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网络谣言;心理动因近年来,人人(原校内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兴起,在大幅度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谣言等问题。网络谣言对社会与个人都有其危害性。“抢盐风波”和“地震预言”等事件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在个人事件里,车祸肇事者药家鑫被谣传为“富二代”,让案件审判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调查显示,多数网络谣言的造谣者并非谣言传播的直接利益获得者,而是看似关系不大的第三方。探究造谣者和传播者的心理动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谣言的根源,从而制定相应心理疏导措施。

一、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

被称为“谣言研究之父”的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则将谣言定义为“缺乏具体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的、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来,谣言的传播需要存在以下心理条件:首先是社会共同享有某种价值趋向,其次是公众情绪处于普遍的紧张和担心中,最后是人们对处理紧张事态的社会组织不甚了解或是缺乏信任。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得到满足,则谣言极可能形成。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基于两点:“相关事件、人员的重要性”以及“主题证据的模糊性”。一般而言,“模糊性”越高,谣言越容易传播。然而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区别在于,为了弥补隐蔽信息源造成的较低的置信度,许多造谣者会增加谣言的细节描述,以提高信息精确度的方式使谣言更为可信。随后传播者也会在转述谣言的过程中,有意地向其中加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强化谣言的观点。因此,相较于一般谣言,网络谣言更为精确。

网络上的谣言的传播一般发生在网络社群间,主要有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谣言被介绍或。此时,造谣者会使用谨慎的陈述,受众则会初步判断谣言是否可信。随后谣言进入讨论阶段。网络社群如BBS和微博的使用者开始互相交换信息,然后彼此间进行初步的讨论。当讨论进入到实质阶段,讨论者将对问题进行解释性的讨论与陈述。在最后阶段,社群会对当前谣言的话题失去兴趣。①

二、网络谣言造谣者与传播者的心理动因分析

从网络谣言的制造者角度看,制造谣言的心理动因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提醒群众或引导群众产生变革意识。利用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造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网络社群对某些现象的关注。当网络影响力转移至现实,问题的解决或群体利益便可能得到实现;二是出于报复心理。造谣者通过制造谣言引起多数人对其报复对象的愤怒或在社会范围内引起恐慌,从而实现其对个人、集团或社会实施惩罚性报复的目的;三是打击竞争对手。通过散播不利于对方的谣言,造成有利于己方的竞争局面;四是满足自我表现欲望。造谣者为了提升知名度而能吸引眼球的谣言贴;五是满足自身无目的、不负责的游戏心理。部分造谣者从谣言,预言并观察他人反应这类行为中希望获得支配地位,享受影响他人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大胆地袒露在现实社会被压抑的欲望,还可以利用网络创造各种途径来满足不同类型的心理需求。在隐蔽、匿名等特征下,网民反抗、颠覆或戏耍等意识能得到彰显。②

而对于谣言传播者来说,网民普遍是出于参与性、猎奇性、匿名性等心理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许多网络平台的存在有赖于需要网民的相互交流,如微博与论坛等。这种高度交互的虚拟社会让网民认为自身有积极参与信息传播的责任,而网络的匿名性又免除了他们确保信息真实性的责任,因此网民对于许多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谣言选择了“转发”等扩散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李道荣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所说,人们普遍都有好奇心,对奇异的和反常的信息的关注度会大于其他的信息。对于社会中的很多反常因素,不少人抱有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将信息传播给亲朋好友。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又会根据自身偏好对信息进行简化和加工,最后造成信息的歪曲。这样即便是本来真实的信息也会变为谣言。在网络谣言的传播中,也有些行动者是为谋求利益,借谣言事件售卖防备性物品以获取暴利。

三、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疏导措施

针对谣言传播的心理动因,应制定以下心理疏导措施以更好从根源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首先,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倡导诚信行政,通过及时政务及公共服务、突发事件信息的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群众应相信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以传播谣言等偏激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在接触到负面信息时,不应抱有“政府总是有所隐瞒”等想法先入为主地做出判断,而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先官方求证。

其次,培养网民与新闻媒体的网络责任心,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也会对他人与社会造成现实中的影响。提倡网民在传播前对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新闻媒体应在信息前对真实性进行核查。不因网络的匿名性而减少对所传播信息的责任感,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

