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差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礼仪差距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1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见面的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三、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新晨

五、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2

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英语文化意识。教授学生词汇和语法框架的同时,还要把英语语言作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教给学生。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教材模块5Unit14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联系中国和英语国家职业认同的不同文化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讨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一年中的中西方节日到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每一个节日的背景和风俗习惯。久而久之,师生就能在英语课堂上养成英语文化导入的习惯。

二、准确把握文化导入载体,做到语言能力和文化习得双赢

1.依靠教材,拓展英语文化导入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教学材料能够很好地体现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听说读写任务都能够很好地在跨文化学习中得到实现。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依靠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完成听说读写任务中充分导入英语文化,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中西文化有效交流和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精彩课堂。

2.尽可能的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导入英语文化

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组织教学。特别是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一些如同时态、人称和礼貌原则的语用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是因为学生在英语语言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上缺乏跨文化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真实环境,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3.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英语文化的导入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要让学生从文化上了解中西方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掌握英语语言表达方式的语法规则,减少中国式英语的语法结构错误。英语中一些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其文化内涵往往却很丰富,和汉语的语言习惯也会很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英语语言文化的视觉来学习英语词汇。例如,“president”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意思不一样;汉语中“农民”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而英语中却根据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由于中西方民族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不同,其词汇的使用差距很大,只有带着跨文化意识学习才能准确把握词汇的运用。英语中的一些习语、典故和短语是英语国家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和的反映,只有将它们放在英语社会文化背景中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

4.在英语选修课和课外英语活动中导入英语文化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地关注。众所周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当中,并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价值观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差异容易激发矛盾,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甚至是剑拨弩张的状态。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缓和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与西方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

1.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现实中,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作了如下概括:

1.1行为模式差异

众所周知,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不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人们提倡“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小心,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对人要以诚相待。而且,中国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不可取的行为。而与此不同,西方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模式。在西方,孩子从小就接受自信与自立教育,使人们养成了“进攻”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果断、直接、有野心。

1.2家庭观念差异

在现实中,中西方的家庭观念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表现地特别明显。在中国,人们特别重视亲情,自觉地遵守三纲五常。对待父母,人们要孝敬,尽量做到百依百顺;对待兄弟姐妹,人们要同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一切困难。在中国的家庭中,亲情的氛围异常浓厚,家庭成员之间缺少隐私。此外,中国人对待客人,视如家人,讲究一团和气。

而在西方国家,家庭观念就稍显淡薄。在西方人的眼中,家是一个私人领域,各自卧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出入。而且,在西方家庭里,长辈与晚辈间可直呼其名。再有,西方家庭的孩子成年以后,就会搬出去自己住,过独立自主的生活。此外,在西方,亲人的概念划分地较为明确,有的家庭在就餐时还会各自付款。

1.3人际关系差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特别重感情;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重视实际。具体而言,在中国,儒家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提倡“仁”与“礼”。其中,“仁”是指做人的基本标准,向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而“礼”阐述了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仁”与“礼”的有机结合,实现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进一步讲,“仁”主张尊尊亲亲的人际关系。而且,受封建思维的长期影响,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特别重视社会与情感因素,“长幼有序”与“朋友有信”是他们一贯奉行的人际关系原则。

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人还养成了自由、独立、直率、冒险的民族性格。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以为追求平等而进行竞争。与此同时,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去过多地考虑情感因素。与中国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公事公办。在处理问题上,即使双方存在亲属与朋友关系,也可以不讲任何情面。在物质分配的问题上,他们秉承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不会因为一些特殊关系而偏袒一方。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在这里,我们只是以中国为参照物,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单纯而已。绝大多数西方人不会拿“人情”去交易,去谋求各种不正当的利益。在西方,他们也爱好交友,对人热情大方,为人处世上重视礼数。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考虑问题要全面。

1.4语言表达差异

语言表达是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主要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两个方面。首先,在口语表达方面,中国人显得既含蓄又排外,而西方人却表现地直接与简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思想观念差异导致的。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儒家思想又以“礼”与“仁”著称。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口语表达就表现的谦虚而谨慎。而在西方,人们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更大,再加上自身果断与直爽的文化特性,使得他们的口语表达显得开门见山。例如,同样是获得别人的赞扬,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却说“非常感谢!”这充分说明,直接与含蓄是中西方口语表达的最明显差异。

