而且菜肴往往要超过人们所能消耗的量。菜式越丰富,越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比较随便的形式则是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不讲究礼仪,不讲究饭菜的样式,追求轻松和谐的气氛。
二、中西方宴客观念的差异
由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国家首先在宴客的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首先非常重视端上宴席的菜肴。按照中国的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我们吃饭时都是把追求美味作为首要目的。所以人们在宴客时一定要准备丰富多彩的酒菜,否则,很难称的上是在请客。当西方人在中国的传统宴席上看到不断端上桌的凉菜和热菜时,他们都不得不惊呼菜式如此层出不穷。因为他们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即使是正式的西餐宴席通常也只有六道菜,其中只有两道是主菜。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一般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菜式的好坏优劣,看重菜式能否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可以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感觉,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了极致,烹饪的过程也极具趣味性,而这也正是中国饮食的魅力。当我们把美味作为饮食的最重要目的时,我们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和中国的饮食观念相比较,西方则是一种讲求营养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的菜式比较单一,在烹饪方面更是逊于中国,但是他们很重视食物对人的营养,注重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含量到底有多少,什么样的烹饪方式能让人们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及对人体有无任何副作用。所以在烹饪过程中,不同于中??破坏营养成分的油炸和蒸煮方式,他们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和味道,比如很多蔬菜都是生吃,很多菜式也是清淡少油。
三、中西方宴客礼仪的差异
(一)就餐座位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宴请的礼仪上也有很多差异。宴客的礼仪首先体现在就餐座位的安排上。西方国家宴客时,人们一般围坐在长方形的餐桌,客人坐在桌子的两侧,主人则坐在桌子的两头。女主宾一般坐在男主人的右边,她可以是一位年龄最大的女士,也可能是一个刚刚订婚的年轻女孩子,或者是男主宾的夫人。男主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边。也可以按照主人的安排,让男女客人分成两侧坐下。中国人宴客传统上用方桌,有南尊北卑的观念,以面向南为上座,以面向北为下座。在大多数的宴会中,客人中的主宾、年长者、或者位高权重的
人首先入座并坐上座,其余的客人再入座,主人则最后入座并坐下座。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别于西方尊重女性、女士优先的原则,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宴会上女性的排位都是受到忽视的。
(二)进餐时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使用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英国人则使用刀叉进餐,这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在使用刀叉过程中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切东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它们的用法都有各自的?矩。在中国,端上一桌菜,一桌人都可以用筷子夹。但是,在西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经济的交往发展,很多西方人学着用筷子,而中国人也开始常常进西餐厅使用刀叉用餐。另外一个方面,中国人宴客开始时,所有的客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开始。一般来说,主人会给主宾和年长者夹菜,请其先用,以示尊敬。西方人宴客的礼仪还体现在主人和客人的着装,餐具的质地规格和菜式的类别上。首先,参加宴会衣着要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其次,餐具要擦拭干净,玻璃器皿要闪闪发光,菜式要适合客人的口味。
四、中西方宴客气氛的差异
最后,中西方宴客在餐桌气氛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宴客时,主人特别热情,大家滔滔不绝,追求热闹欢快的气氛。宴席一开始,主人就频频地向客人劝酒劝菜,不但口头上劝他们一定要吃好喝好,而且还不断地为客人夹菜添酒。无论桌上的菜多么丰盛,主人嘴上总要谦虚地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中国人在餐桌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好客和谦虚常常令西方人难以理解、无所适从,甚至觉得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的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
西方人宴客也追求轻松和谐的气氛,但不会那么讲究排场,准备的饭菜比较简单。主人尊重客人的个人意愿,不会频频向客人劝酒劝菜,各自吃各自的,想吃什么自己随意添加。中国人在西方国家做客时,对此则很不习惯,觉得主人对自己不够热情,甚至有点冷漠。总的来说,中国人在宴席上追求觥筹交错的热闹欢快氛围,西方人在餐桌上则显得比较安静,想让客人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
五、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中国的饮食习惯还是以和为主,强调味道。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味道的描述,如甜、酸、辣、香、咸、臭、苦、浓、淡等,但同时却又忽视了营养。西方人对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
验室。”
六、结语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 筷子 叉子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1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从不同的餐桌文化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而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基础单元,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 再延伸至家国社稷。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融为一体,文化上兼收并蓄,价值观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保护全体利益。“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独食难肥,共食才能汲取营养;独食无味,共食才会其乐无穷。”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情往来,群体联系。中餐桌上的热闹气氛与西餐的雅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主人宴请客人往往为了表现热情好客,铺张排场,在餐桌上还频频给客人布菜夹菜。客人们一上桌,便滔滔不绝,谈天说地,劝酒敬烟,甚至吆喝划拳,现阶段的这种风潮有悖于传统儒家文化“食不语,寝不言”的教诲,已远超出文明的界限。