最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消除因网络的虚拟性等原因产生的造谣者与传播者的侥幸心理。相关网站要加强网络把关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则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办法,处理一些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的,相关法律应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以及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行为在民事、行政、刑事范围与之配套的规范。(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课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部分成果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子晨.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特点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2010年第01期

[2]王国华、方付建、陈强.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02期

注解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2

网络谣言的弥散化影响 

《东周·列国志》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何谓谣言,有人说,谣言是一种社会疾病;有人说,谣言如同病菌一样,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孽生;有人说,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凡此种种,都围绕这样的一个内容,谣言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种偏离,它隐藏着一定的社会心态。时至今日,谣言大行其道的载体恐怕当属网络平台,网络谣言就像一面社会多棱镜,折射了市井百态,映衬了社会心态。 

所谓社会心态,学者将其视为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群中的宏观社会心理状态,它包括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这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形成的社会意识,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紧密相连,它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推动社会中的多数成员表现出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注入强劲生机的同时,也引发了某些不良的社会心态,突出了相关的矛盾与问题,而所有这些都无疑暴露于网络生态之中,使网络生态环境变得纷繁复杂、错综变化。 

从日本福岛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后,国人碘盐疯抢潮;到昆明火车站遭恐怖袭击后,网络谣言迅速蔓延;再到近期马航MH370失联信息匮乏,网络谣言迅速滋生……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强调,互联网的世界,要自由,也要秩序。自由和秩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离开了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缺乏了秩序的互联网生态会怎样呢?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描述。众所周知,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的时候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一旦有一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在网络谣言大行其道的时候,羊群现象异常明显,人们盲目地听从于他人信息,进而添加、删改甚至杜撰,使得信息流转过程中,传播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形和扭曲。 

群体是一个骚动的、情绪高昂的人群组合,它具有一股盲目的、不可控制的力量,排山倒海,甚至可以克服任何障碍。混沌理论大胆假设,大西洋的一只蝴蝶扑扑翅膀,就可能引发太平洋地区的一场风暴,这句话不无道理。事实上,看似微小的事件经过网络信息的传播甚至变形都有可能引发扩大化的效果。虽然初始条件十分微小,但是小小的一点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网络谣言恰恰映衬了这种传播的生态系统,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些许的传播变形,带来的可能就是无法想象的弥散化后果。 

推动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心态 

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带来了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深深感受。人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生活在变幻莫测的社会情境中,总有一些是我们不熟悉的事件,加之我们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不一定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不可能作出十分肯定的选择,所以我们要选择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作为参照系统,要和他人保持一致。1947年,奥尔波特的谣言公式发现,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首先,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都有某种重要性;其次,真实性的事实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也就是说,谣言传播的广度随重要性和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相关事件便成为投向河中,使河水泛起涟漪的石头,涟漪的广度和深度这些条件依靠的是石头的大小。也就是说,个体感觉事件与自己的关联性越强,个体的情感就越强烈,引发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就越复杂。另一方面,谣言的传播受到事件清晰度的影响。德国学者埃利亚斯·卡内提指出,“人最畏惧的是接触不熟悉的事物。”当个体感到一种风险的不确定性越大时,个体越会感到害怕,某个事件如果具有人力不可控制性、难于预测性、发生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这些特征激发了公众的风险感,因而促进了负面情绪的滋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在一个相对模糊和模棱两可的环境中,尤其是自己无法给予正确判断的情况下,遵从大多人的行为方式是人们首选的方式。此时,人们越重视他人的观点,就越容易产生趋从性的行为,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就越容易相信其他人的判断,而他人的言论甚或结论就代替了个人的思考,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3

【论文摘要】: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的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举世震惊。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地震的谣言和地震后次生灾害的谣言,相比之前的谣言,在当今时代谣言又具有了新的特点。自然的恣肆我们无法抗衡只能承受,然而研究人类社会中谣言的产生、传播、平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夏,中国的大地被撕开了一个个口子,这血盆大口口吞噬了近七万条生命。大地的暴怒让经历过的人心有余悸,然而之后的种种谣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地震过后,水污染的谣言使成都人集中的抢购瓶装水,蓄水;全国各地多处出现了地震谣言,造成了广大人民的恐慌——“广东省地震局澄清广州近日将发生大地震谣言;省地震局:鸡西市近期将发生地震纯属谣言;青岛地震局辟谣:全市未发现地震前兆异常;对于网上流传的重庆今晚将发生地震的说法,纯属谣言;地震谣言最早起于5月28日、29日的陕西省地震局网站被黑客攻击事件,其后陕西省地震局通过省政府网站辟谣;北京市地震局分析认为,近期北京地区不会发生破坏性(5级以上)地震,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有关北京地区今晚将发生地震的说法,纯属谣言……”