而在书面表达方面,汉语非常重视用词,强调用词的严谨与含蓄。而相对来说,汉语对句式的要求就显得比较宽松。与此不同,西方语言特别重视句式,强调以形统意。此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汉语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模糊性,这正是这种习惯在语言上的表现。同时,汉语讲究隐性连贯,在造句上少用甚至不用连词。这说明,与西方语言的以形统意不同,汉语注重以神统形。而在西方,人们却喜欢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以英语为例,它强调句子的结构。一个句子只有符合主谓结构,才能满足句子的基本结构要求。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句,就是只有主谓语的句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合句,是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结构,如连词、介词、副词等等。与英语不同,汉语有些时候可以省略某个主语或谓语。即使如此,它也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5知识获取方式差异

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通过观察事物,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

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将事物看成个体,通过对个体联系与区别的分析,实现认识事物的目的。换句话说,西方人是通过分析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此外,在认识过程中,中国人注重整体观察、审美情趣、直观经验。而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伸缩性。而西方人在认知过程中更强调理性,其思维方式则具有直线性分析的特点。总之,演绎与分析是中西方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最显著的区别。

2.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成因分析

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这种现实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与思维方式是三项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这三项因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因素。在现实中,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且也引起了文化观念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社会经济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尤其是在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国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成就,并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开始加强文化统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统治工具。长此以往,人们逐渐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文化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局面。而与此不同,经过工业改革的洗礼,中西方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这种差距还越拉越大。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影响下,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发展。而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外来侵略带来的文化腐蚀,使得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呈现出严重的落后态势。由此可见,中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历史发展因素。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来说,它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例如,中国人尊崇尊老爱幼,强调安分守己,重视个人身份。在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价值观念,并得以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们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与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在这种历史发展的影响下,它们形成了倡导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的价值观念。可见,中西方历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维方式因素。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思维方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受到民族哲学基础的影响。在中国,儒学、道学与佛学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或者根本无法消除。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角度看,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重视悟性。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在处理问题上显得比较含蓄,需要经过思考才能真正领悟他的本意。而与此截然相反,西方人在处理问题上却显得比较直接,其要表达的意思也是通俗易懂。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奉行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特别是理性主义,其注重形式论证,对西方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之,思维方式是形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束语

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总体而言,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巨大。中国讲求“利他”精神,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却讲求“利己”思维,重视个体意识。出现这些差异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发展因素、思维方式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尽量避免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我们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表现、成因、研究对策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易顶强,艾超.中西方宪法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比较—以近现代中国的立宪运动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2]周义龙.中西方人格特征差异成因的文化背景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陈静.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J].新疆大学学报,2004(07).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4

一、治税思想差异及原因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的非法制性质。我国皇权税收权力不受限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统治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常常弄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这种非法制的治税思想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儒家文化推崇忠孝安邦,礼仪治国,宣扬和倡导对国家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和皇上的绝对忠心。建国以后,我国的治税思想仍具有非法制性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可以说没有真正名副其实的税收法律。改革开放以后,初步建立了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框架。但除了《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等少数几部法律属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外,其它都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这种现状说到底是源于我国传统治税思想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西方国家的治税思想,发现西方国家走在了我国前面很远。西方很早就确立“税收法定主义”的税收原则。该原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国家不能征税,任何人亦不能被要求纳税。这里所讲的法律仅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最早确立该原则的是英国。1215年英国“大”首次对王权税收加以限制,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规定国王不经国会同意而任意征税是非法的,只有国会通过法律后才能向人民征税,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现代西方各国大都把税收法定主义作为宪法原则加以确定。比如美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只有众议院通过法律后,政府才能向人民征税”;日本宪法规定“征收新税或改变现行税收必须以法律定之”。他们典型的法律语言是“不经立法,不得征税”。

由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治税思想具有很强的民主法治性,而我国却有着极强的专制、非法制色彩。