比较正式的宴席的座次安排, 也体现出这种不同的文化认同。传统的中餐宴席使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现代宴席,主要用圆桌及方桌, 但往往男性与女性分桌, 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而西餐宴会中, 主角是女主人,一般使用长形或马蹄形餐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应拖拉餐椅,协助女士入座,以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若家庭宴请,男女主人都应始终陪同,客人还应送瓶葡萄酒或鲜花,或为女主人准备纪念品等小礼物,这也是社交场合的起码礼节。
2 面子观念
在西方社会中也有面子观念,Brown 和Levinson 于1978 年提出了“面子保全论”,指出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他们将面子分为正面面(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正面面子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希望自己的愿望受人顺从, 他的自我形象被人欣赏和赞许。夸赞对方就是西方人典型的生活习惯和交际方式,不管多么简单的菜肴,都会得到客人的赞美。如果每道菜都吃完,会令主人很高兴,说明自己的心意和努力得到客人的肯定。餐后告别,客人们总要表示“have a nice dinner”(吃得很高兴)。而负面面子是与正面相对而言,指的是社会成员希望其行动不被人干涉, 即具有行动自由和自主决定的自由, 凡是有违这种自由愿望的言行就会被认为对他人负面面子的侵犯。与之相应,在西方更受欢迎的还有自助餐和鸡尾酒会,形式更加自在随意,按照个人的喜好和食量自由选择,便于相互联络与交往。另外邀请他人外出用餐,往往是AA 制,各人付各自的帐,或平分账单,若为人付账需事先说明。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熟人社会,即人情社会,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家族和他人的评价。在这种特定语境中,人们往往十分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以寻求和捍卫自己的优势,保持体面和尊严。在家族和交际圈子中,人们习惯用面子来解释和调节社会关系和行为,谁的面子大,谁的话语权就大,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高。因此人们热衷于请客和被请,谁的应酬多,宴请的档次高,客人的级别高,谁就“有面子”,在人际交往中,也乐于互相“给面子”。比如餐桌上几乎每宴必有的敬酒环节, 敬酒者和被敬者竞相表演的一套套说辞,言不由衷,醉翁之意不在酒,全在于面子。餐后争先付款买单,即使无意出钱,彼此心照不宣,也要做一番“争面子“的表现。
3 总结
有些时候不同的礼仪是不同文化之间产生误解, 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是造成礼仪不同的主要原因。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 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技巧。餐桌礼仪作为礼仪中的一种,是我们与西方人交往时难以避免的,因此,对餐桌礼仪的研究不能只分析东西方差异的表层,需要探索其背后的文化,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避免产生误解与冲突。
参考文献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5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送礼 礼仪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8-01
前言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各国对礼仪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在送礼过程中的习俗和禁忌也有区别。因此,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传统的“仁、仪、礼、智、信”五德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而送礼也就成了这一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人际沟通作用。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从西方社会的历史来看,作为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古国文化的继承者,同样表现出人类对礼仪的不断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二、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新居,店铺开张庆贺等活动,亲朋好友为表示心意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以金钱作为送礼的物品较为普遍,而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很少见。而且中国人在送礼的时候不注重对礼物的包装。
西方国家的人在选择送礼的礼品时没有太多讲究,而且大部分时候,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些用于装饰房间的小物品、旅游纪念品以及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他们选择的礼物。但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人更加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什么样的礼物都要进行精心的包装。
三、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维度来分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属于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立于群体之外的个体。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他们更加尊重人权与自由,崇尚人人平等。他们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人,然后才存在于一定的集体中,因此他们普遍对集体的依赖性小,而更加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群体关系的建立,所以送礼这种交际方式的使用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四、结论
总之,无论东西方文化,“送礼”都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社会习俗,而且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送礼的相关习俗和禁忌的区别,本质上是中西方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随着在现代生活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对于交际的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