1.地震谣言的几个基本问题

1.1地震谣言的定义

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定义“地震谣言是指来自没有地震预报权的单位或个人,带有地震预报内容(发震时间、震中和震级),并在社会上较大范围内传播,造成居民的心理和行为恐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信息。”

1.2地震谣言的分类

此次汶川地震之后,我对地震谣言产生的客观原因进行了梳理。之所以按照原因分类是为了理清原因后,才能在应对策略上“对症下药”。在社会上传播的地震谣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防震减灾工作被误解引起的地震谣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连云港市,由于当地成立抗震机构和对地震知识的集中宣传,造成群众的惶恐。

(2)个人地震预测意见泄漏引起的地震谣言。1981年广东省海丰县,因内部预报意见外泄,人们纷纷出航避震,大吃大喝,影响到当时渔业生产。

(3)地震预报意见、地震预报意见评审结果被泄漏引起的地震谣言。1986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就因为正常的地震工作会议,使得群众人心惶惶,抢购物资。

(4)对自然现象误解引起的地震谣言。深圳、重庆彭水、青岛等地出现大量蟾蜍过街,水井混浊引起民众担心,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地震的前兆。奇特天象出现时,比如地球、月亮、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潮汐最大将有地震。

(5)异地或海外传闻引起的地震谣言。中国网上最近也流传所谓巴西“预言家”朱瑟里诺的“惊天大预言”:“2008年9月13日中国将发生9.1级巨大地震,震源在南宁和海南之间,并引发30米高的海啸,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并可能冲击到日本”。

(6)这次比较特殊的是,黑客利用网络技术侵入到官方的信息网站,恶意散步地震谣言。汶川地震后,有黑客多次入侵了陕西省地震信息网,并在网站上了“23点左右,陕西将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这一“官方消息”引起了部分民众的恐慌。

2.地震谣言的传播方式

从汶川地震发生后产生的谣言来看,谣言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树状传播,比如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一个人听到“地震消息”后通过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把消息散播给自己的认识的人。二是放射状传播,比如在网络论坛上,QQ群里散步地震谣言,这样信息容易地同时被无数人接收,达到极高的传播效率。此次尤为特殊的是,某黑客攻入陕西省地震局的网站,篡改消息,以“官方”的名义散步将有强震的谣言,给社会造成了一定混乱。三是“漩涡”型复式传播,现在通常在一场完整的谣言传播过程中,往往既有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和其他媒体的组合,也有大众媒体与网络之间的交叉。这种媒介的交叉组合容易形成谣言信息的“漩涡”型传播而积累更大的能量。这些方式都是以传统的链状传播模式为基础的,但是链状传播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一般都是口口相传。[1]

3.地震谣言的发展过程与对应的心理状态

当前,有人提出一个关于谣言传播的传播学方式:在新旧媒体并行的时代,从众多的谣言传播看,其传播模式大致为: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当一个谣言冲破把关人的监管,越过群体传播到大众传播后,一旦造成恶劣影响,势必通过组织传播内控,再以有组织的大众传播而终结。

地震谣言的传播有其特殊性,时效性,因为地震谣言不可能是无限期的,预报地震在精确的时间发生或不久后发生。所以在不辟谣的情况下,谣言也会不攻自破。研究平息谣言,是指在谣言发生后的短时间内主动平息。纵向的研究一个地震谣言是经过制造谣言传播谣言平息谣言三个阶段。

在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三类人:信谣的,半信半疑的和不信谣言的。在关心震情阶段,地震谣言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半信半疑的群众并多方求证,包括电话咨询,亲自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同事、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询问等。这期间地震专业人员以及各级地震部门是群众求证的焦点。因此,地震专业人员和地震部门在这段时间做出明确的、负责任的和合理的解释将会有效地消除群众的恐惧和不安心理,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如果群众的恐惧和不安心理得不到解除,反而不断被强化,到一定阶段就会相信谣言而采取避震行为以消除恐惧,使地震谣言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该阶段的产生可能有进一步的诱因,比如,谣传的地震发生时间将要临近或者有新的谣传产生,使群众的恐震心理进一步加剧等。该阶段避震行为的发生具有扩散效应,有时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的跟随者。可能采取的避震行为包括户外避震、人员外流、抢购物品、停工停产等,以及因为仓促“逃生”而造成的跳楼与恶性拥挤事故等。[2]