二、立法观念差异及原因分析

西方,税法作为与人民财产权直接相关的法律,其立法应主要由立法机关进行,这是西方税收发达国家的通例。在封建时期,英国的《大》规定,批税权在议会,而不在国王,即税收立法在立法机构。累积的实践经验形成和巩固了这样的观念,意即“对基于普通法,并由立法经常强化的下述基本原则不容争辩,臣民不同意不得对其征税,议会是征求和给予这种同意的唯一有效的处所。”美国宪法规定征税的法律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比利时宪法第110条规定:“国家征税必须通过立法才能规定。省、城市、市镇联合体和市镇的地方税,非经各自议会做出决定,不得征收。”由此可见,只有权力机关才有权进行税收立法是西方税收立法普遍的理念。然而在我国,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税收法律却十分有限,我国税法的立法模式可归纳为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税收立法。我国开征的大多数税种,都是先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层次的暂行条例,然后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实施细则。而实施细则往往做出了许多为暂行条例所不包括的内容。另外,作为这种行政主导税收立法延伸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大量的税收通告。而税收通告变动又比较频繁且税收通告之间往往又存在冲突。这种行政主导的税收立法传统应该加以改革,否则将会大大影响税收法治。关于行政立法,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尖锐指出:“如果行政者有权决定国家税收的权力,而不必只限于表示同意而已的话,自由就不存在了。因此这样行政权力就在立法最重要的关键上成为立法性质的权力了。”因而这种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缺乏诚信服务,法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可见中西方税法立法理念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我国与西方国家法治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纳税观念差异及原因分析

税收观念是国家意识体现,西方国家的公民税收意识很强烈,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只有税收和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在美国,纳税对每个人来讲就如同中国人每月交水电费一样司空见惯,只要有收入即必须征税。一般80%的美国人能自动纳税。而在我国,人们的纳税意识比较弱。形成一种你偷我也偷,不偷白不偷的税收心理。中西方纳税观念有这么大的差别。究其根源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注重德治,主张“轻德薄赋”“休养生息”。在这种税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税收存在一种对抗情绪。而西方文化中的道德文化主要是知识型和宗教型的,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与宗教有关,行为主要受法律的约束。从人们的纳税心理看,不懂税法,甚至违反税法是一种不道德或无知的象征,这种纳税心理在西方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偷税行为在西方社会中普遍遭到了 谴责和蔑视。

四、权利意识差异及原因分析

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对纳税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如加拿大1985年通过的《纳税人权利宣言》明确规定:“加拿大宪法和法律赋予纳税人许多权利以保护其在所得税事务方面的利益,纳税人有权知道这些权利,也有权坚持这些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信息权、公正对待权等”。法国、美国等国政府还详细规定了纳税人在纳税过程的每一阶段应享有的权利,并以手册形式提供给纳税人。西方国家公民很重视自己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的情况下,能积极通过税收救济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他们也很关注自己所缴之税的用途,对政府使用税款积极行使监督权。我国对纳税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法律对纳税人的权利规定不全面、不具体。同时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又相当缺乏,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并不重视自己的陈述申辩权、要求回避权、延期申报权、取得凭证权等程序性权利。当权利受损,也不积极通过税收救济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更加不关心税款的使用,监督权形同虚设。

五、执法理念差异及原因分析

西方国家在征税时,贯穿这样一种执法理念:纳税人是诚实可信的,树立和形成纳税人纳税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行使崇高的权利;税务机关应尊重纳税人,应当为纳税人服务,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一方压制或强制另一方关系。而我国税务机关执法并没有这样一种理论。长期以来我们有个固定不变的观念,认为纳税是政府的指令,你纳也得纳,不纳也得纳。只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不强调税务机关义务,其结果使社会成员对纳税有抵触情绪。这种执法理念大大影响了我国税收法治的进程。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5