4.地震谣言的控制

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多事例表明,较严重的地震谣言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恐慌,不亚于一次中强地震。从这次地震中,谣言的控制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第一,谣言止于透明。透明包括政府工作的透明、媒体的透明、群体的透明和个体的透明。这种透明使大家增强了信心,找到了依靠。“非典”疫情之后,国务院各部门加快了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步伐,地震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此次汶川地震后,地震新闻发言人则成为舆论的引导者和意见控制者,他会促使全社会达成共识,以形成最佳的方案,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解决突发震情危机的公众凝聚力,对抑制谣言、避免恐慌发挥了积极作用。[3]

在Barabasi和Albert提出的BA无标度(scale-free)网络模型中,聚类系数的增大可以抑制谣言的传播,聚类系数的提高对应于网络中三角形的数量增加。三角形结构在实际社会网中代表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社会关系:我,你和他三个人之间完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

换句话说,聚类系数增大,网络中信息的透明度肯定会增强,人与人之间加强了了解和互信,从而使得欺骗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公开、坦诚和互信,有利于抵御各种虚伪和欺骗。[4]

第二,谣言止于法治和监管。社会谣言往往是社会挤压的非体制产物,但这并不是说,社会权威机关对谣言就听之任之。权威机关要追谣、查谣,要对恶意传播谣言者予以惩治。但这种惩治必须以体现理性的法律为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1项之规定,对“散步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当然,执法也要体现理性,要把谣言的一般传播与恶意制造和传播区分开来。5月12日17时左右,在国内知名网站百度“贴吧”上,网名为“来生还比你快”和“一水间501”的网民了大量关于四川省汶川县“5·12”地震的有害虚假信息。短时间内,这个名为《具(据)说这次地震是认(人)为的,和美国有关系》的帖子,在后访问量猛增。获知情况后,公安部门立即对这一线索展开调查。13日6时,嫌疑人所在地被锁定在山西省运城市。14日,网上散布地震谣言的嫌疑人张某被公安部门抓获。网络,手机等出现的新媒体更要加强监管力度,手机短信的平台供应商即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手机的内容服务商即SP,网站论坛版主,都有责任和义务,过滤危害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稳定的非法信息。

第三,谣言止于科学。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对付谣言的有效武器。及时科学地开展应急宣传对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媒体应当加大力度进行地震,防震的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地震;学校和一些机构应该针对性的对各自群体防震和逃生演习,用科学的方法面对灾难。

第四,谣言止于“对症下药”。反谣言的最有效办法是解决谣言对象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使社会评价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发生变化。同时,也需要针锋相对地进行辟谣的斗争。比如,去年“湛江大暴雨要引发大地震”的谣言在湛江不胫而走,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当天上午,市民开始陆续收到广东省气象局和地震局联合的辟谣短信,3个多小时内,280万条短信使谣言迅速平息,制止了因谣言儿引起的混乱。[5]

就具体的某一则社会谣言而言,既然有产生,也必然有终结。社会谣言的终结是结构性的,是从其一开始产生就注定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震后,地震权威机构直接与社会公众对话,介绍当前地震趋势概况和谣传的识别方法,揭穿谣传的虚假性,分析起因和危害,直接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问题,也可将地震新闻会通过电视与社会公众见面,消除群众的恐震心理,提高公众对地震谣言与误传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尽快平息谣传,及时根除这类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地震谣言与误传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复杂,其类型和传播形式多样性,且影响广,危害大,因此,对这类事件应予足够重视,平息地段谣言与误传总的要求是:计划周密、决策果断、措施得力、口径一致、行动迅速,宜尽快平息地震谣言与误传事态的发展,切不可稍事怠慢,丧失时机,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潘相国.网络谣言与新闻真实[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孙振凯,苗崇钢.近年来我国地震谣言的起因及对策[J].国际地震动态,2001,(01).

[3]傅敏婷.论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地震工作中的作用[J].山西地震,2007,1:42~44.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4

摘 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微传播的研究

二、 关于伦理失范的研究

三、 关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传播概念界定

二、传播伦理相关概念界定

三、伦理失范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一、儒家的伦理思想

二、责任伦理理论

三、网络行为规范力理论

四、破窗理论

第三章 微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与影响分析

第一节 微传播谣言泛滥程度严重

一、谣言散播呈专业化和周期性特点

二、谣言传播社会影响恶劣

第二节 微传播中网络暴力现象突出

一、普通人遭受网络暴力概率增加

二、对当事人心理伤害严重

三、语言暴力成为普遍存在

第三节 微传播中隐私泄露涉及面广

一、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

二、泄露用户注册的个人信息

第四节 微传播低俗文化影响社会风气

一、微传播标题党大行其道

二、语言污染从网络空间衍生至纸质媒体

三、无底线恶搞扰乱社会主流价值观

第五节 微营销手段涉嫌违反广告法

一、欺诈式营销传播风头强劲

二、咒骂祝福式营销传播暗藏胁迫

第四章 微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公民心理发生变化

二、社会矛盾和生活重压催生网民泄愤情绪

三、微传播法律条例不够完善

第二节 网络传播层面的原因

一、微传播本身的碎片化特点

二、微传播本身的信息机制

三、微传播对把关人机制的消解

四、微传播的病毒式式扩散特点

第三节 个人行为层面的原因

一、虚拟空间用户主体道德感的弱化

二、微传播用户媒体素养的欠缺

三、传播群体集体窥私欲的旺盛

四、网络从众心理的影响

五、对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追求

第五章 微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

第一节 完善并严格执行微传播治理法规

一、政府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治理法规

二、行业协会并倡导自律规约

三、传播社区积极推出并宣传微传播规约

四、加强微传播治理的执法力度

第二节 做好微传播平台运营管理

一、以技术设计提示微传播用户的道德意识

二、对微传播内容进行适度监督

三、对微传播用户伦理失范行为及时惩戒

四、使用专门账户和技术手段迅速辟谣

第三节 加强微传播用户的道德伦理教育

一、明确微传播的道德伦理底限

二、加强网络人际传播道德教育

三、加强微传播用户的责任意识教育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5

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面对表象纷繁的谣言,我们不禁会问,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出于何种目的?

商业利益的需要。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为了一己私利,商业主体也会制造谣言来为其服务。宝洁公司的案例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再比如,一名新泽西卅l的15岁男孩,先以低价买入一些不受注意的蚊型股,再利用多个假名在Yahoo!的BBS上发表言论吹捧这些股票,从中获利数百万港元。

个人表达意向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谣言都充满了破坏性,有些谣言其实是民众意愿的表达,是公众情绪的晴雨表,但这类谣言只是极少数。其实古代的统治者曾通过对民间谣言的了解来掌握民情,这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采风和古罗马的谣言监察。

重大的社会危机。面对疾病、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社会危机,人人自危,缺乏安全感,谣言也随之四起。“非典”期间的谣言便是最好的证明,一则“婴儿初生就说话,放鞭炮驱非典”的谣言在中国的14个省份传开,并且在几天内达到。汶川地震后也产生了许多谣言,如“5月14日:都江堰化工厂爆炸,水源被污染。5月16日:6月中旬广东将有9.4级大地震,余震达3000多次。2008年5月28日前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正在泄洪’和‘出动轰炸机炸坝’。”可以看出,这几起谣言都是在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源于人们内心的恐惧而滋生的。

正式传播渠道的不畅通。2009年6月7日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的辐照装置在运行中货物意外倒塌,压住了放射源保护罩,并使其发生倾斜,导致钴60放射源卡住,不能正常回到水井中的安全位置。在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但在7月13日、14日有谣言传“放射源将爆炸”,以至于7月17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众多居民离开家逃往外地。据当地人说,当晚杞县城里大有“十室九空”之势。《中国青年报》记者后来对一化名为李强的村民采访,该村民谈到“出事后政府也不表个态,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开了场新闻会。你说老百姓能不起疑心吗?是政府隐瞒真实情况,才导致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政府不及时公开信息,对公众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尊重不够,造成正式传播渠道的堵塞,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机会。