一 理解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发展的深远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生活方式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我们所学习的英语语种,无论是英国的本土文化还是英语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学生学习英语,就要实现未来缩短与英语国家交流的差距。增进与他们的友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当前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英语,而不去关注学生是否了解英语语言所依附的文化的相关问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则不能很好地与英语文化知识得到同步的发展,这样学生在日后的交际过程中,特别是与使用英语的人士直接交往时则可能会不自觉地运用汉语言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从而产生语用和社会语言迁移的错误,进而形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削弱了交际增进友谊的效度。因此,我们的教育应着力去探究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水平的途径,策略,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提高语言知识水平的同时相应地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进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 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从小学到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重视起文化教学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标准有序、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明确的文化教学目标,对这些学段的英语文化的教学,无论是形象的历史还是文化知识的介绍乃至深层内涵的社会准则、思维特征、价值观念,都有具体的目标描述,这为高中阶段的英语文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在提升学生文化知识上大做文章,而且要做好这篇文章。如何去做好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知识这篇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比较中西文化,要让学生比较,单纯课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信息公路这么畅通的今天我们可以放手让我们的学生去搜集西方文化知识,如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学生所搜集的对象,当然也是他们比较分析研究的对象,这里需要教师要客观地对待现实。学生所搜集的相关资料有的也可能是教师还未曾掌握的,不必去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加以扼杀。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高中教材内容去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所用教材的文章一般都涉及一些历史背景,这历史背景在文章中都又未能表达出来,每当教学这些文章时必须恰到好处地对课文的背景加以解释或者予以介绍,这对讲清楚教材的内容或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涵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 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创造英语文化知识环境

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6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37-01

“探究”一词,在汉语中为“探索”、“研究”之意。在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同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课,其主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工具。在这一新的要求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套用合适的语法和句式学习英语。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就像一台机器,按照教师设定的程序运行,很少有时间思考问题,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以应试考试为唯一评判标准,忽略了听说能力。而探究式教学法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学生毕业后就能与他人进行交流,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及特征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将探究法应用于教学,他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大量的知识和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科研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分为创设意境、开放课堂、适时点拨三个过程:创设意境是指教师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或原理列举案例,提出难度适中且符合逻辑的问题;开放课堂即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提出假设,教师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验证假设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而非知识的讲述者,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适时点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实际上,探究式教学法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模式充分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确定的战略主题之一是“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见,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各种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课前学生要对上课所讲内容有初步了解,课上或课后还要借助其他工具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因而培养了学生查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些问题需要以小组的方式解决,小组成员之间要分配任务,查找相关资料,一起讨论,总结答案,相互协作,锻炼了合作能力。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提出质疑,提高了思辨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首先要分析问题,查阅资料也要分析主要内容,培养了分析能力。以前主要通过写几篇文章、做一些阅读试题来学习英语,有人学习十几年仍是中国式英语。而现在的英语课堂主要是学生说和讲,课下查阅大量资料,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及阅读能力。总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可培养各种与学习相关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2.提高学习质量。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由学习的旁观者变为主要参与者,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由教师“一枝独秀”变为学生踊跃发言,在这种氛围下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掌握知识点、句式。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态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意境,激发探究兴趣。学习分为三个境界:一种是不喜欢但不得不学,另一种是谈不上喜不喜欢不带感情地去学,最后一种是因为有兴趣而去学。无疑最后一种学习方式得到的结果最好,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就会认真思考、查阅资料采用各种方法得到答案,还有可能引发对其他相关问题的探索,培养扩散性思维。好比向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水波会不断地扩散。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设计合适的意境,最好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讲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课文时,可以针对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这一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谈谈他们如何度过圣诞节,谈谈中西方节日的差距,再提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课堂讲述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视频,因为视频更能吸引学生,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此外,教师讲课时语言要标准,不能用地方口音,而且要有条理,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既要有重点,又要时刻理解授课对象,根据他们的智力和时代特点选题,还要有热情,以自己的活力感染学生。问题设置要难易适中,太难学生无法回答,太易则学生感觉平淡无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激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与合作。创造合适的意境后,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初步回答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合作,互相探讨,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答案。教师要引导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得到答案。对于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应进行引导。例如,讲中西方文化差异时,学生谈到风俗习惯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社会价值观差异等,此时教师可将见面礼仪进行比较,再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方面的差异。对于学生迷惑不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指点,还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边辩论边思考,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3.鼓励学生探究思考。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评价充满期待,肯定的评价能让学生产生更多自信,而一句漫不经心的批评则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避免使用批评性评价,尽量采用褒扬性或形成性评价。对于课上积极思考的学生给予适时表扬,还可以将课堂的良好表现作为平时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中的畏惧甚至是抗拒心理。这是探究式教学法最关键的一步,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答案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探究式教学是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学生运用知识点思考、寻找答案,教师指点或点评的过程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又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听说读写技能,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