娱乐玩赏的心态。持这种心态的造谣者未必相信谣言,但他们很欣赏自己作为传播消息者的地位,认为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其实,有关很多名人的谣言也与这种心态不无关系,谣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发泄报复的心态。一些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自己私利的目的,不惜捏造事实,借助一定的手段诋毁他人,致使谣言横行。2009年10月12日,一条“河北容城‘艾滋病女’与279名‘客’发生关系”的帖子连同数百张不雅照出现在互联网上,迅速被众多境内外网站转载,一些媒体竞相报道,舆论哗然。18日,该“艾滋病女”回到老家河北容城县疾控中心主动提出进行HIV抗体检测,检验结果证实她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此后,警方查明,这起案件系其男友不满分手,为了报复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散布虚假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蓄意制造谣言。可见,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因感情纠葛而捏造的谣言。

消解谣言的负面影响

国外对网络的监管早已建立了相关成文法律。如德国是全球第一个网络成文法的国家,于1997年实行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随后美国也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个人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制止和惩罚网络谣言的传播行为。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规范。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这些法规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还须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别是造谣者。

增强公民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及道德素养。要大力培养一支独立的高素质网络人才和新闻采编队伍,编发优质的原创新闻、评论,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舆论引导的权威。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袭来的谣言,每位公民要凭借自己的才智冷静地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不要盲目相信,增强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作为一名有责任的公民,对于一些没有证实或很难证实,同时又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信息,要冷静地思考,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跟风起哄,确保做到不相信谣言,不捏造谣言,不传播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责任。

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噪声 舆论传播 社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249-02

1 相关研究

最早的传染病模型由Kermack提出,即经典的SIR和SIS模型。随后,以WS模型和BA模型为代表的网络模型被相继提出,人们开始将传染病模型与网络模型进行结合,研究信息、谣言等舆论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及其预y与控制问题。

在传统的SIR(Susceptible-Infections-Removed)模型中,总人口被分为三类:易感者(Susceptible)、已感染者(Infections)和恢复者(Removed),t时刻的三类人数分别记为S(t)、I(t)和R(t),且假设单位时间内,每个已感染者传染人数与易感者人数成正比k,恢复率与已感染者成正比b,则可建立SIR模型如下:

初始条件为。为初始时刻感染者的人数,N为总人数。

由于信息的传播行为和流行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十分相似,因此,该文结合现阶段在线社交网络中舆论传播的特点,对SIR模型加以改进,利用仿真实验探讨在线社交网络中舆论的传播规律。

2 模型建立

2.1 改进的SIR模型Ⅰ

在一个固定的社交网络中,假定其用户总数N保持不变。与经典的传染病模型相同,将用户节点分为三类:易感染节点S(t)、传播节点I(t)和免疫节点R(t)。其中,易感染节点S(t)表示截止到t时刻未接触但未来有可能接触该舆论的用户。传播节点I(t)表示t时刻已经接触且传播的用户。R(t)表示t时刻已经接触但不传播的用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点自身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周围用户状态的影响发生转化。易感染节点可能会因为周围传播节点的影响而接触到该舆论,从而转化为传播节点或者免疫节点。

首先考虑时间段内易感染节点数目的变化情况。由于周围传播节点的存在,所以部分易感染节点的状态会发生转变。显然,S(t)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减少。假设一个传播节点在单位时间内传染的易感染节点的数目与该社交网络中易感染节点数目S(t)成正比,记为接触率。故时间段内,易感染节点数目的减少量为。

3 仿真与分析

设置恰当的初始值与参数值并使用Matlab对所建立的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社交网络中各类节点所占比例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图。通过改变初始条件和关键参数的取值分析不同状态下的传播情况。对于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舆论传播模型,选取不同程度的白噪声随机项,观察分析仿真的结果,并与未加入随机项的模型仿真结果做比较。

设置初始状态网络中各条件为,,,设置模型参数为,β,Matlab画出三类节点占总数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大,信息的传播最终达到平稳状态,各类节点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趋于一个定值,信息传播周期约为60个时间单位。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的数量在初始阶段0~10个时间单位内缓慢增加,在10~50时间单位内快速增加,在50个时间单位后速度趋缓并逐渐趋于稳定。易感染节点数量不断减少,减少趋势为先缓慢,后快速,最终缓慢趋于0,即易感染节点全部转化为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

4 结语

该文以在线社交网络为背景,结合SIR模型,建立了舆论传播模型,并引入了高斯白噪声的随机项,用仿真的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了说明和验证。但消息的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节点与免疫节点的状态可能会因为用户的兴趣度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转变,并且参数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Lappas G. An Overview of Web Mining in Societal Benefit Areas [C].2007: 68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